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武演道是武當的靈魂
少林武當,一外一內,一剛一柔,絕不同於民間武術,離開了釋道宗本,也就背離了傳統,對其研究評價,境意緣品,也就難免流落於俗淺卑下。少林功夫,拳禪合一,武當拳法,以武演道。究其內玄哲秘,終不離古代先賢大德探索宇宙,證悟人生,養生延年,追求脫解的根本。
古來求仙得道,或而帝王將相,或而俠士學者,幾人入得門來?幾人遂了心愿?然而,幾千年中華傳統文化的形成,又離不開這一部分的內容,中華本土宗教的道教,自古以來,就不曾離開過長生脫解之道的研究探索和實踐。 現如今,儘管國人們已然變得現實起來,就連一些釋道之士,也不比從前那般的斯文和迂腐。但是,古來道者,可奪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機,悟道之士,經過心路的歷煉,神形俱妙,證真慧竟,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是靠完全的物慾去活著……「還虛了道」的意境,可使人進入另一個玄妙的天地,唯得道者多有嘆賞和感受。 武當拳法一混元,妙俱形神演化玄。卅六龍虎爭戰罷,祖師還我大團圓。
說來可笑,武當內家之說,時至今日,多數的武當門人掌子,也包括一些所謂的「名家」,能解其中三昧的畢竟還是少了一些。 觀乎現如今的太極世界,「廿四式」、「四十八式」、「五十六式」、「一○八式」等的編創,陳楊吳武孫,趙堡「武當」,各有心得的宗流演變,恕筆者直言,俱都難能真正代表三豐祖師「以武演道」的寓意玄機。如今的武林可稱之為「前輩高人」的,大多已是駕鶴逝者,所謂的後學之輩,儘管握有什麼「秘笈古譜」,似乎「畫蛇添足」居多,「發揚光大」少見。武當的門派論爭,今後單靠幾路拳架的表演,大概是很難理論得清楚的。更何況,武當又早有「言祖不言師」的戒約。說到戒約法訣,武當還有一條揭示承傳隱秘的戒約說法,「師傅傳法,祖師傳功……」。 武當武學的承傳,歷來講究資質、慧根和法緣之不同,先後天之差別,修學之要,各按境意緣品之不同,漸頓有別,法功術相異,學有所長,各有所得,尤以入門最難。入門講求法侶財地,誠敬精恆,還要具備天人合一、時、境、緣之道法自然的偶合。未有偶合,就是師徒也是有緣無份,徒然行功,難窺堂奧。「時」是時機。年有四季春夏秋冬,月有陰晴圓缺,日有子午卯酉。「境」是指求學之士的追求意境和品味。「緣」是指無心所遇的妙玄。正所謂時可擇,境可修,唯其緣難覓也。也即通常書中所載,「求道者,雲遊四海,或奇遇法緣,或有異人相授」云云。 應該說,武當內家的修為,長期以來,一直是神秘不揭,藏頭露尾,有時真令人痴疑迷妄的一種修學功夫。筆者自感修學有限,但是法緣偏得,祖師垂顧,有一些悟感的心得,很想為武當的真正弘揚光大直敘一二。通俗地講,武當內容的修為,自有內家的講究規律,所謂的「內」,首先要有內在的感覺,內在真元之氣的靈通變化,這種靈感僅靠盤架打拳難以獲得。古來道非學而知之,必要憑藉人的形神悟感去尋覓。「太極」、「八卦」、「形意」、「通背」,作為內家「四大楷」,如同學習書法,楷書只是書道的基礎,摹臨的功夫再高,也難以產生靈變自如的大家神品。僅就一般性的太極拳修習而言,形似易,神似難,靈變更難。所謂「太極十年不出門」,意即學太極者,從形似到神悟,需要一個多麼漫長的過程呵!不相信,你就在太極堆里找一找,八卦圈內訪一訪,形意門中問一問,通背譜上查一查,便會有個概率性的了解。而武當的功夫修為既然講究「以武演道」,也就應在功夫的修學過程中,必要以道為本,參道為上,武在其中,方能領略內里的玄奧。有緣入門的修學之士,首先要探究「師傅傳法,祖師傳功」的訣要法理,然後悟感「鍊形」「演拳」、「里外同行」、「感而遂通」的妙奇境遇,只有這樣,你才能真正體會武當大乘之法的修學,與眾不同的境意緣品。歸結起來,武當內家的入門,大致未超出站樁、鍊形、內丹、祀請四大法門。具體的講,站樁、鍊形皆屬漸悟之法,但較之武當內家「四大楷」的摹臨階次,還屬上乘法品。時下「大成拳學」頗令世人刮目,然而,「大成」之學還不能完全代表武當內家修習入門的站樁法門,有《武當太乙三十六演真圖》的修學功夫,頗具代表性。「三清聖境,老君煉丹,大聖顯法,哪叱鬧海,鍾馗打鬼,財神開運,藥王聖手,真武盪魔,真人劃玄」……武當樁功,講究證真演化,祖師傳功,必須從樁功中演真出來,內里玄妙自然會知。所謂站樁,開樁游樁層次遞進,另有一番天地,演真出的武子繁簡不一,肖形肖像,規律典範。
