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還原太極拳譜之本貌:王宗岳《太極拳論》校譯詮釋 上 (王志遠)

太極拳論 王宗岳

[正文]

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

[校勘]

(1)本篇全文采自陳微明的《太極拳術》

(2)許龍厚,即許禹生的《太極拳勢圖解》,和陳炎林的《太極拳刀劍桿散手合編》篇題《太極拳經》。改論為經,實非筆誤,乃推崇之意。

(3)[許本]和[炎本]於「無極而生」之後,增「動靜之機」四字。正如沈壽所言:「細審周敦頤(1017-1073)《太極圖說》『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與太極拳論『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兩相對照,詞雖各異,義無不同,後者顯然是根據前者文字加以翻新的,亦由此可以推斷,『動靜之機』確系後人所加。因較早見於『許本』,故疑為許禹生所加。然該四字系根據宋代理學派創始人周敦頤《太極圖說》『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句的意思而增益的,與原意倒也無甚不合。」

[詮釋]

太極之一名,自為中國哲學之最高概念,然太和、太一、太素、太初、太始,亦皆為太極。其名首見於《易·繫辭上》:「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句。(有個別學者認為《繫辭》晚於《莊子》,「太極」一詞首見於道家典籍《莊子·大宗師》:「道……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句。然此論頗有爭議,所以仍遵多數學者和拳家之論。)

「易有太極」,易何以有太極,太極究為何也?

這是因為《易》學理論涵括了「太極」。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太公《陰符經》曰:「自然之道靜,故天地萬物生。」由此推見,道法自然,則自然之道靜;自然之道靜,則天誠萬物生;運行化育,生生不息。所以,靜者生生之本也。《易》曰:「生生之謂易」,前之生者,生之本;後之生者,本之生。此本即為太極,故曰,易有太極。

太極也者,太之極也。太極者,不可極而極之謂也。法演先天,化生於一,一氣斯析,真宰自判,交映羅列,萬靈肅護,陰陽判分,是謂太極。古哲名以太極,本含深義。太者,大也,高也,無上之稱,無上之先則始也;極者,最也,盡也,無下之謂也,無下之後則終也。故太極者,即始終也。又太者,大也,空也;極者,無也,虛也,虛無之指,故太極者因其無可名狀,而又名稱太虛。而虛無者仍即終始之義。太極者,太以虛,虛以空,空以無,無以靜,靜生動,動則化,化則極,極則變,變則復,復則靜,靜歸無,無返空,空不虛,還其本來面目,宇宙萬物皆循此絕對終始之大道。始者終之始,終者始之終,則始終如一。哲者解此「一」即為太極。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生一,即道者一也。一者,混然一氣也。老子又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即是說,天地萬物沒有形成之前,宇宙太虛只存在混然一氣,天地萬物由這混然一氣所化育產生,其為天地始,為萬物母。但這混然一氣,變幻莫測,很難用語言文字來表達,遂強名之曰「道」。

而《易經恆解》等解太極系渾然粹然,一氣氤氳,象其混沌之初,有物而無形,有情而無名,無稱之稱,不可得而強名之者。

唐代孔穎達作《正義》等,認為太極本無所指,蓋虛無之代辭。其曰:「太極為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宋代楊萬里說:「元氣混淪,陰陽未分,是為太極。蓋太極者,一氣之太初也,極之為言至也。」

戴東原《諸言》解太極,以為太乃無上之稱,極有會歸之義。故太極者,始生藏歸之謂也。

宋代李覯說:「惟初太極,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為萬物。」可見「太極」即「道」,「道」即「太極」,「太極」與「道」同一。

「無極而生」之「無」,源於老子「有生於無」。本論「無」擬作原始的「元」、「宇宙」、「無形象」、「無窮量」、「萬物」解。如老子的「無名,天地之始」、「先天地萬物而存在謂之無」。無極也者,無之極也。原始混沌也,無形無象,無虛無實,無生無滅,無起無復,無動無靜,無剛無柔,無順無逆,無高無下,無左無右,無大無小,無多 無少,無輕無重,無長無短,無始無終,無方無位,無計時間,無為空間,無所謂空,亦無所謂無,無相對待,無相絕對,無以為言,無可為象,無為之指,故名無極。無極乃宇宙之本,無地之始,萬物之源。

無極無空之象,「猶白紙之閑置,未始欲為也」,無久必生有,無極而後生化太極,即無極氣滿相激,派生太極。所以邵子雍說:「是以開物為先天,成物者為後天,無極而太極者先天,太極而陰陽者後天。」無極因其無形無象而形象合同;因其無動無靜而動靜渾然;因其無剛無柔而剛柔既濟;因其無虛無實而虛實滲透;因其無順無逆而天道自然;因其無陰無陽而陰陽合德;因其無始無終而往複循環,所以規物理而成終始。終者始之終,始者終之始,則始終如一。「一」者,太極也,道也。所以規化育而成循環之道,所以說「太極者,無極而生」。但「無極而生」句,顯然是源於周敦頤《太極圖說》中所說的「無極而太極」、「太極本無極」等語,其原意是從「無極」化生「太極」,時非太極之前另有「無極」。所以雖有「無極者太極之先」的說法,亦僅僅是「無極而太極」孕育化生,資始資生的關係,即「太極本無極」,「無極即太極」。

