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陳平傳:足智多謀的一代傳奇帝師

陳平是西漢王朝的開國功臣,足智多謀,用奇計輔佐劉邦奪得天下。陳平和張良都可以被稱做是一代帝王師,通過自己的智謀屢次幫助劉邦度過難關,是劉邦可以倚靠的智囊團。

  但是後世在評價二人時常有不同的說法,突出陳平的是一個「奇」字。做人奇,處事奇,計謀更奇,所以我們說陳平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

  這個傳奇色彩也體現在歷史上關於陳平的負面新聞很多,比如「陳平盜嫂」、還有陳平收受賄賂,陳平在戰爭中善於使用反問計專會挑撥他人關係等,但這些都不妨礙他後來成就一番大事業,最終成為一位千古流傳的人物。所以我們說陳平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正是因為後人對他生前身後的不斷演繹,更增添了他人生的傳奇色彩。

  司馬遷在寫作史記時,把陳平列入「世家」,當時在秦朝末年,才俊輩出,可以被列為世家的,司馬遷只寫了六位,而陳平就是其中一位,可見,陳平能夠位列其中,說明了後人對他的功績是持肯定態度的。

  社宰分肉初顯大志

  陳平,出生年不詳,約逝世於公元前178年,是陽武(今河南原陽東南)人。陳平年輕的時候家中很貧窮,同哥哥陳伯還有嫂子一起生活。陳平出身於一個農民的家庭,但他不喜歡種地,卻非常喜歡讀書,愛鑽研黃老的學說,有很大的志向。他家裡種著三十畝田地,平時陳伯在家種地,陳平對家裡的活不聞不問,經常外出求學,他的哥哥陳伯靠著種地這點微薄的收入供陳平到各地去遊學,使他增長見識和擴充他的學問。根據《史記》上記載,說陳平長得身材高大,儀錶堂堂,是個典型的美男子。村裡的人看到陳平出身於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但是人長得氣宇軒昂,沒有一點挨餓受苦的樣子,於是就很好奇地問他:「你家裡那樣窮,你究竟吃了什麼能長得這麼魁梧?」陳平的嫂子聽到了這樣的話,早就對他平時不從事勞動很怨恨,就嘟嘟囔囔地埋怨說:「也就是吃糠咽菜罷了,家裡養著個這樣的小叔子,還不如沒有呢!」這話讓陳平的哥哥聽到了,非常生氣,趕走了他的妻子並休棄了她。

  從這個舉動來看,陳伯是堅信自己弟弟將來一定能出人頭地,所以自己是心甘情願為弟弟陳平付出,從後來陳平所成就的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來看,陳平也確實沒有辜負兄長對他的期望。

  等到陳平成年之後,到了婚配的年齡,為挑選合適的結婚對象可是費了不少周折。因為陳平家裡很窮,富人家誰都不肯把女兒下嫁給他,可是陳平也有個犟脾氣,窮人家的女孩子他還不願意娶。於是,過了很長一段時問,他們鄉里有一個叫做張負的有錢人,他的孫女嫁了五次人,可是丈夫都死了,人們說她「克夫」,因此沒有人再敢娶她。但陳平卻對那些「克夫」之說嗤之以鼻,主動提出要娶張負的孫女為妻。從這點就可以看出陳平為人處事和別人不太一樣,顯示出了他性格中「奇」的一面。於是陳平就創造機會和這個有錢人張負見面。張負見到陳平後,一眼就相中了這個高大魁梧、氣度不凡的小夥子。並且隨後,張負隨陳平到他的家中查看了解,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雖然陳平家非常簡陋,只能拿一領破席當門,勉強充當門面,但是在門外有很多貴人留下的車輪的印跡。於是張負回家後,對他的兒子張仲說:「我決定把孫女嫁給陳平了。」張仲很不理解,問道:「您到底看中陳平哪點了,他們家那麼窮,並且陳平這個人又不愛從事勞動,成天遊手好閒,靠著他哥哥養活,全縣的人都恥笑他的做法,您為什麼還要把我的女兒嫁給他?」張負回答:「你只知其一,不只其二啊,像陳平這樣一表人才的人物,哪能長久地安心居於貧寒卑賤之中呢?別看陳平現在雖然很窮,但是我相信他以後一定會大有出息的。」看來,這個叫張負的富人還是很有遠見的。於是,張負為孫女準備了豐厚的嫁妝,在孫女出嫁前,告誡他的孫女一定要謹慎地侍奉丈夫,不能因為自己家裡有錢就表現出傲慢無禮的樣子。張氏之女嫁到陳家後,把家裡治理得井井有條,陳平很慶幸自己得到了一位十分難得的賢內助。並且張家的女子嫁過來之後,帶過來很多的嫁妝,從此以後,陳平家的生活日益寬裕,這都為陳平以後開展各種社交活動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起初,陳平在鄉里擔任社宰一職,這是一個十分低微的職務。具體職責就是每當鄉里有祭祀土地神活動的時候,主持向眾人分割祭肉的工作。陳平每次為百姓分祭肉時,把肉都分配得很均勻,讓每一位得到肉的人都很滿意,於是父老鄉親們都說:「這個陳平分肉分得真公平!」聽到這樣的話,陳平感慨地說:「唉,假如日後有機會讓我陳平主宰天下,我也會像分割祭肉一樣把天下的事情處理得非常公平合理。」言談之中透露出遠大的志向。

  從陳平年輕時所做出來的這一系列的事情,不事田產喜好交遊、娶妻、借分肉抒發志向,都顯示出他不同尋常的品質,也顯示出他性格中「奇」的一面。

  三次擇主終得漢心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揭開了武裝反抗暴秦統治的序幕,一時間,天下大亂,群雄並起,此時的陳平哪裡肯安於在鄉中做一個默默無聞的人,所以也在找準時機打算在亂世中成就自己的一番霸業。

