鄭少秋:丁蟹效應

           丁蟹效應(又稱秋官效應)是香港股票市場的一個奇特現象。1992年10月,香港無線電視播放由鄭少秋主演的電視劇集《大時代》,故事講述由鄭少秋飾演的丁蟹,經常在股票市場的熊市中籍著拋空恒生指數期貨而獲取暴利,正好當時香港股市暴跌,股民損失慘重。因此有了「丁蟹效應」一詞。因鄭少秋綽號「秋官」,所以也稱為秋官效應,此後十幾年,幾乎每次鄭少秋主演的電視劇播放的時候,股票市場都會有顯著下跌。

  丁蟹效應的科學分析:從經濟理論上來說,這隻能算是一連串的巧合;但仍有不少人認為丁蟹效應真有其事,甚至連跨國證券經紀里昂證券也於2004年3月曾為此發表研究報告,使這個現象受到一些其他國家的投資者所認識。科學角度分析,所謂的丁蟹效應只是股民心理營造出來的自我實現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每當鄭少秋主演的電視劇播放時,不少股民深怕丁蟹效應會導致自己手頭上的股票蝕本,便對股票進行恐懼性拋售,引致股市暴跌。投機者亦可能以丁蟹效應為借口推跌大市。但現時並無客觀證據,顯示股民會受丁蟹效應影響投資選擇。另一方面,劇集播放之際可能碰巧遇上香港外圍投資因素恰巧轉壞。例如1997年底碰著亞洲金融風暴,2000年底碰著科網股泡沫經濟爆破,2007年中碰著美國次級按揭危機等,加上這些劇集多在9月至11月這段股市利淡的時期播出,都使丁蟹效應看來像真有其事。

  有分析員認為「丁蟹效應」純屬巧合而已。他解釋,鄭少秋的劇集多安排在每年的八九月間上演,那時適逢半年結,市況較波動,而且鄭少秋早前上演的劇集,在時間上遭遇較大型的經濟回落周期,所以股市才出現較大跌幅。丁蟹效應 - 例外:2003年《非常外父》的首播後,股市沒有明顯跌幅後,有人認為「丁蟹效應」已被打破。但有消息指出,鄭少秋出演的喜劇才對股市沒有太大影響,如果是一些與香港經濟相關的電視劇,香港股市便風起雲湧。

  1992年10月,香港無線電視播放由鄭少秋主演的電視劇集《大時代》。故事講述由鄭少秋飾演的丁蟹,經常在股票市場的熊市中籍著拋空恒生指數期貨而獲取暴利,正好當時香港股市暴跌,股民損失慘重。因此得名「丁蟹效應」。此後,幾乎每次鄭少秋參演的電視劇或節目播出時,股票市場都會有顯著下跌,鄭少秋與「股患」畫上了等號。據不完全統計,鄭少秋的電視劇、節目播出後股市有明顯下挫記錄的達到了32次。

  最厲害一次是1997年,《江湖奇俠傳》一經播出,恒生指數跌破一萬點。事有湊巧,1998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及2000年的科網股泡沫爆破之時,鄭少秋都有電視劇上演,「丁蟹效應」之說因此不脛而走。 「丁蟹一出,股市就瀉」,這句香港股民眼中的金科玉律被廣為傳播。鄭少秋女兒鄭欣宜也被指與爸爸鄭少秋同樣,有劇播映必定令香港股市狂瀉。2008年10月20日,情景喜劇《畢打自己人》首播,就有股民投訴說該劇的播出使香港恒生指數再次呈現每一日下滑的趨勢,網友稱「鄭欣宜是『丁蟹效應2.0加強版』。 責任編輯:zdsh
推薦閱讀:

鄭少秋機場亮相,不老男神有哪些保養技巧?

TAG:鄭少秋 | | 效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