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練習太極拳的體悟感覺

 

                  練習太極拳的體悟感覺

                                    陳雄

    練拳要用功才有較大進步,這「用功」內含兩方面,一是勤練苦練的「功」;二是深思多悟的「功」。因此身知體悟的感覺就較為重要,如果練拳的感覺良好,那就是明理、曉法、進展正常。如果練拳的感覺不好,那就得辯證分析的找出原因,總結經驗會促進練拳的。要找良好的感覺就得知道從哪個方向追求太極拳,倘若方向錯了就枉費心機哦!我認為追求太極拳的方向是這樣的:松是太極拳的靈魂,陰陽是太極拳之母,太極拳是內外結合的圓運動。一些習練者以為只要自己捨得下功夫就能練成真功夫,其實這是一廂情願的。功夫與道理是相連的關係,講在嘴上的是道理,用身體做出來的是功夫。不懂的道理,身體也做不出來,懂了的道理才能練到身上。苦練是重要因素,但不是決定因素;決定因素是明理、曉法。首先要明理,知道自己在練什麼,為什麼這麼練,達到什麼目的。其次要得法曉法,知道練習的具體方法,這個練法不是自己想的,而是有傳承傳授的。最後才是苦練。明理、曉法都需要師傅的言傳身教。學習太極拳,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永無止境。須漸修方能頓悟。但一層功夫一層理,不到一定的境界,憑現有的體會去揣摩太極拳理論,必有隔閡。功夫不到,耳食為知,終屬虛妄。為了方便太極拳愛好者找練拳感覺,我把一些名家名師談拳資料和自己的拙見愚談整理以下,僅供參考研練。

1、實的部分從上往下松,越來越沉重;虛的部分從下往上松,層次低一點是提起,層次高一點是輕飄。

2、太極拳名師戴英說:「鬆開鬆開,鬆了以後畢竟是大,而不是小。縮小不是松,而是緊,它是局部的松,而不是整體的松,所以『松』是一個張大的概念。」

3、練習太極拳,不用力量,是利用地心吸引力和重量。從松到了沉,由沉到了重。松而不沉不是真松,沉而不重不是真沉。「沉」和「重」都是動態變化的東西,不是靜態獃滯的東西。

4、恩師林墨根先生對我談起練拳之「松」時說過這樣的趣事:他在跟李雅軒師爺學拳時,對松的認識有一段經歷,那是還是國內經濟困難的時代,有一次林師買了兩根帶肘骨的蹄子和半斤雪豆去探訪李師爺,李師爺拿過一隻蹄子,掂了掂,問道:「此蹄多重?」,林師暗想:難道師父嫌少?愧疚道:「不足一斤」,「亂說」,李師爺正言:「拿去掂量」。林師揣揣不安地伸過手去,被李師爺用蹄子敲了手臂,痛得鑽心。林師拿著蹄子到廚房,剛才豁然開朗,此蹄不足一斤,只因剔去了關節處的蹄筋,沒有牽扯,敲在身上尚且承受不起,人之手臂又何止一斤呢,若松下來沒有挂念,做作渾樸繁重。林師由此悟到松沉了。

5、松中有懈,是沒能節節貫穿。怎樣節節貫穿啊?比如上松勞宮穴、下松湧泉穴,就是上要從肩、肘、腕、手指節節貫穿的松出去,下要從胯、膝、踝、腳底松到地面。

6、我們的身體鬆開一分,沉重量就有一分,飄浮量也是一分。松十分,沉重量就增至十分,飄浮量也有十分。越沉重就越輕靈。這樣借地心吸引力的練法就是楊氏太極拳的沉提練法。

太極拳名家李雅軒說:「鬆軟不是身體的哪一部分,而是整體,提起一件衣服,不管你提它的前襟、後擺、袖子,都提不順。只有提領子才順,一提領子其他部分都被很順地提起來了。這衣服是垂下、鬆軟的,也是整體的。太極拳的練習也是一樣。」