  不久,陳勝手下的部將周市平定了魏國地區,擁立魏公子咎為魏王。公元前208年六月,魏王咎率領部隊與秦軍在臨濟(今河南封丘東)這個地方交戰,陳平看到這個情況,於是就辭別了自己的兄長,同本族的幾個年輕人一起去投奔魏王咎。魏王任命陳平為太僕,這是一個掌管車輛、馬匹的職位,沒有什麼實權。隨後,陳平幾次向魏王獻策,都沒有被採納。這時,開始還有一些人在魏王的面前說陳平的壞話,魏王也不加判斷就聽信了這些話,從此對陳平就開始疏遠了。陳平看這個樣子,知道魏王咎不是那種能成就大事業的人,跟著他也不會有什麼出息,於是就毅然離開了魏王咎,投奔項羽

  當時項羽和他的叔叔項梁率領的義軍攻城拔寨,已經打到黃河邊上了,成為當時反秦鬥爭中勢力很強的一支力量,陳平投奔項羽後,跟隨項羽入關打敗了秦國,項羽賞賜給他卿一級的爵位。後來,殷王反叛楚國,項羽加封陳平為信武君,命他率領一支隊伍前去攻打殷王,陳平出征後,很快擊敗了殷王凱旋歸來,項羽非常高興,拜陳平為都尉,並賞賜給陳平很多黃金,陳平覺得投奔項羽的選擇是正確的,英雄有了用武之地。但是好景不長,過了不久,公元前205年春,司馬卯背楚降漢,使得漢王劉邦得到了殷這個地方。項羽知道了這件事情大怒,把滿腔的怒氣都撒在先前參加平定殷王反叛的陳平等將士的身上,決定把他們都殺掉,從這裡也可以看出,項羽是一個牛性很殘暴的人。陳平聽到了這個消息,當然不願意在尚未乾出一番事業時就被殺掉,而且通過這件事情,他也看出了項羽的弱點,雖然英勇善戰,但充其量也就是一介武夫,性格暴躁,喜怒無常,和魏王咎一樣,也不是一一個可以成就大事業的人,於是,陳平再次仗劍而逃。

  在陳平出逃的過程中,還有一段非常有趣的小插曲,表現出了陳平的機智,這種品格也成為他以後屢屢能為劉邦出奇計度過難關的基石。

  話說陳平逃出了項羽的大營,天快黑的時候,他逃到了黃河邊,請船夫送他過河。船夫見他一個氣宇不凡的美男子單身獨行,又背著寶劍,就懷疑他是逃亡的將領,腰中一定藏有金銀珠寶,就盯著陳平,打算殺掉他。陳平看出了苗頭,非常害怕,但是陳平為人非常機靈,立刻想出一個主意,他馬上脫了自己的衣服,扔在船上,赤身露體地幫助船夫撐船。

  船夫看他腰間什麼也沒有,並且衣服掉在船上,如果裝有金銀的話,也該發出聲音,但是什麼聲音也沒聽到,於是就知道他身上沒有什麼貴重的東西,也就打消了加害他的念頭。於是一場兇險,竟被他輕而易舉地化解了。

  陳平渡過黃河後,在老朋友魏無知的引薦下,投靠了漢王劉邦。陳平和劉邦交談後,劉邦很欣賞陳平,當他知道陳平原來在項羽營中擔任的是都尉一職,於是也就任命為陳平為都尉,並把他留在自己的身邊,讓他做參乘,並命他監護三軍將校,給了陳平很大的權力。這樣一來,引起了劉邦手下的很多將官的不滿,他們認為陳平只不過是一個降將,並且也不知道陳平的本事到底有多大,有什麼資格來監管三軍呢,所以大家一個個對劉邦的這個決定都非常有意見。周勃、灌嬰趁機跑到劉邦面前說陳平的壞話:「您不要被陳平的假象所迷惑,別看他長得英俊瀟洒,可那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他的人品非常不好,聽說他原來在家裡的時候曾和他的嫂子私通。並且他為人不忠誠,先是投奔魏王咎,在那裡不得志就逃了出來歸附了楚王項羽,後來又背叛了項羽,前來歸順您。這種隨風倒的事情可不是正直的人能夠做得出來的。現在承蒙您的器重,讓他做了高官,可是我們聽說,他總是收受將領們的錢財,如果誰給的多,陳平就給他們很多的好處,如果有的將官給的少,陳平就會給他們穿小鞋。由此看來,陳平是一個人品極其惡劣的小人啊。您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被他的假象所蒙蔽啊!」劉邦開始不相信,但是聽得多了,就對陳平產生了疑心。於是把魏無知叫來,責問他:

  「軍中很多人都反映陳平這個人不怎麼樣,你為什麼還向我推薦他呢?」魏無知對此是這樣解釋的:「我向您推薦陳平是因為他的才能,而不是根據他的品行。現在如果有人具有尾生、孝已那樣的品行,(註:尾生:這是個歷史故事中的人物,說的是一個男子叫做尾生,與一個女子相約,那個女子三天都沒有來,這時發了大水,尾生也沒有離開約會的地點,抱著橋柱被淹死了。於是尾生成了後世守信用人的代名詞;孝已:著名的孝子,是殷高宗的兒子,因為孝順他的父母而聞名)但他們不能為您在戰爭中出謀劃策,這樣的人雖然德行很高,但您要這樣的人又有什麼用呢?現在楚漢對峙,我向您推薦的是能夠為您出奇謀的人,您只要看他的計謀是否對您完成統一霸業有用,至於他的個人生活,比如別人說的他私通嫂子、收受賄賂,又有什麼可放在心上的呢?」

  劉邦聽了這樣的解釋,覺得有點道理,但還是有點半信半疑,於是就把陳平親自叫來,質問他,為什麼要多次投奔不同的人,是不是以後對自己也會是那樣,陳平不慌不忙地說:

  「我當初侍奉魏王,確實是真心投奔,但是魏王根本不採納我的建議,所以我在他那裡呆著也沒什麼意思。於是我就又追隨了項羽。但是在項羽軍營中呆了一段時間後,我發現項羽這個人愛猜忌,他所信任、寵愛的人,不是那些項氏宗族的就是他妻家的兄弟,我即使有蓋世奇才在他那裡也得不到施展,所以我就又離開了他。後來我聽說漢王您能夠知人善任,所以前來歸附大王。但是我是空身而來,不接受錢財就沒有開展工作的資本。現在反正也把話都說開了,如果您認為我的計謀可行,就請您不計前嫌,採納我的意見;如果您認為沒有什麼可值得採用的,所有的錢財都在這裡,請允許我封好送還官府,並請求辭職回家。」陳平這招實在厲害,以退為進,用心打動了劉邦,消除了劉邦對自己的懷疑。聽完陳平的話,劉邦向陳平道歉,並重重地賞賜陳平,以後,給了陳平更多的信任,再也不聽信他人誹謗陳平之言了。從這件事看來,陳平是一個非常機敏的人,摸准了劉邦的脾氣和需要,從而為自己贏得了信任和施展才能的空間。由於劉邦充分信任陳平,從此,軍中的各位將官也就不再說什麼了。