「陰陽之母也」的「母」源於《老子·五十二章》中「天下有始,以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得其子,復得其母。」王弼注本為: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母」在此作本體解。

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之「道生一」,即道者一也;一者,混沌一氣,混然一氣也,初始未分,即為太極。混然一氣運動而分陰陽二氣,抱陰負陽,一奇儀陽,二偶儀陰,謂一生二也。陰陽二氣相交合,便產生新的物體,此即二生三也。新物體又包含陰陽兩個方面,復交合,又產生新的物體,天地萬物就這樣產生了,此為三生萬物也。所以陰陽為萬物之父母,亦即太極為萬物之父母。太主始生,極主藏歸,太上以啟下,極盡而生有,故太極也者,始生藏歸,終始相生之謂,開兩儀,化陰陽,肇生萬物,為陰陽之母體,故曰「太極為陰陽之母」也,亦為萬物之母也。即「太極是陰陽不可分割的共同體」。

太極而陰陽,絕對之相對,陰陽而太極,相對之絕對。明乎絕對相對之常變,則太極對待之旨,自可瞭然,而其中精蘊,亦大得其半矣。

[正文]

動之則分,靜之則合。

[校勘]

諸本均同。

[詮釋]

動者,運動也,變易也。靜者,動之靜也,勢也,亦動也,非然無動而靜也。太極乃動靜之契機,陰陽之母體。蘊動靜於其內,含陰陽於其中。動靜開合是太極拳運動動作之基礎。動有機而靜有勢,太極拳動時存靜勢,靜時寓動機,動靜互為其根,以動而成機,以靜而成勢,機中有勢,勢中成機,機勢難分,此太極之妙也。

「稽太極修為之動與靜,本是因果顯象而生分別之相對概念」。動之與靜,原本一體,一體而二用。陽動以渾,陰靜以成,靜極自動,動極致靜,其靜如動,其動如靜,動靜渾成,故無謂動靜。動靜相應,動靜相須,動靜交互,動靜均衡,動靜合一,動靜渾然,則太極之象成矣。

太極拳運動靜與動兩個方面,靜為勢為本,在相對的靜止狀態中,「靜止是運動的特殊形式」,是「動之復歸」,即所謂「動中靜是謂真靜」。而動則為態為用,在相對運動的狀態中,動是靜止的萌化,即所謂「靜中動是謂真動」。靜動勢態是不可分割的,靜動體用是合一的,靜中以求得動之機變之態,即無極態;動中以求得靜之隨應之勢,即太極勢。動中處靜,靜中寓動,相連不斷,循環不息。正如《太極拳釋義》曰:「夫動靜無端,陰陽無始,太極者,其樞紐機關而已。太極拳當行功時,中心泰然,抱元守一,未嘗不靜,及其靜也,神明不測,有觸即發,未嘗無動。於動時存靜意,於靜中寓動機,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合乎自然,此太極拳之所以妙也。」《武當趙堡太極小架》曰:「太極拳內功至深至廣,然觀其各功理歸一道,無非由淺入深之分解,一動一靜分解而已。」我們既要認識到動靜轉化的必然性,又要主動地掌握和利用這種轉化的規律。靜動勢態是互為因果的。我們常說廣動中處靜」,就是說動是因,靜是果,動是手段,靜是目的,即「動中靜以守本」。又說:「靜中求動」,則靜是因,動是果,靜是手段,動是目的,即「靜中動而致用」。我們既需知曉「牽一髮而動全身」,更須把握「靜一心而鎮全局」。太極拳的動靜觀,即運動觀,就是互為因果的辯證法。

重陽子曰:「大道之原,而功先於虛靜,虛則無所不容,靜則無所不應。」所以太極拳「不根於虛靜者,即是旁門左道」。太極拳之修為,以虛靜為本,自必要求身心內外寧靜虛無,靜定久之自然功勁中和,內則一心,外則一身,動靜在心,分合在形。分者,生也,辟也;合者,聚也,會也。船山先生王夫之《思問錄內篇》曰:「太極動時生陽,動之動也;靜時生陰,動之靜也。非然無動而靜,陰何從生哉!一動一靜,合辟之謂也。由合而辟,由辟而合,皆動也。」動之則分,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靜之則合,合太極矣,動靜渾然,沖漠無朕,分合變化,無不自如,陰陽之理,悉在其中,由此可見「動靜」二字,已構成了太極拳的總法,動靜合練,外練內養,動靜因應,動靜合一,身心兼修,此太極所以珍貴也。

以「松靜為體,柔圓為用之太極拳,雖以靜為本,以靜為體,然其立足點卻在於動,以動為用,使太極拳修鍊者在松、靜、穩、勻、緩、合、連,不用後天拙力的太極動式中,逐漸感知動律中的靜力,復從靜力之中而覺知內勁,再由勁路而得悟內運之氣脈。」從而由外動有為而階及內動無為之神明境界。

太極拳以靜為體,以動為用,以靜為旨,以靜為貴。功夫既深,心地明澈,泰然自適,不特雜念無由而生,即自己之軀殼,亦可置之度外,而臻於物我俱忘之境。此境界正如《授秘歌》歌詠:「無形無象(忘其有己),全體透空(內外如一)。應物自然(隨心所欲),西山懸磬(海闊天空)。虎吼猿鳴(鍛煉陰精),水清河靜(心死神活)。翻江播海(氣血流動),盡性立命(神氣充足)。」靜則渾然一氣,潛如無極,靜如山嶽。靜極生動,真氣磅礴,氣勢如虹,動若江河。此即所謂「靜生光芒,動則飛騰」。剛柔動靜之間,分合得失之際,純在斯也。太極修鍊者若能悟得動靜開(分)合之理,靜動相須之道,自必事半功倍,早得功境覺受。

