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四大導演李行、白景瑞、胡金銓及李翰祥合作出《喜恕哀樂》(1970)。分別以喜、恕、哀、樂為題作倫理敘事。
台灣導演姚鳳磐在這個時期出產的恐怖電影,多取材自《聊齋志異》與《太平廣記》。他的作品如《秋燈夜雨》、《藍橋月冷》、《夜變》、《索命三娘》、《討厭鬼》。
姚鳳磐(1932年8月10日-2004年6月26日)他是中國電影史上首位把「鬼」拍出特色和風格的導演。他自創的鬼片風格曾在華人世界裡獨領風潮,姚鳳磐是台灣1970年代家喻戶曉的「鬼片之王」,並被當地媒體影評譽為「恐怖大師」以及「搞鬼專家」。
1976年,姚鳳磐憑著一部創新的聊齋電影「秋燈夜雨」而聲名大噪,日後他自編自導,並研究出新型態的鬼戲,如台灣第一部時裝鬼片「鬼嫁」、「舊鎖」、「夜變」,以及華人電影史上第一部時裝鬼喜劇「討厭鬼」等作品。
姚鳳磐的鬼片作品「古厝夜雨」和「寒夜青燈」曾於1979年和1977年分別參加西班牙恐怖影展,多倫多影展和舊金山影展,其中「古厝夜雨」獲得了西班牙恐怖影展的最佳貢獻獎。
《秋燈夜雨》描述農村少女失身於負心漢,化身厲鬼復仇的故事。全片以「近百枯樹,配合假雪紛飛,利用『低調』燈火和『冷調』燈光,巧妙運用攝影技術,不但畫面美、凄涼,而且寒氣迫人。又利用孩子的哭聲,突破枯寂的雪野,氣氛的烘托,震撼觀眾心靈。同時又用村姑臨死前仍懸念兒子的母愛,苦心跋涉,要將孩子送交父親,可是這時孩子的父親,因迷惑於富家千金的錢財,忍心凍死母子,形成強烈的對照,更緊扣觀眾的心弦。」後鮑方導演的《畫皮》(1977)即是受到此片影響。
三年後的《藍橋月冷》(1977)「使用八軌十六聲道超感聲歷綜藝體拍制,製造音響的恐怖效果,同時在片廠造人工湖,搭建小橋,樹影凄凄,」整體上獲得更佳的成果。《夜變》(1979)在類型上更為豐富,有「時裝的緊張、恐怖謀殺片,有鬼,有殺人狂,集嚇人、懸疑、凶暴。」增加了懸疑及推理的成分。
(《夜變》是我小時候看過的第一部國語的現代鬼片,到現在回憶,有些恐怖的場景都難以忘記)
同年的《索命三娘》(1979)「以報恩為主線的恐怖片。」
王菊金導演的《六朝怪談》(1979),改編自魏晉玄異小說,是一部三段式的電影。此片當年獲得金馬獎殊榮,併入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大體而言,電影在台灣文化中是缺席的一環,其原因始於1970年代時,電影為台灣左翼知識份子所鄙視,隨國民黨政府訂定的電影規範法規,進而電影普遍被視為靡靡之音,連帶影響到1980年代的情況,對恐怖電影的需求轉嫁到電視節目中。
香港導演桂治洪於1970至1980年代期間,導演了許多恐怖電影,較為知名的例如《蛇殺手》(1971)、《邪》(1980)等片。他的一些恐怖電影,至今被視為邪典電影的經典之作。
王釧如近照
