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納悶:釋迦牟尼佛為何不接受人家供養道場?

摘自凈空法師《2014大經科注》第227集 2015年8月4日講於香港

  【解】如《涅槃經》雲,少欲者,不求不取;知足者,得少不悔恨。

  確實真正做到於人無所爭、於世無所求,跟世間任何一種人都是好相處。為什麼呢?我要的,他們不要;他們不要的,我要,我們沒有利益上的衝突。也就是在財、色、名、食、睡,他們要,我們不要;他們要求,我們不求,我們隨遇而安。

  釋迦牟尼佛表演的淋漓盡致,做得最徹底。你看他一生,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沒有道場,沒有財產,全身的家當就是三衣一缽,都在身上,走到哪裡帶到哪裡(三衣一缽),還有一個拐杖,拐杖就是這個,這是拐杖。這拐杖幹什麼?乞食用的。乞食不能敲人門,敲人門太不禮貌了,怎麼辦?這搖了會響,裡面人聽到外頭有錫杖的聲音,就曉得有出家人來托缽,他就會把飯菜拿來供養。托缽用的,這錫杖。

  【解】又《遺教經》雲,少欲之人,則無諂曲,以求人意,亦復不為諸根所牽。

  少欲知足的人他不會去巴結人,不會去討好,沒有諂曲。所以他接受供養,接受完了之後,一定要問供養的人有什麼要求。多半看到出家人會想到自己做錯一些事情,求懺悔、求消災;沒有,要給他祝福,祝福他本人,祝福他一家,這叫法布施。

  「不為諸根所牽」,根塵相接觸的時候沒有貪戀、沒有怨恨,以慈悲心、以利益眾生心。我為什麼要飲食?為身體健康。身體健康為什麼?為有精力、有精神接受佛陀的教誨;第二個,弘法利生,為這個才接受供養。佛交代得很清楚。

  我這多少年來,對於釋迦牟尼佛不接受人家供養道場,我很納悶:為什麼不接受?現在完全明白了,道場是累贅,道場是叫人心生慾望。人家到這出家來幹什麼?看到這裡很大、很舒服,比我家裡好,他為這個來出家的,他不是為道;他是為廟來出家的,這就錯了,他在這個地方為了滿足他的貪慾,那無所不為就造業了,這就不好了。

  我們今天看到道場一些問題,才知道釋迦牟尼佛高明,不要道場

  印光大師教導我們,這是近代人,是我們上兩輩的人,這民國初年的。他教我們小道場、小茅蓬,標準是茅蓬是土牆,上面蓋茅草,真的是茅屋,住眾不要超過二十人,好!為什麼?開銷少。有二、三個護法就夠了,照顧你就夠了。如果是在鄉下,鄉下土地面積多,種幾畝地、種菜,種糧食,有這些就夠用了。五畝之地就可以養活一家了,道場能夠有十畝地的話,這二十個出家人生活不成問題了。這個方法還是好,我們還是值得提倡。

  道場建大了開銷大,天天沒有心在道上,心都牽掛著,到哪裡去找錢來維護道場,要找錢就得要巴結有錢的人,有錢有勢,就得巴結這些人。道沒了,道顛倒了,這錯誤。

  所以佛菩薩確實一切這些做法都給我們後人留下最好的榜樣,我們向他們學習才能有成就,不能像現在,走向奢侈、走向豪華,這個不可以。所以我活得比較自在。同年的人有人很衰老了,大多數都走了,什麼原因?他們煩惱多,操心的事情多,我沒煩惱,不操心,幹什麼事情都是緣分,緣分好,沒障礙。對眾生有利益、有好處,我就會去做;如果沒有緣分,我才不去找這個緣分,不找事,所以就無事。無事是最好,少事不如無事,這個道理要懂。一生不管人、不管錢、不管事,你這個心情多舒暢!所以法喜充滿。就這麼個道理。經書去讀,一遍比一遍歡喜,遍遍都有悟處,讀有悟處,講有悟處,跟同學們在一起分享也有悟處,所以就無量的歡喜。