7、太極拳名師馬國興先生說:「將小粒石子輕輕放入金魚缸水中,石子慢慢的落到水中,這個過程的每一個瞬間都是『沉』;石子落到金魚缸底部則不動,這個現象是獃滯的『重』」。

8、「下勢」轉換「金雞獨立」或「上步七星捶」時,如果弓步前實腿落胯沉得太過了,就會變成獃滯的「重」勢,因而起身很費力或重心不穩,松腰往上也領不起來。

9、太極拳名師馬國興先生說:「將小木屑按至金魚缸水底時再鬆開,木屑漸漸的升起直到水面,這個過程的每一個瞬間都是『輕』;木屑上升到水面則不動,這個現象是獃滯的『浮』」。

10、松得較好時,皮膚靈敏到能感觸空氣對手的阻力,所以能感受到運動時迎「風」(指空氣的阻力)吹涼,有如人在水中游泳感覺流水的阻力一樣,只不過是人對空氣阻力較難感覺,但此時手臂內或手掌內卻有暖熱的氣感,這是由松伴來的內氣在拳勢動作走得順暢到位。

11、臉部的緊張還反映身體的僵硬,只有臉部真正做到放鬆了,你的精神才能真放鬆,能夠沉浸在反觀內聽。

12、太極拳名家李雅軒先生說:「鬆軟沉穩的架勢,如載重之船,沉沉穩穩地盪於江河之中,既有沉重而又有軟彈之力。」

13、手指有麻木感是肩、肘、腕、掌、指的關節沒放鬆,其次是自身氣血不旺造成氣血不暢,梢節供血不足所引起,盡量放鬆去做。初練內家拳法有麻感是正常的,以後逐漸就好了。

14、恩師林墨根先生說:「沒有樁功,懂不了虛實。」他老人家說的樁功不是外面書店賣的拳書所介紹的樁功哦!指的是門內傳授的樁功,內傳樁功的出功效果比較好,體悟松沉較快。

15、站樁的時候,為了保持架子,就會用肌肉力去對抗地球的引力,那些肌肉就是你平時常用的肌肉,地球引力會用肌肉的酸痛來提醒你身體的這些部位是緊的。放鬆這部分肌肉,這就是站樁的第一步。用自己身體感受地球引力的論述,感覺到哪個地方肌肉酸痛了,就說明那裡僵了,需要進行放鬆。

16、練習太極拳站樁大體有以下幾種反應:1、酸痛感,站樁初練不久,所練部位的肌肉有酸痛疲勞的感覺。說明站樁引起了機體生理活動的變化,代謝功能得到了提高。2、麻脹感,站樁時手掌、手臂、腿、腳出現發麻、發脹的感覺。這是練功後毛細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暢通一種好表現。3、溫熱感,隨站樁時間增長,手腳乃至全身都會產生溫熱感。4、振顫感,站樁姿勢需要肢體肌肉保持持續性收縮狀態,隨著站樁時間的延長,工作著的肌肉群就要發生程度不同的振顫現象。是調整內里的上乘法門,是好事,不用擔心。5、不同感,站樁過程中,可能出現兩手位置高低不同的現象,原因是植物性神經活動失調,肌肉鬆緊未能取得一致,或因身體局部病灶的影響。6、舒暢感,隨著站樁功夫的加深,由於大腦內抑制作用的增強,代謝、循環等一系列生理功能的改善,身體就會產生一種舒暢的感覺,主要表現在精、氣、神的提高。

17、當你站樁站得肩膀酸痛的時候,可以活動肩膀,這個活動範圍很小,就幾毫米,有個意思就行,別人根本看不出來你在動,活動方向不限,向上向下向前向後隨你便,在活動中找你覺得最舒服的活動方向,動起來以後,酸痛就能緩解了,動的時間長了就能體會到體內筋的位置。

18、熱身運動有拉筋的動作,拉筋的程度是要到感覺有點「張力」或「酸」,但絕對不能到「痛」的程度。有「張力感」或「酸」,是肌肉感覺神經元正確地反應出拉筋的成效;但拉筋到「痛」的感覺,濱臨受傷的程度便十分接近。

