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漢語新詩鑒賞(136)RedSunny?胡冬?陳非?田舟?玲君

漢語新詩鑒賞之一三六

RedSunny/胡冬/陳非/田舟/玲君

 

 

 

紅太陽(RedSunny)女,本名張晶。生於北京。70後詩人。著有詩集《廊橋漪夢》、《春天的畫報》、《心境》、《秋逝》。

 

我聽見秋天的歌唱

 

我聽見秋天在唱歌。聽見秋葉的哀鳴與歡唱,聽見秋風在蕭瑟與柳枝頭的奏響

聽見果園的嘈雜的歌。每個人唱著秋收的金黃,唱著漫山遍野的快樂

有母親或孩子的歌聲嗎?有山林雄壯的奏鳴曲?耕耘者刨開了冬天的黎明,

走進朝霞,淌過火焰,用一雙勤勞的手,拉起春秋的帷簾,讀一部盛世的史書

在海的浪花上舞蹈,歌唱

嶙峋軀體的爆漲是思鄉洪水的泛濫。對岸的燈火處有我久駐闌珊留下香氣的腳窩嗎?

望穿秋水,我的這縷長發沾滿了易安的惆悵

春天,是鵝黃的胚芽,是花季曼舞的夢

而秋天,則是哲人的軌道,是智者的甘霖

 

[賞析]

這首詩歌里有素描般的畫面,有散文般參差走動的節奏,有反過來的以問代敘的抒情,還有個人的幽思及論斷。

詩中有三條比較明顯的線:聽見秋風在吹,枝頭上響著嘈雜的歌聲。「我」由此引申而發的問,在秋風中同時發出聲響的是不是還有母親與孩子?林間的奏鳴?繼而又拐過來抒發勞動者在朝霞與火焰中,盛世與史書中的舞蹈與歌唱;這一切「我」可是一個在場者?或在當中也留下了「我」的腳窩?而「我」在秋風中的長髮也與往昔詩人通幽,「我」想,春天有它鵝黃的夢,秋天卻是哲思的軌道,有智者常在這裡往返吟哦。

全詩寫得響亮而明暢,關聯域的連接也張弛有度。穿插而絞辮在一起的抒發與問話是它獨特的結構特色。雖然抒情的路徑有點彎曲,但明亮的基調始終貫穿於全篇。

詩歌取題目叫《我聽見秋天的歌唱》,卻寫得秋中有我,我中有秋,物我同在,情景交融。全詩中我即是秋天的背景秋天也是我內在心象的抒情方式,避開了通常中人與場物相割據的硬傷。也給閱讀帶來了較為豐富的延時性。

響亮的詩歌基調在當下已經少見。響亮應該原屬於值得提倡的一種詩歌態度,只是詩人們在寫作日益複雜化與「冷思索」的趨勢下,把這種詩歌態度給淡忘了。響亮本來屬於人心的陽光地帶,也是歷來讓人心取暖的方式,但目前詩壇冰冷的東西太多,這首詩歌讀過後有給人在「咋暖還寒」與「咋寒還暖」相交替中喘過氣來的感喟。  (湯養宗/文)

 

 

 

 

胡冬(1962-),生於四川成都,現居英國倫敦。詩作散見海內外報刊。

 

九行詩

 

翻破一本字典

冥想桔中之秘

心若暖玉

故人杳如黃鶴

揣著懷歷

去走一條小路

看見一棵大樹

目光如注

果子應念而落

 

[賞析]

詩人胡冬以簡單的「九行詩」為題,雖然簡易卻與小詩的簡潔單純相得益彰。詩人就是以這樣的詩題來引人入勝,把人們帶到一個與詩人相同的思想意識國度。詩人胡冬是現代新詩中「莽漢主義」詩派的一員。這一派,他們是「野蠻」的,是有著一種憤慨與衝破力量的。他們顯示出了一種非理性式的反文化的姿態,他們追求生命的原生態,摧毀優美,解構崇高是這一派詩人創作的心理基點,他們用隨意的口語,不羈的思想來表達自身內心的想法。詩人就是在這種小詩中體現了此詩派的特點。

