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學佛的綱領 修行的指南

學佛的綱領  修行的指南

 

作者:隆盎     

凈土修行 http://www.ygjtxx.com/  四川樂至報國寺昌臻老法師反覆開示:「學佛應該以戒律為基礎,以般若為先導,以凈土為歸宿;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老實念佛,求生凈土。」我們的體會,這一重要的開示,是學佛的綱領,修行的指南。本文先就學佛的綱領談談個人的膚淺認識,下文再談修學的指南有關問題。    上篇:學佛的綱領   一、  以戒律為基礎   以戒律為基礎,是學佛的第一條綱領。   (一)學佛必須先學戒律   戒律是佛教徒的行為規範。任何人一入佛門,都必須學戒、受戒、守戒。戒律能止惡防非,能攝眾凈心,能統領僧團六和敬,能保障佛教徒之間的團結,是修行證果的基礎。佛滅度時告誡佛子,必須「以戒為師」。   1、  三皈依是取得佛教徒資格的戒律   正式學佛必須先受三皈依:皈依佛,即皈依覺,不再皈依天魔外道;皈依法,即皈依正,不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僧,即皈依凈,不再皈依外道邪眾。皈依佛、法、僧三寶,方能取得正式的佛教徒的資格。三皈依在廣義上也可以看成「戒」。未受三皈依,就不能算是正式的佛教徒。   2、  五戒是佛教徒的根本戒律   受三皈依後的佛教徒,必須請出家僧人傳授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五戒是佛教徒的根本戒律,學佛人必須嚴守五戒。學佛必須先學做人,五戒也是世間做人的基本準則,是人倫道德的基礎。嚴守三皈五戒,才能保人身,不墮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   3、  嚴守三皈五戒,必然守十善業戒   十善業也可以稱為十善業戒,包括三身業:不殺生,而護生、放生,絕不可殺人,殺父母,殺阿羅漢,絕不可出佛身血。不偷盜,而行布施。不邪淫,而修梵行,堅守倫理道德;四口業:不兩舌,而說調和互贊語。不惡口,而說溫軟慈愛語。不綺語,而說清凈正語。不妄語,而說誠信真實語;三意業:不貪婪,而克已樂施。不瞋恚,而慈悲喜舍。不愚痴,而深信因果,深信佛語。身口意三業清凈,必生天界做天人。天人是道德高尚,福報極大的人。修十善業,是修行證得更高果位的基礎。不守五戒,不修十善,不可能離三界、出輪迴,了生死,成佛道。   4、  居士菩薩戒和八關戒齋   學佛的在家居士,還可以受居士菩薩戒和八關戒齋。居士菩薩戒是大乘學佛人行菩薩道時,應受持的戒律,依《優婆塞戒經》共有六條重戒,二十八條輕戒。八關戒齋是佛陀為在家弟子制定的暫時出家修行的戒律和齋法,又叫八關齋戒,是受持一日一夜的八條戒律:—不殺生、二不與取(不偷盜)、三不非梵行(不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不著香花鬘,不香油塗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觀聽、七不坐卧高廣大床、八不非時食(即過午不食的齋戒)。過午不食又叫持齋,是內心清凈,摒絕雜念的意思,身口意三業清凈才叫齋。不論在家出家,要凈化三業,都應持齋。受持八關戒齋,兼修戒定慧,可證三果羅漢。受持八關戒齋,念佛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得中品中生。   5、  出家僧人具足戒.   出家僧人,除了應受持三皈五戒,十善業戒,居士菩薩戒和八關戒齋外,還應受三壇大戒(即:沙彌十戒、比丘戒、菩薩戒)。比丘的具足戒有二百五十條戒律,比丘尼應守三百四十八條具足戒。出家僧人戒是出世間戒,是修行證果的基本保障。出家菩薩戒,其戒相為十重四十八輕戒;密宗還有以菩提心自性清凈為體的三昧耶戒,都是大乘菩薩應學、應守的戒律。   6、戒律是學佛的基本綱領之一   學佛修行證果必須修「戒、定、慧」三學。戒能生定,定能生慧,戒是戒定慧三學的基礎。《楞嚴經》說「戒律是佛的法身,戒律住世,如佛住世」。佛滅度後,應「以戒為師」。《涅槃經》說:「若破凈戒,是魔眷屬,非我弟子」。虛雲老和尚指出,修行的先決條件是「深信因果,嚴持戒律」。印光大師說:「律是佛法的根本」。昌臻法師說:「學佛應以學戒入手,應從持戒做起,方能振興佛教,成就道業」。無戒必無定慧。凈土法門的行人,如果不守戒律,怎樣可能真信切願,與彌陀本願相應呢?更不可能老實念佛,也就不能在佛力護持下,達到念佛一心不亂的水平,因此也不可能當生往生極樂凈土。