19、真的松沉到腳底貼地,會覺得有一種東西從腳底向上升騰起來,漸漸充盈全身,將人向上頂起,這是地面反座彈力作用的緣故。

20、松腰松胯則氣自合沉,能使兩足有力,下盤穩固。

21、要想松腰時,不要想腰,只將腹部略微一收就行了。

22、前胯(腹股溝)、後胯(臀部)鬆開了,才能把腰松好。

23、膝不松,易傷膝關節;膝不松,亦則力難達於腳掌,擊至人身則無甚穿透力。

24、為了使氣不上浮而能下沉,則必須含胸。

25、為了避免脊柱鬆弛過度和產生低頭彎腰等現象,所以用拔背來控制。此外,拔背在技擊時,還起著發力的作用。

26、用意念去指揮著鎖骨,通過鎖骨的兩邊對拉開,自然的就出現了沉肩的效果。

27、太極拳名家李雅軒說:「兩臂要松得如繩拴在肩上的一樣,不可稍有拘束之力。」

28、太極拳名家李雅軒說:「找著要領之後,經常練習,不數月便用兩臂有松沉的感覺,兩肩有些酸痛的情形,這到是很自然的,以後拳意就會達到手上來了。」

29、手臂長時間不使勁,手臂自然的重量會使得手臂有一種往下掉的重量感,有了這種重量感,就是手臂的松沉感,這種手臂的松沉感就是手臂的松沉勁。其實,松肩墜肘,松腰松胯的目的就是要把身體各處的關節練得鬆開,骨關節韌帶拉長,使得氣血節節貫通,韌帶長了,發出的松沉勁就越長,功力全在這裡面。

30、太極拳名家李雅軒說:「練一趟拳架後有甜液生於口中,便是練之得法處,身心已感泰然。假如練後口中沒有甜液發現,這便是練之不得法,心神未靜下來。」

31、當練拳中出現肩膀酸痛、腰腿酸痛等,是因為筋骨強度還不夠,而不一定是方法錯。

32、行功中要正確對待氣感,,氣感來而無意求。得氣是什麼感覺?最常見的就是腸鳴,其次是冷、熱、酸、麻、漲、跳、鼓盪、電麻感、凝聚感等。

33、運動時的骨節或肌腱發出「喀喀」聲響,在身體健康的情況下,這可能是表明練拳人的肢體正在變得鬆動、靈活的信號。當骨節或肌腱發出「喀喀」聲響而伴有疼痛或關節活動受限時,需要到醫院就診檢查。

34、練氣是先將空氣的氣沉入丹田,當氣沉丹田時,氣要細、長、靜、慢,有如抽絲一般,不能強壓。呼吸應自然,是心將氣沉丹田。當手鬆開後,丹田氣能到勞宮穴;沉至腳底,氣能到湧泉穴。先練丹田,再行氣到。

35、如果總想找丹田、氣感、意感,這樣會導致胸腹部不適、憋氣等等。

36、太極拳名師魏坤梁在談到對所謂「不用力」的認識中說:「不用力」的意思一是動作的肢體局部不為動作而用力,或者說活動的肢體要由身體來帶動,是身體中某部動作的延伸。「不用力」二是指人維持手臂懸置靜態站立姿勢時,全身各局部要最大限度地少用力,要追求少到再減少幾克力,這一靜態姿勢就維持不了了,手臂就要掉下去了。

37、內勁的基礎勁是人身的筋產生的勁,筋的勁有感知,有彈力。筋在松的狀態伸長是養筋勁為彈簧勁,骨在松加意感收縮內氣入骨為沉勁。松沉勁由腳底貫穿所有關節骨骼直達末梢為通勁。