全詩共有九行。第一行中作者用了「字典」這個意象,「字典」其實就是歷史的象徵,第二行「冥根桔中之秘」與前一行相連,就表達了作者沉浸於歷史的長河中,不斷地思索,探尋其中那許許多多不為人知的「秘密」。「翻破」這一詞永形象地表達了作者那種在探求歷史時的堅持與不懈,是歷經了許多磨難,花費了許多的時間的。第三四行作者寫「心」,寫「故人」給人一種深沉的感覺。而且也讓人們不禁去回憶自身所起的歷史中本心的想法與逝去的故人。這兩行中同時也用了兩個比喻「心如暖各行業」「故人如黃鶴」,帶給讀者一種歷史滄桑感,卻又有一些道不明的類如親情、友情的溫馨之感。第五行「揣著懷歷」,作者告訴了我們,他在歷史中暢想了,他心中懷有了歷史沉重感了,他是在自己所走過的光陰中不斷反思著,不斷懷念著,更加深入地了解著自己內心。第六七行詩,詩人運用了詩歌中常州用的「對偶」這種修辭。「去走一條小路」 「去見一棵大樹」,讀起來的朗朗上口,押韻又具有音樂節奏感。而把其含義與全詩相聯繫,我們就會讀出不同的意味。「小路」「大樹」這些意象有以小見大之感。它們看起來只是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卻飽含著太多的歷史感。或許從詩人出發,他想走不一樣的「路」,看不一樣的「樹」。第八行,詩人寫出了自己創作時那種專註,凝神的狀態,目光都如「注」,不是散落不齊的,而已成為了「注」是如劍一般有力量的形象感的。表達了詩人的內心的堅定,意念的堅毅不摧。最後一行「果子應念而落」充滿了哲理意味,是全詩的意義所在,點晴之筆。一位偉大的哲學家曾說過「我思故我在」這種唯心主義理念。這一句詩的意義與其相同,「果子」是因為「念」而存在著的。就是你用心去想那「果子 」它就存在,若你心中沒有「果子」,即便果子落在你的手上,你也會無視它的存在。

一首好詩,一要有真摯的情感,二要有鮮明的意象。詩人胡冬就是用一個個豐富雙形象的意象來表達一種自己內心,把內心想法潛藏於詩句的情感,他心中充滿了哲思與意想,充滿了對未來的暢想與希望,但他只能把滿心之念化為詩句,來抒發自己的內心。法國詩人馬拉癥狀曾說:「做詩只可說到七分,其餘三分要由讀者去補足。」詩人也用一種留白來引我們深思,讓我們沉靜下來,來看看自己的內心,真正的回到一種澄澈自我的狀態。讀這一種詩體味到的不僅僅是詩人的內心之感,更多的是對我們自己的一種所謂的「悟」與「思」。此刻讀詩的我就想來捧著清見底的水,來發覺自己的內心,來體味自己的感受。

詩歌所讓人震撼的就在於詩人深刻的理解與思辯意識。清水滴滴,心境澄明,帶著這種心緒讀胡冬《九行詩》,在清雅中回歸本心。 (黃雅斐[學生]/文)

 

 

 

 

陳非(1968-),筆名潼河水、沉思。江蘇宿遷人。著有詩集《陳非詩選》。

 

奶奶,你在天堂還好嗎

 

奶奶,在你無法動彈的時候

我在你的身下鋪上麥草

麥草是多麼的香啊

它和你一樣

緊緊貼著那片冰涼的土地

伴您終身的亡夫之痛

一直流淌著共和國的鮮血

您即將順著血跡迅疾地滑向

一九四八年八月那個殘缺的黑夜

您的兒女

窮的富的都圍在你的身邊

這就是你全部的收穫

更多的時候

你像水中的蘆葦

總是把蘆花舉過水麵

你像田間的山芋藤

不管枝蔓伸多遠

總是忘不了埋藏在心底的牽掛

 

奶奶,我握著您冰涼的手

人世間的溫暖已漸漸離你而去

我把你推進火爐

這是我留給你最後的體溫

我怕你到天堂

遇不到春天

就再一次步入荒涼

 

奶奶,我的淚是熱的

滴在您枯瘦的手上

已經哽咽了很久

您捨不得離開我們

您的眼角也溢出淚水

我幫你擦拭

那也是熱的

您留給後輩的是盈眶的無語

 

