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般若研習報告(第二十頁)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

(第二十頁)

凈空法師 主講

 

第一九一、一九二卷 新加坡居士林

    『此段不說「觀」而說「得」者,是約修因證果說也。亦即約性相相得說也。性相不相得,不名證果。意顯若能不著於相,相亦何礙於性,故相得也。性是里,相是表,約表裡言則非一。表是里之表,里是表之里,合言之則性相非異也。』

   經文不說「觀」,而說「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金剛經》每個字每一句都有很深的意義,因此我們讀誦研究,不能不細心留意。這個字說明,修行人確實有所得,真的會成佛,會成菩薩,會成阿羅漢。同樣的道理,我們沒有超越六道,在此世間,修善因一定會得善果,造惡因一定有惡報。前文說,「能所皆空,因果不空」。因為因果不空,就有得。如果沒有得,修因沒有果可證,因果就空。諸位要曉得,因果決定不空。

   這是就修因證果而說的,可是前文說,不但如來果地,即使小乘須陀洹也不可得。「不可得」的意思是證果的人自己心裡若無其事,並不執著,不是他沒證果。他真的有證,須陀洹就是須陀洹,阿那含就是阿那含,他確實證得這個果位,但是自己不著相。這是本經說得很詳細之處。說「修因證果」,是就「性相相得」而說。

   「性相不相得」,不相得是不相應的意思。性不是相,相不是性,性相不相應(此處不講證)。我們今天的境界就是性相不相應,因為我們對於其中的理不清楚,對於一切相狀的真相也不清楚,所以在觀念思想與種種看法上,性相不是一,而是二,如何修也不能證果。實在講,修行關鍵就是要將錯誤的觀念修正過來。以往沒有接觸佛法,沒有聽佛講過,的確世間只有極少數的聰明人發現此問題,感覺到這個問題存在。

   絕大多數的人粗心大意,一天到晚忙著生活,沒想到還有這個問題,讀佛經之後才知道,不但有這個問題存在,還是個很嚴重的大問題,必須解決的問題。用淺顯的話說,宇宙人生的真相是大問題。真相是「性有、相無」。佛法講有,就是永恆不變。佛法說空、說無、說幻,意思是它會變,不是永恆的。尤其在這部經說過多少次,一切現象都是剎那生滅的。既然剎那生滅,當然它不是永恆的,所以佛說它無,說它是幻,說它是假,意思在此。

   若能不著相,無論幻相如何變,只要不執著、不分別,相不礙性。相本來就不礙性,若以為它妨礙性,這是我們的錯覺,一種迷惑顛倒的想法,不是事實。事實上,不相妨礙。不妨礙就相得,就相應。即使我們執著,如果從事實真相上來講,它還是相應的,還是相得的;只不過我們妄想分別執著,見不到事實真相。大乘經說,諸佛菩薩加持保佑我們,甚至我們根本就不相信佛法,誹謗佛法,盡做滅佛法之事,佛菩薩還是加持保佑,從來沒有改變。這是大慈大悲!

   佛菩薩加持這些人,其道理是性相相得。我們沒見到、沒想到,原來就是相等的,原來就是無礙的。學佛修行,就是將佛所講的,自己去證實,如此而已。以下這兩句說明事實真相:性是里、是體,相是外表、是作用。從表裡來說,表裡不一,理事不一。凡夫著相,於是永遠見不到事實真相。「表是里之表,里是表之里」,表裡是一不是二,這就是不異。從外表來說,表裡不一,非一非異。這裡說一個原則、綱領,諸位必須知道,大至三千大千世界,小至微塵,這是從相上講,無論大小、簡繁,一粒微塵簡單,一個世界繁雜,皆不離這個原則。不一不異這個原則,涵蓋世出世間一切法,我們要懂得這個原理。

   『若體會得,自能不取相,亦不取非相』。真正明白通達了,兩邊都不執著,兩邊都不取。相是外表,指十法界依正莊嚴的法相,對於一切相不執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四大類將一切現象都包括了。不會執著有,亦不取非法相;非法相是空,也不會執空。空有兩邊都不會執著,這種利益太大了,不但超越六道,十法界也沒有了,就住在一真法界。這個層次就高了,與諸佛菩薩、法身大士,同一個境界。

   『又有行布,又能圓融』。布施是事相,佛菩薩完全做布施事,六度都是布施。布施有三大類: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持戒、忍辱是無畏布施,精進、禪定、般若是法布施。諸佛菩薩在十法界做些什麼?一個「布施」就包括盡了。布施供養一切眾生,不著空;又能圓融,就是不著有。如果著有,就不圓融。所謂「行布施而不著相」,意即「三輪體空」。不執著有「我」能施,不執著有「人」能接受我的布施,也不執著我所施之「物」,這三方面都不執著,稱為三輪體空。他天天行布施,時時刻刻行布施,而他的心清凈,真的若無其事,好象沒做事,這就是常說的「作而無作」。作是行布施,無作是圓融,心地乾乾淨淨,一塵不染。「作而無作,無作而作」,我們要學這個,好處太大了。

   我們的心量很小,不敢當!譬如大福報來了,請你去作總統,卻做不到,不敢當。實在講,這還是小事。好比發一筆大財,來了幾千萬、幾億萬,太多了,我接受不了。我們凡夫,一點點就很滿足了,這不是大人物。學佛,心要大,佛要辦的事盡虛空法界,不可以一點點就滿足了。所以,行布要圓融,圓融要行布。行布就是有次第,無論做什麼事,有程序,有次第,有先後。實在講,這些都在「緣」字,佛與大菩薩在六道十界現身說法,總在於「緣」。緣成熟了,他就現身;緣不成熟,他等待。此方的緣不成熟,他方的緣成熟了,佛菩薩在虛空法界應化,永遠不中斷。

   『事事皆合中道,法法不違自性』。中道就是三輪體空,即使日常生活中穿衣吃飯,也不違自性。這句話不好懂,先要明了自性是什麼?自性是真心,穿衣吃飯也是真心,待人接物也是真心。如果我現在穿衣吃飯、待人接物也用真心,我是不是佛菩薩?我們現在是自以為真心,其實不是真心,而是假的。我們的問題就是認假不認真,錯將妄心當作真心,這使自己無量劫來修行不能證果。《楞嚴經》中,世尊對這樁事提出嚴重的呵斥。佛舉例,蒸沙怎能煮成飯?沙不是飯的因,因果錯了,想把一鍋沙煮成飯,沒有這個道理。我們用妄心修行,希望將來證得佛果,就像煮沙作飯,永遠不能成就。

   真心在那裡?真心是什麼樣子?能提出這個問題,就開始覺悟了,知道現在用的心是妄心,而想求真心。「真心離念」,真心裡沒有妄念;有妄念,就不是真心。清朝末年的曾國藩先生,他在讀書筆記里對於真誠有一個解釋,「一念不生是謂誠」。心裡沒有一個念頭,這是「誠心」。心裡還有是非人我、有妄想執著,就不是「誠」。誠意、誠心,就是真如本性。佛家講「真心離念」,沒有妄念。「清凈心、平等心,覺心」,就是真心的樣子。我們的心清不清凈、平不平等、覺不覺悟?這三樁事須互相解釋。我心很清凈,可是還有分別,這個高、那個低,就不清凈。清凈心一定平等,平等心一定清凈。我一切都平等,但是貪的念頭還沒斷,貪就是不清凈。由此可知,自己的心到底是真是假、是覺是迷。果然覺,果然清凈,果然平等,如釋迦牟尼佛每天到舍衛大城托缽,著衣持缽,「法法不違自性」。佛為我們作好榜樣,釋迦牟尼佛為一切眾生講經說法,「事事皆合中道」。

   什麼是「中道」?說而無說,無說而說,說與無說是一不是二。事上有說,理上無說;相上有說,性上無說。事相上有,但是佛從未起心動念,就是合乎中道,就是不違自性。我們學佛,要在日常生活中,處世待人接物之處,學釋迦牟尼佛這套本事,才是真的學佛。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他為我們示現得很清楚明白,的確是「事事皆合中道,法法不違自性」。我們在《壇經》里看到,他說法、他的生活行持,真做到了,做得很像釋迦牟尼佛。《壇經》是六祖的語錄,尊稱為經,就是將他當佛看待,因為他事事皆合中道,法法不違自性。其它祖師大德們的註疏,稱之為語錄,沒有稱作經。

   惠能大師能學到,我們為什麼學不到?其實惠能大師之後也有不少人學到,近代的虛雲老和尚、印光大師,皆學到了。我們看《印光大師文鈔》,看《虛雲老和尚年譜》,可見他們學到了。換句話說,大家生活工作、處世待人接物用真心,不要用妄心,就對了。用真心,與諸佛菩薩完全相應,真的是「又有行布,又能圓融」。《華嚴經》說,「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就是這個意思。

   『前說「觀」,是約因說。明修因不可取相,不可修有漏之福』。諸位要記住,著相就是有漏,著相修一切功德,都變成有漏的福德。千萬不可以誤會,以為自己積功累德,修得還不錯,那裡曉得全是有漏福德。為什麼是有漏福?原因是有漏心修的。「漏」是煩惱的代名詞。本性原來有無量無邊的智能德能,煩惱將它漏失了。好比拿杯子盛水,水可以飲用,可是杯子底下有個小洞,雖然裝進水,它慢慢就漏光了,將功德法財都漏失了。用漏比喻煩惱,只要有煩惱,修什麼樣的功德,都變成有漏的福德。學佛,首先教人斷煩惱,原因就是斷煩惱之後才成為法器。法器是佛門術語。換句話說,才有資格接受佛的大法,才能修學,才能成就。如果還有煩惱,就不是法器。這話說得很重。

   四弘誓願的第一願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發願之後要起行,要真修!從斷煩惱做起。煩惱斷了之後才有資格學法門,因為學了會開悟。煩惱沒斷,學法門不能開悟,變成清涼大師說的「增長邪見」。法門裡如果滲透進煩惱,就是邪知邪見,增長邪見。古時候善知識教學生非常嚴格,一定先教人斷煩惱,再讓人學法門。《華嚴經》上的是最高標準,不是普通標準,我們實在做不到。善財童子在文殊菩薩會中斷見思煩惱,斷塵沙煩惱,還要破一品無明,就是圓教初位菩薩,不是凡夫。圓初住稱「發心住」,《金剛經》說,真正發菩提心,斷煩惱的標準在此。這個時候,有資格「法門無量誓願學」。到那裡學?去參學!五十三參是法門無量誓願學。最後遇到菩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成佛的,即是「佛道無上誓願成」。四弘誓願的次第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部《華嚴經》就是四弘誓願,即是我們修學的真實榜樣,教人如何發心,如何斷煩惱,如何學法門,如何成佛道。

   我們的煩惱都沒斷,所修一切善,全是有漏之福,無法將它變成功德。這樣子很悲哀,但是有辦法,將我們所修的一切善業,迴向西方極樂世界,只要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這些有漏的善都變成無漏的功德。這個方法妙!除此之外沒有第二個方法。佛的經典雖多,千經萬論中能將有漏之福變成無漏功德的,世尊教我們的只有這個辦法。如何轉變?念念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在日常生活中斷惡修善。不但一切惡的事要斷,一切惡的念頭都要斷。煩惱沒斷、分別執著沒斷,這都是有漏的善福,但是我們一心一意求生凈土。斷惡、修善,做了之後不要放在心上,一心一意求生凈土,將種種善業迴向凈土,莊嚴佛凈土,這就是將有漏之福轉變成無漏功德的方法。

   前文說「觀」,觀三十二相。『此說「得」,是約果說』。此處說「得」,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從果上講的。『知證果不廢相』。佛證果了,現的身相與我們確實不一樣。佛與我們在一起,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殊勝莊嚴。他有這麼多好相,原因是累世的善行福德。福報不是一生一世修的,而是生生世世的修積。這種人很了不起,一定有很大的耐心與毅力。修福而不享福,福就愈修愈大,愈修愈殊勝。一般人只知道這一生,不曉得前生,真的生生世世修嗎?

   《水懺》中的悟達國師是十世高僧,他出家修行,死了之後又得人身,又出家修行,第十世還出家了。他福報很大,作皇帝的老師,就是國師。過去生中十世的修行,決不是偶然的。世出世間法決定沒有偶然的,這一世自己覺得不滿意,就怨天尤人,怎能成功?以世間現前社會來看,在家出家的,有大福報的,要是明了佛法,就知道是累劫所修,不是一世。別說世間帝王,作部長的,都要修好幾世。一世修的,作小鄉鎮長、科長、科員;作縣市長,都不是一世修的。這才知道,世間的富貴是很多世的累積。

   出家人的名聞利養,都是多生多劫的修積。如果享受,這一生享完就沒了。雖然有名望、有利養,不接受,來世福報就更大。有名聞利養而不接受的,如虛雲老和尚,中國外國沒有人不尊敬他,而他若無其事,並不覺得自己了不起,依舊平易近人,生活還是那麼清苦,也不講求吃飯。印光老法師也是世世修行,福報現前而不受,給別人享受。虛老和尚一生建道場,道場年久失修了,他去化緣,將道場修好,請一位有修行的出家人去當住持,他就離開,再沒有牽掛了。他建道場是為佛法、為眾生,不為自己。印光老法師一生印經,他的皈依信徒太多了,所有供養都拿去印經書,修法布施,我們得到他的恩惠很大。我初學佛時,許多參考資料,古德的註疏,都是印光老法師(蘇州弘化社)印的。他自己生活依舊那樣清苦,這就是福報現前而不享。

   我們果能將這些事看出,即是智能;真肯向這些善知識學習,就是大福報,真正有福;這就是福慧雙修。如果受用眼前名聞利養,就壞了;因為享福沒有不造業的,太可怕了。《慈悲三昧水懺》的悟達國師,十世高僧,皇帝供養他一個沉香寶座,他還動心,覺得自己很了不起。這念頭一動,冤家債主就上身,害了人面瘡,幾乎送了命。

   世間人的福報,不是一生一世修得的,享福很容易就享盡了。好比儲蓄,一點一滴攢錢,好多年才攢一筆錢,兩天就花光了。諸佛菩薩的高明處,他只是攢積,自己永遠不花,給一切眾生花用,所以果報現出無比的依正莊嚴,成佛是性德完全顯現。法藏比丘成佛,示現的是西方極樂世界;毘盧遮那成佛,示現的是華藏世界。他們最後得這個果報,是不是求來的?不是,永遠沒有求享受,沒有一個貪圖享受的意念,自然現出這樣殊勝莊嚴、不可思議的果報。我們學佛,如果對這點道理與事實也不懂,就白學了。

   這一段特別提示我們,不要忘了修福。修福重要!如何修福?不舍己,如何利人!中國古人有句話說得很有道理,「吃別人不願意吃的食物,穿別人不願意穿的衣服,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利益眾生的事,人家不願意做,自己刻苦節儉,利益一切眾生,這是真正修福。佛門常說「佛事門中好修福」,但是修錯的也不少。自己要有智能,仔細觀察,真佛還是假佛。真佛,福報就大了。

   有位同修問我,建道場,福報大,提供給很多人學佛。我說,那種福報當然大,但是真正修行才有福;如果不是真正修行,就沒有福報。什麼是真正修行?古代的寺院庵堂真的是修學道場,一般是二時講經、二時修持。經本里講「晝夜六時」,一時是現在的四小時,所以二時是八小時。每天聽經八個鐘點,上午下午上課。行門不外乎兩類,一是參禪、一是念佛。所以,道場有講堂、有禪堂、有念佛堂。喜歡參禪的,清晨四小時,晚上四小時。什麼時間休息?夜晚十點鐘至兩點鐘,睡覺四小時,半夜兩點鐘就要起床用功。這才是「道場」,所以成就快。換句話說,想打妄想也沒有時間,想講一句閑話也沒有時間。不讓人有空閑打妄想或雜心閑話,才是「道場」。現在已沒有道場!所以,建道場要觀察其中有沒有「道」。

   居士林這個道場,一天才講兩小時的經,從前八小時,打了多少折扣,不夠標準。實在講,夠標準的,最低限度是打對摺才勉強過得去,一天要講經四小時。希望同學們真正有這福報,沒有福報就沒法子,福報也是累劫所修。我們要覺悟,建立一個道場,不論大小,一天講經四小時,修持也是四小時,也就是早課兩小時念佛,晚課兩個小時念佛,一天念四個鐘點的佛,聽講四個鐘點的經。道場一天有八小時修學,才勉強說這是道場。如果真這樣做,就是今天世界第一家,一切諸佛護念,龍天善神保佑。因為現在世間已經沒有道場,只有這一家,諸佛菩薩當然保佑你。

   今天居士林有一椿事是全世界第一家,「供齋」,什麼人到這兒吃飯都不要錢,一天三餐,一年到頭。有些道場也發這個心,但是只在法會上七天,不是天天供,不是一年到頭,所以這是世界第一家。若再能做到每天念佛四小時、講經四小時,則了不起,新加坡便是「佛國」。修福要這樣修法。每天講經四小時不容易,請一位法師,身體受不了,可以聘請幾位法師住在此地輪流講,每天兩三個人講,這是真正修福。須懂得什麼才是「道場」,這個道場就真修福,出錢出力,福不唐捐,真修福了。

   如果有這麼大地方,卻沒有講經也沒有人修行,有廟無道,古人也說不能興教,對於佛教毫無利益,一點好處也沒有。希望大家在此處留意,認真朝這個目標做,眾生就真正有福了。現在全世界動亂,我們從大乘經典明白這個道理,知其所以然。換言之,動亂中,這個地區能不亂。大家修福,這個地區就不會受到別的地方干擾。大多數的人修福能轉共業,要真修,真正肯犧牲自己的享受,來建立一個如法的道場。

   這裡說證果不廢相,『修因亦不廢相』。修因一定在事相上修。『亦廣修福德,但不可取著耳』。取相或著相,就是三界有漏福報;不取相或不著相,這是無漏的功德。無漏的功德能幫助我們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不著相」,好懂。什麼是「不取相」?講得簡單一點,不取相就是不攀緣。譬如,大家能建立一個如法的道場,實在並不困難。我們有這個心愿,要不要到處化緣求人?不要,只要大家都有此心愿,自然成就,這就是「隨緣而不攀緣」。我想,建這樣的道場,在新加坡向你們化緣,我相信不難。我為什麼不做?攀緣,這是違背佛陀的教誨。我們不能做這個樣子給後人看,某法師到處化緣,不如不做,因為影響力非常不好。

