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經》第十一講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師利菩薩!
頂禮西天東土歷代祖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如虛空般無邊無際的眾生得到究竟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果,請大家發起殊勝的菩提心!
在菩提心的攝持之下,今天接著學習威神第一,威德第一,靈驗第一,感應第一,加持第一的經典《大悲心陀羅尼經》。那麼《大悲心陀羅尼經》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序分,第二正宗分,第三流通分。
那麼序分又分為通序和別序,那麼上面,我們講完了通序。也就是說六種證信序,或者說六種成就序。有些把六種成就,歸納為五種圓滿來講,也是可以的。
那麼接下來,我們講別序,又叫作發起序,本經的發起序。那麼發起序,上面我們講了觀世音菩薩在大眾中示現神通和大光明,然後,引起了總持王菩薩以及大眾的疑惑心。他們,總持王菩薩代表大眾,向世尊請問其中的因緣。也就是說,誰放的光?為什麼要放光?為什麼要放光明和現神通?是這樣的。
那麼,世尊就給他說,是觀世音菩薩現的神通和放的光明,並且指出了發光明和現神通的目的就是要為了安樂眾生,那就是說為了利益眾生。那麼說完之後,觀世音菩薩就起立合掌,向佛請求說,他為了利益安樂眾生,要說大悲心陀羅尼,也就是大悲神咒。並且表達出他內心的願望、動機、想法,是這樣。
那麼,說完之後,他又再一次地請求,再一次地請求。釋迦牟尼佛允許,開許他說法。所以這個說法呢,有些人認為,說法就有功德,不需要誰開許的,不是這樣的。菩薩說法由佛開許,那麼菩薩的弟子又由菩薩開許。菩薩的弟子基本就是祖師了。那麼祖師說法由菩薩開許,那一般的法師說法就由祖師開許,乃至師師相承,師師相授,這樣才能夠說法。是這樣的。
那麼接下來,就是佛陀對觀世音菩薩的請求的答覆。「佛言,善男子。汝大慈悲,安樂眾生,欲說神咒。今正是時,宜應速說。如來隨喜,諸佛亦然。」
世尊釋迦如來這樣說,說:觀世音菩薩,善男子啊。其實,觀世音菩薩很多時候是男身。但是在唐朝的時候,漢地的觀世音菩薩都還是男身。那麼在藏地,它特別興盛的是四臂觀音,四臂觀音也是示現男身的。不過在藏地,對度母是非常重視,祈禱。對度母的信仰也是很普遍的。那麼據佛經中記載,度母是觀世音菩薩為了利益眾生,展開利益眾生的偉大事業化現的二十一度母。或慈或威,或寂或忿,那麼示現種種的身相來利益眾生。這也可以說是女性的觀世音菩薩。
而在漢地唐朝時期,觀世音菩薩很多畫像都是有鬍子的,乃至以男身的形象出現。那麼唐朝之後,到宋朝的時候,觀世音菩薩信仰,慢慢地就出現了白衣觀音,魚籃觀音,乃至菩薩鰲頭觀音。很多都是以女身,女身的形象來出現了,這也是,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是這樣的。
所以,這裡的善男子,過去這樣的。說,佛陀就讚歎他,說:你具有大慈大悲,想利益安樂眾生,想利益安樂眾生,所以才要宣說大悲神咒,這一點非常好,實在好,善哉善哉。給予充分的肯定,足夠的重視,完全的認可。
而且世尊也是懷著一種大慈悲心,現在看到觀世音菩薩能夠宣說大悲咒,利益眾生。世尊也有些迫不及待。說「今正是時」,現在正是時候,因緣已經完全成熟了。所以,「宜應速說」,應當快一點說,馬上說。那你說了呢,如來會隨喜的。這裡的如來,就是世尊,世尊,釋迦牟尼佛。
不僅僅我會隨喜,「諸佛亦然」。也是如此,亦然。「然」是如此,此的意思,也是如此的。也就是說,你說了這個大悲咒,我釋迦牟尼佛和十方一切諸佛都會生大歡喜心,都會隨喜你的功德的。這就可見這個大悲咒,她的利益,她的功德,她的威力是不可思議的,連佛都會由衷地隨喜。
那麼由此也可見,這個佛雖然成就了無上的菩提,功德圓滿,可以說這大悲咒釋迦牟尼佛也可以說,但是現在觀音菩薩來說呢,成人之美。釋迦牟尼佛呢,主動給大家評判,而且讓他來說,說了之後,世尊還會特別地歡喜,隨喜。隨喜,就是說見到別人得到安樂的果報以及修持安樂之因的善法,這個時候由衷地去隨喜。
其實這也是普賢十大願王中的第五法。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那麼,第五大願,這是普賢大願,三世諸佛所稱讚的大願,所以釋迦牟尼佛也在修隨喜。
隨喜就要放棄心中的嫉妒,放棄狹隘的心理。當別人行持善法,行持善法,修持善行,乃至獲得安樂的果報,好事成就的時候,會由衷地歡喜。歡喜是發自內心的,然後口中去讚歎,去鼓勵,去肯定。身體如果能夠做的話,還去做一些相關的力所能及的事情。這都是表達了一個隨喜。
這個隨喜,它能夠消除嫉妒心,它能夠增長對善法的欲。所以,看到別人行持善法,我們就發起一個歡喜心。這樣,希求善法的心,歡喜善法的心都會增長。那麼你歡喜善法,這本來就是一個善念。其實這個隨喜,是當下就是,差不多是他化自在天,別人化現出來的東西,他自己來受用,自己來管。