[正文]

無過不及,隨屈就伸。

[校勘]

[李本](李亦畲手抄本《謙讓堂本太極拳譜》),[許本](許禹生著《太極拳勢圖解》,1921年北京京城印書局出版),[如本](郝少如著《武氏太極拳》,1963年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顧本](唐豪與顧留馨著《太極拳研究》,1964年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以及楊家藏古手抄本及[萬本](工楷手抄本,因其所用十行紙印有「萬縣興隆街裕興昌印」九個字,故簡稱[萬本])等,「屈」均作「曲」,音義無不同。

[詮釋]

「無過不及」 一語源於孔子「過猶不及」,「中立而不倚」。清康熙帝在《御纂朱子全書·序》中,衍化其意,用「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二語來闡述「中庸名篇之義」。王宗岳引入《拳論》作為拳論之要義,其意思是「過頭,不夠都不可取,同樣不得其正」。

過者,超過也,過分也,逾越也;不及,不到也,未至也。隨者,循也,順也,從也,捨己從人也,應隨順勢而無逆也;就者,即便也,即之也。

拳之貴重,全在中和。趙安洲老師曾為筆者著作題詞「禪師(指楊祿禪先師)精髓,盡在其中」,一言雙關,其中之義即指中和。中和者,屈伸開合,神意相照,心腎相交,身體中定,手步規矩,勁氣和順,上下相隨,「外不乖於形式,內不悖於神氣」,「誠於內,形於外」,中以正其內,和以應其外。過與不及,皆為失中,失中則陽亢陰暌,精神不能團聚,內外不能如一。太極拳其屈伸開合,過勁為滿而不圓則凸,病在頂抗;不及為圓而不滿則凹,患在癟丟。頂抗則生斷續,癟丟則失依隨,皆失粘連黏隨之意。欲求不頂不丟,不即不離,陰不離陽,陽不離陰,環而無間,渾然無跡;則應隨之而屈,就之而伸,屈伸有勢,伸可成屈,住亦能行,屈如伏虎,伸比騰龍,行止無跡,屈伸潛蹤,隨機應變,屈伸相繼,毋過毋不及。即李亦畲《五字訣》之所謂「息心體認,隨人所動,隨曲就伸,不丟不頂,勿自伸縮」。如敵來攻,我依順引化而屈。屈者,彎曲也,合也,收也,其小無內,謂之「隨曲」;如敵來攻不逞欲退,我隨勢拿發為伸。伸者,抻直也,展開也,放也,其大無外,謂之「隨伸」。此謂「勁以曲蓄,直以發放」,即曲中求直也。曲(屈)是規律,伸是變化,合乎規律,通曉變化,是太極拳法之精義。不能隨屈謂之頂抗,不能就伸謂之癟丟(或去離)。謹記頂抗癟丟四病而去之,功到不即不離,粘連黏隨,依歸中和,太極方能屈伸開合,隨手湊巧,得其環中,以應無窮。此即所謂「只要功夫能無間,太極隨處見圓光」。「發氣運身,務令順遂,乃能便利從心,屈伸開合聽自由」。

[正文]

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黏。

[校勘]

(1)[圖本](吳圖南著《太極拳》,1931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背」作「逆」。

(2)「黏」,[萬本]、[許本]均作「粘」,為當時俗寫簡體字,與今之簡化字一致,音義一致。

[詮釋]

人者,敵也,彼也。《周易說卦》稱:「立天之道,曰陰曰陽;立地之道,曰柔曰剛;立人之道,曰仁曰義。」剛者,疆志以不屈不撓也,剛強也。柔者,剛之相對也,順也,和也,取周行貫穿圓轉而綿延也。「氣有強弱,勢有剛柔。氣強者取乎勢之剛,氣弱者取乎勢之柔。剛者以千鈞之力而扼百鈞,柔者以百鈞之力而破千鈞。尚力尚巧,剛柔之所以分也。然剛柔既分,而發用亦自有別。四肢發動,氣行諸外而內持靜重,剛勢也;氣屯於內而外現輕和,柔勢也。」太極拳剛柔之性質,主要反映在氣勢勁力上。拳之運動,惟剛與柔,氣聚則剛,氣散則柔。「太極之武事,外操柔軟,內含堅剛,而求柔軟,柔軟之於外,久而久之,自得內之堅剛。非有心之堅剛,實有心之柔軟也。所難者,內要含蓄堅剛而不施,外終柔軟而迎敵,以柔軟而應堅剛,使堅剛盡化無有矣!」此即謂「極柔軟然後極堅剛」之剛柔的辯證和運使。