  善出奇計建功立業

  後世人在評價陳平時,高度評價的是陳平的計謀。在陳平輔佐劉邦的過程中,也確實提出了很多出奇制勝的策略,一次又一次幫助劉邦化險為夷,能夠讓劉邦日後東山再起。陳平給劉邦出的計謀有很多,但被後人稱道的多是陳平的六次主要的計謀。

  1、連施反問計,離間鍾離昧、氣死范增

  從公元前206年起,楚漢相爭進入了最激烈的階段。在這段時期,劉邦聽從了陳平的建議,趁著項羽攻打齊國的當口,率領50萬大軍攻佔了項羽的大本營彭城。劉邦佔領了彭城之後,老毛病又犯了,像當初進入咸陽的時候一樣,又開始沉湎於酒色,再加上認為自己兵多將廣,於是放鬆了警惕。但是漢軍雖然號稱有50萬之眾,但多是臨時歸順的諸侯軍,軍心不齊,所以又給了項羽反撲的機會。項羽命令大將龍且和鍾離昧帶20萬人馬繼續平定各國,而自己帶上范增、項莊、季布等大將殺回彭城,劉邦還沉浸在溫柔鄉中,沒有料到項羽會給他來個回馬槍,結果讓項羽打了個落花流水,漢軍在戰爭中元氣大傷,劉邦帶著少數殘兵敗將落荒逃到滎陽城,結果又被乘勝追擊的楚軍團團圍住,這一圍就是兩年,在此期間又斷絕了漢軍的糧草運輸通道。無奈之下,劉邦請求割讓滎陽以西的土地來講和,但遭到了項羽的拒絕。面對這危機的形勢,劉邦心灰意冷,沮喪地對陳平說:「這天下你爭我搶,什麼時候能得到安寧啊?」陳平見劉邦向自己問計,便胸有成竹地說:「您不必困擾,據我對時局的觀察和分析,天下的情勢正在發生變化。眼下只要您能夠彌補自己的短處,多吸收別人的長處,得到天下肯定是早晚的事。」劉邦見陳平話裡有話,忙問:「此話怎講?」陳平接著給劉邦分析:「項羽待人謙恭有禮,愛護有加,那些具有高尚節操、講究禮儀的人都願意歸順他。但是真正到了論功行賞的時候,項羽又表現得很小氣,捨不得拿出更多的土地和封號給這些追隨他的人,所以很多的人後來又離他而去。但是相比之下,恕我直言,大王您傲慢又缺乏禮儀,所以很多具有清廉節操的士人都不願意前來歸順您,但是您很大方,捨得給別人封賞,所以那些圓滑勢利、沒有骨氣的人就願意來歸附漢王您。如果現在你們各方能去掉自己的短處,吸取對方的長處,這樣不管是誰,隨便招一招手,天下就能安定了。我現在有一個主意可以幫助您擺脫現在的困境,不知道您是否願意一試?」劉邦一聽喜出望外,說:「趕緊說來聽聽。」陳平說:「在項羽身邊剛直的臣子也不過就是亞父范增、鍾離昧、龍且、周殷等幾個人罷了。大王生性大方是您的優點,這時您如果能捨得拿幾萬斤黃金出來,讓我去打點楚軍那邊,我就可以見機施行反間的計謀,離間他們楚國君臣的關係,讓他們互相產生懷疑之心,項羽這個人生性愛猜疑,不辨是非,如果他聽信了讒言,一定會對他周圍的將領產生猜忌,他們內部一定會不團結,這樣,您帶領漢軍趁機發兵攻打他們,擊敗楚軍是一定的了。」劉邦願意試試這個辦法,於是就從倉庫中撥出四萬斤黃金給陳平使用。陳平利用這些黃金買通了楚軍中的一些將領,讓這些人在軍營中散布謠言說:「現在項王的大將鍾離昧,立下了很大的戰功,但是始終不能另闢土地而自立為王,所以,他已經私下裡和漢王約定好了,計劃聯合起來共同消滅項王,而分佔項王的國土。」不久,這些話就傳到了項羽的耳朵里,項羽果然起了疑心,對鍾離昧產生了懷疑,開始對鍾離昧產生了戒心,以後凡是在戰爭中遇到什麼重大的事情也就不再跟鍾離昧商量了。

  為了進一步清除項羽身邊的謀臣猛將,陳平的下一個目標就是范增。范增是秦末居巢(今巢湖市)人,他是秦末農民戰爭中為項羽出謀劃策的主要謀士,史書上評價他是「年七十,素居家,好奇汁」,所以被項羽尊稱為「亞父」。為了拔掉這個硬釘子,陳平決定再次使用反間計。

  正好此時來了個機會,因為項羽已經對鍾離昧等人有了疑心,怕其他人也會對自己起異心,所以就派使者到漢軍那裡去探聽下虛實。陳平見機會來了,眉頭一皺,計上心來。當項羽的使者來到劉邦營中,陳平讓侍者準備好十分精緻的餐具,並端上精美的食物,當使者剛一進屋,就被請到上座就餐,還不斷勸酒。在吃飯的空檔,陳平再三問起亞父范增的起居狀況,極力讚歎范增,並低頭貼近使者小聲問:「你這次來,亞父范增對你有什麼交待嗎?」使者大惑不解,問:「我是項王派來的,不是亞父派來的。」陳平聽了,故作吃驚地說:「我們還以為是亞父派來的人呢!你怎麼不早說?」吩咐手下的人撤去精心準備的上等酒席,隨後把這名使者領到另一間簡陋的客房,改用粗茶淡飯招待他。並且立刻沒了剛才熱情客氣的態度,顯出滿臉的不高興,並不再搭理這個使者,轉身出去了,使者沒想到會受到這樣的羞辱,非常生氣。

