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風雲人物【易中天】

        【西漢前期,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正是這些一代又一代的英雄和人才,輔佐高、惠、文、景數代皇帝,開天闢地,建功立業,才成就了武帝的輝煌盛世。他們是大漢王朝的功臣。但是,這些功臣並非都有一個好的歸宿和結局。他們有的身敗,有的名裂,有的死於非命,有的鬱鬱而終,成為令人扼腕的悲劇人物。他們的不幸遭遇,在歷史上留下了一個又一個謎團。 

        晁錯是第一個被冤殺的功臣。那麼他為什麼會被冤殺?據說晁錯被殺以後,有一個名叫「鄧公」的人就對漢景帝說過這樣的話:晁錯為什麼要主張削藩?是因為擔心諸侯過於強盛,尾大不掉,威脅中央政權,這才提出要削減藩國轄地,以提高京師地位。這是我們漢家社稷的千秋大業和萬世之利呀!可是,他的計劃才剛剛開始實行,自己卻被冤殺於東市,晁錯因削藩而死,死得很冤,為什麼?這樣一個高瞻遠矚,深謀遠慮的功臣。他為什麼會在朝廷當中十分孤立?這樣一個人,漢景帝又為什麼那樣信任他?晁錯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袁盎因為提議殺晁錯,而晁錯是忠臣,所以後世某些人就稱袁盎為小人。但也有很多人認為他是君子,認為他的言行舉止,是漢代國士的風範。那麼,他到底是小人還是君子,是奸臣還是忠臣,是非曲直,歷史的事實,告訴了我們一個怎樣的袁盎呢? 

       竇嬰,也因為另一件事而滿門抄斬。一個朝代,多少興衰榮辱的故事,多少名臣將相在其中沉浮。袁盎的一生結束了。他被稱為漢代的「無雙國士」,而竇嬰是外戚,也曾權傾朝野,也經歷了被排擠打擊,直到滿門抄斬的悲涼。他一生的起伏跌宕,又是怎樣一個故事?外戚又是什麼呢? 

        廈門大學中文系的易中天教授將為您揭開這些歷史塵封久遠的謎團。】

第一講 冤死的晁錯(上) 【晁錯是西漢初期的一位政治家,他學貫儒法,知識淵博。深受文、景兩帝的器重和寵信。景帝前元三年,晁錯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鞏固大漢王朝的千秋大業,向漢景帝上書《削藩策》。漢景帝為了漢朝的長治久安,聽從了晁錯的建議,開始了「削藩」。但是就在晁錯的政治理想就要實現之時,他卻被腰斬於長安東市。他的蒙冤而死與文帝時代青年政治家賈誼的夭折,成為文、景時代最著名的兩大政治悲劇!晁錯蒙冤而死是因為朝廷大臣給他擬定的罪名是無臣之禮,大逆不道。朝廷大臣給晁錯擬定的罪名雖然很重,但並不是晁錯被殺的真實原因,那麼晁錯被殺的真實原因是什麼呢? 

  「七國之亂」爆發後,朝廷的這一政策,立即激起了各諸侯王的強烈不滿,吳王劉濞首先決定起兵反叛,用晁錯的觀點來說,他提出《削藩策》是因為吳王必反。因為當時的吳國地處長江中下游,富饒之國,魚米之鄉,吳王煎礦得錢,煮水得鹽,富甲一方,勢可敵國,這樣下去,必有尾大不掉之勢,成為中央政權的隱患,因此必須削減其勢力。當漢景帝推行晁錯的削藩策時,吳王劉濞跳起造反,這再次肯定了晁錯的削藩政策。對於削藩策,文景時代朝中大臣也曾提出削藩政策,但未被採納。很多人都意識到藩王的尾大不掉之勢。問題是當晁錯提出削藩的時候,幾乎遭到朝中一片反對,而到了最後,當提出要誅殺晁錯時,朝廷幾乎是一片喊殺。那這又是為了什麼呢?】

大漢,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中國第一個統一的王朝。因為在它之前的秦朝,持續的時間很短,而漢王朝強大,持久,影響深遠。比方說,我們現在稱漢人、漢族,我們說的是漢語,都是以這個王朝為標記的。這個王朝前後持續了四百多年,是中國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王朝。當然由於王莽篡漢,這個王朝被一分為二,分為前半段和後半段,歷史上稱為前漢和後漢,又叫西漢和東漢。那麼,在漢王朝的四百多年中,應該說最精彩的是在西漢;而西漢王朝兩百多年,最精彩的是從漢高祖劉邦到漢武帝劉徹這一段。那一段歷史,我們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就是"轟轟烈烈"。在這樣一個轟轟烈烈的時代,人才輩出,英雄輩出,人物輩出。遺憾的是,這些英雄人物和風流人物,並不是都有一個好的歷史結局。他們有的身敗,有的名裂,有的身敗兼名裂,甚至死於非命,今天我們要講的晁錯,就是其中的一個。 

電視連續劇《漢武大帝》中,晁錯是第一個出場的重要人物,也是第一個被冤殺的功臣。當時就有人認為他死得很冤。

晁錯是西漢初期的政治家,他學貫儒法,知識淵博,深受文、景兩帝的器重和寵信。景帝前元三年,為鞏固大漢王朝的千秋大業,晁錯上書《削藩策》,他被殺就是因為削藩。晁錯"衣朝衣斬東市"的歷史真實是被騙至刑場腰斬,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晁錯的死,是西漢初年的一大冤案。西漢這個王朝應該說冤案不少。比方說,晁錯之前的韓信,韓信的死是一個冤案。晁錯之後的竇嬰,竇嬰的死也是一個冤案。但是比較而言,晁錯死得最冤。為什麼呢?晁錯是為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負而死的,而他的這個政治理想又是在他死後實現的,而且是正在實現他的政治理想的時候,他被冤殺了,所以他死得特別冤。這個冤呢,也不是我們現在人看他是冤的,當時就有人說他冤。

當時有一個叫鄧公的人就跟漢武帝說過,晁錯死得太冤了。鄧公是一個什麼人呢?鄧公當時的官職叫做"謁者僕射"。"謁者僕射"的級別叫做秩比千石,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相當於副部級。

吳楚之亂的時候,漢景帝派"謁者僕射"鄧公到前線去打仗。當鄧公從前線回來,向漢景帝彙報軍情時,漢景帝就問了他一個問題,說這個晁錯現在已經被朕殺了,吳楚兩國應該退兵了吧?漢景帝為什麼會問這個問題呢?如果大家看過電視連續劇《漢武大帝》,就應該知道,所謂吳楚之亂,就是當時一個叫吳的王國,還有一個叫楚的王國,聯合了另外五個王國發動叛亂。

我這裡有一張當時的形勢圖(見右頁):吳國在這兒,楚國在這兒,另外五個國家在這兒。吳王就牽頭聯合楚王,然後再聯合其他五個國家,組成七國聯軍,浩浩蕩蕩地殺向京師。他們當時打出的口號叫做"誅晁錯,清君側"。什麼叫做"清君側"呢?就是皇帝身邊有小人,要把他清理掉。小人是誰?晁錯。所以漢景帝就說,既然你們的口號是"清君側",說我身邊有小人,小人是晁錯,依你們的意見我把晁錯殺了,你們應該退兵了吧?鄧公說,他們怎麼可能會退兵呢?吳王為反數十年矣!吳王想造反,已經準備了幾十年了。好容易逮著一個機會,你殺了晁錯他就退兵了?這是不可能的。鄧公還說了一句話。他說,反倒是我認為天底下的人都會因此把自己的嘴巴閉起來。漢景帝就問他,為什麼呢?鄧公說,陛下想一想,晁錯是為什麼死的?晁錯主張削藩,也就是主張加強中央集權,鞏固中央政權,這是我們大漢王朝的千秋大業。但是,他的計劃剛剛實行的時候,自己卻被冤殺了,像這樣以後還有人說話嗎?還有人說真話嗎?還有人願意向朝廷提建議嗎?漢景帝聽了這個話以後呢,默然良久,呆了很長時間,然後嘆了一口氣說,朕也是後悔莫及呀!

那麼現在看起來,漢景帝的後悔,我估計還是真的。為了表示這個漢景帝殺晁錯是出於萬不得已,我們看到在電視連續劇《漢武大帝》裡面安排了一場漢景帝和晁錯兩個人喝酒話別的場面--這個情節在歷史上恐怕是沒有記載的。根據《史記》和《漢書》的記載,晁錯被殺的時候,他是不知道自己要被殺的。被殺的也不是晁錯一個人,是他們全家。而且誅殺晁錯是朝廷大臣正式打了報告的,牽頭打這份報告的是三個人,丞相陶青、中尉陳嘉、廷尉張歐。這個張歐的歐就是歐洲的歐,但是根據古書的記載,這個歐字應該念qu,應該叫張區。他們三個人是正式向漢景帝打了一份報告的,給晁錯擬定的罪名也是很重的。

這三個人是什麼人呢?我們要知道,漢代中央政府實行的制度叫做"三公九卿"制,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三個宰相和九個部長。"三公"中第一個是丞相,相當於現在的總理;第二個叫太尉,相當於現在的三軍總司令,是最高軍事長官;第三個叫做御史大夫,就是副丞相,管監察,相當於現在的副總理兼監察部長--這"三公"合起來叫宰相。"九卿"就是九個部長,裡面有幾個是叫做尉的。剛才說的中尉陳嘉、廷尉張歐,這都是尉。尉是什麼意思呢?尉就是軍事長官。那個時候可能是軍警不分,有的是軍官,有的是警官,有的是軍官兼警官。它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官呢?那就要看他前面的那個字。比方說太尉,"太"是最高的意思,至高無上謂之"太",太尉就是最高軍事長官、三軍總司令。"中"是什麼意思呢?中,是宮廷的意思,也是中央的意思,京城的意思,所以中尉就是首都衛戍司令,同時也兼公安部長。廷尉是什麼官職呢?"廷"就是朝廷的意思,廷尉是管刑法的,管刑事、偵查、判案子,所以廷尉就是司法部長兼最高法院院長。

那現在好了,一個政府總理、一個公安部長、一個司法部長,三個人聯名彈劾晁錯,這個分量可是很重的。擬定的罪名也很大,叫做"亡臣子禮,大逆無道",所以當時擬定的處分是晁錯腰斬。腰斬就是一刀從腰那兒切下去,是一種很殘忍的刑法。腰斬以後人沒有馬上死,還會動,非常慘。這個刑法一直到雍正的時候才廢掉。因為雍正皇帝殺了一個人,也是腰斬。那個人被腰斬成兩段之後,在地上亂滾,一手蘸血,在地上連寫了七個"慘"字才斷氣。雍正皇帝聽聞此事後,覺得非常慘,即下詔廢除了腰斬之刑。晁錯是被腰斬的,另外他的父母、妻子、家人,凡是沒有分家的,統統殺頭,所以晁錯的罪是判得非常重的。

我們現在讀《漢書》,上面是這樣記載的:"錯當腰斬,父母妻子同產無少長皆棄市。"當時這個報告打上去,漢景帝馬上批了一個"可"字。而晁錯的赴死,是晁錯事前完全不知道的。司馬遷在給晁錯作傳的時候,用的是這樣一句話:"上令錯衣朝衣斬東市。"從這個字面上看呢,我們覺得好像是漢景帝給了晁錯一個面子,讓他穿著上朝的衣服上刑場。實際上不是。如果我們讀《漢書》,就會發現《漢書o爰盎晁錯傳》里寫得很清楚,叫做"紿載行市"。這四個字是從哪裡來的?從《史記》來的。《史記》里也寫了這四個字,但司馬遷並沒有寫在《袁盎晁錯列傳》裡面。他寫在哪兒呢?寫在《吳王濞列傳》裡面。紿是什麼意思呢?騙。也就是說當時這三個人打了一個報告給漢景帝,漢景帝批了"可"以後,馬上就派中尉陳嘉,就是那個首都衛戍司令兼公安部長,駕了一輛馬車,找到晁錯,說皇上叫你去呢。晁錯以為叫他開會呢,穿上朝服,興沖沖地上了車。上車以後,就被一車拉到東市立即腰斬。我們現在不知道在殺晁錯之前是否有人向他宣讀了判決書。但是肯定有一條,就是沒有給他自我辯護的機會,當然也沒有給他請律師。所以晁錯死得慘,死得冤,死得窩囊。

丞相陶青、中尉陳嘉、廷尉張歐給晁錯擬定的罪名雖然很重,但這罪名不是晁錯被殺的真實原因。那真實原因是什麼呢?是他主張削藩。晁錯非常堅決地主張削藩,而且一有機會就跟漢景帝說削藩了,削藩了--可以說,削藩這個事兒是晁錯一手鼓搗出來的。所以我們要知道晁錯是不是死得冤,就得把削藩這個事兒來交代一下;而要弄清楚削藩是怎麼回事兒,我們就要大致地講一下中國國家制度的演變。

秦漢時期,是中國國家制度發生重大變革的時期。秦漢之前中國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制度呢?那個時候也有中國這個概念,但和我們現在講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中國,不是一個概念。當時人們講到的中國是什麼呢?是中央之國,即當中的那個國。而中央這個國的周邊呢,還有很多的國。我們現在中國的這塊地方,當時叫做天下。當時的人認為,天底下也就這麼大塊地方,也就這麼多人--天下這塊地方要有一個領袖,這個領袖就是天的兒子,叫做"天子",是這樣一個概念。

在天下當中有很多的國,有同民族的,有不同民族的,最正中的這個地方叫中國。周邊最遠的少數民族,東邊的叫夷,南邊的叫蠻,西邊的叫戎,北邊的叫狄。另外還有一些華夏族的,包括很多國家,他們叫做什麼呢?他們也叫做國,每個國都有自己的元首,這個元首叫做諸侯。那麼天子和諸侯是個什麼關係呢?我們現在回過頭來看,覺得秦以前的那個狀況應該叫做國家聯盟。他們共同擁戴一個天子,就是國家聯盟的盟主,當時稱為天下共主。但是,這個天下共主是名義上的。雖然周代就提出一個概念,叫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但我們要清楚,這個"莫非"是名義上的。天子呢,它名義上是所謂天的兒子,因此擁有了上天授予他的這塊土地。然後他把這塊土地分封下去,這個就叫做封建。封,是什麼意思呢?封是劃定疆域。封的辦法,是國與國之間有個國境,由周天子派人在那裡犁一條溝,把這個溝裡邊的土翻上來,在土上面種樹,這個叫做封,就是說把這一片劃給你了。建,是什麼意思呢?建就是任命國君。不但給你封了一塊土地,還給你指定一個國家元首,這個叫做建。"封"和"建"這兩個合起來,就叫做封建。這個封建是可以再封建的,就是天子封建了諸侯國,諸侯得了這塊領土以後,怎麼辦呢?他再封建--把他的土地再分下去。分給誰呢?分給大夫。那麼大夫擁有的那塊地方叫什麼呢?叫做家。所以那個時候全部疆土是分成三個層次的治理機構,就是天下、國、家,國和家是分開的,這個制度就叫做封建制,一個天下,許多國家,一個天子,許多國君。 

秦始皇兼并六國,統一天下後,就把這個封建制度給廢除了,代之以郡縣制。什麼叫郡縣制呢?就是原來諸侯的國,現在我把它改成郡;原來大夫的家,我把他改成縣。郡管縣,郡和縣都直屬中央政府,不再分封--也就是一個政府、一個主權、一個領袖、一個國家。這是一個重大的歷史變革,秦始皇實行這個制度大概有十幾年之久。

秦始皇死了以後,秦王朝實際上就已經滅亡了,取而代之的是漢王朝。

那麼漢王朝建立以後,是實行周朝的封建制呢?還是實行秦朝的郡縣制呢?這就是兩條路線的鬥爭。最後漢高祖劉邦採取了一個妥協的方式,走一個中間路線,也就是在中央周圍,京畿地區,即首都周圍這個地區,實行郡縣制,就是秦朝的制度;在邊遠一點的地方呢,則實行周朝的封建制,依然再封一些王國出去。這就是一個王朝兩種制度,我們不妨稱之為"一朝兩制"。那麼分封在京師周圍的這些國家呢,就稱做藩國。為什麼叫做"藩"呢?"藩"是什麼呢?藩就是籬笆、藩籬,意思就是說你們像籬笆一樣在周圍保衛中央,所以這些王侯都被稱為"藩王"。他們回到自己的王國去,叫做"歸藩",也叫"之國"。我們要搞清楚的是,這些分封出去的王國是各自為政的,是有自己主權的,也是有自己財源的。

不過,漢高祖劉邦雖然實行"一朝兩制"這樣一個方案,他還是留了一手的--做了一個規定:只能封同姓王,不能封異姓王。就是說,只有我們姓劉的,作為皇帝你可以封他一個國王;不姓劉的,姓呂的或者姓別的什麼,那你只能封一個侯。所以你看,漢代的貴族,王侯分界是很清楚的。王都是姓劉的,其他人只可以封侯,比如衛青、霍去病--你可以封非皇族的貴族為侯--劉邦就是留了這麼一手。

後來劉邦去世,呂后執政,就破壞了這個規矩:她就封姓呂的做王,這在歷史上被視為亂政。呂后死了以後,大臣們就起來商量說要把這個事擺平。那麼請誰來擺平這事呢?找太尉周勃。因為周勃手上有軍權。於是大家找到周勃,說周勃你來出面,把這個事情擺平吧!因為出頭擺平了這件大事,所以周勃是一個大功臣。周勃是誰呢?周勃就是我們在電視連續劇《漢武大帝》裡面看到的那位平定七國之亂的太尉周亞夫的父親。

但是,同姓封王就可靠嗎?現在看來,同姓封王也不大可靠。比方說吳王劉濞就靠不住吧,造反了嘛!吳王劉濞是什麼人呢?是劉邦的侄子,劉邦哥哥劉仲的兒子。古人把排行叫做"伯、仲、叔、季",伯就是老大,仲就是老二,叔就是老三,季就是老四。劉邦的哥哥叫劉仲,也就是劉二。這個劉二,他是個沒用的。劉邦當時也封了一塊地方給他,他守不住。但他兒子劉濞很能幹,也很勇敢,會打仗。剛好當時吳楚那個地方剛剛收歸中央,劉邦一想,吳楚這地方也不能不派個能幹的人去管管。那好吧,劉濞你去吧,就把劉濞封做了吳王。

封完了以後,劉邦就後悔了。他說,劉濞這個人,我怎麼看他有"反相",這小子將來是要造反的。但是君無戲言,你封都封了,怎麼能收回來呢?劉邦只好摸著劉濞的背說,孩子,五十年以後東南有人作亂,那不會是你吧?咱們天下姓劉的可都是骨肉啊,你可別干這個事!劉濞馬上跪下來說,臣不敢。

事實證明,後來劉濞是造反了。但是劉濞造反到底是他存心要反的呢,還是叫晁錯逼出來的呢?晁錯的理論,是認為劉濞必反。因為我們知道,當時的藩國,它是獨立王國,有獨立主權,有自己的財稅,有軍隊,有領土,有政府--是這麼一個東西。你說它在這個中央政府的外面,說它能保衛中央,這個事情不大靠得住。何況像吳王劉濞,他處的地方是在現在江蘇那一帶,是魚米之鄉,富饒之國。《史記》上說"煎礦得錢,煮水得鹽"。當時用的是銅錢,那個地方產銅--大家知道現在江南有個城市叫銅陵,就是出產銅的地方--吳王自己開銅礦,開了銅礦以後他就鑄錢,把整個國家都變成一個印鈔票的機器了,所以他有的是錢。另外,吳國地處海邊,他可以曬鹽。鹽在當時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商品,很賺錢的。尤其是邊遠的地方沒有鹽--人不吃鹽是不能活的--鹽可以賣大價錢。

所以說劉濞很富有。這樣一個國家在中央王朝的外面,是很讓人不放心的。所以,中央朝廷就要抑制它,而抑制的辦法就是削減它的領地,不要讓它這麼大--今天切一點,明天再切一點,後天再切一點,一點一點把它的地方切小,這個就叫做削藩。

那我們想了,這個削藩,那些藩王們會願意嗎?這個問題只有一個答案:就是他們不願意。因為這是他們的既得利益,你說一個王侯他擁有這麼多的既得利益,誰會心甘情願地供奉出去?就是阿貓嘴巴里一條魚、阿狗叼著一塊骨頭,你也奪它不走。一個國王的既得利益,你說拿走就拿走了,不造反才怪!所以晁錯提出削藩策以後,大家都不贊成,這個事情眼看搞不成了。漢景帝也很擔心,就問晁錯,你看這個事情弄下去他們是不是會造反?

晁錯是怎麼回答的呢?他說,削之亦反,不削亦反--你削他,他也是反;你不削他,他也反。如果你現在削,他反得快,馬上就反,但是危害小;將來削,他反得是要晚一點,但是危害大。為什麼呢?他越做越大了嘛!他越來越強大了嘛!你要趁他羽翼還沒有豐滿的時候把他掐死。等他羽翼豐滿了,他還等著你打他?哪有這麼好的事!晁錯這句話說出之後,漢景帝就下了削藩的決心,這就惹出了吳楚之亂,又叫七國之亂。

現在看起來,晁錯提出削藩策有一個前提,就是吳王劉濞必反,就是"不削亦反",反正是要反,還不如去削。吳王真的會造反嗎?現在從史書上,我們查不到他存心造反的證據。後來七國之亂平定之後中央軍在吳楚兩國也沒有找到什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沒有證據,只有那個鄧公說了句"吳王為反數十年矣",那也就是說"想當然了"--當然有一些蛛絲馬跡,比方說吳王幹了什麼事呢?他幹了這麼兩件事。因為他不是自己會鑄錢嘛,他不是自己能產鹽嘛,他不是很有錢嘛,於是他就把這筆錢抵了老百姓的賦稅,就是他吳國的老百姓是不要上稅的,這個上繳給中央政府的稅收,我劉某人給你們繳了--這是叫收買人心。第二個證據是他專門收買亡命之徒,就是不管哪個地方犯了罪的人,你只管往吳國逃,逃去以後他都給收容下來。就像後來《水滸》裡面的小旋風柴進似的,有一個大莊園,誰犯罪都可以躲我這兒來,官府不敢抓,那不就是要造反嗎?吳王就幹了這些事。

但是,拿這些個事抓吳王謀反,實際上也是證據不足的。當然晁錯也抓了藩王們的一些其他碴子。

比方說楚王--這個我們在電視劇裡面也看到了--他去抓楚王,說楚王你在太后喪期內亂搞男女關係,罪大惡極,就這麼著把楚王給抓起來了。說實在的,一個王爺搞了兩個女人,恐怕只能算小節吧,也不能算是謀反的證據啊!另外還有膠西王,賣了官收了錢。賣官這個事是從秦始皇就開始的,和尚摸得,我摸不得?秦始皇可以賣官,我就不能賣官?這都不能算是太多的證據。

但是,反過來,如果我們站在後人的立場上,站在歷史的角度來看,應該說晁錯的這個想法是有道理的。吳王劉濞不反,不等於他兒子不反;吳王劉濞今天不反,不等於他明天、後天不反。你看曹操沒有反,曹操的兒子反了吧?還有明成祖朱棣,他也曾經是藩王,是燕王,封到北京了。朱元璋一死,朱元璋的孫子--因為他的皇太子已經先死了,由皇太孫朱允繼位--建文帝一上台,朱棣就反了,打出的旗號剛好就是吳楚之亂的旗號--"清君側",就這麼反了嘛。所以這個藩國太強大了,對於中央政權是個危害,這一點肯定是對的。

當然,我們不能說因為曹丕反了、朱棣反了,就證明劉濞是會反的,我們不能這樣反推。但是應該說晁錯這個提防是有他的道理的,甚至可以說是一種深謀遠慮。從這個意義上說,長痛不如短痛,吃柿子也不能專揀軟的捏--既然要削藩,既然要真正推行削藩的政策,確實應該拿吳國這個最強大的藩國開刀。就是說對吳王劉濞,我們不管他是反,還是不反,都要拿他開刀--這個冤大頭他當定了,這是沒有辦法的。何況吳王劉濞最後一聽說要削他,他就跳起來,也從某種程度上反證了他多多少少還是有一點謀反的條件的。那麼,在那樣一個時代,你具備謀反的條件,是可以被視為謀反的。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應該說晁錯對於鞏固那樣一種國家制度,對鞏固漢代的中央政權,是做出了傑出貢獻的。

對於這個觀點,實際上很多人是有共識的。晁錯之前的賈誼是最先提出削藩的--賈誼向漢文帝提出削藩--沒有被漢文帝採納。漢文帝覺得自己沒有這個能力,也沒有這個條件,還不到這個時機,所以漢文帝接見賈誼的時候,就問一些神神鬼鬼的事情,不跟他談政治。後來有詩說"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漢文帝覺得這個事情他做不成。

另外,晁錯的死都是因為袁盎,可袁盎他也是主張削藩的。所以你要說整個漢朝廷中只有晁錯一個人明白時事,也不是事實,很多人都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問題在於晁錯提出削藩的時候幾乎遭到一片反對,挑頭反對的是竇嬰。竇嬰是公開反對的,其他人是私下反對的;而到了最後提出來要誅殺晁錯的時候,朝廷是一片喊殺,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這裡面有三個原因:第一個原因在於漢王朝的治國理念。我們知道,一個統一的國家要有一個國家意識形態。秦王朝的國家意識形態是法家的學說,漢王朝武帝之前的國家形態是道家學說,漢武帝以後是儒家學說。漢文帝的皇后、漢景帝的母親竇太后就是一個篤信黃老的人。竇太后有個規定,就是自己的兒子和竇家的人只准讀老子,只准讀老子的《道德經》,不準讀別的。所以,這一些人都是道家派,只不過漢景帝的態度比較溫和,竇太后的態度比較強硬。

有一次,漢景帝主持一個學術討論會,討論一個什麼問題呢?就是湯武革命是否合法。什麼叫湯武革命呢?"湯"就是商湯起兵打敗夏桀,由商朝取代夏朝;"武"就是周武王起兵革命,由周朝取代商朝--會議主題是說這個事情對不對。道家說不對。道家的代表人物叫做黃生,就是一個姓黃的先生--黃先生,黃先生說,這個帽子再破也要戴在頭上,鞋子再破也要穿在腳上--君就是君,臣就是臣,夏桀再壞,殷紂王再無道,他也是君,所以湯武革命是造反。儒家的代表人物叫轅固,轅固反駁道,照你這麼說,我們高皇帝取代秦王朝也是造反了?

這個事情就不好講了。你如果贊成這個黃生,那意味著我大漢政權是來路不明;如果贊成轅固,那意味著我大漢王朝也可以被別的王朝取代。對這個漢景帝怎麼表態呢?漢景帝說,好了,吃肉不吃馬肝,不算不懂味道。馬肝是什麼?馬肝是有毒的,是不能吃的,所以我們還是喝排骨湯吧!漢景帝是比較溫和的。竇太后就很厲害了,她就把轅固叫過來,說,你讀讀老子的書。轅固嘴巴一撇,什麼老子的書,那是奴才的書!竇太后勃然大怒道,你怎麼說本太后讀的是奴才的書?那你到野豬圈裡去,你跟野豬斗一斗,就把他扔野豬圈裡頭了。最後還是漢景帝塞給轅固一把好刀,轅固一刀把野豬殺了,才保住了一條性命。所以說,這個時候整個朝廷里的人的思想是傾向於道家的。

那麼,道家的治國理念是什麼呢?用老子的話說,叫"治大國者曰烹小鮮"。什麼叫做小鮮呢?就是這個小魚、小蝦要怎麼做呢?拿一個盤子,放一點油,不要多了,把小魚、小蝦放在裡面,弄點小火慢慢烤,烤焦了以後翻個面再烤,烤到酥得骨頭都能吃。如果是小魚、小蝦在鍋裡面,你就不能拿個鍋鏟不停地炒,否則最後會成什麼了,會成渣子。所以,老子說,治理一個大國,就像做小魚、小蝦一樣,你不要折騰,不要搞運動,你安靜一點,安安靜靜地讓它慢慢地往前走。所以說,削藩那是要削的,但不能像你晁錯這樣急哄哄的,你得一點一點來,慢慢地做。這是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大家認為,這個吳楚之亂完全是晁錯惹出來的禍。本來人家也沒有造反嘛,人家都很規矩嘛,該繳的稅也都繳了嘛,該做的事情他也做了嘛;惟一不合禮節的是吳王沒有來朝見嘛。而吳王沒有來朝見,那是有原因的。當年吳王的太子進京,和文帝的太子--後來的漢景帝--兩個人下棋。兩個孩子下著下著不知怎麼一下火了,漢景帝拿起棋盤砸過去,結果把吳王的太子砸死了。把人砸死了以後呢,文帝就把吳王太子的屍體弄車給運到吳國去,說給拿回去埋葬。吳王就發脾氣了,什麼意思嘛,在那兒死的,為什麼不能就地埋葬呢?非要給我送回來?他就又把屍體給送回去了。這麼著兩家就翻臉了。吳王說,我生病了,氣病了,我再不上朝了。後來漢文帝也很後悔,就賜了吳王一個几杖,就是一個拐棍,還說,兄弟你既然年紀大了,就不必來了吧。本來沒事了嘛,你現在要去削人家的地,惹得人家造反,那你要擔當這個責任。這是第二個原因。

第三個原因,那就得歸結到晁錯的為人上了。晁錯這一回為什麼會招來一片喊殺呢?我認為,不但因為他這次犯了眾怒,而且因為他平時就不得人心。這就牽涉到晁錯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那麼,晁錯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且聽下回分解,謝謝!

第二講 冤死的晁錯(下)

【內容簡介:西漢初期,漢高祖劉邦為了維護國家統一,防止重蹈秦朝覆轍,便大封同姓諸侯,立為藩王。可劉邦沒有預料到,同姓王勢力強大後,同樣對中央政權構成嚴重威脅。晁錯就是生活在這一時期的政治家。他少習儒法,知識淵博。深受文、景兩帝的器重。景帝前元三年,晁錯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鞏固大漢王朝的千秋大業,向漢景帝上書《削藩策》。漢景帝為了漢朝的長治久安,聽從了晁錯的建議,開始了「削藩」。但是就在晁錯的政治理想就要實現之時,他卻被腰斬於長安東市。晁錯的悲劇是源於他的性格所致。他是一個善於為人謀,不善於為己謀的人,他鋒芒太露,不知迂迴,觸人太多,不知多結善緣。而一人立於朝廷之上,孤危之狀卻渾然不覺,只依仗皇上的寵信,便以為天下事不可為。像這樣一個諳於國政卻疏於世故的忠臣,在朝廷大臣中就會不得人心。晁錯一心為漢室盡忠,極力主張「削藩」,但是到頭來卻成為平息叛亂的犧牲品。自古以來作為一個政治家應該忠須有道,「削藩」是一件有關大漢的江山社稷,千秋大業的大事,是一件很難做的事情,像晁錯這樣一個書生意氣的政治家來主持削藩是完全不對的?所以當「七國」叛亂後,缺乏足夠思想準備的漢景帝方寸大亂。這時當他需要晁錯拿出切實可行的辦法來幫他解圍時,這個書生意氣十足的政治家,不但沒有什麼錦囊妙計,反倒不知所措,性情之下竟然向漢景帝出了兩個餿主意,正是這兩個餿主意,直接把他送上了斷頭台。】

晁錯是一個有學問的人、有才華的人、有思想的人,但不等於他就是一個適合搞政治的人。為什麼呢?他性格有問題。晁錯不善於處理人際關係,恃寵驕人,氣死了丞相申屠嘉,得罪了一大批正人君子。

他為人"峭直刻深",咄咄逼人,逮住了理就不依不饒。他頭腦中只有"該不該做",不考慮"能不能做",以及是"現在就做",還是"將來再做"。這些性格特徵就註定其很難完成特殊的歷史使命。

首先說,晁錯是一個有學問的人。晁錯最早是學"刑名之學"的。什麼叫"刑名之學"呢?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學政治法律的,也就是說晁錯是政法學院或者政法系畢業的。因為他的學習成績還不錯,而且主要是文字功夫好,後來就當上了太常掌故。我們要知道,古人判案子很講究判決書的起草,要求判決書寫得很有文采。晁錯很有文采,所以選他做太常掌故。

太常掌故是個什麼官呢?太常掌故是太常寺裡面的一個官。太常寺又是一個什麼機構呢?太常寺就是我前面說過的漢代中央政府九個部當中的一個部,而且是第一部,主管祭祀、禮儀和教育。太常寺有一個活動叫做博士考試。這個漢代的博士不是現在的博士,它不是學位。漢代的博士是官,它的工作是掌握歷史知識,以備皇帝諮詢。因為那個時候治國靠經驗,而歷史上發生過一些什麼事情,這些事情是怎麼處理的,要知道這些典故、這些故事,才好來處理當前的事務,所以需要有一批專門的人才掌握這個,這個官就叫做博士。

晁錯時來運轉是什麼時候呢?是被太常寺選拔去讀《尚書》。我們知道,由於秦始皇焚書坑儒,古代典籍失傳,很多典籍流散在民間,傳人一代一代地沒有了。到了漢文帝的時候,懂得《尚書》的只剩下一個人,叫做濟南伏生。等漢文帝找到這個人的時候,他已經九十多歲了,不可能把他請到朝廷里來了。怎麼辦呢?漢文帝只好下命令說,太常寺不是教育部嗎?選拔一個可造之才,到濟南伏生家裡去學。蒼天有眼,太常寺選中的就是晁錯。晁錯在濟南伏生家,跟著濟南伏生學了《尚書》--這是儒家的學說。他原來學的是法家的東西,現在又學了儒家的東西,這叫做學貫儒法。學問大長,名聲也大長。晁錯回到朝廷以後,說起話來是頭頭是道。漢文帝說,這是個人才啊,這個人才不能浪費了啊,那就去輔佐太子吧。太子就是後來的漢景帝。於是漢文帝就任命晁錯做了太子舍人,後來又做了太子門大夫,再後來做到太子家令。太子家令是個什麼級別呢?算是一個中層幹部。

晁錯也是一個有智慧的人,口才特別好,能言善辯。他進了太子府以後--太子嘛,他是儲君,就是他等著做皇帝,他平時不管事兒,沒什麼事兒做,晁錯又一肚子學問--就天天跟太子談學問,談得太子對他有點崇拜,經常和他坐而論道。太子的家人也對他有點崇拜,就給他起了個外號叫"智囊"。

晁錯還是一個有思想的人,他非常關心國家大事。他雖然在太子府裡面做一個家令,或者還只是做一個門大夫,官職不大,但是位卑未敢忘憂國,不時地向漢文帝提出各種各樣的建議。他給漢文帝上了好幾道疏文,其中最有名的是談兩件事情的:一件事情是守邊,一件事情是勸農。這篇疏文後來被收入《漢書》的時候被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收入晁錯的本傳,一部分收入《食貨志》--收入《食貨志》的後來被命名為《論貴粟疏》,這是一篇很有名的文章。晁錯可以說是西漢初年和賈誼齊名的思想家--賈誼,我們知道,他的《治安策》和《過秦論》都是非常有名的--晁錯的這兩篇疏文也被認為是可以和賈誼的那兩篇疏文齊名的"西漢鴻文"。從這個角度講,晁錯他又是一個有思想的人、有辦法的人,還是一個不甘寂寞的人。正因為他是一個有學問、有思想、有能力、還不甘寂寞的人,就命中注定了他會來趟朝政這汪"渾水"--他一定會來管這個國家的事情,他不會袖手旁觀的。

但問題是,晁錯這個人雖然有學問、有才華、有思想、有能力,但是他只適合做一個政論家,不適合做一個政治家。就是說,他發議論是可以的,出主意是可以的,真正做事、搞政治是不可以的。為什麼呢?

