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盤點:伍子胥、項羽、呂布...誰是歷史上最狠的盜墓賊?

  歷史上記載了無數盜墓之事,最初是掘墓泄憤,後來是掘墓尋寶。有很多故事非常出名,伍子胥鞭屍,孫殿英盜東陵,就有許多文學影視作品講述。

  這些事,與入土為安的傳統價值觀大相違背。古書中說,文王葬枯骨,天下歸心。但偏偏盜墓不斷,以至無陵不掘。盜墓最狠的,不是一般小賊,而是政府及兵匪。

  報復

  伍子胥是不是給冤枉了

  1.掘墓鞭屍挖眼?

  春秋時,楚國的伍子胥,因為父親伍奢被楚平王殺了,他逃到吳國,舉兵報仇,攻下楚國都城郢。

  接著,西漢司馬遷《史記·伍子胥列傳》說:他「掘楚平王墓,出其屍,鞭之三百然後已」。

  東漢趙曄的《吳越春秋》寫得更慘酷,栩栩如生:「鞭之三百,左足踐腹,右手抉其目」,還嘲笑道:「誰使汝用讒諛之口殺我父兄,豈不冤哉!」

  所以司馬遷感嘆說:「怨毒之於人甚矣哉!」

  但伍子胥真的鞭屍了沒有?有人懷疑,因為當時的《左傳》和《國語》里沒寫。

  《左傳》作者左丘明(司馬遷說《國語》也是他寫的),與伍子胥同時,伍子胥死時,他二十來歲。後來他記載了吳師破楚的史事,卻沒提到伍子胥曾經掘墓鞭屍。

  《左傳》中提到「鞭三百」的只有一處,是衛獻公鞭打樂師的。

  《呂氏春秋》倒是寫了,說伍子胥九戰九勝,攻下郢都,「親射王宮,鞭荊平(即楚平王)之墳三百。」

  也就是說,鞭打的是墳,不是屍。也就是說,他沒有掘墓。

  呂不韋死於公元前235年,司馬遷公元前104年開始作《史記》,差了一百多年。

  東漢還有一部《越絕書》,是中國第一部地方志,也寫到伍子胥破楚,多次提到他鞭平王之墓,說:「昔者吾先人無罪而子殺之,今此報子也。」

  事情看上去是這樣的:故事越傳越邪呼。春秋時,沒伍子胥掘墓鞭屍的說法;戰國時,有了鞭墳的故事;到西漢司馬遷時,變成了掘墳鞭屍。

  東漢時又分成了兩派:一派是《吳越春秋》,不但掘墓鞭屍,還挖眼睛;另一派是《越絕書》,回到了鞭墳,沒有掘墓鞭屍挖眼睛。

  所以現代有學者認為,伍子胥沒有掘墳,也沒有鞭屍。

  2.衛出公 第一個掘墓者?

  春秋時,倒真有個名人掘墓,他是衛國的姬輒,史稱「衛出公」。

  孔子有一個著名的典故,叫「子見南子」。

  南子是個美女,衛靈公的夫人。孔子在衛國見了南子,他的學生子路很不高興,孔子就發誓說:「予所不者,天厭之,天厭之!」我若做了壞事,老天厭棄我!

  衛靈公姬元的兒子叫姬蒯聵(庄公),蒯聵的兒子就是輒(出公)。

  蒯聵太子一次聽到有人唱歌,諷刺他的後媽南子淫蕩,帶上殺手想殺掉南子,但殺手沒有動手,南子看出苗頭,跑出去向衛靈公求救。蒯聵只好逃了。

  衛靈公死後,蒯聵還沒回來,他的兄弟也不願繼位,姬輒就當了衛國國君。

  後來蒯聵殺回來,姬輒逃走了。後來晉國打過來,蒯聵也逃走了,他的堂弟斑師繼位。齊國打過來,抓走了斑師,蒯聵的弟弟姬起繼位。衛國大夫將姬起趕走,齊國將姬輒送回來,姬輒又當上了國君。

  真是一團亂。

  二十年後,褚師比又將姬輒趕走,因為他腳上長了個瘡。

  那時候見主公,要脫襪子。他赴姬輒的飯局,卻沒脫襪子,姬輒大怒。他說腳長瘡了,很臭,脫了襪子你要吐的。姬輒更生氣了,說要砍斷他的腳。他逃出來,後來發動叛亂,將姬輒趕出衛國。