38、太極拳名家楊禹廷說:「盤架子要像毛驢拉磨那樣」。「毛驢拉磨」是指:我是磨,毛驢拉著我轉,這樣就能松腰、活腰,隨著毛驢轉,我不是主動轉,是被動轉。

39、太極拳名師俞善行說:「重如泰山,不是笨重的重,是全身松沉功夫練出的重;輕如鴻毛,不是輕浮的輕,是全神貫注摩擦感應作用的輕。」

40、部分人練了多年太極拳而「腳下無根」,這樣何以接勁、化勁、發勁?是練法不對,;但是練了多年太極拳仍停留在「落地生根」,就會有不自覺、或多或少的犯僵滯與犯頂抗,亦是練法不當,誤解了樁功之根。太極技擊名家楊少侯先生對此說:肢體不僵滯,不扎樁,實腿能轉,虛腿能走、能踢。

41、打拳得法一段時間產生內氣後,行拳時感覺就像汽車掛上了檔位,打拳有阻力感,這是得勁的標誌。如果沒有練出內氣,行拳就像汽車掛空擋,油門加的再大,拳打再多遍,也是空的,毫無東西。在這個階段感覺主要是前臂發沉,感覺骨頭髮重。

42、在初得內氣後,除了手上的感覺,接下來就是感覺到小腿發沉,再然後是脊椎骨發重,自己覺得走路旁若兩人,感覺身體飽滿。

43、骨肉分離階段最大的感覺是能感覺自身的骨骼的存在,有骨肉分離之感。這個階段習拳,外人看感覺沉穩有餘而不夠流暢。(所謂骨肉分離,在放鬆的情況下,肌肉開始往下掉,骨骼支撐著,站樁和行拳時會身體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覺得舒服)。

44、骨肉分離到了後期,在放鬆的情況下,上邊的骨骼往下掉,疼痛無比啊。由於放鬆到腿部的原因,這個階段還會感覺到腳底發虛,打拳得小心翼翼,稍不小心,就會失去平衡。猶如水中行走。

45、再往後練,行拳時能感覺全身各關節、各部分之間似乎有無數根橡皮筋互相拉扯,彈性很足。感覺全身筋被繃緊,而肌肉放鬆。這個階段習拳,外人看似乎不是很中規中矩,有些隨意,感覺好像沒什麼膨勁,似乎很輕鬆,實則不然。這個階段隨著合勁質量的提高,外形越隨意輕鬆,合勁越飽滿。

46、虛實不分是雙重,有分無合也是雙重,有形無意是雙重,形意無差更是雙重。

47、兩掌前推或一手出拳,如果勁力沒有松凈地由腳、而腿、而腰、而掌(拳)暢行無阻地節節貫出,出現拱背聳肩,或某處肌肉發硬的多餘力點、僵點、滯點,出手就不快捷,既無彈性也無力,這種現象就是「勁法上的雙重」。

48、太極拳名家洪均生先生指出:雙重之病為前手前足同實,或後方手足全實,便為雙重。前面雙重,必出頂勁;後面雙重,又必出丟勁。

49、無意才是真意。就像你下班回家你用得著想從那條路回家嗎?肯定不用是嗎?練拳也要到這個程度,不用時沒有,要用時不用想就自然出來了,這就是真意。

50、太極拳名家李雅軒說:「在練拳時,身體如火車的車箱,腳腿如火車箱下之大盤絲簧,車廂是托在盤簧上的,不使車廂上起離開盤簧,也不使車廂下觸著硬地鐵輪,如這樣我以為才對。」

51、太極拳名家李雅軒說:「在練架子時,身勢應如載重之船行於江河之中,是又有動蕩之形勢;又是非常的沉穩。起,不離水的托力,下沉,不能觸到河底,船身始終是由水的浮力托著的,亦就是說人練拳的身體,是在腳腿上之彈動力托著的,既不能浮起,又不能生到硬根上。如只說如輕舟走,怕是不懂悟解的入,把意思錯解,將身體氣勢練浮起來,胯以下應以氣使其下沉,腰以上、背項、頂部分應是以神往上提起的,往下去的是全身重量落於腳底,與地面過電打通。如這樣子一沉一拔,將胯以上拉成一個整體,再與腳腿通,然後以神領動,並且以氣鼓盪著、來使身體作拳勢的一些動作,這叫作用神、用意不用力。」