晁錯首先暴露出來的問題,是不善於處理人際關係。當他還在太子府的時候,和朝中的大臣關係就不好。我們看《史記o袁盎晁錯列傳》裡面有這樣一句話,說袁盎及諸大功臣都不喜歡晁錯,很不喜歡他。你想想,他在太子府裡面不過做個舍人、門大夫、家令,並不是什麼職權很大的、很重要的官員,只不過喜歡發發議論而已,大家就已經不喜歡他了;一旦他進入中樞,擔任重要職務,結果就可想而知了。果然,漢文帝駕崩,漢景帝繼位以後就重用晁錯--因為漢景帝覺得晁錯是一個智囊,所以他一上台,第一件事就是任命晁錯為內史。內史是個什麼官呢?內史負責的是京城地區所有的行政工作,相當於現在一個首都的市長--所以晁錯是越過了副部級,直升正部級。這樣一來,晁錯恐怕是有點得意忘形,至少是有點趾高氣揚了。仗著漢景帝信任他,不停地提意見,不停地提建議,今天要改這個,明天要改那個……漢景帝是言聽計從,一一採納他的意見,這一下子弄得朝中的其他大臣就不太高興了。

我們知道中國古代的政治,在官場上都有一整套成文或者不成文的規矩,一般情況下都得因循守常。漢代政治在武帝以前是以道家的治國理念為國家意識形態的,主張清靜無為,主張一動不如一靜,主張以柔克剛。總而言之是不喜歡折騰。這是第一個特點。

第二個特點呢,漢初的那些高級官員基本上都是貴族或者功臣,有的是當年跟著劉邦一起打天下的,雖然能力不一定很強,但是熬熬年頭也就慢慢地熬上來了,所以大家對於像晁錯這樣一個靠著能言善辯、夸夸其談就青雲直上的傢伙很是看不上眼。那麼,晁錯這個時候應該怎麼樣呢?他呀,應該夾起尾巴做人。可他不,今天出個主意明天出個主意,像根"攪屎棍子",攪得朝廷上下不得安寧,大家對他也就忍無可忍了。

第一個被晁錯惹毛的人是當時的丞相申屠嘉。

申屠嘉被惹毛了以後,找了個碴子就要殺晁錯。找了個什麼碴子呢?晁錯不是當了內史嗎?那就是首都的市長了,內史有一個辦公機構叫內史府,內史府有一個門朝東邊開,晁錯覺得這個門朝東邊開,出出進進不方便,他就在南邊開了一個門。南邊是什麼?南邊是太上皇的廟,從南邊開一個門就得把太上皇的廟的外圍牆打一個洞。申屠嘉想,好傢夥,太上皇頭上動土啊,大不敬!於是找人商量著說,我們明天上朝的時候彈劾他。不知道這個消息怎麼就走漏了,晁錯得到消息之後連夜進宮去見漢景帝,把情況都說了。漢景帝說,這個事情朕給你做主了。

第二天一上朝,丞相申屠嘉就把這個事提出來。漢景帝說,哎呀,這個事兒朕知道了,這個晁錯他是在太上皇廟的牆上開了一個洞,不過那個牆不是內牆,那是外牆。晁錯他開的是最外面的那個,沒戳到裡面去。外面那個地方是幹什麼的呢?是安置閑散官員的,沒什麼了不起的。最後漢景帝說了一句最關鍵的話:這個事是朕讓他做的。申屠嘉沒有話說了,回到家裡吐血而死。這就是說,晁錯剛一上台就氣死一宰相。

申屠嘉是什麼人啊?申屠嘉是跟著高祖劉邦打天下的功臣啊!這樣的人都搞不掂晁錯,還有誰能擺平他?晁錯--我們可以想像得出--他在朝中更加是恃寵驕人,不把別人放在眼裡了。

這裡順便要說一下申屠嘉這個人,他可不是小人。我們去看史書對申屠嘉的評價,這個人其實是一個非常廉潔的清官,有個說法叫"門不受私謁"。什麼叫"門不受私謁"?就是他在自己家裡頭是從不接待客人的。其他的官員你不要到我家裡來談事,有事咱們上朝,到辦公室去談。袁盎曾經找過申屠嘉,申屠嘉說,袁公有什麼事嗎?公事明天到辦公室找辦事員談,如果是私事,本丞相無私事,清官嘛。由這件事情而來,申屠嘉在這個朝廷當中威望是很高的。晁錯你得罪了申屠嘉,你就同時得罪了一批正人君子,比方說後來聯名上書要殺晁錯的廷尉張歐。他是個什麼樣的人呢?也是個大好人。廷尉我不是說了嗎,是司法部長兼最高法院院長。張歐他辦案子有一個原則,就是拿了判決以後,他要先看,看了以後,如果他發現這個案子有疑點,比方說證據不足、程序不對,就要發回去重審;如果交上來的案卷左看右看都挑不出毛病,那是證據確鑿,這個人也確實是罪大惡極,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不能赦免他了,那張歐會親自到監獄裡去宣讀判決書,流著眼淚,是一邊哭一邊讀,說你犯了什麼滔天罪行,不殺不足以平民憤,弄點好酒好肉伺候,你就上路吧。張歐是這麼一個人,你想這樣一個人都主張殺晁錯,晁錯得罪人得罪到什麼程度,我們就可想而知了。

那麼,晁錯為什麼不得人心呢?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政見不和。他主張削藩,其他人主張不動--"道不同,不相與謀"。第二個原因是性格不好。《史記》和《漢書》講到晁錯的時候都用了四個字:"峭"、"直"、"刻"、"深"。峭,什麼意思呢?嚴厲;直,什麼意思呢?剛直;刻,什麼意思呢?苛刻;深,什麼意思呢?心狠。一個人又嚴厲,又剛直,又苛刻,又心狠,能討人喜歡嗎?不討人喜歡。誰會喜歡這樣的人呢?誰會跟這樣的人成為好朋友呢?這樣的人怎麼會有一個好的人緣呢?而沒有一個好的人緣,你怎麼能在政府裡面混呢?這就是晁錯性格上的原因。

晁錯的這個性格,我們在電視劇《漢武大帝》裡面也看到有所表現。晁錯推出削藩的政策以後,朝野嘩然。晁錯的父親就千里迢迢從潁川趕到長安來找晁錯,他是這樣說的:外間所有人都說,你為政濫用權力,只管向皇上出壞主意,專以侵削劉氏諸王的封地為務。俗話說,疏不間親,天下劉姓都是一家,劉姓都是天子的親戚啊!為父就想問你,你能不能閉口不言?你一心為了鞏固他劉家的天下,難道你就不怕咱晁家有一天被滿門抄斬、滅門九族嗎?

聽父親這麼說,晁錯是這樣表白的:父親,兒子是從政之身,當仁不讓!削藩是利社稷安國家,關係到大漢朝千秋萬代、長治久安的大事。兒子義不容辭!父親,兒子忠孝難以兩全!

這個情節表現了什麼?表現了晁錯的忠心耿耿。晁錯是一個既忠心耿耿又深謀遠慮的人,按說他實在是一個國家棟樑,但是晁錯的忠心耿耿和他的深謀遠慮都有一點問題。什麼問題呢?晁錯他是為國深謀遠慮,但是為自己一點兒都不深謀遠慮,所以《漢書》對他的評價是:"銳於為國遠慮,而不見身害。"就是說自己要倒霉了,他都不知道。這樣的人,按照我們一般來說的道德標準來看,是一個大好人啊:大公無私、一心為公、一往無前、奮不顧身,這不是很好嗎?怎麼會不好呢?這裡面有一個問題,就是不能為自己考慮的人,他往往也不能為別人考慮;不懂得民情的人,不懂得那些人之常情的人,也往往不懂國情。國家是什麼?國家是由具體的人民構成的,人民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你不了解人,你就不能以人為本--所謂以人為本,就是要了解人性、人情,包括人之常情,你不能夠沒有人之常情。一個不把自己生命放在眼裡的人,往往也不把別人的生命放在眼裡;一個不把自己的生命當回事兒的人,也不會把別人的生命當回事兒。你既然不能把別人的生命當回事兒,又怎麼為民眾謀福利呢?一個連自己都保衛不了的人,你能夠保衛國家嗎?所以對於這樣一種奮不顧身,我們要一分為二地來看:承認他道德上高尚的一面,也看到他缺陷的一面。

忠心耿耿又有什麼問題呢?忠心耿耿的人往往會有這麼一個問題:我既然是一心為公的,誰反對我,就是一心為私;我既然是忠臣,誰反對我,那就肯定是奸臣。這樣他就會以自己來畫線了,他就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了。而一個人不能夠聽取別人不同的意見,他就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兼聽則明嘛。如果晁錯你做到了兼聽,就不能說只要你是一心為公,而別人只要和你意見不同就是一心為私的。晁錯就是這樣固執,這是不是有問題呢?

第三個問題,就是他那個一往無前。一往無前,我們以前也認為是一種很高尚的品德--當然我們某些時候是需要一往無前,需要奮不顧身的,也需要執著,需要認死理--但要看什麼人,什麼事兒,什麼情況。比方說你做學問,執著是好的。為什麼呢?要追求真理。一個學者、一個科學家,一定要執著,一定要認死理兒--我認準了這個,我就這條道兒走到黑了,不碰到南牆我絕不回頭,也許在探索過程中我還沒有碰到南牆就找到真理了。但是政治家不行,政治家必須是既有原則性,又有靈活性--該堅持的時候堅持,該妥協的時候妥協,該讓步的時候讓步,該迂迴的時候迂迴。而且政治家要考慮的問題不僅僅是一件事情該不該做,而且還要考慮能不能做,現在就做還是將來再做--這是一個政治家所需要的素質,他得看三步。而晁錯是執著、堅持、認死理、只看一步--削藩就是對的,就是要做的,能不能做他不考慮,現在就做還是將來再做他也不考慮。

漢文帝是做了考慮的,所以晁錯一再向漢文帝上書,漢文帝不採納。後來晁錯給漢文帝上疏的時候寫了這樣一句話:"狂夫之言,而明主擇焉。"意思是說,我是一個很狂妄的人,我說了一些狂話,請英明的皇上來做出決策。漢文帝對此的批示是什麼呢?漢文帝批示說:"言者不狂,而擇者不明,國之大患,故在於此。"就是說一個國家最糟糕的是什麼?能夠提意見的人其實並不狂,但是如果做決策的人他糊塗,這就糟糕了。所以說漢文帝是政治家,他是清楚的,他很清楚建議歸建議、決策歸決策--建議沒有狂不狂的問題,什麼建議你都可以提,但是決策有英明不英明的問題,決策不能不英明。這個道理文帝懂,但景帝不懂。景帝不懂的結果是什麼呢?他採納了晁錯的削藩策,而且還讓晁錯自己來主持這項工作--這一下子麻煩就大了。

為什麼說讓晁錯來主持削藩是不對的呢?削藩不正是他的政治主張嗎?他提出這個政治主張就讓他來推行難道不是很合適嗎?

我們先要看削藩是一件什麼樣的事兒。對於這件事情,宋代的蘇軾,也就是蘇東坡,他有一篇文章叫《晁錯論》。《晁錯論》的一開篇,蘇東坡就提出一個觀點來,他說,一個國家最困難的事情、最難做的事情是什麼呢?是看起來天下太平而實際上埋藏著隱患,這個事情是最最難辦的,因為你不知道怎麼辦才好。那要怎麼辦呢?只有那些特別的、傑出的、優秀的人才可以擔當這樣的一個重任,而晁錯不是這樣一個人!也就是說削藩其事是其事,晁錯其人非其人--削藩這件事情做是該做的,但是讓晁錯來做是不對的。按照蘇東坡的觀點,做這件事情要有三個條件:"前知其當然,事至不懼,而徐為之圖"。第一個條件是"知其當然",就是事先把這個事情想得清清楚楚,清楚這個事情的來龍去脈和利害關係--我如果做的話可能會怎麼樣,我如果要做的話應該怎麼樣,全部把它想清楚了。晁錯把削藩的事想清楚了沒有呢?應該說他沒有想清楚。我們看到他提出的就只是一個口號:"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就這八個字,並沒有看到他做什麼可行性研究,也沒有看見他提出可操作的方案,他只是覺得應該這樣做,其他的一切準備都是沒有的,所以說晁錯不具備第一個條件。

因此他也就不具備第三個條件--"徐為之圖"。"徐為之圖"就是說到了最後,即事情的緊要關頭,你有足夠的智慧和辦法慢慢地、不動聲色地來處理問題--晁錯也不具備這個條件。

更重要的呢,他也不能做到"事至不懼",就是事情來了以後不害怕。因為你要做的事情非常困難,尤其是大家都不能接受、都不能相信、都不能同意的事情,你硬著頭皮硬要做,這叫"冒天下之大不韙"。你應該預計到一旦發動以後會引起強烈的反彈,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和麻煩。這個時候,你一定要做到臨危不懼、指揮若定、神閑氣定,然後"徐為之圖"--這一點晁錯也沒有具備。吳楚叛亂以後,晁錯自己也蒙了,可以說是景帝和晁錯君臣倆都蒙了。雖然他們有一些思想準備,討論過這個問題,說削藩以後他們會不會反呢?晁錯說,不管他的了,"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反正是要反的,管他呢!漢景帝說,是啊,是要反的,我們就搞他一下!這會兒吳楚反了,兩個人說,真反啊?他們還真反啊?沒有主張了,完全沒有主張。

這個時候晁錯出了兩個餿主意,正是這兩個餿主意,直接把他自己送上了斷頭台。

晁錯這兩個致命的餿主意是什麼呢?

第一個餿主意是要殺袁盎。晁錯為什麼要主張殺袁盎呢?因為袁盎原來是吳國的丞相。最初分配官職的時候,袁盎就不想去吳國。他覺得吳王這個人很恐怖,摸不清楚他是什麼意思;而且吳王是跟著高皇帝打天下的大功臣,國家又強大,我袁盎去做一個丞相,如果中央政府和吳國它們兩個鬧矛盾,我夾在當中不是成了風箱里的耗子啊?所以他不想去。有人就給袁盎出了這麼一個主意,說你反正會喝酒,你去吳國以後呢就做一件事情:喝酒。如果中央派使節來問吳國怎麼樣,你就報告說吳王不造反--吳王沒有造反的意思。袁盎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後來他被晁錯找了個碴子罷了官,現在是一介草民。這個時候吳國一造反,晁錯就把他御史府的人召集起來開會,說你們看看,我主張呢把袁盎殺了,因為袁盎接受吳王的賄賂,老是報告說吳國不會造反,現在吳國造反了嘛,只要把袁盎一殺,我們就知道,他們兩個搞什麼鬼名堂了。結果他的下屬都不贊成,說,部長啊,這個吳國要是沒造反,你把袁盎殺了說不定還有些用,你把袁盎抓起來還能看吳國會有什麼反應;現在吳國反都反了,兵都打過來了,你把袁盎殺了有什麼用呢?再說袁盎也是我們朝廷的大臣嘛,並不是吳國的大臣嘛,他怎麼會有陰謀詭計呢?這樣大家就都不同意殺,一看大伙兒都不同意殺,晁錯就在那裡猶猶豫豫、舉棋不定。

這消息很快就傳出去了,袁盎得到消息就出去找竇嬰--因為袁盎現在已經是一介草民,罷了官了,沒有資格見皇帝。竇嬰就趕快找到漢景帝,說你應該把袁盎找來問一問,因為袁盎曾經是吳國的丞相,他比較熟悉吳國的情況,我們現在既然要對付吳國造反,應該請袁盎來討論一下。

漢景帝覺得有道理,就召見袁盎--他召見袁盎的時候晁錯就在旁邊--漢景帝就問,袁盎,你曾經是吳國的丞相,你熟悉吳國的情況,你覺得吳國的造反能成還是不能成氣候啊?袁盎說,他們不能成氣候。漢景帝問,怎麼可能不成氣候呢?你想想想,吳王"煎礦得錢,煮水得鹽",那麼有錢,都一大把白頭髮了,他還造反,沒有足夠充分的準備他會反嗎?袁盎說,吳國有錢不假,有人也不假,但是吳王招募的都是一些亡命之徒,都是一些黑社會,這些人是沒有義的,不忠不義的人怎麼能打得過我們正義之師呢?所以說他們肯定不能成氣候。

漢景帝一聽,覺得這個人不錯,就問,你有什麼好辦法?說說看!袁盎說,臣有一個主意,但是只能單獨和陛下彙報。景帝說,好好,其他人都走開。可晁錯還站那兒不動窩。袁盎說,國家機密,人臣不得與聞。景帝只好跟晁錯說,你也走吧。晁錯就只好走掉了。

袁盎說了一句話:"今計獨斬錯。"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現在我的一個錦囊妙計就是馬上把晁錯殺了。因為古人打仗講究的是師出有名,你如果沒有正當名義去打仗是打不贏的,那叫做不義之師。現在吳楚兩國的旗號是什麼呢?他們說的不是造反,吳楚兩國一再說我們不是造反,我們是"清君側",我們是幫助皇帝,我們是鞏固大漢江山。那麼最好的辦法--不管是借口也好,是旗號也好,是真實原因也好--就是把他們這張嘴堵起來,而堵他們這張嘴的辦法就是殺晁錯。殺了晁錯,吳楚那邊就沒有起兵的理由了,它就會不戰而退,咱們"兵不血刃"即可平定叛亂。景帝就說,我想想吧,如果真的能起作用呢,我也不在乎一兩個人的--這一兩條人命又算什麼呢?這是晁錯的第一個錯誤,他不該提出殺袁盎;他不提出來殺袁盎,袁盎也不會提出來殺他。

晁錯出的第二個餿主意更是糟糕。是什麼呢?他提出:請漢景帝御駕親征,而他自己則留守京城。蘇東坡說,外出打仗是危險的,留下來看家是安全的--這是誰都知道的。在這個緊急關頭,晁錯你怎麼能把最危險的事情派給皇帝,而把最安全的事情留給自己呢?這是沒有任何人會同意的。晁錯提出此議,惹起朝中一批忠臣的不滿,說你晁錯這樣做簡直是奸臣嘛,你把皇帝推向第一線,自己卻躲在家裡面,是不是等皇帝被打敗了以後你來當皇帝?這樣做是任何人都不能容忍的。所以蘇東坡說,這個時候,即便沒有袁盎,晁錯也是死路一條!相反,如果晁錯這時候提出:削藩是我提出來的,這個禍是我闖的,我負責任,請皇上任命我為大將軍,我帶兵去打,我衝上前線,我身先士卒……讓皇帝覺得很安全,他會殺你嗎?他只會派軍隊,給錢,給糧,給草,支援你去打仗。這樣一來,你打敗了,死掉了,你晁錯是烈士;打勝了,打贏了,你晁錯是功臣--可晁錯你怎麼會想出這個讓皇帝親征自己留守的餿主意呢?

當然了,晁錯最大的錯誤,是太相信皇帝了。他認為他忠心耿耿,他認為他一心為公,他認為他一往無前,他認為他奮不顧身,他認為他給皇帝出了這個好主意,皇帝怎麼著也會保他!沒想到--文帝、景帝雖然在歷史上算是好皇帝了--他們同樣是要殺人的。

這就是晁錯之錯,他太急於成功了,他就想在自己有生之年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負,干成一件驚天動地、轟轟烈烈的大事。他也太個人英雄主義了,他不知道即使是一個英雄也是需要有後援的,也是要有後盾的。而他這種孤軍奮戰,是既無後援--朝廷的大臣不幫他,也無後盾--最後皇帝也不幫他,捨棄了他,漢景帝實際上是用其計、殺其人。在這些人的眼睛裡,晁錯也好,或者是其他什麼功臣,比方說韓信、竇嬰這些人也好,都不過是他的狗和馬,不算是人。用得著你的時候,他會用;用不著的時候,他就殺,這是歷史的教訓。

當然,晁錯畢竟是袁盎第一個提出來要殺的,所以晁錯的死還是和袁盎有關係。那麼袁盎又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既然晁錯是君子、是忠臣,是不是意味著袁盎就是小人、是奸臣呢?

這個問題,我們下一講再談,謝謝。

第三講 袁盎與士

【內容簡介:歷史的記載,用事實告訴給我們一個真實的袁盎,他不避親疏,正直無私,而且齋心仁厚,他的所作所為,都是為國為民。所以,他不是小人,而是君子,是忠臣。但為什麼他被稱為漢代的「無雙國士」?「士」究竟又是怎麼回事呢?袁盎因為提議殺晁錯,而晁錯是忠臣,所以後世某些人就稱袁盎為小人。但也有很多人認為他是君子,認為他的言行舉止,是漢代國士的風範。那麼,他到底是小人還是君子,是奸臣還是忠臣,是非曲直,歷史的事實,告訴了我們一個怎樣的袁盎呢? 

  一個朝代的風雲跌宕,一個朝代的興衰榮辱,多少名臣將相沉浮其中,演繹出令人嘆息、令人稱頌、或悲壯、或激昂的風雲故事。漢朝的大臣袁盎就是其中之一。他正直無私,卻因為一件事而被稱為小人。他忠心耿耿,卻依然逃不脫橫遭慘死的命運。他俠肝義膽,是漢代典型的「士」,那麼,袁盎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士」又是怎麼回事?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將為您解讀《袁盎與士》。】

袁盎和晁錯確實搞不來,但袁盎不是小人,按當時的標準看,他的道德品質不亞於晁錯。司馬遷為袁盎和晁錯作傳,說袁盎的道德品質是宅心仁厚、慷慨仗義、聰明睿智、老成謀國,堪稱"無雙國士"。所以,袁盎傳記的篇幅還要多於晁錯。袁盎兼有國士和俠士之風,然而,這樣一個"仁心為質,引義慷慨"的人,"好聲矜賢,竟以名敗"。他正直無私,卻被稱為小人;他忠心耿耿,卻慘遭橫死。那麼,袁盎究竟是個怎樣的人呢?

袁盎和晁錯是搞不來的,他們兩個勢不兩立到什麼程度呢?只要袁盎在,晁錯就不坐下;晁錯坐在那兒,袁盎就不進來;兩個人不能在一個地方吃飯,不能在一個地方說話--可謂勢不兩立。

我們已經說過,晁錯是對大漢王朝政權的鞏固做出了重大貢獻的人,那麼袁盎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晁錯的死與袁盎是有關係的,是袁盎首先向漢景帝建議殺掉晁錯的,所以歷史上往往把晁錯之死歸罪於袁盎。其實,這個是有點冤枉的。

因為第一,是晁錯首先提出來要殺袁盎,袁盎才向漢景帝提出來殺晁錯的。用現在的話說,袁盎這可以算是正當防衛,頂多也就是防衛過當。

第二,袁盎向漢景帝提出的建議是一個個人建議。這個時候的袁盎已經被罷了官、貶為庶民,是這樣一個沒有身份的人。他所提出的完全是一項私人建議,而真正最後決定殺晁錯是朝廷大臣正式打了報告,漢景帝做了批示的。

第三點,晁錯被殺以後,吳楚雖然沒有退兵,但是殺晁錯在政治上還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

一些觀望的、中立的國家就覺得吳楚兩國師出無名了。這對於後來平定吳楚之亂還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的。

但是,按照我們中國人的觀點--我們中國人的思想方法往往是種二元兩分的方法--鬥爭的雙方這一方如果是正人君子,另一方肯定是小人,一定是奸臣。既然歷史上肯定了晁錯,那就要否定袁盎:晁錯是忠臣,袁盎就是奸臣;晁錯是君子,袁盎就是小人。所以歷史上也有很多人,用"小人"、"奸臣"這樣的詞語來稱呼袁盎。

實際上不是這樣的,袁盎不是小人,也不是奸臣。他是一個很正直、很正派的人。

我們都知道,西漢初年有一件重大的政治事件,叫做呂氏之亂。就是漢高祖劉邦去世以後,呂后專政,呂后去世以後,漢廷的大臣們聯合起來平定諸呂。而在平定諸呂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人就是當時的太尉周勃,也就是後來平定吳楚之亂的太尉周亞夫的父親。周勃平定了呂氏之亂,安定了劉家的江山,當然是大大的功臣。所以漢文帝繼位以後,對於周勃是非常地尊敬:周勃在上朝的時候是得意揚揚,退朝時--我們看很多歷史題材的電視連續劇,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就是在宣布退朝的時候,是大臣們跪下來說吾皇萬歲萬萬歲,由皇帝先走,這是一般的禮儀--周勃先走,文帝目送之,這是很高的禮遇。

有一次剛好袁盎就在旁邊,就問漢文帝,陛下覺得周勃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漢文帝說,周勃乃"社稷臣也"。什麼叫社稷之臣呢?就是能夠和國家、和君主,同生死共患難,休戚與共,榮辱與共--這樣的一種大臣,就叫做社稷之臣。袁盎說,不對!周勃是功臣,但不是社稷之臣。漢文帝問他為什麼,袁盎說,您想想看,當年呂后專政的時候,周勃就是太尉,手上掌握著全國的軍權--太尉是全國最高軍事長官、三軍總司令,他手上是有軍權的--那時候他為什麼不動作?那個時候,劉家的王朝已經是奄奄一息、氣若遊絲、危在旦夕,周勃為什麼還紋絲不動呢?到後來呂后死了,所有的大臣都起來說現在我們要平定諸呂,要把呂家封的王都滅掉,這才去找周勃,周勃直到這個時候才出來。他不過是順應了形勢,頂多就算是識時務者為俊傑,怎麼能算是社稷之臣呢?只能算是功臣。

聽袁盎說了這些話以後,漢文帝對周勃的態度就變了--就莊重起來了,或者說就把皇帝的架子端起來了--周勃也就開始害怕了,誠惶誠恐了。

周勃出去以後,就跟袁盎說,你小子混蛋!我和你哥是哥們兒,你居然在皇帝面前說我壞話?袁盎不做任何回答。

後來沒有多久,周勃的丞相職務就被罷免了,回到了自己的封地。封地里的那些人一看周勃失勢,丞相不當了,就落井下石,誣告周勃謀反,漢文帝就派人把周勃抓到了監獄裡面。這個時候,滿朝文武噤若寒蟬,惟獨只有一個人挺身而出,為周勃辯誣,這個人就是袁盎。

袁盎上下四方奔走,把周勃從監獄裡營救了出來,從此周勃和袁盎也成了鐵哥們兒。請大家想一想,這樣一個正直正派的人能是個小人嗎?

還有個例子可以說明袁盎是一個宅心仁厚的人。

袁盎在當吳國丞相的時候,手下有一個人和他的婢女--就是他的丫鬟--兩個人好了。按現在我們的說法就是"相愛",但是在過去這個是不行的,按過去的說法就叫"私通"。袁盎知道了以後裝糊塗,視而不見,置若罔聞,照舊信任他的這個下屬。後來有人就跟他這個下屬說,你小子不要太得意了,老爺已經知道了。於是這個下屬就畏罪潛逃。袁盎聽說以後,騎上馬把這個下屬追了回來,說,你不要走,我把這個丫鬟賜給你,你們兩個正式結合吧。為此這個人是非常感激袁盎的。後來袁盎出使吳國的時候,被吳王劉濞扣在軍營裡面準備殺頭,趕巧看守袁盎的軍官就是這個人。他在晚上跑到關押袁盎的地方,把周圍的士兵用酒都灌醉了,然後對袁盎說,大人,你是我的恩人,現在跟我走吧--電視連續劇《漢武大帝》裡面就真實地表現了這個情節。

這樣看來,袁盎他不可能是一個小人。

實際上,袁盎這個人,無論在朝廷當中,還是在江湖當中,都有崇高的威望。漢文帝時期有一個有名的大法官叫張釋之,張釋之判決所有的案子都是依法辦事的,就是說按照當時的律條,規定是一個什麼樣的處分,他就給一個什麼樣的處分--為了這個事他曾多次頂撞漢文帝。這個人是誰發現的?袁盎,張釋之是由袁盎發現以後推薦給漢文帝的。

漢武帝時代也有一個有名的清官,一個很正派的官員,叫汲黯。汲黯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是一個非常耿直的人,他在皇帝面前從來都是說實話的。他曾經非常直言不諱地批評漢武帝,那話說得非常重,他說"陛下內多欲而外施仁義"--說皇帝您這個人內心深處有很多很多的慾望,說得好聽叫"雄才大略",說得不好聽就叫"好大喜功",說得再難聽一點就是"貪得無厭"--您是這樣一個人,可是外面還裝出一副仁義的樣子,您能做堯舜之君嗎?這個話說得非常重。另外他還有一個話也說得非常直。因為漢武帝親政以後他要提拔自己的人,就是那些贊成他的治國理念、贊成他的政治路線的人。他從基層把他們迅速地提拔起來,把以前朝中的那些老人逐漸排擠出去。所以,很多出身很低很差的人青雲直上,坐直升飛機似的、坐電梯似的往上陞官。汲黯又去跟漢武帝說了,陛下用人怎麼跟堆柴火似的,堆柴火就是後面來的反而放在上面--"後來居上"這個成語就是從這兒來的。

汲黯是這麼一個耿直的人,漢武帝這樣一個皇帝對汲黯是非常敬重的。我們知道,漢武帝的親信大司馬衛青的地位是非常之高的。衛青到宮裡見漢武帝,漢武帝可能會坐在馬桶上接見他--當衛青求見的時候,如果漢武帝正在上廁所,那來來來,坐在馬桶上就跟他談話;丞相公孫弘,就是總理,職位很高的了,如果他求見漢武帝,還要先問一問是什麼事兒,如果沒有什麼事,就是說沒有什麼重要的事,漢武帝即便衣冠不整也就接見了。但如果手下說汲黯求見陛下,漢武帝則要說"等一會兒,我把衣服穿好",一定要把衣服穿好,把帽子戴好,衣冠楚楚,才跟汲黯談話。這就是漢武帝給汲黯的最高禮遇。

而汲黯這麼一個人最佩服的人是誰呢?是袁盎,汲黯最敬佩的就是袁盎的為人。我們知道"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如果汲黯這樣的人最敬佩袁盎,袁盎還會是小人嗎?所以說袁盎不是小人。

袁盎不但不是小人,而且是真正的"士",堪稱"無雙國士"。那麼"士"又是怎麼回事呢?

什麼叫做"士"呢?我這裡給大家看的,就是現在我們知道的最早的一個"士"字--戰士的"士"這個字,最早就是這個字形。從這個字形看,很清楚的,"士"是什麼呢?是一個人,他的頭髮梳起來,上面用一根棍,把頭髮串起來,這就是"士"。所以,"士"的本意就是成年男子,特指未婚的成年男子。

古時候一個男子成年的標誌就是這個--把頭髮梳起來然後插上一根棍。我們知道,在清代以前漢民族是留全發的,人的一生只剪一次頭髮,就是出生三個月以後--大概是百日,或者不一定是百日,是一個吉日,三個月以後的吉日--剪一次頭髮,就是把胎毛剪掉。這一天母親就抱著孩子來到父親面前,由父親撫摸著孩子的頭,給他起一個名字--這個儀式叫做命名禮,就是說從此這個小孩有名了,表示承認他來到了人間,加入了我們家族。然後這個小孩子的頭髮就繼續長,長長以後不再剪了,從當中齊眉毛往兩邊分,這個叫做"兩髦",所以這個小孩子也叫"童髦"。頭髮再長長以後,就開始往兩邊盤,男孩子盤在兩邊,要盤成一個獸角的形象,即野獸的兩隻角,這個叫做"總角",所以兒童時代也叫"總角之時";女孩子呢,也往兩邊盤,盤到最後這個形狀像什麼呢?像一個樹椏,所以小女孩叫"丫頭"。

那麼男孩子長到二十歲,女孩子長到十五歲,就不能再是總角、丫頭了。這個時候就要把頭髮往當中梳,盤起來,給他戴上一個帽子,再插上一根棍,這個男孩子的禮儀就叫做"冠禮";女孩子不戴冠,而是插一根簪子,這叫"笄禮"。這個時候,表示你已經成人了,正式加入社會,可以有自己的社交活動了。

但是在周代、秦代、漢代,社會上有一個等級制:只有貴族家的男孩子才能夠舉行冠禮。就是說,只有貴族的男子才能戴冠,才能戴帽子;平民不行,平民只能戴頭巾,只能把頭髮盤起來,弄一個頭巾蓋在上面,把頭髮一捆--平民沒有資格戴帽子--所以高帽子不是隨便好戴的,戴高帽子是要有資格的。

這樣一來,"士",我們就明白了,它就是貴族的成年男子。貴族分四個等級:最高一級就是王,就是天子,第二級就是諸侯,第三級是大夫,第四級是士。那麼前三級的貴族和"士"又有什麼區別呢?

這之間的區別在於,天子、諸侯、大夫除了可以加冠外,還可以加冕。冕是什麼呢?就是皇上上朝的時候戴的那個禮帽。冕,它的上部有一塊板,這塊板叫延,延的前後要垂著珠串,用珍珠一串一串地串起來垂在前面和後面,這個東西叫旒。有一個細節我們可能不一定注意到,就是除了前後要垂旒以外,在耳朵旁邊也要垂兩顆玉,這兩顆玉叫做充耳,它的意思是:正確的話你就聽,不正確的話你就不要聽--什麼讒言、惡語、污穢之言,不要聽,這叫做"充耳不聞"--"充耳不聞"這個成語就是從這兒來的。那麼前面的這個旒是什麼意思呢?是視而不見的意思。不該看的你不要去看,不該聽的你不要聽,這是冕的作用。如果又有冠又有冕,那就叫做"冠冕堂皇"。天子、諸侯、大夫都有資格加冕,士加冠不加冕。所以,天子、諸侯、大夫是有冕之士,士是無冕之王。來看一下,這個"王"字實際上是"士"字上面再加一個冕,就是王了。

但是,不管你是哪一級的貴族,都是要加冠的,加冠一共有三次。我們在電視連續劇《漢武大帝》裡面可以看到這個鏡頭,漢武帝十五歲的時候,還是太子,漢景帝來給他加冠,舉行冠禮,一共加三次。第一次加的叫緇冠。緇冠就是一個黑的帽子,加了緇冠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有治權,就是有統治權。第二次加的冠叫皮弁。皮弁是什麼呢?皮弁是軍帽,也是獵裝,加了皮弁以後就意味著有兵權;加皮弁的同時往往佩劍。所以我們看《漢武大帝》,你會發現皇帝一天到晚劍不離身,走到哪兒都把劍帶著,因為佩劍是當時貴族男子的特權,也是他身份的象徵,你必須有一把劍佩在這裡。第三次加的叫做爵弁。爵弁是宗廟之冠,就是有祭祀權,有資格參加祭祀天地、祖宗的活動--我們知道當時國家大事就是兩件事,一個是祭祀,一個是戰爭,"國之大事,惟祀與戎"。

那麼,一個貴族男子第一次加了緇冠有了統治權,第二次加了皮弁有了軍事權,第三次加了爵弁有了祭祀權,那從此以後他就是一個非常有身份的男人了。對貴族男子來說,到死這個冠都是不能脫下來的。所以,有一次內亂的時候,孔子的學生子路在戰鬥中被敵人用戈把系冠的帶子砍斷了。子路馬上放下武器,說了句"君子死不免冠"--作為一個君子我死了以後,這個冠是不能沒有的。於是,他就去系帶子,不打仗了,這個時候敵方士兵們一擁而上,把他剁成了肉醬。孔子聽說這個消息以後,立即吩咐廚房把已經做好的肉醬倒掉,從此不吃肉醬了--因為一吃肉醬他就想起他的學生子路來,很傷心。

所以說,加冠不是一件小事情。我們在電視連續劇《漢武大帝》中看到,漢景帝那時候已經是病入膏肓、危在旦夕了,但還是掙扎著起來給他的兒子劉徹加冠。而且當時劉徹還不到年齡--男子是二十歲才加冠的--漢景帝知道自己將不久於人世,國家要交給太子劉徹,所以就讓他立即成人,強行給他加冠。

當時社會上的"士"都具有兩個方面的特徵,那就是紳士風度和俠肝義膽。一個真正的士,如果他是紳士的話,他就有俠肝義膽;如果他是一個俠士的話,他就會有紳士風度。

袁盎就是一個兼有俠肝義膽和紳士風度的人。袁盎是非常喜歡結交江湖豪傑的,他有很多很多江湖上的朋友,這些朋友有的也進了朝廷做官,有的在外面做隱士、做俠士、做游士,不管怎樣,袁盎都一視同仁,皆為朋友。其中有一個江湖大俠叫做劇孟,劇孟的鏡頭也曾在《漢武大帝》裡面出現過:劇裡面是講太尉周亞夫率兵平叛,有人報告說有人求見,周亞夫說誰都不見。報告的人說,這個人說他來這裡你一定會見。周亞夫問來人是誰啊,說是劇孟。周亞夫馬上換了態度說,啊,劇孟,劇孟得見見。還有那麼一個鏡頭,周亞夫說吳王劉濞如果此時還沒有把劇孟網羅在自己的帳下,那麼吳國這一次叛亂是註定要失敗了--這就是劇孟。

劇孟和袁盎是好朋友。袁盎後來罷官在家裡面待著,鬥雞走狗,遊山玩水,和劇孟常相來往。當時就有人勸他說,袁大人啊,劇孟是一個賭徒,他非常喜歡賭博,賭博可是一個很壞的事情,是很害人的,賭博的人你還是不要和他來往的好。袁盎說,劇孟是個好賭博的人,沒錯;但是你知不知道,劇孟母親死的時候前來送葬的車子有上千輛--這個人如果沒有什麼過人之處的話,怎麼會有這麼好的人緣?袁盎這樣說過:我看在這個世界上,一個人有了災難,上門求救,能夠不以父母在家為託辭的,也不裝作自己不在家的人,只有兩個人,一個是季心,一個是劇孟。

季心是什麼人呢?季心是季布的弟弟。季布和季心這哥兒倆都是大俠,但是特點不一樣。季布的特點是"重然諾",季布只要答應你一件什麼事,絕對是要做到的。所以當時有一句話說"千金不如季布一諾",你有一千斤黃金都不如季布說一個"諾"。我們現在看電視劇《漢武大帝》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所有人--本來應該按我們的說法說"是"的--他們都說"諾","諾",相當於現在的"OK"。還有觀眾提出來說那個應聲聽起來像"No"。其實漢代的時候,"是"、"承認"就是"諾",諾言這個詞就是從這兒來的。"諾"是什麼意思呢?是、對、承認、認賬、埋單,都是"諾"。

季布是很重然諾的,而季心是非常勇敢的,他們兩個都是舉世聞名的大俠。季心最敬重的人是誰呢?袁盎。那我們現在知道了,劇孟一個,季心一個,這些人都是俠士,也都敬重袁盎。由此我們可以知道,袁盎這個人是有俠肝義膽的。

司馬遷對袁盎的評價是:"仁心為質,引義慷慨","好聲矜賢,竟以名敗"。

那麼,袁盎既是一個有俠肝義膽的人,又是一個以天下為己任的人,這也就是他最後死於非命的原因--因為他太關心國家大事,因為他堅決反對立梁王為儲,最終招致災禍。

我們知道,漢高祖劉邦建立了大漢王朝以後定了一條制度,叫做父死子繼,以此來解決皇位的繼承問題。皇位的繼承問題在中國歷代王朝一直是個麻煩事,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歷史上秦始皇開創的這個新的帝國,在制度上有一個特點,就是把原來的世襲制度基本上全部取消,只留下一個--皇位世襲,官員再不世襲了。在秦以前,西周、東周的官都是世襲的--你的爸爸是大夫,你就是大夫,將來你的兒子也是大夫,從天子到諸侯到大夫都是世襲的。秦以後呢,官們都不能世襲了,惟獨皇帝是世襲的,所以留下了一個皇位的繼承問題。

皇位繼承在殷商時期它有兩種方式,一個叫父死子繼,一個叫兄終弟及。

一種是兒子接老子的班,一種是弟弟接哥哥的班。從周以後,就不能再兄終弟及了,因為弟弟接班是很麻煩的事情。但是,由於竇太后很喜歡自己的小兒子梁王劉武,所以多次提出來要漢景帝立梁王為儲,就是說一旦漢景帝死了,就讓他弟弟劉武來接班。

竇太后這樣考慮,一個是出於她喜歡小兒子--做父母的總歸是有些偏心的,有些小女兒、小兒子總是佔便宜的;再一個就是竇太后覺得自己身體很好,而她的兒子景帝身體不好,她想再有一個兒子當皇帝,這樣,她就可以在景帝死後繼續做太后。這個是不合制度、不合規矩的。是非對不對,這個我們說不清楚--你說是劉武做皇帝對國家好,還是劉徹做皇帝對國家好?但是,從當時的制度來講,這樣做肯定是不對的,所以袁盎反對。而袁盎這個時候是犯不著來反對的,因為這個時候他已經退休了。你都已經退休了,在家裡閑居,你管這閑事幹什麼?但袁盎他覺得自己應該忠心耿耿,應該為國家考慮。所以袁盎惹起梁王劉武的仇恨,被他派刺客給殺了。

這裡面有一個細節很重要,就是第一個受命來殺袁盎的刺客沒有殺袁盎。這個刺客來了以後,先是到處打聽,他逮住一個人就問,你看袁盎這個人怎麼樣啊?那人說,好啊,袁盎是個好人啊!又問一個人,你看袁盎怎麼樣啊?回答是,君子啊!又問,你覺得袁盎怎麼樣?回答是,他為人俠義啊!這個刺客問了一圈回來以後,他下不了手了。於是他跟袁盎說,我是梁王派來的,梁王派我就是來殺你的,可是我下不了手;但是我告訴你,我不殺你,還有的是人來殺你,你還是躲起來吧!