 

   任何否定戒律的觀點都是錯誤的。不守戒律的教派都是邪魔外道。放棄戒律的法門都不是佛陀正法。所以學佛必須以戒律為基礎。

  二、  以般若為先導   以般若為先導是學佛的又一條重要綱領。   佛教就是開啟般若智慧的心性之微妙教育。沒有般若智慧,不可能在學佛修行中有大成就。    學佛就是要了悟宇宙人生的真諦。三藏十二部佛教典籍,是人類最崇高、最完美、最實際的智慧寶庫。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佛法如千年暗室的明燈,佛光普照,即能驅盡一切黑暗。佛教是智慧的教育,是智慧的宗教。佛法是佛陀教育眾生,根除貪、瞋、痴三毒的寶劍。佛陀正法,就是智慧的妙法。如來的般若大智慧,是宇宙人生的最究竟、最科學的絕對真理。不潛心學習佛法開發般若智慧,很難在佛法中得到利益。大乘佛法要求學佛人必須行菩薩道,修六度萬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般若就是大智慧,就是入佛知見,就是了悟宇宙人生的真諦,就是嚴持戒律,深信因果,深信佛語。六度中,五度如盲,般若如眼。沒有般若智慧,只能是盲修瞎練,事倍功半,對佛法沒有真實的受用,也不可能有真正成就。因此學佛,必須以般若為先導。   中國佛教大乘各宗,如天台宗、華嚴宗、三論宗、法相唯識宗等,都特彆強調深入經藏,開啟般若智慧,作為學佛修行的先導。   禪宗雖然主張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不主張死啃經論,好像是不主張以般若為先導。實際上,禪宗很重視《楞伽經》、《楞嚴經》、《金剛經》等佛經,作為開悟、印證的準則。六祖慧能大師就是聞《金剛經》而開悟的。禪宗認為明白真心,了知本性是最重要的,主張直指本性,見性成佛。六祖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認為眾生的自性中的般若大智慧,與佛的自性中的般若大智慧,是一樣具足存在的。因此佛陀的教導,正是開示悟入眾生本有智慧的鑰匙。正如《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說: 「無智亦無得」。明心見性,就是為了彰顯般若大智慧。所以說,禪宗實際上也是以般若為先導的。   凈土宗一句佛號包括了三藏十二部經典的一切至高究竟的真理。唯有佛菩薩才能徹底明了。對有條件的學佛人,凈土宗要求深入經藏。有文化有機緣的凈宗念佛行人,應該多多讀誦大乘經典,探究佛法奧義,聞聽高僧大德善知識講經說法,開啟般若大智慧。領悟「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微妙甚深義理。《觀無量壽佛經》指出:「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等為三,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迴向發願,願生彼國。」這就證明凈土宗也一樣要求讀誦大乘,同樣是以般若為先導的。   對於一般年老多病,沒有文化,沒有機緣的念佛人,則不可能讀誦更多的佛經,研討更多的深奧道理。他們能「一句佛號,一部經」念到底,就能潛通佛智、暗合妙道,也能具足無量的般若智慧。只要深信因果,老實念佛,如蓮池大師所說的,他們必定能「一生成就」。   《觀無量壽佛經》說:「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讀誦方等經典,善解義趣,於第一義,心不驚動,深信因果,不謗大乘」。明確指出念佛法門,可以不必受持讀誦大乘經典,但切不可以誤解為凈土法門不以般若為先導。此經接著又說:「汝行大乘,解第一義」。第一義是般若的核心,說明這種人對般若已經通達,這類念佛人,能夠深信、切願、老實念佛,就是 「善解義趣」,就是「深信因果」,當然是以般若為先導。   有的人不能理解蓮池大師的開示:「三藏十二部,留給他人悟,八萬四千行,饒予他人行」,提倡「一句佛號、一部經、一生成就」這一著名的凈土宗綱領,誤認為是不要深入經藏,不要般若智慧。其實蓮池大師本人是精通三藏十二部經典的大通家,他著作等身,都收集在《雲棲法匯》中,《阿彌陀經疏鈔》就是他的著作。他早已悟入佛的知見,所以他暫不再研讀三藏十二部經典,他就有資格說:「留給他人悟」。他每天要處理很多事情,但是,他每天要保證念十萬聲佛號。一般淺薄者行嗎?這些都可以用一句佛號來概括。可以肯定地說,一句佛號既概括了三藏十二部經典,也概括了八萬四千法門和六度萬行。認識了這一至極究竟的佛理,也是般若智慧的體現。可以說,能夠老實稱名念佛,就是般若智慧的彰顯。所以凈土法門同樣是以般若為先導的。凈土行人能夠一句佛號念到底,就是有般若大智慧。不懂佛法,不深信因果,不嚴守戒律,不修十善六度萬行的人,不以般若為先導,是絕對不可能深信、切願、老實念佛,求生凈土的,沒有般若智慧,更不可能「一句佛號、一部經」,幾十年如一日堅持念到底的。很多人,對凈土法門生不起信心,不願意老實念佛,其根本原因就是他們的般若智慧差的太遠了。有人認為凈土宗不要三藏十二部,不要般若智慧。這完全是誤解。

