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萬老先生在80高齡的時候可以以拇指和食指輕夾平舉1米長的實心鐵棍,這是真的。我有朋友的父親親眼目睹。 l 據上海的武式太極拳家金仁霖講,徐震(字哲東)既跟杜心五學過也跟郝月如學過。徐震認為郝月如的功夫當在杜心五之上。而又有史料披露,郝月如在與江蘇國術館的教習李慶瀾切磋散手時,尚不敵李慶瀾。李慶瀾曾獲首屆國術國考的優等和浙省國術遊藝大會的第14名。如此推來,杜心五如果參加當時的擂台賽,也很難取得好成績。就象現在民間的各類武術大師很多,但到了散打擂台上,真能撐的住的,幾乎沒有。大師們也許都有一技之長,但未必個個真能打。據說劉百川就認為老不以筋骨為能。而太極拳給人的印象似乎是愈老彌堅。不過似乎要限定在,以老對老的範圍內。所謂耄耋御眾,我還沒有親眼見過。 l 自然門是徐矮師祖傳南北大俠杜心五先生,杜心五傳萬籟聲先生,自然門武學分九級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主修行步活身、四肢之勁氣、螺旋之力以及內外兼修的硬功等入門之法。主要內容有二十七式自然拳、子母球、一指膠。自然門是徐矮師祖傳南北大俠杜心五先生,杜心五傳萬籟聲先生,自然門武學分九級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主修行步活身、四肢之勁氣、螺旋之力以及內外兼修的硬功等入門之法。主要內容有二十七式自然拳、子母球、一指膠。金剛功、內外護體功、大力神功。內圈手、矮檔腿、鴛鴦環。第二階段主修攻防博擊之術的套路。第三階段主修實戰博擊與修身、修心、修性相結合,從而達到自然而然的高深境界。習練自然門者多長壽,且瘦者多,如胖子說是習練自然門純屬笑話。自然門的基礎就是走內圈手。 l 自然門目前出名的有福建萬籟聲一支,主要以練內功為主,內功練好,自然就會出別的武功。例如陳式太極拳,以前有過介紹,北京有位學自然門的,雖從未學過陳式太極拳,但當他想打時,便能打出來。據說,他們打的太極拳也很慢,很隨心所欲,但只是動幾下就能氣布全身,別人攻擊不了他。 l 站樁
站樁即立穩,平均之站立也。初習為基本樁,習時須首先將全體之間架配備安排妥當,內清虛而外脫換,松和自然,頭直目正,身端頂立,神庄力均,氣靜息平,意思遠望,發挺腰松,身體關節似有微曲之意,掃除萬慮,默對長空,內念不外游,外緣不內侵,以神光朗照顛頂,虛靈獨存,渾身毛髮有長伸直豎之勢,周身內外激蕩迴旋,覺如雲端寶樹上有繩系下,有木支撐,其悠揚相依之神情,喻日空氣游泳殊近相似也。然後再體會肌肉細胞動蕩之情態,鍛煉自得,自知為正常運動。夫所謂正常,即改造生理之要道,能使貧血者可以增高,血壓高者可以下降而達正常。蓋因其勿論如何運動,永使心臟之搏動不失常態,平衡發達,然在精神方面,須視此身為大冶洪爐,無物不在陶熔體認中。但須察覺各項細胞為自然之同時工作,不得有絲毫勉強,更不許有幻想,如依上述之鍛煉,則具體之肌肉不鍛而自鍛,精神不養而自養,周身舒暢,氣亦隨之而逐漸變化,其本能自然之力,由內而外,自不難漸漸發達。但切記身心不可用力,否則稍有注血,便失松和,不松則氣滯,而力板意停,而神斷,全體皆非矣。總之,無論站樁試力或技擊,只要呼吸一失常,或橫隔膜一發緊,便是錯誤,願學者慎行之,萬勿忽視。 l 楊露蟬父子之所以天下無敵,關鍵在於其輕身功夫的高深,當然這也是太極功夫到了虛靈境界的表現。硬碰硬,楊班侯斷然不是外家大力士的對手,然後可以依仗飄忽的身法避其鋒芒,擊其弱點而取勝。楊澄甫身軀胖大,因此雖40歲壯年卻敗在25、6歲的萬賴聲手下。其它內家拳如形意、八卦也是如此。有段董海川的逸事這樣寫到:恭親王府有個太監,人稱齊三老爺,亦喜練武,功夫甚好,與董先師彼此聞名。一天,他見到董,問道:「董海川,你的功夫究竟有多大,妙在哪裡?」先師答道:「我也不知道。」齊三道:「這樣吧,我出個主意,你盤腿坐在這個方凳上,在你頭上方一尺用繩子吊十塊磚,系枝火香,燒斷繩子,磚掉下來如果砸不著你,就算你功夫到家了。」先師道:「咱就試試吧!」於是,依上所述試之。先師盤坐凳上,火香燒斷繩子,磚砸下來,瞬間「轟」一聲,磚砸凳上,先師不見了。大家定睛一看,先師已站在齊三爺背後了。齊三爺把大拇指一豎道:「你算可以了。」 反觀現今太極高手們,輕身功夫平平,因此碰到散手或拳擊高手也就難以避其鋒芒,只有硬碰硬,勝負就很難說了。 l 功到自然會有,我不會去追。 l 懂勁須知陰陽,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應當是「陰陽相合」。 l 人民日報2000年12月15日的文章,真正的太極拳是趙堡鎮的太極拳(文章節選附後) 河南溫縣陳家溝人陳王廷於明末清初創太極拳之說曾盛極一時,而王宗岳《太極拳譜》公之於世之前陳氏拳留下來的所有資料中都未提及過太極拳字樣,更未提及過太極拳「八法」之要領。由此可見陳氏拳本非太極拳的判斷乃事實無疑。從最近河南溫縣發現的資料證明,王宗岳乃明萬曆年間山西太原太谷縣小王莊人,其師承有待進一步考證。河南溫縣趙堡鎮小留村的蔣發曾隨王宗岳學藝7年,藝成歸里,代有傳人。可見,趙堡拳乃是王宗岳太極拳的直接傳承。 l 重心轉移的問題屬於開合的問題,能把開合做好了,重心轉移的問題也就解決好了。 l 腰胯運用好了,膝部就能隨!能隨的話,膝部也就解放了。這是中節隨動根節的做法;當然,根節也能隨動中節,中節也能隨動梢節。膝能蓄勁、藏勁。內氣必須打通膝關節!太極拳(套路)中, 拳與腿 (手與腳)所起的作用是均等的. 儘管太極拳本身的中心思想是以防守為主 - 修身自衛,但是, 對於腿的應用, 則是不容忽視的. 在陳式太極一二路套路中, 把腿的功能可謂發揮得淋漓盡致.守中有攻 (如: 金雞獨立, 轉脛炮,), 攻中有守 (如: 翻身二起腳, 跌*,倒騎龍).在今天世界武術潮流中,普遍接受了以腿擊作為前領的主導. 作為太極拳的愛好者, 也不宜輕輕的錯過它的潛在實力. 我們可以在不斷的練習中反覆地領悟出它的優劣,從而得到改進.比如: 金雞獨立為甚麽它是守中有攻的架式呢 因為它可以用來防止直拳,左/右鉤拳的催擊, 而且可以有效的控制對方蹬腿,掛腿的攻擊. 擂台上的搏拳,大家經常看到, 現實中的搏腿, 太極拳中的金雞獨立是最實用的一個架式. 其它的無出其右. 收腹,提膝,蓄勁,立臂,坐腕,動作一氣呵成.從守中換式進攻, 如: 左/右蹬一跟 – 向對方來腿蹬去 (搏腿). 如: 白蛇吐信 – 在對方來腿收回之際, 進步翻掌直棚對方咽喉.錯失進攻機會的話, 還可退步變為倒卷肱,遠離戰區,從新布署.當然, 運用每一個架式都有其一定的條件, 要視乎個人的實際情況.如對聽勁/懂勁的修為 (簡單的說是實戰中的經驗),對架式的靈活運用等. l 鍊形無非是內斂和假借,內斂使心氣平和、協調、一氣貫通、陰陽調和,假借使其意、氣、形合一,調整身形力形氣形,內斂為養,假借為用。 太極雜說612009-04-06 10:27
l 汪老的先父崇祿公曾和溥倫貝子一起跟楊健候學藝多年,汪老七歲時開始跟著父親在楊家練功,1917年十四歲時拜楊健候三子楊澄甫為師,一直到楊老師到上海,才終斷了直接受教,汪老1926年開始教拳,門下有很多的徒弟和學生,他老人家,擔任北京市武協副主席,也一直沒有間斷楊式太極拳的教學,汪老得楊家真傳,因楊家對外人不講技擊拳架,只講養生拳架,對自家的徒弟在家裡教才講些不被人知的技擊拳架和技擊方法。
l 圓里乾坤大,沾粘日月長。 陰陽自變化,剛柔任消長。 沾粘亦是圓,亂環無丟抗。 腳隨手進步,腰腿全主張。 上下相隨和,運化在兩掌。 前後與左右,隨機任端詳。 出掌摸前胸,亂環勢難擋。 動搖敵根本,一發氣遠揚。 敵若用挑手,采按不離行。 敵若手按下,隨下再升堂。
