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空法師:吝法的果報,生生世世愚痴

  來源:凈土釋疑網 錄入時間:2014-08-21 20:22:35

關鍵字:吝法,因果,吝法的果報,自性,修行的根本,力行,學佛的目的,學佛

【 點擊數:16 】 【字體: 大 中 小 】 【 收藏 】【 列印文章 】
 

 

摘自凈空法師《2014凈土大經科注》第95集  2014年8月18日 講於 香港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

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自性是一切法的本體,自性是一個,一切法無量無邊

 

  請看《大經科注》第三百二十三頁第五行從當中看起:

  【解】如《起信論義記》曰:「法性者,明此真體普遍義。……通與一切法為性。」

  前面我們讀過,這個名詞在大乘裡面用得很多。名詞的概念要很清楚,前面說,也就是這一行。「性」的意思是體,本體,就是「能生萬法」的本體。性體「能生」,萬法是「所生」。念老在此地說得很好,一切法之自體,名為法性。下面舉《起信論義記》上說,它確實通於一切法為性,它是真體。普遍就是一切法,沒有一法不是自性生的。

  六祖惠能講得很簡單、很清楚、很透徹,「何其自性,能生萬法」。自性是一切法的本體,自性是一個,一切法無量無邊。好比我們身體,身是一個,我們身體的細胞有多少。各個細胞功能都不一樣,但是身是它的理體,離開身細胞就沒有了,細胞跟身不即不離。萬法跟自體也是不即不離。從這些地方都很清楚為我們說明事實真相,真相是萬法一體。一體不能分別、不能執著,甚至於不起心不動念,這就成佛了。

  慈悲是真正的愛心。世間人的慈悲是有條件的,父子之親,兒子愛父母,他是我的父母,這有條件的;父母愛兒女,這是我的兒女,這都是有條件的。自性的愛沒有條件,絕對是平等的,順著自性絕對是和睦的。

  「愛」從哪裡來的?從自性生的。「和」從哪裡來的?從自性生的。決定是和睦,決定是和諧。不和,違背了自性,違背了自性,也就叫違背了大自然的法則

  大自然的法則就是性德。性德裡面第一德就是一體,我們一定要承認,我們一定要遵守。別人不遵守,跟我們沒有遇到佛法之前一樣,我們沒有遇到佛法之前也不會遵守。為什麼?不知道。

 

遇佛法還要深入大乘,從經典才知道事實真相

 

  真正遇佛法還要深入大乘才知道事實真相,這個事實真相是從經教得知的聽釋迦牟尼佛說的,不是我們證得的;自己要是親證那就好了,親證就成佛了。成佛這個事情不難,密宗所說「即身成佛」,凈土宗講一生成佛,往生極樂世界就成佛了。

  關鍵為什麼學佛的人不能成就、念佛的人不能成就?海賢老和尚有一句話要記住,「世間無難事,只怕心不專」。就這個字,你要能專心就成就。這個話老祖宗古聖先賢把它寫在《三字經》上,「教之道,貴以專」。海賢老和尚的成就就是「專」,沒有別的。看到別人修行不能成就,不專!妄想太多,雜念太多,心不能專用。真正修道人萬緣放下,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專啊!

  我們看到許許多多的例子,多久的時間成功?三年,這一般的;有特別精進的一年就成功了,半年就成功了;甚至於像《彌陀經》所說的,「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七日」,一天就成功了,我們沒看到這個例子。三天成功的古人瑩珂是個好例子;今人我親眼看到一個居住在美國的華僑周廣大先生。他是沒有宗教信仰,臨命終時他的家人找到我們。我們去看他,病實在太重了,沒有辦法好了。我們就勸他,把極樂世界介紹給他,他一聽就歡喜,馬上就接受了。告訴他家人,不要再求醫,不要再求感應,讓全家人都念佛送他往生。三天三夜,這是《彌陀經》上三天成功了。走的時候瑞相非常好,火化留的有舍利。

  佛經上講的話,句句是真話,沒有一字一句是騙人的,這一點我們要相信。對於經教深信不疑,我們的心才會專。凡是專不了的,心有疑惑,對這個世間有貪戀,用心就不專了。這個世界一定要放棄,要放得乾乾淨淨。事,事沒有妨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

