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何軼群《太極求真錄》(1)

何軼群《太極求真錄》(1)

(2008-12-22 10:37:48)

轉載

標籤:

文化

分類:太極拳

[第一篇]程序淺論

近年來,國人習太極拳者日眾。海外之太極拳運動,亦已風起雲湧,蔚然成風;澳大利亞有一位老外,自辦太極拳班,一口氣竟辦了130多期。噫吁嘻,傳世已百餘年之太極拳,真乃中華民族之文化瑰寶、武術精華是也。

《太極拳譜》、包括王宗岳《太極拳論》在內,已在理論上總其大成,久為太極拳家奉為經典。以此論為圭臬,陳式、楊式、吳式、武式、孫式各名家太極拳,以其系統科學化之內涵與外延,獨領風騷,獨步天下,決非偶然。但求得太極拳之真締,卻並非易事。太極拳名家李雅軒曾筆之於書曰:「近來之練太極拳功夫者,百分之九十九弄不對。所以有太極拳十年不出門之說。漫說十年,如無真傳,就算一輩子,也是瞎搗鬼,那就不止十年而已。」

「真傳」二字,核心在「真」字。故有志於太極拳之有心人,上下而求索者,惟「真」之一字耳。

        

程序淺論

甲乙丙丁,是一種程序,可謂之:「順」。丙乙丁甲,是另一種程序,可謂之:「逆」、或「亂」。

學、練、用太極拳,程序要擺對,要求順,而去逆、避亂,才有能量之存儲,功夫之積聚。練拳架不過數月、年把,著數不熱,僵力未化,懂動尚未階及,就要上台出場去表演功架,找拳友同好來切磋推手,誤人誤已之外,更逆於程序,亂了拳理,全身上下硬邦邦,再也得不到太極拳之「真」矣。

程序之任意倒騰、顛三倒四,以致拳架走樣、拙力纏身、舍人從已、不丟即頂,決非小事,而是學、練太極之一大弊。

學、練太極拳的大面上的程序,即《太極拳論》所述之:「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此言中之「力」,當作「功」字解,決非硬力、拙力、僵力也。

「著熟」二字,包括了:拳架、陰陽、鬆軟、輕柔,勻凈,以及節節貫串,還包括:腰、腿、足、記、臂、肘、掌、指、目、頸……之體練,以及其間絲絲入扣之緊密融合,更包括練心、練意、練氣與練神。氣與神,便是內功,而不單是拳架外形動作。

「著熟」之各方面、各內容,都有各自的「程序」,只能求其「順」,不能得其「逆」與「亂」。用一句俗話來形容,那就是「循序漸進」這麼四個字。急就章,是學不到、練不成太極拳真功夫的。

盤架子,當然自「起勢」始。拳架也有其自在、自為的「程序」。先賢編得太極拳的拳架若干勢,大有緣由,大有深意。「用意不用力」,僅有五個字,初學盤架子,常常就在「意」與「力」之程序上犯糊塗。全身鬆軟、完全無力,拳架都擺不出來,哪有「太極拳」之影子,哪有什麼「用意不用力」之可能?所以盤架子的正當或正確之程序,乃在用力、減力,求意、用意……這麼個小小的滲透、轉化的過程中,勤練而求索之,才是「正辦」。

「循序漸進」,其中的「序」 字,就是「程序」。其先後排列,是不能馬虎,不能錯亂,不能顛倒的。練體,練氣,練神,這是一種程序;先練架子,再求著熟,更求懂勁,再階及神明,這是另一種程序;練拳架,學推手,再散打,這又是一種程序;始自起勢,而攪雀尾……終於收勢,還原,這也是一種程序。而最重要的程序,在於外—內—外—內……而以內功為貫串始終之主線。