我上莫忘采,敵旁封閉忙。 左右無參差,出手顯高強。 太極真玄妙,亂環術中王。 l 「松」「散」「通」「空」四個字,這才是太極拳最高的技法。 l 無過不及就好。一般對方如果退我即跟上但不過,只看住,不加力。滲透,找縫,對方處在背勢(注意是否我順人背),對方一動正好一打。 l 如果你能一直拿著對方而對方並沒感覺出來,那對方就跟「關在籠子里的老鼠樂」,玩貝。東西一般與水平相近者是用不出來的,必須對方比自己差一些最好。 l 悟出東西且東西上身後,一定要用於實際進行檢驗,最好的方法是定步散推。如果不中用,應找出原因。 l 關於《孫祿堂武學錄》的疑問和失實之處 疑問:1、書前孫祿堂先生攝於北京絨線衚衕的坐姿照片說是中年所攝,而童旭東發表於2000年12月《武林》上的同一照片卻說是1933年73歲時所攝。同一照,一說中年,一說老年。孰是?2、同頁老年時攝於上海半淞園之照本來是和其子孫存周合影,孫存周卻被刪去,為何?3、陳微明所做「孫祿堂先生傳」中有一句「其子存周能得其傳」(見書末報刊的影印件)在385頁附錄中被刪去。為何? 不實:1、書中393頁中說「1915年6月,祿堂公所著《形意拳學》出版,。。。陳曾則見書中論理精微,遂拜訪之。。。陳聞宏論,當即拜師,後學武有成。」陳是1915年讀《形意拳學》後拜師的嗎?不是!否則《形意拳學》中怎麼會有陳曾則的序。且陳序中第一句說就是:「余從祿堂先生學形意拳術將及四載。」可見陳是在此書出版之前數年就拜了師。還有一證,即祿堂公逝後,陳微明做「孫祿堂先生傳」,其中說「余承先生教誨二十餘年,略知先生生平,謹為之傳。」從1915至1933,不到二十年,所以陳之入門必要早於1915《形意拳學》出版之時。結論:說陳是因讀了《形意拳學》而拜師是錯誤的。陳微明後又投師楊澄甫,陳的造詣是在太極拳上。2、書中394頁說:「1924年,祿堂公辭去官職,前往山西指導國術。」孫先生此行目的是指導國術嗎?不是!孫先生本意是去拜訪宋世榮前輩,時宋前輩在駐介休的軍隊里教拳。經太原時為宋虎臣之弟子董秀生挽留,切磋月余而歸。董喜研究武術,此後劉殿琛先生在太原國民師範任教時,董執弟子禮向劉請益。說孫先生意在指導國術有誇張之嫌。
l 松胯,應當伴隨全身各部位全開才能實現,手肘肩背足膝腰胯....等都要練開。應當練通全身,胯自然鬆了。松胯應是意思鬆了就可,不可用意過強,沉肩墜肘實際是接。 l 其實太極拳只是內家的一種流派罷了,不用看得很神奇。但是,既然是內家拳,就有其相通之處,大家都以站樁為基本功,以在站樁中求的精氣神的統一象形意! l 不論練什麼,還是應從樁功入手為好,樁功就是由外入內的一個門徑,抓住樁功即抓住丹田,抓住了拳術的關鍵,且從樁功入手,上功快,外形雖不動,但可以體會到內中的變化,可以引人入勝。如果只從走架中要內勁,外形變化較為有趣,但內中不會有較快的長進,若說枯燥,還勝於樁功。且歷來的太極先師都注重樁功,如古之吳鑒泉,今之馮志強,孫氏太極也要站無極樁和三體樁。 l 祿堂公是為我敬仰的前輩高人,因為祿堂公有他的東西在!他不僅是技擊高人,他更是一位卓絕的武術理論家;他把他的拳學理論留給了後人,這比他當年打敗無數強人更有價值!至少後人可以知道他的武學思路,而這就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啊! l 陳式拳中每一招的最後都有一個定式,此為靜樁,開頭和結尾靜樁的時間更長。打拳時刻應保持中定,動中求靜,以動靜求陰陽。我以為動樁涵蓋了靜樁的內容,在拳架中練樁比單練靜樁效率高。 l 身形如睡精神明,五聖默運句句清;內外有無憑師意,視透玄關密密應。身如嬰兒參造化,閉目塞聽道基盈;由來頂上觀慧處,天音響徹放歌行! l 據我所知,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意用功夫;若要紙上找妙方,筆尖熬干洞庭湖! l 拳理、拳論那是古人練拳的個人心得,對你練拳的幫助是微乎其微的,他在文中要表這個意思的的用詞和你對詞的理解不一定相同。比如說你對松的理解是什麼?而陳家溝無論會不會打太極拳的人都知道松是徹底放下,你是這樣理解的嗎?練拳的感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別人是不知那個溫度的,你又如何能說出來呢? l S線「雙黃蛋」是由兩胯或尾閭骨劃8字划出來的……單黃蛋和雙黃蛋的變換是動之則分、靜之則合。 l 要玩玩陰陽圓!陰陽部分,我先玩單黃蛋,守住一點,佔住圓心,玩出蛋清,煉出蛋殼。我再讓陰陽交合,出現雙黃。我在陰陽雙黃之「中」划出不偏不倚的S曲線。我玩這個曲線。讓劃圈的劃圈去吧,如果划到圈裡來,我就給他S上!我讓八卦在我殼上轉,形意直線穿過我的S線,從陰黃心到陽黃心。
太極雜說622009-04-06 10:27
l 歸根到底,大道至簡。前輩已經把太極拳理論述的很清楚了,功夫到了一定程度就能明白,找到正路一直向前就行了。 l 其實站樁的目的不過幾條,一是樁法換力,通過站樁,把長久以來習慣的憋氣努力的習慣換掉罷了。其次,就是培養內力。 l 拳術雖小事,然本天地之道!拳術之道,亦是作人之道。 l 無論是打拳還是工作一定要在全心全意的過程中將心態放鬆下來.千萬不要把練拳的目的、方法和過程給搞混了。無極生太極,是針對我們的身心而言的。身心之內要無極,身心之外也要如此。 l 如果對方慢騰騰的上來時,你還應該有一個「引」的動作,叫有形的「問勁」,一「問」對方必定有反應,就是「答」,這個「答」正是你所需要的。反過來說,功夫比你高的,你的「問」也正是他所求之不得的,結果可想而知。相信,當你功夫到的時候,就不難理解。 l 我並不是反對談神意,在確實入門的太極拳同門中,大家一談神意,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但不入門的同門中,或進入網站的太極拳初學者,他們還不懂得太極拳是怎麼回事,見我們神意來神意去的,還能凌空打人,他們就要從這方面去追求,而忽略了太極拳的基本要求和習練方法。這就要誤導他們的,所以,還是少談為好,多談些太極拳的基本要求。 l 玩太極、練太極的人一般會認為苦練會出功夫,因此練時非常執著,非有想要練出什麼來的想法;這樣就可能意重了,倒練不出來了。實際上應抱著玩的態度,不必太用心。有意無意不去追什麼,站樁時尤為重要。「高度清醒不執著,難得糊塗不昏沉」。再者,現在練太極,技擊故不可少,養生更重要。太極是一種藝術。 l 太極拳各種招式(單操)的運用必須是建立在懂勁的基礎上,以「六合勁」為根本,否則,將體現不出太極拳的獨特風格。 l 力源?聽說過渾身無處不太極之說嗎?只在後背往上一點……力發於足,不是蹬勁上來的吧? l 心越靜,體越松,反應越靈敏。
l 即使身體不運動,也要通過腿腳與地之相爭,以及身體的完整一氣,使身體與地球形成整體,也就是說,身體成為地球的一部分,從而使對手感到強大的力量。 l 練了三年或者五年,就想神意打人?肯定是不可能的。我們現在也只能是到練血階段,尚未到練氣階段;只有到了練氣階段,才能有可能隔空碎物(注意,並非只是放到人)。 l 太極拳在的種種傳說,書上有,人間有。太極拳為內家拳王。內力本是無形無影的。 l 我曾與一個山西的拳友見面,他非常喜愛太極拳,也有一定的功夫,他把太極的一些理論用於生活。他說,人都有一個圈,在圈外什麼事都沒有,如果有人進了我的圈,我就要反應將其推出圈外。上個月我又見了另一位拳友,他功夫不高。他也把太極的理論用於實際。他看到陳發科曾說,誰能合住對方誰就贏了。他把這句話用於實際,每當與其他單位或同志談工作時,總是用合,先合住對方,然後看看是否有相同的東西,再朝有利於自己的方向使勁。 l 得太極功夫真趣味者,無不歸於平實樸拙之相。 l 切切實實地按照老師所教的方法,每天苦練,你就會自然而然地產生意氣神。這時,你會覺得自然、輕鬆,上下相隨,左右逢源,打人不打人,全在你「一念」之間。 l 太極拳的外形是隨內形而動,如果內形動了,即使外形做得不太到位,那也是對的,因為只要他按照這個方法去練,一定有一天他會做到位的;如果內形不動,即使外形做得如何漂亮、如何「到位」,那也是錯的。 l 真會空靈推手之人,一般人根本摸不上身,眼見摸到卻已空,回來時一般人就被打飛了,沒法玩了。 l 所謂拳理,就是拳和道理。練拳沒有拳理來指導只會肓練。而拳理沒有拳來實證也是沒用! l 練拳就是為了練出一把勁!