 

 

  總之,學佛必須以般若為先導,這是不會有什麼例外的。因為以般若為先導是學佛的綱領之一。   三、以凈土為歸宿   以凈土為歸宿,是學佛最重要的一條綱領。   凈土信仰是佛教徒的基本信仰。凈土法門是末法時期眾生的對症良藥。《大集經》說:「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印光大師說:「凈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上之則觀音勢至,文殊普賢,不能超出其外;下至五逆十惡,阿鼻種性,亦可預入其中。假使如來不開此法,則末世眾生,欲即了生脫死,絕無企望矣。」當代高僧道源法師說:「末法時代的眾生,非念佛無以了生死,非念佛無以度有情。」   凈土法門是佛陀無問自說的特別法門,是千經萬論一致讚歎的深妙法門,是十方諸佛出廣長舌像同聲稱讚的無上妙法。凈土法門,是如來的聖言量。   當代中國大乘各宗各派許多是「教學本宗,行歸凈土」的。因此,以凈土為歸宿是最重要的一條綱領。   法相唯識宗祖師,世親菩薩是發願往生極樂凈土的。世親菩薩在《往生論》中一開頭就發願:「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無礙光如來就是阿彌陀佛,安樂國就是極樂世界。玄奘大師譯《阿彌陀經》,窺基大師著書弘揚凈土法門。天台宗的智者大師極力弘揚凈土,是念佛求生極樂凈土的。中國凈土宗祖師蓮池、徹悟、省庵等都是禪門巨匠。圓瑛法師是禪宗大德,因曾多次夢見佛陀叫他弘揚凈土。他將自己的方丈室命名為「三求堂」:求福、求慧、求生凈土,自號「三求堂主人」。近代著名天台宗大德諦閑、倓虛法師,都提倡念佛法門,並以凈土為歸。諦閑法師本人,是在弟子圍繞中,念佛安詳往生的。倓虛法師著有《念佛論》弘揚凈土法門。諦閑法師教他的補鍋匠弟子念佛,雖然沒有文化,只是一句佛號念到底,後來預知時至,站著往生了。近代中興南山律宗的弘一大師,「教歸南山,行歸凈土」。一生以持戒念佛教化眾生。臨終前,手書「悲欣交集」四字,悲憫娑婆,欣慕極樂,乃其本懷之自然流露。最後,吉祥卧,念佛往生。四川樂至報國寺中興大德,離欲上人是川內著名的禪門巨匠,早在抗日戰爭時期,就在成都市北門創建「離慾念佛堂」,以念佛法門接引有緣眾生。這些都證明各宗大德都是以凈土為歸宿的。   印光大師指出:「往生極樂,乃出苦之玄門,成佛之捷徑也。」又說:「求其最簡易,契理契機,即修即性,三根普被,利頓全收,為教禪密諸宗之歸宿,作人天凡聖證真之捷徑者,無如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一法也。 以故,自古迄今,所有禪教律叢林,無不朝暮持佛名號,求生西方也。」 其它的法門,都重自力修行證果,必須煩惱惑業斷盡,方能出三界。凈土法門依仗佛本願力,與深信切願老實念佛的自力相結合,不斷煩惑,帶業往生即可高登九品蓮台,在西方凈土聞法熏修,究竟成佛。末法眾生福薄障深,如不歸心凈土,絕無希望今生圓成佛道。因此印光大師讚歎:「須知凈土法門,法法圓通。如皓月麗天,川川俱現。水銀墮地,顆顆皆圓。」又說:「凈土一法,始則為凡夫入道之方便,實則是諸宗究竟之歸宿」。   現今時代,學佛多為教、禪、密、凈四法。學天台(學教),教義精深,沒有文化和止觀功夫是不會有大成就的。