舍此種種程序,不足以言太極拳。

肢體鬆軟,內氣充盈,神意之靈靜……亦程序也。無十年八年的由外而內,以內御外的練拳功夫,是達不到神意靈靜之境界的。李雅軒將太極拳力的性質與內涵,分為五個等級:「硬勁不如僵柔勁,僵柔勁不如鬆軟勁。鬆軟勁不如輕靈勁,輕靈勁不如虛無勁。」這又是另外的一種程序。「太極拳功夫,其最高者,是找虛無的氣勢,有了虛無的氣勢,才能感應靈敏,才能融化萬物,……所以首要在穩靜安舒上著手,以養其虛靈也。練虛無氣勢的功夫,初步必先找柔軟,再找輕靈,有了柔軟輕靈之後,才可以找虛無,久而久之,便可有出手包羅萬象的氣勢,如老子所謂無為而無不為。即不專註意某一手、某一式、某一部,是要處處有照應,處處有感應,將神智燭照周身。」學練太極拳,由硬到軟,由僵到柔,由重到輕,由滯到靈,由實到虛,此乃太極拳程序之精要所在也。知之為懂勁,而後身體力行之,謂之「運化」,漸至內外相合,開合相濟,陰陽相生,處處、時時一陰陽,謂之「懂勁」。「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所謂「從心所欲」,就是完整的、徹底的「捨己從人」,才能算是「階及神明」。默識揣摩,是內功。時時處處默識揣摩,才能去僵硬而得柔韌,進而求得自然天成,才能取程序之「順」,得著熟、懂勁、「階及神明」之益也。        

陳式、楊式、吳式、武式、孫式太極拳,拳架有同有異。學一家,即精一家,不要雜學,是對習拳者最簡單的要求。

各家太極拳皆武林奇芭,不可以高下論。惟拳架雖有異,其理應一:皆以《太極拳譜》為根本、為依據也。這恐怕還不能算是離經叛道之逆耳狂言罷。

練拳架,一式一式地學而時習之,以求「著熟」,這是外形,動作的程序。「逆」不得,也「亂」不得。由有力、而減力、而微力、而鬆軟、而練意練神,以外養內,以內御外,這是外—內—外—內……的「順」的程序;也「逆」不得,也「亂」不得。拳架未熟,拙力未除,火急火燎去熟讀、苦練先賢楊澄甫著《太極拳體用全書》,「設敵人對面用左手去我胸部。我將右足即向右側分開、坐實……」,進而練拳時無人卻如有「敵」,程序就大大地顛倒了,搞亂了。「形似」、「神似」、 「以心行氣,務令沉著,」「心為令,氣為旗,腰為纛」這些忠言,都被拋到十萬八千里之外去矣。

「打好基礎」這四個字至關緊要。「基礎」這兩個字,就還包含著多元的系統運動與運動的程序。每一動作、心意、內外,程序,都與現行日常生活的習慣大有不同,甚至截然相反。不下功夫勤學苦練,是決然不成方圓,不成氣候的。

學太極拳者苦惱頗多,其中之一,即來自通病——系統程序不對頭,不「順」反「逆」,在「亂」中走上岔路,幾年、十幾年,了無進展,徒然得個拳架子,不過相當於一種體操鍛練,聊以自娛、哄人耳。

重要的程序是什麼呢?那就是起自著熟,轉而懂勁。

「 懂勁」這兩個字,就有先外漸內,由外而內,由內形外,以內御外……這樣的永無終結的、辯證轉化的程序在。只求「著熟」,拳架「形似」有餘,施施然再練上十年八年,程序鏈就斷裂了;這就失去了大極拳之真,僅得其皮毛、架子而已。當然,人皆有自由這麼做、那麼做,不求太極拳之「真」,誰能說什麼話呢?大路朝天,各走一邊嘛。

[第二篇]通體鬆軟淺論

無論哪一家太極拳都要盤架子。外形動作之程序連接,乃定勢也。學而練之,就是了,難在於由外而內,這個程序轉換,頗為不易。

楊澄甫於《太極拳體用全書》例言中,指出:「……願後之學者,弗惟外之是鶩,而惟內之是求,欲求精醇,期日可待。要之,拳式細目,非取形似,必求意合。惟恐私心妄改,以誤傳誤,易失體用之真傳,以致湮沒昔賢之本意。」

楊氏此言,分明以「內」為重。「惟內之是求」、「必求意合」這兩句,則為此言重中之重。不過,後人練拳怎樣由外而內,由「形似」而「意合」,他卻語焉不詳了。

盤架子、練拳式,求形似,得「著熟」,是形體動作之鍛練,還沒有「惟內之是求」的門道在。求其門道,是先把盤架子而著熟的全過程,作為通體大松大軟的求索之通道,否則,就一定做不到「惟內之是求」,做不到「意合」。