l 知人功夫就是聽勁功夫…… l 我今年72歲,1946年從胡耀真學習心意拳和氣功,50年經胡師推薦,兼從吳子珍先生學習河北派形意;幾十年來我接觸過的有名的拳家不下千餘人,當然其中很多當年僅是個和我一樣的小學員,彼此打打鬧鬧的,而今,不知怎的,一躍都成了武林名家,人五人六的不可一世了!因此,我不能用真名,否則和老朋友們就不好見面了,他們會指著我說:「你這個老傢伙專門揭我們的老底,你不吃這碗飯,怎麼痛快就怎麼侃,卻要來壞我們的飯碗!」 l 太極不用蠻力是對的,但手無抓雞之力的秀才也無法適應強烈的對抗。 l 松胯一定要曲膝,而且一定要圓襠,要在圓襠的基礎上曲膝松胯,否則毫無意義。同樣,沉肩垂肘必須要虛腋。圓襠與虛腋是關鍵,切莫忽視。 l 只有站樁才能體會靜極生動,此動為真動,為不動之動。把這種體會用於練拳架和推手中才能出功夫。站樁應站高樁。另外站樁對養生也有非常好的作用。 l 不應從招式,技法上找。應努力練功,練通全身。一出手他就無法搶手才對。 l 自楊露蟬前輩說:「站住中定,往開里打」之後,很多人將太極看成一種功力的象徵,而忽視了它在步法、打法(包括擒跌、點穴)的獨特之處。 l 墜肘首先要松胯,不松胯就不能徹底墜肘,所以,關鍵在松胯。松胯是太極拳的基礎,也是太極拳「用意不用力」的要點所在。正因為如此,所以許多高手談意、談神、談氣,就是不談松胯,一說如何松胯,實際就把太極拳的全部精華拿去了,把自己的看家本領拿走了。所以,不是緊密圈子裡的人,師傅是不輕易教導的。許多人自稱是什麼人的高足,但他打了一輩子的太極拳,也不知道怎樣松胯。墜肘的感覺是手上有一根絲線吊在那裡,手上不著一絲的力,自然下墜,絲線斷,則手臂自然落下。 |
太極雜說632009-04-06 10:28
l 松肩、松垮是要求,同時也是功夫,不是想松就松得開的,關鍵是找到怎樣練開的方法!練開的過程實際是一項工藝的加工過程,習慣的養成。雜技演員的腰跨,肩臂可謂松的開,但松成的方法與太極拳不同,所以不出太極勁。
l 松胯不如說開胯!腰是最難開的。腰鬆了,才能上下貫通,判斷是否上下貫通的標準,大力來時,你承受時腳上是否有蹬力。至於沉肩墜肘,並非有意去沉去墜,那是接,接哪自己去想。 l 架子(內外皆是)搭好了,力的傳遞就有了正確的路線。 l 太極拳乃身上功夫。理,不可不究,也不可太痴。觀陳小旺之拳,方知動靜之妙。觀馮志強之拳,方知大氣渾脫之象。 l 功力是有極限的,而松是沒有極限的! l 天之道,生於無形,幻變不窮,然其萬象,如水,如雲,如風,皆因規律所循。人之道,順心而行,心者,天之道也。各位同好,練出來的拳是否如水,如雲,如風? l 到定勢時各部位膨一膨,繼而一松,效果較好。 l 在定式時從頭到腳把所有關節都撐開,節節貫串,這時候的感覺是緊而不是松,撐上一會兒,比如說,20秒鐘,或者3個呼吸,再一松,(感覺特好),再往下做另一個動作! l 環是剛,是形,是陽;丹田是柔,是水,是陰,陰陽相合是一個很艱難的過程,需要你在刻苦的練拳中多動腦子,舉一反三;關鍵是你能否看到你怎樣練的反面,是上是下,是左是右,是內是外,是停是走,是有是無…… l 人生的歷練,太極拳的修學同登塔是一樣的,開始的時候,地方很大,路也很寬,人也多,可交談的人也很多。可越往上登頂,地方越小,路越窄,人越少,可說之人越見減少。到了塔尖,你發現,這地方只容你一人,你無路可走,你無話可說,你會覺得孤獨,你要講話,就只能跟上天講話,而下層的人看上來,你自言自語的在犯傻,或許精神上出了點毛病,其實,你已經成功了。但你不要驕傲,你一失手就要摔下去的,然後有人來接替你的位子。 l 摺疊?摺疊什麼?是摺疊陰陽。去意為陽,回意為陰,兩意互相包含滲透。是太極圖上白中的一點黑,黑中的一點白。
l 太極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理解。 l 內部的虛實變換比「丹田內轉」更為重要。 l 「丹田內轉」若解釋成丹田的轉圈恐怕是一種片面的誤解,有違拳取自然的道理。練拳不應拘泥於局部(如丹田),而應時時從周身整體出發,以通、順、流動為主。不過,若換成「丹田中內氣潛轉」的說法,則無論如何都能說得通。 l 腰下如有物…… l 腰如陀螺一般…… l 三心二意:三心:童心、善心、慈悲心、二意:靜意、空意。 l 雖只瓦片席,但求得內心的寧靜與洒脫。 l 太極練通了,哪發力都一樣。 l 太極本意相同,練法各異。 l 明師、毅力、悟性、天資是練武的前提。 l 技擊的成就七分在人,三分在藝。 l 拳術沒什麼決竅,就是一個練字。 l 練拳千遍,其意自現。 l 我們這裡也通,那裡也通,不知是否有未通之處?倘若都通,試問何處歇息,通往何方? l 太極拳是通過強身健體來修身悟理,技擊僅是其研究的方法和檢驗的手段,而非其唯一的目的。 l 記得當年老師發力時,我是出去了,可腳下的凳子反向也飛騰出去了。 l 我是師承李雅軒先生一脈的,李先生言其是追求大松大軟、虛無的氣勢的! l 太極拳的套路與招式其實是人為定的。練至深處,明了太極的道理時,哪裡還有招與式的分別,哪裡還有套路與樁法的分別呢? l 孫先生說他初練拳時小腹堅硬如石,鼓動腹內之氣,行止坐卧撲人於旬丈外無時不然。這是走武藝的路子,經與宋先生交流,受到啟發,遂走入道藝之途。由武藝而道藝是進階,而不是返還,談不上是什麼彎路。 l 功夫工夫,沒有工夫就沒有功夫。 l 我是拳,拳是我! l 練拳的人很多,會練的沒幾個,能用腰走的已經沒幾人了,何況用腳下發人的呢? l 練拳是沒有捷徑的,但是總結前人的經驗教訓,省去彎路,就是捷徑! 太極雜說642009-04-06 10:28
l 練太極拳盤架子、推手、站樁、靜坐缺一不可。 l 逢拿必進,遇直必打!全身透空也不是玄而又玄的事,無非是推手鬆開了的一種方式,當拳和推手練到一定時候的時候,搭手時讓對方突然找不到著力點…… l 聰明人須笨用功!至於這體驗,那方法,為枝葉,不求而求,不期然而然,莫知至而至,當通則通,當隨則隨,用氣有氣,用法有法,陰陽變換,動靜相間,虛虛實實,變化無方,緊松隨意,隨意太極。 l 人體重要的關節有九個地方,太極門和八卦門因此有九節勁的說法;推手的最大作用就是貫穿此九大關節,使勁在一來一往間可以暢通無阻,使敵方的勁滲入足下地中,使我方的勁進入敵方的中心線,尋找機會,影響敵人的重心。 l 實際上,無論什麼,力,勁,意,都是自己身上愈是體會沒有,對方體會愈重。因為你體會到自己有,就是都還在你自己的身上,沒有全部放在對手的身上。捨己從人,當心裡還有自己,總想著自己時,你就無法完全從人。 l 陰陽相合是一個很艱難的過程!? l 「活丹田」說的不錯!何處聽勁?聽誰的勁?無處不聽如何?無一處聽勁又如何? l 所有動作都讓他自己出,自己走,沒有力,沒有意!弧線是有形可尋的;當如水一樣隨心所欲流動起來後,比的是功力,場。 l 武當派裡面有小鍊形的說法,形意門也講究煉真形;太極拳在這方面是否還有一些鮮為人知的東西? l 既然說到環與孤線,你就應該想到形如九曲珠,節節貫穿。