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四十二章經講記
你們在座好多的善友,都念過《法華經》,《法華經》裡面有一位常不輕菩薩很了不起,他非常虛心,見到所有的人就拜,並且恭恭敬敬地說:『我不敢輕慢汝等,汝等皆當作佛。』有一天,你跟釋迦牟尼佛一樣的偉大,你是未來佛,我先禮拜你,這就是不輕未學。我相信,我們如果向這位常不輕菩薩看齊,『不輕未學』並不難,是可以做到的。十四、心行平等難:心行,是一種心理狀態,要始終如一地保持對待一切人平等,是不容易的。平常我們說自由平等,平等,是一個相對待的名詞,它所對待的是差別,差別就是不一樣。譬如我們坐的椅子是低的,這張桌子是高的,有高低、上下、淺深、貧富、貴賤……之分,這就是差別,不一樣的。世間所有的現象,都是有差別的,假如我們能夠做到對高低、上下、貧賤、富貴一律地看待,沒有差別的話,稱為平等。每一天從早到晚,我們的起心動念,也就是我們的思想,突然地起了一個念頭,由我們的心思付之於行動,所表現出來的,要能夠達到平等,實在是不容易的。大家都念過《金剛經》,在《金剛經》裡面說道:『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什麼意思呢?這個『法』,就是我們的真如佛性,成了佛也是一樣,在畜牲道,所有的小動物,同我們是平等平等,沒有高下的,所以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凡有心者,皆當作佛』,從我們的本性說:心也好,佛也好,眾生也好,名稱上看起來是有差別的,不一樣,但是就它的理性講起來,是完全平等平等的。可是在現實世間來說,經常是人情冷暖,世態炎涼,實在是很難做到平等。再說,我們常常講到『冤親平等』,對於冤家以及我們最親愛的人,同樣地看待,話是這樣的說,要真正做起來,是不容易做到的。所以,我們在現實的世間,真正做到平等,是很困難的。譬如說分東西吧,都是從我們最親密的人分起,對於那些不相干的,甚至不是中國人,是外國人,這個當中,都有親疏的差別,真正要一視同仁,實在不容易辦到,可見心行平等難,要把我們的心理拉平,實在是很困難的。我們說大慈大悲,最大的慈是『無緣大慈』,最大的悲是『同體大悲』,就是說我們對一切的人類,乃至一切的眾生,都是平等平等,不分上下,把他們看成好像我們的同一體一樣的,真正做到這一點,才是到達最高的平等了。十五、不說是非難:這一點我們要特別注意,在我們日常生活,人際關係中,免不了會發生的,俗語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我們為什麼會生病?就是亂吃不幹凈的東西,受到感染,就生病了。為什麼無緣無故地跟人家吵架,禍是從那兒來的呢?是從口頭惹來的,叫做禍從口出。因此,明朝的黃夢龍說:『口是禍之門,舌是斬身刀。』我們的嘴巴是最惹禍的一道門,一句話迸出來,就惹禍了。我們的舌頭好像是斬我們的身體的一把刀一樣的,所以這兩句話也是很有警惕性的。諸位看看我們的頭部,生了兩個眼睛、兩個耳朵、鼻孔也有兩個,就是嘴巴,只有一張,卻已經惹了這麼多禍了,要是嘴巴也有兩張的話,那可不得了。我們的嘴巴,好像總是閑不下來,總喜歡張家長、李家短,好像生下來就是喜歡說人家的是非,作為茶餘酒後消遣閑談的話題,這是一般人的通病。因此,佛法講身三、口四、意三,嘴巴方面特別訂了四種:兩舌、惡口、妄言、綺語,都是針對嘴巴來制定戒律的。有副對聯:『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他非』,我們有時間,最好靜下來,常常思考思考我們本身有沒有什麼過失,不要一天到晚向人家搬弄是非,講人家的長短,『莫談論他非』,不要去討論人家的對或者不對。宋朝懷深禪師曾經有一首詩,勸告我們要守口德,也是很有意義的。莫說他人短與長,說來說去自招殃。若能閉口深藏舌,便是修身第一方。『莫說他人短與長』,我們不要搬弄是非,也不要隨便批評人家,說人家長短、對、不對。為什麼?『說來說去自遭殃』,你一天到晚把嘴擱到人家頭上,以為你了不起,而你究竟有多少長處呢?佛教是講因果的,你說人家,人家也會說你的,說來說去,自己還不是同樣的遭殃。『若能閉口深藏舌』,假如我們能夠把嘴巴閉起來,把我們的舌頭藏得很深的,不要去動它,『便是修身第一方』,說要修身養性,這是第一方。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嘴巴閉起來,不要亂講話。記得我小孩子的時候,念過〈昔時賢文〉,說到『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你不要聽這個說,那個說,這個搬來,那個搬去,你要是耳朵軟的話,是非是永遠聽不完的,大家都會搬來你這兒講。你假如遵照古人所訓導的:這個來搬弄是非的,他本身就是一個是非人,不要聽他的,下次,他就不會再在你面前搬了。所謂『是非終朝有,不聽自然無』,一天到晚聽人家講是談非,說得好難聽,我索性不聽它,這樣,不就沒有了。所以,我們自己要修口德,不要隨便犯惡口、毀謗、兩舌等口業,《地藏經》中很明白地告訴我們,犯口業會獲得種種的惡報,好像眷屬互相鬥諍、無舌、瘡口、百舌,以及有盲(眼睛看不到東西)、聾(耳朵聽不見聲音)、喑(聲帶有毛病)、啞(啞巴,不能說話),等種種報應,實在太可怕了,因此,奉勸大家一定要杜絕是非。還有一首勉勵我們不要說是非的偈子,也是很有名的: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為了避免是非,我們應當少開口、少講話,那末,不講話,嘴巴不是閑著沒有事了?有的是事,『多念一句佛』,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或者念無量壽佛、念藥師佛……念什麼佛號都好,你能夠一心念佛,以念佛來代替講閑話,就可以『打得念頭死』,這是什麼念頭呢?是一種妄念、胡思亂想、不好的念頭,這許多不清凈的念頭,都把它剷除、打死了,這樣,就會『許汝法身活』,我們的法身慧命,才能夠復活起來。反過來說,我們假使一天到晚被煩惱無明是非包圍著,在是非閑話中過日子,那裡有辦法修持、成佛呢?所以,我們應該時時留心『口德』才好。十六、會善知識難:會,就是相會,善知識,《法華文句》的定義是:『聞名稱為知,見形稱為識。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識。』聞名稱為知:好像我們同人家,過去沒有見過面,今天第一次見了面,都說:『久仰大名。』我們已經知道某某人了,不過,還沒有緣見面,今天才見到,才相識,便是『見形稱為識』,這是知識。說得簡單一點,佛教的善知識,是出世間的一位偉大的老師,教我們學佛,為我們講解佛法,教導我們去除煩惱、了生脫死,指引我們走上成佛的大道,這就是善知識。我們社會上的老師,負有什麼任務?