   『修福不修慧,不能得無上菩提果,此節文切誡莫作不修福得菩提之念』。我們先看這一段,了解佛為我們講經說法的深義。修福不修慧,不能得無上菩提果。這種人很多,從來也不想得無上菩提果,心量小,只想得眼前的福報,求佛菩薩保佑自己升官發財,家庭平安,沒求證果。有少數人修慧不修福,以為這樣可以證果,這觀念錯了。這一段經文,世尊「切誡莫作不修福得菩提之念」。成佛,佛是二足尊,福慧圓滿。有福沒有慧不能成佛,有慧沒有福也不能成佛,一定要兩樣都具足,都圓滿。這才知道,何以菩薩從初發心直至等覺都在修福。慧在那裡修?修福不著相就是修慧,可見福慧雙修,福慧等修,平等的,慧與福沒有分開。著相就沒有慧,就是修福不修慧,不著相是福慧雙修,一定要知道。『修慧不修福,亦不能得無上菩提果』。意思都顯示出了。

   『前偈中明見性不應取相,此明見性亦非廢相。合而觀之,已將理、性、事、修,以及性相非一、非異、行布、圓融,之因因果果,說得細密之至矣』。《金剛經》的經文,如果沒有古德為我們詳細解說,像這些地方,我們確實很難看出來;念經是馬馬虎虎念過去,不知道字句里含這麼深的意義。我們將前面的偈子與經文合看,顯示經中講理與性、事與修是一,理就是性,性就是理;事即是修,修即是事。但是,還有差別,所以才分開來講。理淺,性深。「事」是指事相,無論真妄邪正善惡都是事;「修」是指斷惡修善。修離不開事,在事上斷惡修善。「性相非一非異」,這個意思深,確實說到宇宙人生的真相,的確是非一非異。非一是從現象上來說。如果講體、相、用,相與作用千變萬化,無量無邊,非一,非異是講它的性,它的理。性與理是一,能現萬法的真如本性是一,能變一切萬法的是識。所以,法相宗講「唯識」,唯獨識是真有,其它的都是假的。唯識能變,性能現,這是講非異。

   「行布」是次第,無論在日常生活中,事有規矩,有先後,有方法,有次第。雖然在這些次第中,其中還有「圓融」,這就不可思議。次第里有圓融,圓融里有次第。次第里不著相就圓融,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妄想,就圓融。如果在次第中有分別、有執著,就不圓融。

   釋迦牟尼佛在世間示現這個身相,他的工作是講經說法。他的這個身與他的報身、與他的法身,是一樣的。他那個身就是報身,就是法身,一即是三,三即是一。因為不執著,法身不執著,報身不執著,應化身也不執著,都不執著,所以一即是三,三即是一。我們自性也有三身,為什麼不能證得?這個業報之身堅固執著,所以自性的三身不能圓融。這是說明,行布里如何能得到圓融,圓融里又現出次第。為了教化十法界一切眾生,應以什麼身度他就現什麼身。圓融里現行布,行布里不礙圓融,這是得大自在。這些因因果果,說得非常細密,非常詳細、非常精密。

   『相與非相,福與非福,兩邊不著,為正觀念也』。修觀時要注意,「觀」是思想觀念,我們對人對事對物的想法看法,稱為觀念。觀念錯了,完全看錯、想錯了,自己要承認。有些人死不承認,認為自己看得很正確,想得很正確、比別人高明,其實全想錯、全看錯了。以什麼標準來修正?以金剛般若。金剛般若的標準是如來果地的標準,絕對的標準,決定不錯,這是真實的標準。

   佛法傳來中國,諸位應當能想到,當年高僧向印度以外傳法,到處都弘傳,並不是特別喜歡中國。向四面八方傳播,而在中國生根茁壯,開花結果,反而超越印度,道理在中國人能接受,中國人謙虛。現在的中國人不見得謙虛,古時候的中國人謙虛,是受儒家與道家的教育,能自卑而尊人。所以,佛法傳來中國,大家一聽很有道理,很歡喜接受,並不是偏愛中國人。

   諸佛菩薩在這兩千年中,在中國應化示現的特別多,其它的國家地區沒見過。如我們熟知的,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的化身,永明延壽也是阿彌陀佛的化身,智者大師是釋迦牟尼佛的化身,傅大士(在家居士)是彌勒菩薩的化身,布袋和尚也是彌勒菩薩的化身,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的化身。佛菩薩在中國示現應化太多了,許多身分沒有暴露,我們不知道;這幾位是身分暴露了,我們才曉得。暴露的少,沒有暴露的多。中國人真正有福,列祖列宗積功累德的感召。我們要曉得自己觀念錯誤,而後才能接受,依照佛的經典來修正。

   眾生錯在執著、錯在分別。佛教導我們,於一切法,對佛法也不例外,「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世法、佛法,我們生活在其中,要用它,就是不能執著。執著是凡夫,不執著是佛菩薩,佛菩薩與凡夫差別就在此。我們是凡夫,吃飯執著。佛菩薩也吃飯,他不執著,與法性相應,不違自性,吃飯也不違自性,事事符合中道。我們吃飯要挑撿,這個好吃、那個不好吃,這個味道好、那個味道不好,分別執著。我們穿衣執著,他也穿衣,但不執著。所以,佛菩薩與我們不一樣,人家不分別不執著,我們樣樣分別執著。除此之外,沒有不同之處。《金剛經》教我們的,也就是這樁事。「相與非相,福與非福」,兩邊都要清楚明了,都有用處,不能執著。兩邊不住才是佛菩薩的觀念,佛之知見。

   『若但取一邊,即非正觀正念』。執著一邊就錯了,執著兩邊當然更錯了。大多數的凡夫執著有,少數凡夫執著空。執著有的,在三界內的欲界、色界,在這兩界輪迴。執著空的,就到無色界。所以,執有、執空都出不了三界,脫不了輪迴,這是凡夫。空有兩邊不執著,才能超越六道輪迴。

   『三十二相不應取,可知具足相亦不應取』。三十二相是佛的應身,具足相是佛的報身。我們明了應身的相不能著,報身的相當然也不能著。『具足相不應滅,可知三十二相亦不應滅』。有些人誤會了,以為要滅相才見性。錯了,相只有變化,決定沒有消滅的。經文說具足相不能滅,可見三十二相也不應滅。這是告訴我們,對宇宙人生所有一切現象,不要存有將它滅除的念頭,因為它對我們修行證果不妨礙,對生活也不妨礙,對弘法利生還是不妨礙。既然對一切都不妨礙,何必滅它?

   『分而說之者,但為便於顯明非一非異之義耳』。取相、滅相,分開來講,顯示不一不異的道理,非一非異的真相。從相用上講,非一;從體上講,非異。分開來看,意思特別明顯,這是說明佛為何要這個說法。

   『當知具足相,是由福慧雙修來。修福時不著相,便是慧也。因此,乃能成具足相,得無上菩提。』

   真的清楚明白了,大家都會修了。修福不著相,其中就有慧。無住是不執著,是智能,生心是修福,無住與生心是一樁事,無住生心,生心無住。福慧雙修,理事圓融。事上,沒有離開日常生活,穿衣吃飯,一天到晚,點點滴滴所作所為的,在其中斷惡修善。自利的就是惡,利他的就是善。無論做什麼,都要想到別人得利益,照顧別人。

   在家裡照顧一家人,這是修福。一家好,一家上軌道,就是全世界第一家庭,為別人作好樣子,是一個家的典型,家的模範,這就是普度眾生,就是善。只為一家人利益,連鄰居也沒考慮到,這是惡。諸位要曉得,善與惡不在事上,而在心。一念自私的心就是惡,一念利益眾生的心就是善。譬如建道場,這個道場做得如法,不僅得諸佛護念、龍天保佑,一切善神都保佑。這個如法的道場,全世界所有道場以它作榜樣,都要照這個樣子學,其影響力就太大了,這是普度眾生。

   學佛的人,要作一切人的好樣子,像佛一樣。佛菩薩應化在世間,就是為一切人作好榜樣。佛菩薩示現居士身,他有家庭,他的家一定是每個家庭的好榜樣。佛菩薩示現成商人,《華嚴經》五十三參有所謂企業家,公司行號的大老闆,他是一切商界的榜樣、一切商人的模範,這就是商人菩薩。諸佛菩薩示現在各行各業之中,目的就是為那個行業作好樣子,作典型。決不是每個學佛的人都要出家,甚至菩薩示現在那個行業里,從來也沒見他拜過佛,沒學過佛,但他的確是佛菩薩。他只教化那個行業,沒教化佛教,在事相上看不出,但是仔細觀察他的精神、做法,與佛在經上講的完全相應。我們要細心觀察體會,才曉得自己如何修法。

   相貌是福慧雙修而來的,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相貌好、身體好,青春永駐,能不能做到?能,必須「福慧雙修」。慧就是不著相,就是清凈心,福是利益一切眾生。沒有大智能,不能修大福報,因為大福報是要大智能的人。大智能肯放下,沒有大智能放不下。他很有錢、很有地位,是前生多少世累積下來的果報。他這一生胡塗,福報現前,享福享胡塗了。修福不著相就是福慧雙修,才能成就具足相。如此,想得相好光明,決定能得到;想得無上菩提,也一定可以得到。

   下一段是這一科的總結,經文雖然不多,意義非常深廣。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此節正是說明上來「標示切誡」一段經文之所以然。上句明「作是念」之所以然。「何以故」下,說「莫作是念」之所以然。上段正義,至此方顯』。前一段的經義至此更加顯明。佛叫著須菩提尊者,凡是叫著名字,下文都是重要的開示,提醒他特別注意。

   『汝若作是念』。這是假設,如果你有這個念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正是尊者在開經時說的話,「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發無上菩提心的人,『說諸法斷滅』。當然沒這回事,這是假設的。前文說「作是念」,就是作這個念頭,說諸法斷滅相。實在說,的確有這個錯誤觀念的人,否則佛何必說。

   現代科學家發現的,近似斷滅相,一切法不生,但是要曉得一切法也不滅。它不生就好象斷滅,殊不知它不滅是「相續相」,就在相續相里看錯了,看到相變了,以為它斷滅了。譬如,我們看這個人死了,就以為斷滅了,其實他不是死了,而是轉變,他變到另外一個境界去了。相會變,不會滅,他變成另外一個相,我們就稱這個相死了,那個相生了。相滅了,我們會產生這種錯覺,這是錯誤的觀念,不是正觀。所以,佛告誡他,『莫作是念』。你不能有這個說法。

   『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於法不說斷滅相』。發無上菩提是覺悟的人,正覺的人怎會將事實真相看錯,怎會說錯?他沒看錯,當然就不會說錯。說錯是因為看錯了,誤會了。意思至此,愈來愈清楚明了。這一段經文,意義很深廣。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

第一九三、一九四卷 新加坡居士林

   『佛說此遣滅相一段文,正是闡明前雲無法發菩提心之真實義。應潛心領會。』

   佛在一切大乘經論中,都勸發菩提心。如果不發菩提心,就不是修學大乘法。大乘法是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礎上,怎能不發?佛在本經又說「無法發菩提心」,其中的意義很深。金剛般若是我們自性中本具的智能,自性清凈一法不立。如果有發菩提心,豈不是立了一法嗎?有一個菩提心,心就不清凈。這個意思,要很細心的體會。「發」是真發,真心、本心,原本就是「菩提心」。但是諸位要曉得,菩提心之名也不可得。名是假名,決非事實。有假名,決定無有實。這些全是緣生之法。

   本經說得很清楚,緣生之法,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這是真正的菩提心。為什麼佛在此處說「無法發菩提心」?佛說的是真話,怕我們凡夫初學,聽到佛說「發菩提心」,於是以為有一個菩提心可發。在佛說法之中又升起分別執著,就錯了,就絕對不是菩提心。什麼是真正菩提心?一切妄想分別執著皆放下,這種心就是真正菩提心。有絲毫的妄想分別執著,就不是菩提心。佛在《觀無量壽佛經》說,「菩提心之體是至誠心」。真誠至極處,稱為「至誠」。古人曾說,「一念不生是謂誠」。由此可知,心裡有一念就不誠,有念都是妄念。將妄念都放下,全部捨棄,這種心是誠心。誠至極處,稱為「至誠心」,這是我們自性真心的本體。

   有體必有用,有用必定有自受用、他受用。用什麼樣的心對自己?用什麼樣的心對別人?對自己就是自受用,對別人是他受用。佛告訴我們,對自己要「深心」。深心,古德的解釋是好善好德。善德達到極處就是覺照,善是清凈心,德是平等心,即《無量壽經》之「清凈平等覺」。他受用就是「大慈大悲」,就是清凈平等的關懷一切眾生,愛護一切眾生,盡心儘力幫助一切眾生,這是菩提心。菩提心雖然發了,可不能執著!因為執著就與性德相違背。佛教我們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但決不能執著,所以佛才教人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這是說明「滅相」一段經文的深義,也說明無法發菩提心的真實義。真實義確實如此,但千萬不要誤會,無法發菩提心就不要發,又錯了,又著相了。這是凡夫的大毛病,不是著有,就是著空。佛教我們要開智能,就是空有兩邊不著。兩邊不著的方法,發菩提心而不著相,就對了。

   『凡說理到精深處』。《金剛經》的後半部確實說理達到精深處。『切須細辨』。必須很仔細的辨別與體會。

   『不然,勢必差之毫厘,謬之千里,走入邪道而不自知。危險之至』。這是自古以來《般若經》難講的地方。唐宋以後,很多法師大德們不願意講這部經典,原因是怕大家聽了這部經,曲解了意思。將經義錯解了,錯會了,麻煩就大了!真的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此學佛所以要開圓解,要親近善知識,為急務也』。如果稍稍留意,觀察我們常往來的一些同學,就會發現,確實有人以為自己修得很不錯了。其實,他是全盤錯了。自以為學得不錯,自己很得意;一遇到挫折與障難,他就退了。原因在沒能開圓解,沒能解如來真實義,而將佛的真實義錯解了。

   親近善知識不容易,佛法的修學要靠緣分。緣分不是偶然的,多世多劫的善根福德才能得緣分。緣成熟了,遇到了,如果善根或福德不足,都容易曲解經義。雖遇善知識,也很難得到真實的利益。由此可知,勉強不得的,所以古人說「師資道合」。學生遇到好老師,好老師遇到好學生,可遇不可求。「遇」就是善根福德因緣的成就,不是勉強得來的。一位好老師,真善知識,他在一生教學中,跟他的學生絕對不只一二人,有徒眾多達成千成萬的,可是這千萬學生中,可能只有一兩個真正得利益,可能完全沒有。這才體會「可遇不可求」這句話的深義。

   真正善知識與真正好學生,從什麼地方能見到?從師生授受的態度中可以見到,老師以真誠心傳授,沒有絲毫隱瞞,決無吝法,而學生百分之百順從老師。老師和盤托出,學生也和盤接受,決沒有在其中挑選,決沒有懷疑。諸位想想,這樣的老師與學生,那裡去找!所以說非常難得。正因為難,佛菩薩不出世。出世,眾生造罪業,因為眾生不能接受佛法,就毀謗佛法,罪業就重了。所以,佛菩薩不出世,不讓人有機會造罪業,這是大慈大悲。佛出現世間、不出現於世間,皆是大慈大悲。在這種狀況下,如果自己發心真想學,怎麼辦?我在此提供諸位唯一的辦法,「深培善根」。佛門常講「修福修慧」,修慧就是深培善根,修福是廣結法緣。我們只要用的是真心,只要有誠意,可以在五年十年中,將自己的善根培養至相當的程度。一定要認真做,而後才能感應道交。

   這段文講至精深之處,很難體會,要至誠恭敬的讀誦,達到心地清凈,「信心清凈,則生實相」。不信,就不會去讀誦。用讀誦或用聽經的方法,是一樣的。現在聽經可以用錄音帶或CD,一遍遍反覆的聽。經聽多了,心定下來,將妄想分別執著皆放下,舍離了,恢復心的平等,恢復至心清凈,這時候就生實相。生實相,就生智能。心生智能,精深之理,自然能體會。不但能體會,一定能圓解。「圓解」二字非常重要。能圓解,一定能圓滿活潑的應用於生活中,即是受持。「受持」是真正將經義做到了,變成生活行持,不會有一點差錯。江居士的批註中,「親近善知識」非常重要。

   『發無上菩提者,當生度生是本分應盡之責』。發菩提心,最重要的是要發這種心,度化眾生是自己本分的事,應盡的責任。如同父母培養兒女,養育他、教導他,這是應盡的責任,本分的責任,所謂天職。發菩提心的人,他真的覺悟了,覺悟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如果沒有這種覺悟,度眾生一定不平等、不清凈。我為什麼要度他?為什麼要幫助他?一大堆問題,不知道宇宙人生是一體。諸佛菩薩確實將度盡一切眾生,認為是自己的天職,這是我們應當學習的。

   『雖盡亦等於未盡之心』。雖然盡心儘力,還是等於沒盡心沒儘力。因為,芸芸眾生這麼多,雖然全心全力想幫他的忙,他現在還是不聽話,還是不能接受。大乘法中,自己盡心儘力就是圓滿。所以,圓滿不在相上講,而是在發心上講。發心圓滿,功德就圓滿,所以不論事相。戒律說,大乘人是「論心不論事」,小乘人是「論事不論心」。《楞嚴經》雲,「發意圓成,圓滿功德」。這是心上圓滿,事上真的還沒圓滿,因此不能有圓滿的念頭。這是說,雖盡也等於未盡。『豈是說斷滅諸法乎』。所以,諸佛菩薩表現在外的態度,永遠是謙虛、誠懇。心性上圓滿,事相上未盡,依舊要繼續不斷的努力去做。雖做亦若無其事,亦無分別執處,這就是兩邊不住。佛在經上前後所說,都是教我們明白這個意思,要認真努力的做,做了又若無其事,心裡不沾絲毫的痕迹。

   『又說「若菩薩作是言,我應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者,亦是說不可存一我能盡責之心。豈是說斷滅諸法乎』。這個理深,要細細體會。諸佛如來常勸勉我們發心,但是發心怕著相。著相,則是權教菩薩。權是權巧方便,揀別不是真正的菩薩,因為四相沒斷。「我應滅度無量眾生」,我相。我能度嗎?眾生是為我所度嗎?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四相俱足,則非菩薩。真菩薩是離四相離四見的,就是圓教初住,別教初地,即《華嚴經》所說的「法身大士」。《金剛經》上,世尊講菩薩的標準是法身大士,要離相,不能存著「我能度眾生,眾生為我所度」,不能有此分別執著,否則就錯了。事,天天要做,心裡清清凈凈,一塵不染,一個妄念也不生,就是真正的菩薩。

   「佛得菩提無少法可得」,是說雖得而不存有所得,亦非斷滅諸法也』。這是說明,菩薩不說斷滅相,諸佛如來也不說斷滅相。佛有沒有得無上正等正覺?佛雖得,但決不會認為我證無上正等正覺,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果有這念頭,就著了我相,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法相。換句話說,我執、法執皆在,我法二執未破,即是凡夫,不是菩薩。法身大士,我法二執已經舍了。舍是舍心裡的妄想、分別、執著,不是舍事相。事要照做,不能舍。為一切眾生做種種事,從來沒有間斷。「無少法可得」是心清凈,沒有絲毫執著,而事上從來沒有間斷,不疲不厭。這是甚深之理,要細心體會才能覺悟。