說到「丹田上手」,就要和環聯繫起來,至於他們之間的關係在這裡用文字不太好表達,我只能說環是鋼,是形,是陽;丹田是柔,是水,是陰,陰陽相合是一個很艱難的過程,需要你在刻苦的練拳中多動腦子,舉一反三,關鍵是你能否看到你怎樣練的反面,是上是下,是左是右,是內是外,是停是走,是有是無......"外環""內環"都非常重要."隱"是隱藏,既然是隱藏那還是有,太極拳應該練到"靜",練到"無",練到"空"。「S線」「對應點」「孤線」「中心點」「O線」這些都是外在的招法。 l 全身透空是,別人來的不管什麼,都能讓他透過去,對自己沒影響。 l 練太極拳必順明白「體」和「用」。「體」是練法,是養生;「用」是用法,是技擊,這兩個是相輔相成的,這就是老前輩所講的練大使小,「乾三連,坤六斷」。我所說的「環」是練法,所說的「弧線」是用法,這些都不用想自己,是一種自然的反應,但這種反應是靠刻苦努力練出來的。 l 出來的東西是可以象水一樣自如流動的。弧線是有形可尋的。當如水一樣隨心所欲流動起來後,比的是功力,場。誰的大,結果就不用說了。 l 語默以時是真工夫.敍敍不止未得自在 語默,和動靜(知常),定慧(等持),入(世)出(世),佛(法)世(法),無(為)有(為),人我(兩忘),陰(平)陽(秘),性命(雙修),內(聖)外(王),止觀(雙運),悲智(雙行)是一個東西,不平則鳴,不說就不行,是未得自在者.未得自在,即是沉淪,沉淪佈道,誤人何忍!遇妄非正,誤己更深. 決斷起於周旋,明達觀乎語默,明眼人一看便知.未得真消息,復向他人求認可,實在枉了十幾年修行. 得真東西者,佛不請不說.得自在者,得機而行,言簡意賅,如其不遇,沒身而已,器滿持盈,去留自在,說與不說,度與不度,恆不掛心,此金剛經之度人而無人可度之謂也,獨立不改,雖千萬人吾往矣.何況未得真經,用力不久,妄相揣度者呢 l 現今的太極拳肯定不是太極拳的原始面目,從描述明代民間武術面貌和記載太極拳初期的史料可以得出這個結論。太極拳成為內家拳是和丹道內功思想結合的產物,初期一定非常質樸。 l 現今太極拳的理論和主張太多太亂,聽多看多後成了一鍋大雜燴,心神散亂、用意不專,於練拳無益。要沉默地、堅定地去練自己的拳。 l 練太極拳以武德為本、養生為副、技擊為未,對太極拳「合道」的正確理解就是武德。 l 太極拳的優勢很大一部分是體現在傳統文化上。儒釋道似乎都可以為太極拳開道。 l 95年,在武魂編輯部的院子里(當時武魂編輯部還在北海後門)我曾與當今武式太極拳大家吳文翰切磋了一回推手,一搭手老吳就在我小腿上連踢三腳,真把我踢愣了,我想這就是勁由內轉的武式太極拳嗎?好在我抗擊打能力還湊合,隨之我一個管手加平送,老吳就踉蹌欲跌,我趕緊將其扶住。老吳的書寫的真不錯,架子也還行,但是哪有什麼敷蓋對吞勁由內換呀?所以太極拳大多可為談資,極少可為用本。 l 我練的松是心松,體松。? l 崇高必至墮落,緣會終須離別,聚斂總歸消散,有命見咸歸於死。 l 用心的現量境在觀,而不是用分別意識在玩弄精神。講究「制心一處」「專一繫念」,講究「不隨境轉」,…… l 「制心一處」,「內照形軀」的方法對身心的健康是有益的。 l 練太極的時候"應無所住而降服其心"就會步入太極殿堂了。 l 由根底起去松,象搭積木一樣,這樣就可以領會到拳經對身體合部位的要求都是言之有物的。 l 自然功到松出來腳浮才是真的。 |
太極雜說652009-04-06 10:29
l 要松透,只有松透後才能節節貫穿,節節貫穿靠一氣,一氣貫穿。 l 腳是站在地上了,還是浮起來了,站在水面上了。腳沒浮起來的都還沒入門。需要讓它慢慢浮起來,飄進門內。 l 拳術是再樸素不過的,功夫練上身非朝夕之功。 l 貓行邁步其實就是化勁,…… l 楊式吳式相通的東西多一些,真正能把攬雀尾一式練好,就足以一窺太極門徑了。 l 故善用和者,不驚俗,不駭眾,不固執,不偏狂,隨方就圓,內剛外柔,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潛修密練,人莫能識。若夫有已無人,行為偏執,不失之太過,即失之不及,欲其竊造化,合陰陽,無中生有,有中生無,造成神室,永為無漏金屋,難矣。何為和?禮下於人,謙恭自小,心平性柔,暴躁全無,忿怒不生。大而能小,強而能弱,無人我壽者之相,無貴賤達人之分。化氣質之性,消嫉妒之心,言行相虧,動靜隨時。無好惡,無無明,無怪誕,無偽詐。和處極多,只在機活神圓,因物付物耳。吾勸同志,速將人我山放倒,急把龍虎穴沖開,將已往之高傲欺心、滯氣血性、小見偏識,與夫一切不平不順、不中不正等事,一筆勾銷。另換出和平性情,溫柔資格,神明默運,以求先天至真之葯,點化後天至濁之陰。自然有無一氣,動靜自如,還我本來良知良能之面目,登於聖域賢關。噫嘻!謙受益,滿招損。學者何不自勉自勵也哉! l 李雅軒先生的體會: 「揣思摩像」,我當先也常有之,要想起楊老師打拳推手的神氣,便覺功夫有進步,如長久不見老師了,練拳就找不到味道了。近有人竟不知思念教者的意思,肯定是不對的。對太極拳的體會:松腰塌胯、虛實分明,一吐隨起,一納即伏,手領神到,意氣布滿,一動全身隨,真氣內鼓盈,身如輕舟走,腳與地面通等等皆對。不過在練架子時,身勢應如載重之船行於江河之中,是又有動蕩之形勢;又是非常的沉穩。起,不離水的托力,下沉,不能觸到河底,船身始終是由水的浮力托著的,亦就是說人練拳的身體,是在腳腿上之彈動力托著的,既不能浮起,又不能生到硬根上。如只說如輕舟走,怕是不懂悟解的入,把意思錯解,將身體氣勢練浮起來,胯以下應以氣使其下沉,腰以上、背項、頂部分應是以神往上提起的,往下去的是全身重量落於腳底,與地面過電打通。如這樣子一沉一拔,、將胯以上拉成一個整體,再與腳腿通,然後以神領動,並且以氣鼓盪著、來使身體作拳勢的一些動作,這叫作用神、用意不用力。如專用筋骨肌肉有形之體做動作,那就恐怕忽略了神、意與氣勢在練拳上的作用,只是一個肉體在涌動,那有什麼味道之可言呢?關於這點要注意,切切。 l 松,是骨關節的放開,肌肉的舒展,韌帶的彈性,心理的平和。松而不懈,整而不散。 l 一氣既太極,太極即一氣,此氣既拳中之內勁也。 l 人若真得內勁,不用採取與人約斗的方式既可證明,只要當別人輕撫你的手臂,彼能感到有麻嗦之感穿流而過,即可。因此你有沒有內勁不是由你自己說了算的,而是要通過別人的感受來檢驗的。 l 大道至簡,拳法陰陽二字盡也。 l 古人說道近乎技,…… 太極拳並不難練,關鍵還是不要想那麼多。 l 內勁自有其獨到的功能,這個功能是可以通過實證來檢驗的。否則,內勁這個概念則無存在的必要。如何實證呢?62年孫存周先生去上海,親朋故舊為老先生接風,余師亦前往。斯時談及內勁,眾說不一,存周先生命眾人撫其手臂或身體其他部位,觸者無不驚訝,謂之如電,有麻嗦之感穿流而過。余師疑之,亦求一拭,余師按之稍重,未見存周先生有一絲動作,余師竟騰然跌出,心悸難挨。余師事後曰:真如電擊。故真內勁是一種功能態下的場效應,即能合於形,亦可脫於形而獨立存在,故完全可以通過實證來檢驗其真偽。七十年代初,汪永泉的弟子孫德善先生問一投師者中午吃的是什麼?答曰:炸醬麵。孫德善的三個手指在其心口處一轉,投師者當即嘔吐。