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恩墓位於十三陵、思陵旁邊,是崇禎皇帝的陪葬墓。
王承恩(?—1644年),明末著名太監,河北省邢台縣白岸鄉白岸口村人,屬太監曹化淳名下,官至司禮秉筆太監,是崇禎皇帝的心腹太監。後來崇禎皇帝飲恨煤山之時,王承恩陪著崇禎皇帝,也在旁邊自殺,為崇禎帝殉葬。後世念其忠誠舊主,就把他陪葬在思陵邊上,屢有稱讚。拜祭思陵之時,順道也對王承恩墓進行拜祭。清朝順治帝感其對舊主的一片忠心,為其修建墓地。 王承恩墓坐西朝東,墓地現存墳冢及三通石碑。
東側第一通碑高2米,正面由吳下倪欽題行書刻「王承恩墓」。
基座四周浮雕題材為「龍馬負書」、「犀牛望月」等神話傳說。
第二通碑高4米,螭首龜趺,
碑首有「敕建」字樣,
碑文800字,順治十七年,由清順治皇帝親自撰寫。
緊靠墓前的碑高2米,螭首方趺,此碑現在已經斷為兩截,後進行修復。碑首有「御制旌忠」四字,碑座所刻為草龍圖案。
碑正面為碑文,240餘字,是順治二年營建思陵時,順治帝為褒獎王承恩而撰寫的。碑陰為王承恩生前曾經擔任過的官職的總匯——「王承恩之墓」。
最後面為墳冢——直徑6米的土堆。 太監在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只不過是,好名聲的不多。遠有秦朝趙高,指鹿為馬;漢朝十常侍,禍亂朝綱;唐朝末年,太監干預皇帝廢立。只是個別現象而已,只是到了明代,太監名人輩出。成祖時鄭和、英宗時的王振,憲宗時的汪直,武宗時的劉瑾,萬曆時的馮保,熹宗時的魏忠賢,更是當上了九千歲。王承恩與他們比起來真是小巫見大巫了。
為什麼在明朝會出現,大太監輩出的時代呢?在明朝有兩套班子,一套是朝廷上的朝臣,他們對朝廷負責,對皇帝負責;另一套是太監,他們有自己的權利機關,他們只對皇帝負責。在重要的崗位上,都有太監的職位。如負責帶兵打仗的是朝臣,而太監負責監軍。也就是監督軍隊,直接向皇帝報告。這就不難看出,有時候皇帝更相信太監,明朝太監有著很大的權利,所以名人輩出。
關於王承恩墓還有另外兩種說法,一說在雲南彌勒縣朋普鎮小普特村。說是王承恩的門生孔志周等3人,到京城將其骨灰運回雙龍營(今小普特村)安葬。王承恩被安葬在雙龍營後,門生感其恩情,於是立高碑修大墳。只憑村裡人說,沒有什麼物證,很難成立。
另一種說法在山東遷安。《昌平外史》編輯人麻兆慶,民國時,曾經有過這樣的記載,與人提到王承恩墓,那人說:王承恩是其遠祖,墓在家鄉遷安,年年祭祀。只此記載,也不為證。
本人更認可,昌平十三陵的王承恩墓是真的。
一個前朝的太監,死後被新王朝的皇帝,兩次以皇帝的名義書寫碑文,加以紀念。(第一次是順治二年,應該是別人代寫的,因為那時順治帝才七、八歲的孩子;)是絕無僅有的,是無上之殊榮。忠於舊主,是後世王朝所推崇的,而背叛舊主,投敵賣國,終究為世人所唾棄。像明末之洪承疇、錢謙益在關鍵時刻識時務,投降大清,保全性命。到乾隆皇帝時編寫二臣錄,都榜上有名,永遠被釘在了恥辱架上了。而王承恩,以身殉國,忠於舊主,也將為後代所歌頌。
推薦閱讀:
※十三陵遊記!
※明代宗朱祁鈺,為何成為唯一一個沒有葬入明十三陵的皇帝?
TAG:十三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