那別人辛辛苦苦修持來的得到果報呢,我們現在享受它。怎麼叫享受呢?誰不想開心,誰不想快樂,誰不想歡喜呢?既然歡喜那就歡喜吧,一隨喜就歡喜了。那一歡喜了呢,這不就享受了嗎?而這個享受呢,恰恰是來自別人的辛勤勞動。但你這個隨喜呢,除了愚痴的人,恐懼害怕,不支持你,不允許你,其他人都會很歡喜的。因為你這種歡喜,不是一種覬覦別人。就是說不是想打別人的主意,不是想琢磨別人,不是想把別人的善果拿過來,而是由衷的一種,一種是肯定,一種是讚歎,再一個確實是為他而高興,因他而高興的。所以對別人一點威脅都沒有,一點危害都沒有,一點損失都沒有。所以得到這樣的隨喜。
你看世間人,一家人辦喜事,慶祝、慶賀的時候,請親戚朋友都去,這個時候很忌諱別人不隨喜,很忌諱別人說些不吉利的話。那這個時候,其實大家都來祝賀、慶賀,都來說一些好聽的話。說白了這就隨喜,是吧?皆大歡喜,這個隨喜就是這樣的。你修持其它善法,你當下還不一定收穫快樂,而隨喜呢就是這樣。
這個隨喜,就能夠把別人的功德之相,染到自己身上。打個比方,那麼,在過去有些人捕魚,捕了魚呢,他就搞一個柳條,折一個柳條,然後,用個柳條把這個魚鰓都給串起來。那麼這樣,就是說時間久了,這個樹枝你把它取出來的時候,都有一股腥味、臭味。這就是我們經常隨喜別人造惡,你就會染上了惡習、惡行、罪惡的。
那麼再一個,就是我們,比如說過去人經常身上佩戴一些香囊,或者,有些香料加工坊,或者現在賣香水的這些,香水店。那麼,你整天接觸這些東西,自然身上就熏上了這種香味,熏上了香氣香味的。
所以這個隨喜善法就是這樣的,雖然沒有親自做,但是得到了別人的善法。所以剛才從消除嫉妒,直接受用安樂果報,生大歡喜,以及增長自己的善根這三個方面,來介紹隨喜的功德和利益、作用。而且這種隨喜是很輕鬆、很容易、很簡單就成就了。所以要隨喜。因此普賢大願是為所有凡聖修持的,甚至成佛之後也不舍這一門修行,就是隨喜功德。
因此這裡釋迦牟尼說,如來我會隨喜,諸佛也會隨喜。這是對觀世音菩薩極大的肯定,極大的鼓勵和極大的讚歎。那麼得到了佛陀的支持、讚歎和肯定,那觀世音菩薩就會,就會心安理得地,就會堂堂正正地,就會無畏無懼地,為大眾說法。要不然這麼多大眾,文殊師利菩薩也不差,總持王菩薩也不差的,寶藏菩薩也不差的,功德藏菩薩也不差的,金剛藏菩薩也不差的,這些菩薩都很不可思議,為什麼就要聽你說法呢?當然了這是我們,是一種打比方的講法。
其實,只要是一個人能利益眾生,這些菩薩都會隨喜的。你看,《華嚴傳》中記載,一個出家人誦經,華嚴會上的菩薩就現身來聽經,就是這個意思,他們真正沒有絲毫的嫉妒來隨喜。
這是序分。
那麼得到了世尊的允許、肯定、鼓勵、讚歎、支持之後,觀世音菩薩就開始正式地要說法了。但這些下面講的還是序分,發起序。這是我們判斷這個詞句……,有些呢,僅僅把「如是我聞」等等這一段呢,當成序分。這,蕅益大師說,這是誤導,這根本沒有理解古人說這個序分、正宗分的意思。不過這些,破例我們就不用講,但是我依據天台智者大師和蕅益大師等祖師,判這個經典的三分。
尤其,別序。別序裡面其實已經涉及到了經文的正義。蕅益大師就說,有些人認為,一涉及到經文的正義就屬於正宗分,說,這不對的。所以大家請看,蕅益大師判的《彌陀要解》中,對《彌陀經》三分,到「六方佛」的時候,都已經到流通分了。所以我受到大師的啟發,把這部經呢也是這樣的。
「觀世音菩薩重白佛言。」那麼得到了佛陀的肯定和支持,允許之後呢,觀世音菩薩又一次恭恭敬敬地地稟白釋迦牟尼佛說:
「世尊我念過去無量億劫。有佛出世。名曰千光王靜住如來。彼佛世尊憐念我故。及為一切諸眾生故。說此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以金色手摩我頂上,作如是言。善男子汝當持此心咒。普為未來惡世一切眾生作大利樂。我於是時始住初地。一聞此咒故超第八地。我時心歡喜故即發誓言。若我當來堪能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者。令我即時身生千手千眼具足。」
那麼這段經文一直到「蓮華化生不受胎藏之身」,一直行文到這裡,我把它劃分為序分。別序到此結束。
那麼,其實觀世音菩薩得到佛陀允許並沒有直接就說大悲咒,而是,講了大悲咒的這個法脈的源流,也就是說,講了一下源流和傳承。就是說這個法不是我自己創造的,而是從過去古佛那裡聽到了,是這樣的,並且在我是身受其利的,得大利益。也就是說,這個法在我的身上已經就展現過威力,從過去到現在,這個法給我帶來的利益,可以說是無窮無盡的,我成功了,我收穫了,所有我才會在大眾中,給大家推薦這個法。是這樣的。
這些呢,我就把它判為序分,就徹底地發起來了。之後呢「若有比丘比丘尼……」,這就是正宗分。如何來受持,以及正式宣說了大悲咒,那麼我們接著看經文。
觀世音菩薩得到允許之後,又一次地稟白佛陀說,說:世尊啊世尊,我念,這裡的念就是回憶的意思。這個念的法相名詞,你看呢我們學過這個法相,解釋這個經文就很準確。念,於曾習境,銘記為性。也就是說曾經經歷過的,按照我們現在的講法,曾經經歷過的、曾經經驗過的人、事、物。無論是外境的,還是內心的,這都叫做經歷過、經驗過的。內心能夠銘記不忘,這是念。