袁盎沒有躲,終於被梁王后來派去的刺客殺了,所以袁盎也是死於非命的。從某種意義上說,袁盎是死於國難。

和袁盎一樣反對立梁王為儲的還有一個人,這個人就是竇太后的侄子竇嬰。竇嬰和袁盎是好朋友,他們兩個和晁錯都搞不來。最後,袁盎死於非命,竇嬰也死於非命。竇嬰的死是怎麼回事?竇嬰又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呢?我們下一講再談。

第四講 竇嬰與外戚

【內容簡介:西漢前期,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正是這些一代又一代的英雄和人才,輔佐高、惠、文、景數代皇帝,開天闢地,建功立業,才成就了武帝的輝煌盛世。他們是大漢王朝的功臣。但是,這些功臣並非都有一個好的歸宿和結局。其中竇嬰就是一個令人扼腕的悲劇人物。他是外戚,曾經權傾朝野,最後卻落得滿門抄斬的結局,竇嬰之死成為武帝時期的一大疑案。竇嬰之死起因於灌夫在丞相田蚡婚宴上的一次鬧酒,之後以偽造先帝遺詔定罪。而製造這個冤案的背後操縱者就是丞相田蚡。作為外戚集團勢力的新興代表,丞相田蚡早把沒落外戚竇嬰看做是眼中釘。面對這兩大外戚集團你死我活的鬥爭,漢武帝是如何協調這些外戚的關係呢? 

  據《史記》上的記載,漢景帝臨死時候留給竇嬰一份遺詔,告訴他如果遇到了麻煩,可以直接打報告給皇帝。竇嬰以為有了先帝遺詔這個上方寶劍就可以免死了,可事情並非那麼簡單,最後竇嬰以偽造先帝遺詔罪而被斬首,那麼歷史上究竟有沒有這份遺詔呢?廈門大學中文系的易中天教授將為您揭開這個歷史塵封久遠的謎團。】 竇嬰之死是武帝時期的一個大案。此案起因甚微--灌夫鬧酒,後果卻很嚴重:灌夫族滅,竇嬰棄市,田發神經病死。此案的一大疑點,是所謂"先帝遺詔"--竇嬰以矯詔罪被判處死刑。所謂"先帝遺詔"只有九個字:"事有不便,以便宜論上"。然而漢景帝對竇嬰的評價並不高,何以給予他這樣的重託呢?

事實上,無論如何,竇嬰非死不可。為什麼?因為他是外戚集團的代表人物。

竇嬰的死是西漢初年的一大疑案。這個案子雖然很大,起因卻非常之小,是什麼呢?就是灌夫在丞相田的婚宴上鬧酒。那麼灌夫為什麼要在田的婚宴上鬧酒呢?是因為他發現來參加婚禮的人對竇嬰不尊敬。具體地說,就是田給大家敬酒的時候,所有的賓客都避席了;而竇嬰來給大家敬酒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沒有避席。那什麼叫避席呢?我們知道,古人是席地而坐,是坐在地上的,所以召開會議或者是舉行酒宴時,要先把這個席子放好。你的席子放在哪裡,你的座位就在哪裡,這個叫做席位。主人坐在正中、主要的地方叫主席,其他的人分成兩列排在旁邊叫列席。如果是主人或者重要的貴賓來給咱們敬酒,咱們要避席--離開這個席位,然後退下來說"不敢當"。

那麼在田的婚宴上,田來敬酒的時候,所有的客人都避席了;而竇嬰來敬酒的時候,大多數的客人都半避--半起避開,說"不敢當"。這說明什麼呢?說明這些客人對竇嬰不夠尊重。而竇嬰的資格可比田要老得多。當年竇嬰炙手可熱、紅極一時的時候田是什麼?他只是個郎官,想拍竇嬰馬屁都拍不上的;現在田當了丞相,竇嬰下台了,你們就這樣?你們太勢利眼了吧?所以,灌夫就發脾氣了。

灌夫發脾氣,他也不好找別的人發啊,他瞄準一個灌家的人,是他的晚輩--我家裡人我總可以教訓吧!這個傢伙在幹什麼呢?在和程不識將軍說悄悄話。灌夫就跑過去說,幹什麼幹什麼?老夫來給你敬酒,你卻像個女人一樣地說悄悄話!幹什麼呢?你平時說程不識將軍一錢不值,怎麼你現在跟他說悄悄話?

田看到這個就不高興了:打狗要看主人嘛,這個是我的客人嘛。田就說灌夫,你這話什麼意思?程不識將軍和李廣將軍都是衛尉,你這樣說程不識將軍,那把李廣將軍的面子往哪兒放?灌夫說,老子今天豁出去了,管他們什麼姓程的姓李的!然後就鬧起來了,一鬧起來灌夫就被抓起來了。因為這場婚宴是太后懿旨要田辦的,那麼你不給田面子便是不給太后面子,這叫做"大不敬",是可以論罪的。

灌夫被抓起來以後,竇嬰想,灌夫為什麼鬧酒呢?他是為了給我爭面子。那我不能不救灌夫啊!竇嬰就出面救灌夫,結果竇嬰也被抓起來了。竇嬰一看急了,馬上託人跟皇帝說,我有先帝遺詔,先帝遺詔上已經說了,我竇嬰可以怎樣怎樣。

據《史記》上記載,漢景帝臨死的時候留給竇嬰一份遺詔,告訴他如果遇到了麻煩可以直接打報告給皇帝。竇嬰以為有了先帝遺詔這個尚方寶劍就可以免死了,可事情並非那麼簡單,最後竇嬰以偽造先帝遺詔罪被斬首。那麼,歷史上究竟有沒有這份遺詔呢?

漢武帝接到報告一看,說有先帝遺詔,那我們就去查一查吧,就到尚書那兒查。尚書是什麼意思呢?尚書在漢代是保存國家圖書、資料、檔案、文件的地方,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圖書館兼國家檔案館兼國家機要局。漢武帝派人到尚書那兒一查,說是沒有,沒見到存檔。於是就給竇嬰定了個罪名是"矯詔"--偽造先帝遺詔。這是很大的罪過,為此就把竇嬰給殺了。所以竇嬰這個案子的疑點,就在於到底有沒有所謂的先帝遺詔。

那麼,史書上的記載只是這樣的:竇嬰說有先帝遺詔,而檔案館裡沒有先帝遺詔。這就有好幾種可能:第一種可能就是竇嬰矯詔,偽造了一個詔書;第二種可能是沒有存檔;第三種可能是存檔的詔書被毀掉了。那麼,沒有存檔又分兩種可能:一種是景帝忘了存檔,第二種是景帝故意不存檔。被毀掉也有兩種可能:一是王太后和田把遺詔毀了,二是漢武帝把遺詔給毀了。

現在我們在電視連續劇《漢武大帝》裡面看到的,是選擇"王太后、田毀詔"這種說法,但是我覺得這種可能性不大。因為根據《史記》的記載,竇嬰的所謂先帝遺詔只有九個字,叫"事有不便,以便宜論上"。這九個字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你竇嬰如果遇到了什麼麻煩,任何時候都可以直接打報告給皇帝,你怎麼說都行。也就是這麼九個字,這九個字不是很嚴重啊,不是像電視劇裡面說的那樣--竇嬰手上有一份先帝遺詔,根據這個遺詔竇嬰可以做周勃,就是平定諸呂之亂的周勃,擁有這個權力,可以廢掉太后,可以平定王氏、田氏。

根據"事有不便,以便宜論上"這九個字看,竇嬰手裡的遺詔並不具備那樣一個性質,就是說漢景帝並沒有授權竇嬰可以做周勃。而且根據漢景帝對竇嬰的一貫看法,也不大可能留下一份遺詔說:竇嬰你做周勃,看到出問題以後就把王太后廢掉!這不大可能,因為漢景帝對竇嬰的評價並不是很高。竇太后曾經建議漢景帝讓竇嬰當丞相,漢景帝說了這樣的話,說魏其這個人--竇嬰是封了魏其侯的--"沾沾自喜,多易,難以為相持重"。什麼叫沾沾自喜呢?沾沾就是揚揚得意;自喜,就是自戀、自愛,自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沾沾自喜"這個成語就是從這裡出來的;"多易"就是指草率輕浮;"持重"是指擔當重任。連在一起就是說:竇嬰這個人自鳴得意,自視甚高,草率輕浮,很難承擔丞相的重任--這樣的人,漢景帝怎麼會讓他做周勃呢?

當然了,哪怕就只有遺詔上的這九個字,王太后和田也不會高興,也會緊張,漢武帝可能也不會高興--他們也可能想把這個遺詔給毀掉。但是毀詔並不容易,因為我們知道宮廷里的存檔應該有兩份,就是既存件又存目。現在我們在電視劇《漢武大帝》里看到的是裝遺詔的盒子沒有了,這個盒子和遺詔是可以拿去燒的。但是還有一個登記冊啊,當初發的詔事後還是要登記的啊--某年某月某日,上賜魏其侯,詔書一份,存在第幾行,第幾格,哪個柜子--得有這個東西啊,這個目錄你刪不掉啊,那個你怎麼毀得掉呢?甚至也可能只有一個目錄,只是登記了一筆,沒有什麼副本--我們也搞不清楚是不是有副本--但是即便沒有副本,登記的這麼一行字也應該是有的,這個東西是毀不掉的。所以說,毀詔的可能性不大。

那麼,矯詔的可能性也不大--竇嬰沒有那麼大的膽子去偽造一份先帝遺詔,他哪有那麼大膽子?而且根據司馬遷的記錄來看,當時的人都相信竇嬰手上是有一份先帝遺詔的,上面就是這九個字:"事有不便,以便宜論上"。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如果景帝給了竇嬰一份詔書,那不是寫幾個字就行了的,是要加印加璽的。這幾個字你能夠偽造,璽印你也能偽造?漢代是個非常重視印信的朝代,我們在電視劇里已經看到了,即便拿著皇帝的節杖和詔書但沒有虎符,也是不能調兵的啊。這是漢代的一個特點,它是認圖章不認人,認證件不認人的--我是誰你還不認識嗎?不行,拿證件來,拿虎符,拿印章來,沒這個我不認識你。那竇嬰怎麼去偽造這個璽印呢?看來也不大可能。

如此一來就只剩下這幾種可能了:一種是漢景帝給了竇嬰一份密詔,忘了存檔。但如果漢景帝是讓他做周勃的,這麼重要的事怎麼會不存檔呢?那麼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漢景帝故意不存檔,故意不存檔就是坑他(竇嬰)啊--我給你一份密詔,我又不存檔,只要你一拿出來你就完蛋--但是這個漢景帝好像對竇嬰也沒有如此深仇大恨,要設這麼個計策來陷害他吧。最後只剩下一種可能性,就是漢景帝當時也就打了一個白條,隨手寫了張便條,也沒有蓋章,也沒有用印。但是這種推測的可能性也不大,所以我覺得竇嬰所掌握的先帝遺詔是個謎。

竇嬰之死起因於灌夫在丞相田婚宴上的一次鬧酒,之後以偽造先帝遺詔定罪,而製造這個冤案的背後操縱者就是丞相田。作為外戚集團勢力的新興代表,現任丞相田早就把沒落前任、同是外戚身份的竇嬰看做是眼中釘。

什麼是外戚?外戚就是皇帝的母族和妻族。所謂母族就是母親家的人,妻族就是妻子家的人。當然皇帝的妻族範圍比民間的範圍大一點--民間是妻和妾分得很清楚,妻家和夫家是婚姻關係,夫家和妾家沒有關係,不算做婚姻關係;但是皇帝會特殊一點,有時皇帝妾家的人也可以算做妻族裡面的。母族和妻族是一個人關係最密切的兩個家族,再加上自己這一族--父族,合稱為三族。但是這三族性質不同,分量也不同。父族是血統關係;母族是血緣關係;妻族是姻緣關係,就是說,妻族和自己一點兒血緣關係都沒有。對於皇族來說,父族就是皇族,也叫宗室。當然,在西漢的時候,母族和妻族也可以算做宗室;到了清代的時候,就規定只有努爾哈赤的父親塔克世的直系才能算宗室了--所以說,各個朝代宗室的演算法也不太一樣,但是基本上算起來,按皇帝父族支脈傳下來的可以算宗室,可以叫做鳳子龍孫。母族和妻族不同姓,他們是外姓人,叫外戚,也叫做皇親國戚。宗室就是同姓的,鳳子龍孫是可以封王的;外戚,也就是異姓的母族和妻族只能封侯。

這個是政治待遇不同,但是待遇不等於關係,待遇高的不一定關係好。為什麼呢?同姓的這些宗室往往更有威脅性,因為他也有潛在的皇位繼承權--

一旦在位的皇帝死了,沒有兒子,那就要到同姓的宗室裡面去找一個人。漢文帝就是這樣當上皇帝的嘛--漢高祖死了以後,他的兒子漢惠帝繼位,漢惠帝死了以後,兒子也沒了,只好把他的兄弟劉啟從藩王的位置上請進京城來,請他做皇帝,這就是漢文帝。所以說,這些藩王們都有一點點準備當皇帝的意思,至少是總覺得自己是有資格當皇帝的--你姓劉我也姓劉,你是高祖的子孫,我難道不是高祖的子孫嗎?憑什麼你當我不能當?所以劉濞想造反嘛,劉安想造反嘛,就因為他也姓劉邦的劉啊!那麼你不姓劉的--姓竇的、姓田的、姓衛的,本來就是沒有資格做皇帝的,你要做皇帝的話,那就是謀反,是大逆不道,會遭到群起而攻之。對皇帝來說,這樣的人反而相對安全,在這個時候,皇帝在政治上會傾向於外戚而不是傾向於宗室。所以說,漢代外戚在政治舞台上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這也就是皇后、太后一族常常能夠干政的頭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漢王朝從一開始就是夫妻店,漢高祖劉邦的正妻呂雉可不是什麼弱不禁風的嬌小姐,也不是什麼養尊處優的嗲太太,她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女強人,她是和漢高祖劉邦一起打江山、打天下的。她還做過項羽的俘虜--當時項羽殺過來以後,把劉邦的爸爸和劉邦的老婆呂雉都俘虜了,楚漢兩軍交戰的時候,項羽就在軍前架起一口大鍋,鍋裡面燒著油,然後把呂雉和劉邦的父親太公給綁過來,喊話道,劉邦,現在你老爸和你老婆都在我這兒了,你要是不投降的話,我現在就把他們下了油鍋!劉邦說,嗨,項羽呀,別忘了咱倆是結拜兄弟啊!我爸就是你爸,你要是把咱爸烹了呢,別忘了給我分一碗肉湯啊。這個就是大英雄,這個就是大流氓,我跟你說其實就是一回事--所以說呂雉她和劉邦是出生入死,同甘苦共患難的,是這麼當的皇后和太后。劉邦去世以後,呂后的兒子漢惠帝很懦弱--說得不好聽是懦弱,說得好聽就是仁慈--對於很多事情是下不了手的。呂后把她的情敵砍去手腳,瞎其眼,聾其耳,割其舌,放在廁所裡面,叫做"人彘"--彘就是豬--她兒子漢惠帝看了以後就痛哭流涕地說,我怎麼會有這樣的媽,我還怎麼做皇帝呢?自此不再過問政事,所以這期間一直是呂后專政。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太后干政的傳統。

第三個原因,漢代號稱"孝治天下",他們治國的理念就是一個字--"孝"。皇帝要帶頭孝,下面的子民也都孝。為什麼要提倡孝治呢?就是根據這樣一個原理:在家是孝子,出門就是忠臣。皇帝是整個國家的君父,如果你在家裡面能孝順你的父親,出去做官的話當然也會忠於國家的父親--皇帝嘛。你看漢代皇帝的謚號--就是皇帝死了以後要上一個尊號--前面統統都有一個"孝"字,只有兩個人例外,一個是漢高祖高皇帝,還有一個世祖,就是東漢的開國皇帝光武皇帝。其他的皇帝前面都有一個"孝"字,孝惠皇帝、孝文皇帝、孝景皇帝、孝武皇帝、孝昭皇帝……既然你孝治天下,當然要尊敬太后,太后就可以干政,所以外戚的力量在兩漢一直是很強很強的。現在我們看歷史書也好,看電視劇也好,漢武帝剛剛登基的時候主持朝政的人是竇太后,是竇太后管事的,國家的重大政治問題都必須通過她老人家,她老人家如果不願意的話,你什麼事情都做不成。

可是竇太后也不能萬壽無疆啊,她也是要死的,她死了以後就是王太后干政了--王太后是漢武帝的母親。竇太后死的時候已經是太皇太后了,王太后也想學竇太后繼續管她這個兒子,誰知道漢武帝不是一個像漢景帝那樣好控制的人。實際上漢武帝這個時候已經起了心思,就是必須把母族的外戚剪除掉,不能夠讓她們再在自己的頭上指手畫腳。而這個時候呢,由於竇太后的去世,竇家這個外戚集團失勢了;此時王家、田家--就是王太后這個集團--的勢力開始上升,田是一路青雲直上。

當田和竇嬰發生衝突時,漢武帝沒有辦法,礙不過王太后的情面--漢武帝退朝以後去看他媽媽,王太后是在絕食,說,老娘還活著,他們就敢這樣欺負我的弟弟;老娘要死了,我們田家人、我們王家人還不成了人家案板上的魚肉了?漢武帝沒有辦法,只好拿竇嬰下獄。

自從失去竇太后的庇護,竇嬰不再受皇帝的重用,周圍的人也漸漸與之疏遠,只有灌夫將軍一人不離不棄,成為竇嬰的生死之交。可是灌夫的忠貞給竇嬰帶來的只是暫時的安慰,卻為竇嬰之死埋下了大大的伏筆。這一切都是由於竇嬰本身的性格造成的。

《史記》說竇嬰這個人的性格是"任俠,自喜",《漢書》說他的性格是"俠,喜士"。什麼意思呢?"任俠"就是以俠義自任,認為自己最重要的擔當就是行俠仗義,這叫"任俠";"自喜"就是自視甚高、自鳴得意;"喜士"就是喜歡結交江湖上的人。這是竇嬰的性格特點。

正因為有這樣的個性,所以竇嬰才跟灌夫成了好朋友。竇嬰和灌夫是怎樣成為好朋友的?他們是什麼時候成為好朋友的?是在竇嬰失勢之後。因為竇太后去世,竇家的勢力就下落了,竇嬰自己也被罷了官,門庭冷落車馬稀,手下的門客都慢慢離開了他。這個時候灌夫來了,灌夫也是做過官的人,這個時候也是被罷官了,兩個下了台的官員同病相憐,而且惺惺相惜,結為生死之交。所以灌夫被捕入獄以後,《史記》上的說法是"魏其銳身為救灌夫"--竇嬰要挺身而出救灌夫。竇夫人就勸竇嬰說,你看啊,灌夫得罪的是誰?他得罪的可是當今太后啊,是當今丞相啊,你救得了他嗎?竇嬰怎麼說呢?他說:"侯我自得之我自失之。"我不就是個侯爵嗎?這個侯爵是我自己掙來的,我自己把它丟了有什麼了不起的!我不能夠眼睜睜地看著灌夫死了,而我竇嬰一個人還活在世界上--那是不可以的。這個是什麼?這個是哥們兒義氣,江湖義氣。

話說回來,灌夫這個人也是有問題的。灌夫是個什麼人呢?用現在的話說他是黑社會老大。灌夫也曾做過將軍,出生入死,在平叛吳楚之亂的時候身先士卒,身負重傷,九死一生;但是他也為非作歹,至少是他的家人和他的門客曾經為非作歹。灌夫的財產非常之多,富甲一方。他是潁川人,和晁錯是老鄉,他在潁川的勢力非常大,每天家裡開流水席,白吃白喝的有百十號人--都是些什麼人呢?都是江湖上那些人,說得好聽是些俠客,說得不好聽是些流氓、土匪、地痞、惡霸。你要知道在那個時代,什麼英雄豪傑、江湖好漢,和流氓地痞、黑社會老大沒有什麼區別,基本上是混為一談的。這些人橫行鄉里,魚肉百姓,霸佔田畝,壟斷水利。所以當時他們家鄉有一首歌,這首歌在電視連續劇《漢武大帝》裡面田出來告狀的時候還唱了,唱的是:"潁水清,灌氏寧;潁水濁,灌氏族。"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這個河水難道總會是清的嗎?只要有一天我們潁川渾濁了,你們灌夫一家就全完蛋了!可見當時民眾對他們是恨之入骨。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個集權皇帝,漢武帝不能容忍地方豪強勢力的壯大。

作為地方豪強的灌夫是當時朝廷打擊的對象,在惹怒了丞相田之後,竇嬰卻不識時務,以生命的代價去救助灌夫,引起漢武帝的不滿。其實,驕奢的田是漢武帝更憎恨的人,但是竇嬰卻最先成為外戚鬥爭的犧牲品。狡猾的田在東宮廷辯中抓住了竇嬰的什麼軟肋而置他於死地呢?田又是如何讓漢武帝在頃刻之間改寫了歷史呢?

其實,漢武帝終其一生要做的是這樣一件事情:中央集權,而且是集權於皇帝。實際上他一生做的也就是這件事情。加強皇權,首先是加強中央的權力,在中央的權力當中又要加強皇帝的權力,所以漢武帝做了一系列的政治制度改革。比如設內朝和外朝就是為了從宰相那裡奪權,這個情節在電視劇裡面是一筆帶過,就是任命衛青為大司馬作為內朝的領袖。什麼叫內朝?就是搞兩個政府:一個政府由宰相領導,叫外朝;一個政府由皇帝領導,叫內朝。他為什麼這樣做?就是要一步一步從宰相那裡把權力奪回來。宰相權力是相權,漢初規定相權和皇權基本上是平起平坐的--三公坐而論道啊--皇帝是五日一朝,只對重大的事情做一個批示,具體的國家事務是由宰相處理的。三公指的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坐而論道就是三個宰相在處理政務。這個職權漢武帝要把它奪回來,即奪相權為皇權。

另外一個集權措施是奪地方的權力集中到中央,漢武帝不可能容忍地方有一個非政府的、非官方的豪強勢力存在,對於豪強勢力他是一定要打擊的。

竇嬰和田實際上分別是兩個外戚集團的代表人物,他們與皇帝的關係不能從私人關係去看,而要看他們所代表的兩個利益集團。當然就個人而言,應該說竇嬰更有人格魅力;而田呢,應該說是猥瑣小人,是一個貪官,貪得無厭--田做了宰相以後,基本上把官員的任免權都拿在自己的手上--所以漢武帝可能更討厭田,因為田太腐敗,太跋扈,太霸道,太囂張。田和竇嬰不是有過一個廷辯嘛,在東宮辯論,竇嬰就揭發田貪污腐化,有買官、賣官這些事情。田說,是呀,我田就是一個貪官,我是貪得無厭,我是腐化墮落,我喜歡女人,喜歡狗,喜歡金銀財寶,喜歡好吃的東西,喜歡漂亮衣服,那不就是因為現在天下太平嘛!天下太平我又是皇親國戚,我享受一點怎麼了,我怎麼著了?可是你竇嬰在幹什麼呢?你和灌夫兩個人整天躲在家裡面鬼鬼祟祟地勾結一些地方豪強、江湖好漢,策劃於密室,點火於基層,日議朝政,夜觀星象,一天到晚是不是想著我們聖上怎麼樣了你們好怎麼樣啊?

這句話很厲害,實際上正是這句話打動了漢武帝。他要加強中央政府的權力就不能容忍地方豪強,他要加強皇帝自己的權力就不能容忍外戚集團的權力和勢力過大。你外戚集團居然和地方豪強勾結起來,那就非打擊不可了。所以儘管漢武帝從內心深處更討厭田,但他更不能容忍竇嬰和灌夫這樣的"勾結"。我認為這才是灌夫和竇嬰之死的真正原因。當然,這場鬥爭的最後結果是漢武帝漁翁得利,竇氏集團和田氏集團都垮掉了。

第五講 韓信被殺之謎

【內容簡介: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西楚霸王項羽和漢王劉邦,雙方為爭奪全國的統治權,展開了歷史上有名的「楚漢戰爭」。作為劉邦麾下的一代名將,韓信,公元前204年,用背水一戰的策略,以數千兵力擊敗20萬趙軍。公元前202年,用十面埋伏的計策, 逼得項羽在烏江自刎而死。 

  楚漢之爭結束後,功高震主的韓信馬上成了劉邦的一塊心病。項羽一死,劉邦馬上便奪了韓信的兵權,在公元前201年,劉邦又以謀反為名將韓信誘捕,韓信被抓時,仰天長嘆:兔死狗烹、鳥盡弓藏,但是劉邦此時並沒有殺他,只是把他貶為淮陰侯。在公元前196年,被劉邦的妻子呂后誘殺於長樂宮鍾室。 

  根據司馬遷《史記》的記載可是韓信在當齊王的時候,可以與劉邦、項羽鼎足而居,表現出對劉邦的忠貞不貳,沒有謀反。當時他的謀士那蒯通一心為其著想,勸他及早獨立。蒯通是如何勸韓信的呢?韓信是個軍事天才,在陷入政治決策的漩渦時,他是如何權衡其利弊的呢? 

  韓信在最能謀反的時候卻沒有謀反,而在沒有兵權的時候,卻謀反了。這究竟是怎樣一回事呢?有專家據此認為有勇有謀的韓信不會出此昏招,因此謀反並不可能,還有人認為韓信是被逼上梁山。韓信到底反沒反,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將為您講述漢代風雲人物韓信---被殺之謎。】

韓信作為一代名將,彪炳史冊:公元前204年他用背水一戰的策略,以數千兵力擊敗二十萬趙軍。公元前202年,他用十面埋伏的計策,逼得項羽在烏江自刎而死……可以說,韓信為劉邦奪取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但韓信在功成名就之後卻未能壽終正寢--在公元前196年,被劉邦的妻子呂后誘殺於長樂宮鍾室。難道韓信之死真的是應了那個"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典故?韓信為什麼會落得如此下場?

說起漢代風雲人物,不能不說到韓信,因為韓信在西漢初年至少有兩個"第一"。第一個"第一",韓信是西漢第一功臣,當時就有人這樣評價韓信:"功高無二,略無世出"。什麼叫略無世出呢?就是說這個世界上不會有第二個韓信了,他的功勞也沒有人可以跟他媲美了。第二個"第一",韓信是西漢第一個被殺的功臣,西漢還有一些其他被殺的功臣,但韓信是第一個。

韓信之死,是西漢第一大案,也是一個名案和疑案,它被看做是開國皇帝誅殺功臣的典型,使我們想起那句耳熟能詳的成語--"鳥盡弓藏,兔死狗烹"。這個話韓信曾經說過,但是第一個說這句話的人不是韓信。是誰呢?是越王勾踐手下的大夫范蠡。

越王勾踐的故事大家都是很熟悉的,叫做"卧薪嘗膽"。春秋時期,吳越兩國相鄰,經常打仗。公元前497年,吳國大敗越國。越王勾踐屈辱求全,向吳王求降,去吳國給吳王夫差做奴僕,終於騙得夫差的信任,於三年後被釋放回國。勾踐回國以後,為了不忘國恥,睡覺就卧在柴薪之上,坐卧的地方掛著苦膽。經過十年的積聚,越國終於打敗了吳國。後來,人們把這個故事概括為"卧薪嘗膽",用來形容人刻苦自勵、發憤圖強。

那時輔助越王勾踐卧薪嘗膽、報仇雪恨的主要有兩個人:一個是大夫范蠡,一個是大夫文種。越國滅掉吳國以後,范蠡大夫就對文種大夫說,咱們走吧,咱們的任務已經完成了;越王勾踐這個人是可以共患難而不能共富貴的,你要記住:"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就是"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出處。這裡的走狗說的是跑得很快的狗--在古漢語裡面,"走"是跑的意思--"走狗"這個名詞就是從這兒出來的。

范蠡大夫後來就真的走了。他幹嗎去了?下海經商。據說他還攜帶了一位小蜜,就是西施,泛舟西湖。不久范蠡就成了一個大富翁,號稱"陶朱公"。

文種大夫卻不肯走,他說,你看我立了這麼大的功勞,現在是摘桃子的時候了,我幹嗎要走啊?結果越王勾踐送給他一把劍,同時帶了這麼一句話,勾踐說,先生教給寡人七種殺人的辦法,寡人只用了三種辦法就把吳國給滅了,還剩下四種沒有地方用啊,是不是你去先王那裡試一試呢?文種一聽就明白了,自殺了。這就是"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來歷。

楚漢之爭結束後,功高震主的韓信成了劉邦的一塊心病。項羽一死,劉邦馬上便奪了韓信的兵權;公元前201年,劉邦又以謀反為名將韓信誘捕。韓信被抓時,仰天長嘆,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但劉邦此時並沒有殺掉韓信,只是把他貶為淮陰侯。那麼韓信到底是因為什麼而被殺的呢?

根據司馬遷《史記》的記載,韓信被殺大概是這樣的一個過程。在漢十一年,就是劉邦當了漢王的第十一年,也即他當了皇帝的第六年--這個時候西漢王朝也不過剛剛建立--發生了一件事情,一個叫陳的起兵造反,他自稱"代王",不是代替的"代",而是代國之王。代在什麼地方呢?是在現在的河北省境內。陳當時有很多軍隊和人馬,而且他是養士的人,手下有很多英雄豪傑--陳這個人是很厲害的,走到哪兒隨從他的車輛都有上千輛,很多人擁護他。

聽到陳反了的消息,劉邦勃然大怒,帶領軍隊御駕親征,去討伐陳。這期間,韓信與陳有書信來往。韓信寫信給陳說,你只管造反,兄弟我在京城給你做內應。而且他做了準備,準備把監獄裡的人放出來,讓他們去攻打皇宮--當時留守京城的人是呂后,就說把呂后抓起來殺了。

這個事情被人告發了。告發的起因,是韓信手下有一個人犯了錯誤,被韓信關了起來,準備殺頭。這個人的弟弟知道了這個情況,就向呂后通風報信,說韓信準備謀反。

呂后說這個事情怎麼辦啊?把相國蕭何找來商量,蕭何就出了一個主意。蕭何出了一個什麼主意呢?他自己去找韓信,說前方傳來了捷報,咱們皇上打了勝仗,現在群臣都要到皇宮裡去祝賀。

我們知道那個時候的通信是不發達、不方便的,前方有什麼戰事,韓信並不知道;那麼蕭何一說,韓信就相信了。但是韓信不去,韓信說,你看我一直在生病--因為前一段時間韓信鬧情緒,一直裝病不上朝--我連朝都不上的人,怎麼能去呢?蕭何說:"雖疾強入賀。"意思是,你雖然有病,但還是勉為其難去一趟吧;這麼大的事情,大家都去祝賀,你不祝賀不好嘛!韓信覺得實在是推託不過,就勉勉強強進宮了,來到長樂宮。

當時漢王朝的主要宮殿有兩座:一座叫未央宮,是皇帝住的;一座是長樂宮,是皇后住的。因為這期間是呂后在主政,所以韓信來到長樂宮。長樂宮兩邊早就埋伏好了,韓信一進來,很多壯士一擁而上,把韓信捆了起來。呂后沒有請示也沒有彙報,也來不及了,當機立斷,先斬後奏,把韓信殺了--斬之於長樂鍾室,就是在長樂宮裡面一個放編鐘的房子里把韓信殺了;而且立即下令逮捕韓信的家人--"夷信三族",就是將韓信父族、母族、妻族三族的人全部殺光。

公元前196年,一個為大漢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的韓信就這樣被殺了。可以說,韓信之死不完全是因為功高蓋主,不完全是因為"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因為他說這個話的時候,劉邦並沒有殺他;而是因為他參與了一個謀反大案,被呂后所殺。

臨死之前,韓信仰天長嘆,說了這麼一句話:"吾悔不用蒯通之計,乃為兒女子所詐,豈非天哉!"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是說我後悔啊,我後悔當初沒有聽蒯通的建議,以至於落到今天這個下場,被小孩子、女人所欺騙,所謀殺,我真是追悔莫及!

蒯通是個什麼人?他給韓信出了什麼計謀?他出此計謀是在什麼時候?

蒯通原來叫蒯徹,為了避漢武帝的諱,後來史家寫做蒯通。蒯通這個人的身份,《史記》上的說法是叫范陽辯士,范陽在今天的河北省境內,大概蒯通祖上是范陽人;但同時《史記》也把這個蒯通稱為齊之辯士,可見他活躍的地區是齊國,就是現在山東這個地方。什麼叫做辯士呢?辯士就是謀士,就是靠辯論、說服、出謀劃策來謀生的士,所以也叫說客。我們知道在春秋戰國直至秦漢之交,社會上有一個階層叫士,士是什麼呢?就是低級貴族。貴族一共有四等,天子、諸侯、大夫、士。士和前三種貴族的區別在於什麼地方呢?天子、諸侯、大夫都是有地盤的,有領地、有封地、有封國、封邑,而士是沒有這些的,用現在的話說,士是沒有不動產的。

士有什麼呢?第一,他有一個貴族身份。第二,一般來說士都有一技之長。比如說他有武藝,武功好,這個叫做武士;如果他有文才,文筆好,這個叫做文士;如果說他計謀好,那他就叫做謀士;如果他口才好,那他就叫做辯士--這些人就是靠出謀劃策、耍嘴皮子遊走於諸侯權貴之間的,今天給你出個主意,明天給他出個主意。他們是沒有什麼立場,沒有什麼是非的。他反正就是給你出主意,如果你採納我的主意,我被你僱傭了,我是忠心耿耿給你謀劃;如果我的主意你不聽,byebye,我換一個老闆。就像現在的什麼策劃大師、點子公司,也算是一種智力勞動吧。

蒯通就是這樣一個人,而且是非常有名的辯士,曾經到處遊說,天下聞名。那麼,蒯通是什麼時候給韓信出的主意呢?

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西楚霸王項羽和漢王劉邦雙方為爭奪全國的統治權,展開了歷史上有名的"楚漢戰爭"。在楚漢相爭的過程當中,韓信的軍事天才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他在公元前203年攻下齊國七十二城,強迫劉邦封自己為齊王,成為劉、項之外舉足輕重的第三種力量。

對韓信來說,這確實是一個最好的造反機會。因為當時劉邦也好,項羽也好,都不敢得罪韓信啊!這些謀士、辯士是何許人也,都是機靈鬼啊,他還能看不清這個?於是他們呼呼啦啦地都跑去找韓信,第一個來的叫武涉。武涉是什麼人呢?武涉是項羽手下的人,項羽把武涉派去就是想穩住韓信,讓韓信守中立。但是,由於武涉是項羽的人,他的說服力是很有限的。

第二個自動跳出來勸說韓信的就是蒯通。此時的蒯通本來就是韓信身邊的謀士,而且韓信將齊國的七十二座城市全部打下來也是出自蒯通的主意,所以蒯通的說服力比較強,說話分量比較重。

蒯通是這樣去說服韓信的。他說,我這個人會看相。韓信說,你真的會看相嗎?他說,是啊。韓信說,你給我看看。蒯通說,這個東西屬於天機不可泄露。韓信說,好好好,左右的人,你們都出去。然後蒯通就對韓信說,相君之面不過封侯,而且會有危險--看你的臉是一個侯爵的水平,而且有風險;相君之背貴不可言--看你的背,背長得好,貴不可言。

武涉和蒯通都來遊說韓信,他們倆的意思差不多,主要有三層意思:

第一層意思是說,韓信你現在的形勢非常之好,在楚漢相爭的這個戰爭中,你處於舉足輕重的這樣一種角色,這樣一個分量。武涉是這麼說的:"當今二王之事權在足下,足下左投則漢王勝,右投則楚王勝。""當今二王之事權在足下",權是權重,不是權利。什麼叫做權呢?權就是秤砣,秤砣就叫做權。那個秤桿叫衡,把秤拎起來,什麼樣的情況全靠秤砣在移動。權的分量就叫做權重。現在你這個秤砣往左邊移移,劉邦就贏了;往右邊移移,項羽就贏了。所以叫"權在足下"。什麼叫足下呢?足下是古人對朋友輩的一種尊稱。古人的尊稱有四種:陛下、殿下、閣下、足下。這四種稱呼共同的一個意思就是:我不敢看你的臉,因為你地位太高,面子太大。見到皇帝我不敢看皇帝的臉,我只敢看你的台陛之下--大家知道皇帝的龍椅,就是那個寶座有一個台,台上面有台階,那個台階叫陛;見到太子或王子,我也不敢看你的臉,我只看你的宮殿之下;見到宰相,我也不敢看你的臉,我只敢看你的樓閣之下;見到尊貴的朋友,我也不敢看你的臉,我只敢看你的腳下,就是低頭的意思。權在足下,就看足下的這個足往哪邊走,這叫做舉足輕重,你這一抬腳就有分量。

蒯通也有這樣的意思,蒯通怎麼說的呢?"當今兩主之命懸於足下,足下為漢則漢勝,與楚則楚勝。"所以武涉和蒯通這兩個人都有一個共同的意思:韓信你在這個關鍵時刻可得站穩了立場,你一定要做出正確的選擇。在這個政治鬥爭當中,站隊是非常重要的--站隊站對了,青雲直上,富貴榮華;站錯了,身敗名裂,沒有翻身的餘地--你要想好了。

第二層意思,武涉和蒯通他們都說,你不能幫劉邦,為什麼呢?因為劉邦的野心是很大的,他要兼并天下,他之所以重用你韓信是因為楚王項羽還在,他的頭號敵人是項羽,他要用你來對付項羽;一旦項羽被他滅了,下一個輪到的就是你韓信。因此韓信的命運和項羽的命運是連在了一起的。

由前面兩個前提,將邏輯地得出第三個結論,那就是:你韓信既不要幫劉邦,也不要幫項羽。不能幫劉邦的道理很清楚,你幫了劉邦,把項羽滅了以後,劉邦下一個滅的就是你了;那麼同樣的道理,你幫了項羽,那麼把劉邦滅了以後,也輪到滅你了。所以,最佳選擇是什麼呢?三分天下而王之,王,就是稱王的意思--乾脆三分天下,鼎足而立,誰也不吃掉誰,大家都安全,天下也和平。

這個建議如果被採納了,中國的歷史就得重寫了。

由於武涉是項羽派來的說客,他的說服力不強,所以韓信很簡單地就把武涉給打發走了。如果說從項羽這邊派來的武涉勸說韓信是有其軍事目的的,那麼韓信自己的謀士蒯通勸說他及早獨立則是一心為其著想的。韓信是個軍事天才,但是在陷入政治鬥爭的旋渦時卻表現出了自己的猶豫。面對千載難逢的稱王機會,韓信是如何權衡利弊的呢?