走者,柔化也,走避也,走避敵鋒,以化解敵力。「走」不可「過」,「過」則「丟」。黏者,黏貼也,黏逼也。「黏」不可「不及」,「不及」則「離」。人施以剛直之勁,惟順應其勢,柔以承之。柔化象徵著生機,為運化功力之基。勁之柔者,隨形而體,隨神而應,隨機而變,隨勢而化,改變敵之方向,使之落空,而不能直落我身。既已走化,彼之力失其中,陷被動而至背勢,我之勢得其中,得主動而至順勢,人背我順,以順黏背,敵進我退,敵退我進,丟之不開,投之不脫,如膠著物,是為黏。能黏能走,黏即是走,走即是黏,黏走相生,走黏相乘,則應化無窮矣。此即所謂「超於象外,得其圜中」,則彼雖有力而不得力矣。

[正文]

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惟一貫。

[校勘]

(1)[萬本]、[許本]、[澄本](楊澄甫著《太極拳使用法》,1931年文光印務館出版)[炎本]、[圖本]「理惟一貫」作「理為一貫」。[微本]作「惟性一貫」。

[姚本](姚馥春,姜容樵合編《太極拳講義》,1930年上海武學書局出版)作「理與性惟一貫」。楊氏家藏古抄本作「而理性一以貫之」。

(2)[圖本]「急應」後有「謂之連」,「緩隨」後有「謂之隨」。

[詮釋]

「一貫」一詞始見於《論語·里仁第四》「吾道一以貫之」和《論語·衛靈公第十五》「予一以貫之」。

敵急我以急應,敵緩我以緩隨,以敵之緩急為緩急,不自作主張,自為緩急,自能捨己從人,粘連黏隨,以資運化應隨。然欲求運化得當,應隨相宜,須先察敵之機勢。「機者,朕兆、動機,動而未形有無之間也;勢者,趨向,靜勢,靜而已形無有之際也。」機微而勢幽,若非松靈而功深,難以察之把握。故須天君泰然,緩急在心;全體松凈而沉著,安逸在形。才能百體靈動,處處合拍,因應咸宜。

敵我相交爭鋒,兔起鶻落,勁之剛柔、急緩、方向、大小、虛實、類別,瞬息萬變,故為「萬端」。而我之應對之理則一,即「粘連黏隨」捨己從人之理也。以不變之理,以應敵之萬變,一以貫之,故謂「理惟一貫」。正如古人所云:「法有萬端,理存於一」。

[正文]

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

[校勘]

(1)[少本](郝少如編著《武式太極拳》,1963棄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著」作「著」,音義無不同。「著」(zhuó),「招」 也,著法即招法。

(2)《太極拳真詮》「漸悟懂勁」作「漸至懂勁」。楊氏家藏古抄本無「由懂勁」三字。

(3)[炎本]「用力之久」作「功力之久。」

(4)[楊本](楊澄甫著《太極拳體閑全書》,1934年上海大東書局出版。)「不能豁然」作「不與豁然」。

[詮釋]

「神明」一詞見《淮南子·兵略》:「見人所不見謂之明,知人所不知謂之神;神明者,先勝者也。」「豁然貫通」一詞源於宋·朱熹《大學章句》右傳之五章言:「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裡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明矣。」抑或出於清康熙帝為《御纂朱子全書·序》:「而一旦豁然貫通之為要」。

盤架,推手,大捋、散手久練不懈,自然純熟而勁不落空,是謂「著熟」。以著法及攻防變化為主,熟練了才能有勁之體悟,逐漸了解掌握太極拳運動的規律,謂之「懂勁」。正如《太極拳論》曰:「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李衛公問對》曰:「孫子千章萬句,無外乎致人不致於人。」就太極而言,就是李亦畲所說的「先以心使身,從人不由己;後身能從心,由己仍是從人。」做到無勁非著,無著非勁,無勁非意,無意非勁,勁即是氣,氣即是勁,人不知我,我獨知人,主動權始終控制在己手,這種主動權的掌握,就是「懂勁」。「勁之義有五,曰粘、曰連、曰黏、曰隨、曰不丟頂。粘者,提上拔高也;連者,貫也,不中斷也;黏者,貼也,逼也,彼進我退,而彼退我進也;隨者,從也,捨己從人也;不丟頂者,言不丟,不頂,不脫離,不抵抗,不搶先,不落後,如粘,如黏,而丟之不開,投之不脫也」。此勁之義,動靜剛柔,變幻無定,奇正虛實,我不自己,能黏能走,知陰知陽,應付裕如,是謂「懂勁」。

然懂勁由勁之體用中得來,體之與用,相輔相成,不能執一而偏。著熟、懂勁、神明為太極功夫之三個階段,欲速不達,故需「階及」。「階」即台階,階梯之義。意即「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地登上」,是謂「階及」。太極拳之體用有「走架為知己功夫,為體,是基礎;推手為知人功夫,為用,是應用」的說法。正如沈子所說:「這雖是借用《孫子兵法》『知彼知己,百戰不殆』這句名言來說明走架與推手的關係,但這樣解釋終究是比較牽強的。雖然只練走架是無法『知人』的,但『知己』的功夫也一定有限的;而推手雖能『知人』,卻也包含了『知己』的功夫。然而要達到清·王宗岳《太極拳論》所說的『人不知我,我獨知人』的造詣,走架和推手兩者的勤苦練習是決不可少的『兩條腿』。」兩者有機結合,始為完璧。