王釧如出生在台灣台南縣。1973年演齣電影《早晨再見》一炮走紅,後則以演出鬼片居多。1976年演出姚鳳盤執導的《鬼嫁》,以她銅鈴般的大眼、冷艷逼人的氣質與一頭瀑布般的長髮,被封為台灣「鬼後」,與當時的「古典女鬼」秦夢共享齊名。她先後出演過12部鬼片,樹立起個人風格,無論是《古厝夜語》、《夜變》還是《鬼嫁》、《蝴蝶谷》,也不管是古裝還是時裝,王釧如在電影里經常是以一頭長髮、一襲白衣的造型出現,她那炯炯有神的眼睛,透著一股厲氣,女鬼扮相獨具魅力。在以氤氳氛圍營造見長的鬼片中,她既縹緲又肅殺的女性復仇者形象深入人心,受到廣大觀眾喜愛。
1980年代
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同時也是華語恐怖電影的一個巔峰。
1980年代的香港恐怖電影潮是隨著功夫片演變而來的,《鬼打鬼》是這類型的典型產物。其次,與其它類型的融合,使得華語恐怖電影無法以單一類型涵蓋。但在風格上愈來愈傾向於好萊塢風格。 《鬼打鬼》結合武打的功夫片類型,使得香港恐怖電影開啟了不同於西方恐怖電影的類型。這一優勢,使香港電影圈即使被好萊塢的世界化所收編,仍能維持自身的獨特風格。
《殭屍道長》系列是香港恐怖片類型化的代表性作品,諸如摒住呼吸、額頭上貼符咒、桃木劍趨鬼等。這種傳統類型直到1991年式微,隨著林正英(道長)於1997年去世,便後繼無人。
《殭屍道長》劇照
香港導演徐克的第一部恐怖電影《地獄無門》(1980)融合了恐怖、科幻與黑色喜劇類型,著重於恐怖氣氛的製造。徐克監製,程小東導演的《倩女幽魂》(1986)運用新時代的敘事方式,使香港恐怖片能與西方世界接軌。
《倩女幽魂》系列共有三部,分別為《倩女幽魂》(又名〈神劍誅妖〉)、《倩女幽魂2人間道》(又名《亂世伏魔》)、《倩女幽魂3道道道》(又名《金佛喋血》),這三部影片均為徐克電影工作室出品,徐克監製,程小東導演。一段令人蕩氣迴腸的人鬼之戀,再加上當時最先進的電影特技,86年的《倩女幽魂》從影片內容到形式都達到了極致!作為徐克電影工作室的創業作,該片創造了當年香港電影票房的神話。同時也使得眾多片商羨慕不已,並由此掀起了爭拍古裝鬼片的熱潮。
十里平湖霜滿天
寸寸青絲愁華年 對月形單望相護 只羨鴛鴦不羨仙 此詩原無出處,大意是參考《白衣卿相詩集-別思》一詩。如果硬要說作者,則應該是《倩女幽魂》一片的編劇阮繼志或監製徐克,因這首詩首出徐克導演的《倩女幽魂》中的一幅畫上,原文應該是:「十里平湖霜滿天,寸寸青絲愁華年。對月形單望相護,只羨鴛鴦不羨仙」,不過在此之前,1959年李翰祥導的《倩女幽魂》,則有:「十里平湖綠滿天,玉簪暗暗惜華年。若得雨蓋能相護,只羨鴛鴦不羨仙」,可見徐版又改自李版。
也許是徐克對《倩女幽魂》的情結實在太深,他又於1996年推出了與日本合作的動畫片《小倩》。影片融合了電影《倩女幽魂》系列的故事精華,製作精良,畫面精緻,該片一出,好評如潮,有人甚至將《小倩》評為香港目前為止最好的動畫片!