  海賢老和尚非常勤奮,喜歡幹活,從早干到晚,一天到晚不休息,他已經養成這個習慣了。但是無論幹什麼事,心裡頭念佛,佛號沒中斷,幹事不妨礙念佛。所以他的心清凈、平等、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我相信四十歲以後他是佛的境界,只是他不肯說。沒有人認識他,他也不需要人認識,認識就麻煩了。所以這個是非常非常重要,怎麼明心見性,關鍵在此地。

  你要曉得什麼叫法性,什麼叫自性。自性沒有形象,沒有物質現象,沒有精神現象,也就是沒有念頭。我們要放下起心動念,跟它才相應。有起心動念就不相應了,有起心動念跟阿賴耶相應,跟五十一心鎖相應,這個事情麻煩可大了。

  跟阿賴耶相應就造業,業有善惡,都不好。善業在三善道;惡業在三惡道。為什麼說善業不好?出不了六道輪迴,不出六道輪迴哪有不墮三惡道的道理?!所以在六道裡頭,頭出頭沒,善業力量強,生天,天人、修羅三善道。三善道福報享完了,阿賴耶裡頭還有惡業,惡業現前墮三惡道。

 

修行根本的問題是在生活上落實佛陀教誨

 

  那我們就明了了,清凈心裡頭沒有善惡。阿羅漢證得清凈心,所以阿羅漢出六道輪迴。

  沒善惡,最好善惡的念頭都放下,就是一句佛號。這世界上沒有善惡,心才會清凈。斷惡修善都不放在心上。一定要斷一切惡,修一切善。那是什麼?那是持戒,那是修福,那是給眾生做好樣子,裡頭有無量功德。不著相就無量功德,斷惡不著斷惡的相,修善不著修善的相,那麼斷惡修善全是功德;一著相就是福德,那不是功德了,這個道理一定要懂得。

  要會落實在自己生活上。落實在生活上過修行人的生活,大乘過菩薩的生活,小乘過羅漢的生活,心得自在。所以這個是修行根本的問題,是大問題。

  能生萬法的自性,自性又叫實相、又叫真如、又叫法界、又叫涅槃、又叫實際。這個地方就引用這麼多名詞,大乘教裡面至少有幾十個名詞,五十個以上,我都記不清楚,全是講一樁事情。佛為什麼一樁事情用這麼多名相?就是叫你不要執著。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頭告訴我們,聽經不要執著言說相,讀經不要執著文字相(他不叫「文字」,叫「名字」,就是名詞術語),不要著這個相,不要著心緣相。

「心緣相」就是看到這個字生起意思了。沒有意思。沒有意思它就有無量義;有意思那就是一個、兩個,不是無量。

  所以誦經,誦經就是「讀書千遍」。目的呢?「其義自見」,叫我們得三昧、開悟,用意在此地;不是了解經意

  你讀這個經想了解它的意思,天天去想它,那是知識。你怎麼想,想的再多,不是佛的意思。為什麼?佛沒有意思。你怎麼會起那麼多意思?

  講解的時候講解的對象不一樣,所以講解的意思也不一樣,沒有兩個同樣的意思。妙就妙在此地。

  所以佛經只許可讀誦,不要去研究裡頭的意思。愈研究,愈糟糕,把它變成世間法了,把它變成知識了,佛學知識,那不是經典。經典是可以幫助你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你把它當作知識永遠不會開悟

  所以佛法,特別是大乘,中國傳統的學術,用現在一般人用的理念、方法來學,學不到!中國傳統學說是聖賢教育,他不會成聖,他不會成賢;佛經他不會成佛,不會成菩薩,統統是凡夫。這個道理要不搞清楚、不搞明白,這佛法難。

  斯里蘭卡強帝瑪國師這兩天到這來看我,我就跟他談,佛教大學的教學理念跟方法。我得慢慢給他講,慢慢讓他明白。他在台灣佛學院學了不少年,在台灣住了二十多年,佛學院學到什麼?常識,皮毛的知識。