「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說明懂勁有水平之分,層次之別。「懂勁後越練越精」,才能明陰陽,明虛實,明動靜,明剛柔,明太極之拳權,明太極之本然;才能主宰,才能由爐火純青而達剛柔即濟,虛實滲透,動靜渾然,隨心所欲,隨機應變之化境。這種境界正如戚繼光《拳經·捷要篇》所述:「遇敵制勝,變化無窮,微妙莫測,窈焉冥焉,人不得而窺者。」「渾然無跡,妙手空空,若有鬼神,助我虛靈。」太極至此境界,則其運動之功,既與聖人同體,又與天地同德。渾渾穆穆,全泯跡象。此即為「豁然貫通」之「神明」境界。「豁然」者,開通敞亮的樣子,明白之謂;「貫通」者,融會貫通之謂。「由無所知而達無所不知,再由無所不知由臻無所知,能返其本,乃謂真知。即謂豁然貫通矣。」功夫無涯,藝無止境,此豁然貫通,登通造極之神明境界,非持之以恆,勤學苦練而不能得,即所謂「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真是「得來不覺費功夫」。

[正文]

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隱忽現。

[校勘]

(1)[曾本](曾昭然著《太極拳全書》,1960年香港友聯出版有限公司出版)「虛領」作「虛靈」。按:虛靈,別本作「虛領」,殊不可解,「頂勁」別本作「定靜」,則饒有意義。

(2)《太極拳真詮》「不倚」作「不欹」,倚通欹。[圖本]後二句作「中立不依,乍隱乍顯」。

(3)楊氏家藏抄本「忽隱忽現」作「忽隨忽現」。

[詮釋]

虛者,虛靈不昧,反乎其實也。頂者,頭頂也,亦曰囟門也,道家稱為上丹田,泥丸宮,素呼天門、天庭、崑崙,為「至高清虛之地」。易曰:「行其庭,不見其人。」「庭」即天庭;「不見其人」即虛也;「行」,神氣流行也。所謂虛領頂勁,即「提頂」或「頂頭懸」。太極拳是「四平拳」,即「心平、眼平、頂平、肩平」,心平則氣正,眼平則意正,頂平則頭正,肩平則身正。頂勁的要求,就是通過「心、眼、頂、肩」的順序,在其四平身樁端正的基礎上,頭頂百會穴虛虛領起,勿忘勿助,若有若無,則虛靈之氣自然上升,如臨虛空而神貫於頂,「尾閭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即此意也。《十六關要論》曰:「靈機於頂,神通於背」,俗說「靈機一動,心血來潮」。可見靈機即神,系精氣所化,為心之官能,發於頭頂。百會朝天,天門洞開,此方寸至高清虛之地之虛領,可提挈全身,升發一身陽氣,達到鍊氣化神之成功。正如陳鑫所說:「周身精神全繫於頂,故頂勁起來,是在似有似無之機。自可免除太極拳板滯之病,而帶來一片靈動,一派生機。」正如詩之歌詠:「一片靈機寫太和,全憑方寸變來多,有心運到無心處,秋水澄清出太和」。

「丹田」一詞,源於道家,現已作為太極拳學和氣功學中的基本術語。丹田是培養精氣,調理精氣神之處,是精氣神三妙品凝聚伏結成丹之所。

丹田之形態學定位,諸家說法不一。晉代葛洪在《抱朴子內篇·地真》里提出丹田有上中下之分,眉間為上丹田,心下為中丹田,臍下為下丹田。後代之根據精氣神修鍊誰為主導,其具體定位更見紛紜。如兩眉間印堂、袓竅穴,及頭頂百會為上丹田。亦有指腦中泥丸內,鼻準至額顱間為上丹田,稱其為「乾頂」、「天谷」、「內院」、「玄關」,為煉神還虛之舍。兩乳之間膻中穴為中丹田,亦有指膻中至臍間為中丹田,為鍊氣化神之舍。臍神厥穴,臍下一寸五分(同身寸)氣海穴,臍下三寸關元穴,甚至中極穴、會陰穴均曾被認為下丹田,亦有指臍下少腹,臍下會陰之間為下丹田,為煉精化氣之舍。此外尚有前丹田,後丹田,頂丹田,底丹田之說。臍下關元穴內部及其周圍為前丹田,系煉精化氣,後天精氣歸藏之處。腰間命門之域為後丹田,系先天精氣寓寄之處。頭頂百會之域為頂丹田,系煉神還虛及人氣天氣相交之處。海底會陰之域為底丹田,系真氣生化及人氣地氣相接之處。