在古文〈師說〉一開始,就解釋當老師的有三件任務:『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意思是做一位老師,必須傳授儒家為人處世的道理,解惑,教我們一個字、一句話,過去我們不了解的,現在了解了,疑惑消除了,這是世間的老師,但是佛教的善知識──無上師,正如《法華經》所說的:『善知識者,是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得,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除了世間的傳道、授業、解惑之外,主要是教我們怎樣離苦得樂、解脫生死、得大菩提,所以,世間的老師,是不可跟善知識相提並論的。根據經典的記載:釋迦牟尼佛講的善知識有好多種類,歸納起來,最重要的有三種:外護善知識:好像出家人,住在寺廟裡面,既沒有種田,也沒有做生意,在生活物質、經濟方面,由大家來供養、護持,使我們在安定當中精進修持道業,這就是大護法,也是善知識,稱為外護善知識,也就是寺廟出家人之外,發心護持道場的善知識。同行善知識:我們學佛、要修持,最好要有一個同伴,同參道侶互相鼓勵、共同修學,在佛道上互相砥礪、砌磋,這種志同道合的道侶,稱為同行善知識。教授善知識:我們一開始所講的,就是這一種善知識,能夠開示我們如何修學,了生脫死,離苦得樂,同時,也教誡我們去惡從善,趨向菩提大道。教授我們出世法的老師,稱為教授善知識。在我們學佛的道路上,這三類善知識都是很重要的。佛教中常說我們要親近大善知識,要親近許多的上人,那末,我舉出一個模範供給大家作為參考。你們要是讀誦《華嚴經》〈入法界品〉,有一位童子(即是菩薩)──善財童子,他參訪過的大善知識有五十三位(其實是五十五位,不過有的是同一類的),有五十三位大善知識做他的老師。所以,我們想要拜老師、要親近善知識,善財童子是我們的一個榜樣。還有,『趙州八十猶行腳』,趙州禪師到了八十高齡了,還去行腳──到各處去參訪名師,所為何事?就是要去拜會善知識,為他開示。現在,我再舉出日本一位非常有名的禪師,人家去親近他,他是以什麼樣的態度,去教化人家呢?這位禪師名叫南隱禪師,在日本明治時代,沒有一個人不曉得他的大名的。可是,有一位大學教授,看見大家對他的崇敬,很不以為然。他因為在學術界知名度很高,就很自負,認為自己的學問最高,世間是他第一,因此,感覺得南隱禪師沒有什麼了不起,有一天,他為了試探虛實,就去拜訪南隱禪師。要知道,日本人很重視生活藝術化,插花有花道,寫字有書道,吃茶有茶道,是很講究的,都是要喝的時候才泡,而且是用茶杯來裝茶。因此,當這個大學教授來拜訪南隱禪師時,南隱禪師就招待他吃茶,但卻是默默無語地奉茶,把茶壺裡的茶向著杯子不停地倒、倒、倒,那個杯子本來就是小小的,倒了一點點,立刻就滿了,可是南隱禪師仍然不斷地倒。這位大學教授看到他的這種舉動,心裡感覺得莫名其妙,不知究竟在搞什麼玩意兒,眼看倒得滿桌子都是茶,實在忍不住了。『禪師呀!茶已經溢流出杯子外面了。』這個時候,南隱禪師向他看了一眼,才開口說:『你就像這個杯子,要來請教我,正好和這個杯子裡面裝了滿滿的茶一樣,我再怎樣同你講,你根本裝不進去了,那裡會接受呢!』禪師就是用倒茶來開示這位大學教授,所以這位禪師就是大善知識。那末,所開示的是什麼道理,就是佛教『緣起性空』的道理。當一個人充塞了滿腹的東西(成見),自以為了不起,人家講的,你的耳朵還會聽進去嗎?以上所講的,不是講笑話,正說明了唯有虛心,才能接受教誨,才能夠終生受用不了。不要說:『你是一個小傢伙,初學佛的,算什麼!』也不要說:『我的知識比你廣博,資格比你老。』這觀念是要不得的。我們要了解,杯子空空的,茶才能夠裝進去,反過來說,杯子裡面茶已經滿滿的,再好的茶,也是沒有辦法裝進去了。因此,要能夠空(虛心),不要以為自己已經滿了,不然,如何獲得教益。這位大學教授,經過了南隱禪師的開示,於是五體投地的拜了南隱禪師做師父,所以南隱禪師成為他的一位大善知識。十七、見性學道難:我們要修學佛法,主要是為了明心見性,如何能夠明心見性,見到我們的本性,認識到本來的面目呢,這不是三言兩語,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辦到的,而是很困難的一件事。學道之所以困難,主要在於沒有修持的恆心,不能保持長久的精進勇猛心。佛教裡面有句話說:『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兩年,佛在半天;學佛三年,佛到西天。』什麼意思呢?當你剛開始學佛的時候,好精進,好用功喔,時時刻刻都把佛掛在心頭,可是日子久了,無形中慢慢放逸了,於是,跟佛的距離越來越遠,到最後,干跪把佛送上西天去了,──心中沒有佛了。另一方面,一般人都喜歡向外求道,那裡可以和道相應呢?記得有一首偈說: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你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佛,是我們所崇敬的,是我們學習的物件,他在那兒呢?在靈山,因此靈山,是我們追求佛法的目標,我們都到處去追求,希望能夠到達那個地方,那裡知道,靈山其實離開我們並不遠,它就在我們的心頭,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座靈山塔,只要我們向著靈山塔,在它下面去修就行了,換句話說,我們要明心,要見到自己本來的真實面目,只要在我們的心頭下功夫,注意每一個起心動念,把當下的一念守住,除去不良的習氣,把心洗滌清凈了,相信見性學道也不是一件難事。十八、隨化度人難:我們能夠隨緣隨份,隨順教化、廣度眾生,也是不容易的。必需要觀機逗教、應病予葯。對於某一個眾生,他的根機是高的,或是低的;他是喜歡修密宗的,或者喜歡修凈土,或是參禪、持戒、研究教理,各人的根器都要了解,才能夠隨化──隨緣來教化,依著各種不同根器的人,開示不同的佛法,這不是簡單的事,一定要有功夫才辦得到。現在,我再講一個觀機逗教,而且是見了當時的情況來教化的小故事。在佛經裡面記載,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一個老婆婆,生了兩個女兒,沒有兒子。這兩個女兒都很勤勞,老婆婆非常疼愛她們,辛辛苦苦地把她們教養成人,而且都找到了好歸宿。兩個女婿雖然是勞動階級,但生活都過得很不錯。俗語說:『女婿是半子。』老婆婆對兩個女婿,都當做親生兒子一樣的愛惜。大女婿經營雨傘,次女婿是製造麵線的。老婆婆因為疼愛女婿,對他們的生產事業也特別的關心。還沒有告訴大家哩,這位老婆婆渾名叫哭婆,她很喜歡哭,每一天看到大太陽出來了,她就哭,因為出了太陽,用不上雨傘,銷售不出去,就為這個女婿擔心,於是一天到晚哭不停。那末,碰到了下雨天呢?她還是哭,哭二女婿的麵線沒有太陽光曬,那怎麼辦呢?就這樣一年到頭總是哭。有一次,釋迦牟尼佛經過,看見她在哭,就上前問:『老婆婆,是什麼事讓你這樣哭呢?』『唉!你不知道,看見大晴天,我就為大女婿的雨傘賣不出去而耽心;下了大雨,我二女婿的麵線曬不成了,怎麼不叫我操心,我怎能不哭呢?』知道了原委以後,釋迦牟尼佛溫柔地告訴她:『老婆婆,別哭了,你應該笑呀!下雨的時候,你應該為大女婿的雨傘,銷售很好而高興;要是現在出太陽了,也要為二女婿的麵線生產量提升而高興,所以,不要做哭婆,要做笑婆啊!』