其實按照現在講就是我回憶,我回憶。回憶其實就是念的作用。如果你過去什麼都沒記住,你怎麼能夠回憶呢?那這個回憶呢,其實就是我們上面講到的六通之一的宿命通。觀世音菩薩的宿命通,那是達到究竟,和諸佛平等無二。
所以對自己、他人乃至一切眾生,過去怎麼生的,怎麼死的,過去姓什麼,生在什麼家,父母叫什麼,飲食習慣,倫理,道德,禮儀……這一切一切都能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知,這叫做宿命通。那麼這裡,觀世音菩薩就開始用宿命通回顧過去,他得到大悲咒這個法的經過、經歷,也就是說,講他求法的經歷。
那麼我回憶過去無量億劫,這個時間非常地漫長。那麼當時有一尊佛出現在世間,這尊佛叫千光王靜住如來。他是觀世音菩薩最初求到大悲咒的法師,按照密宗說是上師,是這位上師,這位阿闍黎,這位法師給他傳的法。
千光王靜住世尊慈悲憐憫我,以及慈悲憐憫一切輪迴中、生死中的苦惱眾生。這兩個「故」,都是原因、理由。為什麼要說大悲咒呢,就是慈悲憐憫我,以及一切生死中的苦惱眾生,讓他們要得到利益,故此就說了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就給我說了。
那麼說的時候,以金色的手,兜羅綿手、千幅輪相手,給我呢,摩我的頂。所以摩頂也好,灌頂也好,等等,這些密宗中,這個儀式比較普遍。那麼有些學顯宗的法師就排斥,甚至詆毀、批評這種行為。
當然了,任何修行沒有,任何功德沒有,僅僅拿這個來蒙人騙人,不管是顯宗密宗,這個都是不允許的。不過現在,據我了解,很多學密的人吶,還是有自知之明的,只有極個別的大德在摩頂。但是,很多學顯宗的師父呢,現在,也沒有進過西藏去學密,求過法。但是呢,這個法他求回來了。還有呢,打這個金剛繩,金剛結,這些呢都不知道了,無師自通。呵呵呵……學回來了,給別人就說是摩頂,是這樣的。
不過呢,我們看到《楞嚴經》也好,本經也好,還有許許多多的經典中都有摩頂。只不過,那是世尊給弟子摩頂。那麼世尊,有能力給菩薩摩頂,給聲聞摩頂。那麼菩薩呢,也可以給比他等級低的人摩頂,乃至羅漢也可以給他下面的弟子摩頂。啊,摩頂。
在佛經中,有的時候是法器,根基好的話,一摩頂,這個比氣功發功還厲害。無量的三摩地,無量的智慧,無量的法門,當下就獲得。所以,這一點,密宗的這些上師啊,金剛阿闍黎啊,摩頂呢,這個是有依據的。所以大家不要當成異端、當成怪物去打擊,當成異端怪物去打擊批評它。
那麼這個摩頂,它有幾個作用,第一個,安慰,安慰。你比如說,《楞嚴經》中,阿難尊者被摩登伽女迷惑。其實是被摩登伽女的母親。摩登伽是媽媽,摩登伽女是女兒。女兒看上了阿難尊者,就求母親。母親,就念了這個大梵天傳的一種惡咒,過去叫「梭」什麼咒,「梭羅」什麼咒的,那麼這種咒就把阿難尊者給迷住了。
那我看摩登伽女經,摩登伽女經,那設壇吶,提前準備很多緣起物,設壇,啊,擺設一些,他們的天尊的畫像,護法神像,開始持咒。然後就開始勾招阿難尊者。阿難尊者其實是被勾招過去了。勾招過去呢,這老太太就,「女兒啊,成了,得手了,後面就看你了」。然後,摩登伽女就出來了,差一點把我們的阿難尊者就給糟蹋了。結果,這個時候不巧,釋迦牟尼佛說了一個《楞嚴神咒》,讓文殊菩薩去念。所以,有些學禪宗的,學顯宗的,一看這密宗的人經常「嗡啊吽班匝格熱班瑪色德吽」。看到這些,就感覺挺古怪的。或者呢,遇到鬼神附體呀,就念一些咒,念念有詞。他認為呢,這個好象不太正常。其實,也不是不太正常,當時文殊菩薩就去念咒了,他一念咒呢,把那個惡咒就消掉了,不起作用了,作廢了,解了。這個時候阿難尊者才清醒的。然後,他就把這兩個人都拎過去了。
所以,這個念念咒這個也挺好的。不過,有些別人接受不了,你就不要那個做出很多的太明顯的流於形式的一些這個事情。
所以,後來給他拉過去的時候,佛陀就問他,最初為什麼出家?什麼目的,什麼動機?噢,我看你長得很好。我這說白了啊。阿難尊者就說老實話,說我當初看世尊長得太……按現在講就是太好了,所以我就很喜歡。當然了,不要理解錯了,就是佛陀,我換一個名詞講,大家會明白,就是長得太莊嚴了,太清凈了,肯定不是骯髒的父母精血胎育所生的,是智慧所生。所以,我就喜歡服侍。我也想這樣的,我才出家的。
然後,佛陀就七處征心問他。問他呢,他答得不對,佛陀就呵斥他。一呵斥他呢,他就本來就剛才就出了點漏子,出了點麻煩,那現在呢,佛陀一問,佛陀呵斥他,佛陀的威德就讓他很恐懼。這個時候,佛陀就安慰他。
所以你看,我們看到一些小孩子,比如說被惡狗追了,他一下跑到家裡,這個時候父母拍著他的頭,啊寶貝寶貝,啊摟在懷裡面,寶貝,摸著他的頭,沒事沒事,就這。知道吧?這是第一個意思。
第二個意思,佛陀的這個摩頂,我們說,有極強的加持場,會注入很多的加持和力量,這是佛陀加持弟子的一個。什麼叫加持呢?加是加賦,你沒有的東西我給你,沒有的信心、沒有的勇氣、沒有的功德,加賦予你。然後能夠讓你受持,啊能夠受持,這是第二個作用。
所以,過去有些一摩頂,唉,病好了,一摩頂也有開悟的,也有得到很多功德的。你看呢,在《華嚴經》中,善財童子依止的一個善知識,兩個人一握手,一牽善財童子的手,得到了很多的三摩地。
所以,我們有的時候,太講理念而無形無相,這是偏在勝義上,偏在信心上。有的時候又太執著於形式,把這個形式鼓吹到了一個極點,甚至不用觀心、不用坐禪、不用把內在的信心智慧,這又是一個極端。