韓信對武涉說:"臣事項王,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戟,言不聽,畫不用,故背楚而歸漢。漢王授我上將軍印,予我數萬眾,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聽計用,故吾得以至於此。夫人深親信我,我背之不祥,雖死不易。幸為信謝項王。"韓信說,武涉先生你是從項羽那兒來的,我韓信原來也在項羽麾下當差,項羽對我怎麼樣呢?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戟--郎中就是警衛員或者說侍衛官,整天拿著一個戟在他門口站崗。我出的主意他不聽,我做的策劃他不用,所以我才離開項王的。我來到漢王這邊,漢王對我怎麼樣呢?授我上將軍印,封我做三軍總司令,給我那麼多的人馬,讓我馳騁疆場建功立業,才有了我韓信的今天!何況漢王對我是這麼的好--"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脫下自己的衣服給我穿,讓出自己的飯菜給我吃。一個人對我這麼好,這麼親,這麼愛,我如果背叛他,那是不吉利的--"背之不祥,雖死不易"--我寧肯死也不會改變對漢王的一片衷心。對不起得很,武先生,請你代替我韓信謝謝項王吧。

那麼對蒯通呢?蒯通是韓信自己的謀士,他說話的分量就要重得多了。蒯通一共三次勸說韓信,第一次勸說韓信的意思和武涉是一樣的,韓信的回答也是一樣的:"漢王遇我甚厚,載我以其車,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聞之,乘人之車者載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豈可以鄉利倍義乎!"韓信說,漢王把他自己的車子給我坐,把他自己的衣服給我穿,把他自己的飯菜給我吃,我怎麼能見利忘義呢?我怎麼能夠背叛他呢?

蒯通就說了,你覺得漢王對你很好嗎?恩重如山?你覺得你們倆親如兄弟?唇齒相依?心心相印,休戚與共?不對吧,蒯通說,世界上沒有什麼永恆的友誼。比方說,越王勾踐和他的大臣范蠡、文種關係好不好?鐵不鐵?文種和范蠡為越王勾踐立下的功勞大不大?後來怎麼樣呢?野獸已盡而獵狗烹--野獸都打完了以後,獵狗還要它幹什麼,獵狗就煮著吃了--後來他們不就落得這個下場嗎?難道說你韓信今天和漢王的關係就好得過越王勾踐和文種的關係嗎?靠得住嗎?韓信說,哎,這個事你讓我想想好吧,你讓我想想。

蒯通第三次去說服韓信,說,足下不可以再猶豫了,猛虎猶豫起來還不如蜜蜂一蜇。老虎厲不厲害?蒯通說如果老虎在那兒猶猶豫豫的話,還不如一隻蜜蜂--蜜蜂當機立斷,就是刺你一下,刺了算了。你不能這樣猶豫,這是上天給你的一個極好的機會,是你成就大業的機會。你如果三分天下而王之,至少此刻可以保平安,將來條件成熟了以後你可以得天下。你進退自如,為什麼偏偏一條道兒走到黑呢?

蒯通當時說了這樣的話:"天與弗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行,反受其殃。"意思就是說,上天給你的你不拿,那是要帶來災難的;時機成熟了你不做,那是要帶來災殃的。總之你不能猶豫。他又說了一句:"功者難成而易敗,時者難得而易失。"功就是功名、功業、事業。一個人的功業或事業成功往往很難,但是要失敗卻很容易。就像通常老百姓說的那樣--這個事咱做不好還不能往壞里做,失敗是很容易的事情。

時是什麼?時是時機、機遇。時機、機遇這個東西很難得到,卻很容易丟掉。我們講機遇,機遇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有些人可能一輩子都碰不到機遇,是不是?那麼一旦機遇來了,你應該緊緊地抓住它,你不抓住,它馬上就沒有了,轉眼即逝。

所以蒯通說:"時乎時不再來!"機遇啊機遇啊,它是不會再來的。天底下哪兒有這種事:老天爺給你一次機遇你錯過了,再給你一次再錯過,再給你一次……就瞅著你給了,不可能的,"願足下詳察之"。

韓信面對蒯通三次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勸說,表現出了自己的優柔寡斷,沒有像指揮作戰時那般叱吒風雲。從某種意義上說,韓信承認了自己是一個將才而劉邦是一個帥才,他沒有勇氣逾越從"將"到"帥"的界限。

畢竟,當"帥"要面對著項羽、劉邦兩大強敵的阻礙。如果保持現狀,韓信則可以心安理得,因為他堅信劉邦不會抹殺自己的功勞,再加上韓信也忘不了劉邦對他的知遇之恩,所以他沒有稱王。韓信不稱王只是簡單的報恩嗎?這裡面有什麼深層的原因嗎?

韓信當時不願意背叛劉邦的理由是什麼?就是他對蒯通說的那段話:"乘人之車者載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這個回答比他對武涉的那個說法高了一個層次,更為深刻。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坐了人家的車子,那就要把人家的患難也背在自己的身上,因為他已經用他的車子背過我了;穿了人家的衣服,那就要把人家的憂慮也當做自己的憂慮,放在自己的心懷裡面;吃了人家的東西,就要用生命去報答,寧肯死也要完成人家的事情。

"死人之事",這是一個很高的要求,那已經不是簡單的知恩圖報或"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問題,而是要用生命去報答。這是為什麼?

因為中國文化有這麼一個觀念--食物是生命之源,誰給我們東西吃就等於給了我們生命。誰給了我們生命?當然按現代科學的觀點,是母親給了我們生命,生育了我們。但是你要想想,比如一個小孩子,尚且在嬰兒期,他能知道自己是誰生的嗎?他不可能知道,他知道什麼呢?他只知道誰給他吃的。而一般地說,孩子都是母親用母乳來哺育的,誰給他奶吃他就認誰做母親,這就叫"有奶便是娘"。其實歷史上很多人都是和奶媽親,包括歷史上一些皇帝,都是跟奶媽親,因為他是吃奶媽的奶長大的。中國很多地區把這個奶就叫做媽媽,吃奶就叫做"吃媽媽",那是生命的源泉。所以凡是給了我們生命的源泉--包括我們肉體的生命,包括我們精神的生命--我們都稱之為母親,比如"母親河"、"母校"、"祖國母親"……都是生命的賦予者。

同樣的,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共衣是一種很重很重的情分。因為中國人有一個觀念,自己的衣服是不能隨便給人穿的,尤其是女人。為什麼呢?因為衣服是最貼身的,它已經構成我們"文明人"身體的一部分,做一個"文明人"不能赤身裸體的,必須要穿衣服,它代表我的身份,甚至代表我的性格、我的心理,它是我身體的代表。如果我把我的衣服給人穿,這叫做以身相許。《詩經》裡面有一首詩說:"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意思是說:誰說我們沒有衣服穿,我跟你共一件戰袍。同袍就是同胞啊,我們說骨肉同胞,海峽兩岸骨肉同胞,那"胞"是什麼?"胞"就是衣、胞衣,就是小孩子生下來外面的那個胞衣。所以同袍就是同胞,同衣就是同依,依靠的"依"。

我們看《紅樓夢》裡面有一個情節,就是晴雯因為王夫人討厭她,說她長得像狐狸精,狐媚,肯定是勾引我們家哥兒了,攆出去,攆回家去。結果她又窮又苦又生病,不久於人世,奄奄一息,寶玉偷偷地去看她,兩個人淚流滿面。晴雯已經是到生命的最後時刻了,掙扎著在被子裡面把自己貼身的內衣脫下來交給寶玉,寶玉接過來以後,立刻明白了晴雯的心思,把自己的外衣也脫了,把晴雯的內衣緊緊地穿在自己身上。晴雯說,這樣一來我就死可瞑目了,要不然我真是枉擔了一個虛名。所謂枉擔的虛名是什麼意思呢?是王夫人懷疑她跟寶玉兩個人那個了,其實晴雯是清白的,她和寶玉兩個沒那個,跟寶玉那個的是襲人。但這樣一來,我晴雯的內衣寶玉穿過了,就等於我晴雯和寶玉兩個的身體已經貼在一起過了,那麼我背這個罪名也不冤枉了。

你說,共一件衣服是多麼重的情分啊?那麼劉邦能夠把自己的衣服脫下來給韓信穿,韓信感恩戴德,永誌不忘,不能背叛。這當然是中國文化中的心理通則,但是對於韓信來說還有一層特殊性,特殊在什麼地方呢?就是韓信早年時挨過餓,挨過凍,是曾經沒飯吃沒衣服穿的人,遇到一個諸侯王,居然把自己的衣服給他穿,把自己的飯給他吃,韓信的這份感激簡直是難以言表。

於是,我們發現,要解答韓信不肯背叛劉邦而終於背叛劉邦這個謎團,我們還必須弄清楚韓信的身世。他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早年有什麼樣的遭遇?後來又是因為什麼樣的原因走上一條這樣的人生道路呢?請看下一講《韓信身世之謎》。

第六講  韓信身世之謎

【內容簡介:韓信是西漢的開國功臣,也是第一個被殺的功臣,那麼韓信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是一個什麼樣的出身呢?《史記》為韓信做過一個傳叫《淮陰侯列傳》,列傳一開頭就說,「淮陰侯韓信者,淮陰人也,始為布衣時,貧,好帶刀劍。」這些話說明韓信曾經是布衣,最貧窮的時候,他甚至連飯都吃不上,還曾受過胯下之辱。司馬遷告訴我們,韓信這個人雖然有著貴族身份,還有一把劍,我猜測可能是祖傳的,他肯定買不起,祖上傳的一把劍在身上,但是既沒有什麼德行,又沒有什麼本事,史書上說法叫做「無行不得推擇為吏」,就是他沒有什麼良好的表現。 

  因此這個地方上招募低級公務員,這個叫「吏」,招募低級公務員的時候大家都不招他,然後又不能「治生商賈」,什麼叫商賈呢?商就是流動著的、販賣商品的人,賈就是開一個店鋪,賣東西的人,叫做行商坐賈。韓信他也沒有這個本事,也不會做生意,既不能做行商,也不能做坐賈,那怎麼吃飯呢?「從人寄食」,就是到人家家裡去混飯吃,蹭飯吃,所以「人多厭之者」,就是當地的人都很討厭他,一個大男人,整天挎把劍,啥也幹不了,到處混飯吃,他是個不討人喜歡人。但他並沒有就此沉淪,而是等待實際,最終他遇到了一個時勢,也遇到了一個伯樂,就是蕭何。在蕭何的推薦下,他被劉邦重用。 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將為精彩講述《韓信身世之謎》。】

韓信在最有可能反叛成功的時候拒絕背叛劉邦,因為劉邦"載我以其車,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這不僅因為他是一個感恩重義的人,也是因為他曾歷盡坎坷。 作為一個破落的低級貴族,韓信早年的生活是什麼樣的?他有一些怎樣的遭遇?這些遭遇對於他的性格和命運產生了什麼影響?他一直在等待一個時機,最終也遇到了一個伯樂,這就是蕭何。韓信的榮辱成敗寫就了那一段最輝煌的歷史篇章。

韓信是西漢的開國功臣,也是第一個被殺的功臣。那麼韓信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有一個什麼樣的出身呢?

《史記》為韓信作過一個傳叫《淮陰侯列傳》,列傳一開頭就說,淮陰侯韓信者,淮陰人也,始為布衣時,貧,好帶刀劍。這些話告訴我們這樣一些信息:第一,韓信曾經是布衣。什麼叫布衣呢?就是沒有官職的人--有官職的人可以穿錦,而沒有官職的人只能穿布。但是請大家注意,這布可不是現在的純棉,因為那個時候咱們中國還沒有棉花,這個布是麻布。第二,韓信沒有錢。貧,古代的貧是沒有錢財的意思;窮,是沒有官職的意思--在上古的時候,"貧"、"窮"兩個字是兩個概念。我們現在看到,韓信是既沒有錢也沒有官職,所以可以說他是貧窮。第三個信息告訴我們,韓信好帶刀劍。那麼他是帶刀還是帶劍呢?我的結論是:韓信帶的是劍。為什麼呢?因為古漢語為了好聽,往往要用兩個字,而第一個字又往往是虛指的。比方說緩急,沒有緩,只有急;所以"刀劍",我認為沒有"刀"只有"劍"。而且在後面司馬遷還寫道,項梁項羽起義以後,韓信"仗劍從之"--拎著一把劍就參軍了,可見韓信平時是帶劍的。這個信息又告訴我們什麼呢?告訴我們韓信有貴族身份。因為在那個時候,只有有貴族身份的人才有資格帶劍--當時冶金技術並不高,鑄一把好劍很不容易。我們去看一些古代文獻或者看一些古代故事,往往說一把寶劍鑄不出來之後,非得有一個人跳到爐子裡面去,才能鑄出來一把好劍,所以劍是很高貴的。我們看武俠小說,裡面大俠大多用劍,你看有沒有一個大俠用斧頭或是用兩把鐵鎚的?那不成體統。只有一身長衫,手上拿一卷書,這兒佩一把高貴的劍,才顯得風流瀟洒。由此我們得出一個結論,韓信可能是個破落貴族。那麼問題就來了,作為一個破落貴族,韓信的少年時代是怎樣度過的?他又有一些什麼遭遇呢?

司馬遷告訴我們,韓信這個人有著貴族身份,還有一把劍--我猜測這劍可能是祖傳的,韓信他肯定買不起--卻既沒有什麼德行又沒有什麼本事,史書上的說法叫做"無行不得推擇為吏",就是說韓信他沒有什麼良好的社會表現,因此地方上招募低級公務員--叫"吏"--的時候大家都不招他。然後又說,韓信不能"治生商賈"。什麼叫商賈呢?商就是流動著販賣商品的人,賈就是開一個店鋪有固定地址賣東西的人,這叫做"行商坐賈"。韓信他沒有這個本事,不會做生意--既不能做行商,也不能做坐賈,那他該怎麼吃飯呢?韓信是"從人寄食",就是他只能到人家家裡去混飯吃、蹭飯吃,所以"人多厭之者",就是當地的人都很討厭他。一個大男人,整天挎把劍,啥也幹不了,到處混飯吃,這樣一個人會討人喜歡嗎?

韓信經常去混飯吃的一家叫做南昌亭長,亭長是一個什麼樣的職務呢?當時的制度叫做十里為亭、十亭為鄉,就是十個村子合起來叫做一亭,十個亭合起來叫做一鄉。那麼可以推測出來亭長比鄉長低半級,比村長要高半級,這人是這麼個職務。這個亭叫南昌亭,並不是我們現在江西省的南昌市,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這個南昌亭長大概多少有點錢,韓信就老到他家裡去混飯吃,天天去吃,吃得這個南昌亭長的老婆一肚子氣。最後,南昌亭長的老婆就想了一個辦法:半夜起來做飯,天亮之前把飯端到床上,全家人吃光。韓信早上起床,搖搖蕩蕩來吃飯,一看飯已經吃完了。韓信當然明白了,人家是討厭他了,他一賭氣,就和南昌亭長絕交了--我不跟你玩兒了--他脾氣還大得很。

然後他跑去幹什麼?跑到河邊去釣魚。你想想他這種沒本事的人,我估計那魚大概也是釣不上來的。正好,河邊有幾個洗絮的老大娘,叫做漂母--那個時候絲綿的棉絮要到河裡面洗一洗。這些漂母每天來洗絮的時候都自己帶飯,其中有一個一看韓信沒飯吃,可憐他,就把自己帶的飯分給他吃,每天去洗絮就每天分飯給韓信吃。有一天她漂絮的工作做完,就跟韓信說,明天我就不來了,以後吃飯的問題你自己想辦法吧。韓信說,謝謝大娘,將來我一定厚報您。漂母說,大丈夫不能自食其力,還說什麼厚報?我不過是同情你罷了,你還說這種大話?

所以,此時的韓信是個不討人喜歡的人。因為他不討人喜歡,大家就都瞧不起他,瞧不起他就有人會來羞辱他。有一天,淮陰市面上一個地痞無賴就跑來羞辱韓信,說,韓信你過來,你這個傢伙,個子是長得蠻高的,平時還帶把劍走來走去的,我看啊,你是個膽小鬼!他這麼一說,呼啦就圍上來一大群人看熱鬧。這個傢伙氣就更盛了,說,韓信你不是有劍嗎?你不是不怕死嗎?你要不怕死,你就拿你的劍來刺我啊!你敢給我一劍嗎?不敢吧?那你就從我兩腿之間爬過去。

大家都看著韓信。是殺啊?還是爬啊?韓信怎麼樣呢?司馬遷用三個字來描寫:"孰視之"。這個"孰"用的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孰",但是跟成熟的"熟"是通用的。"孰視之"就是盯著他看,看了一陣子,他把頭一低,就從這個無賴的胯下爬過去了,然後趴在地上。看到這個場面,一市人皆笑--整個街上的人都笑,這就是有名的韓信遭受"胯下之辱"。

胯下之辱對一個男人來說那是奇恥大辱啊,而我們前面講過韓信是一個破落的貴族,是一個士,誰都知道一句話:"士可殺而不可辱"。韓信為什麼接受這樣一個奇恥大辱呢?他還是不是個士?他究竟是英雄還是懦夫呢?

柏楊先生有個說法很有意思,不要認為彎下膝蓋就是懦弱,這其中分兩種情況:第一種是心膽俱裂,膽戰心驚,丟掉了靈魂,"撲通"一聲跪下來,這是懦夫;還有一種是先彎一下,然後往上一蹦--因為人只有蹲下來以後才能跳得高--如果是為了將來跳得高些蹲下來一下,這是英雄。如果是別人惹你一下,你就一下撲上去,一口咬住死死不放,這算是什麼?是螃蟹。

韓信肯定不是螃蟹,這個問題我們還可以引用蘇東坡一篇文章的觀點來說明。這篇文章叫做《留侯論》,論的是誰呢?論的是張良,不是韓信。但是《留侯論》開頭的這段話我覺得可以用在韓信身上。這段話是這樣說的:"古之所謂豪傑之士,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這段話是什麼意思呢?"匹夫見辱,拔劍而起",就是說那些普通人、小人物,受到一點侮辱以後,第一個反應就是這樣:拔刀子或者掏拳頭。我說這個不算勇敢,這叫什麼?這叫魯莽,這叫盲動,不是真正的大智大勇。真正的大勇敢是什麼呢?是"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突然面臨一件什麼事情,神色不變,並不驚慌失措,別人無緣無故把一個罪名加在你身上也不生氣,這才是君子之勇、英雄之勇、大丈夫之勇。為什麼這麼說呢?"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這樣的人,他懷著遠大的志向和理想,有長遠的目標,他不會為眼前的這一點小是小非或小恩小怨魯莽地盲動,所以有句話說"小不忍則亂大謀"。韓信這個時候面臨的選擇是什麼呢?要麼殺了這個傢伙,要麼爬過去。殺了這傢伙的結果是什麼?你也要被殺頭,將來遠大的理想還能不能夠實現呢?不能實現了。而一個懷有遠大理想的人是能夠忍受的。司馬遷就是這樣的人,他遭到宮刑--這也是一個男人的奇恥大辱,是一個男人不能接受的東西--他還不是忍下來了?為什麼要忍下來?他是要完成《史記》這部偉大的著作。而韓信同樣有一個遠大的理想,所以他"孰視之"--盯著那個無賴看了很久--思想鬥爭很厲害,最後為了自己的遠大理想犧牲了眼前的榮辱。我想韓信當時心裏面一定有一個聲音在對自己說,韓信啊韓信,心字頭上一把刀,你就忍了吧!這就叫做忍辱負重。因此我們得出結論,韓信是一個英雄,是一個有著遠大理想和志向的英雄。這樣的一個英雄,絕不會滿足於那樣的生活,蠅營狗苟地活在這個世界上,他一定要有所作為!那麼,韓信有著怎樣的作為呢?他又是怎樣走上了一條新的人生道路呢?

韓信既然是英雄,而且"所挾甚大,其志甚遠",那麼他在這個各路英雄大顯身手的時代就不會無所作為。韓信是怎樣成為風雲人物的?他從軍後,在項羽和劉邦那裡都不得志,他的命運又是怎樣發生轉變的?

韓信終於成為一個英雄是遇到了一個時勢,這就是"時勢造英雄"。秦朝末年,天下大亂,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四面八方的英雄豪傑在陳勝吳廣的帶動下,全部站出來和暴秦進行鬥爭。這個時候韓信的家鄉同樣發生了起義,項羽的叔叔項梁拉起了一支義軍,於是韓信"仗劍從之"--韓信拎著他的寶劍參軍了。韓信參軍以後先跟著項梁,後來又跟著項羽,但是項羽不重視他,韓信這個時候的情況司馬遷用了四個字進行概括:"無所知名"--當時韓信還沒有什麼名氣,在項羽那兒他覺得沒有發展前途,於是又投奔了劉邦。劉邦讓他當什麼呢?劉邦讓他當個連敖,連敖就是接待員,就是公關先生。韓信這個人長得比較體面,是一個帥哥,做做接待工作還是不錯的。這個時候韓信的狀態也是四個字:"未得知名"。那麼,有一次韓信和幾個同事都犯了軍法,依法當斬,一個個拉出來殺頭。一二三四五六七……一口氣殺了十三個。輪到韓信了,劊子手把韓信叫出來,要殺他,這時候韓信一抬頭看見了一個人,這個人叫夏侯嬰。夏侯嬰是什麼人呢?夏侯嬰是劉邦的哥們兒,從小就跟劉邦在一起,跟劉邦一塊兒起義,再之後當了劉邦的太僕,太僕這個職位翻譯過來就是車夫,是給劉邦駕馬車的--但是大家要知道,按照當時的制度,這個皇帝的太僕是部長級的官員;當然當時劉邦還不是皇帝,是一個諸侯王,那這個太僕少說也是副部級了。韓信看見夏侯嬰了,就大喊一聲說,我們大王不是想得天下嗎?為什麼要殺英雄好漢?夏侯嬰說,咦!怎麼還有這樣的人啊?過來過來。司馬遷用了六個字來形容:"壯其貌,奇其行"。夏侯嬰一看韓信,呀!一表人才,跟他談談話,發現他頭頭是道,不殺了,就向蕭何推薦。由於發現韓信是個人才,所以不但不殺,還給他換了一個職位,叫做治粟都尉,相當於司務長。所以說,韓信他參加工作以後一直是鬱郁不得志,先做侍衛官,再做接待員,再做司務長,都是不能施展自己才華的職位。那麼又是什麼樣的原因使韓信轉變了命運,使他成為西漢初年的風雲人物呢?

韓信的推薦者、他事業上的恩人就是蕭何。蕭何也是劉邦的故舊,跟劉邦一起起義的,而且一直掌管著劉邦的所有雜事,實際上是劉邦的大管家,是丞相嘛。這個時候劉邦的情況並不好,屢戰屢敗,看不出有什麼前途可言,因此劉邦手下的人一個一個地都離開他,投奔到別的地方去了--或者投奔項羽,或者自立山頭--劉邦手下的將軍一下子跑了很多。韓信想,哎!我這個人也是命不好啊,我投奔項梁沒什麼出息,投奔項羽沒什麼出息,投奔劉邦我還是沒什麼出息,現在那些官職比我大的人都走了,我在這兒待著幹嗎啊?而且我的想法已經拜託蕭何多次向劉邦提交了,一直也沒有理睬我,我在這兒待著幹什麼啊?所以韓信他也走了。

韓信一走蕭何就著急了,甚至來不及向劉邦報告,自己馬上就追了過去,連夜去追韓信。這個時候,有手下人就去報告劉邦,大王,不好了,丞相跑了!劉邦當時大驚失色,蕭何怎麼也跑了啊?蕭何是他的大管家,所有事情都是蕭何管著的,別人跑了就算了,蕭何也跑了……劉邦急得在家裡團團轉。過了兩天蕭何回來了,劉邦一看蕭何氣就不打一處來,你他媽跑哪兒去了?幹嗎去了?你為什麼要逃跑?蕭何說,我沒有逃跑,我去追逃跑的人去了。劉邦說,那你追誰去了?什麼?韓信,扯淡!那麼多將軍跑了你不追,一個韓什麼信的,有什麼好追的?你明明是撒謊!蕭何說,不對,其他人是一般人才,一抓一大把,哪兒都能找得到,有什麼好追的;韓信與這些人可不一樣。

蕭何用了四個字來評價韓信,叫做"國士無雙"。什麼叫國士呢?國士就是一國當中最優秀的人才,如果加上無雙呢,那就是獨一無二的最優秀的人才。蕭何說,這個事兒看大王您怎麼考慮了,您如果打算一輩子就待在漢中這個地方當個漢中王,這個韓信是沒什麼用得著用不著的。韓信是幹什麼的呢?韓信是打天下的,是幫助您得到整個中國的這樣的人才,如果你有那個想法的話,非韓信不可。劉邦說,我當然也想出去,哪個願意一輩子待在這個鬼地方?蕭何說,真的是這樣嗎?那你就一定要用韓信。劉邦說,那好吧,看你的面子,也讓他當個將軍。蕭何說,那不行,讓他當將軍他還是要走的。劉邦說,當將軍還要走?那當大將軍好了。蕭何說,那就太好了--"幸甚"。

大將軍是什麼?是三軍總司令,是最高軍事統帥。我估計劉邦當時是脫口而出,當個將軍都不行,那就當大將軍。誰知道蕭何說那太好了,劉邦也沒有辦法迴轉了。劉邦說,那好好好,你去把那個韓什麼信的,給我把他叫來,寡人就讓他當個大將軍。蕭何說,就這麼著可不行。劉邦問,怎麼還不行?蕭何說,你這個人啊,就是這個毛病,沒禮貌,不懂得尊重人才--你看看,一個大將軍、三軍總司令,你要任命這麼一個職務,卻像叫阿貓阿狗一樣呼來喚去的,成何體統?所以像韓信這樣的人就不願意在你手下干。劉邦問,那你說要怎麼辦?蕭何說,四個條件:第一擇吉,你要選一個黃道吉日;第二齋戒,你要把什麼酒、肉、女人先放到一邊去,先吃三天素再說;第三築壇,你要專門建一個拜將壇;第四具禮,你要把所有的禮儀都準備好,香湯沐浴,換一身乾淨衣服,恭恭敬敬地拜他做大將軍。劉邦說,好吧。

劉邦這個人,你別看他沒文化,為人粗魯,愛罵人,自己也沒什麼本事,但他確實有一條優點:能聽得進意見--你給他提個什麼意見,只要他認為是正確的就一定採納。所以儘管蕭何提出這些條件對劉邦而言不是很能讓他接受,他也照辦了。

於是,劉邦就擇吉、齋戒、築壇、具禮、香湯沐浴,恭恭敬敬地拜韓信為大將軍。這個時候,全軍嘩然。所有的人都認為,我們這些將軍都是立下赫赫戰功的,大將軍這個職務也一直空著,只看見劉邦在那個地方築壇、豎旗子、擺香案、殺豬宰羊地一陣忙乎,都以為自己可以當那個大將軍之職,可等到一正式宣布任命書,哎,這一切居然都是為那個名不見經傳的什麼韓信準備的!哪兒冒出來這麼一個臭小子?所以大家都不以為然,都大驚失色,嘟嘟囔囔的。

其實這個事情說起來也是奇怪,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的時候,他還不認識韓信,甚至也沒有說要把韓信找來談一談,考察考察,看看這個人到底怎麼樣--這麼重要的一個職務,你不得來點幹部考察嗎?沒有。僅僅是蕭何一番話,劉邦就做出了這麼一個重大的決策,能靠得住嗎?

所以,拜完將後,劉邦和韓信就有了一次談話。劉邦坐下來以後就問韓信,這個蕭丞相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寡人推薦將軍,那麼請問將軍是不是準備點什麼東西來教導教導寡人呢?韓信說,先謝謝大王對韓信的信任,韓信想問問大王,當今和大王爭奪天下的是不是就是項王呢?劉邦說,是的。韓信說,那好,請大王自己掂量掂量,就個人能力和魅力而言,就自己集團的力量和勢力而言,大王您比得上項王嗎?韓信一開始就問了這麼一個問題,單刀直入,劉邦一下子答不上來了--司馬遷寫到這裡,說漢王"默然良久",就是沉默了很長一段時間,最後說了三個字:"不如也",是比不上他。

於是,韓信站起來,跪下去拜了一下,說,恭喜大王,大王說得非常對,就是我韓信也認為大王您比不上項王,無論就個人能力和魅力而言,還是就我們整個集團的實力而言,都比不上。那韓信為什麼要"賀曰"呢?為什麼要祝賀劉邦呢?因為韓信發現劉邦是一個實事求是的人,是一個說實話的人,那麼這個人就好打交道了。我們為領導服務的最怕領導不聽真話,如果他專門想聽假話,專門喜歡你吹捧他,那這個事情就搞不了。劉邦這點好,他不要你吹捧他,他承認我不如項羽,那麼這個話就好說了。韓信就接著往下說,雖然如此,但是韓信我認為項王並非不可戰勝,我曾經在項王手下當過差,對項王這個人是很了解的,請大王允許我韓信為您分析項王的為人。項王的為人是怎麼樣的呢?項羽這個人有兩個看起來是優點其實卻是缺點的特點。第一點,項羽這個人非常地英雄,他身材雄偉,力大無比,英勇善戰--史書上說項羽是力能扛鼎,就是連鼎都能舉起來--而且每次打仗項羽都是身先士卒,打衝鋒,一旦衝進敵營,怒吼一聲,上千人都鴉雀無聲,噤若寒蟬,都被他嚇破了膽,這個漢王您是比不上他的。但是項羽卻不懂得使用人才,他手下的那些能人、那些賢良的人士、那些勇敢的人士、那些智慧的人士,他都不懂得正確使用,他只懂得自己一個人去衝鋒陷陣,他是個人英雄主義者,這種勇敢叫什麼?韓信給了四個字的評價:"匹夫之勇"--這是小人物的勇敢,沒出息人的勇敢。第二點,項羽這個人對人非常有禮貌,心腸也很軟,恭敬仁慈。可是另一方面項羽他小氣,手下的將領衝鋒陷陣,浴血奮戰,建功立業,你應該封官賜爵,應該封賞他們啊,可項王怎麼做的呢?他倒是也封賞,會給你鑄一個官印,可這個印鑄好了以後,項羽捏到手裡他捨不得給,在手上磨過來磨過去的,最後把這一個方印都磨成圓的了,他就是捨不得給人。這叫什麼?這叫婦人之仁。項羽仁愛嗎?小恩小惠,流著眼淚送飯給將士,這事項羽也做過;可是一說到要封官,他捨不得給。

所以說,項羽的兩個特點看起來是優點,實際上是缺點。另外,他還有一些錯誤,比方說他分封諸侯的時候不是論功行賞,而是誰跟自己關係好他就封個大的,誰跟自己關係不好他就封個小的,這樣一來項羽是大失人心。再有,他進軍一路燒殺掠搶,這怎麼能夠得天下呢?他是不可能得天下的。而漢王您進了關中以後,所做的一切都非常好,大得人心,三秦父老都盼望著您到秦地去當王。韓信最後說了一句話:"三秦可傳檄而定也",就是說,你要發一個戰書過去,三秦地區馬上就是你的了。

劉邦一聽,不由叫好,說,我打仗這麼多年來,沒聽到哪一個人這樣清晰地對整個局勢進行過分析,這個分析實在是太透徹了。於是他對韓信說,哎呀,寡人與你真是相見恨晚啊!

由此可見,劉邦任命韓信為大將軍是一個無比正確的決策,但是這裡面有問題,什麼問題呢?我們現在還不能夠確定地說韓信就是一個出色的軍事家--他有此政治分析確實表現了他的雄才大略、高瞻遠矚、深謀遠慮;但是,戰爭是一件需要實際操作的事情,是要用實踐來檢驗來證明的。那麼,韓信到底能不能打仗,能不能夠幫助劉邦奪取天下,這還需要實踐來考驗。因此,我們也需要弄清楚韓信究竟有沒有軍事天才,他指揮了一些什麼樣的戰爭,這些戰爭又是一個什麼樣的結果。在這些戰爭當中,韓信為劉邦立下了哪些汗馬功勞?又犯下了哪些錯誤和過失呢?請看下一講《韓信功過之謎》,謝謝!

 第七講 韓信功過之謎

  【內容簡介:韓信出身貧窮,但是胸懷大志。他等到了一個時機,就是秦末的亂世。他也等到了一個伯樂,就是蕭何,在蕭何的推薦下,他被劉邦重用,他和劉邦有一次談話,對時勢有出色的分析,這確實表現了韓信的雄才大略、高瞻遠矚、深謀遠慮。但是,戰爭是一種需要實際操作的事情,是要實踐來檢驗來證明的。那麼韓信到底能不能打仗?能不能夠幫助劉邦奪取天下?這還需要考驗。因此我們也需要弄清楚,韓信究竟有沒有軍事天才?他指揮了一些什麼樣的戰鬥?這些戰爭又是一個什麼樣的結果? 