  後來其他國家出兵,又送姬輒回來,姬輒將褚師比父親褚師定子的墓掘了,將棺材屍體燒掉。但他不敢入城,又走了,死於越國。

  顧炎武說,衛侯姬輒掘了褚師定子的墓,燒掉屍體,「殆自古以來所無之事」。

  伍子胥傳說中的掘墓鞭屍,發生在公元前506年。過了37年,即公元前469年,姬輒掘墓。顧炎武說姬輒掘墓的事,「自古以來所無」,他認為伍子胥沒有掘墓鞭屍,專門寫了一篇《子胥鞭平王之屍辨》。

  如此,伍子胥給冤了兩千五百多年。

  3.田單騙人家掘自家祖墳

  公元前279年,發生了一樁大規模掘墓事件。

  當時燕國名將樂毅,率多國聯軍,一連攻下了齊國七十餘城。齊將田單守著即墨,使出了連環計:

  他打不過樂毅,就放出風聲,說他不怕樂毅,只怕騎劫,於是新即位的燕惠王用騎劫換了樂毅。

  他說齊軍最怕割鼻子,燕軍就割了投降齊軍的鼻子,將即墨的齊軍氣壞了。

  他又說燕人如果掘了我們城外的祖墳,那更寒心了。燕軍又上當,掘墓燒屍。即墨人從城頭望見,都哭了,「俱欲出戰,怒自十倍」。

  田單見士氣大漲,就用火牛陣出戰,大敗騎劫,七十餘城盡復。

  誘敵人挖自己人的祖墳,此計太刻毒。

  古人歷來重視祖墳,掘祖墳是一件非常惡劣的事,犯了大忌,可與殺父之仇、奪妻之恨並列。

  所以伍子胥、衛出公用掘墓的方法報仇泄恨,這心中的怨毒有多深哪。

  作為懲罰報復的掘墓,史不絕書。

  當過奴隸又當皇帝的石勒,殺人如麻,打敗西晉八王之亂中奪得大權的東海王司馬越的大軍,掘他墳,燒他棺,說:「亂天下者,此人也,吾為天下報之!」唐朝徐敬業造反,武則天也掘了他爺爺(《說唐》中的徐茂公)的墳,劈了棺材。漢昭帝時,烏桓報復匈奴,掘了單于墓,引發戰爭,被漢朝大將軍霍光的女婿范明友,來了個漁翁得利。

項羽-最牛的盜墓者

  盜寶

  一國之王

  是個盜墓愛好者

  漢多盜墓賊。

  司馬遷給好朋友田仁的爸爸田叔寫過傳記,狠狠讚美他,為人仗義,當官仁愛,勸君為善。但在《貨殖列傳》中說:「掘冢,奸事也,而田叔以起。」說他做盜墓賊發家。《遊俠列傳》等處,司馬遷多次說,像郭解那樣的無賴遊俠兒,經常胡作非為,盜墓鑄錢。

  司馬遷將盜墓列為偏門賺錢手段,甚至能快速致富。

  《醒世恆言》中有一篇《鬧樊樓多情周勝仙》,說到北宋的一個好色盜墓賊,名叫朱真。元盛如梓《庶齋老學從談》說,金朝末年有個姓朱的,盜趙匡胤陵墓,被趙匡胤屍體口中噴出液體,噴到眼皮上,再也洗不掉,從此人稱朱漆瞼。

  《稗史》說,明朝萬曆年間,安徽朱從志帶了一批盜墓高手,幾十人個個很專業,鑽石掘磚,無堅不入。盜墓時搭起皮帳遮燈,挖出斗大的洞就可以了。功夫最強的叫朱明,綽號穿山甲,「緣穴出入,其捷如神,毀棺易屍,任從簸弄。」

  盜墓是違法的下賤營生,歷代律法中大抵是死罪。

  金庸小說《天龍八部》說,大理司徒華赫艮,出身盜墓賊,後來就不幹了,「他於盜墓一事,實有天生嗜好,二十年來雖然再不幹此營生,偶而想起,仍是禁止不住手癢,只是身居高官,富貴已極,再去盜墳掘墓,卻成何體統?」