  這名使者回到楚營後,把在漢軍營中的所遭到的不同待遇一五一十地都告訴了項羽,於是項羽更加相信了自己的直覺,對范增的疑心大為加深。此時,范增向項羽提出建議,要加緊攻城,不要給劉邦等人以喘息的時間,但是項羽卻一反常態,拒不聽從。范增並不知道項羽為什麼會這樣,他正為項羽不昕自己的勸告而苦惱時,知道了外面說他私通漢王的謠言,范增感到項羽已不再向以前那樣信任自己了,覺得自己呆在項羽身邊也就沒有多大的意思了。范增猶豫再三終於決定向項羽辭行,他對項羽說:「天下的大事已經基本定了,希望大王您能繼續完成接下來的事業。我的年歲大了,身體又不好,請您讓我回家養老吧!」項羽反正已經對范增有了疑心,所以對范增的辭行就一口答應了,沒有任何挽留的意思,同意了他的請求,還派人護送他回家鄉。范增其實並不想真的離開項羽,但事已至此,也就無可奈何地啟程了。他一路走,一路哀嘆,想著自己年老之際追隨項羽,原想成就像姜太公那樣的一番事業,但是現在所有的理想都灰飛煙滅,真是傷心不已。年邁的范增,哪裡經受得住這樣的打擊,在返鄉的路上,當走到了彭城這個地方的時候,氣得背上生了一個毒瘡,不久毒瘡發作而死。就這樣,項羽手下唯一的一個著名謀臣,竟這樣被陳平略施小計除掉了。消息傳到滎陽漢軍營中,漢軍上下一片歡騰鼓舞。劉邦還特地設下宴席為陳平慶功。在酒席問,劉邦親自端著酒杯來到陳平跟前,說:「先生,您這次可是首功一件啊,您為我漢軍掃除了最難對付的勁敵,我誠心地敬您一杯!」言談之中透露出對這位老師的敬重。確實,這次「妙計除范增」為劉邦日後戰勝項羽奠定了基礎,並且劉邦也從陳平身上學到了很多施展謀略的辦法,為他日後治理漢朝提供了借鑒。陳平從這個角度上講,不愧是劉邦的良師。

  2、派眾女子出城,巧解滎陽之圍

  過了一段時間,當項羽知道中了陳平的反問計,氣死了范增後,大怒,在公元前203年5月,對滎陽城發起猛攻。當時的形勢非常危急,就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陳平又給劉邦獻計說:「請您快寫一封詐降信給項羽,就說您會在滎陽城的東門向他投降,他一定會把他的主力部隊集中在東門外。這樣,我們再想辦法把他在其他三門的士兵引到東門口來,如果項羽中計後,您就可以帶人從西門衝出去了。」劉邦同意了陳平的意見,接著問:「如果項羽在東門沒有見到我,又怎麼能中計呢?」陳平聽了這話,微微一笑,領著一個長得很像漢王的士兵來見漢王,說讓他化裝成漢王您的樣子出去詐降,把敵人的兵力吸引到東門這個地方,然後您就可以帶人從西門突圍了。劉邦大呼妙計。

  第二天,天還蒙蒙亮,漢軍便開了東門。陳平派出二千多名婦女,一批一批地從東門魚貫而出,浩浩蕩蕩,蔚為壯觀。楚軍哪裡見到這樣的陣勢,非常好奇,都想湊過來想看個究竟,於是都爭先恐後地湧向東門。這時突然有人高聲喊:「漢王來了!」大家抬頭一看,果然見東門外駛出一輛車,由儀仗隊開道,「漢王」端坐其上,相貌威嚴,非常有氣勢,但因為相隔很遠,很多人看不清楚「漢王」的面容。等車子越駛越近,項羽等人才發現車上坐的人並不是漢王劉邦,大呼上當,一怒之下殺了這個假扮劉邦的士兵,但是此時真正的漢王則趁著東門的這股混亂,早已經衝出西門,帶著陳平、張良、樊噲等近臣殺開一條血路,向關中方向逃去了。至此,滎陽城之圍就此解除。

  雖然,陳平的這個計謀確實奸詐了點,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經常不按常規套路出牌,但是正因為這樣,才顯現出陳平「奇」的謀略特點,人「奇」,設計更「奇」。

  3、暗示劉邦計封韓信,穩住這支攻打項羽的盟軍

  漢四年(公元前203年),漢軍大將韓信打敗了齊國,軍威大振,借著勝利的勢頭,韓信想自立為假齊王,就派使者把這件事稟報給漢王。當時劉邦受傷駐紮在廣武一帶,與楚軍正處在相持階段,雙方都不能很快的取勝,劉邦正為戰事感到焦頭爛額呢。此時,韓信的使者帶著使命前來拜見劉邦,劉邦一聽韓信的要求,立即勃然大怒,竟當著韓信使者的面破口大罵:「我被困在這裡這麼長時間了,天天盼著他發來援兵來解救我,現在這個韓信不但不來幫助我,卻要自立為齊王!」剛罵到這裡,感覺桌子底下有人踢了自己,劉邦一愣,連忙住口。原來是坐在劉邦身邊的張良和陳平同時踢了漢王,因為兩人都知道,韓信善於用兵,此時擁兵自重,且遠在三齊,劉邦對他是鞭長莫及,所以根本沒有能力阻止他稱王。與其這樣不如順水推舟,送韓信個人情,也能更好地穩住韓信共同對抗強大的項羽。