   『證法身,得菩提,必須福慧雙修。乃能悲智具足故也』。前面這二句,是所有學佛人念念希求的目標。證法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兩句的意思就是世俗常講的「成佛證果」,證無上菩提果。佛教導我們的,也是以此為最高目標。如何才能證得?「證法身,得菩提,必須福慧雙修」,要修福修慧。福是事上的修,落實在事相中,佛為菩薩說「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這五條是事,時刻在修學。從無間斷修學的方法,前文說得很多,要記住。般若是慧。般若如何修法?雖然是一天到晚,一年到頭永無間斷的修,心裡若無其事,就是般若。與佛菩薩一樣,「無有少法可得」,雖盡心儘力,等於未盡心力。讓自己的心清凈平等,得智能。菩薩六大修學的綱領在我們生活中,一分一秒也不能離開。一修一切修,穿衣是六波羅蜜,吃飯也是六波羅蜜。生活中點點滴滴儘是六波羅蜜,這才是福慧雙修,才能悲智具足。悲智具足是應用在生活上,度化眾生。普度眾生,動力就是大慈悲心。一切善巧方便是智能。沒有善巧方便,度不了眾生;沒有慈悲力量推動,也不願意度眾生。一定要「悲智具足」。

   『欲證平等法身,諸法如義』。這是達到最高的境界。在修學上,這是真實的果報。這個境界,最低層的就是圓教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證得一分法身,就見得一分諸法如義,本經所說的「非一非異、無實無虛」,這個境界,就能契入一分。法身大士,才能入這個境界。

   『必須盡歇狂心,一念不生,而後可耳』。「盡歇狂心」是《楞嚴經》所說的。狂心是妄想。「一念不生」,必須將分別執著放下。妄想、分別、執著皆放下了,「平等法身,諸法如義」,才能現前,才能契入少分。如果妄想分別執著還在,甚至一天比一天增長,沒有用處。這樁事真難!不少人以為自己修學佛法很不錯了,自以為妄想分別執著都沒有了,可是在他的心念、言談、舉止中,妄想分別執著十足存在,沒有減少幾分,談不上功夫。

   或者說,他懂得理,卻放不下。其實,完全錯了!正是因為理沒通,所以他放不下。理是看破。真看破,沒有不放下的道理;沒放下,根本就沒看破。那些道理,不過是從佛經與祖師大德口中道聽途說而已,自己沒有絲毫領悟。如果有領悟,那有放不下的道理?領悟一分,決定放下一分;領悟二分,決定放下二分。放不下是沒入境界,這一點要清楚明了,才不至於自欺欺人。欺人還罷了,自欺則虧吃大了。《金剛經》的確幫我們很大的忙,要常讀誦這部經,常體會,真的幫助自己看破放下,也就是幫助自己過諸佛菩薩的生活。

   『度盡眾生而不著相,非說一生不度,而為斷滅相』。這是再次為我們提示,度眾生不著相,不是說一個眾生也不度。一個眾生也不度,就著了非法相,著了空相,就錯了。度眾生,不著空;不著相,不著有。空有兩邊不著,才是正義。一個眾生也不度,沒這個道理,完全錯了,那就是經上講的「斷滅相」。明白這個道理,要能舉一反三,聞一知十。

   『行布施時,不應住相,並非不行布施,而成斷滅相』。布施就在生活中行,在工作中行。每天從早到晚,我們的生活為一切眾生,這就是布施。我們無論從事那一種行業,都是為了服務社會大眾,這就是布施。我每天想這樁事,意也布施;我每天做這些事,身也布施;我宣導這些事,說明這些事,口也布施。身、語、意三業都在修布施。布施不著布施相,三輪體空。明白這個道理,持戒不著持戒相,忍辱不著忍辱相,精進不著精進相,就是波羅蜜,就是兩邊不住,就是《金剛經》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由此可知,這些原理原則與修學綱領,確實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使我們的生活得大圓滿,在工作中得大自在,這是真正得到佛法的受用。《無量壽經》說「惠以眾生真實之利」,一點也不假。

   『應如是降伏者,是執著與斷滅,兩邊皆要降伏。不是降伏一邊』。降伏一邊,另一邊怎麼辦?所以它是全面的,不是局部的;它是圓滿的,不是欠缺的。「應如是降伏」,前半部與後半部皆說到,一切執著要降伏,所有斷滅的念頭也要降伏。執著是妄想,斷滅的念頭也是妄想。我們做個複習,想想前面這些經文給我們重要的教誨。

   『但應如所教住』。須菩提是我們的代表,所以佛為須菩提說的,就是為我們說的,為每個人說的。實際上,我們所用的方法巧妙至極處,用一句「阿彌陀佛」,就是福慧雙修,就是悲智具足。如何修學?生活里,工作中,處世待人接物,事情認真努力做,心裡不離這句阿彌陀佛,想著阿彌陀佛,念著阿彌陀佛。這與《金剛經》的原理原則完全相應,而實際效果比《金剛經》說的更殊勝。

   《金剛經》的方法是「兩邊不住」,須真正達到此標準才能開悟,才能見性。功夫不到,開不了悟,見不了性。達到《金剛經》的標準,是上上乘功夫。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所接引的對象是「上上根人」。上根還不行,上上根人才行。中下根沒分,就是可以修,但開不了悟,得不到真實利益,解決不了六道生死的問題。念這句阿彌陀佛,利益殊勝無比,功夫不到家,也能帶業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比修般若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還殊勝。因為,依般若修的見性成佛,不過是圓教初住以上的菩薩,而修凈宗法門,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所講的,凡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不論品位,皆得阿惟越致菩薩。這還得了!「阿惟越致」是大乘經上世尊常說的七地以上。

   龍樹菩薩在中國是八宗共祖,他是大乘八個宗的祖師。他是初地菩薩,我們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七地菩薩,比龍樹菩薩高多了。初地至七地,他還要修一個阿僧祇劫。這就曉得凈土之殊勝,不可思議!凈土法門真正是難信之法。念佛人是不是就比龍樹高呢?比不上他,因為他往生了,也在西方極樂世界,他的品位就高了。本來是初地,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品位提升得太快了。我們不可以不曉得,「應如所教住」,應該像佛教導我們的住。佛教導我們的,就是將心安住在阿彌陀佛上,安住在西方極樂世界上。

   『即是兩邊降伏,兩邊不住』。為什麼念佛人是兩邊不住?娑婆世界完全放下,再不掛在心上,不著有;一心念西方極樂世界,不著空。豈不是空有兩邊都不著,決定往生不退成佛。念佛法門與金剛般若的原理原則很相應,是一樁事。

   『如是一無所住,自能得所應住。亦即是如所教住。若心有住,則為非住也』。心必須兩邊不著,若無其事。這個修行方法真難,所以說上上根人才行,中下根人不容易做到。用念佛方法,就大大的不同。念佛,心住在其它法上就錯了,住在阿彌陀佛上就正確。「若心有住」,我們住在阿彌陀佛,住在西方極樂世界,是否也是「則為非住」?不是的,因為西方極樂世界是法性土。彌陀名號是我們自性的德號,所以意念彌陀名號,意念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是將心安住在自性上,「唯心凈土,自性彌陀」。這沒有錯誤,所以古德講凈宗念佛「暗合道妙」。表面上看似乎不符合,而暗中符合。從有念念至無念,從著相念至離相,暗合道妙。因此,念佛法門才能普度一切眾生,上中下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凈宗不可思議,所以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讚歎,並勸導我們修學。如果離開念佛法門,想在一生中成就,不可能的事。

   『此經有無邊功德』。《金剛經》的確有無量無邊的功德,因為它是整個佛法精華、精髓之所在,是整個佛法修學理論的中心,原理原則都在此經。

   『而能信心不逆者,便為荷擔如來,增福滅罪,當得菩提』。其中關鍵的是「信心不逆」四字,如果真正做到這四個字,念佛往生決定是上上品。真的明了通達了,肯定了,非照這個理論修不可,決定不能違背,一定要照辦,這才是信心不逆。信心不逆的成就是以下三句,第一是「荷擔如來」,這是續佛慧命,弘法利生。我們是不是要去講經說法?講經說法是續佛慧命,弘法利生的一種手段。方法無量無邊,這是其中的一種,用其它的方式也行,就在自己生活中,在工作中,在處世待人接物中,做出來給大家看。

   本經的開端,釋迦牟尼佛每天到舍衛大城乞食,著衣托缽,即是金剛般若波羅蜜,就是續佛慧命,弘法利生,在生活中做到了。這是本經時時提醒同修的,我們要作一切眾生的好榜樣,諸佛菩薩為眾生作好樣子,我們學佛就是學這些。我們的思想、生活、言行,能為一切眾生作最好的榜樣,這是真正的續佛慧命,弘法利生。我們的家庭是一切家庭的好榜樣,讓別的家庭讚歎你,向你學習。我們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好榜樣,事業是一切事業的好榜樣,這是受持金剛般若波羅蜜的學者。

   經上常講「受持讀誦,為人演說」,演是表演,說是講經說法。演是要在生活里做到,表演給別人看。釋迦牟尼佛入舍衛大城,著衣持缽,就是「演」。須菩提一問,佛就「說」。佛不是單說而沒有演,他真做出來給我們看。佛所做的,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心地清凈、平等、慈悲,這是無住所顯示的;身心每天工作照做,做得很認真。穿衣,衣服穿得整整齊齊,托缽,缽拿在手上規規矩矩,令人看了生恭敬心。有演有說,才能荷擔如來。

   「增福滅罪」是當然之理。我們依照經典修學,在修福、在培福,福愈培愈多,罪障愈來愈少,這是罪滅的現象。「當得菩提」是後來的果報。現前的果報,所得的好處是增福減罪。將來得的好處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證果,證法身,得菩提。

   『而此義甚深,必須深解』。這個意思就是佛所教的「應如所教住」。經有無邊功德,這個意義深,唯有深解,才真正能生起信心不逆,才真正能做到續佛慧命,弘法利生。

   『若依究竟了義說,法、報、應,三身,皆是非常非斷』。這是真正說實話,法身、報身、應身,如來在果地上證得三身,三身都是非常非斷,常與斷皆說不上。假如套六祖惠能的話,常斷是二法,佛法是不二法,非常非斷就是不二法,就是佛法。如果說有常有斷,那是佛的方便說,是對於初學的人而說。因為,初學的人沒有見到事實真相,無始劫以來生活在妄想分別執著之中,習氣很深,牢不可破,如果佛說真的,他不能接受,也不會相信,所以佛必須順著他的習氣,慢慢的糾正、誘導。因此,佛說法有方便說、有真實說。不是佛不說真實話,而是說真實話,我們無法接受,所以佛說方便法。

   「法身不生不滅,報身有生無滅,應身有生有滅」,我們聽了可以接受,佛講的不錯,我們看到是這樣的。如果說法身、報身、應化身皆是不生不滅,我們就迷惑了,不能相信。其實,法、報、應三身皆是不生不滅,這是真話。不但佛的法報應三身不生不滅,我們現前這個身也不生不滅,一切萬事萬物都是不生不滅。當我們證得無生法忍,就會同意肯定。無生法忍法是一切法無生,無生就無滅,就是一切法不生不滅,看到這個事實真相。佛講這話,我同意、贊成,所以忍是同意、認可、肯定的意思。對於佛所講的「一切法不生不滅」肯定,這個境界在大乘經上佛說的是七地菩薩。七地菩薩見到宇宙人生的真相不生不滅,所以證無生忍。《仁王波羅經》說,七地菩薩證下品無生法忍,八地菩薩證中品無生法忍,九地菩薩證上品無生法忍。無生法忍有三個位次,念佛人迴向「花開見佛悟無生」,最低限度是圓教七地菩薩的地位。

   『此經曰「如來」,指法身說。「具足相」,指報身。「三十二相」,指應身』。此處非常明顯的為我們表示,凡是講如來的,都是指法身,從自性這方面說的。凡是講具足相,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這是具足相報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應化身,釋迦牟尼佛當年出現在世間,就是這種應身。

   『三身並說,以明不應取相,不應滅相』。因為相非常,所以不應取。為什麼相非常?這個事實真相,佛說了,我們很不容易體會。佛講「剎那九百生滅業因果報的相續相」,就是將非常說出來了,也顯示出不生不滅。佛這種說法,實在是不得已的一種方便說。真實說,不只剎那九百生滅,剎那當中,九萬、九十萬、九百萬、九千萬、九萬萬分之一都不止。這樣說法,我們聽了反而迷惑,所以佛以方便法靠近,這個說法接近事實真相,愈說愈接近,這是善巧方便,將「不應取相」所以然的道理說出。為什麼「不應滅相」?因為它確實現相,相不會滅,只會變。相是體之相,性體不滅,性現的相當然不會滅。所以,不應執著或者說斷滅相,不會斷滅的。說斷滅相,是自己看錯了,也說錯了,不是事實。

   『因其非常,故不應取。因其非斷,故不應滅』。意思已經說出來了,諸位從此處體會。雖然講了這麼多,若不能運用在生活上提起觀照,則很難得受用。許多學佛人讀經、聽經的時候,好象很明白,讀完了、聽完了,又迷了,老習氣又犯了,原因在觀照功夫提不起來。真正提得起來,無論對人、對事、對物,清楚明白一切現象是「剎那九百生滅業因果報的相續相」,就能念念不忘,用佛知佛見來看人、看事、看物,當然不執著,自然就放下了。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怎會放不下!貪、瞋、痴、慢、疑皆斷除了。世間人妄想憂慮那麼多,得失念頭那麼重,就因為對於事實真相一無所知,以為這一切法是真的,以為真的能得到;殊不知一場空,全是假的,沒有一法是真實的。

   一切法皆空,因果不空;一切法皆假,因果不假。因為因果不空、不假,所以佛教我們「而生其心」。因果為什麼不空、不假?因果能變,善因就將現象改善,改成善果,而惡因就將現相改成惡報。善惡果報從生心來的,所以要懂得生心。善心就是善的念頭,一定有善果,惡的念頭一定有惡報。六道輪迴,就是我們善念惡念變現的,善念多就變三善道的境界,惡念多就變三惡道的境界。所以,因果不空,諸位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與事實真相,不要聽了《金剛經》,什麼都空,因果也沒有了,那就不得了。造作罪業必墮三途,「差之毫厘,謬之千里」,走入邪道而不自知。佛不害你,經也不害你,是自己錯會了意思,這就不得了。

   『經旨』是本經的宗旨,『明明是顯三身非常非斷之義』。經旨說明三身非常非斷。換言之,萬法非常非斷。例舉如來果地上的三身,其餘的就可想而知。

   『非常非斷之義明』。這個道理清楚了,真的明了了。『非一非異之義因而更明』。「非一非異」是本經重要的義理,這個道理確實難懂。如果非常非斷的意思清楚了,非一非異就好懂,就會更清楚。非一非異涵蓋一切法,從相上講,非一不是一個,千差萬別;從性上講,沒有差別,就是非異。異是兩樣,非異是沒有兩樣。體性是一個,相狀千差萬別,體性非斷,現相非常,它會變化。常就不變,非常就變。諸位想想,非常非斷、非一非異,意思相同,非生非滅也是一個意思。實在講,般若說理說事都非常精深。不僅是理精深。借重現代科學,融會在經義之中,使我們也能體會幾分精深微妙的義理。古人能信、能領會、能證得,我們真的佩服得五體投地。

   『然後見圓而知正也』。若不懂這些精深微妙的義趣,則見解不圓,知見不正。見解不圓,知見不正,生活就無法離苦得樂。何以故?圓見、正知,才能破迷開悟,才能離苦得樂。所以,修行一定要先開智能,先解後行。大開圓解之後,圓修圓證。《華嚴》四科,《金剛經》也是四科,信、解、行、證。解在行之先,一定要先開圓見,先開正智,而後修行就一帆風順,沒有障礙。

   『定慧約修功』。戒、定、慧三學,是就修行功夫而說的,功夫有淺深之別。『寂照約性具』。寂照是自己本性本來具足的,寂是性定。《楞嚴經》所說的「首楞嚴大定」不是修來的,而是自性本定。「自性本定」在大乘法中也稱「寂」。「照」是自性本來具足的般若智能,也不是修來的。所以,寂照都是性德,寂是性定,自性本定,照是自性本具般若智能,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寂而常照,照而常寂,見性的人就有。《金剛經》所說的「諸佛如來」,如來就是見性,諸佛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圓教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見一分真性」,就有寂照,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所以,圓初住菩薩就是諸佛如來。如何才能見性?要修定修慧,這是論修行功夫。我們的定慧如何修法?