52、社會上有種「練慢快用」的說法:平時練太極拳越慢越好,練是慢用時自然就快。這實際上是不可能的,平時不練快,用時根本就快不起來,將難以適應對方快速的變化,只會在真實的對敵實戰中落敗。有些太極拳名師在實戰中,自己的手腳尚未啟動,對方的拳腳已打到他身上了,被打倒還沒反應過來。所以說速度訓練在傳統太極拳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正所謂:「彼不動,我不動;彼欲動,我先動。」「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

53、太極拳名家郝為真先生指出練拳之境界: 「初練時,如身在水中,兩足踏地,動作如有水之阻力。第二層,則如身在水中,兩足浮起,浮游水中,能自如運動。第三層,則身體輕靈,兩足如在水面上行走,臨淵履冰,神氣內斂,不敢有絲毫散亂。此則拳成矣。」

54、楊澄甫宗師指出推手的基本特徵和感覺: 「世間練太極者,亦不在少數。宜知分別純雜,以其味不同也。純粹太極,其臂如棉裹鐵,柔軟沉重。推手之時,可以分辨。其拿人之時,手極輕而人不能過。其放人之時,如脫彈丸,迅速乾脆,毫不受力。被跌出者,但覺一動,並不覺痛,已跌出丈余矣。其粘人之時,並不抓擒,輕輕粘住,即如膠而不能脫,使人雙臂酸麻不可耐。此乃真太極也。若用力按人推人,雖亦可以制人,將人打出。然自己終未免吃力,受者亦覺得甚痛,雖打出亦不能幹脆。反之,吾欲以力擒制太極能手,則如捕風捉影,處處落空。又如水上踩葫蘆,終不得力。」

55、太極拳名家林墨根談到推手的要領和感覺說:「沾連不脫、步活身靈、纏繞拿跌、順勢發放、以柔克剛、恃巧不恃力。太極推手要出手無形,不能拖泥帶水;要乾淨利落,脫得開,放得遠。」

56、如果沒有松而去推手的話,自已身上的肌肉就是負擔,負擔大了變化就慢了。

57、太極拳名家林墨根說:「沾連就是不脫開又不頂你之意,你來多少,我走多少,順著你的慣性、方向來走,隨到你的意思來走,我不用勁推你,跟你的意思來走。」

58、太極拳名家林墨根說:「懂勁可分兩個方面來講,一方面是識別對方的來歷而言,另一方面運用自己的本身勁道而言。如何識別對方的來歷?以我識覺、聽覺、觸覺、動作、步位、企圖、動機,都要把這些探察清楚,這就是知彼的功夫。第二方面應怎樣運用自已的勁道,在運用自己的勁道時,四肢的位置、距離、動作、氣勢的鼓盪,神意的嚮往,上下左右部分的平衡,內外各部分的力量都要配合恰當,這是知已的功夫。我們能夠知已知彼,就能得心應手,這就是我們懂的功夫。」

59、太極拳發人時如無引勁,只能用拔根之法使對方失重跌出,這有點犯頂抗之病,屬於低級階段的東西;發人時如含引勁,引之中對方已經落空,無根可拔,那是技在擎,屬於中高級階段的東西。

60、拳論言,發勁時起之於腳,但練習時卻需從手開始往下練。為何?首先手若未松盡,則會用拙力,也就是只有用手的力量去推,最多讓對手倒退個一、二步而已。若手已鬆了但還未練出掤勁,則發出去的勁會減弱,仍無法將對手發出。接下來手鬆了也有掤勁了,但腰還沒有松沉,用的只是身體的重量去推人,對手也是退個一、二步而已。慢慢的腰鬆了,氣也往丹田走了,腳開始會有點接地之力,這時可以將對手發出個三、四步遠。當然在化空補空後,發勁前,尚有一個很重要的動作,那就是破勢(就是楊家所謂的「提」勁)。化空補空後,因為對手的重心尚穩,若瞬間發勁,就算髮比較強的勁,對手可能也只後退個三、四步。但化空補空後,若先破勢,在對手重心不穩下,只要輕輕的發個勁,對手也會退到尋丈外。