  韓信被劉邦任命為大將軍以後,很快就表現出自己的軍事天才,可以說是一路凱歌。最精彩的一仗是漢、趙之戰,就是和趙國的一場戰爭。我們知道,漢當時是在西邊,趙就是河北邯鄲這一帶地方,劉邦平定三秦、魏這樣一些地方以後,就命令韓信出兵去攻打趙國,走什麼地方呢?走太行山,從太行山的一個關隘出兵,這個關口叫做井陘口,非常險要,路很窄,韓信帶著兵從這個關口出去攻打趙國,趙國當時的國王叫趙歇,他的統帥叫做陳餘,陳餘手下有一位非常優秀的軍事家,叫做李左車,這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軍事家,所以韓信打這一仗風險是非常之大的,第一:趙國是主場,韓信是客隊,就像咱們打球一樣,你在哪個地方賽球,當地的球隊總是要佔點兒便宜的。第二:趙國當時的軍隊號稱20萬,韓信的軍隊號稱1萬多,這是敵眾我寡,第三:趙國是在自己的國家迎戰,韓信是千里奔襲。所以這個情況對於韓信來說非常地不妙,但是儘管如此,他還是大獲全勝。在楚漢戰爭中,韓信為劉邦立下了汗馬功勞,但他又犯了哪些錯誤?有哪些過失呢?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將為您講述《韓信功過之謎》。】  韓信被劉邦任命為大將軍以後,很快就表現出自己的軍事天才,可以說是一路凱歌。最精彩的一仗是漢、趙之戰,就是和趙國的一場戰爭。我們知道,漢當時是在西邊,趙就是河北邯鄲這一帶地方,劉邦平定三秦、魏這樣一些地方以後,就命令韓信出兵去攻打趙國,走什麼地方呢?走太行山,從太行山的一個關隘出兵,這個關口叫做井陘口,非常險要,路很窄,韓信帶著兵從這個關口出去攻打趙國,趙國當時的國王叫趙歇,他的統帥叫做陳餘,陳餘手下有一位非常優秀的軍事家,叫做李左車,這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軍事家,所以韓信打這一仗風險是非常之大的,第一:趙國是主場,韓信是客隊,就像咱們打球一樣,你在哪個地方賽球,當地的球隊總是要佔點兒便宜的。第二:趙國當時的軍隊號稱20萬,韓信的軍隊號稱1萬多,這是敵眾我寡,第三:趙國是在自己的國家迎戰,韓信是千里奔襲。所以這個情況對於韓信來說非常地不妙,但是儘管如此,李左車還是很謹慎,李左車就跟陳餘說,說這種戰爭是明擺著對韓信不利的,他居然敢來打,千里奔襲,必有準備,我們不可以掉以輕心。請元帥給我兩萬人馬,兩萬精兵,抄小路,繞到韓信軍隊的後方,斷其糧草,然後漢軍來我趙地以後,請元帥堅壁勿戰,就是不跟他打,然後我那邊把糧草斷掉,你這邊不跟他打,他不戰而敗,可是趙國這個元帥陳餘他是個書獃子,書生氣十足,他怎麼說呢?哎呀!我已經弄清楚了,韓信的軍隊號稱1萬,不過數千。那現在我們就是數十倍於漢軍,它有什麼了不起?何況我們堂堂正義之師,怎麼可以用你那種陰謀詭計?什麼斷其糧草,抄其後路,哎呀!這個不光明正大了,我們要打就是擺開陣勢堂堂正正跟這個小子打它一仗,讓天下人不敢小看我趙國,不聽。韓信有情報啊,一聽說陳餘沒有採納李左車的建議,韓信就喜出望外,這就太好了。發令,出兵,過井陘口,只管走。走到趙國邊境,安營紮寨,到了半夜,韓信傳令,說各部隊給將士們發點小點心,墊一墊,等明天早上我們滅了趙國,大家來會餐。 

  大家一想,這簡直是天方夜譚,我們千里奔襲,人家人多勢眾,能不能打這一仗都是個問題,你還說我們明天早上把它滅了以後來吃早飯,大會餐,這不是吹牛嗎?但是韓信是大將軍,是元帥,大家也不敢頂嘴,都說「諾」,回去準備。到了天亮的時候韓信下令,出發,然後就向前進,開始布陣。當時戰場上有一條河,這邊是趙軍的軍營,韓信把這個軍隊調過河來布陣,布在這兒。這是非常危險的一種陣法,所以他這個陣一布過去以後趙軍大笑,哎呀!來了一個傻子,背水布陣,等著看他熱鬧吧。這邊漢軍也是提心弔膽,說這個事情是怎麼弄的,韓信說傳令,舉大將軍旗,擂鼓,進軍,什麼意思?就是把他漢、大將軍、韓,旗幟打出來,然後敲著鼓,大吹大擂,進軍了。這一進軍,趙軍一看,這個不是送死的來了嗎?趙軍就拿著武器從軍營衝出來了,就打。兩軍交戰,打了好長一陣子,韓信下令,撤,把大將軍的旗子,次將軍的旗子,小將軍的旗子,中將軍的旗子都給我扔地上,把那個鼓啊,鑼啊都給我扔地上,把武器甚至也都扔地上,咱們跑吧,調頭跑,走水上軍,就是水上面還有一個軍營。往後撤,全部撤到水上的軍營裡面去,水上的軍營馬上把門打開,把漢軍放進來,然後準備戰鬥,趙軍一過來一看,漢軍敗得一塌糊塗,大家都去撿那些旗子,為什麼撿啊?因為你撿到將軍的旗子拿回去可以領賞的,古代打仗這個旗子是很重要的,你把這個將旗拿到手上,重賞。

都不打仗了,趙軍都不打仗,都去撿這個旗子,這個時候,韓信早就派了兩千精兵,輕騎兵早就已經繞道埋伏在趙營的旁邊了,一看趙兵全部傾巢出來搶這個旗子的時候,這兩千輕騎兵一擁而進,衝進趙國的軍營裡面,把趙國的旗子都拔掉,把隨身帶的漢軍的紅旗子都插上,然後就喊,這個地方是漢朝的了,漢國的了,趙軍在那邊打,衝過去,這邊韓信的軍隊,在水上的軍隊,它已經沒有退路了,不是已經退到水上去了嗎?沒有退路了,殊死作戰,拚死戰,趙軍打不過,然後回頭一看自己的大本營丟了,軍心大亂,趙軍說這仗不能打了,咱逃命吧,作鳥獸散,一鬨而散,趙將拿起刀殺了一些逃兵,都殺不過來,這個時候,佔領了趙營的兩千輕騎兵和水上的漢軍夾擊趙軍,結果把趙軍的元帥陳餘斬于軍中,活捉了趙王趙歇,大獲全勝。 

  這一仗是打得是非常之精彩。打完仗以後,所有的部下都到韓信的軍帳中來對元帥表示祝賀,元帥領導我們打的這一仗,確實打得很漂亮,但是我們到現在還沒想通這個事兒,兵法上是這麼教我們的,「右倍山陵,左前水澤」,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們安營紮寨,布陣,我們的後面應該是山,因為後面是山我就沒有後顧之憂了,敵人要從後面的山上翻過來偷襲我們是很困難,前面應該是水,因為敵人要過水來打我們也是很困難的,這樣的營寨才是安全的,可是元帥您完全相反,哎呀,臣等左思右想還是不得其解,韓信就笑了一笑,說這個道理兵書也說了,可惜各位平時沒有留意,兵書上怎麼說的呢?「置於死地而後生,置於亡地而後存」,像我們這種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戰鬥,一定要把我方放在死地,才有戰鬥力。何況諸位想想,我們這支軍隊是支什麼樣的軍隊,散兵游勇,烏合之眾,都是沒有經過訓練的軍隊,臨時糾集起來的,這叫做「驅市人以戰」,趕著街上的人去打仗,等於街上臨時吆喝一幫人,也沒有經過軍訓就讓他們去打仗了,他能打仗嗎,惟一的辦法就是讓他置於死地,讓他每個人都感到生命的危險然後殊死作戰。為自己的生命而作戰。大家恍然大悟,哦,原來是這麼個道理,我們是不如你,服了,他服了韓信了。 

  韓信同時又下了一道命令,說誰要是看到了李左車,誰都不準傷害他,一定要活著把他給我帶來,一定要把一個活著的李左車給本將軍帶來,後來果然就找到了李左車了,把李左車送到了韓信的軍營,韓信一見李左車馬上說鬆綁,趕快鬆綁,然後說,幸會幸會,請。然後請李左車到自己的帳下坐下,然後非常客氣地說,說韓信非常榮幸能在今天見到李將軍,現在韓信有一件事情向將軍請教,韓信想再接再厲去打燕國和齊國,請將軍告訴我,怎樣才能成功呢?李左車這個時候才說,那好吧,俗話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這十六個字詞可就是史記這段的原文,就是李左車說的話,原話。那我也就貢獻一點意見吧。出兵作戰,攻必克,戰必勝,所向披靡這是將軍您的長處,但是您的士兵已經很疲勞了,國力也消耗了很多,這是將軍您的短處。如果將軍您現在再接再厲在平定了趙國以後又要去攻打齊國和燕國,請問您是打齊呢?還是打燕呢?齊國強大,燕國弱小,您可能去攻打燕國,可是您的軍隊已經疲勞到這個程度了,攻打燕國有把握嗎?如果燕國攻打不下來,齊國將來還會臣服於你嗎?不可能的。今天我李左車為韓將軍您設計,我覺得您最好的辦法,休兵。不要打了。您可以寫一封信給燕國,炫耀你的軍威和武力,嚇唬嚇唬他們,燕國很弱小啊,看見您在趙國取得這麼大的成功和勝利,不戰而降,那麼燕國投降以後,您可以再寫一封信給齊國,告訴他們,燕國他們已經投降了,那麼齊國會怎麼樣呢?齊國跟著投降。兵不血刃,不戰而勝,這是上上策,韓信說好,我韓信就按將軍您的意思做。 

  韓信果然就這樣做了,可是劉邦不願意。劉邦說你這個韓信怎麼能夠按兵不動呢?得讓他動起來,那麼劉邦是怎麼做的呢?劉邦先是開始調動了一下韓信的軍隊,因為當時和韓信一起打仗的還有一個人叫張耳,劉邦自己就來到張耳的軍中,跟張耳的軍隊行動,而且劉邦輕車簡從,只帶了一個隨從,這個隨從就是他的太僕,夏侯嬰,是劉邦的御用車夫。在某一天的清晨,兩個人駕著車馬,自稱是漢國的使臣,就是漢王派來送信的人,在天不亮的時候衝進了韓信的軍營,進入了韓信的軍營,這時韓信還在睡覺,劉邦和夏侯嬰兩個人悄悄地走進韓信的大帳,把韓信的官印和兵符拿到了手上,史書上說「奪其印符」,印就是官印,符就是兵符。在那個時代,像韓信這樣帶兵的將軍,他一定要有兩樣東西,一個就是他的大將軍印,還有一個就是兵符,兵符是一個雕刻成老虎或者其他野獸形狀的東西,一隻老虎,然後當中一剖兩半,然後帶兵的人拿一半,做決策、做指揮的人拿另一半,要調兵的時候就拿著這一半去到軍中,把那一半拿過來對一下,這個東西就叫做符,這兩片符如果對上了,就叫什麼呢?就叫做符合,所以我們現在符合這個詞就是這個來的。劉邦悄悄的到韓信軍營里就把官印和兵符都拿到手上,然後出來調兵,把兵全部重新調動一遍,等劉邦把兵都調完了,韓信才醒來,張耳也才醒來,出去一看說漢王來了,而且把兵都調完了,大驚失色,也沒有辦法,這時劉邦說,韓信,出兵打齊國去吧,於是韓信也就只好出兵打齊國去了。

韓信攻打齊國又大獲全勝,也就是說在整個劉邦和項羽進行戰鬥奪取天下的過程當中,韓信為劉邦立下了汗馬功勞,所以韓信和劉邦的君臣際遇也歷來被視為一段佳話,那麼他們後來怎麼會翻臉呢?韓信在建功立業的過程中又犯了什麼錯誤呢? 

  韓信犯錯誤就從攻打齊國開始。在這個過程中,韓信犯了兩個錯誤。第一個錯誤,是不聽指揮。當時劉邦把韓信的印符拿過來以後重新調兵以後就命令韓信率兵去攻打齊國,韓信當然也就去了,他走到齊國邊境的時候傳來一個消息,說齊國已經降漢,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劉邦同時還派了一個人到齊國去,這個人的名字叫酈食其,這個「食其」兩個字它的文字是寫成「食其」,「食」是飲食的「食」,其他的「其」,但是要念做「異基」,這個酈食其也是個說客,一個辯士,靠出謀劃策,耍嘴皮子過日子的人。這個傢伙三寸不爛之舌,他跑到齊國以後做齊王的思想工作,做通了,齊王同意降漢,歸順漢王劉邦,於是就談好了投降的條件了,酈食其也派人送信送給了劉邦,說齊國這塊地方已經搞掂了,用不著打仗了,齊王也留著酈食其在那兒喝酒了,這個時候韓信的軍隊還在往前開,路上得到了這個消息,韓信想,不能打了,投降了怎麼還打呢?這個時候范陽辯士蒯通,就給韓信出主意了,蒯通說,將軍,漢王命令您去攻打齊國,對吧,韓信說是,有這個命令,那他命令您停步了嗎?韓信說這個命令倒是還沒有接到,他說對了,你沒有接到讓你停止進軍的命令你幹嘛要停,請將軍想一想,將軍作戰幾十年,浴血奮戰,打下了多少座城池呢?五十多座,這個酈食其一根舌頭說下了多少座城池呢?七十二座,請將軍想想,我們前方將士奮不顧身英勇作戰,打了幾年還不如酈食其一句話了?這個功勞可怎麼算啊?韓信說對,這話可怎麼說,不管他,打。繼續去打。繼續一進軍的話,齊王就惱火了,不是說得好好的嘛,我都歸順了嘛,條件都談好了嗎,怎麼搞的又派兵打呢,你這是詐我啊,齊王馬上反應過來說,你酈食其是一個騙子,是使的陰謀詭計,讓我解除武裝,因為現在整個齊國七十二座城池,他已經不設防了,他想著和漢王是一家人他設什麼防啊?突然韓信的軍隊就來了。「烹之」,就是把酈食其扔到油鍋里去了,這個韓信實在是破壞了劉邦的整個戰略部署,而且本來是,如果是和和平平的就能把齊國問題解決,為什麼要打這場仗呢?這個韓信應該說是不顧全大局,為了自己個人的功勞,不服氣那個和平使節,就讓這麼多人流血犧牲,而這個時候劉邦和項羽的戰爭正處於膠著狀態,是不希望旁邊有什麼事情,不希望節外生枝的,最好齊國沒事了,韓信的軍隊回來,回到滎陽。但是韓信這樣做肯定是打亂了他的整個戰略部署,這是第一個錯誤。 

  第二個錯誤,在韓信打下齊國之後,他就派人送了一封信給劉邦,說齊國這個地方很麻煩,反覆無常,你看它一會兒是站在我們漢這邊,一會兒它又站在楚一邊,一會兒它又站在漢一邊,一會兒站在楚一邊,是反覆之國,齊國是反覆之國,靠不住,不能再讓齊國人在這裡做國王了,因此我韓信想請大王封我韓信做一個假齊王,代理齊王。讓我代理一下齊王把這個地方鎮住,這封信送到劉邦那裡,劉邦當時是一個什麼情況呢?劉邦當時被項羽的軍隊團團圍住在滎陽,就是河南滎陽,圍在那個地方,急等著韓信派兵來救他。可是收到的信卻是韓信說我要當一個假齊王,要當一個代理齊王,所以劉邦看到這封信以後渾身氣都不打一處來,桌子一拍說混蛋,這時他旁邊有兩個人,一個張良,一個陳平,就用腳去踢他,踢完劉邦以後兩個人說,大王,這個時候不能得罪韓信啊,你想想看,我們現在被圍在這個地方,他要在那個地方稱王我們管得著嗎?對呀,這個時候不能罵他,不能得罪他,可是我已經罵過了,繼續罵,混蛋,男子漢大丈夫建功立業,當大王要當真的,你幹嘛要當假的呢?沒出息,是不是?混蛋。於是派張良,趕快拿著齊王的王印送到齊國去,讓他當真齊王。  

這個說明什麼?說明劉邦這個人的應變能力是極強的,馬上就反應過來,而且他變得很自然,混蛋,很自然。而且他能忍,雖然這個時候是一肚子氣,他把這個氣吞下去,很自然就轉變過態度了,這是劉邦的過人之處。這個和當年韓信忍胯下之辱也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有一點我們肯定,雖然書上沒寫,我們猜也猜得出,劉邦心裏面對韓信此刻是恨之入骨,你小子敲我竹杠,你勒索我。你想想,一個帝王,一個做皇帝的人,哪個願意被敲詐被勒索啊?有嗎?哪個不記這個仇啊,哪個能不記這個恨,現在他是沒有辦法,不但答應他當齊王,還從假的升成真的了,給他加碼,但心裏面肯定恨得咬牙切齒,一旦我有了機會,我是絕不會放過你,你等著我翻身以後再來收拾你,秋後咱們再算賬。 

  所以韓信雖然用這種辦法弄到了一個齊王的頭銜,但也在他和劉邦兩個人關係的之中種下了禍根,這個禍根有朝一日會變成惡果的。當然現在還不是時候,劉邦封韓信做了真齊王,封完了以後,韓信還是不動,這個時候劉邦被項羽圍得簡直是焦頭爛額,發出去很多的命令,要各路諸侯前來救駕,是誰都不來,坐山觀虎鬥,作壁上觀,劉邦沒辦法,又去問張良,怎麼辦啊?劉邦沒辦法只好問張良,說事怎麼辦?張良說這些人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才打仗的,他們都想做諸侯王,都想多得到一些土地,多得到一些封賞,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財不富,你不給他們吃點胡蘿蔔,這些馬都不往前走,你現在的辦法是給他們許願,說打下項羽以後,平定天下以後,分什麼地方給他們。劉邦說好好好。馬上就給這些人封官許願了,說只要我們滅了項羽,這塊地方給韓信,這塊地方給你張耳,還有那一塊地方給誰誰誰,這塊地方給誰誰誰,我們都這樣約定了,請你們趕快派兵來,這樣說了以後,各路諸侯才糾集起部隊,開將過來。與項羽會戰於垓下,這是楚漢戰爭的最後一仗。在這一仗當中,劉邦又用了張良的一個計,讓軍隊在四面八方唱起楚國的歌來,四面楚歌,終於瓦解了項羽的軍心,打敗了項羽,項羽自己也自刎於烏江之岸。 

  楚漢戰爭結束了。這個時候天下基本上都歸於漢王劉邦了。但是有一個國家不肯投降,這個國家就是魯國,魯國繼續忠於項羽,還要為項羽而戰鬥,於是劉邦最後只好又自己帶著軍隊,拿著項羽的頭,去平定魯國,最後是把這個項羽的人頭給魯國人看了以後,讓大家確信項羽已經死了,這才放下武器,投降漢王。在這個過程當中,劉邦又做了一件事情,劉邦故伎重演,帶著幾個隨從,飛快地打馬衝進齊王韓信的軍營,又把韓信的官印和兵符又把它拿走了,又拿到手上,奪取了齊王韓信的軍權,所以現在這個齊王韓信就成了一個光棍國王了,光棍司令了,沒有兵權了,還有一個齊王頭銜,就這個頭銜劉邦也不打算給他了,漢五年二月,劉邦正式登基繼皇帝位,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漢高祖。劉邦繼位以後,分封群臣,重新論功行賞,一路封下來,封韓信什麼呢?楚王,劉邦還是給韓信封了一個王爵,但不是齊王,是楚王,劉邦跟韓信說,你本來就是楚人,你熟悉楚國的風土人清,做楚王比較合適,做楚王吧,於是韓信就成了一個沒有兵權的楚王。 

  應該說,劉邦這個舉措還是蠻厚道的,他並沒有報當年韓信勒索他要當齊王的那一箭之仇,不是把韓信抓起來殺掉,還是怎麼樣,他沒有這樣做,第一還讓他當了王,應該說待遇等級還是一樣的。第二他也沒有像項羽當年對待他那樣對待韓信,項羽當年對劉邦是很不好的,劉邦是滅秦的第一功臣,項羽要他當什麼?當漢中王,漢王劉邦是楚人,南方人,你把他弄到陝西漢中那個地方,他整個軍隊的軍心都不穩,人人思歸故鄉,鬱郁不歡,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很鬱悶,而劉邦就厚道多了,韓信你不是楚人嗎?讓你衣錦還鄉。你是從那個地方走出來的,現在讓你風風光光、體體面面、堂堂皇皇回到你的故鄉去,享受你的榮華富貴,很厚道。韓信在楚國過的日子也很滋潤,君臣二人本該相安無事,如果就此發展下去,就不會有我們講座開頭說到的那一幕悲劇了,於是我們就產生了一個問題,這樣的好日子為什麼沒有過下去?劉邦和韓信最後為什麼會鬧到水火不相容的地步,請看下一集,漢代風雲人物韓信之成敗之謎。謝謝!

 

第八講 韓信成敗之謎

  【內容簡介:漢初元年,楚漢兩軍在中原大地拉開了歷時五年的戰爭,史稱「楚漢相爭」。由於劉邦的知人善任,韓信的才華橫溢,君臣攜手打敗了項羽,創立了大漢王朝。韓信也因為功高蓋世,先被劉邦封為齊王,後被封為楚王。由齊王變成了楚王,韓信也算是衣錦還鄉,韓信帶著赫赫戰功,衣錦還鄉來到了楚國,他找到了當年使他蒙受胯下之辱的市井無賴,不但沒有殺他,反而封他中尉,以洗刷當年的恥辱。 

  但是韓信不殺這個市井無賴,不等於劉邦不殺韓信。對於劉邦來說,韓信永遠是他的心頭之痛、心腹之患,韓信功高蓋世,活著對他就是危險,當韓信要求當假齊王時,劉邦心裡便已經動了殺機,於是劉邦遇到了一個南巡的機會開始對韓信實施秘密逮捕。劉邦之所以要實施秘密逮捕韓信的計劃,主要考慮到韓信畢竟是有功之臣,有用之才,更何況韓信將兵多年,在軍中有一定威望,多少也有些心腹,驟然殺了韓信,也許會引起兵變。所以劉邦對於自己能不能戰勝韓信沒有一定的把握。 

  然而,就在這時,韓信自己卻犯了一個關鍵性的錯誤,他把鍾離眜的人頭獻給了劉邦。但是韓信並沒有因為出賣朋友,而保全自己,這反倒加速了自己的滅亡。此時的韓信,其實已經是劉邦手裡可控制的一粒棋子,要殺要剮任有劉邦處置。但此時的劉邦不但沒有處置他,還封他為淮陰侯,那麼是什麼原因使韓信最後走上了絕路呢? 】  漢初元年,楚漢兩軍在中原大地拉開了歷時五年的戰爭,史稱「楚漢相爭」。由於劉邦的知人善任,韓信的才華橫溢,君臣攜手打敗了項羽,創立了大漢王朝。韓信也因為功高蓋世,先被劉邦封為齊王,後被封為楚王。由齊王變成了楚王,韓信也算是衣錦還鄉,但是就在韓信春風得意之時,劉邦卻不斷地擠兌、打壓韓信,這到底是為了什麼?面對劉邦的軟硬兼施,韓信是步步敗退,最終落了個「功臣末路斷頭顱」的悲劇:這又是為了什麼? 

  韓信由齊王變成了楚王,衣錦還鄉,他做了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找到了當年給他飯吃的那個漂母,那個拍絮的大娘,送給她千金。也找到了他曾經混飯吃的那個南昌亭長,給他一百錢,說你老人家是個小人啊,好事沒有做到底。第三件事情,就是找到了當年羞辱他的市井無賴,讓他蒙受胯下之辱的那個流氓地痞,這小子這會兒趴在地上是嚇得渾身發抖,因為韓信此刻是楚王了,要他的小命那跟捏死一個螞蟻沒有什麼兩樣,大家也等著看韓信怎麼處分這個人。韓信封他為中尉,中尉是一個什麼樣的官呢?是負責國都治安的,也就是楚國的公安部長,大出人的意料之外。於是韓信就解釋說,這是一個壯士,當年我難道不能殺了他嗎?可以,但殺之無名,他當時沒有什麼罪,我不能殺他,所以忍到現在。 

  韓信這一招非常高明。因為這個時候韓信和這個人的身份地位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當年,那個人是個市井無賴,韓信是個破落貴族,是個遊民,是個布衣,地位基本上是相等的。那個時候韓信如果是奮起抗爭,去殺他也好,打他也好,大家會同情韓信,因為韓信是被欺辱的,被羞辱的,是受欺負的人。要知道我們中國人的文化心理是同情弱者,所以韓信那個時候殺他,是獲得同情的。現在韓信身為楚王如果來殺他,大家就不同情他,大家會同情那個人,說韓信就是以強凌弱,你是仗勢欺人,所以韓信很聰明的,沒有殺他。韓信還讓他做中尉,這也是很高明的。因為這樣一來,這個人會感恩戴德,這個人他能夠死裡逃生,他已經是阿彌陀佛了,現在不但死裡逃生,還做了楚國的公安部長,那叫做喜出望外,別說他這輩子,他下輩子,他下下輩子都忘不掉,他一定會到處說,韓信這個人太好了,天底下最好的人就是韓信,他會到處跟你做廣告,這不是可以收買很多人心嘛? 

  當然韓信也可以說不殺他,或者給他一點小錢,但是韓信高明就高明在這兒,人情做足,做人情也是一門學問。我們很多人做人情,但是很小氣,結果你人情送出去了,你還不落個好,韓信就懂這個道理,我不做則已,要做得你永世難忘,何況我們中國文化里的傳統,叫有恩報恩,有仇報仇,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有仇不報非君子,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這等等。  

那麼韓信做的什麼事情?全部是報恩,對於漂母,擲以千金是報恩。對南昌亭長給他百錢,那也是報恩。現在讓這個市井無賴做了中尉,那也只能理解為報恩。既然是報恩,就說明當年這個人與韓信無仇,這個人當年與韓信無仇,就說明韓信沒受侮辱,等於給自己平反,所以是非常高明的一招。 

  劉邦以「義帝無後,齊王韓信習楚風俗」為名,把韓信打發到今江蘇省邳州市做了楚王。韓信帶著赫赫戰功,衣錦還鄉來到了楚國,他找到了當年使他蒙受胯下之辱的市井無賴,不但沒有殺他,反而封他中尉,以洗刷當年的恥辱。但是韓信不殺這個市井無賴,不等於劉邦不殺韓信。對於劉邦來說,韓信永遠是他的心頭之痛、心腹之患,韓信功高蓋世,活著對他就是危險,當韓信要求當假齊王時,劉邦心裡便已經動了殺機,於是劉邦遇到了一個機會開始對韓信步步緊逼。 

  那麼劉邦又遇到一個什麼樣的機會呢?就在韓信當上楚王之後的第二年,有人舉報韓信謀反,這次謀反根據我的研究和分析,我認為是誣告。因為韓信這個時候沒有任何理由要反,也沒有什麼條件要反,他做楚王做得也挺滋潤,日子過得很快活,回到自己家鄉,他幹嘛要反。所以我估計、猜測是誣告,這種誣告的事情,歷史上多得很,經常會發生的。 

  劉邦拿到這份舉報信以後覺得是個機會,至少是敲打敲打韓信的機會,於是他就上朝把這個舉報信拿出來給大家看,有人舉報韓信在楚國謀反,大家看怎麼辦?異口同聲說,發兵,滅了他,活埋了那小子。書上說法是「擊而坑之」 。劉邦並沒有輕舉妄動,劉邦跟陳平商量,陳平,你看這個事怎麼辦,陳平說:請陛下想一想,您的兵比韓信的兵精嗎?劉邦說,那不如。那麼請問陛下,您的將比韓信的將強嗎?那不如。陳平說,那就對了,那你兵不如人家精,將不如人家強,你現在發兵去打人家,不是逼著人家造反嗎?人家可能本來不想造反,不反也得反。劉邦說,是啊,但是也不能這樣不了了之。陳平說,四個字,秘密逮捕。劉邦說,怎麼秘密逮捕?陳平說,我們歷來有一個規矩叫天子巡狩,就是做皇帝,做天子可以到諸侯各國去巡視一下。陳平說,臣請陛下南巡。於是陳平和劉邦就定下了南巡,定在南巡期間秘密逮捕韓信的計劃。 

  劉邦之所以要實施秘密逮捕韓信的計劃,主要考慮到韓信畢竟是有功之臣,有用之才,更何況韓信將兵多年,在軍中有一定威望,多少也有些心腹,驟然殺了韓信,也許會引起兵變。所以劉邦對於自己能不能戰勝韓信沒有一定的把握。然而,就在這時,韓信自己卻犯了一個關鍵性的錯誤,這個錯誤直接把他送上了斷頭台。 

  那麼韓信犯了一個什麼錯誤呢?劉邦南巡當然是公開的,要發詔令的,通知全國的。韓信接到通知以後,慌了,莫名其妙地就慌了,說這個皇上突然南巡是怕沖我來的吧?那他來了以後,按制度、按規矩,我應該到國境線上去迎接,是去還是不去呢?我如果去,他把我抓起來怎麼辦?我如果不去,那他肯定認為我謀反,這個事情不好辦。 

  這個時候有人就他出餿主意,說你可以帶著一顆人頭去?誰的人頭?鍾離眜。這個人是項羽手下的一員大將,在楚漢相爭的時候多次打敗劉邦,劉邦對他恨之入骨。項羽兵敗以後,鍾離眜就逃到了韓信這裡,因為他們都是楚人,是老鄉,就藏在韓信家裡。這個時候就有人出餿主意了,你把鍾離眜的人頭帶去見皇上不就沒事了嗎?韓信想,好像也是,於是韓信就去找鍾離眜,要借他一顆人頭用用。 

  鍾離眜這個時候非常傷心,我是覺得你韓信是朋友,是哥們兒,是靠得住的人,是一個厚道的、仁慈的、講義氣的人,我才來投奔你,沒想到你要把我賣了。他嘆著氣說,韓信,韓信,你要想想清楚,劉邦為什麼不發兵打你,是因為我鍾離眜在這個地方,他知道,他一旦發兵來打你,我會挺身而出帶兵去迎戰的。現在你把我的人頭拿去了,下一個要取的人頭就是你脖子上的。然後拿出寶劍架到脖子上說,你不是個厚道人,自殺了。  

韓信的這個決策完全錯了,有什麼錯誤呢?有三點錯誤。第一,賣友求榮,在道德上輸了一招棋。我們要知道,韓信和劉邦這個時候的關係是非常微妙的,一方面劉邦感謝他,畢竟韓信是立下了蓋世奇功嘛;另一方面劉邦又猜忌他,韓信畢竟是功高蓋主嘛,所以劉邦才把他齊王的軍權奪掉,由齊王改為楚王,那意思也就是希望他能夠就此安分守己,得到一個善終就罷了。而韓信這個時候一方面覺得劉邦對自己還算厚道,雖然齊王變成楚王了,畢竟還是衣錦還鄉。但是從另一方面也是有些抱怨,覺得自己的功勞沒有得到足夠的犒賞,所以他們的關係是非常微妙,就劉邦而言,還是很想把這個刺頭給拔了,但是下不了手。 

  為什麼下不了手?劉邦並不是一個喜歡殺功臣的人,他和勾賤也不一樣,他也知道勾踐和文種大夫的故事,也知道「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死」這個典故,他也不想背上這個惡名。但是現在不要緊,為什麼?韓信已然由功臣變成了小人,出賣朋友的小人,按照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觀念,小人,人人得而誅之,小人是可以隨便殺的,殺小人在道德上是不受譴責的,韓信在道德上輸了一把,這是第一。 

  第二,討好獻媚,在心理上輸了一招棋。韓信殺鍾離眜,拿鍾離眜的人頭去見劉邦,意圖很明顯,就是巴結討好劉邦嘛,因為劉邦恨鍾離眜嘛。那麼你去巴結他,說明你什麼呢?說明你理虧呀,你如果不理虧的話,你幹嘛要去巴結他,說明你自己不把你和劉邦放在平等的地位,你自己矮了人家一頭,心裡犯怯,底氣不足,理不直,氣不壯,不坦蕩,你的心理上就輸了一把。這是第二。 

  第三,主動投降,戰術上又輸了一招棋。劉邦沒說要怎麼樣,也沒有處分你,也沒有派人來抓你,他只是要南巡一下嘛,他來看看你不行嗎?怎麼著了嘛!你怕成這個樣子,你主動跪下來,仗還沒有打,你就下跪了,你還打什麼仗,這是不是戰術上又輸了一把。 

  韓信就拎著鍾離眜的人頭去見劉邦,劉邦哪裡會因為你送來這麼一份禮物就不抓你了?來人啊,抓起來。立馬就在國境線上逮捕了韓信,然後把韓信扔在自己的車上,回去了,不南巡了,回京師。於是韓信在這個時候,在車上說了這樣一句話,「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忘;敵國已破,我固當烹矣」,說這句話。我就是你的狗,我這個狗也該被你煮著吃了,我活該嘛。劉邦說,少廢話,你以為你謀反的證據不足嗎?回去說話,帶回京城。 

  但是劉邦並沒有殺韓信,因為韓信這個時候謀反沒有證據。說韓信謀反的舉報八成是誣告,這個劉邦心裡也很清楚,你在建國之初沒有任何證據,你就把這樣一個功臣殺掉,肯定是不行的。劉邦也很聰明,先把他關著,殺殺他的威風,滅滅他的志氣,然後宣布,大赦天下。所有的犯人我都赦免了,韓信也赦免了,不過你畢竟是有問題的,楚王不能當了,降兩級,淮陰侯,淮陰是韓信的家鄉。王以下是公、侯、伯、子、男,降兩級,留用,以觀後效,但是不能「之國」。就是你不能到你的封地去,留在京城聽候差遣,厲害吧。從此韓信就變成了淮陰侯。所以司馬遷的《史記》,韓信的傳叫《淮陰侯列傳》。 

  司馬遷的《史記》,他記人物是三個等級,第一等最高的等是本記,是記帝王的。比如說秦始皇是本記,漢高祖是本記,項羽也是本記;第二等叫世家,是記諸侯的,記國王的,所以越王勾踐是世家,甚至蕭何、張良也記為世家;韓信是列傳,第三等。 

  所以自從韓信做了這麼一件蠢事以後,他和劉邦之間的那個形式地位,本來是這樣的,甚至韓信還略高一點的,現在變成這樣了,劉邦在形式上完全超過於韓信。所以韓信出賣自己的朋友並沒有落好,反而壞了自己的事。 

  韓信並沒有因為出賣朋友,而保全自己,這反倒加速了自己的滅亡。此時的韓信,其實已經是劉邦手裡可控制的一粒棋子,要殺要剮任有劉邦處置。但此時的劉邦不但沒有處置他,還封他為淮陰侯,那麼是什麼原因使韓信最後走上了絕路呢?  我們先來看看韓信被降為淮陰侯之後的表現,韓信被降為淮陰侯以後非常不痛快,稱病不朝,長期請病假,當然了,這個病也有兩說,病嘛,可能有一點,打了那麼多年的仗,風餐露宿的,還不能落點病,什麼風濕關節炎之類的,什麼胃潰瘍之類的,估計會有一點。另外有心病,鬱悶嘛,不痛快,不高興,生悶氣,心裡有一點。但是更重要的是他覺得上朝是一件很恥辱的事情,為什麼?因為他本來是王爵,因為我們知道,古人上朝是按照官位大小排隊的,叫做列,王、公貴族是一列,侯、侯爵、大夫,將軍這些是一列,韓信本來是高級的那一列的,把他降到低級那一列去了,就像坐飛機,本來是坐頭等艙的,給降到經濟艙去了,他就覺得很沒面子,只是想想看那些坐經濟艙的低級的行列裡面都站些誰啊?羞於為伍,所以他不上朝,而且嘀嘀咕咕的,牢騷不斷。 

  有一天,韓信閑著沒事,七逛八逛的,逛到了樊噲家裡,樊噲也是漢初的風雲人物,也是漢初的一大功臣,但是樊噲這個人厚道,一看韓信來了以後,撲通跪下來,表示歡迎,說大王居然肯來光臨小臣的寒舍,感到無比地榮幸,因為樊噲也是封了侯的。韓信說什麼,哈哈哈哈,哎呀呀,我沒想到,我韓信落到和樊噲這種人來往。什麼話嘛?樊噲是什麼人?樊噲是呂后的妹夫,當年鴻門宴上不是樊噲出來,劉邦命可能都沒有了,鴻門宴的故事我們都知道,項羽請劉邦吃飯,說要殺劉邦的,派了一個叫項莊的人舞劍,準備一劍刺到劉邦身上,叫「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這時候是樊噲挺身而出,用自己能吃,能喝,豪言壯語震住了項羽,使項羽沒有了殺心,才救了劉邦的一條命,是劉邦的救命恩人,你跟他為伍怎麼就丟人了,不合適說這個話。這倒也罷了,大家也知道他委屈,冤枉,發發牢騷,大家哈哈笑笑就算了,可是他這個時候又往絕路上走了一步。 

  漢十年,陳豨拜為鉅鹿守,有一個叫陳豨的人被封為鉅鹿郡的太守,這個時候叫郡守,叫太守是後來的事情,來向韓信辭行,韓信就跟他在院子里散步,韓信就拉著陳豨的手在院子里散步說,陳豨,我能跟你說兩句心裡話嗎?陳豨說,請指教。韓信說,陳豨,你知道你現在去當郡守的地方是什麼地方嗎?是一個很重要的地方,而且也是個軍事力量很強的地方。你去了以後一定會有人告你謀反,這個是經驗之談,韓信一當楚王不是有人告他謀反嘛,反正那個時候只要你有兵權,你又是在一個重要的地方,反不反都有人去告,有人告你謀反,等到第一次告你的時候皇上可能不相信,第二次又有人告你的時候皇上就會將信將疑,第三次又有人告訴你謀反的時候,我們皇上一定是勃然大怒,帶兵去打你,你是反也得反,不反也得反,與其被逼得造反,不如你自己策劃好了先反他一下子。陳豨老弟如果決計在巨鹿造反,兄弟我為你做個內應。陳豨說,好,就這麼說了。於是到了巨鹿以後果然就反了,自稱大王,果然劉邦一怒之下,自己帶兵去討伐陳豨了,留下呂后、劉盈、蕭何鎮守京師。這個時候就出現了我們這個系列講座前面一開始就講到的那一幕,就是韓信準備把監獄的人放出來去攻打皇宮,擒拿或者謀殺呂后。這個時候呂后就採納了蕭何的建議,騙韓信說,前方傳來捷報,皇上在邊境大勝,群臣都要進宮去祝賀,你雖然現在是生病,但是這樣的大事,你也勉勉強強地要去祝賀一下。於是韓信就去祝賀,於是就被擒拿,就被呂后殺死在長樂宮鍾室。 

  一個戰功顯赫,為大漢王朝的建立曾立下汗馬功勞的韓信,,最終也沒有逃脫「功臣末路斷頭顱」的悲劇。公元前196年,就在漢高祖劉邦帶兵討伐巨鹿郡守陳豨時,呂后以韓信「判亂」為名,將他殺死在長樂宮鍾室。當劉邦得知韓信死的消息時,他是什麼樣的心情?劉邦是如何處置曾經鼓動韓信造反的蒯通的? 

  這是本案最後一個謎團。劉邦從前方回到京城以後,呂后向他報告,韓信被我殺了,劉邦的態度,司馬遷用了這幾個字來形容叫「且喜且憐之」,司馬遷是非常地偉大,他往往幾個字就傳神了,又高興,又同情,又嘆息,又可惜,非常準確地說出了劉邦的矛盾心理和微妙心理。因為韓信畢竟是劉邦的愛將,兩個人一起出生入死這麼多年,你說一點感情沒有這是講不通的。當然劉邦脫下自己的衣服給韓信穿,推出自己的飯菜給韓信吃,這帶有收買人心的成分,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做秀,不能不承認他不是沒有做秀的成分,但是老實說有時候秀做多了,也能有點感情,日久生情的事,假戲真做,做著做著就做成真的了,何況劉邦確實賞識韓信,韓信也確實是優秀的人才,也確實是功高蓋世。所以他得到韓信的死信以後,他的心情是非常地複雜,是又高興,又覺得可惜,於是劉邦就問呂后,說韓信臨死之前有什麼遺言嗎?呂后說,他說了一句話,我悔不聽蒯通之計。劉邦說,我知道了,這個人就是齊國的一個辯士,然後傳令,給我把這個人找來。  

找來劉邦就問,蒯通,聽說你鼓動韓信自立為王,是不是有這個事兒?蒯通說,是啊,那個小子不聽我的,他要是聽了我的,他今天會這樣,你還能活著嗎?劉邦說,「烹之」,給我扔油鍋里去,蒯通就大喊一聲,「冤枉」,劉邦說,回來,明明是你教他造反,我殺你,你怎麼冤枉啊?蒯通說,秦王朝王綱解鈕,天下大亂,所有的豪傑風起雲湧,舉兵滅秦,這個時候天下是一個什麼樣的形勢呢?蒯通說,「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就是秦王朝丟掉了自己的梅花鹿,天下的英雄都來追逐他,在這個時候誰的個子高,腿長,跑得快,誰就抓到鹿了,這就是「逐鹿中原」的出處,所以「逐鹿中原」就是這個意思。那時候都是自由競爭,誰都有資格去競爭,誰都有可能勝利,所以誰的身邊都有一幫人馬幫助他們,這些人去幫助這些英雄的時候,他們只知道自己的君主,不知道有別的君主的,我那個時候是幫韓信,我當然只知道韓信,我不知道陛下,這叫做「各為其主」,這就是忠心耿耿,我怎麼不對?再說,在那個時候,天底下磨快了刀子,想干陛下乾的那些事的人還少嗎?陛下難道能夠把這些人都抓來殺了?劉邦說,「置之」,放了他,說得對啊,所以劉邦不是糊塗人,劉邦是個明白人,劉邦也不是不講道理的人,蒯通雖然鼓動過韓信謀反,但是蒯通說得有道理,劉邦就把他放了,這就是劉邦的過人之處,所以劉邦最後成為大漢王朝的開國皇帝那是有道理、有原因的。 

  劉邦在楚國的邊境上逮捕了韓信以後,把韓信貶為淮陰侯,劉邦經常找他聊天。有一次劉邦就問韓信:說韓信,你看看我要是帶兵打仗能帶多少人馬?韓信說十萬,那要是你帶兵打仗你能帶多少人馬呢?韓信說,多多益善。就是說我帶多少人都可以帶,我帶的兵越多越好。劉邦說,呵呵,奇怪了,我就只能帶十萬人,你是多多益善,你怎麼被我抓起來了?韓信說,陛下雖不善將兵,你雖然是不善於帶兵的,但是善於將將,你雖然不會帶兵,你會帶將啊,所以帶將的才是最大的人才。 

  韓信,一代名將,曠世功臣。他在困境中掙扎,在草莽中崛起,在戰鬥中奮進,在勝利中沉淪。根據司馬遷《史記》的記載,韓信在最能夠背叛劉邦的時候忠貞不貳,在最不可能反叛的時候卻涉嫌謀反。有專家據此認為,有勇有謀的韓信不會出此昏招,但也有人認為他是被步步緊逼,無路可退,才出此下策。韓信到底是否謀反,為何而反,至今還有爭論,但這也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韓信作為我們民族英雄時代的英雄人物,他的忍辱負重,他的自強不息,他的叱吒風雲,甚至他的猶豫狐疑、患得患失,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永久的記憶。他的功過,自有後人評說。  第九講 韓信被殺之謎

  【內容簡介: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西楚霸王項羽和漢王劉邦,雙方為爭奪全國的統治權,展開了歷史上有名的「楚漢戰爭」。作為劉邦麾下的一代名將,韓信,公元前204年,用背水一戰的策略,以數千兵力擊敗20萬趙軍。公元前202年,用十面埋伏的計策, 逼得項羽在烏江自刎而死。 

  楚漢之爭結束後,功高震主的韓信馬上成了劉邦的一塊心病。項羽一死,劉邦馬上便奪了韓信的兵權,在公元前201年,劉邦又以謀反為名將韓信誘捕,韓信被抓時,仰天長嘆:兔死狗烹、鳥盡弓藏,但是劉邦此時並沒有殺他,只是把他貶為淮陰侯。在公元前196年,被劉邦的妻子呂后誘殺於長樂宮鍾室。 

  根據司馬遷《史記》的記載可是韓信在當齊王的時候,可以與劉邦、項羽鼎足而居,表現出對劉邦的忠貞不貳,沒有謀反。當時他的謀士那蒯通一心為其著想,勸他及早獨立。蒯通是如何勸韓信的呢?韓信是個軍事天才,在陷入政治決策的漩渦時,他是如何權衡其利弊的呢? 