許鞍華導演的《撞到正》(就是正好撞到了一起正就是剛好,恰好的意思,在香港新浪潮中是最為突出的一部恐怖電影,影片以一則荒謬故事嘲弄傳統文化的依戀心態。《撞到正》拍於1980年,是許鞍華踏入影壇的第二作,並與1979年的《瘋劫》,2001年的《幽靈人間》一起被稱為許鞍華的「冤魂三部曲」,《瘋劫》是無鬼的鬼片,而《撞到正》則是有鬼的笑片,兩者其實是截然不同的。《瘋劫》將人拍得比鬼更恐怖兇惡,《撞到正》卻將鬼拍得跟人一樣活潑有趣。 《瘋劫》本無鬼怪,卻被許鞍華拍得鬼氣森森,陰沉壓抑,在氣氛營造上實在令觀眾不寒而悚,同時故事成功做到首尾連貫,細節敏銳,的確反映出錯綜迷離的人物關係,而且許鞍華將人性刻畫得殘忍邪惡,一直延續到結尾從死亡孕婦腹中取出胎兒的場面,更是邪中之邪,表現出最終的人間慘象,實令人佩服許鞍華獨特的電影創作靈感!
《撞到正》反映出許鞍華的另一面,活潑淘氣,生動自然,大肆發揮人性力量,以最樂觀的方式展現人生樂趣,因而成為當年評價極高的一部奇趣佳作,也許,我們可稱《撞到正》是「遊戲之作」,而《撞到正》始終富有樂趣,強調生命的活力,以滿心的歡樂驅走惡鬼,這在日後眾多類型片中亦是少見的,畢竟很多導演拍鬼片都以商業綽頭為主,卻未能像《撞到正》那般拍出真正的人生意義,觀眾亦只懂得一驚一笑而找不到其他的內涵了。儘管《撞到正》是許鞍華最胡鬧的一作,但無論是電影本身的水準還是對後來港產恐怖片都有極大的影響,它終歸是香港鬼怪笑片的里程碑!因此,當我們看80年代的眾多鬼片後,再回頭對比《撞到正》,方能發現,原來大部分類型片都未脫離《撞到正》的影子,它能入選「中國電影百年百部華語片」,可曰實至名歸!
《撞到正》劇照
1990年代
大陸在這之前,只拍攝了《夜半歌聲》一部恐怖電影。自1980年代末起,才開始了恐怖電影的拍攝風潮。這一風潮下出品的電影如《黑樓孤魂》(1989)、《霧宅》(1993)。
1990年代香港電影出現了兩種恐怖電影類型,除舊有的黑色喜劇外,還有社會寫實片。《陰陽路》是這時期黑色喜劇的代表,它「將現代人可能遭遇的生活壓力與鬼神之說加以聯結,」猶如「一本現代版的《聊齋志異》。」這系列恐怖電影,「正是透視了傳統鬼神觀仍然支配著物質生活,並借著恐怖事件來指涉人類互動的象徵性殺戮與隔閡。」《陰陽路》系列電影共拍了19部,一部不如一部,而《陰陽路》的沒落也代表了香港電影進入冬季。至於同一時代另一部系列電影《古惑仔》也都是粗製濫造的產物。
社會寫實類型的恐怖電影,例如《人肉叉燒包》,這類型電影「令人畏懼的不是鬼物,而是自己隨時可能變成受害者的真實臨場感。」
2000年以後 彭氏兄弟《見鬼》電影海報大陸於這個時期拍攝了《古鏡怪談》(2000)、《閃靈凶勐》(2001)、《天黑請閉眼》(2004)。 香港導演出產的《見鬼》(2002)以理性與非理性的辯證揭示後現代恐怖電影的思想境況。導演彭氏兄弟後赴好萊塢拍攝《鬼使神差》(2007)。
台灣導演陳國富以好萊塢資金導演《雙瞳》,在台灣低迷的電影市場中獲得商業上的成功。導演「運用道家的傳說和地方民俗文化,創造了驚奇悚栗的效果,又在高科技的配合下,突出本土化的色彩,是台灣恐怖電影新的里程碑。」陳正道的第一部劇情長片《宅變》(2005),以本土資金拍攝而成,也獲得商業上的成功。蘇照彬的第一部導演作品《詭絲》,「創造了結合科幻、驚悚、懸疑、離奇等多元素的新恐怖片類型,」是繼《雙瞳》後另一部成功的例子。這些成功的例子都建立在跨國或跨地區合作的基礎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