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原創|您的孩子出現過這種情況嗎?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11:47 您的孩子出現過這種狀況嗎? 來自考試服務平台

釋放您的眼睛,讓我為您朗讀!點擊上方綠標聽目言為您朗讀此文章

夏季,我想過用很多詞語來形容他。驕陽似火、烈日炎炎、激情四射、揮汗如雨等等,可是這些詞對於他來說都似乎太輕了,人們對他的關注並不是這麼明顯。因為在這個季節,承載著太多人的夢想,人們都說這是一場決定命運的競爭,也有人說那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所以在這個季節,充斥的是緊張、是忙碌、是興奮、是失落。而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我還要加一條「抑鬱」。

 

6月下旬,各地的高考成績已陸續公布,不少中國家庭仍沉浸在高考結束的輕鬆氛圍當中,學生們卸下重擔,家長們長舒一口氣。不過在這種舒適的情緒背後,卻隱藏危機,那就是學生們的心理狀況。

 

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學博士王佳璽老師說:「高考出分後的幾天,是學生心理問題高發時間段,在醫學中,這種情況被稱為應激性精神障礙。部分人易患高考綜合症,或陷入迷茫狀態,沒有方向;或過度放鬆、無所事事;或憂慮焦急,不知所措。但無論哪種情況,都要謹慎對待。」

所以在這裡,目言首先要提醒大家,高考雖過,可是孩子的心理健康值得家長們密切關注。

 

現在很多家長都認為:「孩子年紀小,哪有什麼思想和心理問題,我們那時候都是學習不好就打,做錯事就打,不打不成材,不也照樣過來了嗎」其實我想說,隨著社會的進步,孩子的見識越來越廣,而他們的自主意識也越來越強。當然關於孩子的心理危機也不只存在與高考階段,在平日里也會時有發生。調查指出,中學生陽性心理癥狀發生率分別為強迫36.4%,人際敏感佔24.6%,偏執21.5%,抑鬱19.5%,焦慮15.8%,軀體化(情緒化引發的身體不適)12.8%,恐怖12.60%,精神病性11.2%。所以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我們做家長的應該順應社會的變化,應該要開始注重孩子的心理危機了。

  孩子可能存在的心理問題  

1.學習類問題

因學習而產生的心理問題是學生心理問題的主要部分。現在的學校和家長都十分重視孩子的學習,動不動就是以成績衡量一個孩子的好壞,學校普遍盲目追求升學率,搞題海戰術、以成績分班,還稱之為好班和差班,節假日不放假等現象也經常出現。導致學生的心理整天處於一種智力超負荷的高度緊張狀態之中。而家長們也不願意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學習差,不停的逼迫孩子在學習上取得優異成績,埋怨打罵孩子。導致學生學習的心理壓力極大。造成精神不振、食欲不振、神經衰弱、記憶力減退等問題。使之厭學、逃學、考試焦慮。尤其是在學習成績不太好的同學身上表現得更為明顯。

2.人際關係的問題

人際關係問題也是學生反映較多的問題。主要是與老師的關係、與同學的關係和父母的關係。

①.與老師的關係問題。從小學到高中,老師一直都是學生心中的標杆。可是有的老師對學生缺乏理解溝通,導致對學生的不信任、缺乏耐心,尤其表現在對學習成績不太好的學生身上。如果長此以往,學生感到失望,產生一種壓仰、消極的情緒,不聽課,厭惡老師,導致師生關係日趨緊張。

 

②.同學間的關係問題。中學生除希望得到老師的理解與支持外,也希望在同學間有被接納的歸屬感,尋求同學、朋友的理解與信任。由於同學關係不融洽,甚至關係緊張,有的同學就流露出孤獨感,想恢復與同學的關係,而又不知該怎樣去做。 

 

③.與父母的關係問題。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歸屬港灣,專制式的家庭中父母與其子女之間不能進行正常的溝通,造成兒童孤僻、專橫性格。有研究認為,父母不和比父母一方死亡,會給孩子在心理問題上造成更大傷害,因為他們在父母那裡看到了人際關係的惡劣性。他們會認為是自己的父母給自己帶來並製造了痛苦,憎恨父母家庭,因為家庭是不幸的一切所在。

3.青春期心理問題

很多家長應該注意到孩子到了青春期之後,便不太願意與父母交流,也表現在回家後房門緊閉等問題,這就是青春期閉鎖心理。到了青春期的孩子內心活動日益豐富,消極情緒也會增多,導致學生們封閉與外界的任何心裡交流。其次青春發育期的生理變化,也會引起孩子的心理問題。情感激蕩、表露而又內隱,內心激動又苦惱,或是沉默不語,心裡總藏著小秘密,不願或害怕與老師、父母不願交流,導致內心極其壓抑,從而產生焦慮和抑鬱。在此類問題面前,表現最突出的是早戀現象。中學時代,特別是高中生,由於受認知能力和個性發展的限制,特別是在教育引導不及時不得力的情況下,使得中學生的性心理的發展表現出相對的幼稚性,所以自認為認真的、朦朧狀態下的戀愛出現了,儘管這種戀愛帶有好奇和模仿成份,但卻是一個令人十分觀注的問題。

4.挫折適應問題

很多家長應該都發現現在的孩子承受能力越來越差。最重要的表現就是高考失敗自殺事件頻頻出現。其原因有客觀因素、社會環境因素以及個人主觀因素。面對挫折造成的困難與痛苦,中學生們的反應方式有兩類:消極的反應與積極的反應。消極的挫折適應方式一旦習慣化、穩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狀態即使有所改變,其行為卻仍以習慣化的適應方式如影隨形地出現。於是,消極的挫折適應方式也就轉化為較嚴重的、需要長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問題了。

 維護學生健康心裡的有效對策 

中國醫師協會精神科分會常務委員、哈爾濱市第一專科醫院院長張聰沛認為父母因素是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得不到解決的瓶頸。很多父母認為孩子屬於父母,父母怎麼管教是自己的事。可是事實上,孩子一生下來就屬於獨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思想。而父母經常把分數作為衡量孩子是否優秀的唯一標尺,甚至把自己未實現的理想強加於孩子,造成孩子巨大的心理壓力,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父母是青少年最穩定的人際關係,也是青少年內心最渴望得到支持和幫助的對象。和父母進行良好的溝通、感覺到自己被父母所了解和理解,這會使青少年感到鬆弛和自信。反之,青少年易處於孤獨、無助的境地,其心理及人格問題發生的危險性增加。所以我們做父母的應該要正確引導孩子,不能總是用強制性手段逼迫孩子學習,不能以教訓式語氣教導孩子遵從你所謂的正確的道路。

而身為老師,是學生從小便樹立的目標和榜樣。也應該多跟學生溝通,爭取和學生建立平等的朋友關係。能夠做到互相信任對方,除了學習之外,在生活和感情上也多給予學生交流的機會或者幫助。尤其是在面對學習成績不太好的學生,不能以詆毀、嘲笑的方式來對待。多溝通,幫助他們樹立自信,獲得他們的尊重和喜愛,如此一來,他們也會更加有衝勁去學習和樂觀地面對人生。

我是目言,不是大作家莫言,當然也沒有大作家莫言的才華,只是一個平凡的小女子。莫言曾說,「我不擅長說話,乾脆就叫莫言吧!」而我恰好相反,我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看到的一切美好的事物說給大家聽,所以我是目言。我曾是一名湖南電視台主持人、當過記者、拍過專題,也當過老師。現在是一名專註於孩子教育考試的主播。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只願給大家一個最好的呈現。

作者兼主播:目言


推薦閱讀:

TAG:孩子 | 原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