  韓信在最能謀反的時候卻沒有謀反,而在沒有兵權的時候,卻謀反了。這究竟是怎樣一回事呢?有專家據此認為有勇有謀的韓信不會出此昏招,因此謀反並不可能,還有人認為韓信是被逼上梁山。韓信到底反沒反,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將為您講述漢代風雲人物韓信---被殺之謎。】    我們今天繼續講漢代風雲人物。說起漢代風雲人物,不能不說到韓信,因為韓信在西漢初年至少有兩個第一,第一個第一韓信是西漢第一功臣,當時就有人這樣評價韓信,功高無二,略無世出,什麼叫略無世出呢?就是這個世界上不會有第二個韓信了。他的功勞也沒有人可以跟他媲比了。第二個第一,他是西漢第一個被殺的功臣,西漢還有一些被殺的功臣,但是韓信是第一。韓信的死使我們想起耳熟能詳的成語,兔死狗烹、鳥盡弓藏,但是這個話韓信說過,第一個說這句話的人不是韓信,是誰呢?是越王勾踐手下的大夫范蠡,越王勾踐的故事大家都是很熟悉的,卧薪嘗膽,那麼輔助越王勾踐卧薪嘗膽、報仇雪恨的主要兩個人一個是大夫范蠡,還有一個是大夫文種。越國滅掉吳國以後,范蠡大夫就對文種大夫說,咱們走吧,咱們的任務已經完成了,越王勾踐這個人是可以共患難而不能共富貴的,你要記住,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就是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出處,這裡的走狗是跑的很快的狗,在古漢語裡面走是跑的意思,走狗就是跑得飛快的狗,後來走狗這個名詞就從這兒出來的。范蠡大夫就走了,他幹嘛去了?下海經商,據說還攜帶了一位小蜜就是西施,泛舟西湖,下海經商,成了一個大富翁,叫做陶朱公。文種大夫不走,文種說你看我立了這麼大的功勞,現在是摘桃子的時候我幹嘛要走啊?他不走,結果越王勾踐送給他一把劍,同時帶了這麼一句話。勾踐說,先生交給寡人七種殺人的辦法,寡人只用了三種就把吳國給滅了,還剩下四種沒有地方用啊,是不是就在先生身上試一試呢?那文種一聽就明白了,自殺了。這就是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來歷。 

  根據司馬遷《史記》的記載,韓信被殺大概是這樣的一個事情,就是在漢10年,也就是劉邦當了漢王以後10年,當了皇帝以後5年,這個時候剛剛建立的西漢王朝發生了一件事情,就是一個叫陳豨的造反,自稱代王,不是代替的代,是代國之王,代在什麼地方呢?在現在的河北省境內。陳豨當時有很多軍隊和人馬,而且陳豨是養士的人,手下有很多英雄豪傑,這個人是很厲害的,他走到哪兒跟隨他的隨從的車輛上千輛,很多人擁護他,陳豨就在岱國造反了。陳豨反了以後,劉邦勃然大怒,帶領軍隊御駕親征,去討伐陳豨,這時候,韓信與陳豨有書信來往,韓信就寫信給陳豨說,你只管造反,兄弟我在京城給你做內應。而且做了準備,準備把監獄裡的人放了出來,讓他們去攻打皇宮,當時看守京城的人是呂后,說把呂后抓起來,殺了。這個事情被人告發了,告發的原因,是韓信手下有一個人,犯了錯誤,韓信把他關起來了,準備殺頭,這個人的弟弟知道了這個情況,就向呂后通風報信,說韓信準備謀反。 呂后說這個事情怎麼辦啊?把相國蕭何找來商量。蕭何就出了一個主意,蕭何出了一個什麼主意呢?他自己去找韓信,說前方傳來了捷報,咱們皇上打了勝仗,現在群臣都要到皇宮裡祝賀。我們知道那個時候的通信是不發達,不方便的,前方有什麼戰事,韓信並不知道,那麼蕭何出來說,韓信就相信了,但是韓信不去,韓信說你看我一直在生病,因為前一段時候韓信鬧情緒,一直在裝病不上朝,我不上朝的人,怎麼能去呢?蕭何說,雖疾強入賀,你雖然有病,但是你還是勉為其難吧,這麼大的事情,大家都去祝賀,你不祝賀不好嘛。韓信覺得這個實在是推託不過,勉勉強強就進攻了,就來到長樂宮。當時漢王朝的宮殿兩座,一個叫未央宮,就是皇帝住的,一個是長樂宮,就是皇后住的,因為是呂后在主政,所以來到長樂宮。一進長樂宮兩邊早就埋伏好了,很多的壯士一擁而上,把韓信捆起來了,呂后也沒有請示,也沒有彙報,也來不及,當機立斷,先斬後奏,把韓信殺了,斬之於長樂鍾室,就是長樂宮裡面有一個放編鐘,古代奏樂是要有鐘的,放編鐘的房子裡面,就把他立馬殺了,而且立即下令,逮捕韓信的家人,遺幸三族,就是父族、母族、妻族,三族全部殺光。 

  這個時候臨死之前,韓信是仰天長嘆,他說了這麼一句話,吾悔不用蒯通之計,乃為兒女子所詐,豈為天災。這句話什麼意思?我後悔啊,我後悔當初沒有聽蒯通的建議,以至於落到今天這個下場,被小孩子,被女人所欺騙,所謀殺,我真是追悔莫及。 

  蒯通這個人《史記》上的說法叫范陽辯士,范陽在河北省,現在河北城的一個地方大概祖上是范陽人,但《史記》也把這個蒯通稱為齊之辯士,可見他活躍的地區是齊國,就是現在山東這個地方。什麼叫做辯士呢?辯士就是謀士,就是靠辯論、說服、出謀劃策來謀生的士,所以也叫說客,我們知道在春秋戰國甚至到秦漢之交,社會上有一個階層叫士,士是什麼呢?就是低級貴族,貴族一共有四等,天子、諸侯、大夫、士。士和前三種貴族的區別在於什麼地方呢?天子、諸侯、大夫都是有地盤的,有領地、有封地、有封國、封邑,而士是沒有的,就是士是沒有家產的,用現在的話說士是沒有不動產的。士有什麼呢?他第一個有一個貴族身份,第二一般說,士都有一技之長,比如說他有武藝,武功好,這個叫做武士,比如他有文才,文筆好,這個叫做文士,如果說他計謀好,那他就叫做謀士,如果他口才好那他就叫做辯士。這樣一些人就是靠出謀劃策、耍嘴皮子、遊走於諸侯權貴之間,今天給你出個主意,明天給他出個主意,他們沒有什麼立場的,這些人沒有什麼是非的,他反正就是給你出主意,如果你採納我的注意,我被你僱傭了,我是忠心耿耿給你謀劃,如果我的主意你不聽,byebye,我換一個老闆。就像現在的什麼策劃大師,什麼點子公司,就是這個,也算是一種智力勞動吧。蒯通就是這樣一個人,而且非常有名,天下有名的辯士,曾經到處遊說,那麼蒯通什麼時候給韓信出主意呢? 

  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西楚霸王項羽和漢王劉邦,雙方為爭奪全國的統治權,展開了歷史上有名的「楚漢戰爭」。在楚漢相爭的過程當中,韓信的軍事天才被劉邦譽為「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而劉邦帶軍確是屢戰屢敗。在公元203年,劉邦怕韓信有變,就封他為齊王,而此時的韓信,已經是聲威遠震。 

  對於韓信來說,這是一個最好的造反機會,因為現在劉邦也好,項羽也好,都不敢得罪韓信啊,那些這些謀士,這些辯士是何許人也,機靈鬼啊,他還能看不清這個,於是呼呼啦啦地都跑去找韓信,第一個來的叫做武涉,武涉是什麼人呢?武涉是項羽手下的人, 項羽把武涉派去就是想穩住韓信,讓韓信守中立,但是武涉是項羽的人他說服力是很有限的。第二個自動跳出來勸說韓信的就是蒯通。蒯通這個時候本來就是韓信身邊的謀士,而且韓信齊國的72座城市全部打下來就是蒯通的主意,所以蒯通的說服力比較強,說話分量比較重的。而且蒯通是這樣去說服韓信的,他說我這個人會看相。韓信說你會看相嗎?他說是啊。你給我看看。那這個東西天機不可泄露。韓信說好好,左右的人你們都出去。然後蒯通就說,相君之面不過封侯,而且會有危險,看你的臉是一個侯爵這個水平,而且有風險。相軍之背貴不可言。看你背,背長得好,貴不可言,這樣來說服韓信。 

武涉和蒯通來遊說韓信,他們倆的意思差不多,主要有三層意思 

  第一層意思說什麼呢?說韓信你現在的形勢非常之好在楚漢相爭的這個戰爭中,你處於一種舉足輕重的這樣一種角色,這樣一個分量。武涉是這麼說的, 

  當今二王之事權在足下,足下左投則漢王勝,右投則楚王勝。 

  當今二王之事權在足下,權就是權重,不是權利。什麼叫做權呢?權就是秤砣,秤砣就叫做權。那個秤桿叫衡,把秤拎起來,怎麼的情況全靠秤砣在移動,所以這個叫做權,權的分量就叫做權重。你現在這個秤砣你往左邊移移劉邦就贏了,你這的秤砣往右邊移移,項羽就贏了,所以叫權在足下。什麼叫足下呢?足下是古人對朋友輩的一種尊稱,古人的尊稱有四種,陛下,殿下、閣下,足下,這四種稱呼共同的一個意思就是我不敢看你的臉,因為你地位太高,面子太大。見到皇帝我不敢看皇帝的臉,我只敢看你的單陛之下,你知道我們皇帝的龍椅,那個寶座是有一個台,台上面有台階,那個台階叫單陛,我只敢看你的單陛之下。見到太子、王子,我也不敢看你的臉,我只看你的宮殿之下;見到宰相,我也不敢看你的臉,我只敢看你的樓閣之下;見到尊貴的朋友,我也不敢看你的臉,我只敢看你的腳下,就是低頭的意思。足下,權在足下。就看足下的這個足往哪邊走,這叫做舉足輕重,就是你這一抬腳就有分量。這個蒯通也有這樣的意思,蒯通怎麼說呢? 

  當今兩主之命懸於足下,足下為漢則漢勝,與楚則楚勝。 

  也是這個意思,舉足輕重,所以這兩個人都有一個共同的意思,韓信你在這個關鍵時刻可得站穩了立場,你一定要做出正確的選擇,而在這個政治鬥爭當中,站隊是非常重要的,站隊站對了,青雲直上,富貴榮華。站錯了,身敗名裂,沒有翻身的餘地。所以你要想好了,這是第一層意思。 

  第二層意思,他們都說,你不能幫劉邦,為什麼呢?因為劉邦的野心是很大的,他要兼并天下,之所以他重用你韓信,是因為楚王項羽還在,他的頭號敵人是項羽,他要用你來對付項羽,一旦項羽被他滅了,下一個輪到的就是你韓信。因此韓信的命運和項羽的命運連在了一起,這是第二層意思。 

  由前面兩個前提邏輯地得出第三個結論,那就是你韓信既不要幫劉邦,也不要幫項羽。不能幫劉邦的道理很清楚,你幫了劉邦,把項羽滅了以後,下一個滅的就是你了,那麼同樣的道理,你幫了項羽,那麼劉邦滅了以後,也輪到你,所以最佳選擇是什麼呢?三分天下而王之,王就是王,就是稱王的意思,乾脆三分天下,鼎足而居,誰也不吃掉誰,大家都安全,天下也和平。這個建議如果被採納了,中國的歷史重寫了,重寫了。這是武涉和蒯通共同的意見。但是由於武涉他是項羽派來的說客,他的說服力不強,所以韓信很簡單地就把武涉給打發了。 

  韓信怎麼說呢? 

  臣事項王,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戟,言不聽,畫不用,故背楚而歸漢。漢王授我上將軍印,予我數萬觽,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聽計用,故吾得以至於此。夫人深親信我,我背之不祥,雖死不易。幸為信謝項王。 

  韓信說,你武涉先生是從項羽那兒來的,我韓信也原來在項羽麾下當差,項羽對我怎麼樣呢?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戟,郎中就是警衛員,或者說侍衛官,整天拿著一個戟在他門口站崗,我出的主意他不聽,我做的策劃他不用,所以我才離開項王的。我來到漢王這邊,漢王對我怎麼樣呢?授我上將軍印,封我做三軍總司令,給我那麼多的人馬,讓我馳騁疆場,建功立業,我才有了韓信我今天,何況漢王對我是多麼的好,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脫下自己的衣服給我穿,讓出自己的飯菜給我吃,一個人對我這麼好,這麼親這麼愛,我如果背叛他,那是不吉利的,背之不吉,雖死不義,那麼我寧肯死我也不會改變我對漢王的一片忠心。對不起得很,武先生,請你代替我韓信謝謝項王。那麼蒯通呢?蒯通是韓信自己的謀士,蒯通的說話的分量就要重得多了,蒯通一共三此勸說韓信,那麼第一次勸說韓信的這個意思和武涉是一樣的,韓信的這個回答也是一樣的,韓信這麼說,他說漢王遇我甚厚,載我以其車,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聞之,乘人之車者載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豈可以鄉利倍義乎! 

  漢王把他的車子給我坐,把他的衣服給我穿,把他的飯菜給我吃,我怎麼能見利忘義呢?我怎麼能夠背叛他呢?那麼蒯通就說了,你覺得漢王對你很好嗎?恩重如山,你覺得你們倆親如兄弟?唇齒相依?心心相印,休戚與共,不對吧,蒯通說世界上沒有什麼永恆的友誼,比方說,越王勾踐和他的大臣大夫范蠡,大夫文種關係好不好,鐵不鐵?文種大夫和范蠡大夫為越王勾踐立下的功勞大不大,後來怎麼樣呢?野獸已盡而獵狗烹,野獸都打完了以後,獵狗還要它幹什麼,獵狗就煮著吃了,後來他們不就落得這個下場嗎?難道說你今天和漢王的關係就好得過越王勾踐和文種大夫的關係嗎?你靠得住嗎?韓信說,哎,這個事你讓我想想好吧,你讓我想想。蒯通第三次去說服韓信,說足下不可以再憂鬱了,他說猛虎猶豫不如蜜蜂一蜇。老虎厲害不厲害?他說如果老虎在那兒猶猶豫豫的話,還不如一隻蜜蜂,蜜蜂當機立斷,就是刺你一下,刺了算了。你不能這樣猶豫,這是上天給你一個極好的機會,是你成就大業的機會。你如果三分天下而王之,至少此刻你首先可以保平安,將來條件成熟了以後,你可以得天下,你進退自如,你為什麼一條道走到黑呢?蒯通就說了這樣的話,他說,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行,反受其殃。 

  就是上天給你的你不拿,那你是要帶來災難的,時機成熟了你不做,那是要帶來災殃的,你不能猶豫。 

  他說, 

  功者難成而易敗,時者難得而易失。 

  功就是功名,功業,事業,一個人的功業、事業很難成功,但是要失敗很容易。通常老百姓說的這個事咱做不好還不能往壞里做,失敗是很容易的事情。時是什麼?時是時機,機遇,時機和機遇這個東西很難得到,但是很容易丟掉。我們講機遇、機遇就是可遇而不可求,有些人可能一輩子都碰不到機遇,是不是?那麼你一旦機遇來了,你應該緊緊地抓住,你一不抓住,它馬上就沒有了,轉眼即逝,所以蒯通說, 

  時乎時不再來。 

  機遇啊機遇啊,它是不會再來的,天底下哪兒有這種事,老天爺給你一次機遇你錯過了,再給你一次再錯過,再給你一次,就瞅著你給了,不可能的,願足下詳查之。 

  韓信在當時不願意背叛劉邦的理由是什麼?那就是他對蒯通說的那段話, 

  乘人之車者載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 

  這個回答比他回答武涉的那個說法高了一個層次,更為深刻。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坐了人家的車子,那就要把人家的患難也背在自己的身上,因為他已經用他的車子背過我了,穿了人家的衣服,那就要把人家的憂慮也當做自己的憂慮,放在自己的心懷裡面,懷人之憂,吃了人家的東西,就要用生命去報答,寧肯死也要完成人家的事情,死人之事,這是一個很高很高的要求,那已經不簡單的是知恩圖報,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問題,甚至要用生命去報答。這是為什麼?因為中國文化有一個這麼一個觀念,食物是生命之源,誰給我們東西吃,誰就給了我們生命。誰給我們生命,母親給我們生命,而母親給我們生命當然按現代科學的觀點是生育了我們,但是你要想一個小孩子,一個嬰兒,他能知道他是誰生的嗎?他不可能知道,他知道什麼呢?他只知道誰給他吃的。而一般地說,孩子都是母親用母乳來哺育,誰給他奶吃,他就認誰做母親,這就叫有奶便是娘,實際上歷史上很多人都是和奶媽親,包括歷史上一些皇帝,他都是跟奶媽親,因為他吃奶媽的奶長大的。而且我們中國很多地區就把這個奶叫做媽媽,吃奶就叫做吃媽媽,那是生命的源泉,所以凡是給了我們生命源泉,包括我們肉體的生命,包括我們精神的生命,我們都稱之為母親,比如母親河,母校,祖國母親,都是生命的賦予者。同樣的,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共衣是一種很重很重的情分,因為中國人有一個觀念,自己的衣服是不能隨便給人穿的,尤其是女人。一個女人是不能把自己的衣服隨隨便便給別人穿的,為什麼呢?因為衣服是最貼身的衣服,它已經構成我們文化人身體的一部分,因為做一個有文化的人我不能赤身裸體的,必須要穿衣服,因為它代表我的身份,代表著我的甚至代表我的性格,我的心理,它是我身體的代表。如果我把我的衣服給人穿這叫做以身相許。《詩經》裡面有一首詩說,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誰說我們沒有衣服穿,我跟你共一件戰袍。同袍就是同胞啊,我們說骨肉同胞,海峽兩岸骨肉同胞,那胞是什麼?胞就是衣,胞衣,就是小孩子生下來的那個外面那個胞衣。所以同袍就是同胞,同衣就是同依,就是依靠的依。我們看《紅樓夢》裡面有一個情節,就是晴雯因為王夫人討厭她,說她長得像狐狸精,狐媚,肯定是勾引我們家哥兒了,攆出去,攆回家去,又窮又苦又生病,不久人世,奄奄一息。寶玉偷偷地去看她,兩個人淚流滿面。最後晴雯已經是到生命最後的時刻了,掙扎著在被子裡面把自己貼身的內衣脫下來交給寶玉,寶玉接過來以後,立即明白了晴雯的心思,把自己的外衣也脫了,把晴雯的內衣緊緊地穿在自己身上。晴雯說這樣一來我就死可瞑目了,要不然我真是枉擔了一個罪名。所以枉擔的罪名什麼意思呢是王夫人懷疑她跟寶玉兩個人那個了,其實晴雯是清白的,她和寶玉兩個沒那個,跟寶玉那個的是襲人。但是,這樣一來,我晴雯的內衣寶玉穿過了,就等於我晴雯和寶玉兩個的身體已經貼在一起過了,那麼我背這個罪名我也不冤枉了。你說共一件衣服是多麼重的情分啊?那麼劉邦能夠把自己的衣服脫下來給韓信穿,韓信感恩戴德,永誌不忘,不能背叛。這當然是中國文化中國的心理的通則,但是對於韓信來說,他還有一層特殊性,特殊在什麼地方呢?就是韓信早年時是挨過餓,挨過凍,是曾經沒飯吃沒衣服穿的人,遇到一個諸侯王,居然把自己的衣服給他穿,把自己的飯給他吃,他這份感激簡直是難以言表。於是我們發現,要解答韓信這個不肯背叛而終於背叛這個謎團,我們還必須弄清楚韓信的身世,他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早年有什麼樣的遭遇,他後來又是因為什麼樣的原因走上一條成功的人生道路呢?請看下集,漢代風雲人物韓信之身世之謎。

 第十講 劉邦崛起之謎

  【內容簡介: 秦朝末年,農民運動風起雲湧。一位沒有讀過書的平民48歲率眾揭竿而起,56歲便成為了西漢王朝的開國皇帝,他就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平民皇帝—劉邦。劉邦做夢都不會想到自己會成為皇帝,能夠擁有無上的權力,以四海為家。因為他小時候的境遇與皇帝的身份有著天壤之別。除了出身低微之外,劉邦從小就不讀書,總是遊手好閒,不務正業。但是在劉邦當泗水亭長的時候,他遇到了對其一生髮展具有重大影響的兩個人?這兩個人究竟是誰呢? 

  公元前208年,陳勝起義暫時遭到挫折後,由楚國舊貴族出身的項梁領導的一支義軍,在聽取了謀士范增的建議後,立原楚懷王的孫子心,為楚懷王。楚懷王也當仁不讓地行使了其領導權,決定各路諸侯出兵滅秦,命令項羽北上救趙,派劉邦西進關中,並約定先入關中者為王。 

  出身低微的劉邦靠著膽子大和老實可靠,獲得了擔當重任的機會。受命後的劉邦帶領著只有幾千人的軍隊,躊躇滿志地開始西進,然而他面對的卻是強大的幾十萬以逸待勞的秦軍。正在劉邦一籌莫展的時候,他在一個關鍵的地方,遇到了一個關鍵的人。這個人可以說是幫助劉邦日後建功立業的貴人。那麼劉邦是如何對待這個人的呢?  

  據《史記》記載,他從小被父親稱作「無賴」,而且生性喜歡酒和女人。那麼,性情放浪的劉邦是如何在短短的8年時間內,成為一位叱吒風雲的開國皇帝的呢?】 我們今天繼續講漢代風雲人物,說到漢代風雲人物不能不說劉邦,因為劉邦是漢代風雲人物的一號人物,NO.1。劉邦是大漢王朝的開國皇帝,史稱漢高祖,也叫漢高帝,或者也叫高皇帝,劉邦他想過當皇帝嗎?結論是沒有。劉邦從來就沒有想到過自己會當皇帝,他也不會當皇帝。漢五年二月,劉邦即皇帝位,他即位的地方在定陶,定陶就是現在的山東省定陶縣,這是個風水寶地,傳說堯帝當年居住在這個地方。劉邦在定陶即皇帝位,後來定都定在長安,他的丞相蕭何就在長安為他營建宮殿,那就是未央宮,劉邦在外面打仗,從戰場上回來,回到長安一看,蕭何營造的這個未央宮,宏偉壯麗,華麗無比,劉邦非常生氣,劉邦對蕭何說,他說天下大亂,至今沒有安定,民不聊生,烽火連天,你為什麼給我做這麼華麗、奢侈的一個宮殿,太不像話了。這說明劉邦這個人在剛當皇帝的時候確實還保存著他的平民意識,這還是很不錯的,在今天看很廉潔的。蕭何說,天子四海為家,就是說天子的家是什麼呢?就是天下,天子以天下為家,他的宮殿如果不宏偉壯麗,不足以表示他的權威。劉邦說,原來是這樣。這才接受了這個宮殿。 

  未央宮建成以後,群臣都來朝賀,都來祝賀未央宮建成,糟糕的是這些功臣們在未央宮裡面一開會就喝酒,一喝酒就喝醉,一喝醉就爭誰的功勞大,吵起來就把劍拔出來在柱子上砍,劉邦說這也太不像話了,怎麼能這樣,這怎麼得了,這個時候就來了一個叫叔孫通的儒生,叔孫通是一個儒生,攻讀儒家經典的,很早就追隨劉邦打天下。叔孫通就向劉邦提出來說,解決這個問題的惟一辦法是制定禮儀,臣願意帶著自己的學生給陛下策劃一套禮儀方案。劉邦說禮儀這個東西很難吧,你要知道我們都是大老粗。叔孫通說這個東西不難的,禮儀是什麼呢?禮儀就是人情的一種規範化,程式化和儀式化,它本質上就是人之常情,何況禮儀是可繁可簡的。我們可以把歷代的禮儀拿來綜合一下,改革一下,我們弄一個可操作的方案出來。劉邦說,那你就試試。於是叔孫通就帶著自己學生制定了一套禮儀,演習了一個月,然後請劉邦過來觀賞。劉邦一看這個還簡單,我們這些大老粗也能學會,就這樣吧。禮儀制定好了。 

  於是到了漢七年,長樂宮又建成了,這一次就不能像上次未央宮那個時候那樣,亂七八糟的。就按照禮儀來進行祝賀朝賀,禮儀有什麼呢?有司儀官,首先有司儀官,喊趨,趨是什麼意思呢?趨就是小步快跑,小步快走,那個動作大家可以看什麼?看日本電視連續劇,日本女人穿著和服背後背一個包,這樣走,那個就叫做趨。司儀官喊趨,所有的官員都拿著笏走過來。列,就是武將一排,文官一排,列好。這個時候皇帝才坐上御輦緩緩地推進來,坐在當中。司儀官又喊,跪,大家跪下來。拜,大家拜下去。然後這個時候才上酒,每人手上一杯酒,爵。然後司儀官喊壽,壽就是祝賀的意思,壽命的壽。第一列諸侯王這個等級的出列拿著酒杯,跪下來,然後司儀官喊,壽,大家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飲,把這個酒喝下去,退,然後退回去。然後文官出列,文官再出列,然後再跪,再拜,再壽,再退。然後兩千石出列,如何如何,六百石出列,整整齊齊。於是劉邦很高興,哎呀,我的媽呀,今天我才知道,原來當皇帝這麼過癮,吾今日乃知皇帝之貴也。可見什麼呢?可見先前是不知道的,根本就不知道皇帝是怎麼回事。  

劉邦確實是沒有想過當皇帝。因為劉邦出身平民,他的父親、母親和他自己當年是連名字都沒有的。史書上怎麼介紹劉邦的父母呢?父曰太公,母曰劉媼。太公什麼意思?大叔,媼是什麼意思?大媽,就是父親叫劉大叔,母親叫劉大媽。可見是無名之輩。又解釋劉邦什麼呢?小字季,即位易名邦,他原來的小名叫劉季,一年四季的季,即位以後,當了皇帝以後改了個名字叫劉邦。可見當皇帝之前他是沒有名字的,只有一個小名叫劉季。這個劉季也不是什麼名字,季是什麼呢?季是古人的排行。古人兄弟排行叫伯,仲,叔,季,劉邦的大哥叫劉伯,二哥叫劉仲,沒聽說三哥,書上沒有,叫劉叔的那個沒發現,他自己叫劉季,也就是說他哥兒幾個叫劉大、劉二、劉三、劉四,所以劉季翻譯成現代漢語,劉小,沒有名字,平民。 

  劉邦就是這麼一個出身的人,這樣一個人大概小時候他爸就是劉大叔也不怎麼把他當兒子,一天到晚罵他無賴,不如他哥劉仲,會幹活,會掙錢,會置家當,所以對他的教育也很放縱,此人從小是不讀書的,不讀書幹什麼呢?遊手好閒,吃喝嫖賭,就連本朝太史司馬遷,司馬遷是漢代的太史公,是國家的史官,給他做傳,給本朝開國皇帝做傳也用了四個字,好酒及色,喜歡什麼呢?喜歡酒肉,喜歡女人,他是這樣一個人。 

  那麼長大了以後,他也謀了一個差事,就是亭長,我們知道秦代的制度十里為亭,十亭為鄉,那麼亭長就是比村長高半級,比鄉長低半級的一個低級吏員,是一個試用的。那麼這個時候,就發生了兩件事情,對劉邦將來一生很有影響的兩件事情。 

  一件事情就是他見到了秦始皇,因為他現在是一個低級的吏員,他有出差的機會,他出差的時候見到秦始皇,他發表了一個感慨,大丈夫當如是也,就是大丈夫要像秦始皇那樣,那才活得像個人樣,這是他有了這麼一個念頭。第二件事情就是娶了一個妻子,就是後來的呂后,這個事情是怎麼樣的呢?當時呂后的父親呂公和劉邦所在的縣,那個縣叫沛縣,現在在江蘇省北部,蘇北地區,呂公和沛縣的縣令關係很好,呂公就到沛縣的縣令家來做客。沛縣的縣令來了一個貴客以後,他就要大擺酒宴,這個時候主持這個儀式的是縣政府的秘書長蕭何。蕭何就做一個規定說,你交紅包以一千錢為界限,紅包一千以上的坐在堂上,紅包一千以下的坐堂下。劉邦是一分錢沒有的,他就跑到門口說我一萬,我送紅包一萬。一萬當然是坐堂上了。劉季坐在堂上,其實他一分錢沒交,然後高談闊論,嘻笑怒罵,旁若無人。這個呂公一看,這個人好像是非同尋常,劉季,你喝完酒留一下,喝完酒以後呂公就跟劉季談,我有一個女兒還沒有嫁人,願意嫁給你。這個呂太太就不願意了,呂太太說,你看我們的女兒寶貝得不得了,挑了又挑,揀了又揀,是不是,沛縣的縣令跟你關係那麼好,他來求婚你都不答應,你怎麼答應嫁給一個劉小呢?呂公說你不知道,這個人將來了不得。 

  發生了這麼兩件事情,對劉邦將來最有影響的。但是如果僅此而已,那麼我們可以推測,劉邦也就是娶了呂太太,然後當一個泗水亭長,了此一生,但是這是一個歷史註定要塑造英雄的,一個時勢造英雄的時代。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大澤鄉在哪裡呢?就在現在的安徽省的肅州縣,肅州市附近,西南。陳勝、吳廣起義以後,星星之火,立即燎原,各地痛恨秦王朝殘暴統治的人民紛紛揭竿而起。劉邦所在的沛縣也這樣,人民一下子起來了,把沛縣的縣令給殺了,起義了。起義以後要推舉一位領袖啊,這個時候大家都說,劉季,我們應該讓劉季當領袖。劉邦當然這個時候是推辭了,他怎麼說呢?他說:「天下方擾,諸侯並起,今置將不善,壹敗塗地。吾非敢自愛,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就是說現在我們天下已經大亂了,到處都在揭竿而起,如果我們這個領導人選得不得當的話,一敗塗地。我劉季不是不願意出來為大家做事,是我能力太差,怕不能保全家鄉的父老鄉親啊。  

那麼這個時候是不是非劉季當頭不可呢?不是,因為這時候還有兩個能人,一個是蕭何,一個是曹參,蕭何和曹參當時都是縣政府的一級官員。劉季是一個亭長,這個亭長最後還是失職的,但是蕭何和曹參都是文化人的,文化人是不敢造反的。蕭何和曹參說,我們都拖家帶口的,都有一些產業,挑頭造反那是滅族的罪,弄不好我們,劉季,反正那是一個混小子,愣頭青,出了事他擔著。大家說,不不,我們都覺得劉季非你不可,所有的人都不敢挑這個頭。劉季說好,大家既然推舉我,我就來挑這個頭。於是劉季自封為沛公,因為他是沛縣的領袖,叫沛公。由此我們得出了劉邦崛起的原因的第一個結論,就是出身雖差,運氣好。 

  劉邦除了有運氣之外,更重要的是他敢擔當。如果說蕭何、曹參二不敢帶頭謀反是因為考慮個人得失的話,而劉邦的這次挑頭則體現了他的敢作敢為。劉邦靠自己的赤誠終於走出了他崛起的第一步,後又投奔反秦起義軍的重要首領項梁,與項梁的侄子項羽並肩作戰。這為他的崛起提供了一個更大的歷史舞台。 

  這個時候,反秦鬥爭進入了一個關鍵時刻。在這個關鍵時刻,項梁的隊伍里來了一個重要人物,這個人的名字叫范增。范增當年已經70歲了,但是這個人飽讀詩書,一肚子的奇計,一直沒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才華。他看準了項梁這支隊伍,然後投奔項梁,而且給項梁出了一個極其重要的主意。當時的情況是,最先在大澤鄉起義的陳勝已經死了,陳勝、吳廣的起義也就失敗了。范增就給項梁分析陳勝失敗的原因,項梁說陳勝的敗是有原因的,也是當然的,為什麼呢?因為他放棄了楚這個旗號,因為我們知道陳勝起義以後他稱王的時候,他的國號號稱張楚,張楚什麼意思呢?張大楚國的意思,但是范增說,他雖然打出張楚的旗號來作為一個號召,但是他犯了一個錯誤,他沒有立楚王的後人為王,他自己做了王,這是不對的,為什麼呢?范增說秦滅六國,楚最無罪,就是秦滅的六國當中,楚國是最冤枉的,滅得最冤的,所以楚人對於秦王朝也是最不服的。這裡我們稍微交代一下,我們知道在秦滅六國之前,所謂戰國時代主要是七個國家,這七個國家最強大的是哪幾個國家呢?三個國家,一個是齊國,一個是秦國,一個是楚國。齊的強大有兩個原因,一個是齊是資格最老的一個封國,這是西周初年周武王封的國家,是有名的超級大國。秦和楚都是後起之秀,而這兩個後起之秀後來發展得非常快。楚人在當時號稱荊蠻,就是楚人是有一種蠻勁。我就是楚人,你看我身上也有蠻勁的。就是我們湖南有一句話叫霸蠻,又霸又蠻。又霸又蠻是什麼?這個事情大家都說做不成,我非要去做,這是湖南人的性格,湖南人的精神,這就是楚人的一種精神,所以楚人他最不服氣的就是周。就是現在湖北人還有一句口頭禪,叫不服周,就是不服氣,他不叫不服氣,叫不服周,不服周,老子就是不服周。就是不服這個周,所以他就自強不息,拚命地擴張自己。當時楚王是有一個家族的這樣一個傳統是,七年不出兵是奇恥大辱,經常發動戰爭的,最後成為南方之強。在楚人看來的統一中國的應該是我們楚人,而不是秦老西,他不服。所以,楚人流傳一句話,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就說哪怕我楚國只剩下三戶人家,我也要把你秦國滅了,非滅你不可。所以范增說在這樣一個情況下,你又在楚國原來的地方發動這樣一個起義,你就應該請一位楚王的後代來做領袖。但是陳勝沒有這樣做,所以他必然失敗,因此請項梁你這樣做。項梁說這個建議有道理。因為這樣一種造反起義,他確實需要有一種精神上的、輿論上的號召和支持,於是就到處去找,看有沒有楚王的後代,七找八找找到一個放羊娃,這個放羊娃的名字叫做心,就是這個心。據說是楚懷王的孫子,他說這個好,為什麼?楚懷王當年到秦國以後被秦國扣留下來,死在秦國的,楚人都很懷念他,現在把他孫子給找出來了,所以立他為楚懷王,還叫懷王,作為起義軍聯盟的名義上的領袖。  

公元前208年,陳勝起義暫時遭到挫折後,由楚國舊貴族出身的項梁領導的一支義軍,在聽取了謀士范增的建議後,立原楚懷王的孫子心,為楚懷王。楚懷王也當仁不讓地行使了其領導權,決定各路諸侯出兵滅秦,命令項羽北上救趙,派劉邦西進關中,並約定先入關中者為王。 

  這不明擺著就是偏劉邦嗎,為什麼會這樣?這裡面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當時討論這個戰略決策的時候,有很多的諸侯,說我們現在要打秦國,誰願意去啊?誰都不願意去。因為秦國當時非常強大,誰都不願意去打頭陣。打頭陣是做炮灰,會打仗的人都知道,兩軍交戰,衝鋒衝過去,第一排死掉了,最後後面的軍隊過去拔旗子,他摘取勝利的果實,所以大家都不願意去。只有兩個人願意去,劉邦、項羽。這是第一個原因。那麼在劉邦和項羽之間為什麼要選擇劉邦呢?是因為大家都有一個意見,項羽這個人太殘暴了,打仗是很能打,但是他每打到一個地方,打下一座城池以後屠城,他就是不管你是投降還是沒投降,是怎麼來的,他打進去把一城的人都殺光,然後敵軍投降的這些俘虜全部活埋。一路走就是燒殺掠搶,姦淫婦女,這個軍紀實在是太惡劣了,大家說還是要有一個忠厚厚道人,做人要厚道,要有一個厚道人去打秦國,這樣秦的軍民他就不會頑抗,一想來一個厚道人,可能還對我們有一些什麼好處,可能就投降了,這樣就比較容易打下來,所以不讓項羽去打秦,讓劉邦去打。由此我們就得出劉邦能夠崛起的第二個原因,就是實力雖弱,膽子大。 

  劉邦西進也不順利,但是他這個時候身邊來了一個重要的人,這個人叫做酈其食。酈其食這個人是陳留高陽人,陳留在哪裡呢?就是現在河南省的陳留縣,酈其食是陳留高陽人,60歲,身高八尺,非常狂妄,誰都不放在眼裡,一縣的人都稱他為狂生,但是這是一個有計謀的人,他一直在關注國家形勢的變化。當時起義軍一撥一撥從陳留過進,因為陳留是一個兵家必爭之地,義軍今天這一撥來了,明天那一撥來了。酈其食經過觀察發現這些將領都不行,惟獨對劉邦情有獨鍾,他覺得劉邦這個人能成大事。酈其食見劉邦的故事有兩個版本,這兩個版本都記載在司馬遷的《史記》上,那麼第一個版本是這樣的。 