學禪,必須上根利器,還須有開悟禪師、善知識當面指導、印證。現在要尋求開悟的禪師和善知識是很難的。學密,也不是學幾個咒子就能成就的,自己根基的選擇也很重要,還需要跟隨高明的上師當面指教,密宗要求四皈依,依止上師修行,也是不容忽視的。還是修凈土最為方便。凈土經論中已經把凈土法門的理論和實修方法全都講得清請楚楚,明明白白。因此對於一般信眾,最好選擇凈土法門作為自己的修行法門。在堅定地修行凈業,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中,有能力有時間有條件,自己有堅定的信解,樹立了堅定的正知正見,甚至可以學習了解其他法門的有關知識。學習其他知識的目的是為了更加堅定一門深入,專修凈土的決心和信心。印光大師說:「信願念佛,求生西方,是為萬修萬人去之最直捷了當法門。必須先要將此法門之所以然,瞭然於心。若有餘力,再去研參一切經論。各種法門,均可為此法門之助。」但是如果信願不堅,哪怕按照其他宗派的大德在法上的開示來修行,也不相應,甚至會動搖對凈土法門的決心和信心。   禪宗行人中不理解凈土法門的人也多,他們認為念佛人人會念,太簡單。唐朝以後的很多有成就的禪師,都在設法改變這種狀況,叫參「念佛者是誰?」,就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方便。   永明延壽禪師是古佛再來,特作《四料簡偈》指出:「有禪有凈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無禪有凈土,萬修萬人去,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有禪無凈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無禪無凈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宋代死心禪師,徹悟之後,曾著《勸修凈土文》謂:「……參禪人正好念佛,根機或鈍,恐今生未能大悟,且假彌陀願力,接引往生。」明確指出,末法時期的禪宗行人,如果不是利根,又未大悟,最好以凈土為歸宿,才算把穩。而修凈土的人,如果能悟入起修,固然值得讚歎;而一般根性的人,也就不要求禪凈雙修了。末法時期修禪不以凈土為歸宿,是一條「十人九蹉路」 的險道。從永明大師的四料簡可以清楚看到,目前中國佛教徒很多是「無禪無凈土」,不講實修。有的講修行,又肓修瞎練,定錯了方向,甚至誤入歧途,非常可惜。   凈土法們是自他二力法門。有彌陀佛力不去依靠,就是沒有般若智慧的蠢人。弘一大師有兩首偈頌,非常值得學佛人謹記:   阿彌陀佛,無上醫王,舍此不求,是謂痴狂。

  一句彌陀,阿伽陀葯,舍此不服,是謂大錯。   因此,修行大乘法門的人,都應該行歸凈土。否則,今生難有成就。   總之,「以戒律為基礎,以般若為先導,以凈土為歸宿」是學佛的正確綱領。 

 下篇: 修行的指南著名高僧昌臻老法師著重開示:「學佛應該以戒律為基礎,以般若為先導,以凈土為歸宿;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老實念佛,求生凈土。」我們的體會,這一重要開示,是學佛的綱頒,修行的指南。前文我們講了學佛的綱領的有關問題,本文將就修行的指南談談心得體會。