倒過來說,意之合,首在於練拳架之通體、全過程之大松大軟,求其慢、勻、輕、松、軟、柔,處處貫串、節節貫串。這些原則道理與現實生活,為人習慣,大相徑庭,有時甚至完全相違背。如以卧、立、坐、行為例而察之,凡人日常用力,心意、精神皆專註於用力點,其力皆大於擺各種姿勢、行各種動作所需之最小之力。所謂化去拙力、硬力,就是在吾人練太極拳時,甚至在日常生活中,通體放鬆柔軟,以意行氣,只用最小的力去擺姿勢、行動作。這就是由外而內的第一步。無此一步,是決然求不到、也得不到太極拳之真髓的。

舉太極拳「起勢」為例:雙手由下向前往上徐徐提起,此「徐徐」二字,動作慢而勻之謂也。「提起 」二字,即指動作。其要領有四:其一,用最小的力;其二,「一動無有不動」,膝、腿、腰、體、肩、肘、指、掌、呼吸都以「最小的力」開始動作,叫做:「周身一家」;其三,以肩為小軸,以腰為大軸,腰帶肩,肩帶肘,肘帶掌,掌帶指,而絕非相反;其四,「虛領頂勁」、立身中正、「心神內斂」、默識揣摩,此乃「 由外及內」之正當通道。心神專一,來自心神內斂;內斂,才有練內功之一點苗頭。

楊澄甫釋太極拳起勢曰:「……精神內固。氣沉丹田。一任自然。不可牽強。守成之靜。以待人之動。則內外合一。體用兼全。人皆於此勢易為忽略。殊不知練法用法。俱根本於此。望學者首當於此注意焉。」

諄諄數語,是由外及內、內外兼修之灌頂醍醐,金玉良言。

不明是理者,難得不忽而略之,拋而棄之;知之卻非必得,其難惟在於行耳。知而行之,才能求太極拳之真,無知或不行,不足以論其真,行其道矣。

於此,學拳者便有了三條路:其一,全部學會,練完拳架再專求其大松大軟,再求其意合,再「惟內之是求」;這是大多數教拳、學拳者慣走的道路;

其二、練一式,即求一式之大松大軟。得其精要,再學下一式;這是張義敬力倡的辦法:

其三,學幾式,或幾十式,再求自己通體大松大軟;得其基本鬆軟,再學後面的幾式,或幾十式;

其四,每學一式,即內外兼顧、兼修,不求其臻於至善,只是「弗惟外之是鶩,而惟內之是求」,求其內外皆有三分、有五分、有八分……內外皆求,皆練,互相不斷滲透轉化。

上述的「其四」,為其一、其二兩端之儘可能的充分的融合。

取其四,難上難,非一蹴可成,亦非旦夕之功也。

但倘若要求索太極拳之「真」,恐怕只有這條路好走一點。

用上述的「其一」,可能拳架盡數在外,難免失之於緊張僵硬,犯了「惟外之是鶩」的毛病,改之大不易。

用「其二」,人皆缺足夠耐性,亦有失於節節貫串之意,而且後面幾十招或十幾招易犯生疏、僵直之病,搞得不好,「虎頭蛇尾」之弊,恐在所難免。

「陰陽相濟,方為懂勁」。大松大軟,其陰陽相濟在哪裡?

愚意大松大軟之陰陽相濟,至少有:天地之堅實與自身通體大松大軟,一也;「極柔軟,然後極堅剛」,二也。至於「蓄勁如開弓,發勁如放箭」、「曲中求直、蓄而後發」,皆含陰影相濟之道。但鬆柔則是其基礎,是其靈魂。

求大松大軟大柔,惟在意。大腦意識指揮微力動作,才能漸漸以鬆軟為主,拳形為次。不用心、不用意,就一定會顛而倒之。內外顛倒,或有外無內,都不能算是真的太極拳。

各種太極拳之書籍文字,大抵詳述動作,而獨缺具體指導,如何意注鬆柔,教學者雙方都難能「惟內之是求」。無全身大松大軟之練意,則萬難以柔克剛,更達不到「發勁須沉著松凈」之境界與水平。

《太極拳論》有兩句話:「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可見各個拳勢見之於散手、實用,既可能很慢,也可以極快,完全隨對手的拳或手的速度而定。沾連粘隨,不丟不頂,不即不離地隨對方出手之速度,在不丟不頂這種靈敏觸覺中或快或慢,才是正道。謬傳「以慢勝快」之語,與「舍已從人」完全相背,一誤也。

然而吾人要在實用時能夠極靈敏極快速,則必須有大松大軟練拳架之多年基礎。正如鋼琴、提琴、二胡、琵琶等樂器演奏,必自極放鬆、極緩慢的日常練習始,並持之以恆,才有異日之靈動快速之演奏技巧,才能借技巧而表達音樂之深厚感情。