61、「用意不用力」,不是真的不用力,是不用自己肌肉筋腱產生的力,而是力從人借,用他人之力,包括地心引力及地面反作用力和對方之力。

62、髮長勁時,接勁時接其全身,使其落空,放時將其拋出,此勁發出人丈外,但反而不易受傷,就怕被打者摔傷,這種勁往往功夫相差較大時能用。

63、發短勁時接勁時只接其身上一點,或心或肺或肝,神氣切入,嚯的殺去。被擊者雖或擊出不遠,但極易打傷人。就是到時收勁,對方也會受傷且受很大的驚嚇。此勁往往在比武或緊要關頭使用。除非你收發自如。短勁要有很大的神氣及觀想力,並且要全身通透才能打得出。

64、太極拳名家鄭曼青先生說:「用手打人是幫倒忙;拿人是傻瓜;抱人是摔自己,自找麻煩。」

65、太極拳高手在推手時,雙手觸及對方身體任何部位即能控制住,令對方進也不是退也不是。功力較淺者,在聽、化方面有點基礎,或能拿準對方身軀中軸,但對方尚能左右轉動。功力稍深後,或能拿準對方的腰,但對方尚能後退。功力更深厚者,能拿準對方足根,使對方不得進退。

66、勁短就要脆,脫膛而出。

67、所謂逢丟必打的「丟」,包括對方「勢」、「勁」上的「抽、撤、軟、離、空、斷、凹、逃……」等現象。遇到上述情況,都謂之「丟」。故必須及時擊之,以防對方抽手再擊我。

68、對方以任何方式快速打來時,如果兩力硬碰硬,是為撞勁,當以大力者易勝,或者造成兩敗俱傷。「接勁」好比一個重球擊來,我能吸住,而復擲出,乃為「接勁」。

松沉到腳底和松沉到地面是兩種層次不同的功夫,松沉到腳底的練法還沒完全到位,要松沉到腳底與地面緊固的粘在一起了,這樣就是松沉到地面的練法,從上往下的松沉到位了。

69、化勁要比對方鬆柔,不給對方找到僵硬獃滯之點。

70、發勁要比對方輕靈,又有周身協調的整勁,這樣才能發得乾脆。

71、發勁就象把一塊石頭丟出去一樣,不留一絲勁在自己身上。自己並不覺著在發力,腳下一摧,對手就擋不住了。發者本身自覺愈無勁,而受者愈覺愈沉重;反之,本身自覺出勁甚猛,但被擊者並未受的如其理想中之重量。

72、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強手,只要你身上始終放軟放柔了,不和他使力氣,不著意推他,他就拿你沒辦法,贏也贏的不痛快。退不丟臉,只要身上始終是松著的空著的,沒有消耗就行。

73、太極拳名家李雅軒說:「打人不入內,是松的功夫不夠,尚未松凈,還有拘滯之力牽制。動先被人知,是尚不軟,有明力還未推凈。比斗未久,便喘息不定,是缺乏練功。拳不管用,是身勢呆板,無虛靈變化。」

74、太極拳就象水,因為水的特性才變成各種形狀,你輕輕碰它,它就輕輕回應。可你大力打它,那你手心也痛,越大力越痛,也正是太極拳極柔軟而極堅剛的道理。

71、如果拳勢下盤松沉得太低,就會由沉勢變成僵緊之重勢,膝蓋很受力,因此撐起較困難;只有沉到腳底能與地面相吸、順著反座彈力撐起能與地面相斥才是松沉得恰到好處。推手時如果捋人太過,對方就會由臂掤變肩靠,自己有被對方發放的可能了,只有恰到好處的捋人才盡己意。散手時如果擊人用意念少了效果不大,用意念多了會有反作用,只有恰到好處的意念才會威力較大。有位老練家說:「勁好找,意難找。」這個「恰到好處」啊,還真不好練哦!