  那麼像這些經文「法性」、「眾生相」很難講清楚,為什麼?沒入這個境界,怎麼講?契入這個境界,曉得這個字句都是活的,深說、淺說、常說、短說沒有不自在。聽的人呢?聽的人必須具備的條件真誠心。沒有真誠心他聽不懂要用真誠心,要用清凈心,要用恭敬心。也就是印祖所說的,「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對大乘、對經典、對老師沒有誠敬心,佛來教你都得不到利益。如果有十分誠敬心,老師差一點,老師沒有開悟,他也很認真給你講,你聽了會開悟

 

吝法的果報,生生世世愚痴

 

  講得人沒開悟,聽得人開悟了,什麼原因呢?真誠心。這個例子有,所以自古以來在中國每一個朝代,青出於藍的老師很多,學生成就超過老師,老師也以此為榮。老師沒有嫉妒心,不會障礙學生。

  希望學生將來都比我強,都超過我,老師常常有這個心,這個心是真心。如果有吝法,不希望有別人超過我,教學的時候也要留一手,這叫吝法。吝法的果報,生生世世愚痴。

  好的學生個個知恩報恩,學生再高的成就,遇到老師也要頂禮三拜,尊師重道,為什麼?做榜樣給眾生看,讓天下人尊師重道,這個與法性相應,與性德相應;學生要輕慢老師,這個學生就完了,將來果報在三途。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業因果報論影響,也就是判罪從這裡判的。你給社會什麼影響,善的影響還是惡的影響,影響的範圍多大、影響的時間多長,從這裡判罪。地獄裡頭的刑罰閻羅王掌管,記住,只是掌管,你自己不造業,他管不了你。你自己造業,那你就無法避免。

  羅王從哪裡來的?是我們的業力變現出來的不但閻羅王,整個六道輪迴、整個十法界,全是自己業力變現的,它是假的,本來沒有,現在也沒有。為什麼這個東西現在現前?我們的業力是因,六道十法界是果報。

  體,全是法性,不論是在迷、在悟。在迷,法性隱,現相顯。在悟,法性明,現相也明。真正見到性相一如、性相不二,為什麼?不造業了。不造業就是六根在六塵境界上,清清楚楚,明明了了,一切恆順眾生,心裡頭沒有印象,這就超越了。心裡頭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超越了,他造的什麼業?叫凈業。跟普通人的業一樣,有善有惡,都叫凈業,為什麼?他都不染,善業不染,惡業也不染,也就是心裡頭不落印象,心裏面只有阿彌陀佛,順境善緣,阿彌陀佛,逆境惡緣也是阿彌陀佛,這是凈土宗的凈業,果報在極樂世界,沒有六道、十法界,不能不知道,不能不幹。

  不要有惡念,起個惡念,別人不知道自己知道,為什麼?起一個惡業,造業了;起個善念,也造業了。這個業就是「業牽輪迴」,出不去,無論是善業、惡業,不要走心。也就是說,當然最高的不起心、不動念,那是法身菩薩,大徹大悟,他們做到了。我們應該在哪裡學?不要執著,不要分別。我們現在可以做到的,我們做個三年五載提升了,從功夫成片,提升到一心不亂,那就是不起心動念了,在人事上表現出來的,是無量真誠的愛心。就像彌勒菩薩所表的,一天到晚歡歡喜喜。海賢老和尚也表這個法,所以男女老少沒有一個不歡喜,他慈悲、真誠,沒有妄想、沒有邪念,對人、對事都是那麼真誠,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

  【解】又唯識述記曰:性者體也,一切法體故名法性。

  法就是一切法,性就是體,一切法體就叫做法性。我們在凈宗裡頭念到的,往生到極樂世界,身是法性身,居住的環境是法性土。

  那我們現在居住的,現前克實而論,我們的身也是法性身,我們居住的環境也是法性土,可是現在事上不然。要知道法性有一個特質,就是不生不滅。我們的身有生滅,我們居住的環境有生滅,你看樹木花草,擺在我們面前的,有生住異滅。春天夏天,你看樹葉多麼茂盛、多麼好看;秋天它就變顏色了;冬天葉就落下來了,只看到樹枝、樹榦,看不到樹葉了;春天它又生了,生滅的現象。地面上也是生滅法,成、住、壞、空。

