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單身媽媽們的困境
北京,以為母親抱著包在毯子里的嬰兒。
三年前,當易冉(音)得知她懷孕了,她陷入了恐懼之中。那時已三十歲的她,是一名店鋪助理,尚未結婚,她與他的男朋友只是偶然認識並發生了關係。她感覺到以她當時的年齡,那可能是自己最後一次生育機會。
然而當她鼓起勇氣決定繼續妊娠將留住孩子的時候,她陷入了一個不斷變大著的無形世界——在這個未婚媽媽生活艱難的傳統中國社會中,她日益感受到無形的壓力。根據一個地方媒體的調查,每年未婚生育女性的數量以10%-13%的比例在增長,並且她們有著日趨年輕化的趨勢。
像很多其他人那樣,易冉沒有告訴她周圍的人她懷孕的事情。反而她選擇辭去工作,在家開了家網店,這樣她能在工作的同時照顧兒子。
她說,當她竭力維持生活的時候,一項針對違法生育的罰款與她如影隨形,這使得她她心裡充滿了焦慮。
「我很怕我無法支付罰款」,她說道。
易冉的兒子同樣沒有被列入中國的人口記錄中,因為他沒有戶口——戶口只給那些在合法婚姻狀況下生育的兒童。
單身媽媽們的困境
一個月之前,消防員從下水道救出一名棄嬰的事件使得年輕女性未婚生育的問題引起關注。該案例成為中國頭條新聞,震驚全國。
中國西南地區一個22歲的女服務員在一個公廁產下一個嬰兒,然後為了逃避由於未婚生育引起的譴責和懲罰,將嬰兒從下水道沖走。
在孩子得救幾天以後,她才現身解釋源自對自己作為單身媽媽未來的恐懼和驚慌導致她做出這樣的行為。然而,警方將他的孩子交給她的母親扶養。
不斷提高的收入,自由性行為和人口流動性的加劇這些因素都影響著婦女對家庭和兩性關係的選擇。
一份來自廣東省計生調查中心的調查顯示:在廣東省,50%-80%的女性農民工都有過婚前性行為,她們當中50%-60%的人都曾有過意外懷孕。
當她們決定留住孩子的時候,這些單身女性注意到她們是在違法。中國計劃生育機構對違反一個孩子政策,包括非婚生育的行為是要進行處罰的。
魏偉(音),一個幫助農民工的非政府組織「小鳥」(Little Bird)的一名社會工作者,說其它優先考慮因素影響了幫助的實施,中國社會不支持向未婚媽媽提供幫助。
「她們的情況是非法的,她們沒有受到任何法律保護。這是一個令人頭疼的社會群體,沒有任何組織幫助她們,」魏先生說道。
黑戶孩子
魏偉說這種現象一直在蔓延,尤其在像廣州、深圳那些農民工集中聚集的製造業集中的地方。
「當被伴侶拋棄,她們面臨的最大的問題是戶口,她們無法為孩子上戶口」,他說,「她們同樣會發現自己的經濟條件不好,因為娘家排斥她們,她們沒有任收入,並且很難找到工作。」
易冉的兒子現在已經三歲了。
沒有戶口,他沒法上幼兒園;每次生病的時候,他的醫療費用都比一般人要高。但是由於她沒有結婚證,導致她無法為兒子申請戶籍。
「為我兒子上戶口現在是我最關心的,這也是我真正需要幫助的地方」,她說道。
在「小鳥」工作的魏偉說法律不考慮這種(上戶口的)情況。
「根據中國現行的規定,如果她們未婚生育,孩子上戶口是個很大的問題。」
解決辦法很少,魏說,結婚是其中一個。
「她們可以找個人結婚,然後為孩子申請戶口,用這種方式可以解決問題。」
針對未婚媽媽的罰款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針對未婚媽媽違反一個孩子政策徵收的社會撫養費是在所難免的。
上個月,武漢市出台一項針對未婚生育的新規定時,引發了爭議。該規定第26條是針對人口管理,尚處於修訂之中,聲明未婚生育或無法提供配偶證明的,根據當地法律,必須繳納社會撫養費。
李雲(音),廣州的一名女權律師,認為武漢的這個政策對婦女帶來了不公正的經濟負擔。
「這個罰款的標準是對超生夫婦的罰款的兩倍,」她說,「這可能是因為非婚生育兒童的數量越來越多,但這這樣罰款是不公平的,很多都是違規的。」
當被伴侶拋棄的時候,罰款的負擔通常壓在單身媽媽身上。
罰款的數額不等,在特定地區可能是她們一年的收入。像易冉這些人,得不到家庭的資助,遊離於僅針對已婚夫婦的社會保險之外,她們很難去支付社會撫養費。
然而,公眾輿論正在對武漢的新法規做出回應。這個月早些時候,武漢的學生們走上街頭抗議這個措施。
社交網路
生活在社會邊緣,無助的未婚媽媽們相依為命。
她們中間的學多人上網尋求幫助和精神慰藉。
門戶網站百度上一個專註於未婚媽媽在線聊天的論壇上有三千多活躍用戶,該論壇的版主Yiyi說。
易冉說網路是她作為單身媽媽表達情緒和挫折的場所。她從未向陌生人或社會福利機構尋求過幫助。
「有些事情我無法在現實生活中說,但網路是我一個自由的小空間」,她說道。
Yang,北京東城區中國婦女聯合會的的一位官員,承認未婚媽媽極少向類似她們那樣的由政府資助的機構尋求幫助。
「我們一般沒有針對未婚媽媽的服務,因為在社會上沒有這種需要,也沒有人向我們尋求幫助。」
但是只要社會對未婚媽媽的看法不變,她們將無法走出來(為自己的尋求幫助)。
李雲律師說未婚生育女性生活在極大的壓力之下。「大眾普遍認為這是個人的錯誤,淪為單身媽媽是她們個人的責任。她們還會受到社會的道德譴責。」她說。
推薦閱讀:
※一個英國人僅來了一次中國,競預言中國百年國恥
※中國人比韓國人少了什麼
※中國節日大全,傳統節日習俗,民族節日來源41
※《摔跤吧!爸爸》很贊!卻爆出了中國比印度好的理由
※中國中央與特別行政區的關係
TAG: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