  偏偏有如此不成體統的人。

  漢景帝的曾孫,廣川王劉去疾,便是最玩劣的盜墓賊,盜遍了自己封地內的古墓。《西京雜記》記載了他盜周幽王、魏襄王、晉靈公、欒書墓的故事。袁盎墓中只找到一枚銅鏡。魏公子且渠墓中,見一男一女二十來歲,裸卧石床,肌膚顏色鬢髮齒爪一如生人,劉去疾嚇得趕緊退出,關上墓門。

  陳朝末代皇帝陳叔寶的弟弟陳叔陵,也是盜墓愛好者,喜歡在冢墓間玩,看到名人墓就發掘,拿著古物甚至骷髏骨頭玩,藏入庫中。

  盜墓盜出的書

  《廣陵散》與《穆天子傳》

  《天龍八部》說,華赫艮一次盜墓,在棺材中得到一本武功秘訣,練成一身外門功夫,輔佐保定帝,位列三公。《笑傲江湖》中,魔教長老曲洋醉心音律,想得到《廣陵散》,此曲到西晉只有嵇康會彈,他被殺時嘆道:「廣陵散從此絕矣。」曲洋不甘心,到西晉之前兩漢皇帝大臣之墓尋找,連掘二十九座,在蔡邕墓中找到了。

  古代有一本很浪漫的書《穆天子傳》,講周穆王巡遊故事。

  這本書也不是考古考出來的,是盜墓盜出來的。

  《晉書·束皙傳》說,太康二年(公元281年),汲郡(在今河南)有個叫「不準」的人,盜了魏襄王墓(也有說是安釐王墓),得竹書數十車,其中《穆天子傳》五篇,說的就是周穆王馭八龍之駿,遊行四海,見帝台、西王母。

  此書影響極大。周穆王那八匹馬,白居易寫過詩,徐悲鴻作過畫,題目都叫《八駿圖》。

  但「不準」畢竟只是盜墓賊,不知保護文物,他點燃竹簡照明尋寶,很多燒壞了,沒法讀。束皙是當時整理的人之一,西晉末年學者郭璞作注。

董卓-最惡的盜墓者

  天下第一高手呂布

  也做了盜墓賊

  楚霸王項羽與漢高祖劉邦的軍隊相持不下,項羽要與劉邦單打獨鬥,他武功高強,劉邦哪敢單挑,反而數說項羽十大罪狀,第四條是燒秦宮室,掘秦始皇陵墓,私收其財物。

  秦始皇陵規模浩大,漢朝皇陵可能藏寶更多。

  東漢初年,赤眉軍就盜掘過幾座漢陵,晉朝君臣曾討論過這事。

  《晉書》說,晉孝愍帝建興三年(公元315年),三秦人尹桓、解武帶大批人馬,盜了漢文帝的霸陵、漢宣帝的杜陵和(文帝之母)薄太后陵。「太后面如生,得金玉彩帛不可勝記」。

  當時孝愍帝司馬鄴問大臣索綝:「漢陵中物何乃多邪?」

  索綝說:漢朝皇帝,即位一年就開始建陵了,天下貢賦分成三份,一份供宗廟,一份供賓客,一份充山陵。霸陵、杜陵這兩個皇帝是最節儉的,這些金玉彩帛又算什麼,像漢武帝,做了五十多年皇帝才死,他的茂陵里已裝不下東西了,後來赤眉軍盜墓搬不走一半,到現在還堆著朽帛和珠玉。

  並不是改朝換代時,皇室陵墓才會被盜。

  《後漢書·段熲傳》說,段熲(jiǒng)建寧三年(公元170年)受處罰,因為馮貴人墓被盜。《搜神記》說當時馮貴人已死了七十年。

  據《三國志》,漢末最狠的盜墓賊,是太師董卓。

  他在初平元年(公元190年),「焚燒洛陽宮室,悉發掘陵墓,取寶物」。《後漢書·董卓列傳》說:「又使呂布發諸帝陵及公卿已下冢墓,收其珍寶。」

  呂布這個三國時天下第一高手,跟了董卓,也做了盜墓賊。


推薦閱讀:

一首說明明末歷史變遷的歌謠
雪域高原的古往今來 ——通俗西藏史7
因說錯抗日戰爭時間而受網路霸凌,遭網友唾罵了15年的楊丞琳冤不冤?
孫中山為何不直接推翻清政府而要通過袁世凱?
真實歷史上的關羽究竟是什麼樣?

TAG: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