  【解】行少欲者,心則坦然,無所憂畏。觸事有餘,常無不足。

  這都是真的。

  【解】有少欲者,則有涅槃。是名少欲。

  「涅槃」,對小乘人來說就是清凈心,我們經題上「清凈、平等、覺」,「清凈」,少欲清凈,這是聲聞緣覺的涅槃,就是阿羅漢跟辟支佛的。「覺」是大乘的涅槃、大般涅槃,法身菩薩所證得的。「涅槃」也翻作「寂靜」。清凈寂滅,一塵不染。

下面,這都是《遺教經》上的話。

  【解】汝等比丘,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

  你要想真正離苦得樂,你就得修少欲、知足,就離苦得樂了。

  【解】知足之人,雖卧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

  古時候出家人,都是露宿在野外。身體好,他每天經過這個鍛煉,身心安樂。這是真的。不知足的人,給他再好的待遇,他總是不知足。

  【解】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

  為什麼?他是大富長者,他不知足,還要求,身心負擔很重。我曾經見過,這些家財萬貫的大富長者,他告訴我,他說晚上沒有方法睡覺,一定要吃安眠藥,天天都要吃,沒有安眠藥就不能睡覺,這多苦!什麼原因?他還沒知足,如果知足了就放下了,身心健康,他快樂。所以說比富貴要從這上去比。

  現在這個社會,不管中國外國都一樣,「富而不樂,貴而不安」。「貴」是地位很高,沒有安全感。「富」有很多財富,不快樂,害怕、擔心,怕財產丟掉。防人,防不勝防,哪有一無所有的多乾淨!他多快樂。到哪裡旅行,帶個小包袱就走了,多自在!所以我們要記住,知足之人雖貧而富,那個富不快樂,你很快樂,比他快樂。

  【解】又《法華經勸發品》云:「是人少欲知足,能修普賢之行。」

  普賢行,法身菩薩之所修,不是少欲知足他做不到。什麼條件的人能修普賢行?佛在經上明白的告訴我們,要少欲知足,才能跟法身菩薩一樣,得大自在。

  普賢行是菩薩所修的,比菩薩殊勝就是他心量大,名號上這個「普」字,普天之下;再要擴大,遍法界虛空界,這才叫「普」。「賢」是什麼意思?要幫助這些人、這些眾生,都能做到賢人。賢人是菩薩,聖人是佛。自己是菩薩,希望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都能跟我一樣成為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的行,在《華嚴經》上「離世間品」有五卷經文,講「普賢行」,它的總綱領就是十大願王,十大願王統攝「離世間品」,從禮敬入門、禮敬諸佛,這個「諸佛」是誰?過去諸佛,現在諸佛,未來諸佛未來諸佛是誰?一切眾生本來是佛

  真正至誠恭敬,這一般菩薩阿羅漢做不到,他還是有分別。普賢菩薩住平等心,他沒分別,有分別就不平等了,他的心地清凈平等,對一切眾生,「一切眾生」不僅僅包含有情眾生,無情眾生,什麼?花草樹木是眾生,眾緣和合而生起的叫「眾生」,山河大地是眾生,也是眾緣和合而生起來的。

  「眾生」這兩個字包括的境界,是無限的深廣,哪一法不是眾緣和合而生?都是,菩薩沒有不尊重、沒有不禮敬的。對人要禮敬,對物也要禮敬。物裡面有植物、有山河大地、有礦物,對這個,要給它們擺得整整齊齊、乾乾淨淨。桌椅板凳都是眾生,這個對它恭敬,不是叫對它磕頭禮拜,不是的,擺設乾淨,讓大家看到了,接觸到了,都能生歡喜心。

  「稱讚如來」,「禮敬」是諸佛。稱讚呢?你看這不是「諸佛」了,是「如來」,諸佛就是如來,如來就是諸佛,為什麼要換一個?意思不一樣,「諸佛」從相上說的,如來從性上說。換句話說,「禮敬諸佛」是沒有任何條件的,「稱讚如來」是有條件的,他的德行於善相應的稱讚,與一切善不相應的不稱讚,差別在此地

  那麼如果讀《五十三參》,就知道了。《五十三參》有三個人,善財童子對他有禮敬沒有稱讚,這三個人是,一個勝熱婆羅門,他代表愚痴;甘露火王代表嗔恚;伐蘇蜜多女代表淫慾。「殺、盜、淫」,它代表這個,這三個人是禮敬,他是諸佛,不讚歎,他做的是惡業不是善業,差別在此地。所以他用「如來」,不用「諸佛」了。