而太極拳學通常的見解,多以關元穴內部及其周圍為丹田。如顧留馨說:「丹田即是腹部」。此亦為前丹田,而腰間命門穴為後丹田。明代醫家張景岳說:「命門居二腎之中,即人身之太極,以生兩儀,而水火具焉,消長系焉。」又說:「腎兩者,坎外之偶也,命門一者,坎中之奇也。一以統兩,兩以包一,是命門總主兩腎,兩腎皆屬於命門,故命門者,水火之府,陰陽之宅,為動氣所居。」而虞搏著《醫學正傳》說:「命門一穴,在脊中第十四椎下陷中,兩腎之間。夫兩腎固為真元之根本,性命之所關,雖為水藏而實為相火寓乎其中,愚意當以兩腎總號命門。」此皆太極拳論「命意源頭在腰際」,「刻刻留心在腰間」之依據也。孟乃昌先生說:太極拳以陰陽為用,以圓為體,以腰為軸,命(門)之在腰,寓寄全身重心,亦寓寄腎間動氣。內外相合,表裡均備。其勁源動於腰,其真氣亦由腰腎而發。故腰間命門穴為後丹田。」向愷然說:「太極求丹田在兩腰之間,絕無疑義。」 宋書銘傳抄太極拳譜《三十七心會論》曰:「腰脊為第一主宰,……丹田為第一賓輔,……」即是說後丹田(命門穴周圍)為第一主宰,而前丹田(關元穴周圍)為第一賓輔。這是太極拳作為武術的特點所決定的,是用勁時自然形成的,也完全符合太極拳的健身原理。太極拳論說:「命意源頭在腰隙(際)」,「刻刻留心在腰間」,「主宰於腰,形於手指」,「力於脊發」,「氣斂入脊骨」等等,都說明腰脊為太極拳精氣的源泉,是勁力的發動之處,也是氣運行的始發點。當然也就是以心行氣,以氣運身,意氣相換的起點。而太極拳是以老子「虛其心,實其腹」為煉養原則的,欲「虛心」即須「束肋」涵胸(含胸拔背),求「實腹」則須氣沉丹田。氣沉丹田是指意注(而非意守)小腹關元穴周圍內部之(下)丹田(丹田如陳鑫所說:「如兵馬屯處」,「全體之氣歸宿處」。現代《人體生物運 動力學》認為,此為人體重心所在。)以心行氣,務令沉著,使小腹有充實感。其模式如陳鑫所註:「百會穴領其全身,要使清氣上升,濁氣下降。清氣如何上升,非平心靜氣不可,濁氣必下降至足。一勢既完,上體清氣皆歸丹田。蓋心氣一下,則全體之氣無不俱下。」又說:「至於中氣歸丹田之說,不必執泥,但使氣降於臍下小腹而已。若細研之,丹田非氣之原,何以獨以歸此?此不過略言大意而已。若究其原,周身元氣皆出於腎,腎水足則氣自壯。」

然而太極拳之所謂「氣沉丹田」,僅是採用腹式呼吸而使氣能下行,虛胸實腹,穩固下盤的自然現象,是意注,而絕非「意守丹田」。這是因為流注則活,固守則死。同時必須指出,「氣沉丹田」亦非腹部之局部要求,而是全體整體要求之境界。一呼而氣沉丹田,一吸而氣斂入脊骨,以氣運身,務令順遂。絕不可格外用力,勉強使呼吸與拳勢配合以致憋氣而造成偏差。沈子說:「氣沉丹田主要是腹式呼吸橫膈肌運動的作用,……在放勁時,有助於穩定重心,增強兩足力量,下盤穩固,利用地面反作用力,加大爆發力,使發勁沉著松靜。」其含義是完全一致的。須知腹腔乃肝臟腸胃之舍,非盛氣之所,以拚命下腹充實大肚子為能,以為此即丹田氣,則大謬也。顧留馨老師指出廣練太極拳如果始終氣沉丹田,必然是功夫越深,肚子越大,到老年時便會感到行動不便,容易氣喘的現象,因之鍛煉方法上,一呼一吸時腹部的時松時緊,今天應該提出來作為糾偏的一種方法。」顧氏又指出:「不論練拳或推手,當氣沉丹田以意運勁略一貫於腳跟之一瞬間,決不可下蹲作勢,否則會形成缺陷、凹凸、斷續之病,氣勢一有斷續,便形成兩股勁,不是一股勁,更不是氣勢鼓盪、一氣貫通。」太極拳本意為渾圓,以圓為體,以陰陽為用,太極諸勁,非圓滿不靈,能圓滿則活。圓而不滿則凹,滿而不圓則凸,皆非真圓,即非圓滿,不圓滿則不能自始至終一氣貫通,不能一氣貫通,則於太和元氣終難問津。這是「氣沉丹田」時所應該注意的一些問題。

偏者,偏頗歪斜失中之謂也;倚者,依託倚賴失正之謂也。偏倚是疊詞,偏、倚同義。太極拳之所謂「不偏不倚」,是指太極拳「身必以端正為本,以周身自然為妙」,「立身須中正安舒」。中正者,身樁端正,虛靈內合,無所偏倚,無過不及,神自然得中之謂也。安舒者,百骸自然安適,不緊張用力者是也。如此乃可以應上下前後左右之應用,而不懼他人推倒。故太極拳視「立身中正,不偏不倚」為身法之第一要素。正如《太極拳推原解》所說:「拳者,權也,所以權物而知其輕重者也。」行拳走架、推手都是以鍛煉保持自己,破壞對手的平衡為依歸,立身中正,無所偏倚,方能支撐八面,靜如山嶽,動若江河。而欲不偏不倚,行拳走架須上以神領,虛領頂勁;下以氣沉,尾閭斂垂。虛領頂勁為上,能虛領則頂頭懸,神貫頂而維繫於天;尾閭斂垂為下,能斂垂則尾舵穩,氣注海底而聯接於地。頭頂與尾椎(骶)骨互逆相撐,伸展貫注,則上下一氣有如衝天接地之意。通天準直,以豎其線路;綱舉目張,而提挈全身。如此上下一條線,中正安舒,不偏不倚,脊通三關,自然得路也。