一、學佛必須著重修行

學佛就是向佛陀學習,學習本師釋迦牟尼佛金口宣說的經典,信解悟入佛的知見。學習佛陀慈悲度化的大行,作為我們行持的典範。學習佛陀開啟無量般若智慧,證得無上究竟佛果。這個向佛陀學習的過程,就叫修行,修行就是以佛的思想言行為準則,來規範修正我們自己的思想言行。學佛不同於佛學。佛學是有關佛教的學問,重點在於探究佛理。學佛是用佛理來指導我們的修行證果的過程,是理論緊密聯繫實際、指導實踐的過程。

修行是學佛的重心。只學佛典而不用來指導實際修行,最多只能成為一個凡夫佛學家。有如觀賞寶山,空手而歸,只能飽眼福而己,對自己的解脫,沒有實際受用。我們學佛的目的在於離三界,脫輪迴,了生死,成佛道。學大乘佛法,行菩薩道,要由凡轉聖,無論修學什麼法門,都必須老實修行,必須精進修慈悲心,無我心,清凈心,無分別心,四無量心,必須修四攝六度,修菩薩萬行。修行必須嚴守戒律,不持戒就不可能真正修行。所以我們學佛必須著重持戒修行。任何宣稱不必持戒修行的,宣稱「任憑佛救度」的神教言論,都是邪說。不願意老實持戒修行的佛教徒,就不是真正虔誠的佛教徒。只有老實精進持戒修行,自己才能有成就。人人依教奉行,才是中國佛教振興之道。

我們應該如何修行呢?昌臻老法師開示的:「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老實念佛,求生凈土。」就是我們修行的指南。

二、學佛必須一門深入

佛陀教化眾生,因機設教,有八萬四千法門,各種法門都是無上妙法,法法平等,無有高下。無論按哪一種法門修行,均可成就佛道。善財童子遍訪各種善知識,他們修行的法門都是佛陀正法。《楞嚴經》的各種圓通,都是究竟圓滿的修行法門,都是第一法門。末法眾生,智淺障深,一期生命,百年苦短,要想將佛陀開示的法門都學遍,是不可能的。我們只能選擇一種法門專學專修,這就叫一門深入。佛法是圓融無礙的不二法門,一門通則門門通。選修最適合自已根器的法門,才能事半功倍,這是十分淺顯的道理。

你有小乘根器,就可以修學小乘佛法。你有大乘根器,就可以修學大乘法門。中國大乘佛教,現今不外教、禪、密、凈四種法門。西藏同胞有學密的根器,他們可以選修密宗。有一定文化,致力弘法的,可以學教,修學天台宗。你是上根利智,可以修學禪宗。一般信眾,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都是中下根器,最適合修學凈土法門。因為凈土法門是末法眾生的對症良藥。

無論選修哪一種法門,只要自已選定了,就應該一門深入,心不旁騖,不了究竟,決不放棄。只有在確實知道自己不適合所修的法門時,才可以換學另一種法門。一般情況下,不可以修學兩種以上的法門。切不可三心二意,頻繁換修不同的法門。

有上根利智的人,可以禪凈雙修、禪密雙修、密凈雙修,但最終仍應行歸凈土。印光大師說:「凈為律教禪密之歸宿,如百川萬流,悉歸大海。凈土法門,乃十方三世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成始成終之法門也。」又說:「求其至圓至頓,最簡最易,契理契機,即修即性,三根普被,利頓全收,為律教禪法密之歸宿。」因此,末法修行最終都應修凈土法門,否則不可能有大成就。一般信眾最好只專弘專修凈土法門。選定學修教禪密的,行歸凈土,不是雜修,而是修行證果的保證。選定學修凈土法門的,再加修禪密等其他法門,就是雜修,對往生成就是很不利的。因為凈土法門是特別法門,是自他二力相應的法門,是重他力加被的法門,是有宗,是從有門而入道的法門。其他通途法門,多為重自力斷惑證果的法門,多為空宗,是從空門而入道的法門。因此,修學凈土法門不能按通途法門來修行。印光大師說:凈土法門「實為如來一代時教中之特別法門,固不可以通途教理而為論判也。」有能力,有機緣的凈宗修行人,學習了解其他宗派法門的知識,不是為了加修或轉修其他法門,而應該是幫助我們更加堅定信願念佛的決心和必定往生成就的信心。印光大師說:「信願念佛,求生西方,是萬修萬人去之最直捷穩當法門。必先要將此法門之所以然,瞭然於心。若有餘力,再去研參一切經論。各種法門均可為此法之助。」因此修學凈土法門不能按通途法門修行,只能按徹悟大師的「一句佛號、一部經、一生成就」的綱領,一門深入,老實念佛修行。