聽了佛陀的開示,從此以後,每天她都歡歡喜喜的,不再哭了。我為什麼要引這個故事來講,這就是隨緣度化,釋迦牟尼佛具有大智慧,居然能夠把一個終日哭喪著臉的人,變成每天笑嘻嘻的,這就是隨機教化。在座的諸位,你們要弘揚佛法,要勸導人家來學佛、皈依,就要看你的智慧和辯才了,把那些說是非的功夫,節省下來談佛法,不是很好嗎?十九、睹境不動難:睹,就是看,境,指境界。什麼叫境界,我們眼睛所看到的物件,好像我看到這朵花,這朵花就是一種境界;我們耳朵所聽到的聲音,那也是境界;我們鼻子所嗅到的香臭氣味,也是一種境界。可以說,凡是六根對著六境所產生的觀念、感覺,要我們不動心,那是很不容易做的。講到不動心,口頭上講起來,好像很容易,事實上,境界當前的時候,真正能夠做到不動心,的確是不簡單的。這必須斷除了愛欲和習氣,才能夠在宇宙萬物的變化當中如如不動,不受外境的影響。經典中說:『如來常在定,無有不定時。』如來就是佛,佛已經斷除了所有的愛欲、煩惱、習氣,時時都在定中,不為境界所動,卻能夠平等地以大悲心去度化一切眾生,這種功夫,才真正達到了睹境不動。既然說到睹境不動,我突然想起大家聽過的一個故事,不過,有些初學佛的善友,可能還沒有聽過,我再重複一次,幫助大家對佛教的掌故有深刻的印象。故事是發生在宋朝,宋朝有位大學士,名叫蘇東坡。蘇東坡這一生在官場上並不得意,有一次朝廷把他貶到江蘇長江以北的瓜州去做官,瓜州就在鎮江金山寺的對岸,只有一江之隔。金山寺有位很有名的禪師,就是佛印禪師。佛印禪師和東坡居士兩個人相處得非常好,經常在一起談禪論道,互相交換心得。蘇東坡是一位大文豪,作詩填詞都相當有一手,稱得上是膾炙人口。有一天,他的靈感來了,寫了一首五言詩,那是贊禮佛陀的,也可以說是表明他自己學佛的一種境界。這首詩是: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稽首天中天』,稽首,就是頂禮。天中天,我們看見天是非常高,非常偉大的。孔夫子是世間的聖人,但是,我們要知道,天中還有天,聖中還有聖呀!蘇東坡說:我最崇敬的,不是世間的聖人,而是出世間的佛陀,因此,我向天中之天,聖中之聖頂禮。『毫光照大千』,佛陀成道了以後,具足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他的福德智慧,實在太偉大,也太慈悲了,他的毫光,照遍了整個三千大千世界,也可以說,蘇東坡頂禮佛陀的時候,佛的慈光加被他,保佑他,賜他智慧,因此,他才寫成這一首詩。『八風吹不動』,佛是很偉大的,恁憑八風怎樣吹,他都如如不動。換句話說,有八種境界的風,佛陀是不會為這外境之風所動的。這暗示了蘇東坡學佛到今天,已經幾十年了,也是有功夫的,也是不為外境所動的。『端坐紫金蓮』,佛陀高高在上,端端正正地坐在紫色的蓮台之上,接受我們頂禮膜拜。說句公道話,這首詩的確寫得非常好,因此,有的時候我們宣讀疏文,好多法師一開始就先念這四句的。蘇東坡面對這首他自鳴得意的傑作,再三吟詠之後,就令書僮趕快送過江,去給佛印禪師,請他印證印證。佛印禪師看了以後,馬上寫了兩個字,叫書僮帶回去給蘇東坡。再說蘇東坡自從把詩送到金山寺去以後,在家裡一直苦等著佛印禪師的回覆。他認為這一次,佛印禪師對他的傑作,一定是很欣賞讚嘆的,所以,當書僮一回來,他就迫不及待地把佛印禪師的書劄打開。哇!不看則已,一看差點昏了過去,原來裡面批了歪歪斜斜的『放屁』兩個字。『豈有此理!我縱然字行里用詞推敲不當的話,你這位禪師也不應該罵人呀!』蘇東坡不油怒髮衝冠,拍著桌子吼道。在盛怒之下,他翹著鬍子對書僮說:『走!馬上同佛印評理去!』誰知佛印禪師是位有德行的高僧,不待蘇東坡到金山寺找他,早已經在江邊等候了。當蘇東坡的船一靠岸,就笑嘻嘻地迎上前去了。蘇東坡一見到佛印禪師,頓時火爆三丈,聲色俱厲地說:『佛印!我們相處這麼多年了,稱得上是莫逆之交。我今天很誠意地讚歎佛陀,也表達我學佛的一種境界,縱然是寫得差勁,還不到家,你可以指教,也不應該惡口罵人呀!』『什麼?你講什麼呀?我罵你什麼?』佛印禪師向蘇東坡微笑著,若無其事地說。這個時候的蘇東坡,滿臉通紅,氣得講不出話來,只好顫抖著手,指著「放屁』兩個字讓佛印禪師自己看。佛印禪師不禁哈哈大笑,道:『原來如此啊!我的大學士,你不是說「八風吹不動」嗎?怎麼一個屁就把你打過江來啦!』蘇東坡這時才恍然大悟,非常羞慚地低頭不語。──他只是口頭上表現他學佛的功夫,並沒有真正做到睹境不動,沒有到達那種不動心的功夫。講到這個地方,你們或許要問:所謂『八風吹不動』,是那八種風呢?我順便介紹一下,就是:稱、譏、毀、譽、利、衰、苦、樂。稱:稱讚,我們看見人家有好的地方,當面稱讚、誇獎人家,叫做稱。譬如說:『啊!心理法師,你很慈悲,你為人很忠厚哦!』這就是稱。我們靜下來自己想一想,大凡人家讚歎我們,稱讚、恭維我們,把我們捧上三十三天的時候,我們的內心感覺得飄飄然的,好得意啊,這就是為境界的第一種風所動了。你們看看心理法師,我稱讚他很隨和、很慈悲、很喜歡幫助人家,他如如不動,不論人家如何讚歎,他都不動心,這就是功夫。譏:譏笑人家,當面地責罵人家。有的人很狂妄,動不動就『你不要以為你有什麼了不起,我要當面指責你怎麼不對、怎麼不好……』他,有的時候連人家的祖宗三代都罵下來,譏諷人家,當面叫人家難堪,很是要不得。前面我們說到人家『唾面自乾』、人家『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那是彌勒菩薩的境界。而一個凡夫俗子,當面受到人家的侮辱,也沒有這種功夫吞忍下去。毀:即是毀謗,這是背後說人家的壞話。在你面前,他可能對你很好,『哎呀!你很好,很慈悲。』可是,在後面,『什麼慈悲?假慈悲!貓哭老鼠。』啊!背後把他說得一文不值,這就毀。當面指責人家還無所謂,面前對他很好,背後批評他,說他的壞話,即是毀謗,更要不得了。所以,當我們知道人家背後毀謗,說了幾句不好的話,往往會『如三百矛刺心』,好像弓箭射到我們心裏面,好痛心的。譽:讚譽,不過是背後褒獎人家。我們當面奉承人家,有的時候,還是出於敷衍,當某人不在場的時候,我們說:『某人真了不起。』『某人為人處世,真是我們學不來的。』『某人真是慈悲,真樂意幫助人家。』背後讚歎人家,才是真正有價值的稱讚,所以稱為譽。利:就是順利、通達的意思。比如做一件事情,沒有障礙,很順利的。我們做一筆生意,賺了好多錢。當我們的事業一帆風順的時候,感覺到好得意,這就為外境的風所動了。衰:衰敗,也就是觸霉頭,違背的意思,是一種逆境。所以我們碰到順利的事,不動心,是不容易的;我們遭遇到逆境的時候,能夠不動心,更是不容易。苦:更是引起我們身心的煩惱,有打擊性的,當然就很痛苦,是一種逼迫性。樂:要是讓我們身心感覺得愉快的,使我們很高興,很歡喜的,就是樂了。所以,苦和樂是一對。以上所說的這八種境界的風,每天都在我們的四周包圍著我們,我們要如何擺脫它,不為它所動呢?我們必須以堅定的信心,運用般若的觀照功夫,用心去體會佛教所講的緣起性空的道理。人家讚歎我一句,我也沒有多什麼;人家罵我一句,我也沒有少什麼,就等於說,我們說『火』,是不是就把我們的口燒傷了呢?沒有嘛!我們說『刀』,這把刀如果是真實的,我們的嘴巴豈不是被割傷了?所以,能夠想到佛教『空』的道理,就不為這世間的八種境界風所動了。