奶奶,是我把你送入天堂

我卻不能到天堂去看您

我知道

您一直在看著我

我在人間天堂時常夢見您

但天堂與天堂之間的距離

只有夜晚才能抵達

您站在天河的邊上

為我浣洗塵世間最後的衣裳

 

2011年6月6日含淚於杭州寫就

 

 

[賞析]

草原上的牧民把家安在馬背上,他把家安在腳板上,留下一路漂泊的身影。可是,他卻把一顆心留在了故鄉。飲潼河水長大的陳非,他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親人,尤其是那剛剛去世的奶奶。

從陳非那揮灑自如的詩行里,我讀到了淚花、孝心與真誠。讀詩,從詩行上只能讀到表象的東西,而真的東西卻往往隱藏在詩後,即所謂「意在言之外」。讀完全詩,我們會看一個過程,也就是「奶奶」從咽氣到安葬以後的過程。而在這個如泣如訴的過程中,「詩人」是一直陪伴在奶奶身邊的。「我握住您冰涼的手」,而「我的淚是熱的」。此時,病入垂危的奶奶已不能說話,只能「眼角也溢出淚水」。淚水,成了祖孫倆生離死別時唯一的感情交流物。

從詩中可以看出,奶奶是個剛強的女性,60多年前的一個夜晚,當她的「亡夫」為新中國的建立英勇獻身以後,她依然堅強地活著,並一個個地把子女撫養成人。在敘述這個「漫長」的情節時,詩人沒有浪費過多的語言,只是用兩個生動的比喻,就讓讀者一目了然。「您像水中的蘆葦/總是把蘆花舉過水麵/您像田間的山芋/不管藤蔓伸多遠/總是忘不了埋藏在心底的牽掛。」詩就是詩,言簡意賅。當詩行戛然而止之時,但卻能給讀者帶來無限想像的空間。

在我國傳統的風俗習慣中,天堂大概是所有好人(不包括壞人)歸宿的地方。奶奶到天堂去了,留給詩人的就只有懷念了。世界上最能丈量人間與天堂之間距離的東西,恐怕只有夢了,夢是人類思念的巢窠。也就是在這思親如切的夢中,詩人仍然能夠看得到奶奶為自己浣衣的情景。

多麼慈祥而又勤勞的奶奶呀!難怪詩人要把思念打進他的行囊之中。  (莫雲/文)

 

 

 

 

田舟(1940-),本名田天華。馬來西亞漢語詩人。祖籍廣東梅縣。著有詩集有《問山》、《盾》。

 

 

渡輪被撤退了

因為來了換防的橋

因為一道沒有橋的河

在向它召喚

 

渡輪被撤退了

因為橋

承擔了它的任務

因為橋

比它做的更好

 

讓我們牢記

在沒有橋的歲月里

是誰

披一身村道的風塵

鎮守這滔滔的一江繁忙

是誰

把我們載渡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過去事物的懷念。詩人以「渡輪」這一具體且富有代表性的東西暗喻以前美好的時光。通過描寫渡輪被撤退、被替換,一點點地被新事物,即詩中的「橋」給代替。抒發詩人對物是人非,時代在變代,古老的情懷被磨滅的感傷。「渡輪被撤退了,因為來了換防的橋。」中的「換防」暗示著詩人的家鄉中國大陸與馬來西亞形成一種隔絕狀態,也說明了詩人如果想回到中國廣東梅縣的可能性變小了。也可能回不去。在沒有建橋之前,河流需要渡輪;人們需要渡輪。從這一角度來看,我們可以理解為「渡輪」是詩人自喻。渡輪被撤退,說明詩人也正被國家、人們拋棄。

長江後浪推前浪,「渡輪被撤退了」是「因為橋承擔了它的任務,比它做的更好」。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高架橋彌補了渡輪的缺陷。新生詩人的快速產生使得讀者趨向他們。高架橋就好比我們當今社會的快餐文化,僅僅供人消遣,不足以咀嚼,反覆推敲、體味,詩通過寫這首詩來喚起我們以優秀文化的重視。「讓我們牢記在沒有橋的歲月里」是渡輪「披一身村道的風塵」,「鎮守這滔滔的一江繁忙」。優秀的傳統文化不管經歷多少歲月,多少滄桑,都是支撐我們中化民族的魂,引導我們向前走。因此,我們更加不能忘記傳統文化的好,不能忘本。