  我們要看這個,看人,生、老、病、死,所有一切動物都免不了。樹木花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生、住、異、滅。看居住的環境,山河大地,成、住、壞、空,每一天、每一個時辰,甚至於每一分、每一秒在無邊際的太空裡面,多少星球有生了、有爆炸了,沒有了,看到星球的成、住、壞、空,佛經上用兩個字來形容它,「無常」。凡是「無常」的都不能放在心上。人事物都是無常的,連空間跟時間也是無常的,我們凡夫沒有辦法把法性、把真如放在心上,沒有這個辦法。阿彌陀佛慈悲,為我們開闢一個特別法門,專門為我們開的,或者說專門為我開的,我要感恩。這個法門我這一生遇到了,這一生決定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離苦,離究竟苦,往生到極樂世界得究竟樂,阿彌陀佛是我們大恩人,知恩報恩,把彌陀放在心上就真正報恩。

  我們的家親眷屬、親朋好友,我有一個好朋友,南京第一中學的關校長,我從台南回到香港,前幾天聽說他往生了。他小我二、三歲,八十五、六歲的樣子,我們沒有能見到最後一面,非常傷感!我打電話給我弟弟,要他代我去看看。我們是同班同學,而且坐一張桌子,在那個時代,學校設備比較簡陋,沒有現在這麼好的設備,一張長桌兩個學生坐,我們是坐一張桌子、坐一條板凳的。

  現在老同學,大概還有將近十個人,住在南京的有三、四個;其他的大概都在國內;台灣還有幾個,很不容易,童年的朋友,是有真感情在裡頭。每次我回到國內,我都會去看看這些老朋友,難得在晚年見一次面。現在回不去,非常傷感!

  凈宗教我們,連這些最難捨的親情,這都算親情,都要放下,我們勸大家一起念佛,往生凈土,將來到極樂世界見面,到極樂世界就在一起了,個個無量壽,永遠在一起。這個事情要做,不能不做,條件真簡單,「信願持名、求生凈土」,能滿我們一切願望。

  對這些老友,我們要真誠的勸導,晚年,現在都退休了,都是八十以上了,大概都是八十五以上,不念佛幹什麼?我要把這個念佛法門分送給大家,希望大家都能夠求生凈土,都能夠放下萬緣,該放下了,這種年歲,除念佛之外什麼都放下了

  【解】又《大乘義章一》曰:「法之體性,故云法性。」故知法性乃萬法之體,在染在凈,在有情數,在無情數,其性無有改變,故名法性。

  「性」有永遠不變的意思,不生不滅的意思,它是真的。

  【解】又法性即是真如。亦即實相。

  這兩個名詞大乘用得最多,「真」是說的性,「如」是說的相,自性能生萬法,萬法就是「如」,性相是一不是二,經上常用金跟器作比喻。譬如「以金做器,器器皆金」,器,從它的體看,它是金;從相看,它是器皿,相千差萬別,性是一個,全是黃金製造的

  「亦即實相」,實相是真相,真相大白,從妄相上見到它的真體,那這個相就是真相。學佛沒有別的,就是把這個東西搞清楚、搞明白。世間人迷,六道眾生都迷,迷在哪裡?就迷在這個東西上。不但六道迷,十法界也迷,十法界裡面,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佛都迷。

 

學佛的目的在開悟,學佛的目的不是在財、色、名、利

 

  所以十法界的佛,天台大師稱他做「相似即佛」,相似就不是真的,為什麼?他沒有放下阿賴耶。沒有能夠轉識成智,見到真如。見到實相了,這是什麼人?法身菩薩,真佛,中國人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見性就是見到法性了。在哪裡見到的?在相上見到的。在生滅的相裡頭,見到不生滅的性。「相」千變萬化,「性」重來沒動搖過,我們的真心沒動過,我們的真心沒有染污,我們的阿賴耶,末那,意識有染污,但是這全是假的,不是真的,阿賴耶這三細相從哪來的?從不覺來的,不覺就是迷,從迷惑來的。一迷,一切都迷了;那一悟,一切都悟了,我們學佛的目的在開悟。學佛的目的不是在財、色、名、利,不是在五欲六塵,這些東西決定不能沾,沾染就是造輪迴業,不能出輪迴。一定要修凈業,我們的凈業是彌陀凈土,就是「信願持名」,永遠不改變。這一生不改變,這就修凈業。