   『必須離名絕相,依本寂以修定,依本照以修慧』。這個標準高,這種修法就是大乘常說的「始覺合本覺」。修定修慧是始覺,本寂本照是本覺,始覺合本覺,始本不二,是究竟覺。我們做不到,這就是一句空話,沒意義。可是,《楞嚴經》真的透出這個消息。本寂本照在那裡?佛在楞嚴會上說,就在「六根門頭,放光動地」。六根門頭是眼、耳、鼻、舌、身、意。如何修法?交光法師講「舍識用根」,與此處所講的「依本寂以修定,依本照以修慧」,意思完全相同。

   六根本定,六根本照,我們舉一個例子,其它的都可以依此類推。我們眼睛看外面的境界,境界在佛法稱「色相」。眼睛看外面的色相,看得很清楚明白,眼睛就像鏡子一樣照見,照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這是慧,是「本照」。雖然照,確實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妄想,那是定,是「本寂」。眼如是,耳、鼻 、舌、身,樣樣如是。現在我們眼見的時候會打妄想,會起心動念,這個很好看,多看幾眼,那個不好看,不想再看,定沒有了,慧也沒有了。自己心動,在境界上起分別執著,起好惡,起貪瞋痴,就錯了。

   見色聞聲,如何保持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就是「依本寂修定,依本照修慧」。交光大師在《楞嚴經》批註里教我們用這個方法,他沒教錯,但是我們無法用上,見色聞聲還是會起心動念,還是會分別執著。方法不是不好,理論也沒錯,問題出在自己無始劫來習氣太深,業障太重,改不過來。正因為改不過來,所以佛才教我們念阿彌陀佛。這個方法,我們做得到,但是也要警覺心很高,否則將阿彌陀佛忘了,就沒有法子。當我們見色聞聲,心裡如果起了妄想分別執著,趕快用一句「阿彌陀佛」將妄想分別執著壓下去,用阿彌陀佛降伏其心。這樣的人真會念佛。

   有人一天到晚拿著念珠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念念相續,念念之中都將妄想分別執著壓下去,這樣念佛有功夫。如果一面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面還打妄想,只是樣子而已,古人講,「一天念十萬聲,喊破喉嚨也枉然」,沒用處。功夫得力不得力,就是這句阿彌陀佛,能不能將一切妄相分別執著伏住。我們用這種方法降伏其心,比般若好,對業障習氣深重的,能用得上。般若里,用本寂本照,業障習氣重,完全用不上。所以,這一句阿彌陀佛好!開始想壓,壓不住,只要真肯壓,真肯修,就得諸佛護念,得諸菩薩來幫助,所謂三寶加持,慢慢會功夫得力,就能伏住。伏住之後,就能功夫成片,一心不亂。

   『定慧修功,圓滿均等,便能寂照同時,便是證得法身』。這是講證果,要定慧功夫相等,這很重要。功夫偏重在慧,偏重在定,這樣的人很多,雖然也能得一些利益,但不能見性。權教菩薩在圓教里是十信位,在別教是三賢位。別教的十住、十行、十迴向皆未見性,至初地才見性。有這些差別,就是因為定慧不等。有的修行人偏重定、有的修行偏重慧,定慧不能均等,所以不能見性。定慧一定要圓滿均等,寂照同時。寂中有照,照中有寂,是自然的,沒有絲毫意思,這時候就破一品無明,證得法身了。

   『報應二身,即復顯現』。證得法身,報身是一定現前。報身是自受用身,應身、化身也現前。應身、化身是與十方世界一切眾生感應道交,自己並沒有意思。如果有意思,就錯了。眾生有感,佛菩薩自然有應,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應以什麼身,這是眾生的意念。眾生那一點微弱的意念,可能自己也不曉得;菩薩的心很清凈,因此這個感應對他來講很靈明。我們的念頭非常微弱,像很微弱的電波,但是他的心感應非常靈敏,再微弱的,他都能接收到。有的時候我沒想佛菩薩,他怎麼來了?其實我們已經動了念頭,卻不曉得,就是自己的波很弱,還是能感應他來。

   『性雖隨緣現相,而仍超然不著』。雖然現相,雖然說法,他還是若無其事,如如不動。如《金剛經》末後說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是言法爾不著,本來不著』。確實有這個意思。「法爾」是自然的意思。自然不著,清凈心中確實不著,本來不著。由此可知,我們講「著」,也是虛妄的執著,不是真的妄想。真心本性里沒有妄想,那來的著不著!這個意義愈講愈深、愈講愈細,一定要細心體會。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

第一九五、一九六卷 新加坡居士林

   『諸佛與大菩薩,為利眾生,恆現報身、及應化等身、生滅之相,而不住著法相。就其有常住法身而不住言,故曰「法身非常」(不住涅盤)。雖不住,因其常在大定之中,故所現相,儘管生滅熾然,而法身常住自若。所謂過一切相,不著於相者,實由於此。故又曰「法身非斷」(不住生死)。此是定慧修功圓滿境界。』

   這一段開示非常好,也是重要的佛學常識。為什麼大乘法里常說,法身非常非斷。這是依什麼說的?這裡為我們講清楚了。「諸佛與大菩薩」,通指圓教初住以上的果位,一直到究竟佛果,都包括在這一句中。諸佛菩薩證果之後,他們唯一的事業就是度眾生,幫助眾生破迷開悟,幫助眾生了生死脫輪迴,圓證無上菩提。菩薩唯一的事業。諸佛菩薩在虛空法界,無量無邊的剎土隨處現身,所現之身,有報身、有應化身。

   譬如我們講的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為利眾生示現凈土,示現的是報身。而實在說,阿彌陀佛久遠劫就成佛了,決定不是法藏比丘修行五劫成佛的。諸位曉得那是示現的,正如同釋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北印度迦毘羅衛國示現的應身相同。世尊也決定不是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而證無上菩提的,久遠劫早就成佛了。世尊為我們示現的是應身,彌陀為我們示現的是報身,這是不相同的所在。這種不相同是不是佛的意思呢?不是的,是機感相應,眾生有感佛則有應,就連西方極樂世界也不例外,也是十法界一切眾生有感,阿彌陀佛有應。

   應化身有生有滅,佛所示現的報身是有生無滅,唯獨法身不生不滅,法身沒有生滅,佛不住法身,這裡關鍵的意思在此,他們證得的是圓滿的法身,雖然證得圓滿法身,他不住。我們要體會這一點意思,他為什麼不住呢?是大慈大悲。所以說,就其有常住法身而不言住,所以說「法身非常」。法身非常的意思跟(不住涅盤)的意思完全相同。因為他不住,所以隨類現身,十方應化。他雖不住,因其常在大定之中,這是我們在大乘經上時常讀到的,「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不但報身常在定中,即使佛的應化身也是常在定中,我們不能不知道。這個意思前面都曾經細說過了。

   以佛說法而言,世尊在本經上明白的告訴我們,佛說法,不但無有定法可說,佛實在是無法可說。所謂說而無說,無說而說。為什麼說他無說呢?常在定中,就是示現的應化身,從來沒有起心動念過。六根對六塵的境界,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就是在大定之中,這是涅盤的意思,就是法身的意思。故所現相,儘管生滅熾然,像釋迦牟尼佛所示現的應身,住世八十年,世尊是八十歲入滅的。為大眾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這是生滅熾然,我們凡夫看是這個現象。而法身常住,法身是理體,報身、應身是從體起用,從體上講,清凈寂滅相。所謂「過一切相」,過是超過,不著相,實由於此。

   佛在這部經上教我們修行的總綱領、總原則,通一切法門,所謂是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都不能違背這個原則,這就是無住生心。這是教我們為什麼要不住相。前面已經說得很多了。故又曰「法身非斷」,非斷是不住生死。總而言之,這一段重要的就是,不住涅盤,不住生死。不住涅盤就是現身。現種種身,說種種法,利益一切眾生。不住生死,就是永遠在大定之中,從來沒有起心動念過。就顯示法身非斷,也是我們修學的大總持法門。我們應當認真努力來學習,因為佛、菩薩不住涅盤、不住空,涅盤是性體,性體空寂,不住空而現相,雖現相而不住有。不但應化身他不住,報身也不住,法身也不住,三身圓滿證得,三身都不著,這才是真的證得。如果有住,功夫就不圓滿了,住就壞了,決定住不得,定慧功夫才能圓滿,這是法身大士們境界。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真正會用功,真正會修行,所謂歷事煉心。歷是經歷,我們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用什麼功夫呢?修定、修慧。不管你修什麼法門,總不外乎定慧這兩個原則。修定就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定是這樣修的。除了修定,還得修慧?慧如何修呢?外面六種境界清清楚楚了了分明,一點都不迷惑,這就是修慧。所以慧在定中,定在慧中,定慧等學,定慧等運,這是真會用功,真會修行,我們在這段文字里要能把這個方法學會了,我們的受用就不可思議。

   『三身非常非斷之名,非異也』。異是不同。三身都是非常非斷,都有這個意思,也都有這個講法,這是不異。『而法身非常非斷,與報應非常非斷之所以然,則非一』。確實是不一樣。『故說「一」有種種一,說「異」有種種異』。就在諸佛菩薩所證的三身上來說,「一」與「異」確實有種種不同。

   『且一中有異,異中有一』,由此可知一跟異不是二法。一異如果是二法,就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這是教我們從各各不同的角度去觀察,但是見要圓,解要圓,面面都觀察到,你見就圓了,見圓解就圓,才能圓修圓證。最怕的是你只看一邊,沒看到另外一邊,你在這裡面生起分別執著,就錯了。所以必須面面皆懂,才知道一中有異,異中有一。

   『執則皆非,不執則皆是』。可見問題就是在分別執著。離開一切分別執著是沒有一樣不是。法法皆是。如果執著,就錯了,法法皆非。不能執著,其所以然的道理,前面都講得很多,能執著的三心不可得,你所執著的無論是世法,、佛法,都是緣生之法,凡是緣生之法都無自性,當體即空,了不可得。

   這說明了,能執、所執具不可得,此地為什麼講常與非常,講一與異這是怕你有微細的執著,微細的執著還是有妨礙的,妨礙你明心見性。這種微細的執著說實在話,對於你要想了生死,永脫輪迴,已經沒有妨礙了,要想達到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個微細的執著有障礙。必須要知道,必須要能把這個妄想分別斷除。

   『當如是見,如是知。如是見者則為圓見。如是知者乃是正知』。這個意思都說過了,這個有了正知正見,有了圓滿的見解,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那就是圓修圓證了。

   『明了非常非斷之義,則非一非異,其義乃得亦皆徹底。即諸法一如,是法平等諸義,亦皆徹底』。可見這個經的好處,確實能幫助我們,契入大開圓覺。大開圓覺就是宗門裡的大徹大悟。我們雖然達不到這個境界,這一部經念多了,意思稍稍明白了一些,多少會幫助我們放下一些。能放下一些,念佛功夫就能得力。在這一生中我們才有把握帶業往生。般若經上講的「非常非斷」、「非一非異」「諸法一如,是法平等」。這些都是般若經的精義,最精華的部份,最精彩的句子它的義理無限深廣,要細心去體會,受用不可思議。

   『扼要之修功』,這是講到總持法門。我們修行要把總綱領抓住,『唯在不取相不滅相』,不取是不執著,不滅也不是有意遠離它,都是對相說的。相不必執著它,也不必遠離它,因為它不礙事。『而以性為中樞』。修行人重要的是明心見性,無論修那個法門,念佛也不例外。念佛如果要能得「理一心不亂」,生實報莊嚴土。你一定要參透「唯心凈土」,「自性彌陀」。所以還是以性為中樞。

   『豈但相不住,性亦不住』,前面「法身非常」(不住涅盤),性也不住。不住生死是相不住,不住涅盤是性不住。『並不住亦不住矣』。如果還有我現在兩邊都不住了,還是一個妄想,兩邊不住這個念頭也不能有。

   『通達此理以念佛,便得理一心』,你要把這個道理明白了,參透了,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在處事待人接物中,你會用這個原則,那好。你念「阿彌陀佛」理一心不亂,將來往生,『便生實報寂光凈土』。這是真實的上上品往生的。從這一節顯示的《金剛般若》,對於念佛法門實在大有幫助。所以將本經與《無量壽經》、《彌陀經》合起來看,利益無量無邊。下一段經文科題,『約不受福德結無我』。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布施。

   佛在本經為我們較量功德,這個地方是第六次。前面我們曾經看過五次。先把前題說出來,假設這個菩薩以滿(滿是圓滿)恆河沙等世界的七寶布施。這個境界我們凡夫沒有法子思量,真正是不可思議。

   『一切法無我。如曰無聖無凡、非一非異之理,亦是法法皆然』。一切法無我是真的,確實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法相宗裡面,對於這個事理,說得非常詳盡。一部《百法明門論》就是為我們說明這一樁事。經文在下面一節,我們到底下一節再說,因為它的。本經前面,或者大乘經上常說:「無凡無聖」、「非一非異」,跟這一句的意思完全貫通。所以它也是涵蓋世出世間一切法。

   『得無上果者,不廢修福。但須不受不著耳』,這個開示就非常重要。得無上果,我們把意思擴大來說,圓教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就是無上果,法身是無上果。證得一分也是證得無上果。從初住菩薩一直到如來果位,證得圓滿法身,這是《金剛經》上所講的諸佛如來。這些人修福,從未間斷。不但菩薩修福,佛修福,釋迦牟尼佛修福,阿彌陀佛修福,沒有一尊佛不修福。佛已是「福慧二足尊」,福慧都圓滿了,他還要修福嗎?他還修福。我們要不要修福?不修福行嗎?佛在果地上還要修福,可見修福是菩薩事業里第一樁大事。修福就是修布施波羅蜜。普賢菩薩廣修供養,修福。但是重要的,修福可不能享受,可不能著相。因為享福一定著相,著相才會享福。不能著相。著相就錯了。

   『又不可聞不廢修福而又生貪著也』。貪是煩惱的根源。無量無邊的煩惱、生死,乃至於六道輪迴從那裡來?從貪心裡生出來的。所以貪是六道輪迴的根本,一切罪業的根本。修福就怕你有貪心,所以教你不受不著。不受不著,斷貪煩惱。可以說你無始劫來所有的煩惱從根拔除了。所以自古以來,無論在家出家的真正修行人,表現給我們看的,都是修苦行。他不享福,出家人修苦行的很多啊。在家人修行的,只要諸位稍稍留意,他的物質生活總是比一般人降一等。甚至於降好幾等。

   我們在歷史上看到,唐朝的龐居士。他生在一個富有的環境中,全家學佛,全家都證果。我們在傳記、語錄里有記載,應當是法身大士的境界。他把他家裡面的財產裝在一條船上,把船划到大江當中,船底砸個洞,讓它沉下去。全不要了,如何生活呢?編草鞋。在新加坡看不到草鞋,中國大陸內地還有。用稻草編、用茅草編。一雙草鞋賣幾文錢?每天編幾雙草鞋,能度日就夠了,就很歡喜,很自在。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呢?菩薩示現。教我們一句話。有人問:你有錢,拿去做好事不好嗎?他說:好事不如無事,無事最好。好事不如無事,就是一定要懂得修福,不能享福;不能著修福之相。你一享福一執著,貪心就又起來了。佛教菩薩修布施修供養目的何在?把貪的根拔掉。所以你修布施還著相、還要享福;你這個貪煩惱永遠不能拔除。那個不是佛的目的,佛教我們的目的要知道。

   『此中,借布施福德,顯成不受者之為得無我忍』。行布施,他能修福卻不享福;修福不執著,成就忍辱波羅密。他能忍。能忍才會有進步,才有精進波羅密,後面才有禪定,才有般若智能,這才像菩薩。福慧才能成就。

   『又借無我功勝,結束前文所言菩薩應通達無我法之義耳。此節不過引一布施多福,以為下文「不受」作張本耳』。主要意思在後面一段。這一段先說菩薩以滿恆河沙數世界的七寶布施。舉一個例子修福,諸佛如來菩薩都修福。

   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

   兩者比較,前面這位菩薩是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布施,後面這一位菩薩,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就像龐居士一樣。龐居士所修的就是得成於忍。這個菩薩所得的功德超過前面。滿恆河沙七寶布施的菩薩。我們看底下小注,意義很深廣。

   『一切法無我』,剛才也說過,這個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你要真正明了通達了,就是法身大士,不是普通人。就是《金剛經》講的諸佛如來,你也有分。

   『一部《百法明門論》所云:』,《百法明門論》是天親菩薩做的。法相唯識宗的經典,也是法相唯識的綱要,也可以說法相唯識的概論。文字不多,是天親菩薩依據彌勒菩薩的《瑜伽師地論》,這是法相宗的一部大論,根本的論典。彌勒菩薩將世出世間一切法,歸納為六百六十大類。天親菩薩看這部大論,對於初學的人有困難。因為他說得太多,太煩瑣,不是初學的人能接受,所以將六百六十法再歸納為一百法,便利於初學,所以稱之為《百法明門》。諸位要曉,這一百法,得展開來,就是無量無邊的世出世間法。把他歸納為一百大類。明是智能,門是門徑。這個題目的意思,你可以從這一百法裡面找到一個開悟的門徑。從這個門你就可以開悟;這是相宗入門的教科書。這一部論典內容是什麼呢?就是說明一切法無我,將一切法歸納為一百大類,然後再給我們說明無我。兩種,人無我;法無我,一切法無我。下面這個表解就列得很清楚。

   這一百法又分為五大類:『心法八』,我們常講八識,八識是屬於心法,有八大類。『心所法有五十一類』;心所有就是心法的的作用,從它的作用上分為五十一類。『色法十一』,色法是我們所講的物質現相,物理現像,都包含在色法裡面。心是精神的一部份,色是物質的一部份。還有一類是不相應行法。有這些事,但是這些事既不是心,也不是物,但是也離不開心物。離開心物,這個法就不存在。可是他確實不屬於心,也不屬於色法。所以單獨給它立個名叫『不相應行法二十四』,這四大類都叫做有為法。《金剛經》末後有一首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要懂得有為法是說些什麼?就是講的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應行法,都是『有為法』。什麼是有為呢?有生有滅,剎那生滅;合起來『九十四』。

   後面還有一類叫無為法,『無為法有六類』。無為法沒有生滅,像虛空;我們沒有看過它生滅。所以虛空就列在無為法裡面。真如本性沒有生滅,所以真如也列在無為法里,合起來九十四加六就是百法;把一切法分為一百大類。然後歸結到『無我,人無我』。人不外乎色心跟不相應法。《金剛經》上就講得很好,「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當然無我,人無我,『法無我』。心法、心所有法、色法、不相應行法都是屬於生滅法。從這個地方得到一個結論,一切法無我;因為無我,所以你不應該享受,享受就錯了,不但你享受錯了,你執著也錯了。

   『此菩薩之大作布施福德而不受,所以稱其「得成於忍」』他心是定的,只知道修福修得很快樂、很自在,不受福德。我們常講:隨緣而不攀緣,執著與享受是攀緣。離開,是心裡沒有這種念頭,沒有這個意念。一切隨緣,隨緣就自在,隨緣裡面沒有執著,沒有貪受的念頭,所以他「得成於忍」。

   『經旨並非不重視福德,唯當不著不受而已。亦實趨重於得忍』。經意的宗旨,我們要清楚,不是說不重視修福,你就錯了。諸佛菩薩沒有不修福的,六度裡面第一個就是布施,那有不修福的。「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一開頭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前三條都是修福。如何不修福呢?《般若經》上佛教導我們修福不可以執著,不能著相。因為你著相、你四相具足,你所修得福,就變成六道輪迴里有漏的福報;這就錯了。如果你要享受、要享福,也是六道里的有漏福報;不是如來果地上的福慧二足尊,與那個不相干,我們要懂得。除這個意思之外,也非常重視得成於忍。「忍」是修行成敗的關鍵。能忍就成功,不能忍就不能成就。成就與不成就,《金剛經》的標準是見性。也就是說,你能破一品不明,證一分法身;《金剛經》上所說的菩薩是以這個做標準。「忍」是關鍵。六度裡面說,你能得成於忍,後面才有精進、禪定、般若,你才有成就。如果沒有「忍」,你就不能成就,你所修的福在三界六道裡面享受;你修的福不會是空的,一定會得福報。

   『一切法不外境、行、果』。前面我們是用《百法明門》來解釋一切法無我。相宗以外的經論,如《華嚴經》、《法華經》、《楞嚴經》這些大經也都講一切法,但是不像法相宗的分法。法相是彌勒菩薩分析的,他分得分常微細,其它經典沒有這麼詳細。一般大乘經上說一切法不外境、行、果。把它分為三大類:『境』、境界,『五蘊、六根、六塵等是』。這都是屬於境。『「行」,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願等是』。凈宗學會的同修,在行門就訂這五科;這是我們在日常生活行持中的守則。我們要遵守的原則。『「果」、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乃至無上菩提等是也』。這是大乘法;特地從初地說起與《金剛經》的教義相吻合。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是真實的果報;大乘時常用這個方法來分。

   『「無我」,謂一切染凈諸法,緣生體空』。染法是六道;凈法是四聖。染凈包含十法界。諸位要曉得,十法界中的佛還不到初住菩薩,我們這是圓教。圓教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他住在那裡?他住「一真法界」,不是十法界。諸位要曉得,十法界有沒有佛?有,藏教的佛,通教的佛。他們沒有破無明,沒有證法身。

   天台家講藏、通、別、圓,藏佛和通佛在十法界。別教、圓教是一真法界裡面的佛。所以「染」是六凡,「凈」是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都是因緣生法,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我在那裡?當然無我,無我是事實。我們的大病,就是堅固的執著有個我,這是大病,麻煩大了。念念中有我,還有我所,我所有的,是些什麼?其實不外乎貪、瞋、痴、慢。我貪、我瞋、我痴、我慢。總不外乎這些。一天到晚造罪業,天天做這些事,念佛不能往生。念佛往生的條件,心凈則國土凈。你要把我,我所放下,你的心就清凈,這樣念佛才能往生。我、我所放不下,念佛都不能往生。所以要知道十法界緣生體空,『故一切法中本無有我』,佛教我們「無我」,是正確的,沒講錯。佛絲毫沒有勉強我們,因為本來「無我」,你偏偏執著有個我。

   『當知所謂我者』,這說明什麼是我?我是什麼?

