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兩日:風花雪月秦淮河
南京夫子廟前的牌坊。 原本是一張完整的照片,只因有個陌生的面孔闖入畫面,而且很搶鏡,所以不得不做了剪裁。 有趣的是,夫子廟就坐落在秦淮河畔,在它的附近還有名氣不小的江南貢院。說它有趣,就是如此斯文的地方,竟然與有「秦淮風月」之稱的秦淮河相伴。
南京是個很有陽剛之氣的大城市,是那條不甚寬闊的秦淮河,給它增添了一種陰柔之美。
在南京,我與朋友在有限的時間內,儘可能多地走了一些該看的地方,雖然是走馬觀花,但是讓我產生留戀之感的是秦淮河。
在通往夫子廟的路上,我們經過了一條長長的商業街。街兩旁店鋪櫛比鱗次,呈現出一派繁榮的景象。
這些商鋪多是仿古建築,有一種古色古香的味道。
我猜度,這夫子廟之所以有名,不完全是因為它是朝拜孔夫子的聖地,它已經成了古時候的集貿市場,其作用大概與我們北方的廟會差不多,是當地百姓購物時經常光顧的地方。
獨具中國建築特色的馬頭牆以及粉牆黛瓦,讓人的的心情和腳步不由地放慢,情不自禁地產生一種鬆弛和慵懶的感覺。
我們來得很早,夫子廟的商業街上人還不是很多。
這些商鋪以出售服裝和旅遊紀念品居多,草草看了一眼,發現這些商品與其他的旅遊景點差不多,沒有讓我們產生購買的慾望。
吸引我的卻是商鋪里溢出的五顏六色。
還有那高聳的馬頭牆。
這條街上有很多經營文房用品的店鋪,店名也多以「軒」字和「齋」字命名,平添了幾分風雅。
一店鋪玻璃窗擺放的南泥工藝品,那一喜一怒的面具很是有趣。
秦淮河對過是夫子廟。
夫子廟的對過是秦淮河。
夫子廟在南京很有名,熱鬧程度一如上海的城隍廟。夫子廟始建於宋景佑九年(1034年),由東晉學宮舊址擴建而成。
夫子廟大成殿前班列著聖人門徒的塑像。
世稱「萬世師表」孔聖人的塑像。 「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這句話準確與否姑且不論,但是孔老夫子在中國人心目中的位置註定會存在下去的。
在孔子畫像的前面,出售著各種祈福用的紅綢帶。
購買者多是一些家中有參加高考的孩子的家長,拜託孔聖人庇佑他們的孩子能考上北大、清華之類的名校。
坐在石凳上小憩,隨手拍下一幅照片。
「東南第一學」也稱學宮,始建於北宋景佑元年,古時是江蘇省的最高學府,學子登科出人頭地必須跳躍的龍門。 「東南第一學」五個字,為由清代南京本土狀元—秦大士所題寫。秦大士自幼聰明,10歲能寫詩,集「詩、書、畫」三絕於一身;23歲時,在江南貢院考中舉人;38歲時,進京趕考,在皇太后60聖誕的萬壽恩科中考上狀元,為清朝第43位狀元。 夫子廟內的習禮亭。
亭子裡面懸掛一口禮運鍾,如果你的孩子「金榜題名」,可以在此撞鐘,傳播運氣。不過,這鐘是不能白撞的。
仰聖亭。
「誨人不倦」碑,宋代大理學家朱熹的手跡。
這個擺放編鐘的地方,其實是夫子廟裡的一個表演館,每天會有一些穿著漢服的演員在此演奏樂曲。我們來的時間不對,所以沒欣賞到。
出了夫子廟,便是秦淮河。 秦淮河,一個會令人沉迷的地方。
沉溺其中,是因為在她身上附著的人文色彩。正是因為這些不同尋常的色彩,使這條河有了不息的生命。舊時的秦淮河究竟是一番什麼景象?明末清初的散文家張岱寫過一篇題為《秦淮河房》的短文——
秦淮河河房,便寓,便交際,便淫冶,房值甚貴,而寓之者無虛日。畫船簫鼓,去去來來,周折其間。河房之外,家有露台,朱欄綺疏,竹簾紗幔。夏月浴罷,露台雜坐。兩岸水樓中,茉莉風起動兒女香甚。女各團扇輕紈,緩鬢傾髻,軟媚著人。