《心經》說:『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我們要把人生的苦難,把人生不如意的事解除,該怎麼樣?觀照空的道理。你能夠看破世間的森羅萬象,不為它所束縛,這個時候,才能夠得到解脫,才真正達到『八風吹不動』的自在。我們學佛,學什麼呢?就是學習、體會空的道理,才能夠做到『睹境不動』。我特別如此不殫其煩地告訴大家,是互相勉勵,希望彼此多少做一點。二十、善解方便難:善,就是好好的。解,就是了解、認識。方便,是指巧妙地接近,施設、安排,是一種開導人們向上進展的方法。在佛學上,方便是對究竟而講的。佛陀住世時,為什麼說了三藏十二部這麼多的佛法,橫說豎說,說空說有,而分門別類為十宗,一切無非是為了順應眾生的根機,運用種種的方便,加以施予教化。所以說:『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我們為什麼要學佛,目的只有一個,要成佛。所歸的源頭沒有兩個,只有一個,但是我們要達到那個目的,需要好多的方法(法門),才能夠達到我們所希望、理想的那個目的。就譬如說我們到菲律賓馬尼拉來,或者到南島某一個地方去,我們可以乘飛機,也可以乘車,或者乘船,有種種的交通工具(方便),但是目的地只有一個。我們學佛,目的只有一個,是為了成佛,但是,就我們的根性、智慧來說,我們的程度就是念佛,你就修凈土。你喜歡參禪,可以修禪宗。你喜歡持咒,就修密宗。修持凈土法門,念佛求生到西方去。參禪打坐,去除煩惱,明心見性。持咒修密法,希望即身成佛。總之,這是依各人的程度和根機,你的興趣適合那一方面,就採用那一種法門。因此,需要好多好多的法門,所以說『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就等於到隱秀寺來,為了進入這個太虛講堂,你從大門可以進來,從後門同樣可以進來的。《法華經》的第二品,就是〈方便品〉,這一品的內容,說明『一乘』跟『三乖』的差異。什麼是三乘?即是聲聞、緣覺和菩薩,這都是方便,真正的一乘,才是最高的目標,是佛乘。因此,〈方便品〉說:『正直舍方便,但說無上道。』聲聞、緣覺、菩薩,都是方便法門,最高的是佛陀。無上道,是最究竟的,所以一切的方便法門,到最後都要把它舍掉。我們人有二十難,最後一難是善解方便難。我們身為傳教師,我們每一個善友,希望感化人家來學佛,要用什麼方法去影響人家呢?必須好好地了解種種方便──善巧的法門,才能接引人家,廣度眾生。因此,在二十難當中,最後特彆強調這一點。說到度眾生,要有善巧,要觀機逗教,據《大莊嚴經論》記載:目連尊者曾經教化了兩個弟子,一個是從事冶金的(提煉黃金);一個是為人家洗衣服的。目連尊者就分別教他們各修持一個法門。教那位冶金的,修『不凈觀』,起種種不幹凈的觀想。而那位替人家洗衣服的,就教他修『數息觀』。可是,好久好長的時間過去了,兩個弟子什麼都沒有修成功,為什麼?就是對他們的根機不適宜。後來,目連尊者就向他的同門兄弟,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請教。舍利弗尊者說:『你把法門弄錯了,應該讓兩人的修持法門互相對換才好。想想,你那冶金的徒弟,每日所面對的是金光燦燦,叫他觀想不幹凈,跟他不相投嘛!他煉金的時候,要拉風箱,風箱一送一拉,火才會大,才能把金煉好,應該讓他修數息觀才恰當。』又說:『衣服骯髒了,才要洗滌,你教洗衣服的人修不凈觀,才投機嘛!你不妨把他們修持的法門重新安排一下。』結果,沒有多久,這兩個弟子都開悟證果了。這故事,說明度眾生,一定要了解他們的根性,要能夠投機,不然,就沒有用,可見善解方便,是多麼重要啊!但,這必須通達諸法、智慧如海,才能夠無所障礙,也就是不『難』,希望大家多多留意,多多充實、體會佛法。第十三章 問道宿命沙門問佛:『以何因緣,得知宿命,會其至道?』佛言:『凈心守志,可會至道。譬如磨鏡,垢去明存,當得宿命。』這一章的內容,主要是研究兩個問題,一個是怎樣才可以得到宿命通,同時又問到怎麼才能夠親自體證到至高無上的真理。『沙門問佛』,沙門,前面已經解釋過,泛指一切出家人,這裡專指佛教的出家人,也就是佛弟子。有一天,一個佛弟子問我們的教主釋迦牟尼佛。『以何因緣,得知宿命』?因緣,是佛教的專有名詞,因是主因,緣,是助緣。好像我們所看見的,不論是花生也好,豆子也好,種子是主因,但是,種子假如放在桌子上,它不會生長的,必須把它種在泥土裡面,還需要水份、陽光、空氣,作為助緣,有了這許多幫助的條件,種子才會生長。佛教講因緣,最基本的道理是在這裡,說得比較通俗一點,因緣就是關係、條件。這一位出家人問釋迦牟尼佛:『我們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才可以知道過去和未來的命運呢?』宿命,就是指宿命通,這是佛教裡面所講的六種神通,其中的一種。佛教中的六種神通就是: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盡通等,這六種神通,前面我們已經介紹過,這裡不再重複了。『會其至道』,會,是體會,至道,就是至高無上的聖道,聖道,指真理。接著,這個沙門又提出了另外一個問題:我們怎麼樣才有辦法體會到至高無上的真理呢?『佛言:凈心守志,可會至道』。有關於獲得神通的問題,釋迦牟尼佛並不直接回答他,只是告訴這位沙門,凈心,凈,就是清凈,心,是指心靈。要是能夠把我們的心靈凈化,不要受到外面物慾的染污,同時,還要守志,志,立志。要堅守我們學道的志節,貫徹始終地修習佛道,也就是堅定我們的信仰,不因外境的風吹草動而改變了學佛的初衷,這樣堅持信心而修學,才可以體會到至高無上的佛道,也可以說,就可以獲得清凈的佛性。釋迦牟尼佛接著又對發問的沙門說:這種道理,你可能還聽不清楚,我舉一個譬喻來說明吧!『譬如磨鏡,垢去明存』,垢,就是骯髒。好像一個千年的古鏡,被灰塵蒙蔽了,非常骯髒,現在我們時時把它擦一擦,這個鏡子的灰塵擦乾淨了,它的光明就會顯露出來。我們心靈上也有許多骯髒,是什麼呢?就是五欲:財、色、名、食、睡等許許多多的煩惱,把我們的真心蒙蔽了,我們要是能夠把這許多世間的五欲斷盡,這個時候,就好像骯髒的鏡子擦乾淨,光明顯現出來了,以此類推,我們把煩惱私慾完全斷除了,對外境無所貪求,佛性就顯現出來了。『當得宿命』,當然就可以得到宿命神通了。我們要知道,這個世間,每一個人,從早到晚東奔西走,為的是什麼,就是『求』,求到了固然高興,事實上,不如意事常八九,因此,我們人生的八苦,有所謂『求不得苦』。反過來說,我們如果不求,『人到無求品自高』,你沒有任何追求的話,所有的慾望都斷除了,也就沒有煩惱,那個時候,你不用追求,自然而然地可以獲得宿命通,能夠知道自己和別人,過去、未來的事情,以及心理活動狀態。現在一般跑江湖的、算命卜卦的,說得天花亂墜,好像未卜先知,哇!你過去怎麼樣、未來又怎麼樣,其實,他自己的命都搞不清,自己都瞧不通,那裡對別人有通呢?不過是混碗飯吃罷了。而真正的宿命通,是經過努力修行,才可以得到的。