   『即眾生無明不覺』,這個我的念頭,我的執著,從無明來的,從不覺,不覺就是迷。無明,我們說粗話是胡裡胡塗。胡裡胡塗、迷惑顛倒中建立一個「我」。你要是曉得事實真相,我是無明、是迷惑顛倒。

   『於一切法中』,『妄生分別執著之見是也』。妄就是妄想,不是事實。這稱為「我」。《金剛經》上我們念過,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三心不可得。試問,我在那裡?你要是真正體會到三心不可得,我就沒有了。我沒有,就恭喜你,成菩薩了。你是法身大士。因為你證無我法,是法身大士。

   『而一切法性,本來空寂,那有此物。因其本無,故當除之也』。本來沒有個我。我且沒有,那來的我所?所以要知道,我們種種苦難,你為什麼這麼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佛經上講的八苦交煎。就是你迷惑顛倒妄想中生了一個我,你才受這麼多苦難。如果你覺悟了,本來沒有我,事實上也沒有我,無論在任何法中找都找不到我,你就解脫,你就自在,你就永遠脫離輪迴了。就像觀世音菩薩在《心經》說,「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由於我們迷得太久,迷得太深,佛在經上這樣明顯為我們開示,我們聽了也點頭,也能接受,但是境界轉不過來。是習氣太深。轉不過來,也要轉,不轉不行。初學時勉強轉,用什麼方法呢?布施,布施就是放下,布施就是舍。從容易的地方先做起。譬如先捨身外之物。身外之物我不貪,我不據為己有,「我所」,先把我所有的舍掉,先舍「我所」,然後進一步「我」也放下,我也沒有,就成功了。所以這是兩個大的階段,要知道怎樣去做。

   『此二句,上句是「解」,下句是「行」。合而觀之,是明此菩薩解行成就』。「知」一切法無我,是「解」。「得成於忍」是「行」。這一小段經文,說明菩薩解行成就了。

   『又上句「知」是慧,下句「忍」是定。合之,便是定慧均等。因定慧均等,解行成就。所以所得功德勝前菩薩也』。前面那個菩薩是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這個菩薩的功德超過前面。前面是在事相上布施,這個菩薩明心見性,那個菩薩不能跟他相比。

   『「忍」字,安安不遷也』。不遷就是不異的意思,不動的意思,用現代的話來說,不為外面一切環境所誘惑。所以它是定的。兩個安,意思是說心安,身也安,身心都不受外境的誘惑。這稱為「忍」。『必須功夫做到「得成於忍」』這是真功夫,我們常說: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五欲是財色名食睡,六塵是色聲香味觸法,在你面前,你還動不動心?如果還會動心,沒用。你沒有得到忍。這些東西在面前,如果不動。《金剛經》後面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就是此地「得成於忍」。得成於忍是什麼樣子呢?外不著相,內不動心。得成於忍就是你定慧均等,定慧均等就破無明,無明煩惱何以破不了?定慧不均等。定慧均等就破無明,破一品無明你就證一分法身。所以,這個功德不是前面大千世界七寶布施所能相比的。

   『方為真實通達,真是菩薩耳』。真菩薩,《金剛經》有標準,四相離了,四見離了。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這全都沒有了。我們也很想破四相、斷四見。如何修法呢?這裡好。只要「得成於忍」,四相就破了,四見就斷了。「得成於忍」如何修法呢?你一定要深明了,一切法無我,你要真正通達這一個事實真相。真正通達一切法無我,你才能放得下了。通達一切法無我就是看破,你看不破,你如何會放得下,必須看破之後,你才真能放下,你才成功。真正放下,就是外不著相,不取於相,內不動心,如如不動,這是法身大士。所以這是真實通達,真的菩薩;以《金剛經》的標準,是真菩薩。

   『須知「解」固居「行」之先』。清涼的四分,信、解、行、證。解在行之先。『然非如法實行,確有經驗,何能深解』。這就說明,「解」與「行」相輔相成,你能解得一分,你要不能做到一分,你那個解就不會進步,所以,你一定要做到,你做到了,你那個解會進步,又提升一分。然後你的「行」也跟著進步,解幫助行,行幫助解,解行是相輔相成的。到底那一個在先,那一個在後呢?不一定的。但是最初一定是「解」在先,行在後。真正起修,不一定那個先那個後。所以你真正行,行中有了經驗,有了體會;你的解就更深入,更圓滿了。

   『前雲,「行由解出,解因行成」二語』,能達到圓解,要真實修行功夫成就的。你沒有真實修行的功夫,你的解就不能深,不能圓。深解圓解,一定要有真實修行的功夫。從這兩句話,「行由解出,解因行成」,顯示出它是相輔相成的。

   『此即通達之真詮』。真詮是真理,我們要能通達世出世間一切法;你一定要這樣修法,你才真正能通達。『如是通達,乃得成忍耳』。所以得成忍也不是容易。「得成於忍」是要解行功夫圓滿。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了,心裡若無其事。毫不勉強,真的放下。

   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

   這是這一個小段的結語、結論。

   『此節,正是開示學人,功夫必須做到如此,方能無我。故須釋明成忍之所以然』。把「得成於忍」所以然的道理,細細的說明,說明的原因,就是要效法菩薩。為什麼不受福德?修福德不受福德,歸結到最後,就是教我們契入「無我法」。契入無我法就是證果。

   『凡是菩薩,因其修福不受,方於無我成忍』。這一句很重要,凡是菩薩,沒有例外的。從圓教初住一直到等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沒有一個是例外的。每一位都是修福不享福。如果享福,他就不能「得成於忍」。因為他修福不享福,所以他得成於忍,因為他得成於忍,所以能在六道十界應化度生。像《普門品》所說的,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示現什麼身。世間人求佛菩薩,佛菩薩一定化身在人間。畜牲道裡面求佛菩薩,佛菩薩要示現畜牲身。餓鬼道裡面求佛菩薩,佛菩薩要示現餓鬼身。六道、三途苦。唯有菩薩「得成於忍」,他才不在乎。他不享福,他享福,就不會到六道來;六道太苦。這就說明他不受福德,在六道裡面度化一切眾生,修福。

   所以如果享福,不能「得成於忍」如何能做得到呢?『因不受故,所作福德,盡成無漏之功德』。經文上講的,他的功德超過前面的菩薩。他不受,福德變成功德。如果受的話,功德就變成福德。功德跟福德不一樣,福德不能明心見性,功德可以明心見性,可以見性成佛。下面再把這個受的定義做個簡單扼要的解釋。什麼叫受?『心有其境,名之曰「受」』你心沒有放下,諸位要知道,事上放下,可是心裡還有念處,你還是在受。可是這個受的意思,必須心裡沒有掛礙。沒有牽掛,真的舍乾淨。

   『今曰「不受」,正明其心空無境也』。他的心恢復到本性。真心、本性里沒有一物。六祖《壇經》上講得很好,「本來無一物」。如果有一物,你還在受,你沒有做到不受,不受就是本來無一物。心裏面面面乾乾淨淨,一絲毫牽掛都沒有,古德常講一絲不掛,以此形容心裡乾乾淨淨沒有絲毫牽掛,這才是不受。由此可知,不受不是在事相上講的。相沒有妨礙,事事無礙。心裡有礙,心裡真正放下了,事上就無所謂,才真正能做到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可見「普賢」菩薩這兩願,如果沒有「得成於忍」做不到。一定要先「得成於忍」,恆順隨喜才可以做得到。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

   佛講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修福不受福德。須菩提那裡不知道?是明知故問,代我們問的。為什麼菩薩修福不受福德?『問意要在令大眾徹底明了,皆能達於「不受」之地』。須菩提問這一句話的意義在此。

   『知此問重要,當於下節開示,加意體會也』。這一問的確很重要,為什麼呢?我們如果真正明了道理,明了事實真相,我們才肯發心學習。菩薩是我們的榜樣,我們要向他學習。所以,理跟事不能不清楚,不能不明白。下面世尊為我們開示,這些開示非常重要,字字句句含義深廣,實在講修學就是生活。在生活上顯示出來的是大用無妨,所以我們應當要特別留意。

   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佛把道理說出來了,說明為什麼不執著。

   『初句言「作福德」,使知雖不受而應作』。菩薩絕對不是不修福,可以說從不間斷的修福。世間人貪圖福報,有時修福還會間斷。菩薩不貪圖福報,修福從來沒有間斷。為什麼?是性德,真的是開發自性。『不可因不受之言,誤會修福可緩』。這就錯了。

   『當知作福德,即是修六度,是從大悲心出。諸佛如來,以大悲心為體。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云何可緩乎』。這說明菩薩修福非常積極。特別是《華嚴經》上的普賢菩薩十大王,願願在結論時都告訴我們無有疲厭。從來沒有休息,沒有感覺到疲倦,沒有感覺得厭惡。認真努力,不斷的修。什麼是修福呢?六度就是修福,十願就是修福。凈宗學會訂的五個科目都是修福。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大願王。絕對沒有說修福可以緩一緩,修慧重要。殊不知慧在福中,修福不著相,就是修慧。修福不受福德就是慧。可見福跟慧是分不開的。如果修福著相,就有福沒有慧,修福要享福,有福沒有慧。只要不著相,不享福,慧在其中。真的教你開智能。下文說得好,完全是《華嚴經》的教義。

   修福德就是修六度,從大悲心出。為什麼他不享福會去修福?一般人既然不享福,福也不要修。這是真理。很合乎邏輯。菩薩為什麼那麼傻呢?我們要用邏輯來看菩薩,菩薩都很傻,不享福卻修福,修了福讓別人去享福,這不是傻瓜嗎?這裡的含義就非常深了。他有大悲心,大慈大悲這個力量在推動他。世間人天天工作,勤苦的在修福,什麼力量推動他呢?名利在推動他。執著享受在推動他。因為他有享受,所以他肯做。菩薩不享受,他為什麼肯做?大慈悲的力量。諸佛如來以大悲心為體。佛門裡面常講:「慈悲為本,方便為門」,這是佛法。佛法的根本是大慈大悲。諸佛菩薩如何證果的,如何修成的?就是大慈大悲。「大慈大悲」是以清凈心、平等心、無條件的關懷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這是大慈大悲。其中有條件,就不行。如果你執著,有受,這就是有條件的,你的心不清凈、不平等,大悲心就失掉了。所以成佛、證果,大悲心為體。

   大悲心從那裡來的?因於眾生。離開眾生,大悲心從那裡引發的?發不起來!雖然大悲心是性德,如果沒有緣,它生不起來。緣就是一切眾生,特別是一些苦難的眾生。苦難,不僅僅限於物質生活的貧乏。物質生活非常富裕,苦不苦呢?壽命到了還要搞六道三途,都是苦難眾生。換句話說,沒有覺悟,依舊迷惑顛倒,都是苦難的眾生。我們不要看錯了。看到有些物質生活非常艱苦的人,他好可憐。沒錯,他現在生活是可憐。他來生不一定墮三途,來生可能得人生,升天去享福。這一生他受的果報。他受這個苦難,他造的業少。他妄想少,每天生活已經自顧不暇,還想什麼?我們一般凡夫看不出來。

   富貴人家一天到晚胡思亂想,造做罪業。所以天道很公平。富貴人來生貧賤墮三途,貧賤苦難的人來生富貴,升天。所以風水輪流轉。老天也很公平,不會說你苦,生生世世都苦,你享福,生生世世都享福,沒這個道理。你仔細觀察,才曉得每一個人造的業報不一樣;苦樂不相同。但是迷惑顛倒是相同的。佛菩薩大慈大悲幫助眾生破迷開悟。一切苦難都從迷惑巔倒裡面生的,唯有迷破了,你才能得到真正的樂。

   真正的樂一定是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菩薩幫助眾生,是幫助這個。所以對於六道眾生,十法界的聖賢,所示現的都是修福不著不受。這個意思深。因大悲心生菩提心,菩提心是覺心,真正覺悟,徹底覺悟,圓滿的覺悟。這個覺悟的心,決定不著、不受,才覺悟。在家出家的,自古至今我們肉眼凡夫不認識。只看到修行很不錯的善知識,我們不曉得他是不是佛菩薩再來的,我們看不出來。但是從理上講:佛菩薩應化在世間,示現給我們做榜樣,數量很多,男女老少各行各業,決定是有示現給我們看,只是我們不認識而已。但是在佛法上,像本經所講的:解行相應。行解愈凈,能觀察得出來,從這個地方才能生起真正覺悟的心,諸位必須要知道。一有執著,一有受的念頭,我們馬上就迷了。諸佛菩薩確實已經不迷了,為什麼還要做這個示現?這就是大慈大悲。給我們做一個樣子。

   以近代的善知識來說,虛雲老和尚,印光大師兩位出家人,他們修福德沒有間斷過,但是他們不執著,他們不受福德。虛雲老和尚我們不曉得他的究竟,印光大師是西方極樂世界大勢至菩薩應化來的。大慈大悲做給我們看的。居士中,夏蓮居老居士,李炳南老居士也不是普通人。示現為我們做榜樣。也是福德不著、不受。他們的生活不是一般人能過的。你要是知道了,一定會生慚愧心。積功累德,從無間斷,生活之節儉是一個很貧苦人家的生活。大慈大悲,就是真的生菩提心。我們只要細心觀察、留意,能體會到。我們向這些善知識學習,決定不錯。

   不要有個念頭,我生活清苦一點,但是也不能像他那麼苦嘛。你有這個念頭在,你還是受。你還是沒有放下。真正放下沒有念頭,沒有怨言。我修福人家享福,我吃苦頭,我為的是什麼?你有這個念頭,你是凡夫,貪瞋痴慢都起來了。沒有絲毫怨言。我們沒有聽說虛雲老和尚有過埋怨,印光大師心裡難受,沒聽說過,他們的一生快快樂樂。所以這一節經文的含義很深廣,一定要很細心體會。明了之後,認真學習,才得受用。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

第一九七、一九八卷 新加坡居士林

   『若為求福德,以修六度,是名「貪著」。則是自利,而非利生。非大悲心,非無上菩提。故「不應」也。』

   這是說明,佛教菩薩不能受福德、不能執著福德的原因。如果菩薩不修福德,菩薩就不度眾生;如果修福還附帶條件,就著了相。四相具足,貪瞋痴慢沒有斷除,就是凡夫,不是菩薩。因此,佛教菩薩修福德而不著福德相,同時決定不能享受福德。有貪圖享受的念頭就錯了。如果修福而沒有果報,凡夫決定不幹,這是凡夫與菩薩不同之處;凡夫只看到眼前的福報,種善因得善果,他一定要祈求善果。

   明心見性!這是究竟圓滿的善果。如果我們貪圖世間五欲六塵的小善果,就將究竟圓滿的善果障礙了,不能得到,不能現前,損失實在太大了。由此可知,菩薩的眼光深遠,看得真;佛的教誡沒有錯誤。這一段話,我們要放在心上,時時刻刻警惕自己,因為我們是凡夫,無量劫來的煩惱習氣非常深重,一不小心就犯錯誤。自利,這個錯誤很容易犯;不要認為這是小錯誤,沒有大關係,這種想法就錯誤。這個小錯誤有大障礙。從近處看,障礙人不能出離輪迴,障礙人不能念佛往生;從遠處看,障礙人明心見性,障礙人見性成佛,可見得這不是小障礙。

   什麼是「自利」,什麼是「利生」?利生,決定要將自利的念頭斷除,自利的行為斷除,就真正得到自利。諸位要曉得,沒有自利的心,沒有自利的行為,才是真正自利。利他就是自利。如果有絲毫的自利念頭,自利就不能利他;必須真正利他,才能自利,自己的大悲心、大菩提心才能發出。菩提心一發,就是發心住的菩薩,發心住是圓教初住,可見菩提心不發則已,一發,不但超越六道,還超越十法界。這一段,我們很明顯的體會,是排除我們發大慈悲心、大菩提的障礙。這種心發不出來,現在將障礙與原因找出,只要能將原因與障礙消除,大慈悲心、大菩提心自然就發出來了。

   『作福德,不著空也,大悲也。』修福,我在講席里很具體的說出,「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大願王」,就像蓋大樓,從地基直蓋到頂層,實在不可思議,這是不著空。利益一切眾生,大慈悲心。『不貪著,不著有也,大智也』,可見佛教我們的,確實是空有兩邊不著,這是智能。般若智能如何修法?就在修福中不著相。《金剛經》教我們「離相離念,而修福德」。這就是般若波羅密,就是福慧雙修。福里有慧,慧里有福,也就是『悲智具足,空有不著,是名中道』。可是,諸位同修心裡不要印上一個中道,心裡要是有一個中道,又錯了。「是名中道」,佛不得已取一個名字,稱為「中道」,而中道也不能著。『即是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這樣修學。

   『不著功醇,便成不受』,醇是指功夫深,功夫到家,已經能做到自然不起心動念。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自然而然不起心動念,功夫醇了,這是真的不受,決定不會落印象。阿賴耶里落印象,那是受。要做到不落印象。古人常用鏡子作比譬,教我們用心要像鏡子,照時清清楚楚,現的像很明顯,而它不著相。不但離開時鏡子里沒有相,正在照時鏡子里何嘗有相。常常如此觀想,會開智能。我們用心要學鏡子,不但離開時沒有相,正在照時也不著相,決不可以像照相機的底片,一照,相立刻就印上去,那就是受。鏡子不受,照像機的底片受,諸位從此處體會。