歷史的長河中,有多少英雄人物為國家犧牲生命。便是我們作為後代子孫,又有多少人會記得,知道這些歷史事迹呢?詩人從事教育三十餘年,一批批學生從他手上畢業,通過學生的反饋,讓他對學生對歷史文化的無知而感傷。歷史優秀文化被一點點磨滅的痛心。詩人要藉此詩,讓國民深思,喚起對國學的認知。讓我們記住那些在歷史上作過貢獻卻被忘掉的那些人。記住「渡輪」。(楊敏玲[學生]/文)

 

 

 

 

玲君(1915-1987),本名白汝瑗,生於天津。詩作散見各大報刊。

 

噴水池

 

面向著你,散開

白銀緞的裙裾的女神啊,

人說你吮吸大地母親的乳汁而生長,

你卻隱晦地遮蔽你和身世。

 

你象徵一株樹,佇立

在蒸騰的人間,你噴射

晶潔清洌的花蕊——

你的顏色,你的語言。

 

你不曾看到風,雨,雲,雪的賓士,

這些衝出柵欄的詭異驕傲的走獸?

你不要模仿他們的表情與衣飾,

從掩映著你的四季的屏風後?

 

但你從未顯示過

「我應當屬於動物的綱目,

我本不是陸地上的產物,」

的言語。    你沉默。

 

你只是不住地憂鬱地旋舞,

若吐出對於河海的戀思;

雖然你韻律地揚起水沫的拍節,

對於你移植的地域,你沉默。

 

整個梗干應當是花蕊的噴射——

增強她的言語,她的顏色;

整個植物應當是葉叢的墮落,

把這個大城市的邊際完全埋沒。

 

(選自:《新詩》」1937年第5期)

 

[賞析]

噴水池,作為現代建築的一種裝飾,在街心公園,在大廈門前,在石山之旁,人們司空見慣。可是,並不是人人都有詩的感覺。玲君的這首詩,以奇特的想像和獨有的細膩感受,來呈現作為藝術形象的噴水池,讀後難以忘懷。

年輕的詩人想必經常在幽靜的噴水池畔流連忘返,踱步沉思。詩人對噴水池不僅有了好感,而且有了「移情」;不知不覺之間,對噴水池的藝術表現,已經變成了詩人情懷的抒寫了。

詩人面對噴水池,將它想像為身著白裙的女神。在這個暗喻里,噴水池雪一般的色彩很耀眼,尤其是噴水池有了生命,宛然亭亭玉立。「人說你吮吸大地母親的乳汁而生長,/你卻隱晦地遮蔽你的身世」,這兩行詩既敘述了噴水池的源頭,又暗含著描寫:乳白色的水柱,輕紗般煙籠霧罩的噴水。總之,詩人用親切的說話的口吻陳述事物,卻暗含著意象的呈現,並使二者很自然地吻合在一起。

詩人先把噴水池比成女神,後又說它是一株樹的象徵。在這裡,詩人說噴水池所噴射的是花蕊,這個花蕊亦即它的語言。可是,噴水池只是靜靜地噴射,它是沒有語言的。因此,詩里的「言語」這個詞,在上下文溝通的功能上,表現為詩的「肌理」:噴水池不要像風雲那樣賓士詭異,它是安靜的、沉默的、穩定的;它不住地旋舞,是因為它的憂鬱無以發散,是因為它對於河海的思戀太深太深。在這首詩中,詩人沉默安靜的姿態,憂鬱潔白的情懷,遊子對故鄉的思戀和此時的孤獨感,都得以含蓄地抒發。從一個層面上看,這首詩是客觀的詠物詩;而從更深一層看,是主觀抒情詩。寓主觀抒情於客觀詠物之中,使這首詩有了鮮明的主體性和濃郁的感情氛圍,因而有較大的藝術魅力。 (藍棣之/文)

 

 

 


推薦閱讀:

十字的字源和語源
如果只能選擇一個詞來形容中國,你會選擇哪個詞語呢?
我要瞎扯了,大家來圍觀!
「船」和「床」的讀音怎麼區別?
「六書說」在甲骨文時期就已形成!

TAG:漢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