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臟腑圖點穴法(六)_

臟腑圖點穴法(六)

 

四 治胸腹部及任脈各穴的感覺

病有虛實。實,為有餘之症,猝然發病。身體素弱,偶因外感、內郁而突然發病,為病實體虛之症,與有餘之實症不同。虛,為虧損之症,癥狀初輕,逐漸嚴重。如不早期治療,往往長期不愈。茲將治療原則分述如下:

實症應重瀉、輕補,撥,壓兼用。實症氣分錯亂,或氣分凝聚,宜重泄。泄通,即須輕補數次,以防氣脫。氣分錯亂,用泄法不能通暢時,瀉時用力微壓。如氣分凝聚,微壓而指下不能捺下時,仍用瀉,俟指下感覺似通之狀,稍用力壓之可通。如通,即輕補數次。兩穴並治時,先用泄。如不通,即做撥之。微撥而指不能捺下時,仍用瀉。泄,指下感覺微動,即稍用力撥之。指下覺通,即順其勢微用力推之,以順其氣,使其氣不再錯亂凝聚。

病實體虛,治胸腹部及任脈諸穴時,須泄、調、補、壓、撥、推六法並用,重在泄、調。氣分錯亂,須泄之;泄而不通,須壓之,使其氣通。過通,恐氣脫稍補之。重補,恐氣塞,須重調之,調則氣順。兩穴並治,亦先用泄。泄而不通,則微撥之,以使氣通。過通,恐氣脫,須稍補之。重補,恐氣塞,須重調之,調則氣順,須推之使氣平和。

又治病實體虛之症,調宜後用。先調,氣結不易開,氣分更錯亂。泄補之後用調,以使氣分和暢。

實病用重瀉、輕補。因氣分錯亂,突然而發,氣分尚未虧損。泄通,氣結自解。須防氣脫。應稍補之。因元氣尚足,不至再結,其氣自和。

虛症,治胸腹部及任脈諸穴時,用重調,輕泄,輕補之法。因氣虛,重補即塞,不補益虧,不泄則塞,重泄易脫,故須重用調,輕用補泄。必先調之,調而不開,則輕泄之。泄通,即用補。如泄而不通,微用壓;壓通,即稍補之,以防氣脫。稍補即調,使氣分通暢。兩穴並治時,亦先用調。調之不通,稍用瀉,泄通即微補之。重調之後,氣分通暢,即微推之,使其氣舒;微撥之,使其氣暢。

癥狀似同,指下感覺不同。必須根據指下感覺,辨證施治。

舉例如下:

氣臌,夾肋痞、水臌三病相類似,指下感覺不同。氣臌,腹大作脹,以指按之,硬如皮球,無空隙軟處,亦無病塊。夾肋痞,腹大作脹,以手按之,腹部有軟硬不同之處,硬塊大小不一,硬塊含在肌肉之間。

水臌,腹部亦脹大,四肢胖腫,以指按之,表軟而內硬。

治氣臌,用力宜緩,不能用猛。力猛,於病人無益而有損,施治者手,亦易被摧傷。治法注重瀉、調,輕補,壓與撥須稍用力,品而用之。

治夾肋痞,用力宜實,不需猛。冶法注重瀉、不用調,須輕補之,壓與推、撥,用力而品之,不需用猛力。

治水臌,用力微塌,注重泄、調,微補。壓與推、撥,用力微塌,品而緩用之。

有腹部塌陷,板硬如石、如木,用指按其穴,而部位屬何臟腑,指下不甚分明者;有腹部塌陷而不硬,用指按其穴,而部位易於辨明,其部位內有硬塊如石,其硬塊或長或圓,形狀不同者;亦有硬塊按之則無,指起則現者;亦有推之則動者;有軟而實者;亦有按其穴的部位,似有彈力而頂指者;亦有按腹如棉,下塌而不能托指者。此種已現敗象,須謹慎注意。若按之如爛泥,推按十數分鐘,指下仍無感覺者,則系絕相,不治。以上數種,皆為虛弱諸症之現象,施治時,須察其病情,斟酌而行。其力宜輕而懸提【注二】

者則懸提之;宜輕而塌之者,則塌之;宜輕而抖按【注三】者則抖按之,但決不能用力。補、泄、壓、推、撥,必順斟酌病情,靈活運用。補不宜重,恐其氣塞;泄不可重,以防氣脫。

按某穴的部位時,致旋轉將通之際,指下有多種的感覺。有初按平和,至相當時候感有突起一包或數包者,則懸指而推按之,以使其氣通。有在相通之際,指下覺有流水狀者;有如流水狀者支支作響者;如發現種種異聲者;有如水泡連珠而破者;有如汲水之響者。其種種不同之現象,不止於此,皆系氣分將通之朕兆。俟經過此等朕兆之後,指下綿綿悠悠,不疾不徐,柔和通順,此即指下氣通之感覺。但亦有指下不發現上述合種朕兆,而即覺「氣通」者。總之「指下氣通」,為本法治病之最重要關鍵。奈筆墨難以形容,須手法練習純熟,方能體會到。