孫德善看著地上吐出的東西說:你小子說話還挺實在。我並不贊同孫德善先生對待投師者的這種做法,舉這兩個例子旨在說明內勁是有獨到的功能效果的,這種效果完全是可以顯於外,而得以實證和檢驗。而並非僅僅是一種囤於自身體內的感受經驗。幾十年了能得內勁者確是代不數人。自稱得內勁者多如牛毛,然絕大多數經不住實證的檢驗。故凡談內勁多有兩種傾向,一為全盤否認。二為虛幻迷離。此二者皆未得中道。 l 曾聽馮志強先生說他在學拳一年的時候恨不得橫著走路,感覺一拳能把對面的人打個窟窿,可現在覺得自己還是個小學生。 l 松的關竅重在身法,意想最好無,最多僅為輔助。……至於內景有真、有幻,真景為無意之意,是為真意。幻景便是摻入了意想,有意想摻入必出幻景。我是由內修而入拳道者,兩者道理相通,內修時絕對要意隨氣動,客氣乘之。不可有一絲意想摻入其中,太極拳亦然。至於內視,是功能而不是成就。我亦有此功能,其實只要腦部松果體上的視網膜不是退化的很厲害的人,一般經過較短時間的訓練都能產生一定的內視功能。練太極拳並不需要內視,意念過重也是病。內修之道其實至簡,恬淡虛無、形松意靜而已。天性純樸,便是慧根,與其說不為幻景所惑,不如說少有幻景,故能直養氣通神。慧根淺者,迷於幻景而不自知,偶得些小功能,便自以為是造詣成就,殊不知些小功能本身就是修為中的魔幻,恃於此,輕者終身不得究竟,重者禍不遠矣。 l 緊要處在於:1.精水充足。2.意靜如水。3.身虛如水。4、尋滯化滯。5.火相內旺外淡。6.水火烹煉化合。 l 太極拳三點一線中,若不以百會穴為頂點,而代之以大椎穴或風府穴,我總有種勁氣不到梢節的弊感,不爽、存疑。 l 拳友談「掛衣架」,當為楊式絕學,甚慕。但練拳時過分強調身軀不動,恐怕要有絕頂的以意行氣的功夫,否則難以做到意、氣、形的結合。可能脊椎在一定範圍內的動度(不失中正、陰陽虛實)是必須的。在陳式拳中,腰腹部的輕微揉動對於「丹田內轉」是有幫助的,所謂腰要有龍蛇的氣勢。 |
太極雜說662009-04-06 10:29
l 太極拳的絕境是完全以神意行拳,…… l 太極拳以武德為第一、養生為第二、技擊為第三,不要本未倒置、走火入魔。 l 「竹影掃階塵不動,月穿潭底水無痕」,禪者當以此種自由空靈的態度處世應人。 l 借上樓梯來練開胯與全身節節貫串與協調感,方法如下:上樓前將呼吸調勻,含胸拔背,松肩坐胯(重要)。抬腿時襠開胯松肩墜,儘力跨上3級或更多級台階(取決於台階的高度和本人的高度,一般三到四級),往上走時勁從後腳催膝,胯,腰,肩上行,盡量不用前腿膝關節的拙力,重心隨勁傳導而往前往上移動。其間充分體會肩,腰,胯的鬆柔感覺。以最省力的方式上樓!經常練習,有助於找到節節貫串的感覺,也有利於胯的打開。此法對經常上樓的朋友尤其有用。 l 發者本身自覺愈無勁,而受者愈覺愈沉重;反之,本身自覺出勁甚猛,但被擊者並未受的如其理想中之重量。此中原由,實因發者自覺有勁,其勁並未全部透出。其自覺無勁者,彼勁已全部透出。故發勁須如放箭,曲中求直,當完全吐出,勿俏停於手臂中。 l 松的好可以做到「節節貫穿」,當然發勁時也要求做到節節貫穿的。武派宗師李老的撒放秘訣「放時腰腳認端的」之端的是指對方,即是要發勁的目標點的。 l 無處整,處處散。勁走如抖鞭,力收似漂煙。 兩頭遷,水中間。神炸怒驚雷,意斷釋人間。 l 楊禹廷老先生初看起來就是一個平平常常的老人,但仔細觀察發現其人如衣服架上掛著一件空空的衣服…… l 陳微明先生講整勁如丟石頭,指的是要把自己的勁完全放到對方身上去,而不是指外形,更不是說要把自己象扔石頭一樣撞出去。 l 內勁是有功能的,是完全可以實證的。最基本也最簡單的一個實證的方法是,內勁在意識的作用下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克服地心引力的作用的。因此內勁是完全可以經受科學檢驗的。 l 整勁不是自己能感覺出來的,而是對手感覺出來的。 l 至於什麼是整勁,陳微明先生已經說的很明白了,就象把一塊石頭丟出去一樣,不留一絲勁在自己身上。自己並不覺著在發力,腳下一摧,對手就擋不住了。所以作用的效果是體現在對手身上的,而不是體現在自己身上的。胯關節僅僅是傳力過程的一個竅節而已,…… l 這個衣架是無影的,衣架有掛點就不好了。有的描述成「無影衣架上掛著三尺綢衣」,這是一種什麼感覺呢,你只能感覺到綢衣挨著你,你卻無法推上它,就是這種感覺。 l 站樁決不是隨意一站行了,而必須有內在含義,為什麼入室弟子與外面的練法看似一樣而效果不同,也就於此。這是不能瞎琢磨的,低樁練勁上身,高樁用來活勁。練陳式渾圓樁必須練出渾圓勁,不然就是死站,事倍功半。 l 關於樁功 據我所知,從樁功入手之法看,低樁煉「形」,高樁煉「意」(或氣),沒有絕對的優劣之分。師說,煉低樁要吃得大苦,煉高樁要耐得大寂寞。由低樁衝過疲勞關,痛苦關,練到舒適得力,神通意通全身通,練到高樁的體會與感覺,必為高手,且能短期成為高手,惜能吃大苦,熬過疲勞關的人百不有一。高樁易出感覺,易放鬆,但功力上身慢,需耐得大寂寞,到一定程度也殊途同歸。但一些人也須通過拳架或其他練功方式補煉「真形」。即煉低樁要由真形練到真意,高樁也要由真意(氣)練到真形才好。總之,高、中、低樁無所謂優劣,只是一要得真傳,二要適合自己。另外現在人能吃大苦的不多,確實大部分人可由高樁入手。 l 淺顯的說,太極是一種狀態,太極拳練的就是使你的身體具備這種狀態。實際上它具攻擊力,健身,養生於一體,互不矛盾,不要懷疑太極拳的技擊效用,多數人未真正掌握罷了。 l 來者不拒,去者不留,不執於甜蜜與幻覺而走向神秘,要切實…… l 拳架,從意拳角度看,僅為組合「試力」而已,不同風格拳架,是不同風格的組合試力。煉拳架應從「試」的角度去煉,應經歷臨摹、試驗、定型、寫意等階段。記得有拳友曾說,煉拳應帶著功練拳,或從走拳中煉出功來,否則拳架是臭狗屎。 l 執於推手,操拳必敗,離於推手,小乘拳法。曾記得老師講過,煉推手,要練的就好像可以將對手綁起來打的地步。這對技擊中近身短打很有好處。 l 推手搭手後,要搭手即控,能控即打(或有打的意識),可裹打、滾打、上控下打,左控右打...推斷互為、拿打結合。 l 要重視「控」,要試驗單手控(或拿)(對方雙手或全體),活步控等。 l 關於神拿、意拿,對應的意拳有「精神籠罩」練法,二者似有相通。 l 功力是根本。練拳要尋規矩,講功力,不取巧。過去老師也常講:要語人以規矩,不示人以巧。可規矩不新奇,人們反而不太重視,煉巧的較多。記得海涅曾說過:人們不太重視容易到手的東西,如果深山珠寶,大海的珍珠,他們就像石子一樣堆在人類腳邊,人類會不屑一顧。 l 功力到了,不講理的打法也可能是合理的,就像大人打小孩,從不講打法,任意而為。 l 一氣連貫,首尾呼應!外形流暢,節節貫穿,處處柔韌,處處長。其實,松得足夠好了,就能做到隨心所欲,應物自然。 l 一墜值千金。 l 打出令對方魂飛魄散的勁勢來。 |
太極雜說672009-04-06 10:30
