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旌德江村,江澤民主席的祖居地

從上海驅車出來,全程高速公路抵達宣城,遊覽敬亭山之後沿省道往東南方向,在水東古鎮稍作停留,再經寧國轉往西南方向的旌德縣。在旌德縣城西邊十公里左右轉上205國道向南,二十公里左右有個向左的岔路,路牌上清晰地指示著「江村」,兩公里後即抵達村口的停車場。

江村始建於隋末唐初,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據江氏宗譜記載,夏禹國相伯益子玄仲,被禹的兒子啟封於江國,是為江氏始祖。江玄仲八十六世孫文學家江淹在南北朝梁時任宣城太守。江淹五世孫江韶性愛山水,在風水學方面頗有造詣,他發現旌德金螯山渾然淳厚,有蓬勃不可遏之勢,是塊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於是舉家遷徙至此建村族居,是為江村的開始。

 

 

自此江姓在此蓬勃發展,千百年來孕育了相當多的英才,其中主要代表人物有:唐侍御史江全銘、明順天府推官江中文、明湖廣分巡江廷寄、明護理南河總督清河道江瀚、二品頂戴翰林院編修江樹昀、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二品戴江麟瑞、清代醫學家「人逗接種法」發明者江西舜、清翰林編修書法家江志伊、民國為國捐軀的海軍將領江澤澍、民國代總理江朝宗等。明清時期江氏族人考取進士、文武舉人共一百廿六人,民國初十年出博士、學士十七人,在中國古村落實屬罕見。

 

 

村口的小山包上有座千年古剎,站在觀景台上可以俯瞰江村全景。村前是一大片水塘,周圍以石欄保護,建有鎮水塔。江村曾被成為「小杭州」,應該與這人工水塘有關。

 

 

 

江村的選址的確是風水學的上乘:左右各有一個小山包,背後是更高的金螯山,前方是水塘和一馬平川的耕地,完全符合「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的風水要求。江村的老街曲折往複,不知有沒有專家對村落的形狀和道路分布進行過研究,很可能弄出個風水學的經典範例來。

 

對口罩而言,老街上最值得一看的是「父子進士坊」,兩座牌坊位於江村中軸線上,跨街而立且緊挨著民房。據說文革時有人想用炸藥炸掉它,但又怕炸了住房,改用火燒,燒炸了幾塊石頭,留下了滿身煙熏和灼傷的軀體。這兩座牌坊是為表彰江氏第四十八代江漢和第四十九代江文敏父子進士而立的,分別建於明弘治初年(1488)和弘治十八年(1505),高度、寬度及形制完全相同。明清時代的牌坊規制嚴格按照中央朝廷的規範,根據官位、事迹等不同。科舉牌坊的規格是高兩丈五、四柱三間的,但不知為何這兩座牌坊高度符合,但跨度少了兩柱,不知是否在某個年代建房時毀壞過。

 

明清時代,江村漸入鼎盛,據傳歷史上江村有十八座牌坊,其中「聖旨」坊十六座,「恩榮」坊二座。同時期村中最多時建有八座宗祠,如今修復了其中三座。

 

 

 

 

祠堂的木雕保存基本完整,堂內懸掛著江氏歷代先人的畫像。江氏族人自古對族譜的重視程度相當高,江氏宗譜歷經千載,全套廿二本,上世紀二十年代與曲阜孔氏、前清皇氏愛新覺羅氏族譜同被舉薦參加巴拿馬萬國譜牒大會,被史學家稱為中國三大宗譜之一,現被納入國際徽學研究範疇。

 

 

 

根據這一族譜,前國家主席江澤民就是源自江村。清咸豐年間,江村連年遭受嚴重的旱澇蟲災,加之太平天國殘兵劫掠,江村「十室九空,遺子之民至於相食,所存者不及嘉道盛時百分之一」,一時間村民背景離鄉,流落四方。難民大多從蕪湖順江而下,及至南京、揚州落戶。江澤民主席的尊祖,就是這個時候遷居揚州的。無獨有偶,距江村僅幾十公里的績溪縣龍川坑口,一百多年或許出於同樣原因沿著同樣路線遷徙的胡姓一支落戶江蘇泰州,後代也出了一位偉人,他的名字叫胡錦濤。

 

 

 

於是乎百多年前從旌德和績溪分別遷出的江姓和胡姓,落戶到同樣僅有幾十公里距離的揚州和泰州,在今天同時代成就出兩位國家元首,也是一段佳話。二零零一年五月,江主席親臨自己的祖居地,並題字留念,短短几十分鐘的尋根謁祖讓鄉親們至今念念不忘。江村,這個皖南山區里的小村落,千百年來所孕育出根深蒂固的耕讀文化,至今氤氳流芳。


推薦閱讀:

鷹鴿之爭,誰是下一屆美聯儲主席?這10個候選人你必須了解

TAG: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