  而劉邦是多麼聰明的人啊,立刻反應過來,在這種危急的時候,千萬不能給自己再樹立一個敵人了。於是順著剛才的話音,繼續罵道:「韓信這個小子,真沒出息。大丈夫當什麼假齊王,要做就做真齊王。我決定加封他為齊王,不要做什麼假齊王!」於是,很自然地封韓信為齊王,穩住這支十分重要的力量,避免了漢軍的分裂。因為劉邦平時就非常喜歡罵人,所以韓信的使者也就沒有起什麼疑心,回去對韓信稟告了這個加封的消息,韓信從此感恩戴德,以後無論誰再來勸說,他都不忍心忘恩背棄漢王劉邦,最後終於率領大軍打敗了西楚霸王項羽,為劉邦統一天下起了決定性作用。而也多虧了當時張良和陳平踢了劉邦一下,才不至於劉邦犯下大錯。雖然在後人的眼中,這次「桌下踢劉邦」的處理方式,功勞在於張良,但是我們不能不承認,所謂「英雄所見略同」,在那種關鍵的時刻,陳平當然不會事先和張良商量好一起踢劉邦,使劉邦迅速做出正確的決斷,所以,這兩位謀士能如此迅速地分析當前局勢,權衡利弊,給劉邦提出正確的意見,真是恰到時機啊!劉邦有了這兩位老師充當左膀右臂,後來戰勝項羽也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4、請君人瓮,設計擒韓信

  公元前202年12月,項羽的軍隊被團團包圍在垓下,最終中了漢軍的「十面埋伏」之計,全軍覆沒,退至烏江後因無顏見江東父老,就在江邊自殺身亡了。自此,為期四年的楚漢戰爭終於以劉邦的勝利而告終。

  公元前202年2月,劉邦稱帝,史稱漢高祖。為了遏制韓信的力量,劉邦把韓信調離了他自己的根據地——齊地,封了他個楚王的稱號,實際是剝奪了韓信統兵的實權。韓信對此當然是非常怨恨了。於是過了不久就有人上書告發楚王韓信打算謀反。劉邦向朝中的各位大將徵詢對此事的處理辦法,很多人都說:「對這種忘恩負義的小子還有什麼情面可講,趕緊出兵,除掉他。」但是,高祖劉邦認為這種方法太魯莽,不是上策,所以一直也沒有同意。過了一段時間,劉邦就去向陳平討教,詢問制服韓信的妙計。陳平開始不肯出主意,但禁不住劉邦一個勁兒地追問,並說:「我計劃聽從大多數的人意見,即將派兵前去討伐他了,但還沒有最後做決定,你看這個主意怎麼樣?」聽劉邦這麼說,陳平不置可否,只是反問高祖劉邦:「這次有人上書向您告發韓信造反的這件事情,還有別的人知道嗎?」劉邦說:「應該沒人知道了。」陳平又問:「韓信本人知道嗎?」劉邦回答:「我知道這個消息後,就馬上封鎖了這個消息,所以,他也應該不會知道的。」陳平低頭想了一會兒,說:「陛下,我想問您一個問題,您看您的軍隊比韓信的軍隊厲害嗎?」劉邦回答:「可能比不上韓信的軍隊訓練有素。」陳平又問:「那在您手下的戰將中,您認為有誰在戰場上能打得過韓信呢?」

  劉邦又如實回答:「應該找不出一個這樣的人。」陳平接著給劉邦分析:「照您的說法,您的軍隊實力不如韓信,將領又遠非韓信的對手。現在您反而要出兵去攻打韓信,這是您去挑起事端,如果一旦引起戰爭的話,那勝負就很難預料了。您現在要是做出對韓信出兵的決定,我真是很為您擔心啊!」劉邦一聽,非常著急,連忙抓住陳平這根救命稻草,因為他知道陳平足智多謀,總能在危急時刻為他想出一個萬全之策。這時陳平不慌不忙地說:「在古代的時候,每隔一段時間,天子總是常常要在全國各地巡行,來會見各地的諸侯。我聽說南方有個叫雲夢澤的地方,您不妨裝作出遊雲夢澤的架勢,到那時候您一定會在陳州這個地方來會見各路諸侯。您想啊,陳州屬於楚地的西界,當楚王韓信聽說天子出遊天下,況且是到了他所管轄的範圍,他當然會來拜見您。這樣您不就可以趁此把他抓起來。這樣根本不用大動干戈,只需要幾個強壯的武士就足夠了。」

  不出陳平所料,當劉邦巡幸到陳州時,韓信果然在郊外迎接聖駕。劉邦趁機讓早就埋伏在兩邊的武士把韓信捆得結結實實,根本不容韓信辯解,就把他投入到囚車中。

  後來,劉邦也覺得韓信功勞太大,要是貿然處死他,似乎在情理上說不過去,又因為沒有找到確鑿的證據,所以很快,劉邦就把韓信釋放了。但是,通過這件事,高祖劉邦對韓信的戒備加深了,之後罷免了韓信楚王的頭銜,把他貶為淮陰侯,讓他留居京城,不讓他再到外地任職,徹底把韓信架空了,從此以後,韓信也就不能再有所作為了。陳平的這一計謀,雖然似乎卑鄙了點,但是客觀上避免了一場戰爭,緩解了人民的痛苦,並消除了圍家再度分裂的危險,維護了新王朝的統一與安定。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講,陳平也還是劉邦的好老師且有很好的效果。

  5、計獻美女圖,巧解「白登之圍」不過最能體現陳平智慧的當屬「計獻美女圖,巧解白登之圍」了。

  再說劉邦建立漢朝後,忙於鞏固新生的政權,一時間無暇顧及塞外的情況。在這個時候,長城北面的匈奴首領率軍趁機南下,計劃攻擊太原。這個消息傳來後,公元前200年冬,劉邦決定御駕親征,帶領大軍二十餘萬,浩浩蕩蕩開赴北邊前去迎敵。當劉邦帶兵走到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東北)這個地方時,在白登山(今大同市東面)遭到了匈奴冒頓單于四十萬精銳騎兵的包圍。當時,冒頓單于兵強馬壯,派人分扎在各個重要的路口,截住了漢兵的後援。所以,一下子把高祖劉邦置於進退兩難的境地。當時正是隆冬臘月,天氣異常寒冷,一連幾天都是雨雪不斷。就這樣一連被匈奴兵圍困了七天七夜。在這七天七夜中,漢軍個個凍得手腳發僵,因為被匈奴兵切斷了後援,糧食供給一時中斷,當時的情形真是饑寒交迫,危在旦夕啊!高祖愁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心想,莫非要被困死在這白登山。