  其他的,「廣修供養」,這句很重要!無論世出世間法,沒有福報度眾生很難,真正教化眾生,這個福報是要有的。不能沒福。所以我們修慧重要,修福也重要

  我們年輕的時候,老師經驗豐富,老人,會看相,看到我們這一班年輕的學生,沒有福報,壽命也不長,老師很慈悲,教我們廣修供養,廣結善緣,為什麼?修福報。章嘉大師教給我,要修三種布施,得三種福。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這三樣都要真干,不幹不行。

  我們在年輕的時候非常困苦,自己只能夠維持自己的溫飽,粗茶淡飯,哪有錢布施?!布施要有錢?財布施。老師問我,一毛錢有沒有?我說一毛錢可以。一塊錢有沒有?一塊錢也還行。你就從一毛一塊開始,要養成一個喜歡布施的心,事上隨緣,隨緣就是圓滿功德我身上只有一塊錢,我這一塊錢拿來布施掉,全部的,圓滿功德。我只拿五毛,這二分之一的功德,是這麼演算法的,所以往往我們布施一塊錢,比人家布施幾萬塊錢功德還大。他有的是錢,幾萬塊錢在他那算小事;我們這一塊錢很隆重,一塊錢,一兩天的生活費用,這個不一樣。所以,貧苦的人來生會變成大富,大富的人做好多好事,來生有時候還貧窮,這個道理要懂

  養成布施的心,看到人有必要的,自己少吃一點、少穿一點,先幫助別人,這個在一生弘揚佛法上,幫好大的忙

  我們的法緣非常殊勝,從哪來的?從布施來的。十方同學對我的供養,我都布施,我不蓋廟,蓋廟,我認為那個錢,埋在地底下很可惜,不起作用,還是布施好。我是跟印光大師學。

  印光大師,四眾供養,他統統做法布施。法布施是印經,自己開了個印刷廠,就是弘化社,蘇州弘化社,就是印光大師四眾弟子供養,所建立的。那個時候是鉛字排版,印得都非常好,校對很精確,算是善本書,他流通是成本流通,所以書很便宜。如果真正想學,沒有錢買書的話,他就結緣贈送。一生做這樁事情,沒有第二樁。遇到其他地方有災難,旱災、水災,去救災,都是從印經款項裡面,撥出一點去救災、賑災,老和尚給我們做了最好的榜樣。

  老和尚一生沒道場,住別人的道場。老和尚有德行,人家都喜歡他在我這裡住一陣子,很難得。無畏布施是人家有苦難,幫助他解決,讓他離開恐懼,得到安全感,我們護持他、保障他。

  我跟印光大師學習,從開始學佛到現在,六十四年,六十四年非常有效果。效果是什麼?愈施愈多。愈多怎麼辦?愈施,不施不行。斯里蘭卡龍喜大學,要辦個佛教大學,強帝瑪法師來告訴我,要我幫助他,我好像有三年多沒有進銀行,有一個戶口,不曉得有多少錢,沒有去看過。因為這個幾年,除了買書之外,買《四庫全書》,我買了一百一十二套(一套美金五萬);《四庫薈要》我買了三百套。這兩種書,大概差不多是將近兩千萬美金。有些錢,銀行這麼多了,到銀行去看一下,還有不少錢,我全部給他了,一共換成美金兩千七百萬。我問他,你的 預算好多?我預算兩千五百萬,我說我這有這麼多,全拿去。現在,我把銀行戶口改成「基金會」,大概也有一些同學知道,這個基金會、這基金會資料,大概有人知道,這份東西將來我是用它來幫助漢學院,做學生的獎學金,學生的學費,生活費用,做這個。

  漢學,漢學是傳統文化的基礎,是佛法的基礎,因為佛經都是文言文寫的,古來的大德,漢朝時候所翻的、所註解的、唐宋註解的經很多,都是用文言文注的,所以文字學非常重要。現在缺乏文字學的老師,我們要培養師資,讓這些老師,有能力讀《四庫全書》,能把《四庫全書》講好,講得好、講得清楚、講得明白、講得透徹,他們再教底下一代,把這個法脈傳下去。這比什麼都重要!這樁事情很多人疏忽了,別人做的、有很多人做的,我不做;這沒人做的,我來做,我覺得這一點比什麼都重要。