隱者,隱伏也;現者,顯露也。所謂「忽隱忽現」者,虛實無定,變化無窮,神明莫測是也。太極拳純以神行,不尚力氣,全身意思,皆用精神。其全部意義皆以虛靈為本,以心為全體主宰,神為主帥,身為驅使。此即所謂「形為象,神為魂, 意自形生,形隨意轉」。精神提得起,心境虛靜專致,神態安逸明清,內則自然空靈清虛,明性立見,智慧頓開,經絡氣血通暢,精神和合,「誠於中而形於外」,在精神的啟迪下,外則自然中正庄巍,百體無滯,通體松和圓融,動作輕捷,感覺靈敏,勁力通透,周轉得當,自無冥頑不化,滯澀遲重之虞,此即所謂「尾閭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及「腹心松凈氣騰然」。前之所指為身體姿勢之「不偏不倚」(前已有所釋),後之所指為由呼吸之「氣沉丹田」,而致神氣運勁之「忽隱忽現」。氣能沉丹田則腹心松凈,而後氣能騰然;氣能騰然則鼓盪,而後意氣換得靈。呼放而氣沉丹田,吸蓄而氣貼脊骨,翻江播海,開合鼓盪,此謂「拿住丹田練內功」。丹田動則無有不動,丹田靜則無有不靜,內動導外動,外動合同動,內氣潛轉,勁由內換,載沉載浮,輕靈貫串,圓渾通透,靈活變幻,忽隱忽現,自爾騰虛,神明莫測,而令人不可捉摸。如此太極拳之行功方可虛靈不昧,清明在躬,屈伸開合自由,轉關自然靈動,虛實轉換,無不如意。而符合「輕則伶(靈),伶則動,動則變,變則化」之太極拳之約言也。

[正文]

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

[校勘]

[姚本]作「左實則左虛,右重則右輕。」

[圖本]作「左重則左必輕,右重則右必輕。」

[詮釋]

此處之「重」者,指「實」也,虛實之實。非填實之謂重也。

實者充也。惟實至虛生;實者真也,返歸渾樸,培固本元;實者有也,有者始也,始極而終,終始隨也;實者動也,動而生機,神活機變,分陰陽也。

虛者空也,惟空始能容,惟虛始能生實;虛者偽也,偽能隱藏,虛籠詐誘,機關轉矣;虛者無也,無者終也,終而含始,往複始終;虛者靜也,虛極靜篤,返璞歸真,合太極也。

杳者,無影無蹤,無聲無息是也。虛之與杳,皆虛無之義,虛無飄渺,變幻無窮,神化莫測,難以捉摸之謂。

虛實者,變化之消息,轉換之機樞,謀略之法則,勝負之拳權,太極之本然。王宗岳《十三勢歌》曰:「變轉虛實須留意」。楊公澄甫說:「太極拳以分虛實為第一義」。陳鑫說廣開合虛實,即為拳經」。董公英傑在《太極拳釋義》中說:「全部太極拳之精華奧妙,盡在虛實二字之運用。」《牛連元轉授之楊氏九訣·虛實訣》歌曰:「練拳不諳虛實理,枉費功夫終無成。」又拳諺云:「虛實剛柔之謂拳」。

由此可見虛實範疇的體現,就是太極拳經拳術的基本點。虛實即陰陽變化,有變化方能生技巧,有技巧乃可言拳術,倘虛實不分,則成孤陰獨陽,無生長變化可言,更無能變技巧之術。所以某種意義上說,不諳虛實,即不明陰陽,即不懂動靜,即不明剛柔,即不懂勁,就等於不懂太極拳。

因太極拳著著勢勢皆循圓運動,故動靜不同時,陰陽常變換,虛實無定位,陽即是陰,陰即是陽;實即是虛,虛即是實;虛中有實,實中有虛;陰陽相貫,虛實相涵,如環無端,此即所謂「無處不太極,無處不虛實」。其人身之小天地呈上下、前後、左右、橫豎立體空間之虛實。形神、姿勢、動作、用意、呼吸、運勁都有虛實。從某種意義上說,太極拳運動就是虛實運動。在拳中的反映就是動者為陽為實,靜者為陰為虛;出手為陽為實,收手為陰為虛;進步為陽為實,退步為陰為虛;剛勁為陽為實,蓄勁為陰為虛;黏勁為陽為實,走勁為陰為虛;手足關節之伸為陽為實,屈為陰為虛;開為陽為實,合為陰為虛;呼為陽為實,吸為陰為虛;身軀之仰為陽為實,俯為陰為虛;升為陽為實,降為陰為虛。凡此種種,可以類推。而參與運動之人體,掌腕肘和肩,背腰胯膝腳,五臟六腑九竅三百六十節,究之周身,無一處不分虛實,虛中、實中仍可再分虛實。功夫越深,能分虛實之部位越多,能分之虛實越細,無窮無盡。此即拳論所謂「一處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

太極拳學是一門偏於實踐性的學科,陰陽虛實分明之境界,是功夫修鍊階及一定階段之必然產物,非筆墨所能盡言。正如董公英傑《太極拳釋義》中所言:「練拳與對敵,總不離一虛一實。虛能實,實又能虛,人不知我,妙在其中矣。全部太極拳之精華奧妙,盡在虛實二字之運用。馬步有虛實,肩肘掌指有虛實,身形轉換變化亦含虛實,虛實分清,自然運用自如。然虛實在練拳時則易領悟。惟施之於推手或敵對,則非經名師指導,再下苦功,實難領略也。緣練拳之虛實,乃自我之虛實,推手及敵對之虛實,則須有知彼功夫矣。在練拳而論,凡動而聚者為實。至對敵之虛實,瞬間萬變,殊非墨筆可能揭櫫。」