l 墜勁,應該就是沉勁,關於身法的要求這裡再重複一下,就是斂臀開胯、虛胸實腹、腰隨人轉、膝胯靈活、腳趾抓地,再加上一點,就是沉肩墜肘。這是對身法的要求,做到這幾點,沉勁自然就能體現出來。此外,搭手時聽勁至為關鍵。聽勁的目的在於及時對對手的勁勢作出反應。一般來說,反應快,動在對方的勁先,就能沉得住,取得主動。否則被動。此即「彼不動已不動,彼微動我先動」之意。當然主動和被動不是絕對的,是可以轉化的。如果水平比對手高,也可以故意將對手的勁引出來,再通過化發將被動之勢轉為主動,效果也很漂亮。 一般來說,架子越低沉勁越足,但也越不靈活,利於守而不利於攻。我在實踐中,通常是遇到水平比我高的對手,架子就站得低些;遇到水平比我低的對手,架子就站得高些。但有時遇到水平比我低但喜歡攻擊的對手,我也會將架子放低,用捋、列等勁化髮結合將其摔出。 至於腰胯,在推手中也很關鍵。腰要轉得開,胯要靈活。腰胯的弧線怎麼走,我是根據對手和自己的勁而變化的,無固定的形式。一般來說,擠、按的時候,腰胯走的多是一條向下再向上的弧線,相應的,勁走的是向下再向上再向下的弧線。 l 所有對身法的要求都必須是在符合六合要求的整勁中體現。這種整勁才是真正的沉勁。 l 松和沉密不可分。但松是最難做好也是最難描述的。……松是一種類似牛皮筋一樣的感覺的松,它是靈活和有彈性的,不鬆懈的。並非完全不用力才是松。 l 遵循自然,無處不太極。明規矩,守規矩,守規矩,而脫規矩。 l 渾圓氣場支撐的六合勁具有彈性,它必須是松出來的,…… l 太極推手就是控制和反控制的鬥爭。我認為在推手中所追求的中正應是在不斷的變化和轉換中實現的一種隨機應變的、動態的平衡,絕對的靜態的中正在推手中是難以實現的,這是因為在兩人的對抗過程中形勢是不斷變化的,相應自身也要做出應對的反應。絕對的靜態的中正很容易被對手所破壞。世上沒有必勝的招術,誰的功力高誰就能控制對手而不被對手控制。 l 變化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功大了不講理,錯的也對,沒辦法。我只是認為不蹬勁為好,蹬出來的發力不可取。你說的拿很對,能拿住對方,已經成功在握了,這時再用蹬來發勁,有點那個。動態調整到腳上始終平均承受力。 l 郝為真先生談練太極拳有三層意境,初練時,如身在水中,兩足踏地,動作如有水之阻力。第二層則如身在水中,兩足浮起,如泅者浮游水中,能自如運動。第三層則身體輕靈,兩足如在水面上行走,臨淵履冰,神氣內斂,不敢有絲毫散亂,此則拳成矣。 l 松沉不只是對蹬勁的要求,也是對所有勁的要求。同樣,太極拳各種勁都含有轉換,也不只是蹬勁。我所談的蹬勁當然是符合松沉要求的蹬,如果連松沉也做不到的話,那麼什麼勁都是錯的。 l 只要你有蹬勁而且是不均勻的,也就是一腳勁大,一腳勁小,碰到高手一空你就出去了。 l 沒有蹬勁的發力就好多了,我只說其中之一是對撐,比如我向前發力,我絕對同時也需向後發,我身處正中,不讓腳上出不均勻的蹬勁,最好是除能支撐體重的勁外,沒有其他勁。這時誰想空我,他做的必須比我好很多,因為沒有絕對的均勻。否則難。這種對撐如果做成四面八方就更好了,就更不容易被偏被空。 l 您說的腳底象攪泥漿象糊著強力膠的說法,正是我所追求的,也正是樁步的作用。關於您說的在擠按之前有化勁我也同意。我覺得除了談化,還應強調拿的含意,拿住對方勁了,就能發得漂亮。擠、按的關鍵就在於拿住對方。 l 後腳蹬的同時前腳要有撐勁,立身中正是很重要的,這種蹬勁在孫式太極和形意拳里都表現得很明顯。 l 我對蹬勁的定義也是主動有意識的往腳上加勁,被動的承受體重的勁不算蹬,一有不平均也是蹬。你的前腳撐如果和後腳形成不均勻,就能空你。再有一點,主動蹬平均的勁雖好一點,注意被對方空上,被空上會跳起來。有的高手會問出你的主動蹬,空你上再隨上就拍你皮球了。 l 跟比自己高不太多和比自己低不太多的人練習都能很好提高技藝,就是和水平相當的練習反倒不好提高。 l 所謂六合勁就是上下前後左右的合勁,也就是拳經上所說的「有上即有下,有前則有後,有左則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這東西同時都有就是六合勁,為球體,為渾圓。 l 1、驚的目的無非是使對方力僵、身垮、氣散、神滯。。。。2、驚即是打,打亦為驚。存乎一心3、驚和打必定要在圈子裡。所謂「力不打法,法不打功」其實一切都是在功力之上,功力強的沒道理的打法也有道理了。 l 太極拳研究會議,陳發科自認列席。大約在1950年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在北京成立以後北京也成立了一個民族形式體育委員會主任叫張甄。他曾在北京東城區召開議一個叫太極全研究委員會會議吳圖南應邀參加開會。吳圖南看到在場的還有陳發科等2人在場。吳圖南問陳練的是太極還是炮捶。吳說太極拳第一太極拳就是不使勁兒,第二太極拳就是用捧捋擠等八法,前進後退左右顧盼中定為原則的。。。。。陳只好列席。吳認為陳態度好、樸實。其實吳當時的社會地位比陳高,而且他先給太極拳先予以界定,目的是為了排擠陳的。陳一當時寄人籬下的地位的情形,也只好同意。 l 練太極拳運勁就如同抽絲一樣,你抽猛了絲就斷了。。。。。這是比喻練太極拳的勁,不能太過強,也不能太弱,要恰如其分。 有些人就是不通文理,硬把抽絲當成一種勁的名稱,還錯誤的講什麼抽絲勁。」摘自吳圖南的《太極拳之研究》。 l 發勁時需進步,此時後足要有蹬勁,前足落地後要有撐勁,「腳踩中門勿落空,消息全憑後足蹬」。 l 在拳架里的弓步後腿很少用蹬勁,在承受外力時來多少還多少,並不是主動的蹬(這裡有主動被動之分),只是在得機得勢發勁時,後腿才有蹬勁。 |
太極雜說682009-04-06 10:31
l 如果全身的松整力可以貫通到足下,那麼其蹬力也是可以形成漩渦一般的螺旋式的爆發力。不乏是一個捨己從人的妙招。 l 松,是一種爆發前的臨界狀態,可虛可實,精神興奮而不是懈。只有旋轉,才能腳不動而卸開對方的推力,…… l 拳術一途,好看的多半不管用。 l 其實,太極本意相同,練法各異,若能與其它內家拳融會貫通,可能收益更大。 l 悟性就在腳下。 l 找自己毛病,可使自己進步更快,但難!找別人毛病可使自己很樂,別人進步快(別人能接受才能進步快,也難)。 l 你的大力已經可以了,比你力大的人也有的是,只是這種東西到一年進步一點時,已經快到盡頭了。松卻是一輩子的事,永無止境。 l 三點一線中必定是湧泉穴。會陰穴在兩便中心,後便之筋對應足跟,前便之筋對應足趾,若求三點一線的中正,第三點必在湧泉。悟性在腳下,此言不虛。若求勁的內涵和深度,必於腰腿求。至於蹬力則無所謂談,其實是重力作用下的一種反彈力。 l 練腳趾如果是用來承受力的,那把這力平均分攤到兩腳全腳掌不是很好嗎?推手腳上千萬不能有蹬勁。 l 依我看,十個蹬勁,九個拙。我現在可以做到把對方給的勁通過節節貫穿的法子傳導到腳底而後再從腳底摺疊回來;這個法子憑藉的還是內在氣勁的摺疊轉換而非拙力的蹬踏。我推手時基本上是逆來順受的,你的勁加速了我的旋轉傾向,而後被我引入腳底並再次反旋迴來;也可以說你給我多少勁,我就返還給你多少勁。