  劉邦的軍隊來到陳留的時候,酈其食就去找劉邦軍隊裡邊的一個下級軍官,這個人跟酈其食是認識的。酈其食就說,他說我想投靠劉邦,請你去幫我說一說,你怎麼說呢?你就說,這個陳留縣有一個叫酈其食的人,所有的人都說他是個狂生,他自己認為他不是個狂生,你就這麼說。這個人說不行,我不能去給你說,說你不知道,我們沛公最瞧不起的,最討厭的,最痛恨的就是你們這些讀書人,他最討厭讀書人,但凡有讀書人來求見他,他就要侮辱這些讀書人。當時這個儒生也是戴冠的,儒生的冠是一個像斗一樣的東西。他說這些讀書人、儒生一進來,我們沛公就把他頭上斗一樣的冠拿下來撒尿,最瞧不起讀書人。不能說,說你是儒生的話,他肯定不見。酈其食說,不管,你就去說。這個人就如實對劉邦說了,劉邦還果然就召見了他。召見的時候劉邦在幹什麼?在洗腳,坐在床上,伸開兩條腿,讓兩個女孩子一邊一個在給他洗腳。可能還估計做點足底按摩,就跟現在足浴一樣,我估計是這樣,大大咧咧的。酈其食走進去昂然而入,長揖不拜。這個按規矩本來應該是跪下來要拜的,但是他不拜,長揖,說沛公,你是想幫助暴秦的吧,你的打算是要幫助秦的吧。劉邦說,豎儒,豎儒是個罵人的話,豎是什麼?奴才,你這個奴才書獃子,亂講,我是打秦國的,我怎麼會是幫秦國的呢?酈其食說,那就不對了,如果你是想滅秦的,想奪得天下的,怎麼能用這種態度見我老人家。劉邦說,對不起,把兩個足底按摩的小妹,趕出去,然後把衣服穿起來,把鞋子穿起來,酈先生請坐。這是酈其食見劉邦的第一個版本。 

  酈其食見劉邦還有第二個版本,這個版本是什麼樣的?這個版本是這樣說的,說是沒有人介紹,酈其食自己拿了一個名片,古時候也有名片,叫名刺,也叫謁。拿著一個名片,交給看門的,說陳留賤民酈其食求見沛公,要跟沛公談一談天下大事。門房就拿著他的名片回去向劉邦報告,劉邦也是在洗腳,洗腳還是一樣的,來了個什麼人呢?門房說好像是個讀書人,穿著讀書人的衣服,戴著讀書人的帽子。去去去,我現在考慮的是天下的大事,哪有時間跟什麼讀書人談學問?不見。門房又拿著名片回來說,我們主公說了,他現在正在考慮天下大事,不見讀書人。酈其食「啪」把劍拔出來,回去,重新說,什麼讀書人,誰是讀書人,你說有一個高陽酒徒求見。我們知道現在有一個成語叫高陽酒徒,就是最能喝酒的人,這個人就是酈其食,一吼,門房嚇得把名片都掉到地上了,趕快一把揀起來,好,我去通,通報,說主公,門外有一個酒徒求見。劉邦說酒徒嗎?能喝酒嗎?進來進來。讀書人不見,酒鬼要見。這個時候酈其食才進去見劉邦,也是長揖不拜,然後跟他有一番談話。我聽門房說主公現在都在考慮國家大事,天下大事,沒時間見讀書人,是這樣嗎?我看你要是不見讀書人的話,你是得不到天下的,你想一想看,你的智力比得上我嗎?你的勇敢比得上我嗎?你都比不上,你智力和勇敢都比不上我的人,怎麼還不見我。

劉邦說,是嗎?對不起,對不起,去去去,不洗腳了,請坐,請坐。好玩兒,那個時候的事情真好玩兒。一個去求職的人居然就可以說你智力也不如我,你勇敢也不如我。你說我們現在年輕人到一家公司去,能跟總經理董事長說,你智力也不如我,勇敢也不如我嗎?那個時候就那麼好玩兒,他一說,劉邦還馬上就尊敬起來了,請他坐下,然後談。這其實也是劉邦崛起原因的第三個原因,那就是毛病雖多,改得快。 

  那麼酈其食和劉邦見面以後,劉邦一看這是一個人才,不是書獃子,劉邦不願意見讀書人的原因,是因為讀書人書獃子太多了。一來一講,前三皇后五帝開始,他能講半個小時,一口氣不歇,要有興緻的話能講三個小時,不得要領,什麼問題不解決。劉邦一看酈其食這是個解決問題的人,他非常高興,然後就請他吃飯,吃完飯以後就說,先生有什麼計策教我嗎?酈其食說主公打算下一步怎麼辦?劉邦說,我是奉了懷王的命,西進攻秦,我當然是要繼續西進了。酈其食說,不行,你看看你的人馬,散兵游勇,烏合之眾,不足萬人,就你這麼一支隊伍,這麼一彪人馬居然就想去和強秦叫板,那你不是羊入虎口嗎?劉邦說,那你說應該怎麼辦呢?酈其食說,止陳留,什麼叫止陳留,你把陳留拿下來,陳留這個地方歷來是天下要衝,兵家必爭之地,而且糧草極其豐厚,如果能夠把陳留拿下來的話,你的軍隊會擴充,你的糧草會補充,然後你在這兒住一段時候,養精蓄銳,然後你再去攻秦。劉邦說,陳留我怎麼把它拿下來?酈其食說不要急,陳留縣縣令是我的朋友,我去勸降。劉邦說,好吧,你去勸降吧。 

  酈其食就進了陳留縣城,找到陳留縣的縣令勸降。縣令說,那不行,秦法是很苛刻的,我要是背叛,我是滅族的罪,這個事情不能幹,酈先生不要再說了,今天晚上住一宿,明天你回去,該幹啥就幹啥去。酈其食晚上就住在陳留縣,半夜起來殺了陳留縣令,然後拎著陳留縣令的頭,翻出陳留縣城,跑到劉邦軍中。第二天,劉邦軍隊開向陳留縣,然後用一個竹篙把陳留縣令的腦袋挑起來,大聲地說,你們看,你們縣令的首級在此,還不投降嗎?陳留縣的人一城人馬上投降。劉邦輕而易舉地拿下了陳留,為他進一步走向勝利奠定了一個非常好的基礎。這也就是劉邦崛起的第四個原因:水平雖差,悟性高。 

  對於這一點,張良是深有體會的。張良,我們知道,張良這個人也是一肚子計策,滿腹經綸的人,他也輔佐過很多人。他輔佐過項羽,輔佐過韓王成,經常在一起討論天下大事,這件事情應該怎麼樣做,那件事情應該怎麼樣做,但是張良說的話別人都聽不懂,惟獨劉邦一聽就懂,所以劉邦這個人的悟性是非常非常好的,也就是說他有這方面的天賦。其實不管你做什麼,做學問也好,做生意也好,做官也好,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悟性,最重要的是悟性,沒有悟性的人是什麼都做不好的。劉邦雖然沒有文化,粗,動不動就罵人,但是他的悟性非常之好,反應非常之快。劉邦確實是一個具有領導天分的人。 

  那麼劉邦得到了酈其食的輔助以後,拿下陳留。他就很順利地向西進軍,而且很快就進入了關中。進入關中以後,趙高謀殺了秦二世,立子嬰為帝。這個時候,整個的秦王朝已經是遍地烽火連天,諸侯並起,子嬰不敢稱帝,改稱秦王,而且向劉邦投降。於是劉邦終於成為了第一個進入關中的人,按照當時楚懷王和諸侯的約定,劉邦應該是王,至少劉邦應該來當秦王,對不對?但是沒有,劉邦在反秦鬥爭中立下的頭等大功,不但沒有使劉邦成為秦王,而且還差一點讓他掉了腦袋。 

  那麼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這又是什麼原因呢?當劉邦遇到這樣一個政治風險的時候,他是如何脫險的呢?他脫險以後又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勝利的呢?請看下集,漢代風雲人物,劉邦之勝利之謎。

 第十一講 劉邦勝利之謎

  【內容簡介: 公元前207年十月,劉邦大破秦軍,駐軍霸上。這時趙高已經謀殺了秦二世,立子嬰為帝。但是面對全國形勢,子嬰不敢稱帝,改稱秦王。劉邦打下關中後,秦王子嬰系頸以組,表示打算自殺,白車素馬,降於軹道之旁。勝利對於劉邦是一個考驗。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劉邦原本是一個「好酒及色」的人。進入秦皇宮,居然「秋毫無犯」。非但如此,他還做了三件大得人心的事。一是不殺子嬰;二是約法三章;三是不受犒賞於是劉邦大得人心。在這裡我們已看到劉邦最終能夠脫離困境,走向勝利,奪取天下的原因之一:在勝利面前保持清醒的頭腦,又有虛心納諫的態度。然而劉邦也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他聽從一個不知名謀士的建議,閉關拒絕其它諸侯進入。結果項羽勃然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關。這時劉邦內部也出了叛徒,誣告劉邦,於是項羽下令:「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是時項羽兵四十萬,號百萬。沛公兵十萬,號二十萬,力不敵。形勢十分危險。這時劉邦聽從張良之計,去鴻門宴請罪,靠著機智才虎口脫險。 

  在這裡我們看到劉邦最終能夠脫離困境,走向勝利,奪取天下的原因之二:在危險面前保持鎮定的心態,又有反敗為勝的機謀。鴻門宴以後,劉邦沒有能夠王關中,而被項羽封為漢王,這是極不公平的,但劉邦吞下了這顆苦果,而且採納張良的建議,燒掉了棧道,以示永不還鄉。劉邦來到漢中,軍心極不穩定。幸虧有「蕭何月下追韓信」。韓信建議劉邦立即出兵爭奪天下。公元前206年八月,劉邦用韓信之計,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反戈一擊,殺出關來,從而揭開了長達五年之久的楚漢戰爭的帷幕。他曾經打到了項羽的國都彭城,準備到沛縣接走家人。然而項羽反撲過來,劉邦就一敗塗地,只帶走了兒女,父親和老婆都做了俘虜。漢四年,楚漢戰爭處於膠著狀態,兩軍對峙於今河南滎陽廣武山間。項羽提出和劉邦決鬥,被劉邦拒絕,並曆數項羽十大罪狀,被項羽射傷。劉邦靠著隨機應變,脫離險境。漢四年,劉邦與項羽划下「楚河漢界」,以「鴻溝」為界,東歸項羽,西歸劉邦。項羽履約,引兵東歸,並釋放了劉邦的父親、妻子。劉邦卻採納張良和陳平的建議,反戈一擊,將項羽集團殲滅在垓下。】 

  秦二世三年十月,劉邦破咸陽,駐軍霸上。霸上在哪裡呢?在現在西安市長安區的白鹿原。陝西有一個作家叫陳忠實,寫過一本書叫白鹿原,就是劉邦當年駐軍的霸上。這個時候,趙高已經謀殺了秦二世,立子嬰為帝,但是子嬰不敢再稱皇帝了,他改稱秦王。當劉邦的軍隊來到的時候,子嬰穿著白衣服,孝服,脖子上掛了一塊絲巾表示要自殺,跪在路旁向劉邦投降,劉邦取得了滅秦鬥爭中的重大勝利。 

  勝利對於劉邦是一個考驗,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我們在上一集已經交代過了,劉邦這個人的特點是「好酒及色」,是喜歡酒肉和女人的,我們可以想像一下,秦皇宮裡面有多少酒?有多少肉?有多少女人?一個從邊遠地方來的這麼個鄉巴佬進了秦始皇、秦二世的皇宮看見那麼多的酒,那麼多的肉,那麼多的美女,他會怎麼樣?劉邦的反應是正常人的反應,今晚就住這兒了。 

  但是他手下的將領樊噲勸他不要住,這個地方不是咱們住的,咱住不得,我們還是住軍營吧。劉邦說,那不行,早年我就說,「大丈夫當如是也」,我好容易我有了今天,我今晚不住這兒?不行,我要住這兒。樊噲勸他,他不聽。這時候張良來勸他,張良說,沛公,不要住在這裡,這是誰住的地方?這是暴秦的君主住的地方,難道你想成為第二個暴秦嗎?樊噲的話雖然說得不中聽,但是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我們還是退出秦宮,還軍霸上吧,我們還是住到白鹿原去吧。那麼這一次勸說劉邦聽了。  

劉邦這個人是很會做人的,他這個思想轉了彎以後,他表現得非常大度,他不但不住在秦皇宮了,他還做了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不殺子嬰,子嬰投降了以後就成了他的俘虜,手下的將領都說要把他殺了,這不就是秦始皇的孽種嗎?不殺他嗎?劉邦說,不要殺他,人家投降了嘛。人家已經投降了,我們為什麼要殺人家呢?這是不吉祥的,不要殺他。 

  第二件事情就是約法三章,劉邦把秦國的父老召集起來說:天下苦秦久矣,大家受秦王朝殘暴統治已經很苦很苦了。他說,我知道秦代的統治是靠苛法,很苛的法,苛到什麼程度呢?「誹謗者誅,偶語者棄市」,什麼意思呢?如果誰誹謗朝廷,誹謗皇帝,要滅族,哪怕你沒有誹謗,你兩個人在街上交頭接耳,殺頭。他說,我知道秦地的人民已經忍無可忍了,今天我劉邦來了,我跟你們約法三章,哪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什麼意思呢?就是你如果殺了人,那你要償命,如果你是傷了人家,或者是你偷了人家的東西,根據你罪行的情況輕重,予以量刑。就這三條,殺人、傷人、盜,只有這三條我們治罪,其他的我們不管,這個就叫做「約法三章」,「約法三章」這個成語也是從這兒出來的。 

  第三件事情不受犒賞,因為他「約法三章」以後,秦國的老百姓非常高興,來了這麼一個寬厚仁慈的人,於是就牽著牛、羊、豬、酒,就要勞軍,劉邦說,謝謝,謝謝,謝謝各位父老鄉親,我們有軍糧,大家生活也不容易,苦日子過了很長時間了,我劉邦的軍隊怎麼好意思來騷擾大家呢?大家千萬不要害怕,我不是來征服你們的,我是來解放你們的。這一下子秦這個地方的人民群眾可以想像出來是「歡欣雀躍為何如」。大家都希望劉邦留下來做秦王,就怕劉邦不肯留下來做秦王或者不能留下來做秦王,劉邦大得人心。從這個例子裡面,我們就看出來劉邦能夠一步一步走向勝利,最終奪取全國政權的第一個原因,這個原因是什麼呢?在勝利面前保持清醒的頭腦,又有虛心納諫的態度 

  但是與此同時,劉邦也犯了一個錯誤,劉邦也不是不犯錯誤的人,他也是會犯錯誤的,做了一個錯誤的決策,當時有一個不知名的謀士向劉邦提出一個建議:說你現在應該派兵把守函谷關,因為函谷關是從中原地區進軍秦地的必經之路。他說,你如果把函谷關把守起來,秦這塊地方就是你的了。劉邦想這個有道理,馬上派了一支軍隊把守函谷關。 

  而這個時候我們知道項羽在北邊打仗,項羽把北邊的戰局也平定下來了,帶著自己的軍隊浩浩蕩蕩地也往關中地區開過來了,開到函谷關的時候,劉邦的軍隊把函谷關守起來了,打不進去,項羽哪能受這個,馬上下命令給英布,英布給我攻下來。劉邦的軍隊是打不過項羽的,項羽一打,就把函谷關打開了,項羽的軍隊開到了鴻門,這個情況對於劉邦來說就不利了。這個時候劉邦自己的隊伍內部出了一個叛徒,有一個官職叫做左司馬的,名字叫做曹無傷的人出賣劉邦,左司馬是個什麼官呢?司馬就是軍中法官。實際上我們讀《史記》,我們知道,《史記》的作者是司馬遷,司馬遷這個姓就是以官為名,司馬家族本來是做軍法官的,不是做史官的。這個曹無傷就跑去報告項羽,說這個劉邦很壞的,野心很大的,他到秦王宮裡去,把金銀財寶都運走了,要在關中稱王。項羽一聽,勃然大怒,馬上下命令說,明天早上讓我們所有的將士飽餐一頓,給我把劉邦滅了。 

  當時的情況是什麼樣呢?項羽兵力四十萬,號稱一百萬,劉邦的兵力十萬,號稱二十萬,劉邦如果和項羽打它一仗的話,那叫「以卵擊石」,根本就不是對手,可以說此刻的劉邦是危在旦夕。幸虧這個時候項羽的隊伍裡面也出來一個通風報信的,此人是誰呢?項羽的叔叔,項伯,項伯和張良是好朋友,他知道張良現在在劉邦的軍隊里,明天大軍出發,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城門失火,也得殃及池魚。大軍開將過去,張良很可能也就死於戰爭。所以他連夜從鴻門到霸上,去給張良通風報信,當時鴻門離霸上是四十里路。項伯把這個情況告訴張良以後,張良說,讓我想一想,項伯說,你不要想,你走,你何必和劉邦一起同歸於盡呢?趕快跟我走。張良說,不行,他說,我本來是韓王的人,是韓王讓我到沛公這裡來的,來幫助沛公的,我現在不辭而別,這是不仗義的,我得跟沛公說一聲,於是張良馬上去見劉邦,向他報告有這樣的情況,劉邦說,「為之奈何」,這可怎麼辦?張良說,誰給你出的主意,要你把函谷關把守起來。劉邦說,哎呀,不是有一個謀士,他說我只要把這個門一關,這個地方就是我的了。張良說,這個餿主意啊,請你想一想,你打得過項羽嗎?司馬遷寫道:「沛公默然」。劉邦沉默了好半天說「固不如也」,實在是打不過,「且為之奈何?」那怎麼辦呢?張良說,現在只有一個辦法,請項伯說情。  

於是張良就把項伯請進來了,劉邦就說,項伯,老哥,你看這個事是這樣的,這個項將軍恐怕是誤會我了,我這個怎麼敢背叛項將軍呢?我是派兵在函谷關把守,那是防強盜的,我怎麼會是防項將軍的呢?幫我說說,幫我說說,說說。項伯說好吧,我就幫你說說吧,於是項伯晚上又連夜回到項羽軍中,如是這番的說了一遍,然後說了,侄子,賢侄啊,劉邦,你最好不要殺他,人家是功臣,秦剛剛被我們滅掉,你就殺功臣,這講不過去嘛。項羽就答應了。 

  到了第二天早晨,劉邦就帶著張良,樊噲這些人,就從霸上到了鴻門去拜見項羽。劉邦就這麼說了,他說,將軍啊,當年臣和將軍一起在懷王手下當差,接受懷王的命令出擊,將軍戰河北,臣戰城南,臣也沒有想到,怎麼一不小心,我就先來了,實在不好意思,不過也好,我不就是很榮幸地又見到將軍了嗎?裝孫子。 

  這個項羽是個缺心眼的,大家知道嗎?一看劉邦裝孫子,他就得意了,哎呀,你看看,這個事情本來也是個誤會,這都是你手下的那個左司馬,那個叫曹無傷的人,他這麼說,要不我怎麼會這樣呢?缺心眼吧,一不小心把自己的線人給賣了,所以劉邦從鴻門脫身以後,回到軍中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曹無傷殺了,「立誅殺曹無傷」,那還不殺他?下面的故事就是大家熟悉的鴻門宴了,劉邦就從鴻門上脫身回去了,從這個例子裡面,我們就看出來劉邦能夠一步一步走向勝利,最終奪取全國政權的第二個原因,簡單地說就是鎮定機智,轉危為安。 

  那麼劉邦和項羽和解以後,天下的形勢大致上也就定下來了,秦是已經滅掉了,所以史書上從這一年開始就稱之為漢元年。這一句話要解釋一下,就是秦的曆法是以十月為首,就是它不是以元月份為一年的第一個月,它是以十月份為第一年的第一個月,那麼漢元年還依舊使用秦代的曆法,也是以十月為歲首,所以漢元年十月是這一年的第一月。 

  天下定下來以後,項羽就開始分封諸侯,因為這個時候諸侯們基本上也有一塊地盤,封王。一下子封了18個王。在這個封王當中,項羽表現很不公平,和他關係好的,他就封個大的,和他關係差的,他就封個小的,他不喜歡的人,甚至不封,然後自己封的什麼呢?西楚霸王,楚霸王就是從這兒來的,他自稱是西楚霸王,其他的這個王那個王,什麼齊王,秦王,給劉邦封了個什麼呢?漢王,漢這個稱呼也就是從這兒開始的。 

  為什麼封他做漢王呢?這是范增出的主意,范增總覺得劉邦是最危險的敵人,所以就跟項羽說,你把他封到漢中去,漢國的國都叫做南鄭,在什麼地方?就在現在陝西省的漢中市,漢中市旁邊上有塊地方就叫南鄭,封到那個地方。然後把關中這個地方,原來秦這個地方,把它一分為三,分給了三個秦朝的降將,就是秦朝投降過來的將領,封了三個王,因此這個地方從此叫做三秦。 

  為什麼這樣封呢?就是要讓秦王朝的這三個將軍封的王堵住劉邦的路,不讓劉邦從漢中再反撲過來,就是要把劉邦軟禁在漢中這個地方。而且要知道劉邦的軍隊都是楚人,你說,把他弄到那個地方去,他們怎麼能安心呢?所以對劉邦是很不公平的。劉邦自己也是一肚子氣,但是劉邦很清楚,現在不是和項羽叫板較勁的時候,所以他自己強咽下自己的淚水,吞下了這顆苦果,叫做打落牙齒往肚子裡面咽。 

  到了漢元年的四月,各個諸侯王都回到了自己的封地,叫做「之國」。之乎者也的之,「之」就是去的意思,到自己的封國去,劉邦也往漢中走,這時候張良就來向劉邦告別,說我本來是韓王的人,我現在還要回到韓王的身邊去,我臨走有一個建議,建議你燒掉棧道,棧道是怎麼回事?給大家看一個圖,這塊地方就是漢中,就是南鄭,這個地方是咸陽,從咸陽到漢中這個地方,那個路是不好走的,所以很多地方要凌空在山上用木頭這些東西修一條路,一條便道,這個叫棧道。張良說,你把這個棧道燒了,讓項羽放心,表示你非常高興、樂意地、滿足地接受了他的封賜,準備就在漢中那一畝三分地上,老婆、孩子、熱炕頭了,沒有什麼野心了,把棧道燒了,劉邦馬上採納這個建議,把棧道燒了。  

劉邦來到漢中以後,軍心極不穩定,因為劉邦的軍隊都是楚人,跟著劉邦出來打仗盼望的是衣錦還鄉,怎麼結果把他弄到這個地方來跟充軍差不多,誰願意在這兒待,再一看劉邦把棧道也燒了,覺得劉邦這個人也沒有什麼雄心壯志,跟著他能有前途嗎?所以他手下的將領,兵士一批一批地逃亡,其中就包括來投奔劉邦的韓信。而這個時候,蕭何發現韓信的逃走連夜把韓信追了回來,讓劉邦拜韓信做了大將軍。這就是著名的「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 

  韓信當了大將軍以後,就對劉邦說,大王,我們不能待在這兒,你願意待在這兒嗎?劉邦說,誰願意待在這鬼地方,我不是沒辦法嗎?韓信說,辦法是有的。關鍵是時機,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劉邦說,為什麼?他說,現在軍心思歸,天下未定,現在天下還是一個紛紛亂亂的時候,韓信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項羽封了這些諸侯以後,很快齊這個地方,就是山東這個地方就亂起來了,項羽當時封王的時候把齊一分為三,像秦一樣,一分為三,封了三個王,這三個王互相是不服氣的,而在滅秦鬥爭當中,最有功勞的一個齊國原來的丞相叫田榮的,項羽不封他,項羽不喜歡他,田榮就開始鬧事,齊國鬧得一塌糊塗,最後反了。項羽帶兵就去平定齊國,然後韓信說,這個時候大概是漢元年八月份的事情,韓信說這是個最好的時機,一旦天下定下來,沒有人再願意打仗了,現在是有人願意打仗的時候,我們現在應該馬上出關。劉邦說,現在我棧道都燒掉了,怎麼辦?韓信給他出了一個主意,八個字,「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當然這個「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我得給大家交代一下,這是《史記》裡面沒有記載的,實際上是小說家言。這是漢元年八月份的事,從此揭開了長達四年多之久的楚漢戰爭的帷幕。在這裡,我們看到了劉邦能夠一步一步走向勝利,最終奪取全國政權的第三個原因。這個原因是這樣的,在逆境面前保持堅定的信念,又有出奇制勝的策略。 

  劉邦出關以後,戰爭並不順利,他曾經是順利的,因為他是乘虛而入,因為項羽帶的人馬在齊忙活著,南邊這邊他根本就控制不了,所以劉邦帶著軍隊一路凱歌,一口氣打到什麼地方?打到了彭城。彭城是什麼地方呢?就是現在江蘇省徐州市,是項羽西楚霸王的國都。這可以說是非常大的一個勝利了,劉邦的軍隊打進彭城以後就不客氣了,吃、喝,大擺酒宴,把項羽儲存在彭城的好酒都開了壇,日夜酒會。項羽當然不能容忍了,那小子端了我的老窩。於是項羽帶了一班人馬,都是精兵強將從北方南下反撲過來,和劉邦決戰。 

  這個劉邦打仗確實是不如項羽,項羽這個時候人數雖然少,結果把劉邦打得是落花流水,這場戰爭打到什麼程度呢?打到劉邦死的人有10萬人,這10萬人的屍體都掉到河裡面,把一條河都堵住了,變成一個壩,攔洪壩了,到這種程度,幾乎劉邦要全軍覆沒。 

  這個時候老天爺幫忙,突然颳起一陣颶風,這個風是朝楚軍的方向刮的,颳得是飛沙走石,不見天日,楚軍都睜不開眼睛,在這個關頭,劉邦才帶了極少數人逃出這個重圍,逃出去劉邦就從彭城往沛縣跑,他想把自己的家小,因為他還有父親,還有老婆,還有孩子,還有兩個孩子,就是呂后生的,一個是後來的漢惠帝,一個是後來的魯元公主,想把家小接回去,結果跑到沛縣呂后、父親已經找不到了,只找到了兩個孩子,劉邦就把這兩個孩子裝到車上,由他的車夫夏侯嬰,夏侯嬰也是我們前幾次講座一再談到的一個人,太僕夏侯嬰趕著馬車逃命。情急之中劉邦甚至做了這樣的事,把兩個孩子推下車去,他覺得車跑得太慢了,把兩個孩子推下去了,推下去以後,夏侯嬰馬上勒住馬跳下去,把兩個孩子抱上來裝進去又跑,跑了一段,劉邦又覺得不行,又把兩個孩子推下去,夏侯嬰又跳下去把這兩個孩子抱上來,一共三次,最後夏侯嬰說了,說大王怎麼能這樣,事情再緊急,我們不能把車趕快一點嗎?劉邦這才不再把孩子推下去,也可見當時的情況狼狽到了什麼程度,也可見這個人心狠到什麼程度。至於他的父親劉太公和他的老婆呂后,當然做了項羽的俘虜,所以劉邦和項羽的戰爭,並不是那麼順利的。  

在這樣一個漫長的過程中,其他的諸侯王也紛紛鬧起了獨立,而且這些諸侯王那就是朝秦暮楚,那都是牆頭草,風吹兩邊倒,一會兒倒向劉邦,一會兒倒向項羽,一會兒又倒向劉邦,一會兒又倒向項羽,那麼劉邦和項羽這樣一個勢力在中原大地也就是展開了拉鋸戰,一會兒這邊勝,一會兒那邊勝,這樣一直打到漢四年,楚漢兩軍處於膠著狀態。因為這個時候,主戰場上就是劉邦的軍隊和項羽的軍隊在對峙,其他那些人在觀望,這個時候劉邦派出他手下的大將軍韓信在齊,把齊國已經拿下來,也在觀望, 

  那麼在這樣一個情況下,項羽就焦躁了,因為項羽現在的糧食已經不夠了,項羽就出來跟劉邦說了這樣的話,劉邦,天下戰事頻仍,戰亂不已,不就是因為我們兩個嗎?不就是我們兩個都要當老大嗎?那麼這一場弄得天下百姓都不得安寧的戰爭不就是你我兩個男人之間的事嗎?你如果是個男人的話,你出來,我們兩個決鬥,好不好?不要把大家都拖進去,好不好?這個劉邦肯定不答應,對不對?項羽是什麼呢?「力拔山兮氣蓋世」,力能扛鼎,他們兩個要是決鬥的話,項羽一巴掌就把劉邦的腦袋給打下來了,怎麼能夠決鬥。劉邦就咯 咯 咯地笑,小兄弟,我這個人喜歡鬥智,不喜歡斗勇,你少來這一套。項羽說,你出來說話,劉邦說,我出來說話,劉邦就打馬向前,說項羽你不要太囂張,我劉邦來征討你,那是正義之師,因為你犯下十項大罪,然後一條一條開始數。項羽哪受得了這個,勃然大怒,拔起弓箭,一箭射過去了,正中劉邦的前胸。這個劉邦中箭以後,他會本能地彎腰,他這個地方中箭了,他本能地一下就彎腰下來了,彎腰手就扶住了腳,然後他大喊了一聲:臭小子,你射了我的腳,實際上是射到胸了,反應之快,回去了。 

  回到軍營,這個傷很重。那麼大家都說那不行,你不能養傷,趕快敷點葯,你出來再巡邏,然後劉邦敷點葯,然後坐上戰車又在軍營裡面巡邏,表示我沒事,穩定軍心。 

  所以這個故事它很能說明一些問題,很能清楚地看出項羽所表現出來的確實是韓信批評他的匹夫之勇,你兩個集團軍在作戰的時候,你搞什麼單打獨練、決鬥這種事,想不出招來了。劉邦確實在智力上更勝一籌。所以在這裡我們又看到劉邦一步步走向勝利最終奪取全國政權的第四個原因,這第四個原因是在強敵面前保持昂揚的鬥志,又有隨即應變的方法。 

  到了漢四年的九月,這個仗就打不下去了,劉邦沒有能力吃掉項羽,而項羽軍糧已經不夠,這個時候兩家就開始講和,反正就談判。談下來最後雙方決定以鴻溝為界,鴻溝以西歸漢,鴻溝以東為楚,鴻溝在哪裡呢?在現在河南省的中牟,這就是有名的楚河漢界,我們現在下象棋,棋盤上還有一條楚河漢界,就是這個鴻溝。這個和平協議達成以後,項羽便歸還了劉邦的父親和妻子,然後帶著自己的人馬就回東邊去了,回他的楚國去了。劉邦也集合自己的人馬也準備回西邊去。這個時候張良和陳平就對劉邦提出一個建議,說我們不能回去,張良和陳平是這樣說的,他說,「漢有天下太半,而諸侯皆附之,楚兵疲,食盡,此天亡楚之時也。不如因其機而遂取之。今釋弗擊,此所謂『養虎自遺患』也。」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天下,漢我們已經得了大半,諸侯們也都擁護我們,項羽那邊兵已經疲弊了,糧已經沒有了,這是天滅楚的時候,如果你不趁機把他滅了,那你就是等於養虎為患啊,你就等於養一隻老虎。劉邦接受了這樣一個建議,在漢四年十月引兵東進,也是一路打了過去。 

  那麼這個時候劉邦還是沒有能力消滅項羽的,因為其他的諸侯還在觀望,於是劉邦又問張良,「為之奈何?」這個事情怎麼辦呢?張良說,你現在只有這樣了,這叫做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你現在得捨得孩子,你得答應韓信、彭越這些人,如果他們一起來合兵滅楚,滅楚以後咱們平分天下,劉邦說,可以,就答應他們,於是就開始封官許願,說韓信如果滅了楚,哪一個地方歸你,彭越滅了楚以後,哪一塊歸你,你們來吧。他們兩個接到這個以後,那我們就去吧。於是韓信從齊這個地方南下,當時韓信在這兒,在臨淄走高密下來,劉邦的軍隊這樣過來,還有彭越的部隊也過來,還有項羽自己軍隊裡面有一隻支叛軍也過來,然後把項羽的軍隊團團圍在垓下,然後又讓士兵們唱起楚國的歌曲,使項羽陷入十面埋伏,四面楚歌,最終將項羽消滅於烏江。劉邦就奪取了全國政權。 

  劉邦奪取全國政權以後,曾經和他的群臣一起議論,我劉邦為什麼會成功,項羽為什麼會失敗,他的功臣們提出了一些原因,但劉邦說,你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還有一條重要的原因,這條更重要的原因是什麼呢?請看下集,漢代風雲人物《劉邦之用人之謎》,謝謝大家!

第十二講 劉邦用人之謎

  【內容簡介:劉邦作為統帥,知道把手下的人才放在合適的位置,比如讓韓信帶兵、讓張良謀劃、讓蕭何治國,人才能真正發揮自己的作用,但人才難得,劉邦是怎樣選拔人才的呢?其次,雖然劉邦用人不問出身,不管什麼身份的人,只要有才,他都敢用。但從敵對陣營中的跑過來的人,像從項羽軍中跑來投奔的陳平,他該怎麼安排,是用還是不用? 

  劉邦為了最大限度地使用人才,從敵對陣營中投降過來的人他敢用,那麼,得罪過他的人,和他有矛盾的人,他會不會懷恨在心,找到機會就一定報復呢?劉邦想奪取天下,但是他有很多地方比不上他的對手項羽,面對投奔過來的陳平、韓信等人才,他是靠隱瞞自己的短處,從而爭取到他們的擁戴嗎?劉邦在吸引人才上有自己的長處,比如韓信、張良、陳平,這些人都是從項羽軍中投奔到劉邦麾下,但是使用他們的時候,劉邦的態度是什麼? 