  我告訴大家,把海賢老和尚的光碟,看做是《無量壽經》,是《無量壽經》的總結,每天看三遍,念一萬聲佛號,念上一年,一天都不缺。光碟看上一年,佛號念上一年。這一年,一天一萬聲佛號,三百六十萬聲佛號;光碟一天看三遍,一千遍,這一年的功德,就能保證你往生凈土,你要是真正攝心專念,你會見到阿彌陀佛,不難!這一年的時間我們要爭取,不能再搞別的,搞別的來不及了,歲數太大了。

  【解】《嘉祥法華疏五》曰:「法性即是實相,三乘得道,莫不由之。」

  「三乘」是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他們證得的果位,統統是由於對於法性證得多少所決定的。阿羅漢是最低的,少分;三乘菩薩證得的多分,向上法身菩薩證得的是滿分。

  【解】又《止觀一》曰:「法性名為實相。尚非二乘境界,何況凡夫。」

  「二乘」是聲聞、緣覺。聲聞、緣覺沒有證得法性,所以六道凡夫無分。

  【解】華嚴宗謂真如有不變與隨緣二義。

  就是法性。法性有這兩種現象,它有「隨緣」,有「不變隨緣」,這兩個意思

  【解】以隨緣義,變造一切諸法,故稱真如為法性。

  隨緣就是惠能大師講的「能生萬法」,隨一切緣,故稱真如為法性。

  【解】又以不變故,雖隨緣變造染凈、有情與無情種種萬法,而真如不改不變。

  惠能大師說「自性」,自性就是法性,能變種種有情、無情。有情是動物,無情是植物、礦物,能變山河大地,能變虛空法界。而真如不改不變。真性從來沒有動搖,決定沒有生滅的現象,它不是波動產生的。

  十法界依正莊嚴,是從波動產生的幻相,它是自性裡頭現出來的,自性裡頭什麼都沒有,不能說它無,為什麼?它能隨緣現相。雖現一切相,不能說它有,為什麼?所現的相都不是真的,包括一真法界、諸佛如來實報莊嚴土,實報莊嚴土怎麼現的?無始無明斷了。無始無明的習氣沒有斷乾淨,這個習氣就現一真法界。

  真如,它不是阿賴耶,所以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統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他們是真佛,不是假佛。這四十一個位次怎麼來的?習氣厚薄不一樣。習氣很厚的那就是十住菩薩,習氣很薄的那就是十地菩薩。所以你看,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這都是圓教說的,最後一品生相無明習氣是等覺,等覺把這一品破掉之後,實報土不見了,所以《金剛經》上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包括實報莊嚴土沒有例外,凡所有相,實報土就隱了,常寂光現前,自自然然融入常寂光,跟常寂光合而為一,這就是法身佛。清凈法身佛,不生不滅。

  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都說出來了,法身佛的四德:第一個是清凈,第二個不生不滅,第三個本自具足,第四個本無動搖。法身四德

  「本無動搖」是自性本定,所以修定很重要。修定與自性相應,心裡是動的,不能夠靜下來,這個與自性不相應。跟阿賴耶相應,跟煩惱相應,跟真如不相應,所以要放下。

  你要問我從哪裡放起?我可以告訴你,從手機放起那個東西不是好東西,一定要覺悟,有這個東西日夜都不寧,一會一叫,響了,你的心怎麼能定下來?科學技術害人,一定要知道。我們現在急著要往生極樂世界,所有一切能叫我們起心動念的,叫我們分別執著的,全都放下,讓心恢復清凈,這就對了。

  有情無情種種萬法,而真如不改不變

推薦閱讀:

凈空法師:臨終不必擔心()
善財童子參學報告(七)第二集 凈空法師講解
凈空法師:把「看得破,放得下」好好做六年
凈空法師
凈空法師:心量小是假的,心量大是真的

TAG:凈空法師 | 法師 | 凈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