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致肌肉平衡失調的幾個原因

 生活中經常見到較多的不良身體姿態,如含胸、駝背、骨盆前傾等,這些不良姿態往往會給關節造成不正常的壓力,進而引發疼痛。同時由於關節角度的變化引不正常的肌肉長度-張力關係,進而降低了動作有效性,使人們做動作的時候更加費力,進而可能進一步引發傷害。

不良身體姿態的成因很多,其中有一個很大的因素就是肌肉平衡失調,今天想跟大家探討一下幾個可能造成肌肉平衡失調的概念,不對之處敬請指正。

概念一、相互抑制

跨過同一關節互為拮抗作用的兩塊肌肉,主動肌收縮,協同肌放鬆。這個概念可以用來解釋為什麼骨盆前傾的人需要伸展髂腰肌和豎脊肌,過強的髂腰肌和豎脊肌恰巧抑制了臀大肌及腹直肌的收縮,主要原因在於四塊肌肉互為拮抗作用。

概念二、協同支配

不良的神經肌肉控制,使協同肌在完成動作時起到主要作用,這樣一來協同肌會變的緊張,慢慢的也會出現肌肉平衡失調,典型的就是骨盆前傾的人中腘繩肌通常較為緊張。另外一個可以解釋的是含胸的人伏案久了以後,經常會感到上斜方肌緊張,主要原因就中下斜方肌無力,上斜方肌要過多參與維持肩胛骨後縮的功能,因此會變的緊張。在處理此類客戶時,除了要加強拮抗肌的伸展,同時還要注意對協同肌的伸展。

概念三、模式過載

長期維持同一動作模式,最終造成肌肉平衡失調。典型的就是經常打電腦的人往往容易含胸,原因在於長期使胸大肌處於縮短、中斜方肌處於拉長的狀況,於是久而久之就出現了含胸的情況。

概念四、不良訓練動作

經常在健身中心看到深蹲的客戶在下蹲的過程中,由於柔韌性較差會出現下蹲的時候髖外旋的情況(腳尖、膝蓋指向外側),這樣一來就使臀大肌處於收縮的情況,使臀大肌在伸髖時無法產生較好的作用,腘繩肌要出現代償作用,久而久之就出現了協同支配的情況。圖片:conscious-posture-control.jpg

圖片:F.H.P.jpg

圖片:fig_posture1.gif

圖片:backache.jpg

1)人體運動中的各種動作和姿勢是由5部分的肌肉共同作用完成的

主動肌:主要是實施動作的肌群

協同肌:協同主動肌完成動作(並不是拮抗作用)

拮抗肌:對抗主動肌實施動作的肌群

穩定肌:對於機體的其它不發生位移動作的部分,維持其相對穩定

中和肌:對應於主動肌的動作進行修正,中和部分主動肌的動作,使主動肌的動作位移按照既定的運動位移進行。

2)以含胸駝背(不聳肩)為例:

由於含胸駝背的姿勢:胸曲和頸曲加大,頭上仰(下巴朝上),身體上位胸椎以上的部分前傾,中心前移,這時,身體要對抗身體前傾的重力,後側的肌群緊張。具體如下:

主動肌:主要是身體前傾的地球引力,胸大肌並不需要怎樣收縮,就可以完成前傾的動作;因下巴上抬,所以頸後的肌群(頭後大小直肌、頭上斜肌、頭夾肌、頭半脊肌)等收縮。

協同肌:維持頸曲的肌群都是協同工作的肌群,如:頸夾肌、頸半脊肌、頭頸最長肌等等。

拮抗劑:在頸部由於頸曲加大,則前面的肌群肌拮抗於頸後的肌群:頸長肌、頭長肌、頸闊肌等等。

        在頸胸交界和上位胸椎的部分:由於含胸,使得肩胛骨內側沿往後突出,所以對抗肌群有大小菱形肌、肩胛提肌、前鋸肌、甚至肩袖的肌群(岡下肌、大小圓肌)都是拮抗的肌群;由於沒有聳肩,體表的斜方肌上部並不直接參与拮抗,相反,斜方肌的中部收縮,參與拮抗。

穩定肌:如果是坐姿,則軀幹下位脊柱的穩定肌群就是穩定的肌群。主要是維持胸廓、脊柱的相對穩定。包括:腹前腹側肌群、腰大肌、後背部的豎脊肌、腰方肌等。

中和肌:由於頸部和胸椎的肌肉群基本是對稱的,所以中和肌的工作並不明顯。(這在骶髂關節可以表現比較明顯),如果可以說上中和的,就是肩胛提肌和肩袖的肌群,因其收縮後同時會是肩胛骨下端向外側旋轉,那麼大小菱形肌的收縮,中和了肩胛骨的旋轉,這一對可以認為是中和了含胸的動作。

3)長時間的一種姿勢,容易造成相應的肌群的慢性勞損,從上面的仰頭含胸駝背的長時間的伏案工作人群,在頭枕部的上下項線(尤其是下項線)、頸椎的棘突、橫突、項韌帶、以及夾肌、棘肌的上位胸椎附著點上可可以觸診到壓痛、甚至是粘連、條索硬結等損傷體征。同樣地,由於肌群長時間的不正常體位,造成頸曲和胸曲加大,極易出現頸椎和胸椎的後關節錯位、椎體滑脫,再來,曲度加大的椎體使得椎管與椎間孔變小,與上述的軟組織損傷的無菌性炎症一起可能繼發椎管內的病變,包括椎間盤退行性變、突出、骨質增生、黃韌帶肥厚等等。


推薦閱讀:

新人肩部到底怎么练?我说的不是动作,是RM次数。
【打造美肩】提升側平舉效果的3種做法!
胸肌上方肌肉如何練習才能飽滿?
背部訓練有哪些經典有效的方法?
小腿內側肌肉怎麼減下去?

TAG:肌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