我單推手的時候很容易將這種勁法做出來,雙推手時只要放慢些頻率也能做好。對方不給勁的時候,要想方設法調出對方的勁來,這就是驚;只有驚得好,才能打得好。除此之外,腳底吸貼得好,隨時可借大地之勁! l 70歲以上算不算高壽?如果算高壽的話,那武式門就有不少的長壽拳師了。賈朴先生、吳文翰先生等就是70歲多了。終於有人注意到了郝少如的〈武式太極拳〉里的拳論了,當你仔細研讀之後,你就會發現太極拳之實質性的理論了。我想練太極拳遵循這樣的拳理(其他家太極拳的理論其實也是有共同的本質的,只是有的在前輩的基礎上有所發展罷了。)就是明規矩了。老實講,我對此本書愛不釋手的。不知讀了多少遍。其拳論簡要明了,可操作性強。例如對呼吸的說明,在不同的段落中就有不同的含義和比喻。對於尾閭正中和五張弓的闡述就很精闢。 對練氣運氣也有清楚的指明。 l 別老執著練太極拳拳師年齡的長短, 以前有不少拳師的生活環境很不好, 為生活奔波勞累、勞心勞力的。太極拳並非萬能的。 l 我朋友的女孩在十歲左右練太極拳時,其自訴感覺有:一,起勢站定時,感覺腹腔有一珠上下旋轉。二,蹬腳時,感覺胯根至湧泉有一線相通。三,練完全套拳後,感覺百會至會陰也一線相通。 l 武式開始時特彆強調意,有的人意用的過重的話就會有點屏,這樣功夫是上的快,可對身體一點兒也不好. l 胡鳳山曾是形意門風雲一時的人物。29年杭州國術大賽採取分組循環雙敗淘汰制。在進入到前六名時惟胡鳳山全勝,沒有敗績。在前面的循環賽上,雖然每個人出賽的次數相近,但內容不同。因胡鳳山賽前就是奪標大熱門之一,因此為眾矢之的,遇胡鳳山者無不竭力相搏。整個比賽過程中沒有因為客套自動退場者。而朱國錄、曹硯海、章殿青和王子慶等皆有兩場左右的相互禮讓、未戰自退的場次,當時比賽密度較大,胡鳳山體力消耗大於他人也是實情。這可由當時的大會彙編文件上看出,該彙編材料在李天驥先生處我曾親眼見到。此外,胡鳳山受到朱國錄和王子慶的算計也是事實,南京的徐鑄仁先生曾多次談起過此事,徐先生曾參加此次大賽。至於說孫先生為徒弟在比賽中的表現找說詞則為無稽之談,據徐鑄仁講:此次比賽孫先生的新老弟子在分組賽中出線者甚多,然而孫先生勸他早一點的弟子們不要再打,把機會多留給新近入門的弟子,所以參加決賽的都是孫先生帶了不到兩年的弟子。 l 我想沒有用楊式拳打陳式拳,或用陳式拳打楊式拳等等的說法,為什麼呢,因為太極拳都是一樣的,拳是跟著你對它的理解而不斷變化的,沒有變的是規矩,是裡面的東西,外在的變化沒有關係,只要符合拳理,得其自然就是拳。 l 丹道沒證得前,對別人的體會的確不應了解得詳細,以免誤入歧途。不過通過別人的一些經歷,對自己的修鍊也會有一定的幫助。 l 沒有絕對的無勁,也就是沒有絕對的松,勁和松都是相對的。 l 不用意想,意想就緊。我現在打拳不用意,只隨著走。追它幹嗎,功到自然就有。有句話「不可有意追,不可無意求」。 l 關於簡化太極拳 簡化太極拳是在楊式的基礎上,少量綜合了其他各派的架子特點,加以改進和簡化而編成的。其特點是動作更加簡練舒展和順,適合普通大眾學習,對太極拳的推廣和普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說簡化太極拳是為了健身,是不錯的,其改編目的確實是為了普及太極拳,強身健體。但我不同意把拳架套路分為健身和技擊的說法。太極拳套路的作用在於使人明白太極拳原理,掌握太極拳的基本要求和技法。從這一點來說,簡化太極拳和傳統太極拳並沒有不同,只是因為簡化拳為了適合普通人的體力,精減了動作而已。並非越繁複的套路就越能技擊。拳架為體,技擊為用,體和用之間要結合起來,還需有一定的訓練方法,不是靠練練套路就可以技擊了。聽說陳家溝也有抖小車之類的秘密練法,絕不是只練練套路就能成為技擊高手。 公園裡老頭老太太的練法,和真正的太極拳相去甚遠,這不是簡化太極拳的過錯,練其他傳統拳也有讓人看得心疼的,能說這些套路都不行么? 簡化太極拳是應國家體委的要求,由李天驥主編的。李老先生身為體委幹部,為人謹慎,不願留名,因此簡化太極拳的編者一直冠以國家體委的名頭,這和沽名釣譽是沾不上邊的。李天驥學於父親李玉琳,並曾受孫祿堂、李景林指導,功夫精湛。我的曾獲全國太極推手冠軍的老師,在那次參加比賽前被近七十高齡的李老先生一個擠打得坐到地上,由此可見其驚人的功夫。? |
太極雜說692009-04-06 10:32
l 無招勝有招,心動意動招動,出乎自然。 l 當年吳鑒泉是以善化著稱,但也是要看對手的。54年向愷然來北京開會,聊天聊起吳鑒泉,向愷然談起一段往事:吳鑒泉到上海不久,他和吳志青、葉大密、肖格清等訪吳鑒泉,相互寒暄後,又各自介紹了一下自己所習的藝業。於是向愷然挑頭向吳鑒泉切磋推手,向過去練的是八式拳,手法比較硬,也不懂聽勁,自然被吳鑒泉從容化開,接著吳志青與吳鑒泉推,吳鑒泉亦能從容應對。再由葉大密與吳鑒泉推,一搭手,葉大密就使出個震勁,吳鑒泉即向後一跳。再搭手,葉大密再震之,吳即化開。這時肖格清看出了門道,與吳鑒泉試手,一搭手吳鑒泉即向後跳出,隨即吳便拒絕再試了。出來後,向愷然問肖格清:「你使得是什麼功夫?」肖說:「形意陰勁功夫。」54年向愷然問我知道不知道這種功。我說,聽說過,但沒見過。據說保定的劉偉祥也有類似這種功夫。 l 簡化太極拳的出發點和宣傳就是健身,所以在缺乏實用意識的總體思想指導下,要練出工夫是比較難的。實用工夫當然需要一定的輔助訓練的,其方式多種多樣我想我們還是別對簡化太極要求太高。太極拳架子練對了自然就能發勁的,當然能發勁並非就是高手的。我們在提到太極拳的技擊作用時,不少人往往以為太極拳應該是天下第一的才是太極拳的技擊。 其實也要用平常的心態來看太極拳的。 l 拳史五問:1、田鎮鋒是河北派誰的徒弟?2、劉緯祥是否字"倫山",河間三山(劉倫山、劉衛山、楊福山)之一?若如此,應是劉曉蘭之弟子,怎麼又會是郭雲深的弟子?難道師從兩人。3、形意、八卦合一是否始於李存義、程廷華時代(今人的說法)?若是,那麼姜容樵所說郭雲深與董海川較藝(見於《形意母拳》)云云就是時人杜撰了?當時形意、八卦影響很大,關於此的小說也不少,姜先生的《武俠奇人傳》只是其一。4、姜容樵認為車毅齋先生功夫一般,是出於何種事實?從《拳意述真》看,車先生功夫很不一般,而且車先生也坦陳自己學拳過程中曾遭遇的失敗,並不隱瞞,說明他並不是吹牛抬高自己。5、郝湛如在上海的情況如何?據邵善康說,郝很好一繼承了宋氏形意拳的功法理論,以"神運經""地龍經"為導,發展了夜行術,以"內功經""納卦經"為導,創練了爻法運練於周身的技擊術和訓練法,如今誰可繼承郝之技?郝為賈蘊高之徒,1946年定居於上海, l 有人總孜孜不倦地在吹噓自家門太極前輩如何牛X,其實要是你自己工夫了得的話,我想你就只會講自己或者深藏不露了。那時你就無須弧假虎威了。天下無第一拳術,但可能有第一功夫。拳之道,殊途同歸!前人本來講的很清楚的拳論心得,後人卻非得加以亂髮揮!體會可以因人而異,但太極拳之道卻是一貫的。 l 太極拳還是非常樸素的,心意功夫還是在拳功基礎上漸漸出來。 