   『故不受亦是一切不受』。世間五欲六塵不受,佛法也不受。佛在經上說,「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佛法不受,無上正等正覺也不能受,真的是一切不受,平等法界。

   『平等法界』,這是心性顯露出的。『本來一切法無我』。平等法界就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沒有「我」這個念頭,有這個念頭就是受。

   會用功的人,經上常講「上根利智」,即宗門所說的「聰明伶俐漢」,他就在日常生活中用真功夫,從根本修,就是修清凈心,一切不受。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待人接物中,用心像鏡子一樣,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切事做的非常圓滿,心裡乾乾淨淨,一塵不染,這是上上乘功夫,是法身大士所修的。所以,上根利智的人,日常生活中就能做到。這個道理是「知」,我們要明暸,也要認真學習,如果學會了,受用無窮。一切不受的受用,這是真實的享受,佛門裡稱之為「三昧」。三昧中文是「正受」,真正享受。一切不受才是真正的享受。別人生活在十法界里,生活在六道輪迴,若用這種功夫得力,則生活在一真法界,生活在平等法界,生活在清凈法界,自然不一樣。

   『如是知,如是行』。知是覺悟。像這樣覺悟,像這樣修行。『便是廣修一切法,而行無所事』。廣修一切法,還是照常生活,照常工作,與過去相較,只會增加,不會減少。菩薩要精進,工作量要增加,不會減少,這就是「廣修一切法」。一切法是一般講的「境、行、果」。相宗雲,「吾發三自性,發時而無我」,一切法,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雖修,卻一切不受,所以若無其事,行無所事,因為若無其事,所以他不疲不厭,一般人工作久了,就厭倦。世間人常講,干一行,怨一行,凡夫初做時很有興趣,做了幾年,老做這件事,他就埋怨、討厭。菩薩做事不會埋怨,愈做愈歡喜,因為他一切不受,純為利生。這非常重要。

   『久久功醇』,時間久了,功夫醇了,功夫到家了。般若經上講的「波羅蜜」,就是功夫到家,就是功醇的意思。『則心若虛空』。這是好境界現前。心不但清凈,一切妄想分別執著都捨棄了,虛空沒有界限,沒有污染,真心現相。有分別、有妄想、有執著,即是妄心。學佛的人什麼時候真心現前,自己知道,不必請教別人,幾時心若虛空,真心就現前。

   『雖一切法熾然行之,不厭不倦』,一切法是指我們日常生活,生活很繁瑣!在工作應酬里顯示一切法。「熾然行之」,很繁瑣的事、拉雜的事,一天到晚不中斷,一年到頭,一生一世,沒完沒了。可是菩薩行「不厭不倦」。普賢菩薩,行行願願都無有疲厭。

   『而相忘於無何有。是之謂「不受」』。不受的意思、不受的形象,批註真的說的很透徹、很明暸。如果不說得如此詳細透徹,我們將經文含糊籠統念過去,如何能得受用。對經義真的明暸透徹,這一生受用無窮,現前就得大自在,就得真正的解脫。工作、生活依舊積極,絕對沒有消極的狀態,生活更勤儉、更歡喜、更活潑,這就是生活上表現的積極,工作更認真、更努力、更勤奮。大乘佛法那有消極?這樣的經典,這樣的經教,實在是希有難逢,不容易聽到。我們聽明白了,就要實行,才不辜負釋迦牟尼佛,不辜負祖祖相傳的教誨。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在應酬中,「作而無作,無作而作」,就快樂,就會不疲不厭。「作而無作,無作而作」,就是「相忘於無何有」。

   『一心清凈,一塵不染也』,這是效果,是成就。『自然而非強制』。沒有絲毫勉強,而一定要這樣做。佛教這樣做,我不做不行,還有點勉強,也不錯了,功雖未成,但是要繼續不斷的用功。我們現在是凡夫,是要勉強一點,「久久功醇」。現在不勉強不行,自己做不到,一定要勉強自己。凡是用功的過來人都很清楚,要常責備自己,勉勵自己才行,因為在生活中,一天到晚老毛病、老習氣常犯,說不受,又受了。常知道自己犯,就是覺悟;常常犯,自己習慣成自然,不以為是過失,這個人迷惑顛倒,不覺。能知道自己常犯老毛病,怎麼又受了,又起心動念,又分別執著。不要等現行,不要等造作,念頭一生,立刻就覺悟。業障習氣重,一覺,妄念就止息了,不會繼續增長,這是會用功。

   念佛人妄念起來,將念頭立刻轉換成「阿彌陀佛」,恢復自己心地清凈無染。這個方法很好,很殊勝。念佛功夫如何得力,如何能在短期中證得念佛三昧?用念佛方法,念至一切法不受,念至心地清凈無染,就是「念佛三昧」;功夫再深,就是「一心不亂」。功夫的淺深,完全在不受,不執著。一切不執著,就能放下,這是「事一心不亂」。一切法都不受,就是「理一心不亂」,境界就高了。

   『恆是而非偶然』。沒有絲毫勉強,自自然然不執著,自自然然不受,永恆的不受,不是暫時的。我們來打佛七,這七天不受,離開佛七場所,又受,沒有用處。所以,它不是短時期的,而是永恆的,這就得一心不亂。

   『悲智足,定慧等』。足是圓滿的意思,大慈悲與大智能圓滿了,定慧均等;定慧等,就破無明。定慧不等,不能破無明。定多慧少,或者慧多定少,皆無法破無明,不能證法身;破無明,證法身,一定要定慧等。因為他是平等心,所以容易定慧等。一般人修慧不修福,或修福不修慧,所以福慧不等。有些人對佛門很擁護,出錢出力,但是從來不聽經,這就是修福不修慧。有的人比較清苦,要他在佛堂幫忙,他沒有錢也沒有能力,但是他天天都來聽經,這是修慧沒有修福。明心見性很困難。

   我們從《金剛經》學會了「等」,很了不起!日常生活中能一切不分別,不執著,就是等;有分別執著,就不等。修慧原來就是修福,修福原來就是修慧,福慧是一次修的。兩次修的就不等,一次修的當然等。諸位聽了《金剛般若》,如果這一點沒聽懂,沒學會,就白聽了。若會用這功夫,成就即是金剛三昧,念佛人是念佛三昧,依這種理論來修,你修成功之後,稱為「金剛般若三昧」。

   『無以名之,名曰「得成於忍」』這種境界沒有名字,如何顯示,如何說明這個境界?須先想個名字,不得已稱之為「得成於忍」。得成於忍,也不能執著!這是不得已為它取的假名。「名」固然沒有實。所以,實至名歸,名實一如。通達則沒有問題,不通達,又怕在這裡生起妄想分別執著,就錯了。這是般若經難講之處,難懂之處。

   科題『明諸法空相結成法不生』,這一段文很深,很難體會,所以在講經文之前,先將這段經文的大義做個介紹,然後讀經文就比較容易。本經後半段,許多意義非常深廣的經文,一定要細細的介紹。

   『向後經文,正是點滴歸源之處』。源是源頭,是指真心本性。「點滴歸源之處」,就是佛法所說的返本還原,消歸自性。如何能回歸自性?懂得回歸自性,就是諸佛如來,菩薩以下都作不到。此處講的諸佛如來,是從圓教初住菩薩起,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才能點滴歸源。換言之,點點滴滴都能與自性(真心)相應。如世尊在本經一開端示現的「著衣持」,都能與自性相應,沒有見性的菩薩做不到。因為他在一切法里有受。見性,他就不受;不受,就見性。

   「受」是享受、接受。受有多寡不同,菩薩、阿羅漢、辟支佛,他們的受比我們輕,比我們少。我們的受非常重、非常繁多。樣樣都放不下。阿羅漢已將三界六道放下,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他不受;但是他還有受、還有放不下的,就是涅盤。佛教我們不住涅盤,不住生死,而他不受生死,還受涅盤,這就不行。唯獨明心見性的菩薩,生死、涅盤兩邊都不受,所以稱為法身大士。《金剛經》所稱的諸佛如來,都是指法身大士,他們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沒有一念不歸源,沒有一行不回歸自性,這是法身大士,諸佛如來。與經上講的「諸法如一,不一不異,無實無虛」,完全相應,這就是點滴歸源之處。

   『故其所含之意』,以下經文字字句句的含意,『甚廣、甚深、甚細』。字字句句的境界無限深廣,也無限微細。『必先加說明。』在未讀經之前,必須要說明,然後我們入了經文才能體會。

   『上來所說,千言萬語,一言以蔽之曰,「無住」而已』。「上來」,從近處講,就是《金剛經》從開端說到此處;從廣處講,釋迦牟尼佛二十二年所講的般若,從開端講到此處,真的是千言萬語。世尊二十二年說的六百卷《大般若經》,就講「無住」而已!不受就是無住,無住就是不受,二十二年就講這個。為什麼用這麼長的時間,說了這麼多話,就是因為我們不肯不受,才勞累世尊這麼辛苦,苦口婆心,千言萬語,一定要將事實真相說清楚,能受、所受皆不可得,你真正明白了,當體即空。自然肯不受,肯放下。

   『當知欲不住相,必須其心不取。不取,正為破我』。「我」是指我執。本經所說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四大類包括世出世間一切法相,我們想離四相,想不住四相,就是不住一切相,「必須其心不取」。取是攀緣的意思。心稍有一點攀緣,不行!學佛的人,一般人看他很不錯,很有修行,但他不攀緣世法,還攀佛法。有些人想怎麼蓋個道場,想如何去印經流通,製做卡帶,CD去流通,這不行,心都有住,都不幹凈。

   唐朝的龐居士告欣我們,「好事不如無事」!佛又叫我們做,「一切法自然行之」,菩薩雖然做,他的心乾淨,不染著。我們做,心有染著,所以諸位要曉得,《金剛般若》是教菩薩,不是教我們的。我們聽了這部經,學菩薩去做,在做里學不住,學不受。我們念念都為一切眾生,決定沒有為自己,這才行。決定不為自己,別人看不出來,自己清楚,自己是真正學般若,還是拿般若作幌子,欺騙一切眾生,其中的罪福果報清清楚楚。如果真做,縱然不能明心見性,也能得三昧正受,這是一定可以得到的。如果迴向求願往生凈土,決定得生。如果打著般若旗號,裝模作樣,欺騙眾生,將來的果報在阿鼻地獄。這樁事,真的是很清楚、很明白。

   明眼人,對世間大富大貴決定不羨慕,因為看的很清楚,往前走沒幾步,就是天堂地獄的岔路口,看他往那裡去。我說沒幾步,就是沒幾年。大富大貴的人不知道修真實的福報,這一生享福時造作罪業。他迷惑顛倒,他並不知道自己造的是罪業,還以為對社會、對國家、對人類有很大的貢獻,這是沒有真正智能。所以,天堂、地獄岔路口就在眼前,自己知道走那一條道路,前面無限光明,怎不自在,怎不快樂!

   學佛,不攀緣!這一點非常重要,個人的一生,自然要用功。大家仔細讀《了凡四訓》,就明暸「一飲一啄,莫非前定」。還愁什麼﹖還想明天的生活、明年的生活、下半輩子的生活,想那麼多全是打妄想。了凡先生真正清楚明白,從此以後什麼都不想,他心定了。他並沒有開悟,而是是明暸人的一生被命運註定,他明白這個道理與事實,因此不再打妄想。我們這點功夫也沒有,一天到晚還胡思亂想,患得患失,不如了凡先生。

   學佛之後,應該將自己一生的生活問題交給佛菩薩,由佛菩薩支配,由佛菩薩來管理,不要再操心。什麼時候該建佛堂,佛菩薩來建,時節因緣到了,這個地方眾生有此必要,佛菩薩就來了;無此必要,不來。何必要我們操心!弘法利生,我們有必要做,佛菩薩自然送錢來,為你做的圓圓滿滿。沒有必要到處化小緣,化的好辛苦,做得不圓滿,讓大家生煩惱。這些事都交給佛菩薩,交給護法神,自己多麼自在,多麼清凈。最重要的,我們非常不容易做到的,就是「其心不取」。我們修行,真的要在此處下功夫。

   「不取」,破我執。破我執的利益太大,我執破了,超越六道輪迴,證阿羅漢果;小乘是阿羅漢,大乘是菩薩。無量劫來生死輪迴牢不可破,今天能突破,足見這功德利益多麼大,那裡是世間果報能相比的。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也不能比,那不過是有漏的福報而已,能享幾世?享幾百世的富貴而已,不能了生死出三界。《金剛經》末後,佛教我們「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種功德利益不可思議。「不取,正為破我」,為的就是破我執。

   『證一如平等之一真法界。』這就是證入《金剛經》諸佛如來的境界,不但破我執,也破法執。四相之中,我相、人相是我執,眾生相、壽生相是法執;我見、人見是我執,眾生見、壽者見是法執。離相離念,我法二執皆著不得,這時證入「一如平等之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一如法界,法法皆如,法法皆是。生佛平等,眾生佛平等,情與無情平等,即《華嚴經》說的「情與情同圓種智」,這是一真法界。

   『即是常住不動之法身,稱為如來者是也。』這個境界稱做如來。如來的意思,就是《金剛經》說的「如來者,即諸法如義」。這一段就是解釋「諸法如義」,以及如何能修得「諸法一如」。知道從什麼地方下手,證得平等一如,就是證得法身自性;因為自性是清凈的,是平等的,法身是一如的。這就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所以,本經是教我們成如來的,教我們成佛的。

   『總之,全經所說之義,不外「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八個字』。這八個字是全經的總結。

   『此「諸法空相」一大段經義』,以下一大段經文,說明諸法空相。『乃是融會全經旨趣而究竟徹底以說之者。所謂點滴歸源也。故其所說,更圓更妙。』這是《金剛經》後半部的特色。《講義》第四卷的開端,江居士將前半部與後半部作比較,說的很清楚,前半部的經義有淺有深,後半部的經義唯深無淺。意思愈說愈深,愈說愈廣,愈說愈細,受用當然不可思議。這一段是融會前面的旨趣(宗旨、趣向),結歸至自性,「點滴歸源」。

   『全經皆說「無我」』般若,自始至終都在說此事實與道理。『至此則說無我原我』。講無我,無我也沒有!『無我尚無』。佛教我們無住,『則無住亦無住』。住在無住上就壞。心裡還執著一個無我,還執著有一個無住,你已經有住了,住在無住上,那就錯了。無住也沒有!教你不取,你就執著有個不取,這還是取。取了一個「不取」,你的心還是不清凈。『不取亦不取矣』。

   『一且不存,那有二,那有邊,那有中也』。邊尚且沒有,那有中。講中道,「是名中道」,不要以為真的有一個中道。

   『雖紛紛萬有』。宇宙人生森羅萬象,我們眼前的現象非常複雜,尤其是現在的社會,全世界,幾乎每國家地區都亂成一團。我們生活在這個時代,苦不堪言!新加坡是個福地。住在這個地方,人人都能安居樂業,無論在精神、物質上,壓力很少。我們走過世界許多地區,到那個地方都沒有安全感,住在這裡至少還有安全感,現在社會治安很好。可是,人們會打妄想,現在新加坡不錯,有安全感,再過十年二十年,安不安全﹖天天打妄想,生活多苦!不知道事實真相。雖紛紛萬有,『有即是無』。這是事實真相。《金剛經》自始至終也為我們說明,說的很詳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佛在大乘經上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的念頭愈複雜,外面的相就愈複雜,大家果然靜下心來,什麼都不想,天下太平,什麼事也沒有。現在世界為什麼這麼亂?諸位不必念很多書,不需要很大的學問,中年人細細回顧一下。中國人講「三十年是一世」,「世」字是三個十,表示三十年是一世。三十年前的人比現在人妄想少,沒有想那麼多、沒有想那麼遠,沒有想那麼複雜,所以那時的社會安定、動亂少、天災人禍也少。三十年之後,人心為什麼會變成這樣﹖被電視廣播害了!

   從前的小孩,什麼事都不懂,天真活潑,現在兩歲的小孩都胡思亂想,因為一天到晚看電視,才曉得整個世界動亂不安的根源在電視,它害死人,可是你們還是喜歡它,有什麼辦法!說實話,地球被污染了,真正能將環保做好,必須將電視傳播消滅。諸位對佛法能有深一點的體會,就知道我講的話正確,恢復到人心的正常平靜,佛法常講「依報隨著正報轉」。我們今天被電視廣播,大眾傳播的信息害了。下文說明它的原因。

   『何以故,本不生故,是之謂「如如」,是之謂「不動」,是之謂「不取」』可見,如如、不動、不取,乃至不受,意思的確甚廣、甚深、甚細。我們看經文的字樣,只能體會一點粗淺的意思,極其深微廣博的意思,我們體會不到,只了解皮毛而已。必須知道「三心不可得」,森羅萬象,緣起性空,了不可得!而後對於佛教我們無住、無我、不受,其精深博大微妙之義,才能體會得。

   『生心不取,即是取了矣』。我不取,早已經取。『生心不動,其心早動矣。生心如如,尚何如如之有耶』。全都動心了!從此處,諸位多少能體會一點。我在講席中常提醒大家,勸勉大家,對人對事對物,要學得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又不廢事,這些事還照做,並不是離開人、離開事、離開物。我們天天照樣生活、照樣工作,修福德!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修智能!福慧雙修,悲智等願,成就才圓滿,才是福慧均等。「等」就是破無明,就證法身。不是不做,而是樣樣都做,歡歡喜喜的做。

   『生心除我,則我見我相儼然也。』,這一段大意的確非常重要。一起念頭要破我執,決定破不了。所以,小乘的修學太難了。小乘是著相的修,大乘比小乘要快多,大乘懂得離相,不著相。大乘里的禪又高明,禪是真實智能,禪是般若,而不是禪定。諸位要曉得,禪是修般若的。以為禪是修禪定的,就錯了。為什麼不叫修般若而說修禪﹖定與慧是一體,定里有慧,慧里有定,定就是慧,慧就是定。展開《六祖壇經》,六祖就開示修學的總綱領,教大家一起總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可見他修的是般若智能。「摩訶」是大,大般若智能。

   『此一大段所說,正是極力發揮「不取於相,如如不動」,至究竟處』。向下這段經文將道理與事相,說清楚明白,我們要細心體會。

   『即是引導學人,觀照深般若處』。世尊說這段經的目的在此,幫助我們,希望我們能用得上,在日用平常中,能提得起觀照的功夫。《心經》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這一段就是教我們這個方法,會用這個方法,就能「照見五蘊皆空」。果然沒錯,與科題相應,照見五蘊皆空就是「諸法空相」,就是「諸法不生」,這樣才能「度一切苦厄」。見思苦、塵沙苦、無明苦,這三樣都斷除了。「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是這段經文修學的結果。

   『亦即令一切眾生,得大自在處』。大自在是受用,《心經》一開端說「觀自在」,會用觀照的方法,就自在。宗門的觀照,功夫分為三等,最初就是用「觀照」。什麼是觀照﹖佛在經上講的教訓,我們時時刻刻能記住,能提得起來。「照」是比照、對照,我的起心動念、言語行為,與佛的教訓相應不相應,時時刻刻要對照,一不對照,自己就走錯了。這是觀照。

   觀照功夫成熟了,升等了,「照住」。照住時,就得定。不必像前面時時刻刻對照,此時心已經平等,般若三昧得到了。念佛的人是念佛三昧得到了,心理已經沒有妄想分別執著,逐漸淡了。這是照住。

   功夫再提升,「照見」。見性了,就是明心見性,見到宇宙人生的真相。我們所見的一切現象,即是剎那九百生滅的相續相。自己見到真相,才了解原來是這麼一回事,真的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這是照見。

   觀照與念佛功夫的三個層次完全相同,而且觀照與念佛可以配合。念佛的第一個功夫是「功夫成片」,與性宗的觀照是一個意思,境界是相同的。凈宗的「事一心不亂」,就是照住,得念佛三昧;凈宗的「理一心不亂」,就是照見。所以,念佛念至理一心不亂,就是大勢至菩薩講的「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心開就是大澈大悟,明心見性。自得心開是理一心的境界,就是性宗照見的境界。只是用的名詞與方法不同。

   宗門與性宗用觀照的方法。「微密觀照」是《楞嚴經》說的。凈宗是用一句佛號。《無量壽經》告訴我們,「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專念實在比觀照方便,而成就比觀照殊勝。觀照的功夫不是不好,若不迴向求生凈土,縱然修至最高的等級「照見」,也不過是「圓教初住菩薩」,只能到這個地位。凈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阿惟越致菩薩」,七地菩薩,不能比!