因虛實之變轉,非字面之簡單而難以揭櫫釐清。所以拳論由浩瀚之海洋中,精提出了 「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的虛實變換的基本法則,即太極拳虛實總綱。這一法則綱要既是指導練拳自我虛實轉換之基本法,亦是推手乃至對敵虛實變化之總綱。

或說:「左手實而右腿虛,右手實而左腿虛,此即為『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李亦畲釋曰:『左重則左虛,而右已去;右重則右虛,而左已去』。此為左手右足或右手左足之虛實。」作如是解,固然正確,然如每著之中,必指其何者為左,何者為右,何者為虛(杳),何者為 實(重),此言太滯,言之不勝其言。即有言,亦不無遺漏,且不免支離破碎。筆者竊以為,此虛實之基本法則雖泛指全體身手之虛實,其實主要是指腰之虛實之應對變轉。只有這樣才能抓住虛實應對變轉之「牛鼻子」,而易於揭櫫釐清虛實矛盾之本質。這是因為太極拳「命意源頭在腰隙」,「變換在腿,含蓄在胸,運動在兩肩,主宰在腰」。變轉虛實全在於腰,身法之虛實變轉在腰,步法之虛實變轉在腰,手法之變轉虛實還是在腰,一身之虛實全憑腰之虛實操控,隨腰之虛實變轉而變轉,故謂 一身之總虛實在腰,或腰為虛實之總樞紐。「此處消息(虛實者,變化之消息,轉換之樞紐……)真參透,太極只在一環中(或作圓轉隨意運鴻口)」即是此意。

腰之虛實分清,中定自在其中。行拳走架,自我之虛實,自能權衡,稍有失中,重心偏移,兩腰之虛實即「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而自我調整,使之恢復「立如平準」。

臨陣應敵,我不偏不欹,隱顯無常,虛實莫測,靜以待變。敵估我力在左,欲使我失去平衡,便加重於左,我則虛以待之,左腰偏沉虛化,而右隨腰腿之勁以出擊。彼揣我右方重而可以擒制,我即隱而漂杳,虛實易位,隨機應變。總之,「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處處捨己從人,粘連黏隨,物來順應,隨機應變,自得虛杳落空,神明莫測之妙。

又虛實者謀略之法則,勝負之拳權。即如吳公藻以為:「計者虛實之謂,『兵不厭詐』,以計勝人也。」虛實兼到,忽見忽藏,盈虛有象,出入無方,神以知來,知以藏往。以實擊虛,避實就虛,聲東擊西,左右宣威,虛籠詐誘,人己相參,實中有虛,虛中有實,變化猶龍,人莫能測,宜輕則輕,宜重則重,虛實分清,自臻神明。

[正文]

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

[校勘]

[圖本]作「虛實兼到,仰高鑽堅,進之則長,退之則促。」

[詮釋]

仰者,升而上者,上浮升起也。俯者,降而下者,沉降下落也。彌者,更加也。

仰為上,俯為下。彼浮我升,彼落我沉,粘連黏隨,不頂不丟,不即不離。彼欲仰攻,我覺而引之以更高,使高不可及,腳跟浮起,凌虛失重;彼欲俯襲,我覺而沉落以更低,使深不可測,如臨深淵,搖搖欲墜。此敵攻我守之對策,如設我主動進攻,則如董公英傑所言:「仰之彌高則眼向上看,心想將敵人擲上屋頂;俯之彌深,則心想將敵人打入地內。昔班侯老師夏日在村外場(場即北方收糧場地)內乘涼,突來一人,拱手問班侯老師居處,答曰吾即楊某也。其人突出大食中三指襲擊,老師見場內有草房高七八尺,招手曰『朋友請上去』,遂將其人送上屋頂。又曰『請速下回家覓醫』,其人狼狽遁去。鄉人問,何能擊之使上,曰仰之彌高也。有洛萬子曾從班侯老師習技數年,欲試師技。班侯老師曰:『將汝擲出元寶形好否』,萬笑曰且試之,及較手,果如所言,萬手腳朝天,右胯著地如元寶形,將胯摔脫矣,醫療數月方愈。萬功夫甚好,至今尚健在,常曰俯之彌深利害極矣。」

進者,前進也。長者,抻舒也。退者,退卻也。促者,逼迫也,局促困厄也。

敵進我退,敵退我跟,黏走相生,我順人背,神活機變。彼近手足進而襲我,我不頂不抗漸引之以入,則其愈進而愈覺我幽遠難及,雖勁力到盡頭,猶不得逞,必愈見深入而愈陷恐慌。彼欲退卻,我不離不棄,隨勢黏逼跟進,使彼覺如魍魎纏身,愈退愈不能走化,越退形勢越加嚴重,局促而困厄。

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之境況,充分顯示了太極拳因勢利導,粘連黏隨之高妙。(待續)


推薦閱讀:

陳氏太極拳小架如何用意——小架心法
太極拳肢體練和心腦練
【新提醒】42式太極拳動作圖解教程第六式摟膝拗步詳細講解
太極拳傳習錄
談太極拳之------虛實

TAG:太極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