釋迦牟尼佛並不鼓勵弟子為得神通而修行,因為,有神通,未必能夠『會至道』──體會最高無上的聖道(真理),而真正有修行,一旦修到了家,證果了,就是『會至道』,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就會有神通,知道宿命了。講到『磨鏡』的譬喻,我突然想起佛教里有一部很有名的經──《六祖壇經》,裡面記載了六祖的生平事迹,有一段公案,和這譬喻頗為吻合。六祖是惠能大師,他師父是五祖弘忍大師。弘忍大師想把他的衣缽傳授給弟子,為了考核弟子們對佛法所體會的程度,就令弟子們各寫一首偈表明學習心得。當時在五祖的座下,有一位被大家公認為了不起的弟子,叫神秀,他就寫了一首偈:身似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神秀認為我們用功,這個身體好像菩提樹一樣的,這句話是陪襯,主要是下一句,『心如明鏡台』,我們的心,好像一個明鏡,所謂『明鏡當台』,但是這個心的鏡子,假如不去擦它的話,會蒙上灰塵的,因此,必須很勤勞地拂拭,常常去擦,常常去擦,『勿使惹塵埃』,不要給塵埃沾到上面,這個鏡子才會明亮、才可以照面。意思就是我們要成佛、要作祖,就要每天用功修持、參禪,這樣就是在擦我們的心鏡了,把心中的煩惱擦乾淨就成佛了,神秀以這首偈子表達了他對佛法的體會。當時有一位叫惠能的人,本來是位砍柴漢(樵夫),他雖然不識字,不過根機很高,聽到大家都念這首偈,都稱讚了不起,他跟周圍的人說:『我也有一首偈子,可是我不會寫,你們那一位幫忙我寫一下?』於是,有人就幫忙他,把偈子寫在神秀偈子的旁邊: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境界可高了,他說你神秀『身似菩提樹』,其實,菩提本來就不是什麼樹,你的身體哪裡是菩提樹,是個臭皮囊嘛!『心如明鏡台』,明鏡也沒有什麼台不台的問題,你的心在那兒?本來什麼東西都沒有,你到那兒去惹塵埃呢!就因為這首偈,五祖在三更時分暗中把衣缽傳授給惠能,他便成為六祖。不過,話說回來,六祖大師這種功夫,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後來,在中國佛教史上,或者在禪宗的公案裡面,把這掌故評為『南頓北漸』,南,指惠能大師,他是廣東人,在南方弘揚禪法,所以南方的禪修是一種『頓悟』的法門,根機和境界都比較高。北漸,神秀大師是北方的禪宗中心人物,他的禪修法門是一步一步,慢慢修持的。在座諸位,是要學六祖惠能大師,或者學習神秀大師的法門呢?我想,我們的根機都還沒有那麼頓超,想要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最好還是依著經文說的『譬如磨鏡,垢去明存』,或者依著神秀大師,『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腳踏實地的從初步的基礎功夫做起才好。至於怎樣去拂拭心靈的塵埃(煩惱)呢?無論念佛也好、持咒也好,或者誦經、拜佛,都可作為拂拭的著手處。第十四章 請問善大沙門問佛:『何者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與道合者大。』講到世間法,就是在現實的環境,一般人都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相對待的,譬如說美醜、善惡、大小,無不是相對待而說。但是,人們往往討厭惡的,而喜好善的;捨棄小的,而擇取大的,由於這個原因,佛的一個弟子就請問世尊:『何者為善,何者最大』?在這個世間,究竟什麼是最好、最善的?什麼東西是最大、最重要的?關於善,前面我們已經講過,有所謂十善,十種好的,就是身三:在身體方面有三種: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口四:在言語方面有四種:不兩舌、不惡口、不誑言、不綺語;意三:在心意(心理(方面,有三種:不貪、不、不痴,總共合起來,就是十種善業,諸位還記得嗎?大,好像我們平常所講的四大,就是地、水、火、風,稱為四大;地水火風再加上空,稱為五大;五大再加上識,稱為六大;六大再加上根,就是七大了。但一般最常提起的是地水火風四大,或者地水火風空五大,至於六大、七大,比較少講到。『佛言』,釋迦牟尼佛就告訴他,你的提問,我固然已經說過十善四大,在這裡,我要進一步告訴你,還有比這些更善更大的,那是:『行道守真者善』,能夠修行,依著佛所教導的真理,實踐成佛的大道;能夠堅守我們的真如理體,這是世間最好的善事。『志與道合者大』,志,就是志願,我們能夠立定偉大的志願,照著佛所教導我們的法門去修行,與至高無上的聖道相配合,行菩薩道,廣度眾生,斷除煩惱,了脫生死,將來成佛,這是人生最大的一件事,因此說『志與道合者大。』俗語說:『有志者事竟成』,世間所有的事業、學問,你要是能夠立志的話,沒有一件不能成功的。反過來說,你凡事馬馬虎虎的,無論念書、辦事、做生意……都沒有下決心、立志的話,那絕對不會成功的。我們學佛、行菩薩道,就必須發願,好像地藏菩薩,發了『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大願;觀世音菩薩『十二大願誓弘深』;藥師佛也發了十二大願;阿彌陀佛發了四十八個大願;我們的教主,曾經發過五百個大願。他們就是曾經立下了這麼大的志願去修行佛法,才有所成就的。所以,本章強調『志與道合者大』,不論世間法,出世間法,立志發願是最重要的,你要學佛,你希望成功,要是不立志、不發願,是沒有辦法達到目標的。第十五章 請問力明沙門問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懷惡故,兼加安健。忍者無惡,必為人尊。心垢滅盡,凈無瑕穢,是為最明。未有天地,逮於今日;十方所有,無有不見,無有不知,無有不聞,得一切智,可謂明矣。』本章解釋什麼叫『力』?什麼叫『明』?『沙門問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有一位隨佛出家的弟子,請問釋迦牟尼佛,什麼是最有力量的?什麼是最光明的?『佛言:忍辱多力,不懷惡故』。釋迦牟尼佛告訴這位弟子:能夠忍辱,是最有力的。說到忍辱,有三種意義:耐怨害忍:對於人家的嗔怒、謾罵、惡打、傷害……種種人事上的迫害、阻難的逆境,我們都能夠任勞任怨,忍耐而不生起惱怒心來;另一方面,要是人家恭敬、恭維我們,甚至以各種上好的東西供養我們,在名聞利養的順境當中,我們面對著一切外境都能夠忍受,不為它所誘惑,不生起驕慢心,這種是觀人而忍──觀察人際關係而忍受譏、毀、贊、譽,所以稱為耐怨害忍。安受苦忍:對於生理上的饑渴、衰老、生病,以及自然界的寒熱、風雨所帶來的種種痛苦,我們都能夠忍受下來,而不會退卻學佛的初衷,堅持修行不放逸,這種是觀法而忍──觀察諸法的無常相而忍受痛苦,所以稱為安受苦忍。諦察法忍:對於佛法的特色──緣起性空的道理,我們必須用心去觀察它,體會它,把心中對人、事、物的執著,都能夠放下來,這就是觀空而忍──觀察諸法的實相,也就是空相,本來就是沒有實性可得的,把它融化於日常生活當中,認清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的假相,心中坦蕩蕩的,不去執取任何事物,不為外境所轉而失去了心理的平衡,所以稱為諦察法忍。