  中國對全世界、全人類最大的貢獻,就是《四庫全書》。這裡面寫的是什麼東西?從三皇五帝,一直到乾隆那個時代,個人修心養性、家庭幸福、事業成功、社會安定、國家富強、天下太平,那些智慧、理念、方法、經驗、效果,全在這個書裡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是真正的寶貝,全世界獨一無二。

  「中國人將來統治世界」,這是外國人說的。我跟外國人解釋,中國人統治全世界不像過去,用什麼統治?文化,不是政治,不是軍事,不是科學技術,也不是經濟貿易,就是《四庫全書》。唐太宗編了一部精華,叫《群書治要》,它有前半段,後半段還沒有,晉朝以前的它採取了,唐宋元明清沒有人做,所以還要做個續篇,這個續篇做下之後,《群書治要》才是完整的,這非常有意義。所以我們要培養這批人、養這批人,至少最大的願望,是他們能把《群書治要》續篇做出來,將來上下兩篇合起來,完整的,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精華篇,真正是精華之精華,總共大概一百萬字。唐太宗上半部搞起來了,現在已經到處流通了,下半部,有待你們年輕人去努力。

  發這種大心大願,祖宗加持你,三寶加持你,我相信你們會開悟。徹悟不敢講,大悟也不保險,小悟肯定有。有小悟就管用了,編這套書就可以管用了。

  所以我們要跟古人學,要跟祖師大德學,會生活得很快樂,真的像佛所說,法喜充滿。

  【解】又義寂師引《般若經》云:「云何菩薩少欲,乃至阿耨菩提尚不欲,何況余欲。是名少欲。」

  這句話說得好!「阿耨菩提」是佛所證得的,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成佛了。這個意思是什麼?菩薩連成佛這個慾望他都放下了,他都不格外去追求,何況其他?!其他的慾望全放下了。慾望是累贅,慾望是障礙,慾望是迷,不是覺,應當放下,什麼都放下。菩薩應化在世間隨緣不攀緣,隨緣就是沒有慾望,隨著大家的慾望,我來幫助你,來調解你們,慾望不能過分,為什麼?過分就帶來災難了。  

  佛在經上告訴我們,水災從哪裡來?從貪心來的,貪跟水感應。火災從哪裡來的?嗔恚感來的,你看一發脾氣,火氣上升,現在氣候反常,溫度很高,這就發脾氣發得太多了。地球上居民都不發脾氣,溫度馬上就下降。愚痴感的是山崩地陷,這個以前很少聽說,現在有人告訴我,很多地方有這個現象,地突然陷下去,連人、連車都翻到裡面,這個佛家講愚痴,山,就是土石流,就是山崩,感這種災難。慢,慢感的是地震。貪瞋痴慢疑,懷疑就是山崩地陷。所以這五種煩惱,感得五種災禍,我們能夠把這五種煩惱放下,不貪就沒有水災,不瞋就沒有火災,不會有火山爆發,也不會溫度太高,不愚痴,沒有風災,痴是風災,我們看到外國的龍捲風,很可怕,那個傷害也很大。所以沒有地震,沒有山崩地陷,佛經上所講的這些,我相信二三十年之後科學家承認了。

  我們大家都相信了,少欲知足,好!住在這個地方,身心安穩,自在快樂,沒有災難,至少這一個地區不會有災難。

  【解】「云何菩薩知足,得一切種智,是名知足。」

  菩薩知足跟我們不一樣,他一定要證得「一切種智」,「一切種智」就是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叫「知足」。他只是在「求知」上知足,除這個「求知」之外,他樣樣都滿足了,他無求了。

  【解】此意不求他境名少欲。

  除了無上菩提之外不求。我們現在學凈宗,除了西方極樂世界不求,我只求往生極樂世界、只求親近阿彌陀佛。往生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老師,這是最好的一個老師,我跟他學,他一定能幫助我證得無上菩提。證得無上菩提在西方極樂世界就畢業了。

  這裡頭還含了個密義,你要不細心你沒看出來,細心才能看出來,是什麼密義?最好的世界是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是個什麼世界,是個究竟圓滿的世界,裡面沒有一個人爭名逐利,沒有一個人跟另外一個人發生衝突,沒有佛家所講的戒律,中國古聖先賢教的「五倫」、「五常」、「四維」、「八德」在極樂世界完全兌現了,人人遵守,自然而然,沒有絲毫勉強。