  隨軍出征的陳平也很著急,沒有一天不在想著脫離困境的辦法。有一天,陳平又登上山頭,在思考突圍的辦法,突然看見冒頓單于和他的愛妃閼氏在山下騎馬,兩人面帶微笑,不時低聲交談,一副情深意切的樣子,任何明眼人都可以看出冒頓單于對這個女子非常寵愛。

  陳平不禁計上心來,他想,真是不出陳平所料,當劉邦巡幸到陳州時,韓信果然在郊外迎接聖駕。「英雄難過美人關」,看來這個冒頓單于也不例外啊。既然不能從冒頓單于的身上打開缺口,不妨在他的愛妃閼氏的身上打打主意喲。想到這裡,陳平趕忙叫來一一個帳下小卒,讓他充當漢朝的使臣,在他的耳邊低語幾聲,這個小卒心領神會地笑了,於是乘著大霧下山私下裡去拜見閼氏。再說這個閼氏聽說山上來了一位漢軍的使者,就讓左右退下,召見了他。這個漢朝使者按照陳平的吩咐,向閼氏獻上了許多的金銀珠寶,聲稱是漢皇帝送給閼氏的一點小意思,接著又從懷中取出一幅圖畫,說是漢帝請閼氏轉給冒頓單于的。閼氏哪裡見過這麼多的奇珍異寶,頓時喜出望外,愛不釋手,二話不說就收下了。可當她打開使臣獻上來的那幅圖畫,發現畫上畫的是一名絕色的美女,容貌身姿遠在自己之上,立刻心生妒意,便問:「獻上這幅美人圖是幹什麼用的?」漢使見到閼氏的態度發生了轉變,更是裝出一副虔誠的樣子,回答說:「我們漢朝的皇帝被冒頓單于包圍在白登山上已經七天七夜了,現在正值天寒地凍,兩軍這樣相持對任何一方都沒有什麼好處,所以我們的皇帝非常願意罷兵和貴軍講和,特派我來獻上金銀珠寶給您,想請您代他向單于求情。但是,我們又擔心單于不答應,就準備把我們國內的第一美人獻給單于。可是現在因為美人不在軍中,所以先把她的畫像呈上。請您一定要明察我們求和的誠意啊!」

  聽到這裡,閼氏非常不高興,說:「這副圖就不用了,趕快拿回去吧!」漢朝的使者看到有機可乘,接著說:「其實我們的皇帝也覺得把美人獻給單于,可能會奪了單于對您的寵愛。但是我們這樣做真的是事出無奈。但是如果您能幫助我們在單于面前多說些好話,能夠解除我們當前的困境,我們也就自然不會把美人獻給單于了,情願再給您多送點兒金銀珠寶。這不是個兩全其美的好辦法嗎?」聽到漢使這樣說,閼氏的臉色好多了,說:「請你回去轉告你們的皇帝,這件事情就交給我周旋,儘管放心好了。」說完,將那幅美女圖交還給使者,使者轉身就回去了。

  漢朝的使者走後,閼氏仔細想了想,如果真的照那個漢朝的使臣所說的,假如很長一段時間漢帝不能突圍,他就會把他們國家的第一美女獻給單于,那自己不就要失去單于的寵愛了嗎?她越想越害怕,於是,回到後營後,馬上找到單于,對他說:「大王,我在軍中得到可靠的消息,說在很短的時問內,漢朝就會有幾十萬大軍前來救援,您要做好安排啊!」單于半信半疑地問:「你的消息可靠嗎?」閼氏早就想好了對答的話,說:「消息當然可靠。再說了,我們匈奴和漢軍彼此之間不要逼迫得太厲害,您想,您現在把他們的皇帝圍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漢人怎麼肯就此罷休呢?所以,那些漢人一定會拚命援救他們的皇帝。即使您打敗了漢人,完全佔領了他們的土地,但您也知道,我們匈奴人習慣了廣闊的大草原,也一定會因為水土不服而無法長住。但是如果您消滅不了漢朝的皇帝,等到不久他們的救兵一到,內外夾攻,我們不就要成為別人的俘虜了嗎,哪裡還談得上永久享受安樂呢?」說到這裡,閼氏潸然淚下,彷彿一朵帶雨的梨花。閼氏這一哭,哭得單于手足無措,急忙勸慰她說:「愛妃,別哭,那你說怎麼辦好。我全都聽你的就是了。」閼氏要的就是單于這句話,止住了哭泣,說:「大王您看,漢朝的軍隊被我們圍困了七天七夜,但是他們的軍中仍然沒有顯出任何的慌亂,我看一定是天上的神靈在保佑、幫助他們,所以說他們雖然有危險但最終會平安無事的。既然這樣,您又何必違抗天命,非得將他們趕盡殺絕呢?您不如順應天命,放他們一條生路,如果您執意逆天而行,恐怕以後會有什麼災難降臨到咱們頭上吧。」單于雖然對閼氏的話半信半疑,但是如果不照辦,又怕惹閼氏不高興,於是便在第二天,宣布從白登山撤軍。

  「白登山之圍」的解除,再一次印證了陳平善於打心理戰。所以後人在對比劉邦的這兩位帝師張良和陳平的時候,總是會說,張良的計謀是可以模仿的,但是陳平的妙計不具有可複製性。正是多虧了陳平一次又一次的出奇計,才使劉邦屢次脫離困境,所以,雖然陳平不是劉邦的嫡系,但是高祖劉邦對他的這位老師兼軍師仍然是非常敬重的。

  6、機智釋樊噲,巧妙保全身

  公元前195年,高祖劉邦經過連年的南征北戰,創傷發作病倒了。這次他的病勢非常嚴重,很長時間也沒有好轉的跡象。正在這個時候,前方又傳來消息說,燕王盧綰叛變,劉邦聽後大發雷霆,但是自己疾病纏身,不可能再御駕親征了,就派樊噲以相國的身份率軍代替自己前去討伐盧綰。樊噲走後不久,有人對高祖說:「朝中現在呂后權傾一時,樊噲是她的妹夫,聽說他打算和呂后串通一氣,等著皇上您百年之後圖謀不軌。您不能不提早提防啊。」