在這裡,我要提醒大家,忍辱,不是把我們內心的不愉快壓抑住,要是硬著把它壓在心底,這樣子的忍,是有限度的,到了有一天,忍受不了,爆發起來,就好像山洪瀑瀉,不可收拾的。在佛教裡面,有一句話,叫做以智導情,也就是以智慧來疏導我們的感情(情緒(,當我們為了某一件不愉快的事,心理不平衡的時候,如果多憶念佛陀教導我們的道理,這樣心情開朗了,那裡還會鬧情緒,所以說,我們修忍辱,必須坦然地接受、化解逆緣,千萬不可以抱著壓抑的態度。說到忍辱,有什麼好處?我這裡引證一首〈忍耐歌〉來加以說明,這首歌的作者是台灣新竹福嚴佛學院的院長真華法師,歌詞是:忍、忍、徐徐忍!耐、耐、慢慢耐!能忍能耐心安泰,不忍不耐生禍害!忍辱原是福之本,嗔怒則是慧之礙。欲求福慧兩足尊,第一妙法是忍耐!依中國的文字結構來看,忍,從刃從心,就是在心上插了一把刀,那是很痛苦的。世間的事,有許多是我們忍不下去的,但是,忍不下去也得忍,所以,真華法師就勸我們要忍耐。『忍,忍,徐徐忍』,世間好多的事情,我們沒辦法忍,但是你要忍。上面說到要『耐怨害忍』,就是那些怨家故意來誣害我們,或者外界的環境、氣候,甚至種種的境界,會造成我們痛苦的,我們都要忍。忍啊,忍啊,徐徐忍!我們一下子學不來,慢慢地學著忍,有一天你就忍得來了。『耐,耐,慢慢耐』,作者把忍和耐拆開,那是歌詞對稱的寫作技巧。耐啊,耐啊!你要慢慢地耐啊!總而言之,是勸告我們:當不好的境界出現時,你要忍耐,要慢慢地學著忍耐。那末,假如不能忍、不能耐,又會有怎麼樣的結果?能夠忍耐,又有什麼好處?作者告訴我們,你能夠忍,能夠耐,就會『心安泰』,你的心情,就感覺得輕鬆、平安;就感覺得世間很太平,沒有事的。反過來說,你不能夠忍、不能夠耐,就會生起種種的禍害,所謂『小不忍則亂大謀』,小小的事情,不能夠忍耐的話,往往會演變為大問題來,搞亂了我們的計劃。在我們家鄉過年的時候貼春聯,總是在大門上貼著:『知足常樂;能忍自安』的對聯。你希望快樂的話,不要太貪心,要能夠知足;你能夠忍耐,就會得到平安。談到忍,就要學習佛菩薩的精神,要『難忍能忍』,一般人不能忍受的,你一定要忍下去,為什麼?因為你跟別人不一樣,你是要學佛的,不學『難忍能忍』的功夫,怎能行忍辱波羅蜜呢!『忍辱原是福之本,嗔怒則是慧之礙』,作者進一步再告訴我們,我們要求福,福從那兒來呢?福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雖然有八福田可以讓我們種福,但是,你能夠忍耐,也同樣可以種福,得到福報的。我曾經看到《弘一大師傳》中記載:有一次,弘一大師為青年開示,他教導青年要能『吃虧』。吃虧,就是本來我不應該受的苦難,或者受了委曲,能夠默默地吞忍了下來,不與人家計較,這樣我們雖然吃虧,身心卻很泰然,心廣體胖,這也是一種福呀!曾經有一位古人告訴我們,什麼叫做君子?什麼叫做小人?我也不知道,不過,我感覺得,你能夠吃虧,就是一個君子,你就有福。反過來說,你要是處處貪便宜,想佔有別人的東西,給人家吃虧,就是小人。古時候有一個賢人,當他臨終的時候,兒孫圍繞在他身旁,希望他留下遺訓,指導為人處世之道,他說:『我也沒有什麼好講的,只有兩個字告訴你們:「吃虧」!我死了以後,你們和人家交往,就抱著這樣的態度,便宜給人家佔好了。』可見吃虧,是我們待人接物所必須具備的態度,也是我們種福的根本。所以,真華法師在這首歌中,非常強調忍耐,認為『忍耐原是福之本』,你要求福,就必須忍耐、吃虧。反過來說,你不能忍辱,動不動就發脾氣、動肝火,不僅是把自己的健康弄跨了,而且,『嗔怒則是慧之礙』,你想要得到智慧,就必須心平氣和地面對一切境界,不然的話,你要是常常動無名,所有的功德都被無名火燒光了,你的智慧就受到阻礙。佛教中有兩句名言:『嗔是無名火,能燒功德林』,不論你有多大的功德,不論你的功勞有多大,假使你的脾氣大,動不動就『怒髮衝冠』,你所有的功德都會被燒光的,這一點,希望在座的善友能夠互相勉勵!我們稱佛為『兩足尊』,兩足,並不是兩隻腳,當然,兩隻腳是頂天立地,萬物之靈的人,固然是最尊貴的,但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兩足,是指『福慧兩足尊』,因此,『欲求福慧兩足尊,第一妙法是忍耐』,我們要修行、要成佛的話,必須多多修福,多多修慧。那末,福慧從那兒來呢?第一個妙方、最好的妙訣,就是忍耐,你能夠忍耐,也可以求福和求慧。我們欣賞過真華法師的〈忍耐歌〉,可以知道,我們要福慧雙修,就必須忍耐。這首歌的歌詞做得很好,所以我把它介紹給大家,希望大家把它牢牢記住。『佛言,忍辱多力』,你如果能夠忍耐、忍辱,你就是最有力量的。有句成語:『柔能克剛』,你別以為年紀大了,非常頑固,人家都應該服從你,要知道,剛強是敵不過溫柔的。你要做學問,希望成就大事業,一定要有忍耐的功夫,才能夠成功。所以,『忍辱多力』,忍辱的力量是最大的,因為『不懷惡故』,人家對我們不好,我們並沒有仇恨心,也不想報復。何況佛教是講因果的,無論行善或造惡,都會自己受到應得的果報。別人自己造惡,想要加害於我們,最後一定是自作自受,所以,我們心中不懷著仇恨,就有力量。這股力量是儲藏在心靈深處的。平常我們看人家打拳,在所有的拳術中,以太極拳最為溫柔的,柔能克剛,這種柔軟功夫,比剛強的更有力量。所以我們能夠不懷恨(不想報復)人家,就能夠平安無事。我們念《金剛經》,裡面有一則故事,說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體,就是一個很殘暴的國王,把忍辱仙人的身體節節肢解,把他的手、腳,一塊一塊的肉割下來,他還能夠忍受,不起嗔恨心,正是『忍辱多力,不懷惡故』的證明。『兼加安健』,由於我們沒有仇恨心,反而抱著一種慈悲心去對待惡人,不但沒有受到損害,我們的身心,反而能夠得到輕安,更加有力。『忍者無惡,必為人尊』,修忍辱行的菩薩,或者一般的君子,他對待人家沒有懷著仇恨心,也不會去做惡事,他的崇高品德,一定受到眾人的敬仰,大家一定對他非常尊重的。以上把什麼是最有『力』解釋完了,接著,再解答什麼最『明』,最光明的問題。《三字經》說:『三光者,日月星。』太陽、月亮和星星,這三種光體是最明亮的,今天正好是中秋佳節,秋高氣爽,萬里無雲,天空的月亮是最光明的,所以,大家都在中秋之夜賞月。明代馮夢龍有兩句詩:『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一個人,當他逢到喜事的時候,精神特別好;月亮到了中秋節的時候,也顯得特別的明亮。因為講到『明』,我先講一個和中秋月明有關的故事。故事發生在中秋佳節的晚上,話說日本有一位良寬禪師,他不是住在大叢林,而是獨自在山上建了一座茅蓬,就是用茅草搭了一座房子居住,一個人在那兒修苦行。有一次中秋佳節的晚上,月亮好像一個潔白的玉盤似的,懸掛在天空,良寬禪師被溫柔的月光吸引了,於是到山中去經行賞月。就在這個時候,有一個小偷去光顧他的茅蓬,這小偷對他已經窺視很久了,只是沒有機會下手,這一天,發覺他離開了,認為這是個好機會,馬上闖入他的茅蓬。誰知進去一看,裡面空空如也,什麼東西都沒有。