所以,龍樹菩薩、月稱菩薩都說:「由名言諦為方便,勝義諦是方便生,由不了知此二諦,由邪分別入歧途。」龍樹菩薩說,佛依二諦說法,一者世俗諦,二者勝義諦第一義諦。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諦;不得第一義諦,不得涅盤。《中論》中這樣說的。所以,學法要學圓融,要學圓融。
那麼以金色的手,那當然了佛身是金色的,佛手也是金色的,來摩我的頂上,作如是言。就說了,發表了以下的演說,說:善男子,你應當持此心咒,持此心咒。這個心咒,就是說,佛心而顯現的一種語言文字,菩薩心所顯現的一種語言文字,叫作心咒,有的時候又叫作咒心。可以作理解,心就是心要、精華的意思。啊,咒心和心咒。
咒心和心咒的心,有兩個理解,一個就是諸佛的心,首楞嚴咒,這個是完全你看,佛頂放光,光中有千葉寶蓮,寶蓮上有化如來,說的神咒。這就是心地,按著很多《楞嚴經》的注釋,佛心地的大用,佛心的本體顯現的咒。啊,顯現的咒,就說全體的這個咒語就是佛心啊。
所以按照很多密法的教授中來講,這個嗡瑪呢巴美吽,就是觀音菩薩的全部,就是觀音菩薩的心,同樣呢,這大悲咒也是這樣,這是第一種理解。
第二種理解,這個心就是心要,相當於我們《心經》,心要精華,這個咒語是一切咒語的精華,心要的咒。所以說,你應當持此心咒,普為未來惡世一切眾生,普遍地、普及地、周遍地為當來濁惡世界,五濁惡世,苦惱的眾生,做大利樂。
你看這個佛就不可思議,千光王靜住如來是過去無量億劫前的佛,他當時就知道這個心咒會對我們,無量百千劫之後的眾生,會有大的利益。佛多有遠見吶!
那麼利益,利樂呢?「利」是暫時輪迴中的利益,「樂」是涅槃,出世間的快樂。也就是說,依靠這個咒語,讓眾生得到暫時輪迴中的快樂,增上生的快樂,究竟的決定勝的快樂。這些呢,都可以獲得的。
那麼再看,觀世音菩薩聽了這個咒語,得到了什麼利益。觀世音菩薩說,我在當時佛摩頂說咒語的時候,那個時候我的身份是什麼,「始住初地」。我那個時候剛剛進入到初地。初地是什麼?歡喜地。
這就是大乘道分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和無學道,這五道。五道,其中十地是聖者位。資糧道,就是要修,資糧道又分三位。下資糧道,修四念處。那麼小乘呢,修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那麼大乘呢,就在小乘的基礎之上,觀身、受、心、法,都是空性,都是無我。要有這樣的修法。所以我們現在很多人學了多年的中觀,現在有沒有按照實修去修過大乘的四念處?別說大乘的四念處,小乘的四念處都沒修。那在這個基礎,還有個前提,就是你一定是要發起真實無偽的菩提心,這樣你才能夠入下資糧道。到中資糧道,就修四正勤。這四正勤,其實是精進,精進的本體,就是說,沒有生的善讓它生起,已經生的善,讓它增長。沒有生的惡,要它不要生起,已經生的惡給它滅掉。就是在善惡,斷惡行善,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要大精進、大努力地去做。
上資糧道修什麼呢,修四如意足:欲、勤、心、觀。那麼欲,其實欲、勤、心、觀都是圍繞一個禪定,三摩地的。也就是說,到上資糧道呢,開始菩薩,雖然是凡夫,但是需要坐禪修行了。前面就需要聞思,抉擇見解,然後去修。到上資糧道的時候就開始坐禪修。
欲,就是對禪定發起一種希望、熱愛,喜愛的心。這個時候就要講實修禪定的功德、禪定的利益、禪定的教授。
其實,我們現在按照這個標準來看呢,現在說很多佛,很多菩薩,很多成就者,看一看有沒有一個大資糧道的一個。當然了,我們不妨,不排除說有些佛菩薩再來的,那這種不一定按照這樣的次第去做。但是如果你是一個凡夫的話,前面一定要聞思,到上資糧道的時候,一定要靜下來修禪定。這個時候他閉關呀,他摒除了,拋棄了很多雜務,甚至現在看起來有利益的講經啊、說法啊、修塔、建廟啊,這些事情他都會放下的,一心一意地就是坐禪,知道嗎?所以,很精進地坐禪。
「心」就是三摩地,或者說寂止。
「觀」就是勝觀。最後達到止觀雙運,定慧等持的這樣的三摩地。
那大乘修什麼呢?還是修無我空性,二無我的空性。這個時候,就會發出神通,神足通、天眼通啊、天耳通,等等這些通。所以,一個大資糧道的菩薩,上資糧道的菩薩,就會有禪定和神通。但這個不重要,主要是他修了禪定和智慧等。
那麼到了加行道呢,那就不得了了,分為暖、頂、忍。前兩位修五根,信心、精進、正念、正定、正慧。這個時候就對三寶,對實相,對善法的信心要增長。增長之後,精進。這個時候到加行道,也是更加進入到禪定的專修。這時的信心,不是我們現在聽聽經、聞聞法的這種信心,而是在禪定中思維佛、法、僧的功德。
所以很多,就像宗喀巴大師的《廣論》中,他說:觀修和止修,觀察修和安住修。這個時候在禪定中,很微細的心,去觀察、思維三寶的功德,而引發信心。以及呢,觀察這個實相真理,空性也好、如來藏也好、真如也好,生起信心。
所以《大智度論》中講,要對三寶生起真切信心,對真理、實相生起信心,生起信心。然後,有了這個信心,信心有了之後呢,就會激發出希求、慾望。有慾望,就會很精進的。