75、松得好不好在推手和散手中可以得到檢驗,但不能依賴從推手、散手中去作主要鍛煉,基本的訓練是要從拳架、功法中去練松。有了松沉、虛實轉換、腰胯帶動四肢、勁道的本錢,才好在推手和散手中做生意哦!

在大部份武藝行中,學生的造詣均會接近老師,或高過老師。何故你的學生沒有人能接近你。不管他們進步如何快速,其水準均低你遠甚。可有何秘訣?

76、太極拳名家鄭曼青的學生問他,練拳出功夫有何秘訣?鄭曼青先生回答:「不錯,是有秘訣。但是此秘訣太過簡單,簡單的幾乎令人不敢相信。但是你又非信不可。否則你就無法成功。其秘訣僅為:你必須身心放鬆,你必須長時間接受失敗。你必須投資於失敗,否則你就無法成功。我有如今的成就,是導因我把驕傲置之於一旁,相信我老師的話,把身體放鬆,心靈靜定,只讓氣隨意行。開始時常使我遍體受傷。有時我會被重擊而跌至失去知覺。但仍堅持下去。聽老師的話,注意我的氣。在慘敗時我會忘了驕傲、焦慮、及自我。把自己身心完全騰空而全部讓位於氣,漸漸的我的技術進步了。直到這時我的反應才變得靈敏,可使化與打於瞬間完成。」

77、《太極拳論》中的「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是說:推手須練到觸覺十分敏銳,就是一片鳥毛、一個蒼蠅那樣輕微的東西,落到身上也能察覺,不許它停留站腳。因為鳥飛不到能借力之處是不能停留的,蒼蠅的腳不能站穩是不收翅膀落下的。這是極力形容太極推手之輕靈,做到使人無法借力的意思。道理是明白了,但練出功夫就要講究修行哦!除了練好拳架和推多一點手之外,還有加練十字聽勁訓練、抹牆聽勁訓練等輔助性功法。

78、與對方推手較技時,先用聽勁探聽對方內勁功底如何,如果對方「聽勁靈,變勁快,化勁活,拿勁穩,發勁准」,這就說明自己確實是技不如人,還沒達到對方的太極功夫層次,要誠心誠意的虛心請教,只有這樣才能進步啊!

79、太極拳名師陳太平說:「掤勁,是太極八法之首,在太極拳盤架、推手、技擊中無處不在,它是一種無固定模式的一種勁力,是在周身氣血上下貫通並與勁力等其它素養相互融合的基礎上產生的,在實際應用中,並不象某些名家所描述的那樣,掤僅僅是兩臂圓撐。實質上對方的攻擊目標絕不會只停留在手臂之上,而可能是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既以掤勁而言,如果用手臂把對方的勁力完全掤住,使對方的勁力無法進來,又怎麼能夠「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如果掤不住對方,對方的勁力可直接進來指向自己的重心,則己身反受對方之制。那麼到底如何才能真正認識太極拳的掤勁呢?在實戰訓練時,學者將手按於老師手臂上或身上,馬上就會體會到欲用力卻無處著力的感覺,並感到重心上浮,站立不穩。在對手不同的情況下,掤勁的點上的變化也是相應不同的。接觸點上的變化要恰倒好處,無過無不及,這些微妙的東西用語言文字是無法描述的。」

 

 

                                                       整理於2014年2月23日

                 

 
推薦閱讀:

【BNB嘻遊記】傳統酒店業將死?巴黎同價位酒店試住
(品)李向平的從「信仰危機」到「宗教危機」 當代中國宗教-信仰的基本變遷——559
趙孟頫的繪畫

TAG:練習 | 太極拳 | 轉載 | 感覺 | 太極 | w | d |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