   從果上講,凈宗方法比較容易,條件比較簡單,成就卻比它高得太多了。江味農居士一生學般若、研究般若、弘揚般若,他自己還是念佛求生凈土,因為凈土的果報太殊勝了。他為什麼不專修凈土經典,而學《金剛經》﹖《金剛經》對於念佛法門有大幫助,幫助人看破放下。說老實話,只要看破一點點,放下一點點,就決定往生。如果不能看破、不肯放下,一天十萬聲佛號,往生還是靠不住。《金剛經》對念佛人幫助太大了,道理在此。

   近代中國出了兩個了不起的人物,夏蓮居老居士重新會集《無量壽經》,江味農老居士將《金剛經》的經義講的如此清楚透澈,真正是空前,可能也絕後。對於現代人,對於今後修學成就的人來講,這兩位的大德貢獻不可思議。

   『若沾一毫攀緣相、名字相、以及心緣相,便無入處』。這一句對我們提出嚴重的警告,也是非常強烈的警告。馬鳴菩薩的《大乘起信論》,書名是「大乘起信」,換言之,這是修學大乘入門的書,學大乘法的第一本教科書。這部論一開端就告訴我們「離名字相,離言說相,離心緣相」,與此處的意思相彷佛。名字相、言說相,攀緣相,絲毫不能有;沾上一點點,大乘就不得其門而入,念佛人如果沾上一點點就不能往生。

   經上講,有信願行就能往生。信願行是方法,修學要有成績;若拿不出成績,則不能往生。成績是「心凈則土凈」。用信願行這個方法,是不是修得清凈心?果然清凈心現前,當然往生。「一念相應,一念佛」,相應即是清凈心。換言之,一念之中,言說相、名字相、心緣相,全都沒有,就相應;如果沾上一點點,那一念就不相應。從一念相應,漸漸學至念念相應,往生就有把握,這很重要,千萬不要將這三句話等閑視之,否則就犯了很大的錯誤。

   「攀緣相」,攀緣與隨緣要辨別清楚。諸佛菩薩在世間示現的是隨緣,沒有絲毫攀緣。攀緣是我想怎樣做。隨緣是恆順眾生,你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做的有偏差了,少告訴你修正一點,這是隨緣。教你修正,你接受很好,不接受就算了。你接受是如法、正法,得善果。你不接受,我看你造罪業,將來會得果報,我的責任不能不告訴你,但是我不能勉強你一定接受,如果有這個念頭,就攀緣。接受不接受是你的事,善果惡報也是你的事,與我毫不相干。這是隨緣。攀緣與隨緣有很大的差別。

   我們學佛目的何在,這的確是大前提。學佛的人很多,問他為什麼學佛,他不知道。有很多人沒地方去,無聊來學佛,也不錯,聽經也是消遣,打發時間;結果是種一點善根,不能解決問題。所以,我們學佛的目的先要定清楚,好比我們要到那裡去,先將目標方向定清楚,就有意義。念佛人的目的是往生,方向是西方極樂世界。條件是必須將這一邊完全捨棄,絲毫攀緣的念頭也沒有。將此世界捨得乾乾淨淨,沒有一樣是自己的。「我」也沒有,那裡有「我所」!這樣才真的乾乾淨淨。

   心緣與攀緣不一樣。有個念頭「不取」,或有個念頭「心不動」,有個念頭「我也學如如」,這是「心緣相」。就是意念牽掛,心裡還有牽掛。極其微細的牽掛,都是屬於心緣相。必須降低至心裡毫無牽掛。我們學佛很多年,為什麼不開悟﹖我們平常也很用功,為什麼功夫不得力﹖障礙的根本,就是沒有放下,所以聽經不開悟,念佛功夫不能成片。

   『行人應先明了理體本來無相』,行人是指修行人,《金剛經》說的是總原則,總綱領。此原則綱領貫穿顯密宗教一切法門,念佛都不能例外。無論學任何宗派法門,首先應當明了「理體本來無相」。理體是真如本性,是一切現象的本性,是一切事的道理,是一切萬物的本體。從性上,從理上,從體上說,沒有現象,『所以應不取相』,應該不取相,這是正常的;取相就錯了,是不正常的。

   『時時處處,皆應觀照諸法本來無相之理體』。這是教我們如何觀照,教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用功。千萬不要以為我每天念多少卷經、念多少佛號,念多少遍咒語、拜多少佛,沒用的,這是形式,無濟於事。真正的功夫在「離相離念」。這裡教我們如何離相離念,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提起觀照的功夫,無論是對人、對事、對物。對人,想一切眾生的本性。見到一切萬物,想到它的本體,體就是性,性就是體;從早到晚碰到一切事,都是從理上來的。

   佛在經上告訴我們的沒錯!理本來沒有事,性本來沒有相,體本來沒有物!體性是空寂的。在人事物里如是觀察,在相上就見性。見相就是見性,見事就是見理,見物就是見體,這就是會用功。這種功夫用得力,自然就不著相,功夫醇了,就得三昧,自然而然,絲毫勉強也沒有,自然不會著相,自然不會取相,不取、不著、不受的念頭皆沒有,這是學般若的功夫真正得力。

   『是之謂「全性起修,全修在性」』這種修學是圓修,圓修一定建立在圓解的基礎上。「行人應先明了理體本來無相」,這是圓解。不但外面境界相沒有,空的,念念思維的心相也是空的,也沒有。三心不可得!這三心是講自己,我們能執著的,能取、能受、能著的是三心,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皆不可得,換言之,能執著、能取、能攀緣,能受皆不可得;所攀緣的、所取的、所受的是外面的境界。外面的境界因緣所生,無有自性,當體即空,了不可得。內外皆不可得,這是圓解,真的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

   現相是「業因果報剎那生滅的相續相」,所以「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不空,所以佛教我們生心;萬法皆空,因此佛教我們不住。「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法才圓融,才自在。不能偏在一邊,偏在一邊就錯了。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

第一九九、二○○卷 新加坡居士林

   『了義經中,語語能證道,句句可入門。以《阿彌陀經》言之。如「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兩語。固然說有前後,執持是下手處,一心是執持之功效。然若不能體會一心以起修,終亦不能做到執持。然則一心不亂,豈可僅作功效觀之乎。』

   這是舉例說明,大乘了義經的所謂「了義」,就是它所說的道理與方法,確實能幫助我們在一生中修學開悟,達到見性成佛的效果。這樣的經論才稱為了義的經典,。除凈宗經典之外,《華嚴》、《法華》、《楞嚴》、《楞伽》、《金剛般若》皆屬於了義的大乘經。這些經典,字字句句都能幫助人證道與入門。「門」是指大乘了義之門,不是普通的門徑。

   以《阿彌陀經》為例,江味農居士用意很深。佛門有許多人將《阿彌陀經》看淺了,將凈土法門看錯了,以為這是老太婆教,以為《阿彌陀經》里沒有什麼道理。殊不知,《阿彌陀經》才是大乘了義經中的精華,經文看似很淺,其深無比。讀蓮池大師的《疏鈔》,蕅益大師的《要解》,就知道《阿彌陀經》確實是不思議經。

   這裡舉出《阿彌陀經》里最重要的兩句話,「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字字都含無量義。「執持」,世尊在這一會教我們「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多次重複,當然是非常重要。受持,就是《阿彌陀經》說的執持。佛教我們「執持名號」,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念佛的人很多,真的做到這四個字的人並不多。如果真正做到這四個字,就會得「一心不亂」。念佛念了一輩子,沒得到一心不亂,原因是沒有執持名號,可見執持不容易。當然,還要明了名號的意義。

   凈宗法門常說「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名號有什麼功德?就事相來說,「阿彌陀佛」這句名號,圓滿包括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代時教。我們就事論事,才知道名號功德不可思議。隋唐古大德,將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作比較,那一部經第一?幾乎公認《大方廣佛華嚴經》是第一。《華嚴經》是第一經,不能說沒有道理,它對宇宙人生的事理、性相、因果,面面都說得非常完整。清涼大師以四科判教,信解行證,教義圓圓滿滿,確實可以稱為第一經。再將《華嚴經》與《無量壽經》作比較,則公認《無量壽經》第一,這是第一中的第一。

   為什麼一開端不將《無量壽經》比作第一,而再比較之下才稱之為第一?《華嚴經》講得圓滿,《無量壽經》與《阿彌陀經》講得不如《華嚴》圓滿。為什麼《無量壽經》將《華嚴經》比下去?《華嚴》到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才成佛的。由此可知,《華嚴》最後如果不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他就成不了佛。原來《無量壽經》是《華嚴經》的總結,是《華嚴經》的歸宿。《華嚴》是大本,《阿彌陀經》是小本,大本、小本是一樣的。《大方廣佛華嚴經》的歸宿、總結在此,當然是第一的第一。

   我們現在採取夏蓮居老居士的《無量壽經》會集本,共四十八品。這四十八品,那一品第一?第六品第一。第六品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這一部《無量壽經》都是講四十八願,字字句句沒有離開四十八願,四十八願是阿彌陀佛說的,是凈宗的中心,凈宗的根本。四十八願,那一願第一?古大德告訴我們,第十八願第一,十八願說的是十念必生。這是將名號功德不可思議說出。

   由此可知,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展開來就是四十八願,四十八願展開來就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再展開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經》再展開就是《大藏經》。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不僅世尊所說,乃至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為法界眾生演說,無量無邊的經典,都不出一句「阿彌陀佛」,我們才認識這句名號真實不可思議,才肯執持。

   執持比受持更進一步,執是堅固的執著。金剛般若要打破執著,而念佛人要堅固的執著,要牢牢的執著,這是法門不同。般若說空,一切都要捨棄;凈宗是都捨棄,只堅固的抓住阿彌陀佛,決定不放鬆。大勢至菩薩教我們,二六時中要「凈念相繼」,才是真正執持。這才懂得名號的意義。這樣較量,是從相上說的。

   說得更深一層,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是自己的真如本性。這四個字是梵語音譯,「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所以用中文譯出的意思是「無量覺」。無量包括世間法、出世間法,世出世間法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無法計算,真是經上所說的「唯佛與佛乃能究盡」,等覺菩薩也無法知道它的邊際。這是自性、性德,六祖惠能大師所謂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無量無邊一切法是自性本來具足的,能生萬法。十法界依正莊嚴,全是自性變現的。自性的體、相、德用,一句阿彌陀佛名號都包含了。

   阿彌陀佛這句名號,是我們真如本性的德號,念此名號能見性,能證無上菩提,所以大勢至菩薩才說「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不假方便,是不需要再借任何方法幫助,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如此簡單容易,如此不可思議。自得心開,心開就是禪宗說的大澈大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是它的深義,它是自性德號。

   再從因果上看,更不可思議!從因果上看,一定要懂得因果的原理。佛在了義經中,如《華嚴經》所說的,一切諸法,包括世間法、出世間法,十法界依正莊嚴,這些境界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因為《華嚴》中有「唯識所變」,所以法相唯識宗將《華嚴經》列為他們主要經典之一。法相宗共有六部經、十一部論,《華嚴》是六經之一。佛又常在大乘經上告訴我們,「一切法從心想生」。這些重要的經文句子,其甚深廣博的意義,我們都要明了,才會真正相信因果。

   既然一切法從心想生,所以大勢至菩薩教我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大勢至菩薩所依據的,就是「從心想生」,我們才知道「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我們一天到晚起心動念,念的是什麼?念什麼就變什麼。世間人一天到晚念鈔票、念黃金美鈔,天天念的是貪,貪圖世間名聞利養,念五欲六塵的享受,就是念貪,將來變餓鬼。諸位要曉得,念黃金美鈔、念五欲六塵,就是念鬼。他念鬼,將來死了就變成鬼,道理在此。一天到晚發脾氣,看這個人不順眼,那個事看不慣,就是瞋恚。瞋恚是念地獄,將來就變地獄,這不是好事。所以,佛教我們念佛,十法界里,佛最圓滿,我們天天念佛,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念佛成佛,這就是執持名號。

   名號功德利益,若非真正清楚明白透徹,則執持二字,相當不容易做到。真的執持,就是「一心念佛」,即《無量壽經》說的「一向專念」。一向就是一心,一個方向,一個目標專念,其它的都放下,心裡再也不牽掛,才是「執持名號」。這樣念法,得一心不亂就很可能,但看功夫的勤惰。功夫勤惰從那裡說?是不是真的徹底放下,放下是功夫。放下了,一切障礙就消除,將業障放下了。

   第二層功夫,是不是專念,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專想西方極樂世界。果然如此,一心不亂很容易得到,因為這種念就是「一心稱念」。由此可知,這兩句一是功夫,一是效果,效果也是功夫,功夫也是效果,這才符合《金剛經》的原理「萬法一如」。如果它是兩樁事,就不是一如。它確實不違背《金剛經》最高的原理,一如,非一非異。「執持名號與一心不亂」,從相上講,非一,它是兩樁事,一是功夫,一是功效;從理上講,它是一樣的,不異。所謂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因果不二,功夫與效果是一,不是二。

   凈宗的下手處就是在執持,必須放下萬緣。金剛般若的確幫我們很大的忙,幫我們看破世界,看破宇宙人生的假相,我們才真正從心裡將它捨棄,不但身外之物不再牽掛憂慮,即使這個身體也不想,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一心一意念阿彌陀佛,想阿彌陀佛,這就是執持名號。這樣念佛決定往生,所謂是「萬修萬人去」,一個也不漏失。

   「然若不能體會一心以起修,終亦不能做到執持」。想真正做到受持、執持,一定得達到大經說的「一向專念、一心稱念」才行。由此可知,一心不亂如果僅當作功效來看,還是有偏差,就不能與「非一非異、諸法一如」的原理相應。

   『此經句句說理、說修,即無一句不可以貫通全經』。我想每位同修讀誦《金剛經》的經文,縱然不能很深的體會,我相信一定有淺淺的體會,確實經文字字句句都能貫徹全經,前面能貫徹至後面,後面也能貫通至前面。

   『故隨拈一句,皆可從此悟道』。我們讀到後面的經文,會更深刻的體會前面所講的。讀到前面經文,也能領會此經後面的義趣,這就是所謂的悟處。悟,有大悟、有小悟,有淺深次第不同,這是我們讀誦受持的真實受用。

   『若真伶俐漢』。伶俐漢是禪宗常說的,即是教下所講的上根利智,根性很利的人。『得知大乘佛說是法印,便可隨拈一句,以印之於事事法法』。上根利智的人聰明,他們知道如何修,知道如何用功。我們雖不是上根利智,但也應當學習;縱然得不到大的利益,小的受用是決定可以得到的。大乘經,尤其是了義的經,真的字字句句都是法印。

   從前,印是代表信用,政府機關有公文宣告老百姓,如果上面沒有印,就是假的,必須將官府的大印蓋上,才是正式的文件。佛沒有印,佛所說的法稱為「法印」。凡是符合佛所說的原理原則,即是真經。小乘經有「三法印」,小乘經所說的,決定不會違背這三個原則,「無我、無常、涅盤」。大乘經有一法印,「實相」。一切大乘經,都是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大乘經以實相印,這是總印。

   若是別說,佛在大乘經中,字字句句都是法印,字字句句都是真實語,我們不能違背,應當依教奉行。佛法的確是合情、合理、合法,世尊並沒有說,只有他一個人說的才稱為經,別人說的都不行。佛很開明的講,佛的經有五種人說,除佛以外,佛的弟子、仙人、天人、變化人。但是,其它人所說的,一定要與佛說的原理原則相同,佛承認它是佛經,這就是與法印相合。大乘法門確實講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雖不是佛說的,佛聽了會同意,所以與佛講的沒有兩樣。

   民國初年以來,印光大師提倡《了凡四訓》與《安士全書》,《安士全書》的前面一部分是《文昌帝君陰騭文》之批註,《文昌帝君陰騭文》是道教的。《了凡四訓》是在家居士教訓兒子的四篇文章,印祖一生大力提倡,我們也繼續提倡。曾經有一位法師責備我,「你出了家,講經的法師講佛經就好了,為什麼講外道的經?」我什麼時候講外道?「你講的《了凡四訓》不是外道?」他將《了凡四訓》當做外道,它是佛法法印承認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這幾本書就是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所以祖師提倡不會錯,這就是大乘法印。

   《金剛經》上字字句句都可以作為法印,不只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確實隨拈一句,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事事法法上皆可印證。譬如無住生心是《金剛經》的總原理原則,如果將「無住生心」刻個方印,無住生心、生心無住、心生無住,將它應用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這是修菩薩行,存這種心是修菩薩道,學菩薩行。

   『換言之,便是事事法法,都向這法印上理會之。如此方是會用功人。則行住坐卧,不離這個,易得真實受用也』。如此我們才會得真實的受用。無住,不能有絲毫的執著;生心,念念利益一切眾生。下一段經文的意義非常深廣、非常微細,所以在講經文之前,先作整體的介紹,再入經文就容易懂。如果不是這樣詳細介紹,經文的深義實在很難看得出。這段文的大意是要說明「諸法空相」,說明「法不生」。我們看佛是用什麼樣的方法,將這個意義為我們說清楚、說明白。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說義。