  劉邦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人才的長處,會帶兵的韓信,他敢放手給兵。善於謀略的張良,在他手下能運籌帷幄,會管賬的蕭何,他敢放手給錢,但劉邦真的是放開手腳用人,什麼都不管嗎? 】  劉邦勝利以後,曾經有一次和他手下的那些功臣、將相大家一起討論一個問題,劉邦提出來說,請大家說一說,我和項羽爭奪天下,為什麼最後天下是我的?項羽丟了呢?你們大家都說真話,不要隱瞞朕,全部要說實話。這時候就有兩位大臣,一位叫高起,一位叫王陵,就出列說實話了,說我們認為,陛下這個人很傲慢,不尊重人,項羽這個人仁而愛人,很仁厚,也很體貼人,這是實話了,當著劉邦說,但是為什麼像陛下這樣又傲慢、又不懂得尊重人的人得了天下,那個仁而愛人的項羽丟了天下,我們認為是這個原因,陛下每打下一個地方,就把這個地方分給那些功臣,得到了什麼好處呢?也分給我們大家,所以我們樂意擁護您,您就得了天下。劉邦說,公知其一,不知其二,就是你們看到一方面,沒看到另外一方面,他說運籌帷帳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子房就是張良,在指揮部制定戰略方針,然後指揮遠方的戰場,取得勝利這個方面我不如張良,鎮國家,撫百姓,給饋賞,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就是治理一個國家,保證後勤的供應,這個我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帶領這個軍隊去作戰,每戰必勝,這個我不如韓信,這三個人是我們當今天下的人傑,可是這三個人都能為我所用,所以我能夠奪取天下。項羽呢?那邊只有一個范增,他還不能用,所以他丟掉了天下。劉邦認為,這是他奪取勝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這說明什麼呢?說明在劉邦看來,用人是最重要的成功之道,就是劉邦的成功之道,也就是他的領導藝術,我總結了八個特點。第一個特點叫做知人善任,知人善任也是我們講到領導藝術的時候,經常要說的一個詞,但是我們要分析一下,什麼叫知人善任?我認為知人善任,首在於知人,其次是善任。知人當中首在於知己,其次在知彼,人貴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是最大的聰明。這個是很難,確實很難。而劉邦卻恰恰是有一個自知之明的人,而且他也非常清楚地知道,一個領導最重要的才能是什麼呢?是調動部下的積極性,是知道自己的下屬都有什麼才能,他的才能是哪些方面的,有什麼性格,有什麼特徵,有什麼長處,有什麼短處,放在什麼位置上最合適。這個是一個領導最大的才能,領導不是說要自己親自去做什麼事,事必躬親的領導絕非好領導,作為一個領導,你只要掌握了一批人才,把他們放在適當的位置上,讓他們最大限度地、充分地發揮自己的積極性和作用,你的事業就成功了。這個根本道理劉邦懂,所以劉邦就成為他這個集團的一個核心。 

  孔子治理國家講施政,他有這樣一句話,他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什麼叫北辰呢,就是北極星,眾星拱之,你看我們北極星,北極星是永遠不動的,北極星外面是北斗七星,圍繞著北極星旋轉,北斗七星是動的,北極星是不動的,領導核心就是個不動的,讓別人動起來。劉邦就是他們這個軍事集團的北極星。蕭何,張良、韓信、陳平、樊噲、周勃、曹參這些人就是他的北斗七星。所以劉邦能夠取得成功。  

第二個特點是不拘一格,一個有著自知之明的人,往往也會有知人之明,一個連自己都不了解的人,往往也很難了解別人。劉邦由於是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所以他也很了解別人。而且他還有一個最大的優點,就是他不拘一格的使用人才,所以劉邦的隊伍裡面什麼人都有,我們來看劉邦是一個什麼樣的隊伍。 

  在劉邦這個隊伍里,張良是貴族,陳平是游士,蕭何是縣吏,樊噲是狗屠,灌嬰是布販,婁敬是車夫,彭越是強盜,周勃是吹鼓手,韓信是待業青年。可以說是什麼人都有。然後劉邦把他們組合起來,各就其位,毫不在乎人家說他是一個雜牌軍,是一個草頭王,他要求的是,所有的人才都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這叫什麼呢?這就叫不拘一格,這是劉邦用人的第二個特點。 

  第三個特點,招降納叛,劉邦的隊伍裡面,有很多人原來曾經是在項羽手下當差的,因為在項羽的部隊裡面待不下去跑過來投奔劉邦,劉邦敞開大門,一視同仁表示歡迎,你願意,歡迎,歡迎。比方說韓信,比方說陳平,韓信原來是項羽手下的人,因為在項羽手下不能發揮作用,來投奔劉邦,陳平走的路更多,陳平原來是魏王手下的人,不能發揮作用投奔項王,不能發揮作用再投奔漢王,當時陳平來投奔劉邦的時候,他是從項羽的軍中逃出來,於是劉邦「大悅之」,非常高興,然後問他說,陳先生在項羽那裡擔任的什麼職務呢?陳平說,都尉,劉邦說,好,你在我這兒還當都尉,馬上任命他做都尉。任命以後,輿論嘩然,很多劉邦軍隊裡面的老資格的將領不服。就開始嘀嘀咕咕了,說我們大王也真有意思啊,項羽那邊一個逃兵,逃到我們這兒來,說了三句話,就馬上給他這麼大一個官,和他坐在一個車子上面,議論紛紛,但是劉邦不予理睬,你們議論你們的,我任命我的,而且更加信任陳平。這就叫做招降納叛。 

  劉邦用人的第四個特點是不計前嫌。漢六年的時候,劉邦已經得了天下,劉邦已經封了一批功臣,但是還有很多功臣沒有封,因為功臣他這個功怎麼樣計算,封一個什麼樣的爵位比較合適,這個事還很費商量,就把封功臣的事,一直這樣拖下來,有一天劉邦在宮殿裡面走,遠遠地看到一群人,坐在地上,在那兒嘀嘀咕咕嘀嘀咕咕,交頭接耳,竊竊私語,劉邦就問旁邊的張良,說子房,那些人在說什麼呢?張良說,陛下不知道啊,他們在商量謀反啊劉邦說子房不要亂講,天下剛剛安頓,謀什麼反啊,張良說陛下不知道啊,陛下得了天下以後,封了一批功臣,大多數都是你的親信,像蕭何這些人,還有一些以前得罪過你的人,他受了處分,現在這些功臣們都在想一個問題,說這個天下還有多少可以封賞的,是不是可以拿出來封賞的東西已經不多了,像我們這種和陛下關係不密切的,甚至以前得罪過陛下的,是不是就得不到封賞了,或者甚至於會被陛下找一個岔子,給咔嚓了呢?他們想來想去想不明白,所以他們在那兒商量謀反。劉邦馬上醒悟過來了,知道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那「為之奈何」,子房你說怎麼辦呢?張良說請陛下想一想,在這些功臣當中,有沒有這樣人,他的功勞非常大,而他和陛下的關係呢,又非常地惡劣,有沒有這樣的人?劉邦說有,有一個雍齒,雍齒這個人非常地可惡,他一而再、再而三的侮辱朕,朕早就想殺他了,可是他功勞太大,朕又於心不忍,張良說好了,請急封雍齒,以示群臣。請你趕快把雍齒封了,劉邦馬上接受這個建議,立即封雍齒為什方侯。雍齒一封,所有的功臣都安心了。你看雍齒都封了,大家都知道這個雍齒是皇上最討厭的人,他都封侯,我們這些人,都放心了。這叫什麼?這就叫不計前嫌。 

  劉邦用人的第五個特點是坦誠相待。我們知道人才,他最需要的是什麼?一個人才,他最希望、最渴望、最需要得到的是什麼?尊重。當然如果可能的話,多發點薪水也不錯。但是最重要的是尊重,信任他,你要尊重這些人才,惟一的辦法就是以誠相待,實話實說,劉邦就有這個優點。張良、韓信、陳平這些人,如果有什麼問題要跟劉邦談,提出問題,劉邦全部都是如實回答,不說假話,哪怕這樣回答很沒面子,他也不說假話。張良在鴻門宴之前得到消息,說項羽第二天要派兵來剿滅劉邦,張良曾問過劉邦,說請大王想一想,你打得過項羽嗎?劉邦的回答是「固不如也」,打不過他。後來韓信到劉邦軍中來,也了這樣的問題,說大王自己掂量掂量你的能力、魅力、實力比得過項羽嗎?劉邦雖然沉默了很久,最後還是坦誠相告,「固不如也」,我是不如他,就是這些人能夠幫助劉邦提出自己的計策來,是由於劉邦有一個前提,就是每件事情都是如實相告,絕不隱瞞。這樣信任對方,尊重對方,得到了對方同樣的回報,同樣的信任和尊重,盡心儘力地幫他出謀劃策。這確實是我們一些做領導的,值得借鑒的經驗,這是坦誠相待。  

劉邦用人的第六個特點,叫做用人不疑。我們有一句話老話,叫做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你要用一個人,你就要相信他,不要懷疑他,做一個領導最忌諱的,就是一天到晚看見所有的人都很可疑,今天猜忌這個,明天猜忌那個,這是最忌諱的,劉邦他就有這個魄力,他一旦決定用某某人,他絕不懷疑,放手使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陳平。陳平從項羽的軍中投靠劉邦以後,得到劉邦的信任,是讓很多劉邦的老人不滿意的,我們跟著劉邦跟那麼長時間,建功立業,出生入死,也不過就混到現在這個位置,陳平這個小子一來,就給他那麼高的職務,所以就有人去到劉邦那裡說陳平的壞話。這些去舉報的人給了陳平這樣一個罪狀,可以總結為八個字,盜嫂受金,反覆無常。 

  什麼叫盜嫂呢?就是和自己的嫂子通姦,這個事情大概是真有的,就是陳平原來在家鄉的時候和他嫂子的關係至少是曖昧的,這當然是不道德的。所謂受金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接受紅包。陳平來到了劉邦的軍隊裡面,就開始收紅包,這叫受金,這當然也是不道德的。再一個就是反覆無常,反覆無常的證據就是他原來在魏王那裡,然後又跑到項羽那裡,現在又跑道劉邦那裡,這一狀上去以後,劉邦是不能不當回事的,所以劉邦就把推薦陳平的那個人魏無知,找來責備他,說你這怎麼回事呢?我讓你向我推薦人才,結果你給我推薦一個盜嫂受金,反覆無常的人,那不是小人嗎?你怎麼推薦給我呢?魏無知的回答是這樣的,「臣所言者能也,陛下所問者行也」,就是我向你推薦的時候,我講的是他的才能,而陛下現在責備我的,是講的他的德行,這個才和德那可是兩個概念,有才的不一定有德,有德的也不一定有才,而我們現在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我們現在是一個非常艱難困苦,需要突出重圍,走向勝利的這樣一個階段,我們更應該看重的是才。 

  但是劉邦還是把陳平叫來了。又問他,說先生原來事魏王,後來離開魏王事項王,現在離開項王又來跟著我走,先生的心是不是太多了一點,陳平這樣回答他,他說是的,我原來是追隨魏王,但是我的計謀,我的主意魏王都不接受,我只好去投奔項王,項王同樣是這樣,言不聽,畫不從,而我又聽說大王你廣納人才,求賢若渴,是一個會用人,敢用人的人,我才來投奔大王,我陳平是光著身子,一無所有,一文不名,來到大王軍中的,我如果不接受人家的贈送,不收一點禮金,我連吃飯的錢都沒有。我現在向大王提出了很多的建議,大王覺得我這些建議是可以用的,請大王採納。如果大王覺得我的這些建議,我的這些計策,我的這些謀劃,是沒有用的,他們送給我的禮金還在,我原封璧還,從此告辭,行不行?劉邦說,對不起,我錯了,寡人錯了。寡人慢待先生了,請先生不要介意,請先生繼續留在寡人軍中,用人不疑。 

  那麼正是由於劉邦的這樣一種信任,陳平願意為劉邦效力。劉邦和陳平有個談話,劉邦說,你看我們現在和項羽處於這樣一個膠著的狀態,誰也吃不掉誰,這樣天下何日能夠安定呢?請先生想一想有什麼辦法能夠出奇制勝,儘快地結束這場戰爭呢?陳平說,我陳平原來在項王手下當差,我很了解項王,請讓我來給大王分析一下,項王這個人是很高貴的,是很講道德的,也是很講禮數的,因為項羽是一個貴族出身的人,他待人接物,他是按照貴族的那一套,恭恭敬敬、彬彬有禮、客客氣氣,所以那些有道德的,那些高風亮節的,那些看重自己身份名譽,愛惜羽毛的人,都集結在項羽的麾下,這些人雖然對項王忠心耿耿,但是項王這個人多疑,他是跟劉邦剛好是相反的,劉邦是用人不疑,他是疑心重重,我們可以使反間計,讓項王不再信任這些人,砍掉他的左膀右臂,不就行了嗎?劉邦說這個主意好,這是好主意,那就請陳先生來操作吧。這個費用就沒有問題了,馬上撥款,黃金四萬斤,大家注意不是金子,是銅啊,四萬斤金子那還得了?實際上那個時候講的黃金就是銅,黃銅,黃銅四萬斤,交給陳平,這些錢就交給你了,隨便你怎麼用,不問出入,什麼叫不問出入呢?就是不報銷,不審計,你愛怎麼花怎麼花,你只要跟我把項羽搞掂了,節約歸己,這是當時這種特殊情況下的一種特殊措施,表示劉邦對陳平的信任。  

劉邦用人的第七個特點是論功行賞。我們前面講過了,你要使用人才,首先是要信任他,尊重他,同時呢也應該獎勵,因為獎勵是對一個人才貢獻的實實在在的肯定。不能老拿好話甜和人,說你這個人不錯啊,你可是人才難得,你是我們的骨幹,一分錢不給,這個不行,有貢獻你就得獎勵,獎勵你要獎勵得合適,確實是工作做得好,貢獻大的,你要多獎,做得一般地,一般地獎,做得差的,不獎,甚至罰,你要賞罰分明,劉邦奪取天下以後,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獎賞這些功臣們。先是大家開會討論,那還有個譜?所有人發言都是我功勞最大,沒有一個人說自己功勞最小的,而且說得是頭頭是道,如數家珍,也都是事實。最後劉邦裁定,蕭何第一。 

  這個蕭何第一的裁定裁出來以後,所有的人都不服氣,於是大家都跑到劉邦那兒去提意見,說陛下這樣好像不合適吧,我們這些人可都是浴血奮戰出生入死,我們是提著腦袋給你打江山的。我們在前方廝殺的時候,那個蕭何在幹什麼?蕭何是待在家裡面,管管賬本子,管管糧草,管管後勤,做兩件衣服,怎麼他的功勞第一呢?劉邦說,諸位知道什麼叫打獵嗎?知道啊,這都是將軍,將軍誰不會打獵,知道知道,劉邦又問,那諸位知道獵狗嗎?知道啊,那好了,請大家想一想,我們打獵的時候,追兔子的是誰?獵狗啊,對,誰讓獵狗去追兔子的,獵人啊,對,你們就是追兔子的,蕭何呢?是讓你們追兔子的。所以蕭何是「功人」,你們只能算「功狗」,原文如此,原文就是「功狗」兩個字,「功狗」這個詞也是從這兒來的,實際上我們現在都知道功臣,不知道「功狗」,還有「功狗」。 

  劉邦這麼說,大家其實還是不服氣,大家心裡想,就算我們是「功狗」,那「功人」也不是蕭何,也是皇上啊,對不對。那麼劉邦為什麼要定蕭何為第一功臣呢?這個裡面當然有一個親疏的問題,蕭何是原來沛縣的人,跟劉邦一起起義的,有這個原因,但是我覺得蕭何列為第一功臣,至少蕭何列為第一等功臣,還是有道理的,蕭何最大的功勞在什麼地方呢?在搶救了文書檔案,就是當時劉邦打進關中,進軍咸陽的時候,軍隊衝到咸陽城裡邊以後,這些將軍們在幹什麼呢?搶東西,金銀財寶,在強姦女人,只有蕭何衝進秦王朝的國家檔案館,把秦朝的地圖,賬本,各種文件資料全部把它保存下來,最後劉邦奪取天下的時候,對整個天下的形勢,比方哪個地方窮,哪個地方富,哪個地方有多少人,哪個地方人多,哪個地方人少,哪個地方產什麼,哪個地方有些什麼東西,有些什麼情況,了如指掌,靠誰?蕭何。因為蕭何掌握了這樣一個資料,從這一點看,蕭何確實是一個治國的良材,就是做總理的人才,他知道這個資料的重要性,就是我們現在說資訊,或者說信息,它的重要性,所以論功行賞蕭何是第一。 

  劉邦用人的第八個特點是暗中控制,我們剛才說了,蕭何被列為劉邦的第一功臣,而且劉邦建國以後,蕭何就擔任他的第一任丞相,就是現在的國務總理,後來又拜為相國,在政府當中他的地位僅次於劉邦。打個比方說這個時候的劉邦集團,如果是一家公司的話,劉邦就是董事長,蕭何就是總經理,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說是給予極大地信任,但是即便對這樣的人,劉邦其實是暗中控制的。只不過他控制的不動聲色,不像項羽,一懷疑,那個懷疑就寫到臉上去了,人家一眼就看出來,劉邦這種猜忌和懷疑是不動聲色的。 

  漢十二年秋,淮南王英布造反,劉邦御駕親征,帶著隊伍去平叛,蕭何留守宮中,留守京城,他是相國嘛。在這個戰爭的過程中,劉邦不斷派使者回來,回來一次就一定要去見蕭何,一定要說皇上問,簫相國好。皇上問簫相國最近在幹什麼,非常關心體貼的樣子,所以蕭何很為感動,盡心儘力地為劉邦的作戰做好後勤保障,這個時候蕭何手下有一個門客,就來跟蕭何說,說丞相覺得陛下對你怎麼樣,蕭何說,哎呀,皇上對我很信任,你看頻頻派使者過來,關懷我,問我最近好不好,問我最近在幹什麼?蕭何的門客就冷笑了一聲,哼!我看丞相死期不遠了,蕭何說這什麼意思?什麼意思?你以為皇上是關心你嗎?那是不放心。不斷地派人回來看看你在幹什麼?你是不是想謀反,你想想看你是大漢第一功臣,你已經沒有可以加封的餘地了,他怎麼能夠放心你啊?蕭何說,哎呀,好像是的,那怎麼辦?門客說,那只有一個辦法,什麼辦法?自污,就是把你的形象搞壞。怎麼自污,貪污腐敗。 劉邦平定了英布以後,回到了京城,收到了很多平民百姓的狀子,告狀,告蕭何,利用職權,低價強行購買我們的土地,現在我們流離失所,沒有土地可耕種,請皇上為我等做主。收到一大堆狀子,然後劉邦就嘻嘻哈哈地拿著狀子給蕭何看,簫丞相你乾的好事,你就這樣治國的?現在老百姓可是沒地種了,你看著辦啊,開玩笑的口氣,蕭何說什麼呢?蕭何說,老百姓沒地種,這個事好辦,陛下不是有一大花園,叫上林苑嗎,那個地方大得很,陛下可以讓那些沒有土地的老百姓到那裡面去種地,劉邦說什麼?你搞到我頭上來了,你這叫做「賣主媚民」,關起來,下大獄,帶上腳鐐、手銬,給我銬起來,就把蕭何關監獄去了,關進去以後,過了一段時候,劉邦把蕭何放了出來,蕭何放出來以後,馬上就是披頭散髮,光著腳,跑過來見劉邦,罪臣蕭何叩見皇上。劉邦說算了算了,起來吧起來吧,哎呀,丞相也沒有什麼錯,朕也不是個好皇帝,朕之所以把丞相關起來呢,是為了讓天下人都知道丞相是好丞相,朕是壞皇帝,好了吧。這蕭何才免於滅族之災。 

  所以劉邦的用人之術是典型的帝王之術,一方面你看他好像用人不疑,四萬斤黃金交給你,不要報銷,另外一方面,肚子里極度地猜忌,只不過他猜忌的不動聲色,他手腕高明,這是一切所謂有為君主的通例,也非劉邦一人而已。總而言之,劉邦應該說是懂得領導藝術的,是具備一個作為領導人的素質的,正是由於他能夠信任人才,使用人才,充分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又暗中地加以防範和控制,從而把當時天下的人才,都集結在自己的周圍,形成了一個優化組合。從而戰勝項羽,走向勝利。劉邦認為,這是他成功之道的根本所在,應該說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這裡面也還同時有另一個問題,就是在楚漢戰爭當中,劉邦的對手,另一方項羽,表現實在太差,正是由於項羽的一錯再錯,才給劉邦造就了一次一次的成功和勝利的機會,那麼項羽又是怎麼一回事呢?項羽和劉邦又有什麼不同之處呢?他們的優劣何在呢?他們兩個哪一個更可愛,哪一個更可學呢?請聽下集,漢代風雲人物劉邦之對手之謎,謝謝。

 第十三講 劉邦對手之謎

  【內容簡介:秦朝末年,天下大亂,各地英豪紛紛起兵抗秦。劉邦48歲起兵,56歲稱帝,八年的時間,就成了西漢王朝的開國皇帝,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雖然後世對劉邦的出身做了諸多的神化,比如說劉邦是真龍天子下凡,身上有72個神奇黑痣,等等,但是這些都不能掩蓋他的平民出身。根據《史記》記載劉邦小時候連名字都沒有,他沒有讀過書,只喜歡酒和女人。那麼劉邦是如何從這樣的一個平民出身,在短短的八年時間內成為一位叱吒風雲的開國皇帝的呢?這就要談到他的領導藝術,他在秦末動亂的局面中,在勢力並不強大的情況下,憑藉高超的領導藝術,把蕭何、韓信、張良、陳平等一大批傑出人才團結在自己周圍,從而形成集體的力量,在反抗秦朝的鬥爭中屢戰屢勝,在推翻秦朝後,又打敗了不可一世的項羽,奪取了天下。為什麼當時的人才都願意集結在劉邦的麾下,心甘情願聽他的指揮。他在用人上有何過人之處?他是怎樣從平民中崛起?怎樣取得一系列勝利?最後當上漢朝的開國皇帝呢?在奪取天下的過程中,他的最大的對手是項羽,項羽是力能扛鼎的西楚霸王,貴族後代。劉邦是沛縣的小混混,平頭百姓。但在兩個人的較量中,雖然項羽兵多將廣,開始佔上風,但在戰爭中卻逐步失去優勢地位,最後垓下一戰,兵敗自殺,他英勇蓋世,怎麼會輸的一敗塗地,劉邦為什麼又能大獲全勝,是什麼因素造成了劉邦和項羽全然不同的命運和結局呢?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將為您講述漢代風雲人物劉邦之對手之謎。】 劉邦戰勝了項羽,這件事讓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這個劉邦怎麼會戰勝項羽呢?項羽是個貴族,是個英雄。劉邦是個貧民,是個流氓。這個劉邦處處不如項羽,項羽的出身是相當高貴的,項羽的祖父叫做項燕,是楚國的名將。到了項羽父親,他們這一代,這個家族就開始破落。所以項羽早年追隨他的叔叔項梁逃難逃到吳中,就是現在江蘇省蘇州市的吳縣,不過項羽雖然是一個破落貴族,那還是貴族。所以項羽和劉邦不一樣,劉邦我們講過了,是沒有名也沒有字的,他叫劉季,是劉小的意思。項羽是正兒八經有名的,叫做項籍,也是有字的,叫項羽,也字子羽。所以項羽是一個貴族出生的人,項羽身上有那種貴族的高貴和高傲。項羽的軍事力量也很強,那可謂戰必勝,攻必克,所以稱之為西楚霸王。項羽本人的能力也很強,史書上說,他力能扛鼎,力大無比,但是不愛學習。《史記》的記載說他小時候,他叔叔先讓他學字,學書,學寫字,不成。去學劍,又不成。他叔叔就問他了,說你學寫字你也學不好,學使劍你也學不好,你要學什麼?項羽說,這個學習寫字有什麼用?以後擺個攤,代寫家書。學劍一人敵,我劍術再好,我就是殺一個人,我要學就學萬人敵,叔叔說那好你就學萬人敵吧,學兵法,學了一下,也不成器,又不學了。但是他能力還是很強,而且非常地勇敢,楚漢戰爭當中有一次有這麼一個情況,就是兩軍對壘的時候,劉邦手下一個神劍手叫樓煩,劉邦就讓這個神劍手站在陣前,項羽那邊出來一個人,這個人一箭就射死了,再出來一個人,這個人一箭又射死了,連連射死了項羽手下好多的兵將,項羽大怒,自己出來了。出來以後項羽往那兒一站,吼了一聲,樓煩嚇得屁滾尿流,調頭就跑,跑進軍營當中再也不敢出來了。所以項羽這個人,個人魅力是沒有可說的。 

  所以在滅秦和楚漢戰爭中,項羽幾乎是戰必勝,攻必克,劉邦會幹什麼?劉邦的本事也還是司馬遷說的那四個字,「好酒及色」。喜歡酒色這就是他的本事,在整個滅秦和楚漢相爭的戰爭中,沒有一座城池是劉邦攻下來的,沒有一個計謀是劉邦策劃的,沒有一場戰爭是劉邦指揮的,劉邦的本事只有一句話,為之奈何?問張良,問陳平,問韓信,我怎麼辦啊? 

  我們如果冷靜地做一個分析,我們發現,劉邦的勝利是有道理的。因為劉邦和項羽這兩個人有著完全不同的性格,正是這些性格決定了他們的命運和成敗。  

劉項的第一點不同是劉邦志向遠大,項羽鼠目寸光。這一點我們可以通過他們在勝利面前表現出來的心態來證明。秦二世三年的十月,劉邦攻進了關中,接著後來項羽也進入了咸陽,他們獲得了推翻秦王朝的勝利,在這個勝利面前,劉邦和項羽表現完全不同。劉邦的表現我們在前面已經講過了,「不殺子嬰,約法三章,不受犒賞,秋毫無犯」。而且退出秦王宮,還軍霸上,這是一個了不得的舉動,這個舉動的意義范增看出來了,范增對項羽說:項王,劉邦這個人可不能小看,據臣所知,劉邦原來在沛縣的時候,是喜歡錢財,喜歡酒肉,喜歡女人的人,這樣一個人來到秦皇宮,看見數不盡的金銀財寶,美女珍饈,居然不動聲色,秋毫無犯,這麼大的剋制力,此其志不在小。他的志向一定是很大的,他能夠把這些東西都不放在眼裡了,這個人是絕不可以小看的,項羽不聽,劉邦嘛,他有什麼了不起,他「其志不小」又怎麼樣? 

  項羽自己怎麼做的呢?「殺子嬰,燒宮室,屠咸陽」。項羽很不好的一件事情,就是他每攻下一座城池,屠城。史書上的記載是四個字,「城無遺類」,就是他把一個城攻下以後,這個城裡面沒有活口了,那肯定就是連婦女兒童都在屠殺之列。而且一把火燒掉了秦王朝的皇宮,這樣做是不得人心的。完全不動腦筋,就這麼做了,做完了以後,這時候有人就出來勸說項羽,說咸陽這個地方是帝王之都,如果你想稱皇稱帝的話,應該「都咸陽」。但是這個時候秦的皇宮已經被他燒光了,沒地方住了,項羽一門心思想回家去,回他的老家去,於是就說了這樣的話,富貴而不還鄉,如衣錦夜行,什麼叫做衣錦夜行呢?就是穿著漂亮的衣服,在黑不隆咚的晚上走。誰看得見呢?應該穿上漂亮的衣服,回家鄉去,這個叫做衣錦還鄉,衣錦還鄉這個成語就是從這兒出來的。於是項羽就把他從秦皇宮裡面搜刮來的那些金銀財寶和那些大批的美女們裝上車子,浩浩蕩蕩地開回了彭城,就是現在的徐州。勸說他的人搖頭嘆息。說了這樣的話,說人家都說楚人是沐猴而冠,果然如此。什麼叫做沐猴而冠?沐猴就是大獼猴,翻譯過來就是說,人家都說楚人是大猴子戴高帽子,果然如此。沐猴而冠這個成語就是從這兒來的,項羽聽到這個話以後,把這個人扔油鍋里去了,遊說他的人雖然被項羽殺了,但是項羽奪取天下,稱王稱帝的機會也被項羽扔油鍋了去了。 

  那麼我們再來看看他們在挫折面前的表現,這也是劉邦和項羽不同的第二點。劉邦冷靜沉著,項羽狂暴浮躁。楚漢戰爭當中有這麼一件事情,就是兩軍處於對峙狀態的時候,項羽攻劉邦久攻不下,於是項羽就做了這麼一件事情,就在軍前架起了一口大鍋,把劉邦的父親五花大綁推到了陣前,然後喊話,劉邦,你再不投降,我就把你爸下油鍋了。劉邦怎麼說呢,呵呵,項老弟,別忘了,我們兩個在懷王手下的時候有個什麼約定呢?約為兄弟,咱倆既然是兄弟,我爸就是你爸,你要是打算把咱們的爸爸煮了,別忘了給哥哥留碗肉湯喝。項羽沒辦法,下不了手。實際上項羽這個時候已經出了一個下策,因為你跟人家打仗你打不過人家,你把人家的爸爸放到鍋里去煮,這是種流氓手段。而項羽是一個貴族,貴族使用流氓手段這就是下策。何況你的對手是個流氓,你貴族使流氓手段來對付流氓,你對付得了嗎?所以我想當時的這個情況,一定是項羽一肚子窩囊氣,劉邦是一臉的嬉皮笑臉,我是流氓我怕誰,心理上你沒有戰勝人家。 

  我還可以舉一個例子,就是楚漢戰爭的最後一戰,當時項羽已經是四面楚歌了,重重包圍。這時候項羽就上馬,拔出劍來對周圍的人說,說我項某人起兵八年,打了五十多場戰爭,從來就沒有打敗過,今天這一場戰爭,看來老天爺是要亡我了。我是沒有什麼錯的,天不容我,我也沒有辦法,現在我給你們打最後一仗,為君快戰,我們今天就痛痛快快打他一仗,讓大家看看是老天爺要亡我呢,還是我項某人沒本事。上馬!拿起劍來,騎上馬,一路廝殺,殺得痛快淋漓。你想?其他的一般的將領哪是項羽的對手,殺的屍橫遍野。漢軍全部退下了,這個時候項羽跳下馬來,拿著寶劍對他周圍的那些隨從說,怎麼樣,哥兒們看看,怎麼樣,這是什麼?這是韓信批評他的典型的匹夫之勇。項羽總是搞不清楚自己的身份,你的身份是什麼?你是領袖,是將帥,兵不在多而在精,將不在勇而在謀,這個道理他不懂,他老是逞他的個人英雄主義。你會殺人,你會殺敵,你會騎馬,你會射箭,這不過是一個好士兵,怎麼會是好將軍呢?你有什麼可炫耀的呢?而且在這樣的關頭,你要求的是決戰還是快戰呢?應該是決戰,決戰意味著什麼?決戰意味著你還有扳回敗局的可能,你還有反敗為勝的可能,而快戰只圖一時的痛快,當然項羽這個形象很審美,很帥、很酷,很好看,沒有用啊,所以在挫折面前,他表現出來的心浮氣躁,而不是鎮定自若。所以由此可以證明他不是一個好的統帥。 

以上說的是做事,再說做人。在做人方面,劉邦和項羽有什麼區別呢?劉邦豁達大度,項羽氣量狹窄。劉邦這個人你別看他沒文化,你別看他大老粗,肚量是很大的,敢作敢為,豁得出去,劉邦年輕的時候不是當泗水亭長嗎?當時派遣了他一個任務,就是押送一批犯人到某個地方去。劉邦押著這些人走著走著,一不小心跑掉一個,走著走著,一不小心又跑掉一個,走到一個地方,劉邦一算,很跑了幾個,想想走到目的地,恐怕就跑光了。你說劉邦怎麼辦?劉邦備下酒肉請這些囚犯們大吃大喝一頓,然後用劍把他們的繩子都解開,說你們現在乾脆都跑光了算了,我也跑算了。結果是什麼?結果是有些人跑了,有些人不跑,說我們乾脆跟著你吧。豁得出去,我們說豁出去了,豁出去了,豁出去就能「了」。成大業成大事的人,一定是豁得出去的。 

  所以到了楚漢戰爭的最後關頭,劉邦的軍隊已經打到了楚國的境內,將和項羽在垓下會戰,韓信按兵不動,彭越按兵不動,英布按兵不動,劉邦約定他們一起來合圍,他們就不動身。這時候劉邦就問張良,說子房啊,看來這個天下也不是哪一個人的,我準備勝利以後把天下給分了,你看分給哪些人比較合適?張良說一個彭越,一個英布,一個韓信。彭越和英布本來是楚漢之間搖擺的,他現在傾向於漢,韓信本來是你手下的,他現在獨當一面,如果你把這個土地願意分給他們的話,他們一定南下來合圍。劉邦說好,行,就跟他們約定了,勝利以後什麼什麼一塊地方給誰,什麼什麼地方給誰,給了給了,都給他們,不在乎。結果果然這幾支軍隊全部來了,把項羽團團圍住,予以消滅,大度。項羽呢,小氣。韓信就說,項王這個人婆婆媽媽,我們將軍士兵如果受了傷,他會自己拎著飯籃,到醫院去探視。流著眼淚,拉著你的手,拉家常,說長道短。可是我們有了戰功,他要封一個官爵,一顆印捏在手上,磨過來磨過去,方的變成圓的,他都不給人。小氣。 

  項羽的小氣表現在這樣一個例子上,張良原來是韓王韓成的人,後來因為韓王實力比較小,張良在滅秦的鬥爭當中,他是受韓王的派遣幫助劉邦的,到了最後勝利以後,項羽分封諸侯的時候,韓王他也封了,但是不讓韓王之國,就是不讓韓王到自己的封國去,為什麼呢?就是嫉恨韓王把張良去幫了劉邦,他就這麼小心眼,最後還把韓王殺了。張良本來是很猶豫的,因為張良是韓國人,張良本來的目的是要恢復韓國,他是一個復國主義者。但是現在項羽硬是斷掉了他的後路,逼得他走到劉邦的陣營,死心塌地替劉邦出謀劃策來對付項羽,小心眼,小心眼就這結果。項羽這個為人實在是太小氣。 

  劉邦和項羽的第四點不同,就是劉邦心狠手辣,項羽兒女情長。劉邦這個人心是比較狠的,我們曾經講過,他在逃難的過程中,三次把自己的兒子和女兒扔下車子,為了自己逃命,他身邊的人,他一旦懷疑到誰,他可能不顧一切地要把他殺掉。劉邦晚年有一件事情,就是他病了以後,他突然懷疑樊噲,樊噲是不可以懷疑的,樊噲是呂后的妹夫,跟劉邦兩個用北方人的說法叫「擔兒挑」,而且在鴻門宴的時候,是由於樊噲挺身而出,救了劉邦一命,這樣的人他也懷疑,他突然就覺得,樊噲就是巴不得我死,然後下一道命令,交給陳平,「平至軍中,立斬噲頭」,陳平你拿著我的命令去,到了軍隊里去,你立馬就給我把樊噲的腦袋砍下來。這個事情最後沒做,後來劉邦死了,陳平到了樊噲軍中的時候,也覺得這個事情不能幹,樊噲畢竟是呂后的妹夫,隨便好殺的。也是功臣,但這說明什麼?說明劉邦這個人狠起來,他是真能下手的。 

  而相反項羽這個人顯得兒女情長,楚漢戰爭的最後的關頭,當項羽的軍隊被劉邦他們團團圍住的時候,項羽居然無心作戰,他坐在自己的軍帳中,再也不考慮戰爭應該如何進行。他惦記著兩件事情,一個是他的寶馬,一個是他的美人,他的烏騅馬,他的虞姬,該怎麼辦,於是在他的帳篷里,點起了火把,設下了酒宴,項羽把虞姬請出來,自己拔劍舞,「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奈若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什麼意思呢?小虞呀小虞啊,我可拿你怎麼辦啊?唱著唱著流下眼淚,隨從們都不敢抬頭看,不敢仰視,一個將軍,一個統帥,一個霸王,在戰爭的最後關頭他想到的不是天下,不是戰爭,不是事業,是寶馬和美人。確實是兒女情長。所以項羽的這個性格博得了後世無限的同情,項羽實在是太有人情味了,太招女孩子愛了。恐怕當時的女孩子們,聽到這個消息都會發出嫁人要嫁項羽這樣的人了。而且項羽到最後,在烏江邊只剩下他一個人的時候,有一位亭長駕了一隻船來接他,亭長說,項王,烏江之上,只有臣一艘船,請項王上船,臣渡項王到江東,還可以繼續為王。項羽說算了吧,想我項籍帶八千子弟兵過江而戰,現在無一人生還,就算我回到了江東,江東的父老鄉親們可憐我,還讓我做王,「吾何面目見之」?我有什麼臉面去見他們,這就是有名的所謂「無顏見江東父老」,只有我這匹好馬,跟隨我多年,勞苦功高,我不忍心它遭到這種刀劍之災,請你把我這匹馬渡過去,然後自己步行,舉著劍繼續作戰,直到戰死。所以他留在歷史上冊頁裡面的,是一個堂堂正正的男子漢大丈夫的英雄形象,博得後人無限的同情和景仰,李清照的詩說,「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而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一直是鼓舞人心的詩篇,所以我們很多人認為,在劉邦和項羽的這場鬥爭中,項羽是英雄,劉邦是流氓,同情一直是給予項羽的。 

  但是我覺得這個事情也還要分析,這樣評價是不是很公平?也還值得討論。在我看來,劉邦也是英雄。這個問題我覺得應該分析,這個結論也可以討論,劉邦確實是心狠手辣,項羽也不少殺人,而且劉邦和項羽有一個重要的區別,就是項羽濫殺,劉邦不濫殺,項羽是濫殺無辜,屠城不說,「坑降卒」,人家投降了,項羽覺得不放心,挖一大坑,二十萬人,幾十萬人就活埋了,連夜活埋,這樣大規模的濫殺無辜,塗炭生靈,難道是值得肯定的嗎? 

  劉邦可沒有這樣殺過人,劉邦只殺他認為必須殺的人。有沒有冤殺,有,有很多冤殺的人,但是在劉邦看來,雖然是冤,但是非殺不可,因為為了鞏固他的政權,比方說彭越,彭越的被殺,就是冤殺,但是劉邦非殺他不可,因為他要建立一個劉姓的,一統江山的大漢王朝,他不能允許有異性王的存在,就是不能允許不姓劉的人稱王,建立自己的獨立王國,他必須把這些異性王的王國滅掉。作為他這個王朝政權的鞏固,這些事情是非做不可的,因此顧不上是冤還是不冤了,但是這樣殺的人,它的數量是非常有限的。而且即便在這個過程中,可以不殺的,也盡量不殺。彭越被殺了以後,他的人頭被劉邦掛在了城樓上,而且下了一道死命令,誰也不許替彭越收屍。因為彭越是以謀反罪被殺的,那既然是反賊,他的屍是不能收的,這個時候彭越的一個老部下叫做欒布的,從齊國出使回到京城,要向劉邦彙報工作。彙報的地方就是彭越的人頭懸掛的那個地方,於是欒布奏事彭越頭下,就是在彭越懸掛的人頭下面,向劉邦彙報工作,先把工作彙報了,這是公事優先,彙報了工作,完成了使命,交代了任務,欒布轉過來跪在彭越的人頭下放聲大哭,當著劉邦的面,劉邦勃然大怒,還有這樣不把朕的命令放在眼裡的人,公然就這樣祭奠彭越,抓起來,扔油鍋里去,「烹之」。 

  欒布說可以,但是你讓我說一句話,說完一句話我就死,劉邦說你說,彭越說請陛下想想,彭王冤不冤?想當年,陛下和項羽爭奪天下,雙方處於對峙膠著狀態,彭王是陛下和項羽之外的第三種力量,那個時候彭王只要把自己的腦袋稍微往項王那邊歪一歪,現在天下就不是這個樣子了,你也不是皇帝。在關鍵的時候,彭王支持了你,幫助了你,你才有了天下。現在天下安定,四方太平,彭王和所有的普遍人一樣,也想回到自己的封地,去享受榮華富貴,安享晚年,你怎麼就容不得他呢?僅僅因為他有一次生病請假沒有來報到,你就說他謀反你就把他殺了,有這樣對功臣的嗎?我欒布是彭王的人,跟著彭王出生入死,彭王對我恩重如山,現在彭王已經死了,我欒布活在世界上還有什麼意思呢?我現在就死,我現在就去死。劉邦說站住,請你回來,欒大人,請你回來,我拜你為都尉。 

  也就是說劉邦他也有英雄惜英雄的這樣一種精神,他也為欒布的這種人格魅力所震服。這樣的人,這樣具有獨立人格的人,確實是一種具有人格魅力的、堂堂正正的男子漢大丈夫。什麼是真正的男人,真正的男人就是具有人格精神和人格魅力的人。這種魅力是有凝聚力的也是有震懾力的,但是如果劉邦本人不是一個英雄的話,他也不會為欒布的這種精神所感動。 所以劉邦也是一個有著惺惺惜惺惺,英雄惜英雄的這樣一種精神的人,同樣劉邦也是一個有感情的人。他雖然心狠手辣,他雖然暗算和謀殺他的對手以及他認為對他有威脅的人,但他也不是鐵石心腸。 

  漢十二年十月,劉邦回到了自己故鄉沛縣,他把父老鄉親們全部召集起來,擺上了盛宴招待他們,酒過三巡,劉邦也拔劍起舞,吟唱了那首著名的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然後劉邦領唱,縣裡面的子弟們和之,唱了一遍又一遍,泣數行下,劉邦熱淚一行一行的從眼睛裡流出來。所以他也是一個有感情的人。 

  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英雄的時代,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劉邦是英雄,項羽是英雄,韓信是英雄,張良、陳平、蕭何、樊噲,這些人也都是英雄,只不過他們是不同的英雄而已。項羽是本色英雄,他表現的是自己的英雄本色,沒有遮掩的,沒有顧忌的,不計利害的,不計成敗的把它表現出來。在成王敗寇這樣的一種傳統中,他依然能得到人們的憑弔和同情,劉邦是時勢造出來的英雄,他順應了時代的潮流,做了時代賦予他的歷史使命,並使自己在這樣一個過程中通過不斷地學習而成為一個英雄,當然,對於這樣的一些人,我們選擇誰,不選擇誰,喜歡誰,不喜歡誰,這是觀眾朋友們的自由和權利,你們可以傾向於項羽,也可以傾向於劉邦,也可以傾向於韓信,或者是張良,其他的人,我覺得是大家的自由,但是我覺得那樣一個時代確實讓人神往,我們現在正在實現我們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難道不應該追思和緬懷那樣一個英雄的時代嗎?這就是我到《百家講壇》講漢代風雲人物系列的原因,這個系列裡面的劉邦四集已經全部講完,謝謝大家的收看,再見。

 

 

 

 


推薦閱讀:

欣賞【福字】接點福氣
國模內衣秀【31】
做一個健康快樂的人
【閑話歷史】岳飛含冤被囚後,「岳家軍」為什麼不前去搭救?
【辦公室風水】辦公室風水布局

TAG:人物 | | 易中天 | | 風雲 | 風雲人物 | L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