  高祖劉邦對呂后長期干預朝政,早巳心懷不滿,現在又聽說呂后跟她妹夫樊噲計劃串通一氣,意圖篡權,立刻感到情況非常嚴重,於是高祖決定臨陣換將。但是樊噲早已領兵出發了,劉邦想把他叫回來又怕引起樊噲的疑心,於是高祖找來他最信賴的老師陳平諮詢,最後,陳平建議高祖劉邦,不要打草驚蛇。陳平說,可以以自己的名義前往樊噲軍中假意傳詔,讓大將周勃偷偷地藏在車中,等到了軍營里,再宣布就地將樊噲斬首,由周勃奪將印取代樊噲。

  陳平等人臨行前,高祖囑咐陳平要儘快地把樊噲的頭取來,讓他檢驗,一解心頭之恨。

  陳平和大將周勃得到命令,立即動身。但是陳平心眼很多,他通過輔佐高祖多年的經驗,可以說非常了解高祖的個性。在路上,陳平對周勃說:「樊噲這個人可是輕易殺不得,因為他是皇帝的嫡系部下,早年跟隨高祖在沛縣起兵反秦,後跟隨高祖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又與高祖是親戚,可謂是皇親國戚,這樣的雙重身份,咱們可是輕易動彈不得他。現在皇帝正在氣頭上,說的很可能是氣話,萬一到時候他後悔了,可是我們也把樊噲殺了,我們豈不成了替罪羊了。再說,現在皇上病得這麼厲害,沒準也快堅持不了多長時間了,這段時間,我們又遠離京城,呂后和她的妹妹一定會趁機在皇帝身旁搬弄是非,到那時皇上難免會歸罪於咱們兩人的。」周勃一聽也覺得事態比較嚴重,一時沒了主張,便問:「照您這樣分析,難道我們不去抓樊噲了?」陳平說:「人還是要抓的,不然咱們在高祖面前也不好交差。咱們可以不把樊噲就地正法,可以先把他綁上囚車,再押送到長安,或殺或赦,就讓皇上自己再決定吧,這樣也可以給高祖一個考慮的時間。」周勃認為這是個兩全齊美的好主意。

  再說兩人到了樊噲的軍營前,陳平也不去軍營中見樊噲,而是讓人在樊噲軍營的附近築起了一座高台,作為傳旨的地方。接著派人拿著信符去把樊噲召來。樊噲得知只有陳平這個文官一個人前來,認為也就只是傳達平常的命令而已,也就沒有多加戒備,一個隨從也沒帶,自己一個人立即騎馬趕來接詔。誰知,剛到了高台處,大將周勃就從台後轉了出來,當即就把樊噲拿下,釘入了囚車,將樊噲打了個措手不及。接著,周勃又迅速趕到中軍大帳,代替樊噲執行將令,讓陳平押解囚車返回長安。當陳平走到半路的時候,忽然聽說高祖劉邦病故的消息。陳平想:現在朝中必然是由呂后主持政事,現在自己抓了樊噲,這下可糟了。但轉念一想,幸虧沒有當場殺掉樊噲,回去後也好和呂后交待。可即使是這樣,陳平也擔心夜長夢多,怕這個時候有人會趁機在呂后面前說他的壞話,當務之急一定要趕緊回到長安,把自己抓樊噲的事情向呂后解釋清楚。於是他立刻打馬趕往長安。恰巧路上遇到了呂后派來的使者,讓他駐守在滎陽。陳平一看形勢有變,馬上又心生一計,跌跌撞撞地闖入宮中,跪倒在高祖劉邦的靈前,放聲大哭,邊哭邊說:「您讓我去前線就地處決樊噲,可樊噲是朝廷重臣,卑臣哪裡有那麼大的權力去處置重臣啊,現在我已經把樊噲押解回來了,您睜眼看一看啊!」

  這話看似是說給死去的高祖劉邦聽的,可實際上是說給在一邊站著的呂后姐妹聽的,側面上也是在給自己表功。一旁站立的呂后姐妹聽說樊噲沒被處死,提著的心都放了下來。二人看到陳平淚流滿面的樣子,就都過來勸慰陳平。陳平趁機提出要求,表示自己想留在長安,這樣能夠更好的照顧呂后母子的安危。呂后看陳平是一片誠心,就答應了他的請求。之後又拜陳平為郎中令,讓他輔佐新皇帝劉盈。於是,陳平再度出任帝師,不久又得到了劉盈的信任。

  從這件事情的處理上,可以看出陳平的沉著和足智多謀,在朝中政權新老交替的時候,既保全了自己,從而避免了一場大災害,又在高祖劉邦死後重新確立了自己在朝中的地位。

  小心處事以退為進

  陳平擔任郎中令後,一心輔佐年幼的惠帝,充當起帝師的角色,對當時朝中劉氏家族與呂氏外戚之間的鬥爭似乎視而不見,不參加任何意見,採取了置身事外的態度。陳平的這副兢兢業業、盡忠職守的忠臣形象,既得到了新皇惠帝的信任,也博得了呂后的歡心。漢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相國曹參去世,惠帝劉盈任命安國侯王陵為右丞相,陳平為左丞相。

  陳平當了左丞相之後,手裡又有了實權,呂后又開始對這個足智多謀,善出奇計的陳平放心不下了。陳平為了打消呂后的戒心,義想出了對策。果然不久,呂后的妹妹呂媭幾次三番地向呂后反映陳平身為丞相,但是一點都不安心治理政事,每天只顧著飲酒作樂,流連於青樓場所,實在是不稱職。但呂后聽了些話,非但不生氣,反而心中暗暗歡喜,並且也沒有責備陳平。陳平見這個方法有了效果,於是就更加縱情酒色,呈現給呂后一副胸無大志的樣子,完全打消了呂后對他的戒備之心。陳平可謂用心良苦,在宮廷惡劣的環境下,只有小心處事,才能保全自身。