   雖然前面講了那麼多,諸位看這段經文,能懂意思嗎?科題是『泯相入體』。如何泯相?不著相。不著相就見性,體就是性。佛舉例說明,『約聖號明離去來』。舉「如來」這個名號沒有來去。若有人說『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卧』,我們根本不懂這個意思。名號如是,法法皆然,那一法有來去?來去的意義深,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一不異,懂得一句,全都懂。知道一樁事不來不去,就曉得一切法都不生不滅,一切法都不一不異,與《金剛經》前面說的意思就通了。可見這句話的意義真的很深廣、很微細。粗心的人念這一句不懂,不知道佛說的是什麼意思。

   『「諸法空相」是大乘法印』。萬法皆空,無論從體上說、無論從相上說、無論從作用上說,我們前面都說得很多。一般初學的,如小乘經上所說,體講空,相講有,作用也講有。大乘了義經上為我們說實話,「體、相、作用」俱不可得,這才徹底,才究竟圓滿,所以這是大乘法印。

   『「不來不去」等句,莫非法印』。不來不去、非一非異、無實無虛,皆是法印,皆是原理原則。『法印者,一切法皆可以此義印定之之謂』。這是原理,好比數學講的,這是公式,它能涵蓋一切,能包括一切。『此示例』。這句話是世尊在此舉例說明。『來去等,皆是對待之事相』。由此可知,凡是相對的事相,都可以用這個例子來觀察,才能得到它的真相是「不來不去」。

   『欲證性體』。想明心見性,就是念佛的人想得一心不亂。『必須超越一切對待』。我們為什麼見不了性,為什麼得不了一心,因為我們生活在相對的環境里,相對不是真實的。相對立,諸法就不如;超越相對,法法皆如,就是一如。一如才能見性,相對的是凡夫境界。四相是從對待之中產生的,先有個「我」,我的對面就有個「人」,我與人就對立了。我人是一邊,對面就是「眾生」。由此可知,六道的建立是從一個相對,逐漸變成無量無邊的對立,這是六道的現象。

   佛的方法很巧妙,教我們釜底抽薪。從什麼地方突破?這複雜相對的環境,雖複雜,但它有個根源,根源是我;將我去除,再複雜的、相對的,立刻就解決。所以,佛教我們從去我執與法執下手。這方法非常妙、非常高明,必須超越一切對待。

   『空其虛相,空其諸法之相,即泯相入體之義』。相不會滅,相決定有,相是假相、幻相。為什麼說它是假的、幻的?它雖然不會滅,但會變,就不是真的。佛法對真假的定義,永遠不變的就是真的,會變的就是假的。我們身體的相是假的,它會變,不是一年一年變,也不是一天一天變,而是剎那剎那的變。那裡有我?不要以為你從家裡到這邊來,家裡沒有,這裡也沒有你,你在那裡?這些幻相剎那剎那在變,相續相!要懂得這個道理與事實真相。我們在這裡坐一秒鐘,已不知變了多少。一秒鐘太長了!以佛的方便說,也不可思議,佛說一彈指六十剎那,一剎那九百生滅。一秒鐘彈指四次,就有兩個十萬八千次的生滅變化。我在那裡?確實沒有我。

   《金剛經》雲,「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是事實真相,所以空其虛相。空是不要執著,不要分別,永遠不分別也不執著,一切事隨緣就好。學諸佛菩薩,諸佛菩薩如何生活?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所以佛菩薩得大自在,得大解脫。解脫就是自在,就是他懂得恆順,懂得隨緣。如果我們有分別執著,就決定不能隨緣,決定不能隨順。必須將一切分別執著都放下,分別執著很難放下。為什麼放不下?對事實真相不清楚,如果真正明了,《金剛經》上的話也是法印。三心不可得,這也是法印,我們也可以在生活中,點點滴滴,時常想著「三心不可得」。

   無我,我沒有了。諸法空相,相有體空,了不可得!內外俱不可得。我們將分別執著放下,再也不做傻事。分別執著是傻事,是迷人做的,覺悟的人再不分別執著,所以他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一天到晚法喜充滿,快樂自在。「空其諸法之相」,淺的意思是說,將我們心裡想的相去除,並沒有教人去外面的相。將心裡的思想去除,思就是分別、想就是執相。思的心上有個田,畫上格子是分別,就有界限了;田字是表示界限,心裡起了分別。想的心裡就有相,想一個人就有人的相,想一件事就有事的相。將田與相去除,剩下一個心,那個心就清凈了,這個意思淺。

   《金剛經》上半部有深有淺,下半部就不是這種講法,因為這種講法不徹底。固然心裡的妄念分別執著也沒有,事實上的相真沒有,事實上的相是夢幻泡影。《金剛經》後半部的意義真的唯深無淺,其義深廣、微細,確實沒有,確實了不可得,這才真正能見性,即相即性。所以,後半部經「法法皆是」,不像前半部是「法法皆非」,這是「泯相入體」的精微之義。

   『倘著一相,必致愈引愈多,萬相紛紜,永永不得清凈。』

   這是真的,六道的現象是無量無邊的對立,才形成這樣複雜的現象。這種複雜的現象,就是最初著了一個相,佛在經上講「一念不覺而有無明」。從這第一個對立起,就起了連鎖的作用,從一個對立,立刻就變成無量無邊的對立,六道輪迴就是這樣來的。

   『讀經聞法,不可著文字相,不可著言說相』。大乘經中時時提示,佛不厭其煩的多次提出,就是因為凡夫無量劫來分別執著的習氣太深。佛提示一千次一萬次都不多,我們做到了就不必再提;沒做到,時時刻刻要提醒。我們今天讀經,那有不著文字相的道理;我們聽經,那有不著言說相的道理。果然不著,讀經會開悟,聽經會見性。我們讀經不開悟,聽經也不見性,原因是著文字相、著言說相,這是老習氣,改不了。聽經後,離開講堂,這位法師還講得不錯,比那位講得好,不都在分別執著打妄想嗎!所以佛屢次提醒,這是大慈大悲。

   『佛所說法,無非令人離相證性。故語言文字,皆不可執』。我們讀經學佛的目的,與佛教我們的目的不一樣,佛希望我們「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而我們學佛的目標是希望升官發財、家庭平安、健康長壽。佛的目的究竟圓滿,我們的目標太渺小,但是對這小目標卻牢牢執著,死也不肯放鬆,而對大的方向目標,我們永遠不能完成。佛的確在了義經中苦口婆心為我們開示,希望我們覺悟,真正學佛,以見性成佛、以往生凈土為目標,就要真學一切放下,都不能執著。

   『此人全不知性,著於名言』。若有人言,這是凡夫之人。問,如來是什麼意思?讀了《金剛經》的,說「如來是若來若去若坐若卧」。你講的沒錯,但是這個說法是不解如來所說義。前面經文的意思很正確,「如來者,即諸法如義」。此人全不知性,著於名相,文字相、言說相都著了。所以,佛教人不執著文字相、不執著言說相。

   『是於佛說之義,毫無領會。故曰「不解我所說義」,呵斥此人不解。正欲一切人深解空相之義趣也』。佛責備這個人,從這個人的反面,就是菩薩應當學習的,反面就是真正理解佛所說的義趣。為什麼佛說他不解如來所說義?

   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這是如來的另一個意思,不來不去、非一非異,與「諸法如義」是一個意思。

   『「如來」即是法身。法身常住不動,無所謂去來也。法身遍一切處,亦無需乎去來也。』

   成佛,都有十號,「如來」是排第一號。不證得如,就不是成佛。「如」是真如本性,即是法界的本體,現代哲學說宇宙萬有的本體。哲學家是非常聰明的人,哲學是求智能的,他們探討宇宙從那裡來的、生命從那裡來的、一切萬物從那裡來的,這根源就是本體。所有一切萬物,我們稱之為太虛空。空間、時間,從前人對此沒有什麼觀念,現代科學家也探討時空從那裡來的。時間、空間是有起源之處,時空廣大沒有邊際,其實還是有源頭的。所以,時間和空間也不是真的,它也是現象,自性變現出的。

   時空是有開頭有結束的,也就是說,時空都是有生滅的。如何體會?作夢的時候,夢中確實有時間空間,那能離開時空!夢裡的時空從那裡來?從發夢的時候出現的,那就是時空的起點。什麼時候時空滅了?一覺醒了,時空就滅了。時空有生滅,所以它也不是真實的,而是虛妄的,妄想變現的。

   在百法里,空間、時間皆屬於「不相應行法」,是「有為法」,它的名稱是「時分、方分」。時是時間,方是方位,東南西北、四維上下,十方。空間看似沒有什麼變化,因此將它放在無為法里,虛空無為。動物、植物、礦物,皆有很明顯的變化,動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空間似乎沒有變化,三千年前的空間是這樣,三千年後的空間還是這樣。

   「無為法」有六個,只有「真如無為」是真的無為法,其它五種是「相似無為」;因為看不到它的生滅,所以就歸在無為法,而它不是真的無為法。我們從「夢幻泡影」體會時空有生滅,禪宗講「粉碎虛空」,這話是真的。

   佛法也常說,等覺菩薩的最後一品生相無明,生起一切現象,就是無明所生起的一切現象,此現象包括虛空。如果這一品生相無明斷了,時間空間就結束了,時空里所有一切萬事萬物也結束了。諸佛如來大慈大悲,達到頂點的時,就是所謂的「生相無明」。等覺菩薩到這個境界,他不破,所以稱為「倒駕慈航」。他有能力而不破,就好比作夢一樣,他雖可以醒過來,但夢中還有很多人在作夢,為了幫助夢中人,他繼續作夢,這就是大慈大悲,廣度眾生。必須得甚深的禪定,才能將宇宙起源的那個點找到─等覺菩薩才能找到。

   「如」是真如,真如遍虛空法界,無處不在,怎能說它有來有去。如同無線電波,電視台放出來的電波涵蓋整個地區,不能說它有來有去。這裡有個電視機,頻道一撥對了,畫面立刻就現前,不能說它來,將它關起來,不能說它去,它沒有來去。佛的真如本性盡虛空遍法界,我們的真如本性也是盡虛空遍法界。今天晚上你們到講堂來聽經,你們來了沒有,有沒有來去?說我有來有去,就是胡塗人,「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你從家裡到這兒聽經,聽完了再回家,也不來不去。

   『無所從來,亦無所去』。這是真的,你確實沒有來,確實沒有去。確實沒有來去,為什麼有來去的相?當處出生,當處滅盡。你有來去的相,是自己妄想分別執著變現的,離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就見到真相,真相沒有來去。你在家裡是在那個空間現相,到這個地方是在此地現相,你在路上走,每一公尺、每一厘米,剎那剎那在變,那個相滅了,這個相生了。「當處出生,當處滅盡」,那有來去!由此可知,諸佛菩薩到這個世界來應化,沒有來去。

   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明心見性,能力恢復了,得自在,到十方世界去拜佛、去聽經、去度化眾生,沒有來去,我們可以現無量無邊身,不只《梵網經》上說的「釋迦牟尼佛千百億化身」。千百億有數量,其實沒有數量,那個地方有感,那個地方就有應,因為「法身遍一切處」。這個法就像無線電波一樣,遍一切處,那個地方有電視機,一撥就現前了。佛在此舉例,要曉得,佛如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如是,沒有例外的。這個意義深廣微細,要能體會,這是「諸法實相」。實相就是空相,因為它「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所以確實不來不去。一定要懂得,法身遍一切處!

   『非謂畢竟無來去』。從相上講,有現有隱。現相,我們稱它來了;隱沒了,我們稱它去了。這實在是隱、現。我們凡夫的隱現不自在,受業力的支配。什麼是業力?妄想。業是造作,造作的結果稱為業。我們成天想東想西,打妄想,妄想的結果就稱業。因為業力在支配,所以佛教我們「生心」,不想別的,專想佛。想佛,佛的境界就現前。大乘法說十法界,一法界現,九法界隱。我現在在人法界,這個法界的相現出來,其它九個法界的相沒有了,隱藏了。這個法界現前的久暫,時間是長是短,也是業力作主宰。

   別說是聖人,凡夫修得禪定的人,他是定功在主宰。色界天、無色界天是定功作主宰,定功還是業力,他的業與一般人業不一樣,他修定。欲界凡夫是善惡業力作主宰,善業現三善道的境界,惡業現三惡道的境界。這個境界是虛妄的,不是實在的,而是自己業力變現的,所以它是「業因果報剎那生滅的相續相」,這是六道的真相。諸佛菩薩在六道的應化,是他願力與眾生業力交感而變現的。三千年前,釋迦牟尼佛在這個世界示現成佛,那是他的願力與我們眾生的業力感應道交而顯現的,也是無來無去。第二段中說「非謂畢竟無來去」,這是從相上講,眾生執著,相現就來了,不現就滅了,就去了,我們有這樣的執著。

   『是說來亦無處,去亦無處,「無所」者,無處也』。經上講的,「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沒有處所。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法身,怎能說有處所。好比我們打開電視機的頻道,畫面出現了。我打開來,關掉了,這種來去可以說,但是處所不能講。有處所,就有一定的地方;它盡虛空遍法界到處都現,可以同時在許多地方出現,沒有處所;說它有處所,就錯了。

   『形容法身本遍一切處,豈更有來處去處乎』。這是事實真相,決不是成佛,如來果邊的事,與我們不相干。所有一切眾生,蚊蟲螞蟻也是如此。螞蟻造作的罪業重,墮了這樣的小身,牠也是「當處出生,當處滅盡」,牠的壽命長短也是受牠的業力支配,都是業因果報的相續相。

   佛法講六道輪迴,其實釋迦牟尼佛未出生之前,古印度就有很多宗教都修定,他們在禪定中見到六道,所以六道輪迴是印度很古老的說法,不是釋迦牟尼佛說的,這是事實。古印度的宗教家們,對於六道情況了解得很透徹,因為他們的定功能升到「非想非非想天」,實在了不起。他知道六道之當然,不曉得六道之所以然。他們都看到六道,了解六道如何來的,卻不知道如何超越六道,因此佛才出現於世為大家解決這個問題。有不少人想超越六道,但是沒辦法。佛出現於世,說明六道所以然的道理,教大家超越六道輪迴的方法,佛為此才出現於世間。

   現代西洋人對這樁事逐漸接受了,有很多虔誠的基督教徒相信輪迴,在美國就有很多。他們用科學方法證明,在許多方法中,絕大多數的是用催眠術將人催眠,然後引導他回到十年前、二十年前、三十年前、四十年前,回到前生,問他現在見到什麼,做什麼事,生活狀況如何。這一問,有很多是動物,因此催眠術發現有很多人是從動物來的,還帶著動物的習氣。現在有很多催眠並不是有意要找前生,而是人生病的時候,找了很多醫生,很久都醫不好,不知道怎麼辦,因此用催眠的方法找到他疾病的來源,真能找到幫助醫藥的治療,恢復他身心的健康,附帶的就找到前生,證實了輪迴這樁事。

   這些都是事實,讓我們了解宇宙人生複雜的業因果報,事實在眼前,不能不相信。從這些地方,堅固我們對佛所講的信心,才知道佛陀的偉大、佛陀的高明。宇宙人生一切事理現象,佛講得真是無微不至,講得非常透徹,一切法確實不來不去。佛說這些話,用意還是教我們無住生心。因為我們做不到,所以佛愈說愈廣,愈說愈深,教人徹底明白,無住生心是有此必要,就真做了。

   『意即住而無住,無住而住,乃離相之極致。來去與不來去之相俱離矣』。諸位必須徹底了解真相,異一、來去的念頭皆斷除,恢復自性真正的清凈,佛說的「無住生心」,才能做到真實圓滿。無住生心之中,功夫淺深差別的距離很大。初初證得,就是初初可以做到無住生心,即是圓教初住菩薩。從初住至等覺,距離太大了。佛常在經上告訴我們,成佛修行需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這不是對我們說的,而是指圓教初住菩薩,也就是真正做到無住生心那一天算起,三大阿僧祇劫,證得法雲地菩薩。第一個阿僧祇劫,證三十個位次,十住、十行、十迴向。第二個阿僧祇劫,從初地至七地。第三個阿僧祇劫,八地、九地、十地。三大阿僧祇劫,從初住菩薩至法雲地菩薩,沒有證得初住以前不算。這才曉得,無住生心的淺深差別很大。

   我們學無住生心是相似位,可能也做不到相似位。做不到相似位,學觀行位。天台大師講「六即」,如果完全做不到,還是妄想分別執著,就是「名字位」,有名無實,有解無行。有解有行,真的做了,就是「觀行位」,也就是提得起觀照功夫。前文說法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能時時刻刻在自己生活中、工作中體會,即是觀行。真正用功是真照做,做到與佛菩薩的境界很接近,但是還沒能證得菩薩的果位,才稱作「相似位」。再往上是分證,就真的是初住菩薩。這是修學的三個階段,三個層次。我們雖不用這個方法,但原理原則相同。般若的方法,觀照、照住、照見。照見就是分證位,圓教初住。照住是相似位。觀照是觀行位,真用功,功夫用得上力。

   我們是用念阿彌陀佛的方法,功夫成片就是般若說的觀照;念佛的功夫得力,事一心不亂就是照住、相似位;理一心不亂就是照見、分證位,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我們用的方法是念佛,但是要會念,一心稱念。念佛還有二心、三心,就是不會念,功夫不能成片。所以,念佛要真正得到念佛的利益,心要乾淨,世間法、出世間法皆放下,一心一意稱念阿彌陀佛,才能得功夫成片,才能得一心不亂。

   我們念佛,夾雜太多。覺明妙行菩薩講得好,「念佛最忌諱的是夾雜」。我們不但夾雜世間法,沒有一樣放得下,對佛法也放不下,還夾雜佛法。可能同學們都做到不懷疑,但是夾雜、間斷,即是我們功夫不得力的原因。我們要痛改這個毛病,真正做到不夾雜、不間斷。

   不間斷,不是我們口裡念的不間斷,而是心裡意念不間斷。譬如,老太太心裡常挂念著孫子,她喜歡這個孫子,並沒有一天到晚念著「孫子、孫子」,但她心上真有孫子。隨時隨刻提別的事,她不注意,一提起孫子,她眼睛就圓了,說明心上真有,那是意念。我們要是一提起阿彌陀佛,精神就來了,這就是念佛人。不一定將佛號掛在口上,心上真有,就是大勢至菩薩講的「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心上真有才行,這是第一,其它的都排在後面,都不重要。這樣念佛才能成功,才能念到功夫成片,念到一心不亂,才決定能往生。否則,有口無心,一面念一面又想拉雜的事,那沒有用處。

 


推薦閱讀:

「銀壺客」金壺到底有多貴?看完你就懂了
純金為什麼用24k表示,而不是23k或25k?
真本金吊桶秘笈
中國古代墓室壁畫之——金代

TAG: | 報告 | 金剛 | 般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