這個時候,精了就是不夾雜了,其它這些妄念這些散亂的念頭就沒了,越來越趨向於禪定。那麼精進之後,剛才說,散亂都沒了,就一心專註在善法之中,得到了三摩地禪定。有了禪定,還要行持出世間無我的空性智慧。這個在暖位和頂位。
什麼叫暖位呢?就像我們靠近鋼爐,靠近火,會得到一種溫暖。這個時候由於通過五根的修持,已經慢慢地感受到了法性,真如。或者,感受到了三寶的加持。雖然不是現量證悟,但是已經很強烈的覺受,感知到這個實相真如的。頂位,就是這個五根達到了一個頂點,也就是說在這個基礎之上增上。
修五力的時候,徹底斷除了違品。比如說到五力的時候,再不可能退失信心;再不可能懈怠懶惰了;再不可能沒有正念;再不可能沒有正定;再不可能用邪見和邪分別擾亂智慧的。這樣,經過了忍位。忍是什麼?完全能夠接受實相。這是全部在禪定中要修的。到世第一法位,就是到世間最高了,又叫聖法位。在最後世第一法位的末位,引生了歡喜地的初地。
初地修什麼?修寂止。就現量依靠智慧,觸證法界。彌勒菩薩《辨法法性論》中說:觸證。就像讓我親自把手放在火上烤火一樣,用自己的智慧直觸到了法界,見到了法界,證悟了法界,《辨法法性論》叫作觸證位,又叫作現證位。
這個時候就像眼睛睜開,真正地看到了月亮,而不是以前別人給我們描述的,我們心中構想的一個,幻想的一個。也不是看到一個圖畫上畫的一個月亮,也不是看到水中的月亮。而是直接抬頭一看,哦,月亮是這樣。那個時候直接見到了實相,見到了心性。所以生大歡喜。
在《華嚴經》中講,十種歡喜。清涼國師給它分為入的歡喜和出關的歡喜。也就是說,在禪定觀照之中的一種歡喜,以及出定中的,生起了多踴躍、多欣慶、多歡喜。等等這十種歡喜。身心愉悅啊!為什麼呢?以前沒斷的障礙現在斷了,以前夢昧以求的現見真如法界呢,現在見到了。以前一直想超越這凡夫地沒有超越,現在終於超凡入聖了。以前一直渴望進入到如來的家中,沒有。而現在,見到法界實相了。從見的真理上、真如上,跟佛見的一樣,已經入於如來家族之中。
所以,《華嚴經》中講了種種的令菩薩生大歡喜,叫歡喜地。初地又叫歡喜地,又叫作極喜地。聖者位的最初一步叫作初地。初地菩薩功德不可思議,一剎那中度化一百個眾生;一剎那中入一百個禪定,三摩地;一剎那中了知百種明門;一剎那中化現一百個身體,化身;一剎那之中震動百個世界。有十二種百功德,這是歡喜地。所以這個歡喜地已經是不得了的。
那麼當時觀音菩薩就處在了歡喜地,一聞此咒故。一聞就是僅僅聽了一遍此咒,就是大悲心,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大悲心咒。聽了一遍咒的緣故,超第八地。這不得了了。
在《華嚴經》中,《解深密意經》中,《瑜伽師地論》中,《成唯識論》乃至《入中論》中,這些經論中就講到,從歡喜地要登離垢地,你看這中間,歡喜地要到第八是什麼呢?不動地。中間有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和遠行地,有六地。那麼按照一般的修法來講,從一地到八地,需要多長時間呢?一大阿僧祇劫。阿僧祇是無量數,這個數量太大了,這麼長時間要修行。
修行要依止善知識,要承事供養諸佛。要在善知識面前聽,你比如說從一地登二地呢,要做這些工作,首先,要找二地以上的善知識,詢問二地的體相是什麼?二地是怎麼回事?二地證悟的境界是什麼?二地的功德是什麼?要登二地呢要斷什麼障礙?這個障礙靠什麼方法來斷?等等的這些。
《入中論》中說,「從地登地善上進」。怎麼善呢?就是剛才《華嚴經》中講的,在善知識面前要聽聞二地。聽完之後,明白了之後,就要熟練,熟練之後再去做。比較麻煩,比較複雜,比較艱難的。而且,出定的時候,要積累廣大的福德資糧。入定,要修無我空性的智慧。這二者聚合,才能夠登上二地。
在祖師大德說,下地不知上地落腳之處,一地雖然是聖者,但是二地的功德,二地的身份,二地的境界,一地根本無法測知的,距離太遙遠了。二地對三地也是這樣,三地對四地,四地對五地,五地對六地,六地對七地,七地對八地。尤其,一地到七地,經中說不清凈地。不清凈呢,我們不要理解錯了,以為比我們還不清凈,不是這樣的,就因為他相續中雖然現證了二無我空性。從二地之後,開始修二無我空性,但是俱生我執的種子沒有斷掉,煩惱障沒有斷掉。這個煩惱呢,像大糞一樣很髒的。所以一到七地的菩薩雖然有無量的功德,但是煩惱障沒有斷掉,到八地就斷掉了。八、九、十地,從八地開始斷所知障。人我執徹底斷掉了。
尤其八地,出定的時候無分別智慧就自在。所以八地菩薩其實出入定沒有什麼差別。八地出定之後,看這些即使在娑婆世界濁惡世界,看這些一切的山河大地草木叢林,都是種種珠寶莊嚴的。而且內心,根本沒有絲毫的煩惱障引起的煩惱,叫作三清凈地,八、九、十地。所以,這是一個界線吶,這是一個界線。
按照《華嚴經》中七地遠行地,就是什麼叫遠行地呢?就是有分別、有執著、有相的、有功用的心,這是不清凈的。那麼七地菩薩就開始離這個有功用的、有執著、有相的這種心,已經越走越遠,越來越靠近無分別、無相、無功用。所以到八地的時候,就達到無相、無功用。
這個時候徹底就超勝了,一切聲聞獨覺他們就望塵莫及了。所以「彼至遠行慧亦勝」,到八地的時候是徹底的一個界線。