年年端午,京城士女填溢,競看燈船。好事者集小篷船百什艇,篷上掛羊角燈如聯珠,船首尾相銜,有連至十餘艇者。船如燭龍火蜃,屈曲連蜷,蟠委旋折,水火激射。舟中鏾鈸星鐃,宴歌弦管,騰騰如沸。士女憑欄轟笑,聲光凌亂,耳目不能自主。午夜,曲倦燈殘,星星自散。鍾伯敬有《秦淮河燈船賦》,備極形致。 一幅多麼生動的古代風俗畫卷。夫子廟的左邊,就是有名的江南貢院。因為時間的關係,未能進去看看。
唐伯虎、鄭板橋、文天祥、吳敬梓、袁枚、林則徐、施耐庵、方苞、鄧廷楨、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陳獨秀等歷史名人均為江南貢院的考生或考官。中國最後一個狀元劉春霖也出於此。
除去這些名人,更多的則是寂寂無聞的普通的讀書人,他們經歷了十年寒窗,夢想通過考試博取功名,每當大考結束後,得意的,失意的,都有可能租一畫舫,泛舟秦淮河,舉杯小酌,喚上歌妓,斯文算個毛啊,且將清規戒律置於腦後,釋放一下精神壓力……屆時,秦淮河上燈影閃爍,槳聲吱呀,可以想見,那時的秦淮河是怎樣一種熱鬧景象? 秦淮河有一種頹廢之美。假若我們不是某種持有正統觀念衛道士的話,便會由衷地認可她的這種美。
秦淮河是風花雪月的秦淮河。她像是一條長長電影膠片,記錄下千百年來多少纏綿悱惻的故事……
秦淮河是秦淮八艷的秦淮河。八個不同身世的絕色女子,在秦淮河演繹了驚世駭俗的故事。
柳如是,董小宛,李香君,卞玉京,顧媚,寇白門,陳圓圓,馬湘蘭,是她們為秦淮河的注入了傳奇色彩,賦予了秦淮河的魂魄。
如果沒有秦淮八艷的存在,秦淮河還會有如此的魅力嗎?
秦淮河是有濃烈的脂粉氣息的一條河。
如果沒有那早已被水衝去了的鉛華脂粉,秦淮河還是秦淮河嗎?
秦淮河的故事不僅僅是秦淮八艷,她還有一個桃葉渡,同樣記載了才子佳人的浪漫故事。
那時桃葉渡水流湍急,稍有風浪就有翻船的可能。王獻之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勸慰桃葉不必擔心——桃葉復桃葉,渡江不用楫。但渡不用苦,我自迎接汝。桃葉深感王獻之的深情厚誼,也作詩合之——桃葉映紅花,無風自婀娜。春花映何限,感郎獨采我。
如果沒有從那花格窗欞里飄出的伴著笙管笛簫的低吟淺唱,秦淮河還會是秦淮河嗎?
秦淮河是文人的秦淮河。
古往今來,有多少文人墨客,為秦淮河寫下或傷感或讚美的文字。
除了杜牧的《泊秦淮》,宋代詞人秦觀也寫過一首《木蘭花慢·過秦淮曠望》,其中有這樣幾句——紅凋岸蓼,翠減汀萍,憑高正千幛黯。便無情到此也銷魂。
秦淮河的岸邊有許多飯店,經營著江南的特色小吃。
黃橋燒餅和開洋乾絲、豆腐澇和蔥油餅、鴨油酥燒餅和什錦菜包、五香豆和五香蛋……呵呵,這些我們都不曾吃。朱自清吃過,俞平伯吃過,吃的是「一盤豆腐乾絲,兩個燒餅」。回來之後,兩人還各寫一篇散文。
1923年某月的一天,朱自清和俞平伯在夫子廟附近一茶館品嘗小吃後,乘船同游秦淮河。之後,兩人相約各自寫下了膾炙人口的同名散文——《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
秦淮河是俞平伯的秦淮河。
在茶店裡吃了一盤豆腐乾絲,兩個燒餅之後,以歪歪的腳步踅上夫子廟前停泊的畫舫,就懶洋洋地躺到藤椅上去了。好鬱蒸的江南,傍晚也還是熱的。「快開船罷!」槳聲響了……
——朱自清《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
文德橋上的遊人。 今日的秦淮河,依然是那般繁華。消失的是那紙醉金迷的奢靡,還有那不可複製的古風遺韻。
嘟嘴的小丫頭用手機自拍。
秦淮河早已不是昔日的秦淮河了。 我們來此,是懷古,是遐想,讓記憶的碎片來一次組合。讓主觀世界裡的秦淮河變得清晰一點,鮮活一點。
我知道,無論怎樣,都很難觸摸到朱自清和俞平伯當時的感覺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