要知道,住茅蓬的出家人是很清苦的,那裡有東西讓小偷拿走,所以,小偷只好自認倒楣,空著手跑出來。小偷正當要下山的時候,恰巧跟良寬禪師碰面了。良寬禪師早已知道他的來意,只是對他笑笑。這時,夜已深了,山上的氣溫下降,使人難免不感到有幾分寒意,良寬禪師看到他衣服單薄,恐怕會著涼,於是,把身上的袈裟卸了下來,披到他的身上,很溫和地跟他說:『朋友啊!今天辛苦你,特地光臨我的地方,我沒有什麼東西供養你,就把這件袈裟送給你吧!』當小偷走了,良寬禪師望著他的背影,又看看天上的月色,自言自語道:『啊!但願我能夠把光明美麗的月亮送給他,該多好!』這話小偷是聽到了,就因為這一句話,開啟了他的智慧。(事實上,我們每一個人的本性,好像月亮一樣,本具了無限的光明。)因此,小偷接受了良寬禪師的開示。第二天早上,良寬禪師走出門外,一看,他的袈裟折得很整齊地放在那兒。這個小偷從此以後,革面洗心,改往修來,不再干偷盜的事了。好!現在我們再回過來講經中的問題:世界上什麼是最光明的?從『心垢滅盡,凈無瑕穢,是為最明』以下,都是談這個問題的。『心垢』,垢是垢穢、骯髒,好像我們所處的這個環境,骯髒太多了,空氣非常的污染,到處堆滿了垃圾,非常不衛生;我們往往嫌棄外界的不凈,卻從來沒有迴光返照,看看我們的內心骯不骯髒呢?老實說,我們的內心,比外在的環境更加污染,所謂三毒(貪嗔痴),種種的煩惱,我們什麼東西都貪取,動不動就發脾氣,不明白真理,是非不分的愚痴垢穢心理,非常非常多的,因此稱為心垢。『心垢滅盡,凈無瑕穢,是為最明』,你要是能夠來一個大掃除,把心中的貪、嗔、痴、慢、疑,種種的煩惱習氣,都消滅斷盡了,這個時候,我們的內心才能得到清凈,因此稱為『心垢滅盡』。那末,我們內心的清凈,又是怎麼樣的呢?『凈無瑕穢』,沒有瑕穢,瑕是瑕疵。有時候,大家帶一個玉鐲、掛一個玉佩,品質好的都是非常透明,絲毫沒有雜點混合在裡面。當我們內心的垢穢去除清凈了,就像一塊沒有瑕疵的玉那樣清澈透明,又像是一面明鏡,一點塵埃都沒有,非常光明的。所以,凈無瑕穢,就是以玉或明鏡來譬喻我們的內心──本性,是清凈的。一般人認為世間最光明的,是星星、月亮、太陽的光,但是以佛教的眼光看起來,真正最光明的應該是我們的光明本體,它是最清凈、最靈活、最光明的,所以,這個地方,佛答覆說:我們能夠把內心的骯髒都去除了,一點的瑕穢也沒有了,所顯現出來的真如本體,是最光明的。講到我們的真心,那是『未有天地』,在沒有天地之前,換一句佛教的成語,就是從無始以來,『逮於今日』,一直到今天都存在著的。你也許會問:未有天地,這宇宙世界還沒有形成的時候,就有真心了,那末,這個真心看起來豈不是比世界更大?是的。因此,平常我們念疏文的時候,一開始就念四句偈:大圓滿覺,應跡西干。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大圓滿覺』就是大覺世尊,證了聖果的佛陀,他大徹大悟,已經證得了圓滿的真如本體,而後為了救度眾生,『應跡西干』。在我們大雄寶殿木刻的八證道,全部是佛陀應化在西乾的事迹。西干,就是西天、也就是印度。覺悟成道以後的佛陀,他是『心包太虛』的,也就是他的真心,涵蓋了整個的虛空,他的量,千千萬萬恆河沙的世界,都包羅在其中了,因此,經文說從沒有天地,一直到今天,『十方所有』的,都離不開我們的真如本性,這正是佛經所說的:『一切唯心造』。在沒有天地以前,以至於今天,這是就時間來說明的;是十方所有的,這是就空間來說明的。佛教對於時間,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說法。十方,指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無有不見、無有不知、無有不聞』,證得了真如本性這一種境界的時候,對於世間所有的一切,沒有一樣看不見的,這是證到天眼通。『無有不知』,什麼都知道,這是有了他心通和宿命通。『無有不聞』,什麼都聽得到,好像我現在站在講台上講話,必須透過麥克風,大家才聽得清楚,而且只限於講堂裡面,在外邊就聽不到了,而真正證得了天耳通,無論在多遠的聲音,都可以聽到,所以,十方所有的一切事物,在證了神通,成為大覺以後,無有不見、無有不知、無有不聞,樣樣都知道了,為什麼會這樣呢?就是他內心所有的煩惱都剷除、斷盡,恢復了本具的光明,到達了最高的境界。『得一切智』,就可以證得一切智,簡單地說:就是證到佛的無上大覺的智慧,也就是成佛了。這個時候,『可謂明矣』,是最光明的,是種大圓鏡智。因此,你問什麼是最明?到了成佛的一天,真如本性顯現出來的時候,那是最光明的。第十六章 舍愛得道佛言:人懷愛欲不見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攪之;眾人共臨,無有睹其影者。人以愛欲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汝等沙門,當舍愛欲;愛欲垢盡,道可見矣。愛,就是貪愛、貪心,也可以說是情愛。欲,是慾念,就是指財、色、名、食、睡等五欲。有句成語:『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專不生凈土』,我們念佛,假如馬馬虎虎地念,沒有辦法到西方去,一定要專心。你的愛心太重的話,就永遠流落在娑婆世界這個苦海裡面,不得解脫。佛經中也說到:愛河千層浪,苦海萬重波。欲免輪迴苦,及早念彌陀。我們為什麼在六道裡面輪迴,不能夠跳出三界呢?就是因為我們沉溺在愛河裡面,而這『愛河千層浪』,不是平平靜靜的,風浪太大了,浪頭一波一波地起伏,層層相疊著,有千層那麼高,這形容我們的愛欲、煩惱很多很多,此起彼落,沒有平靜的時候。『苦海萬重波』,由於我們的愛(煩惱)起伏不息,在生死這個苦海之中,掀起了一重接著一重,洶湧的波濤,這是指我們在這波濤萬重的苦海中沉淪,生生死死地輪迴著,沒有停止過。那末,有沒有辦法使波浪平靜呢?有,『欲免輪迴苦,及早念彌陀』,你希望免除生死輪迴的痛苦的話,趕快把握時間念佛吧,阿彌陀佛是無量光,在他的慈光照耀之下,給我們帶來了無限的光明,我們稱念他的聖號,現生心平氣和,沒有煩惱,化私愛為慈悲,對大家一視同仁;將來一口氣轉不過來的時候,阿彌陀佛把我們接引到西方去,這不是可以免除了生死輪迴,脫離苦海了嗎?華嚴經說:『破煩惱山,竭愛慾海』,愛欲好像大海一樣的,我們要把愛欲的大海水弄乾,讓它枯竭了。煩惱好像高山一樣,聳入雲霄,我們也要把它破壞、剷平了,這樣,我們才能夠了脫生死。『佛言:人懷愛欲不見道者』,佛跟我們說:一個人心中因為時時懷著愛欲的念頭,以致於不能見到正道、真理,不能夠成佛。我說一個譬喻給你們知道,『譬如澄水,致手攪之』,好像這兒有一缸的水,是很澄清的,我們若是不去動它,水清澈可以見底,低頭向下看,它好像一面鏡子,我們的相貌顯現得清清楚楚的。可是,你如果感到無聊,就伸手進入缸中去攪水,把它搞得非常渾濁,那末,『眾人共臨,無有睹其影者』,這時候,別說是我一個人的面容看不到,縱然大家都來了,站在水缸邊,也是沒有一個可以看清自己的影像,因為水已經被攪得渾濁了。