所以,在《華嚴經》中講,這個七地遠行地,相當於比如說兩個國家,一個是清凈國,一個是這個污穢的國家,那麼一個人就是說以前從凡夫地到,一到七地,一到六地之間,都是走在這個污穢的國家,那一直向清凈國度去走,走走走走走,走到邊界線,走到邊界線,這個時候叫遠行,已經遠遠地把這個濁惡國家的大片土地,拋在了身後,即將要進入到了清凈國,這叫遠行啊。這個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到七地的時候,一切聲聞獨覺就無法望其項背了,望塵莫及了。在之前,雖然菩薩有他的殊勝之處,比如說慈悲菩提心、三摩地、方便、福德,等等,但是在入滅定這個角度來講,和聲聞還很難說一定超過聲聞。到七地之後,那到八地那就徹底的截然不同的一個境界。
所以《華嚴經》中說,到八地的時候,前面七地就像從大海邊航船,這個時候需要划槳啊,需要人去用功,加功用心、用力,很辛苦的、很勤作的、很努力的。而到八地的時候,就象大海,船到了大海中央,這個時候你揚起帆,讓它往東,往東。那個時候一天所走的路,比前面,百千萬劫走的還多。為什麼呢?就說無功用了。
所以說一個八地菩薩一剎那的功德,下下地是很長時間不能比上的。我講這些的目的是什麼呢,就是給大家講明白,一地到八地之間呢,那可是非常非常遙遠的一個地方,按照經論中說,經過一大阿僧祇劫,非常精進地、非常努力地、非常勤快地修積二種資糧,才能夠登上八地。
所以《入中論》中說,八地:「已盡煩惱三界師」,清凈了煩惱,是三界一切眾生的導師。這個時候他的功德,他想入滅定,因為證得了無分別智慧,自在了。這個時候,感得諸佛都來勸請。像我們一般的人,你不幹就你不幹唄。到八地的時候就很有身份了。他不幹,不想走,不想活動,諸佛都出來勸請,所以有些經論中說,這是佛都來尊崇八地菩薩的,看中他,器重他。為什麼呢?離佛國很近,實在他的功德大得不得了的,知道嗎?
超第八地,第八地是不動地,啊,不動地。那中間,你想要經過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到現前地第六地的時候,般若智慧增勝,般若度增生,第七度,方便度增生。這裡聽了一遍大悲咒呢,圓滿了第二地的持戒度,第三地的忍辱度,第四地的精進度,第五地的禪定度,第六地的般若度,第七地的方便度,直接到第八地現前了願度,大願能成就。由此可見大悲咒……
所以,這說密宗即生成佛,你看這就是一個密咒,僅僅聽了一個咒,頓超六地,超越了六地,省下了多少的時間呢?
「我時心生歡喜」。觀世音菩薩說,我當時生大歡喜。給誰,誰都歡喜的。心中無比的歡喜,所以就發了誓言。剛才我講了一句,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心,第八地是願度要圓滿的,所以他發一個願,第八地願度圓滿,基本發什麼願都會當下現前的。所以他就發了一個,發了誓言,說如果我當來有能力、有本事,堪能、堪可利益安樂一切眾生,這個時候,他得到了佛陀的加被,大悲心也增長了,所以就想發大願,就想多做一點,多承擔一點,所以,他發了如果我以後有能力,承擔一切眾生的重擔,這個事情,我如果能做,那麼就讓我當下身體上生出一千隻手,一千隻眼具足,這是發了個願。
下面就講這個願呢,馬上就圓滿了。「發是願已。應時身上千手千眼悉皆具足。」這不得了的,這叫現時現報了,這叫感應道交了,發了這樣的大願之後,「應時」,就在那個時刻,話音剛落,身上就長出千手千眼,完全具足的。
那麼得到了這樣的大願,就會出現外在出現了不可思議的,驚天動地的,為什麼?就是因為,以此大願,當來無量的眾生得利益,所以,這樣的大願可以說驚天動地的。
經中說,「十方大地六種震動。十方千佛悉放光明,照觸我身。及照十方無邊世界。」一方面他登了八地了,另一方面,他八地,為了報佛恩、為了度化眾生,他發了這樣一個大願。這樣千手千眼會給,這是以後無量眾生的利樂,無量眾生的依靠,無量眾生的救護,所以他出現的。這就像法藏比丘當時發的四十八大願,當來就有無量的眾生依此得利益,所以,也是驚天動地的。觀世音菩薩也是這樣,千手千眼的出現。
這件事情在法界之中,可以說是非常稀有的一件事情。所以就有了極大的徵兆,十方世界的大地六種震動。動啊、起啊、涌啊,這是三種動。還有三種響,震、吼、擊。乃至每一個又有三種,三六十八種。乃至這個世界,東涌西沒、西涌東沒、南涌北沒、北涌南沒、中涌邊沒、邊涌中沒。這樣,十方千佛也得到了,被感動。所以,諸佛全部發大光明,來照我的身體。這個光明,照,先是照,然後光明再觸及到我的身體。
我們在《觀經》中就講,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十方眾生,攝受不舍,攝取不舍,而且在經中講,凡是能受到佛光照觸的,業障盡除、疾病消除、身心柔軟的。觀世音菩薩,照了我的身體,又照了十方無邊的世界。這可以理解為,觀世音菩薩以後利益眾生的事業,得到了諸佛的加被。十方世界諸佛光明所照的地方,都是他利益的地方。下面,接著講從那之後,這是他最初得到大悲咒的利益。
「從是已後。復於無量佛所無量會中。重更得聞。親承受持是陀羅尼。復生歡喜踴躍無量。便得超越無數億劫微細生死。」