  這個世界沒有國家組織,沒有政治組織、行政組織,沒有;極樂世界沒有國王、沒有上帝,不像我們講的,我們欲界天玉皇大帝,他是天帝,他底下有很多大臣,他有政治組織;極樂世界沒有。

  極樂世界只有一個現象,阿彌陀佛是老師,每一個往生人去都是學生,它是個學校。是學校又沒有學校的組織,太微妙了。每一個往生的人都在七寶蓮池蓮花化生,寶池裡面蓮花開了,人出來了,出來的相好、光明,跟阿彌陀佛一樣。

  四十八願裡頭說的,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那是釋迦牟尼佛隨順古印度當時人說的,實際上,身有八萬四千相,每一個相有八萬四千好,每一個好放八萬四千光,每一道光明裡面看到遍法界虛空界諸佛在各個剎土裡面教化眾生、講經教學,就在人身上看到全宇宙,不可思議!

  所以花開之後見佛,進入阿彌陀佛的大講堂,大講堂有你的座位,座位上有你的名字,不會坐錯的。蓮花上有你的名字,座位上也有你的名字。進入講堂,什麼時候出來?聽滿願了就出來了。什麼時候滿願?成佛了。換句話說,你進講堂是凡夫,你離開講堂成佛了,不成佛不出來。雖然不出來還能辦事,不礙你辦事,你說多妙!

  阿彌陀佛也在講堂說法,從來沒離開講堂,阿彌陀佛就能分無量無邊身,分身幹什麼?到十方世界去接引念佛往生的人,到極樂世界來。佛發願親自去接引,不接引他不知道極樂世界在哪裡,佛去接引,佛分身。本身在講堂沒出來,還在講經,分身起這個作用。

  我們每一個往生的人進入阿彌陀佛講堂坐下去,也有像阿彌陀佛一樣的能力,分無量無邊身。分身幹什麼?分身到十方一切諸佛剎土裡面去供佛。供佛是修福,供養;聽佛講經教學是修慧。你看福慧雙修,這對自己,幫助自己不斷向上提升,快!成佛快!

  阿彌陀佛是主要的老師,十方諸佛在旁邊幫助把你捧上去,到哪裡去找個機會?這個只有極樂世界有,除極樂世界之外,任何佛國土裡面沒有,這要認識清楚。所以這個機會太難得了,我們抓到了,無比的幸運。同時還有附帶做的事情,同時還有附帶做的事情——教化眾生。十方諸佛剎土都有跟我們有緣的人,為什麼?那些地方過去生中我們住過,我們在那邊有父母、有親戚、有朋友、有同學,有很多熟人,你這一看到的時候,馬上就記起來了這是什麼時代的,他有苦難就會去幫助他。所以極樂世界不能不去,不去就錯了,決定要去。

  這一段經文意思給我們解釋的,「此意不求他境名少欲,安住自法名知足。

  【解】他境即是色等五欲,自法即是現量之智。

  就是我們現在智慧。我們現在有智慧能夠了解事實真相,不把那些事相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只有一句阿彌陀佛,好!念茲在茲。

  【解】准義寂意,則不於心外取法,無一法當情者,名為少欲。

  世出世間一切法,包括佛法在內,也都不放在心上,這麼多的經典,除《無量壽經》之外統統放下,為什麼?我們一心一意專取極樂世界,學其他的東西就會分心、就會有雜亂,不能專一。經上告訴我們「一向專念」,注重這一個「一」字,一個「專」字,不能搞多。

  【解】體露真常,寂滅為樂,如如不動,為知足。

  我們真正能做到少欲,把少欲之樂掌握住,不要讓它失去,這真快樂。

「寂滅為樂,如如不動」,「不動」是不為外面境界所動搖,順境,不生那種狂歡喜歡的心理,那已經動了。逆境沒有瞋恚,如如不動。無論是順境逆境、善緣惡緣,統統好,歡歡喜喜,如如不動,這叫「知足」。

  【解】於此「少欲知足」一句,具如是妙意,足證佛經語深。

  佛法裡頭的意思很深,字字句句都有很深的義理在其中,我們認真要學習。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少欲知足。

推薦閱讀:

TAG: | | | | 釋迦牟尼 | 供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