『人以愛欲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同樣的,我們一個學佛的人,不論是出家或在家的,要是愛心太重,貪心太大,就以『愛』、『欲』這兩個大罪魁、大煩惱,在我們的內心交織著,把我們本來好像湖水一樣澄清的心,盪起了陣陣的漣漪,攪得非常的渾濁,因此,濁興,沉積在心底的泥沙(煩惱),都把它搞渾了,這個時候,就同缸中的水一樣,看不清楚我們的影像,就沒有辦法見到聖道了。『汝等沙門』,你們這些出家人,以及在座所有學佛的居士們,要記住:既然學佛的目的是為了脫生死,『當舍愛欲』,一定要捨棄情愛和貪愛,五欲之心非把它掃凈不可,因為,『愛欲垢盡』,把愛欲這許多骯髒,都清除乾淨了,到那個時候,『道可見矣』,我們自然可以見道。見了道,接著修道,修道以後可以證道。總而言之,不論是證得小乘四果,或者大乘成菩薩成佛,不把愛欲清除乾淨是不可能的。所以,你如果希望得道、覺悟,沒有其他的,一定要捨棄愛欲。第十七章 明來暗謝佛言:夫見道者,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滅,而明獨存。學道見諦,無明即滅,而明常存矣。本章解釋明來暗謝,光明一來到,黑暗馬上消失的道理,說明了『無明』是沒有實在的體性的,當你一旦見了道以後,無明也就不存在了。前章講到捨棄了愛欲,就可以見道,那末,見道又是種什麼境界呢?『佛言:夫見道者』,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你如果已經見道,證悟真理的話,『譬如持炬入冥室中』,持炬,拿著火把;冥,就是黑暗。說一個譬喻給你們知道,好像我們手中拿了一個火把,進入黑暗的房子裡頭去,這座房子縱然是千年的暗室,一千年一萬年以來,都是黑漆漆的,但是,由於我們將火把拿了進去,『其冥即滅』,裡面所有的黑暗頓時就消滅無蹤了。『而明獨存』,這個時候,唯有光明的火炬單獨存在著。『學道見諦,無明即滅,而明常存矣』。我們修學佛法,用功修道,有這麼一天,覺悟了,證悟到真理,這個時候,舉起智慧的光明火炬,那黑暗(無明),隨即消滅了。既然無明、煩惱都已經斷除了,唯有般若智慧之光的存在,這種般若智慧的光明,是永遠照耀著,不會熄滅的。從前面的第十三章開始,到本章(第十七章),釋迦牟尼佛往往先借用譬喻,而後再用佛法配合來解釋,可以說都是講世諦法,屬於世間的、『有』的道理;接下第十八章,是講『空』的道理,也就是出世間法、真諦法,是比較深一層的道理。第十八章 念等本空佛言:吾法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會者近爾,迷者遠乎!言語道斷,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須臾。前面的五章,雖然所講的有『頓』、『漸』不同的修持層次,但認真講起來,都是闡述有關世間的現象,屬於俗諦法門。本章所講的『念、行、言、修』四種,本來都是當體即空的,空,指諸法的實相,也就是諸法本來的面目,這是就真如本體上,一切本來平等來講的,屬於真諦法門。俗諦法門類似現代哲學的現象論,是講『有』的,我們所看到的形形色色,森羅萬象,有關宇宙萬有的一切現象,都在這個範疇裡面。而真諦法門類似現代哲學的本體論,是講『空』的,關於真心的道理,屬於形而上的思想領域,不可以看到,因此,本章的內容,道理比較深奧,我們必須仔細去思維,才能夠領會。『佛言:吾法念無念念』,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他本來沒有講法,可是為了度眾生,才講了好多佛法,但是,他所講的佛法是『念無念念』。這裡,念,就是憶念,可以分為能念與所念兩方面來作解釋:(一)能念:有身念、口念、意念三種。譬如說,我們念佛,手上拿了一串念珠,叫身念。我們口頭上念佛,叫口念。我們不但手上拿念珠,口頭稱佛名,同時心裡也觀想和注意我們所念的佛號,身、口、意都是能念的。(二)所念:能所是相對待的,我們能念的是身、口、意,所念的物件是什麼?是念佛、念法、念僧。譬如說,我們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或者南無阿彌陀佛,我們所念的是佛號,叫念佛。不但念佛,我們也要念法,好像你每天要誦一部《彌陀經》,或者念一本《普門品》、《藥師經》,都是念法。念僧,僧,就是出家人,指現代住世、代表佛宣揚佛法的。我們常懷念他的德行,足以當我們的楷模,這就是念僧。這三寶,我們對他恭敬憶念,是我們所念的物件。經文的『念無念念』,第一個念是動詞,好像念佛、念經。第二個念是形容詞,念,有的是有念,有的是無念。第三個念是名詞,就是『念於無念之間』,雖然是念了,念而不念,到最後是一心不亂的,也就是我們念佛,要無念而念,不要說我現在念南無阿彌陀佛,不是念藥師佛,我要到西方去。或者說我不要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不吉祥,我不要到西方去,我是專念藥師佛的。這種念,就是有所為而念了。所以『念無念念』,是說我們雖然是念,而不執著,無念,應該是指不執著。有的人說:『我一天要念一千聲佛號。』有的人說:『我今天要念一萬聲、或者三萬、五萬、十萬聲佛號。』很多的祖師,一天念十萬聲佛號,但是他並沒有說:『我一天念十萬聲。』這就是不執著。但是一般人,認為念佛有功德,他每天可以念個一千、一萬聲,是很了不起,而看輕沒有念佛的人,這就是執著了。有的人誦經,認為《地藏經》不能在家裡念,不然鬼會跑到家裡來。也有的認為在家裡不能誦《彌陀經》,念《彌陀經》要到西方去了,這不但是執著,而且是非常錯誤的觀念。更有的說,他每天要念幾部經,一本都不能少的,甚至於連初一、十五、廿三,要到寺里來共修,他都趕不上,為什麼?因為他規定要念的經咒,太多太多了,又是《金剛經》,《普門品》、《藥師經》、《普賢行願品》,又是《楞嚴咒》、《大悲咒》、《十小咒》,有的時候,整個上午也念不完,他認為念不完就沒有功德,同時心裡也有罪過感。這樣念,是『念有念念』了,有所念,少念了就放不下,起煩惱。所以,我告訴這些善友:『你這樣的學佛、這樣的修持態度,太痛苦了。我們念佛也好,誦經也好,目的是要去除煩惱,你這樣反而增加煩惱,實在沒有意思!』因此,講到『念無念念』,無論是念佛、誦經,都不要執著,無念而念,連念的這個念頭都應該捨棄,專心致意地念,才能夠達到一心不亂的境界,這是念佛的三昧。你的心不動,這個時候,也不知念了多少遍,總之,就是很至誠地念就對了。有一天,一位善友打電話給我,說:『師父,我向您請教一個問題。』『什麼問題?』『人家說念佛,念珠撥到了珠頭,不能跨越過去,必須把它倒轉過來念,是不是要這樣呢?』『的確好多人都這樣說,甚至雜誌上好多文章也這樣寫。不過,我認為這種念法就是有所念(執著)。你想想,我們念佛念得很好的,為了不能跨過珠頭,就必須分心去留意,快到了,應該把它轉過來,反而形成了一種心理負擔,心老是掛意在珠頭上,這樣念,實在太麻煩了,那裡能夠專心呢?』所以,我認為『念無念念』,是很有意思的。以下『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三句,和『念無念念』的句法是同樣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