那麼他不是一次地聽這個法,而是後面又多次地聽。「從是以後」,就是從此之後。又在無量的諸佛面前,無量的大眾面前,重新聽聞了很多次,而且親承供養,親自承受,親自領納並且受持在心。承受,就是接受過來。持,就是牢牢地給他們受持,任持,把持,讓他不失去。受持了這個陀羅尼。「是陀羅尼」就是指大悲神咒,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
那聽聞之後,每一次聽聞,都生起極大的歡喜。為什麼呢?聽一次得一次利益,聽一次增長一次功德。當然歡喜,踴躍無量。這個「踴躍」是歡喜的程度,達到手舞足蹈,內心這種歡喜,非常地強烈的,就有無量的歡喜。哈,我們現在歡喜太小了,所以連一個歡喜都很難體會,那無量的歡喜無量的踴躍呢,現在我們沒辦法,感受不到。反正他內心依靠大悲咒得到了無量的利益,所以內心有無量的快樂和歡喜。那不僅僅是歡喜啊,還斷掉了,歡喜可以說他得到了功德,證得了種種的禪定,種種的三摩地,種種等持,種種陀羅尼,種種地的功德,所以會歡喜。加上有斷的,「便得超越無數億劫微細生死」。剛才講已經到了第八地,八地煩惱障斷去,剩下是什麼呢?所知障。
這個所知障,八地的所知障有兩種,八地到十地。一種呢,就是三輪和二取的虛妄分別心。什麼叫三輪呢?你比如說,我講法,叫能說法者。然後,我認為我說法是能說法者。下面的聽眾是聽法者。然後中間,我宣說的大悲咒,就是法。這是三輪。一個事物的發生,就會有這些。菩薩證悟空性就知道三輪體空,所以對三輪就沒有分別。不會認為我講得怎麼不得了,我講法者很尊貴、很殊勝,聽法者這是很可憐的眾生,我這個法怎麼怎麼樣,都有三輪的分別。而這個菩薩,消除了三輪的分別,連聲聞人都有三輪分別的。二取就是能取所取,能知所知等,這些都是。這些的分別念頭,妄念、妄想都叫作所知障。
還有一個,就是煩惱障的習氣。比如說,昨天我們講到的羅漢畢陵伽婆蹉,他的傲慢習氣不屬於煩惱障,但屬於所知障,這個羅漢的修行怎麼修都是斷不掉的。還有,經中講到的羅漢,喜歡照鏡子,這是前世當妓女的習氣。還有個羅漢,喜歡上竄下跳,這些習氣。
還有,舍利弗的嗔恨習氣。有一次,他因為功德很大,別人都來單請他,請他一個人去應供。後來,有些人就,這個就影響大家,影響僧眾的。利和同均,那麼世尊就想,讓這些羅漢不要單獨地接受別人的供養。所以,就給羅睺羅說,你的和尚舍利弗食不凈食,食不清凈的飲食。舍利弗回來聽說之後,他就吐出來,一方面這是對如來的恭敬,但是他有嗔的習氣。後來波斯匿王想請舍利弗,請世尊請不動,那就請舍利弗,也請不動,說世尊已經是制定,我不去。然後,波斯匿王說,那世尊你發話。世尊說我也不勸他,為什麼?這個人吶,他只要定下來的事情,誰都改變不了。
就講了過去他當毒蛇咬了一個國王吧,反正咬了一個人,後來,咬了一個國王,後來,請來幾個咒師,就把這蛇給咒過來。旁邊烤了一個大的,燃起一個大的火堆,然後咒過來就給他說,如果你把這個毒吸出去。因為其它的方法都沒辦法了治這個,去掉這個毒,只有它自己吸。說要麼你把這個吸了,要麼咒你活活燒死。這個蛇就講了,吐出去的東西哪裡再會收回來呢?所以就到火堆里自己燒死了。
佛說了過去那條蛇就是舍利弗,嗔恨習氣很重,現在他沒辦法改變。其實這是一種嗔恨的習氣,我們現在有人認為這是有個性。其實帶著一些嗔恨的一些成分,尤其我們沒斷煩惱障,有的時候純粹就是嗔恨,冷戰,跟別人搞冷戰。那舍利弗的這種嗔恨的習氣,這個靠他怎麼修都斷不掉的,靠小乘。
那八地以上就要斷這種。有這些呢,按照大乘中講,無明習氣地,有無漏業,還就會有意生身。這裡說,微細生死,又叫變異生死,又叫不可思議生死,這些是一個意思。就說這個羅漢和這些聖者菩薩,他再不會有輪迴的分段生死,被業力牽引在輪迴中,但是他有變異生死。變異生死,這個變異生死剛才我講又叫不可思議生死,又叫微細生死,因為他有無明習氣地,有無漏業就會有意生身。
這個意生身呢,他是靠因緣生的,無明習氣地、無漏業。這兩個因緣聚合的時候,無明習氣相當於煩惱,無漏業相當於業。業和煩惱聚合的時候就會有一個果報,這是意生身。這個意生身呢,它們沒有像我們這樣痛苦的生老病死,但是它會有一種變異的生死,這是菩薩、羅漢要斷的。
那麼斷這種障礙,那比較難,就要靠般若智慧了,即使八、九、十地的般若智慧很厲害,但斷這些不可思議的微細生死還是很難的。只有到十地的金剛喻定,像金剛一樣的無堅不摧的這種禪定,般若智慧生起的時候,才能夠照破無明習氣,才能斷掉無漏業,才能夠斷掉意生身的生和死。這樣,最終就現前了法性身,法身,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這就是大般若涅槃的境界。這個對菩薩來講,那是不得了。
所以,十地菩薩跟佛比起來,雖然十地菩薩的功德那不得了的,一地剛才講一剎那中都有十二種百功德。那十地法雲地的功德那就不可思議功德了。但是,佛經中說,十地菩薩的功德和佛地的功德,佛地的功德像大海水一樣,十地像牛蹄跡水一樣,牛蹄子踩了一坑裡面裝的水一樣。功德就這麼大差別、差異。