四弘四願中有「法門無量誓願學」,但在學佛初階,只能一門深入,現在就遍學各種法門,是不會有成就的。印光大師指出:「如來在世,千機並育,萬派朝宗;佛滅度後,宏法大士,各宏一法,以期一門深入,諸法咸通爾。」巳入聖位的菩薩,方可學更多的普度眾生的法門。修凈土法門的行人,往生到極樂世界後,可以遍游十方佛國,供養諸佛,自然會學到無量無邊的法門。總之,學佛必須一門深入。三、學佛必須長時薰修

學佛是一個艱苦而長期的修行過程。按通途法門講,一般要三大阿僧祇劫,方能成就。凡夫眾生,要斷我法二執,要斷貪瞋痴煩惱,要斷見思惑業,要斷生死長流,要破無明,證法身,最終成佛,是相當難的。沒有長時薰修,歷劫修行是不可能成就的。

密宗說可以當生成佛,這裡的「佛」,不是真正圓滿的究竟佛。而只不過是理即佛、名字佛、觀行佛、相似佛、分證佛。從釋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示現滅度後,要五十七億六千萬年之後,彌勒菩薩下生才再八相成道,示現成佛。這一長時間裡,茌娑婆世界,沒有人再真正成佛。凡是自稱在現今世上成佛的人,都是大騙子,包括李**、盧勝彥等。這是在佛經上有明文記載的。所以一般學佛人,不要妄想在現今娑婆世界真正成佛。切不要投機取巧,貪圖便宜,而應下決心長期修行,長時薰修。

禪宗所說的明心見性,開悟成佛,實際上也不是究竟成佛。禪宗祖師自己認為能達到十信位、十住位就很有成就了。開悟才僅僅是起修,要真正成佛,還有很長的修行道路要走。

凈土宗說當生成佛,是指今生老實信願念佛,往生極樂世界以後,還要修行十劫左右,方可盡此一報身,究竟成佛。這個時間當然比三大阿僧祗劫短得很多了。雖然凈土法門有佛力可以依怙,臨命終時可以蒙佛接引,不斷煩惑,帶業往生,但是往生前也必須艱苦精進,長時間老實修行。必須真信切願,老實念佛。如無真實信願,是不能往生的;如不老實念佛,也不可能真正與彌陀本願相應,不可能與佛感應道交,蒙佛接引,安然往生。信願行就是往生西方凈土的三資糧,必須長時薰修,逐步備辦。就是往生到極樂世界之後,也還要長時薰修,方能圓成佛道。

欲決心長時薰修,不生退墮之心,信是修行的先決條件。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信能增長智功德,信能必到如來地。信令諸根凈明利,信力堅固無能壞;信能永滅煩惱本,信能專向佛功德。

凈土法門也很重信。藕益大師教導我們要修六信:信他、信自、信理、信事、信因、信果。相信釋迦牟尼佛無誑語,相信彌陀無虛願,相信十方諸佛讚歎凈士法門是真實言。相信自已本性是佛,念佛就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相信老實念佛,自已一定能成佛。在理上要相信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彌陀凈土也是自心的顯化,自已往生自心顯化的凈土,是理所必然的事。在事相上,老實念佛,事理一如,必能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以念佛心得無生忍。要相信過十萬億佛土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正在說法。西方依正莊嚴,是確有的。要相信念佛是因,成佛是果,這是佛教出世間法的大因果。修行凈土法門,修信是基礎,是前題。有信才能有願行,無信必無願行。只有真信,才可能長時薰修,永不退墮。印光大師說:「由以信願持佛名號,即能以凡夫心,投佛覺海,故得潛通佛智,暗合妙道也。」又說:「信之一法,可不急急講求,以期深造其極乎哉。」