【注一】品,即體察之意,與品茗、品酒之意同。

【注二】懸提,其用法須肘懸,氣貫指端,旋轉不須用力,其氣自然達到內層。在治腹部各穴時,有「粘而提之」之意,故決不可用力,用力則感覺不靈。此手法必須掌握斯術有相當高深程度方能運用(虛損元氣過虧者,及孕婦最為相宜)。

【注三】抖按其手式忽起忽落,如抖搬之狀,於氣將通之際,略覺指下突起一包者,用力泄之,恐不能通,需用此法,其氣包自散。

放水法說明:

即放胃內停水法。胃中氣分錯亂,氣,水凝聚而停於胃下口。其癥狀多為食後即吐,見食作惡,轉食等症。施治時須照圖式運用。

升津法說明:

病人口乾、舌燥、食不下咽,系胃中津液不能上達於口。須照升津法手式圖式升其津液。

放腋下法說明:

如遇咽喉作痛,水谷及水液不能下咽,或氣串、氣滯、岔氣,兩肋胸部作痛等症,照放腋下法放之,痛可立止。痛偏於左,放左邊腋下;痛偏於右,放右邊腋下;兩邊均痛,左右均放之。氣通與不通,均在左手食、中指的感覺,用左手食、中指扣病人脈門,脈門跳動,其氣必通,其痛必止。脈門不跳動,其痛即不能止,須緩治之。

治妊婦法說明:

施治孕婦,指下必須輕撥,不可用力,以免觸傷胎氣。腋下少腹諸穴,更要格外慎重。天樞、氣海、關元均與胎氣相近,應用懸提法,緩慢推按,指下感覺氣分稍通即止,以免氣下陷發生墮胎之危險。技術尚未純熟時,慎勿對孕婦施治。

第二節 腰背部

一 腰背部及督脈點穴法

腹部及任脈治療畢,使病人坐起。醫師立在病人的背後,用兩手同時施治背部及督脈點穴。

第—式:

用兩手食指和中指扣住病人的兩肩井穴,右手大指緩推風府、啞門十餘次。(附圖)

第二式:

用兩手食指和中指仍扣住病人的兩肩井穴,右手大指按住百勞穴,左手大指加按右大指上;用兩手食指和中指往裡扣,大指往下按。至病人有感覺時為止。(附腰背部手式圖二)

第三式:

兩手食指和中指仍扣兩肩井,兩手大指捺住兩風門穴緩緩頂按(參看背部圖二)。

第四式:

用左手大指和中指,扣住兩膏盲穴的大筋(如鉗形)按住不動,右手大指及食、中指(如鉗形)扣住兩風門穴的大筋(如鉗形,順其筋脈向下緩緩往裡撥弄至兩膏肓扣住不動,隨即用左手大指和中指扣住兩脾俞穴的大筋,右手仍扣住兩膏肓穴的大筋,順其筋脈向下緩緩推至兩脾俞穴為止。

附:腰背部手式圖三

第五式:

用右手中指按百勞穴,左手大指食指和中指扣住腎俞穴大筋,往裡合按不動(如升腎水,須扣住兩腎俞穴捏按之)。

附:腰背部手式圖四

第六式:

兩手大指扣住兩風門穴,兩手食指和中指再扣住兩扃井穴,向上提撥數次(參閱腰背部手式圖二)

第七式:

用兩手大指扣住兩肩頭,兩手食指和中指再扣住兩腋前面的筋,分撥數次(腰背部手式圖五1)

附:腰背部手式圖五(1.2)

第八式:

兩手食指和中指再扣住兩扃頭,兩手大指從背後插向腋下,用大指提撥腋下後面的筋三、五次,隨即順其筋脈緩緩向下撥送至兩時,如是三次(參閱腰背部手式圖五.2)

第九式:

用兩手食指和中指插向兩肋,扣住不動。兩大指扣住兩膏肓穴,用大指端扣撥兩膏肓穴的大筋,往裡合按,病人胸部感覺輕鬆郎止(參閱腰背部手式圖六.1)。

第十式:

用兩手食指和中指扣兩肋,兩大指扣住兩膏肓穴的大筋,兩手均如半圓形,順其肋縫,緩緩左右往下分推至兩腎俞穴,或兩大腸俞穴為止;如泄瀉,即至腎俞穴為止,不可至大腸俞穴(參閱腰背部手式圖 

附:腰背部手式圖 

第十一式:

兩手握拳,擠.按背脊的兩大筋,自風門穴起,順其筋脈徐徐向下按至兩腎俞穴為止。如泄瀉,即至兩腎俞穴,不可至大腸俞穴。

附:腰背部手式圖七

第十二式:

右手食指和中指扣住右肩井,用左手掌按住大椎向下推送至尾閭部位三、五次為上。隨即用左掌從左肩起,向下推至左腎俞穴三次,再以右肩起,推至右腎俞穴三、五次即止。

第十三式:

「散風」,用右手大指和食中指並按住兩風池穴,捏按數十次。

第十四式:

治肺俞,用兩手食指和中指扣住兩肩井部位,兩大指端扣住兩肺俞穴的筋,扣撥三、五次。

此式與第三式手法相同。

第十五式:

治心俞,用右手中指按住百勞穴,左手大指和中指扣住心俞穴,往裡扣撥兩心俞穴的筋。治膈俞、肝俞、膽俞、腎俞等,亦適用本式手法。

第十六式:

治命門。用右手中指按住百勞穴,左手大指及食指和中指反扣兩腎俞穴。扣撥後,即用左手大指在命門穴按二、三次。

第十七式:

治大、小腸俞。兩手大指按住兩大腸俞穴,兩手食指和中指扣住少腹後面胯上,用大指端往裡向下扣按,以病人少腹感覺舒適即止。治小腸俞手法與大腸俞同。

第二節 腰背部

一 腰背部及督脈點穴法

腹部及任脈治療畢,使病人坐起。醫師立在病人的背後,用兩手同時施治背部及督脈點穴。

第—式:

用兩手食指和中指扣住病人的兩肩井穴,右手大指緩推風府、啞門十餘次。(附圖)

第二式:

用兩手食指和中指仍扣住病人的兩肩井穴,右手大指按住百勞穴,左手大指加按右大指上;用兩手食指和中指往裡扣,大指往下按。至病人有感覺時為止。(附腰背部手式圖二)

第三式:

兩手食指和中指仍扣兩肩井,兩手大指捺住兩風門穴緩緩頂按(參看背部圖二)。

第四式:

用左手大指和中指,扣住兩膏盲穴的大筋(如鉗形)按住不動,右手大指及食、中指(如鉗形)扣住兩風門穴的大筋(如鉗形,順其筋脈向下緩緩往裡撥弄至兩膏肓扣住不動,隨即用左手大指和中指扣住兩脾俞穴的大筋,右手仍扣住兩膏肓穴的大筋,順其筋脈向下緩緩推至兩脾俞穴為止。

附:腰背部手式圖三

第五式:

用右手中指按百勞穴,左手大指食指和中指扣住腎俞穴大筋,往裡合按不動(如升腎水,須扣住兩腎俞穴捏按之)。

附:腰背部手式圖四

第六式:

兩手大指扣住兩風門穴,兩手食指和中指再扣住兩扃井穴,向上提撥數次(參閱腰背部手式圖二)

第七式:

用兩手大指扣住兩肩頭,兩手食指和中指再扣住兩腋前面的筋,分撥數次(腰背部手式圖五1)

附:腰背部手式圖五(1.2)

第八式:

兩手食指和中指再扣住兩扃頭,兩手大指從背後插向腋下,用大指提撥腋下後面的筋三、五次,隨即順其筋脈緩緩向下撥送至兩時,如是三次(參閱腰背部手式圖五.2)

第九式:

用兩手食指和中指插向兩肋,扣住不動。兩大指扣住兩膏肓穴,用大指端扣撥兩膏肓穴的大筋,往裡合按,病人胸部感覺輕鬆郎止(參閱腰背部手式圖六.1)。

第十式:

用兩手食指和中指扣兩肋,兩大指扣住兩膏肓穴的大筋,兩手均如半圓形,順其肋縫,緩緩左右往下分推至兩腎俞穴,或兩大腸俞穴為止;如泄瀉,即至腎俞穴為止,不可至大腸俞穴(參閱腰背部手式圖 

附:腰背部手式圖 

第十一式:

兩手握拳,擠.按背脊的兩大筋,自風門穴起,順其筋脈徐徐向下按至兩腎俞穴為止。如泄瀉,即至兩腎俞穴,不可至大腸俞穴。

附:腰背部手式圖七

第十二式:

右手食指和中指扣住右肩井,用左手掌按住大椎向下推送至尾閭部位三、五次為上。隨即用左掌從左肩起,向下推至左腎俞穴三次,再以右肩起,推至右腎俞穴三、五次即止。

第十三式:

「散風」,用右手大指和食中指並按住兩風池穴,捏按數十次。

第十四式:

治肺俞,用兩手食指和中指扣住兩肩井部位,兩大指端扣住兩肺俞穴的筋,扣撥三、五次。

此式與第三式手法相同。

第十五式:

治心俞,用右手中指按住百勞穴,左手大指和中指扣住心俞穴,往裡扣撥兩心俞穴的筋。治膈俞、肝俞、膽俞、腎俞等,亦適用本式手法。

第十六式:

治命門。用右手中指按住百勞穴,左手大指及食指和中指反扣兩腎俞穴。扣撥後,即用左手大指在命門穴按二、三次。

第十七式:

治大、小腸俞。兩手大指按住兩大腸俞穴,兩手食指和中指扣住少腹後面胯上,用大指端往裡向下扣按,以病人少腹感覺舒適即止。治小腸俞手法與大腸俞同。

第二節 腰背部

一 腰背部及督脈點穴法

腹部及任脈治療畢,使病人坐起。醫師立在病人的背後,用兩手同時施治背部及督脈點穴。

第—式:

用兩手食指和中指扣住病人的兩肩井穴,右手大指緩推風府、啞門十餘次。(附圖)

第二式:

用兩手食指和中指仍扣住病人的兩肩井穴,右手大指按住百勞穴,左手大指加按右大指上;用兩手食指和中指往裡扣,大指往下按。至病人有感覺時為止。(附腰背部手式圖二)

第三式:

兩手食指和中指仍扣兩肩井,兩手大指捺住兩風門穴緩緩頂按(參看背部圖二)。

第四式:

用左手大指和中指,扣住兩膏盲穴的大筋(如鉗形)按住不動,右手大指及食、中指(如鉗形)扣住兩風門穴的大筋(如鉗形,順其筋脈向下緩緩往裡撥弄至兩膏肓扣住不動,隨即用左手大指和中指扣住兩脾俞穴的大筋,右手仍扣住兩膏肓穴的大筋,順其筋脈向下緩緩推至兩脾俞穴為止。

附:腰背部手式圖三

第五式:

用右手中指按百勞穴,左手大指食指和中指扣住腎俞穴大筋,往裡合按不動(如升腎水,須扣住兩腎俞穴捏按之)。

附:腰背部手式圖四

第六式:

兩手大指扣住兩風門穴,兩手食指和中指再扣住兩扃井穴,向上提撥數次(參閱腰背部手式圖二)

第七式:

用兩手大指扣住兩肩頭,兩手食指和中指再扣住兩腋前面的筋,分撥數次(腰背部手式圖五1)

附:腰背部手式圖五(1.2)

第八式:

兩手食指和中指再扣住兩扃頭,兩手大指從背後插向腋下,用大指提撥腋下後面的筋三、五次,隨即順其筋脈緩緩向下撥送至兩時,如是三次(參閱腰背部手式圖五.2)

第九式:

用兩手食指和中指插向兩肋,扣住不動。兩大指扣住兩膏肓穴,用大指端扣撥兩膏肓穴的大筋,往裡合按,病人胸部感覺輕鬆郎止(參閱腰背部手式圖六.1)。

第十式:

用兩手食指和中指扣兩肋,兩大指扣住兩膏肓穴的大筋,兩手均如半圓形,順其肋縫,緩緩左右往下分推至兩腎俞穴,或兩大腸俞穴為止;如泄瀉,即至腎俞穴為止,不可至大腸俞穴(參閱腰背部手式圖 

附:腰背部手式圖 

第十一式:

兩手握拳,擠.按背脊的兩大筋,自風門穴起,順其筋脈徐徐向下按至兩腎俞穴為止。如泄瀉,即至兩腎俞穴,不可至大腸俞穴。

附:腰背部手式圖七

第十二式:

右手食指和中指扣住右肩井,用左手掌按住大椎向下推送至尾閭部位三、五次為上。隨即用左掌從左肩起,向下推至左腎俞穴三次,再以右肩起,推至右腎俞穴三、五次即止。

第十三式:

「散風」,用右手大指和食中指並按住兩風池穴,捏按數十次。

第十四式:

治肺俞,用兩手食指和中指扣住兩肩井部位,兩大指端扣住兩肺俞穴的筋,扣撥三、五次。

此式與第三式手法相同。

第十五式:

治心俞,用右手中指按住百勞穴,左手大指和中指扣住心俞穴,往裡扣撥兩心俞穴的筋。治膈俞、肝俞、膽俞、腎俞等,亦適用本式手法。

第十六式:

治命門。用右手中指按住百勞穴,左手大指及食指和中指反扣兩腎俞穴。扣撥後,即用左手大指在命門穴按二、三次。

第十七式:

治大、小腸俞。兩手大指按住兩大腸俞穴,兩手食指和中指扣住少腹後面胯上,用大指端往裡向下扣按,以病人少腹感覺舒適即止。治小腸俞手法與大腸俞同。 
推薦閱讀:

點穴訣竅
因勢而異點穴法
如何點穴

TAG:點穴 | _ |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