l 骨頭是中空的;若想證到斂氣入骨,必須修開骨髓脈道。 l 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去理解和練習太極拳,我以養生為目的練陳式老架時,架高力輕招慢,完全以意和氣行拳,倒接近楊式的練法。練這種拳架時我有個體會,請大家指教:式式皆樁,周身凝滯在氣團中,意指揮丹田內氣先動,以氣推形,要領在於手梢不用力和慢,一個拳架下來後周身就像大師傅揉透的麵糰一樣,筋道。 l 我練拳推手的心得,勁一定要沉得住,要松沉有彈性。要做到這點,一是臀要收得住;二是要虛胸實腹,腹部要充實,胸口不可著力努氣;三是腰要轉得開;四是膝、胯、肩等關節要靈活有彈性;五是腳趾要抓地。 l 腳趾抓地並不是說要每時每刻都要死死地抓地,而是要有靈活變化,但抓地之意始終要有。太極不是不用力,真要不用力,只有躺下才可能做得到。要化要發,就要用力,故太極之力在於變化,靈活變化的力,就不會產生拙力。腳趾抓地亦是如此。我的體會是,腳趾抓地的好處,是有利於樁步的穩固和勁整。樁步穩固,才能化發。腳下亂動,受制於人。腳趾抓地,更容易使腳底產生抽吸的感覺。當然不是說只要腳趾抓地,樁步就會穩固,但我曾體驗和比較過抓地和不抓地的效果,確是有很大的不同。 l 後足的蹬勁,最終是落在拇趾上。拇趾無力,勁就不容易完整。不止是腳趾,同為梢節的手指,在發勁時的作用亦是重要的。 l 大道至簡,我崇尚樸素的道理,不喜談八卦五行和丹田氣轉等令人眼花繚亂的東西。我感覺在太極拳的古老拳論中,就已經包含了最深刻和基本的道理,只是人們看得太多,習以為常,反而不重視了。其實真正能做到諸如沉肩墜肘、含胸拔背等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不簡單了。 l 1934年「京報」評價「孫祿堂先生是我國太極拳界唯一的名手」說明當時陳、楊、吳、武諸家宗師還不能與孫先生齊名。許禹生談及孫先生時說:「南北拳家固未見其匹也。」說明當時尚雲祥也是無法與孫先生比肩的。解放以後,孫存周不出山,孫劍雲極謙遜。加之一些人,包括唐豪、顧留馨等利用孫門的謙虛,大肆宣傳其他拳派,有意無意的貶低了孫氏拳的成就。造成諸門拳派在技理上似乎並駕齊驅的幻象。我曾涉獵過多種拳派,根據我的體認,童旭東先生的評價基本上是客觀合理的。解放以來,在對一些歷史人物的評價上是失當的。正因為如此,童旭東先生才在撰寫了一系列文章,以正本清源、撥亂反正。? l 憑本力贏人,根本就不能讓人服氣。你是練太極的,如果你能不用力,輕扶我,我卻無法抗拒擺脫;這時我服氣,我會對你很佩服。 l 腳趾有抓地之意而無抓地之形。 l 練太極拳時腳掌仍應以舒適開展為主,需要筋骨盡開,我練拳時鞋一定要略大一點,以腳趾能靈活伸鑽為度。但陳式拳、詠春拳(南少林內家一流)和楊式拳確實有一個明顯的分野。 l 腳的旋轉點確切的說,是在大腳趾的第二指節處,也就是空手道里說的「虎趾」處,不要誤認為是趾尖。腳掌成橋形和五趾抓地有些區別,我也不主張五趾抓地,滯氣! l 氣之為物如女人,愛之彌深則恨之彌深,氣感會引導你也會強迫你的風格。我受氣之惠甚多,言談舉止都有內在的東西一線串成;受氣之累也多,比如時刻需中正放鬆,否則氣易滯於一處,而疲勞時和感冒時氣真是翻江倒海般的不老實。不過,內氣對酒量有很大幫助,可以把酒勁往足趾上壓。 l 陰陽是平衡的(矛盾的統一體),這種平衡被破壞後的回歸平衡態的過程,是陰陽變化。 l 歷史真相不能僅靠揣測,就能得其本然,還需要腳踏實地的研究與考證。孫先生當年的謹慎,並不是因為怕偷襲者傷著自己,而是耽心在有人偷襲的情況下,自己所產生的本能感應會傷著偷襲者。所以孫先生故意作此姿態,以警示莽撞者,使他們避免發生無謂的傷害。當年孫先生天下第一手的名頭,並不是誰吹出來的,而是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中有關歷史檔案上的記載。 l 我不否認孫先生的武功修為,但是我今天眼中的天下,是整個世界。在一百年前,中國人認為中國居世界之中心,是最大的,所以提到天下,就只是中國而已。如果我們今天強調孫先生是天下第一,那麼應該明確此只是就中國而論罷了。而且,孫先生的武功修為也是在不斷進步的,他從師於郭雲深前輩之時,可能不明白內外家之分;在就學於程廷華先生的時候,可能尚未悟出中和之道。孫先生的武功是出神入化的,可並不見得是決無缺陷的,理論也不是一瞬間就趨於完美的。否則在獲得天下第一手的稱號後,他又何必再拜師,再創拳呢? 談到孫先生,我十分敬重他的為人和技藝,但是大家應該認識到,把孫先生神化,也不過就是這幾年的事情,過去我們談到孫祿堂,是和尚雲祥、楊澄甫、吳鑒泉齊名的。而孫先生在杭州談到武學家的七項指標,其中只不過是衣食住行而已,並沒有玄妙難名的東西。孫先生在談到孫家拳時,說的是,想成為天下第一,不要練我的拳,我的東西只可以強身健體。孫先生的內功,照拳意述真分析,只不過是練精化氣的境界。? l 「三點一線」是太極拳「形」層次上的大問題,很多人把兩腳跟聯線中點作為第三個點,我認為以湧泉穴聯線中點為第三個點是最好的。從拳理上分析,一是以百會、會陰和湧泉為三點,則三個丹田豎立成垂直線,三丹相催相揉而俱練;二是湧泉聯線中點為人體重心投影的中心,更合乎拳理;三是以腳跟為第三點,則略為僵硬,而以湧泉聯線中點為第三點,則得船形足底的靈活。在操作上,以湧泉聯線中點為第三點要比以腳跟聯線中點為第三點難,需要將重心向前壓一點。 l 以無極樁靜立時,內氣會慢慢的充盈全身並籠罩在周圍,此刻便如一個氣團或如盆中靜水。那麼,一起勢時從哪裡先動,或者攪動盆中水鼓盪螺旋的第一點在何處,這便是勁源。勁源在手為小乘、在腰膝襠為中乘(畢竟流於外)、在丹田內轉為大乘。 l 站無極樁時,三點一線中的第三點在兩腳湧泉穴連線的中心好些,但打拳,推手時還是腳跟好些,重心往前一點點會有問題. l 推手時在腳跟非常有道理,向上發力和向下受力時要充分利用骨骼的支撐力量,腳跟——腿骨——脊椎就可以形成一條強有力的支撐軸,我們看過雜技運動員可以支撐起數人至十數人就是藉助這個道理。以腳跟為第三點時身體應略有前傾,否則很容易後倒。 l 陳式太極拳講究大腳趾、小腳趾和足跟形成三角支撐面,湧泉穴中空如橋狀,這樣就形成一個支撐面而非支撐點,可以充分利用腳掌的揉動來保持平衡。很多拳手忽視下肢尤其是腳掌的鍛煉,腳趾的支撐不夠有力,所以喜歡用腳跟。楊式拳好像講究湧泉穴輕吻大地,發勁瞬間才腳趾抓地,有道理。 l 李小龍他強調要注重練大腳趾的力量,這真是不傳之秘。我交手時旋轉的軸點不在腳掌或腳跟,而完全是大腳趾,像跳芭蕾一樣,非常的迅捷、靈活和穩健,這是我善旋轉的關鍵之一(另一關鍵在中軸線肌肉的控制)。 以腳跟為第三點時身體確實有一點點前傾(我是練吳式太極拳的),否則很容易後倒.腳趾確實很重要,記得孫式有一個鍛煉方法,大概是腳跟離地,上身保持正直,屈膝下跪,盡量讓膝蓋接近地面而不碰到地面,保持一段時間,多次練習。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