信心堅定才能喜忍佛道的長遠,才能長期精進修行,才能老實信願念佛。如無信心,則不可能長時薰修,必生退意。有的學佛人,或有「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三年,佛在天邊」的感慨,這都是信不堅固引起的。因此,長時薰修,是學佛修行的重要指南。

四、學佛必須老實念佛,求生凈土「老實念佛,求生凈土」是修行的另一極其重要的指南。

修學教律禪密的行人,都應該行歸凈土,在有信的基礎上「老實念佛,求生凈土」。修學凈土法門的行人,在真信的基礎上同樣應該「老實念佛,求生凈土」。求生凈土就是願,老實念佛就是行。藕益大師說:「非信不足以啟願,非願不足以導行,非持名妙行,不足以滿所願而證所信。」

求生凈土就是發真誠大願,懇切期望臨命終時,預知時至,彌陀聖眾親臨接引,心不顛倒,瞬間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印光大師說:「念佛法門,重在信願。信願真切,雖未能心中清凈,亦得往生。」又說:「一得往生,則定慧不期得而自得,煩惑不期斷而自斷。要如子憶母一般,刻刻不忘。」在極樂世界如此妙極莊嚴的依報環境中,能與觀音勢至諸上善人在一起,親炙彌陀教導,「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因此,無論修學何宗何派何種法門,都應該真切發願,求生凈土。

有人說「心凈則土凈,娑婆即極樂。」又說「唯心凈土,何必定要求生極樂?」,還說:「生者實無生,去者實不去。」這些說法,以空宗通途法門的道理上講,也許是不錯的。如果過分強調自力修證,忘記了佛力的不可思議的功用,就容易悖離凈土法門的真義。這些說法,對於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普通凡夫,是不對機的。凈土法門是有宗,過十萬億佛土,有極樂世界,有彌陀正在說法。這不是庄生寓言。凈土宗要求先要著相,先著彌陀極樂妙有之相,要求生確有的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是彌陀願力成就的報土,不是化土。要傾心依靠彌陀本願佛力的加被、救拔、接引。要強調佛力即他力的不可思議的神威力量。如果以通途法門來看凈土法門,只講自力修行,不求佛力加被,不講真信切願,這就不是「有凈土」。印光大師說:「如來一代所說一切大小乘法,皆仗自力,故難;唯此一法,全仗阿彌陀佛慈悲誓願攝受之力,及行人信願誠懇憶念之力,故得感應道交,即生了辦也。」

凈土很多,一切佛土都是凈土。著名的有阿閃佛凈土,藥師佛凈土,彌勒菩薩凈土,文殊菩薩凈土及唯心凈土等。為什麼一定要發願往生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凈土呢?主要原因是阿彌陀佛與娑婆眾生最為有緣。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願願為凡夫眾生。往生極樂世界的條件最低,不必單靠自力斷惑,而可以帶業往生。修行方法,就是一句佛號念到底,最為直捷穩當簡易。只要信願真切,一念十念彌陀極樂,均可蒙佛接引,瞬間往生,花開見佛悟無生,成佛時間最短。所以凈土法門是最極圓頓的無上妙法。往生極樂即可隨意到十方佛土,供養親近諸佛。所以應先往生到極樂世界再去其他佛凈土,最為穩當方便。要承認自已是罪惡凡夫,下根眾生,只有求生西方極樂凈土,方可一生成就。