所以佛在經中說,十地菩薩還處在無明當中,沒有佛陀一個人心胸廣,就是因為有不思議生死。這個越到上面越難的,你比如說我們洗衣服,這個衣服長時間沾了很多的油膩、污垢、油漬,你在最初打些洗衣粉洗一洗,哎,粗大的東西很好洗掉,但是你到後面,比如說剩下一個墨水印跡,或者一些油的印跡,這個東西就很難洗,你使勁也不行,這個時候就要細的方法。所以障礙粗的好斷,細的難斷。憨山大師就認定,我們沒有認識心性的,沒有功德的人,有些障礙,哎,靠一般的方法就能壓抵住。但是,當你功夫上去了,當你見了心性,雖然見了心性,你也知道哪些障礙,怎麼斷,但是下不了手。
所以,憨山大師說,這個時候就要持諸佛的心印。楞嚴咒啊,大悲咒啊,十小咒,靠諸佛的金剛語,這種如金剛寶杵一樣的咒語去摧毀它。
那麼這樣,就無數億的無數億劫的微細生死,就是變異生死,那麼,這裡可以說無數億的生死斷掉了。那按照有些經中講,就成就了過去正法明如來,很快他就成佛了。
也就是說,他登一地的時候可能和大家都差不多,經過了一大阿僧祇劫,但是他從一地到佛地之間,靠大悲咒,省下了許許多多的時間。所以,聽到這裡看到大悲咒的歷史,我們要想快速成佛的,就要走觀世音菩薩的這條路子。
「從是已來常所誦持,未曾廢忘。」從那之後呢,我時時刻刻,經常來誦持大悲神咒,沒有一刻荒廢,沒有一刻忘記。你看,觀世音菩薩把這個當成功課,沒有一刻的廢忘。我們現在念一個,一天一百零八遍感覺不得了。
下面,又講大悲咒的另一個功德。「由持此咒故。所生之處恆在佛前。」由於持了此咒的緣故,生在哪裡都不會生在邊鄙下賤的地方,都也不會生在佛前佛後,而是都是值遇佛陀。你看普賢大願中發願,「願常面見諸如來,及諸佛子眾圍繞,與彼皆興廣大供,盡未來劫無疲厭。」
在《大智度論》中,龍樹菩薩用種種比喻,種種言辭就講,作為一個凡夫菩薩,要時常不離親近佛,時常不離恭敬佛,時常不離供養佛的。沒有得無生法忍之前,一定就像嬰兒不能離開母親,小鳥不能離開母鳥一樣的,一定要在佛前、佛陀等會晤。
所以從那之後,所生之處。這有兩種理解,一種理解,就是確實他生在哪個地方,那個地方都有佛陀出世;再一者,理解就是即使這個地方沒有佛陀出生,在他的境界中佛陀也經常現前的。
你比如說《維摩詰經》中,維摩詰的丈室我們一般人認為,釋迦牟尼佛就在王舍城毗離耶城的精舍裡面,沒有經常住在維摩詰裡面,但維摩詰的丈室裡面經常十方三世諸大菩薩,諸天護法的。所以這裡,「恆在佛前」有這兩種含義的。這就是說你比如說,持了大悲神咒,雖然處在娑婆世界,佛現在滅度,但是經常見到佛陀現前,這也是生在佛前。再一者,就是說佛陀沒有滅度,一直都在佛前。
見佛的利益那是不可思議的,所以在《華嚴經》中說,寧可生在地獄裡面感受著種種痛苦,只要能夠聽聞到佛陀的聲音,佛陀的聖號,也不願意處在天宮中感受快樂,而不能夠聽聞到佛陀的聖號。何況親自見佛呢,並且得到的利益是蓮花化生,生在哪裡都是蓮花化生。這就是不受胎藏之身,這裡的胎藏就是胎生。啊,這不是我們唐密這裡的胎藏金剛藏,那個胎藏。啊,也就是說不入胎的。這個胎生這個是不得了的,非常臟、非常臭、非常污穢的。
反正在經論和祖師大德教言中,說就是聲聞和菩薩入到胎中,都會受到影響。所以我們看宗喀巴大師傳記中,他入胎,這是文殊師利菩薩入胎。還經常有這個佛呀菩薩呀空行勇士給他用寶瓶水洗滌。所以這個胎生是不得了的,受了胎生就會受到胎的染污的。
那麼這裡就講到觀世音菩薩從那以後,隨業力就不會鑽牛胎馬腹,乃至鑽人胎人腹。生在哪裡都是蓮花化生,這是大悲咒的功德和利益感召的。講這以上就是講了大悲咒這個法脈的源流和傳承。觀世音菩薩講,一直從千光王靜住如來傳,傳給我們,後面我又從很多無量佛面前受了,受了之後呢,得到了利益,今天這個法傳到我,我就給大眾來傳授一下,是這樣的。
那麼,講到這裡呢,序分發起序就講完了。也就是說,發起序是從「時觀世音菩薩。於大會中密放神通。光明照曜十方剎土。」這一段直到這裡,「蓮華化生不受胎藏之身」這是發起序。
後面就是正宗分,正式講大悲咒。如何誦持大悲咒,誦持大悲咒的儀式,也就是儀軌的次第,乃至正式宣說了大悲咒。之後,大梵王又起來了。請問,大悲咒的相貌。其實,就像心經中的,跟《心經》恰恰相反。《心經》先是顯說般若,後面,「揭帝揭帝。波羅揭帝。波羅僧揭帝。菩提薩婆訶」,這是密說般若。
顯說,讓我們理解,主要生起理解,就是這大悲咒到底講什麼?究竟來講就是眾生的信心,佛的全體功德的德相,佛心,觀音菩薩的本體,就它。這樣在受持的時候,你就知道我念這個大悲咒,大悲咒的本體是什麼,後面講大慈悲心的,又有見解攝持,又有用信心秘密地、默默地受持。這樣,叫見解和行為攝持,目足並舉,又有眼睛又有腳,那很快就會到達目的地的,是這樣的。
那麼到這段到這些方面,一直到,給大家說一下,一直到這個「從今受持不敢忘失」這以上,我分判,分正宗分。從那之後就講這個大悲咒的這個作用啊,感應啊,以及觀世音菩薩派遣八部鬼神來守護,這此跟其它的經典一樣的,屬於流通分。就是講了種種的好處,種種的利益,那麼讓大家、勸大家來受持,勸大家傳播這個法。一直到這個最後,這個流通分,看起來比正宗分還廣,有些人認為這樣分判合不合理呢,剛才我們前面說了,蕅益大師的《彌陀經要解》正宗分也不是太多。
啊,是這樣的,一直到「皆悉歡喜奉教修行」,這都是流通分。流通的意思就是讓大家傳播傳布。那麼圍繞這個核心,那我們看這個經文,後面的講都是勸大家信解受持,去做的,是這樣的。
好今天講到這裡。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