至於「鍊形」之說,「形意」門裡有「十大真形」,武當太乙門有《武當太乙七十二鍊形》的修學功夫,更能體現武當的「百靈玄化出真我」的光妙,「鶴行蛙跳,雞立豹攀,龍游鳳舞,猿靈蛇纏,虎搏獅滾……」武當鍊形一說,講究導引納氣,循經走脈,拽筋拔骨,衡平五行,化合陰陽。「通背」的功夫,在律形的修習之中,就是「猿靈」的演化而已,所謂「百靈玄化出真我」,「百靈」求人道,人求仙道,百靈之中,唯猿類頗與人類相接近,故爾有「靈猿」一說。《武當太乙七十二鍊形》可集納百靈之術,而愈演愈神,維妙維肖。但筆者的切身體會,武當律形的修學,切不可過於迷戀其「形術」之修為,道家的宗本,乃是神形俱妙,追求脫解。因此,鍊形之法門,也當列入漸悟之道。 內丹、祀請,乃屬武當內家的頓悟法門。內丹修習,古來旁門頗多,神秘異常。近年來,許多有志於道家內丹學研究的智者和實踐者,揭示了其中許多規律性的修習法要。第一,人身之中,有上中下三個丹田。第二,「人乃小天地,道法一混元,無極證真我,沖虛入太玄」。第三,丹、葯、火,先後天,捧在手,揉成圓,上中下,串一串,神與形,妙可言……。 內丹的修習,可有上中下三品之別,因人而異。應該說,所謂武當內家拳架的演化,就是內丹修習過程中的一種「內華外顯」現象。武當內家的修學,一般先從培元築基做起,擇法侶財地,守誠敬精恆,修先天慧竟,煉後天拙質,「精氣神,術功法,混元道,養真娃」。有「武當太乙九學法訣」,可證修其玄妙之境,「敬、凈、靜;緣,圓,元;倒,盜,道」。說到武當內丹的修學功夫,歷來如龍之隱,真宗難覓。筆者於此涉獵較多,經過比較認為,《武當太乙混元內功十式》頗具三豐祖師的大家宗規風範。其功修第一式名曰順天呈象,功譜有云:「法陰法陽法天地,無相無我有玄機,法於陰陽合自然,太乙久轉大丹還。」應該說,《武當太乙混元內功十式》訣譜法理,概括了內丹修學入門的精要,歸納了武當內家的特點,「走圓尚意,內外同修,天人合一」。 所感時下的「太極名家」們,大多講求外顯的功夫,而不甚熟諳內在的修為。「武術家」畢竟不是「仙學家」,我們也不能太苛求人們修學的境意緣品。故爾,也不能以此而論之高低,只能僅就武當內家的宗本之道,簡敘一二,指示一下那些頭腦有些發熱的武當愛好者,或業已封了「家」立了「宗」的名師們,切不可把三豐祖師的清譽襟懷太過俗化戲說,讓武當文化在我們這一代手中衰落、變異、蛻化。祀請之法門,理應是道教的專長,中華傳統巫文化在民間或道門的體現,就是祀請通靈。道門的「高功」者,如果不具備祀請通靈之道,恐怕也難以稱曰「高功」。一般道教祀請,離不開符、禹步、訣指、布陣、築壇、法器諸般內容。《武當太乙祀請功修法要》有「禮、訣、咒、法、壇、神、靈、師、祖、仙、樂、舞、簫、筆、劍、爐、香、葯、經、丹……」。能具備祀請功能的修學之士,在現今道門之中並不多見。然而,以武演道,證真悟道,慧覺了道,不同的階次功夫,必然要顯現出各階次的功修境遇。武當內家功修,到了一定階段,人的神形與天地間的運化可達到靈虛之境,了悟仙機,也即武當太乙門功修的培元築基,神形俱妙,與道合真三個階段,功修達至上乘,人的神形可隨心應物,通天徹地,鍊形演拳,已然屬於入門初階的養生培元之功,品玩自娛可也,豈堪因之而誤了丹道正修。君不見,大成拳學,修習樁功,追求拳技,薌齋選傑師徒,雖名重一時,然而,其壽算均未能達到養生延年的目的,留下頗多的遺憾。細論起來,太極、八卦、形意、通背各門,其承傳修習目的不同,也各有頗多的故事可以敘說,筆者在此就不一一論敘了。總之,武當的「以武演道」,與少林的「拳禪合一」的文化傳統,過了幾千年,也確當令華夏的吾輩後學應該很好的研究總結和反思。
武當昔日的輝煌,如欲重演,宗風再現,千萬別把「文化」兩個字漏掉或閹割,急功近利,終究是成就不了長遠大計的。但願武當的明天會更加偉壯奇絕,無愧祖師的胸懷遠略。推薦閱讀:
※修鍊界的那些事,肉體就是靈魂的一件衣服而已
※美文:靈魂何處安放
※失控的慾望
※完整版 靈魂存在嗎? 靈魂之辨識之路 靈魂與量子世界 現代哲學之關係
TAG:靈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