在真信切願基礎上,就應該老實念佛。念佛是凈土法門的正行,其他行善積德,六度萬行,都是應該隨緣儘力作到的助行。只要能老實念佛,其他助行必會自覺作好。因此中國凈土宗祖師都特彆強調老實念佛。念佛有觀想念佛,觀像念佛,實相念佛和持名念佛,中國凈土法門最提倡持名念佛。那就是老實稱念一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 、或「阿彌陀佛」。念佛別無訣竅,就是「都塞六根,凈念相繼」,口裡念得清清楚楚,耳里聽得明明白白,心裡想得真真切切。有的凈土行人表面上雖有信願,但念佛不老實,證明沒有真正的信願,也是不能順利往生。有的修行人,多年念佛未能往生,就是信願不真切,念佛不老實。若無信願,再念多少聲佛號,也是不能往生的。只有在真信切願前題下,放下身心,排出煩惱擾亂,凈下心來老實念佛,才有真實受用。只要老實念佛,證明信願行三資糧具足,臨終必蒙佛菩薩接引,往生極樂,蓮花化生,花開見佛,一生成就,究竟成佛,再返回娑婆世界及十方世界,救度無量眾生。這就是我們學佛修行的最終目的。只要我們能遵從昌臻老法師的教導:「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老實念佛,求生凈土」,將它作為我們修行的指南,我們一定能安穩地往生極樂,圓成佛道。 一日無常到,方知夢裡人,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

相遇是偶然,共修是緣分。准提彙集海,願共成佛道。 

凈土修行 http://www.ygjtxx.com/

印祖專輯 http://www.lzgh.org/ygds/

印光大師 http://www.jingtu.org/ygds

印祖文鈔 http://www.buddhism.com.cn/ygfs/ 

印祖全集 http://a.bonze.cn/wlsjwz/yzwc/index.htm

印祖文集 http://www.dizang.org/wj/yg/index.htm

印祖專題 http://www.nmamtf.cn/list.php?fid=13

著作下載 http://www.dizang.org/down/xz/p01.htm

宣化上人 http://www.xuanhuafb.com 

法界總會 http://www.drbachinese.org/

凈空法師 http://www.amtb.tw

凈空法音 http://ft.amtb.tw

凈土教育 http://www.amtb.cn

凈宗學院 http://www.pllc.cn

凈心學院 http://www.amtb-aus.org 

網路學院 http://www.amtbcollege.org

佛陀教育 http://www.buddedu.com

講經網路 http://www.amtb.org.tw東林寺 http://www.donglin.org

大悲寺 http://www.jietuozhilu.net

弘化社 http://www.honghuashe.com

弘願寺 http://www.hongyuansi.org

指歸凈土 http://www.nmwlgrl.cn

凈土經典 http://a.bonze.cn

凈土教育 http://www.amtb.cn

凈土專頁 http://www.jingtu.org

凈土導航 http://www.jt8421.com

凈土資料 http://www.pureland.info

凈土典籍 http://www.zhibeifw.com/jingtu.htm

凈土文集 http://www.dizang.org/bk/jt/index.htm

凈土著作 http://www.fofaseng.cn/article_15.htm

凈土修學 http://www.fowg.cn/fjzy/List/List_159.html

凈土專集 http://www.baus-ebs.org/sutra/jan%2Dread/004/

凈土法門 http://vip.6to23.com/hcrkp/jtfm.htm

凈修叢林 http://www.jxcl.org/

信願念佛 http://www.xynf.com

覺海慈航 http://www.amtfamtf.net/

修行指南 http://www.buddedu.com/

教育在線 http://www.nmamtf.cn

蜀中凈土 http://www.szjt.org/

回家 http://www.huijia.com

呼喚 http://www.huhuan.net 

生死書 http://www.fosss.org  

藥師佛 http://www.yaoshifo.org  

佛醫藥 http://www.foyi.org  

臨終關懷 http://www.lzgh.org 

終極關懷 http://bookgb.fohot.com/article_22.htm

生死文集 http://www.lzgh.org/sssd.html

男女情慾 http://www.haikong.com/jieyin

性學大觀 http://www.fopusa.cn/books/gb.htm

性教育 http://huaib.com/rensheng/List/List_253.html

戒淫資料 http://www.foxuebbs.cn/book/Class.asp?ID=44

性文化 http://www.jiexieyin.org

性論壇 http://www.jiese.org
推薦閱讀:

當修行、工作、夢想有衝突時候,該如何對待?
成佛與修行
根宋佛教音樂:有事念佛沒事逍遙
每天睡前打坐今天卻夢遺了(做春夢那種)?
修行人該如何在入世,將自己修行的智慧運用於生活中,並且幫助到有需要的人?

TAG: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