  不久,惠帝病死,呂后掌握了朝中的大權,劉氏家族勢力轉弱。當時諸呂專橫跋扈,文武官員和天下的百姓大都不滿意諸呂的統治。但是陳平能夠看清當前的形勢,決定不和呂氏家族硬碰硬,既不得罪呂后,但也絕不依附於諸呂,採取了以退為進的辦法。過了一段時間,呂后見自己已經大權在握,呂姓家族的勢力在朝中也是如日中天,所以想立諸呂為王,就先先試探右丞相王陵的意見。王陵,原為沛縣人,當初是縣裡的豪紳,後起兵反秦,史書上記載王陵這個人是「少文任氣」,說明他缺乏文化素養,愛意氣用事,喜歡直言。所以當王陵聽到呂后這樣說,堅決反對,義正詞嚴地回擊呂后:「高祖在世的時候曾立下白馬之盟,上面明確規定,如果日後不是劉氏的後代稱帝的話,天下可以共同討伐他。清您不要違背了高祖的遺訓啊。」呂后聽了非常惱怒,於是又轉而問陳平、周勃兩人,二人說:「這沒有什麼不可以的啊。當初高祖平定天下,立的當然是他的子弟;現在是您太后掌權,想讓自己的弟侄稱王,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啊。」呂后聽了非常高興,於是更傾向於陳平他們,對王陵很是嫉恨。王陵知道了這件事情,憤怒地叱責陳平和周勃兩人見風使舵,只會阿諛奉承,背叛了當初白馬之盟的卑鄙行徑。但是陳平聽了王陵的責難,一點都不惱怒,從容地說:「和當權者當庭抗爭,我不如您;但是日後保全國家社稷,保護劉氏家族,您一定不如我啊!」

  這個表態,表明了陳平對當前政治形勢的清醒認識,也顯露出陳平在政治上的成熟,正是與呂氏家族的鬥智斗勇,以退為進,才為自己保存了力量,為日後一舉剿滅諸呂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呂后死後,陳平見機會來了,和太尉周勃等大臣合謀,終於誅滅了呂氏宗族,擁立孝文皇帝即位,重新鞏同了西漢政權,而此事的主要策劃者就是陳平。這件事情也正印證了陳平老謀深算,以退為進,始終不曾被打倒,在恰當的時機終於東山再起,又一次為保全劉氏家族世代稱帝貢獻了自己最大的力量。

  三任帝師輔佐新主

  文帝即位後,在按功勞進行分封的時候,陳平說:「隨高祖南征北戰,平定天下,周勃的功勞不如我陳平。但是這次誅滅呂氏宗族,我就不如周勃的功勞大了。所以我願意屈居第二,讓周勃擔任右丞相吧。」古代是以右為尊,所以孝文帝就任命周勃為右丞相,位次名列第一;陳平為左丞相,位次名列第二。雖然陳平的地位不如周勃,但是文帝素來欽佩陳平的足智多謀,很多事情都愛向陳平討教,把陳平當作老師來看待。

  過了一段時間,文帝已經漸漸熟悉國家大事了,在一次朝見中問右丞相周勃說:

  「全國一年中判決的案件有多少?」周勃謝罪說:「不清楚。」文帝又問:「全國一年中錢糧的開支收入有多少?」周勃又說不知道,急得汗流浹背,慚愧自己不能回答文帝的問話。於是,文帝又轉而拿同樣的問題詢問左丞相陳平,陳平說:「這些事情都有主管的人。」文帝接著問:「主管的人都是誰呢?」陳平不慌不忙地回答說:「陛下如果要問有關判決案件的情況,可以詢問廷尉;如果想知道錢糧收支的情況,可以詢問治粟內史。」文帝對這個答案顯然不是很滿意,就問陳平:「如果各自有主管的人,那麼您作為丞相所主管的都是些什麼事呢?」

  陳平謙卑地回答:「陛下不嫌棄卑臣才疏學淺,讓我勉強擔任丞相這個職位。我認為丞相這個職位,他的職責是全方位的,對上應該輔佐天子調理陰陽,順應四時;對下要養育萬物適時生長;對外要鎮撫四夷和諸侯,保護國家的安定;對內要愛護團結百姓,維護國家政權的穩定,還要使朝中的各位公卿大夫能各自勝任他們的職責。」文帝聽了點頭微笑,顯然對陳平的回答非常滿意,連連說回答得好。

  等周勃和陳平退朝出來,周勃為剛才的表現深表慚愧,就埋怨陳平說:「您平時怎麼不教我對答這些活呢!」陳平笑道:「您身居相位,難道不知道丞相的職責嗎?如果陛下問起長安城中盜賊的數目,您即使不知道也要勉強湊數來對答嗎?」說得周勃無言以對。於是,周勃深知自己的才能是遠在陳平之下啊。過了一段時間,周勃託病請求文帝免去自己右丞相的職務。從此以後,陳平獨自擔任整個丞相的職務。

  陳平在任丞相期間,勤勤懇懇,一方面擔任著丞相的職務,輔佐新主文帝治理朝政;另一方面充當著帝師的角色,教給文帝處事之道,是文帝可以依靠的重臣。

  帝師西去流芳千古

  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陳平去世,文帝為這樣一位賢師的故去深表悲痛和惋惜,給陳平加封謚號為獻侯。並且讓他的後代接替侯位。但是,在陳平死後,他的家族只維持了三代就沒落了。當初陳平在臨終前曾說過:「在我的一生中,我經常使用詭秘的計謀,這是道家之所禁忌的。雖然我這一生盡享榮華富貴,但是死後,這些殊榮也都會跟著完結。我的後代日後如果被廢黜,也終歸不能再興起,這都是我的一生中積下的很多的禍患造成的啊!」

  這些都表明了陳平能夠深謀遠慮,對人對己都非常明智。

  司馬遷在《史記》上評價陳平:陳平年輕的時候,原本就喜歡黃老之術。當他在砧板上分割祭肉的時候,他的遠大志向就已經顯露出來了。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他在楚魏之間彷徨,也願意尋找一位明主,但最後終於歸附了高祖劉邦。在此期間,他常常能想出奇計、妙計,幫助劉邦解救危難,消除國家的禍患。等到了呂后執政的時期,很多事情多有變故,陳平卻能逃離宮廷的紛爭,免除禍患,最後為維護、保存漢室力量出謀劃策,三任帝師,終身都保持了很高的名望。這難道不是善始善終嗎!假若沒有過人的才智和謀略,誰又能做到這一步呢? 
推薦閱讀:

天淚傳奇之鳳凰無雙的評價如何?
楚漢傳奇有什麼幕後製作?
天淚傳奇之鳳凰無雙評價如何?

TAG: | 陳平 | 傳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