鬆軟輕柔,遍及全身內外,肌肉、骨骼、血管、筋絡、心意、精神,莫不如此。肩、肘、腕、膝、足、腰、脊各關節,在掌勢開時,皆須鬆開,拳勢合時,各關節自然回收。初練拳架時,鬆開關節也得用最小之力,否則關節仍然如日常生活習慣緊縮如故。在鬆開關節之力,已臻極小,甚至幾近於虛無之時日,則關節縮回,純屬自然,用力則拙,而且必致聳肩縮背之弊。雙腿、雙足,承全身之重,在虛步、移步時,以意引氣,極輕極柔地伸展下肢各關節,便是此中精要。

[第三篇]腰為主宰淺淪

 

楊澄甫《太極拳術十要》中第三項,曰:「松腰」;指明:「腰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然後兩足有力,下盤穩固,虛實變化,皆由腰轉動,故曰:『命意源頭在腰隙』。有不得力,必於腰腿求之也。」

這段話不長,卻字字句句皆珠璣;與《太極拳論》中「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向前後退,乃能得機得勢。有不得機得勢處,身便散亂,其病必於腰腿求之。上下前後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十三勢歌》中「刻刻留心在腰間」,《十三勢行功心解》中「氣若車輪,腰如車軸」諸言皆相吻合,決不可等閑視之。

學、練太極拳常有之大弊,為腰不轉、不活、不松,僵力、拙力、硬力遍佈於手、臂、腿、腳,用力完全失卻太極拳「腰為纛」,帶動全身,大松大軟之本意。習拳者就這麼著練上十年、二十年,也不可能窺太極拳之門徑,徒然浪費了時間與精力。

腰之僵硬,乃人之通病。因為在生活中,凡人皆大抵無轉腰、松腰,以腰之轉動帶臂、腿而至手、腳之日常動作也。凡人練拳架多年,而無腰之轉動、鬆軟,就已背叛了太極之要旨。內家拳傳誦之「太極腰、八卦步」,這六個字,當然就完全落空。

松腰既然與日常習慣相背,學拳式、盤架子的過程中,就不能不專而注之,習而練之,時時牢記並實踐「命意源頭在腰際」、「刻刻留心在腰間」之言,才能有所得、有所進也。

可惜得很,大多數學練太極拳者,腰部均不轉動或少轉動,多多少少皆得僵死之病。

如有志於求太極拳之「真」的有心人,無論年齡大小,均宜在練拳架之起始、之全過程中,苦練腰轉動、鬆軟、輕靈之輔助動作。其法乃端坐椅凳上,全身放鬆,虛領頂勁,腰自然松直,閉目舐舌,七分意守丹田,三分意用在左右轉動腰際。冥想「腰為車輪」,則左右轉動腰部,自感如橫劃阿拉伯的「八」字;以意行氣轉腰,始則十數度、數十度,而後約一百八十度。數分鐘後,如有疲累感,便是有僵力在腰,於是再求其沉著鬆軟,再求自己的手、臂、肩、腿、腳、體……無任何硬力在,再轉擠腰,便是正途,可臻佳境。

這種練習法,乃舍卻所有的手、腳、肩、腿的動作,而專註於腰部之鬆軟、轉動也。腰不鬆軟,就轉不靈、轉不動;不轉腰,就得不到腰部之鬆軟,一而二,二而一也。

以楊式太極拳之「預備式」為例,立身中正,虛領頂勁,兩臂下垂,全身放鬆,頸宜直,膝微曲,此即王宗岳《太極拳論》之起句:「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 」句中的「無極」勢。習練太極拳者取站立之「預備式」,維持此式不變,在上述之坐式轉腰若干年月後,再練立式轉腰,還是七分意守丹田腰際,三分意漸布全身至手腳端部,求其大松大軟之中,微有鼓盪之意。

久練此二式之外,按此要領,隨時隨地皆可練松腰、轉腰。惟意守丹田腰際,松、軟、勻、慢,轉腰,此二「要點」得須守,理解與做到腰轉動幅度不大,亦可得其益,或其功也。

「腰為主宰」這四個字,實為極難;但不得不練,不得不求,否則上下肢體決然不通,身心必然散亂。「主宰」兩個字的意思,在於腰轉動在先,再帶動肩、腿。臂、掌、腳,皆無分毫之僵力。上肢之動,有點像老人晨練之甩手活動;下肢之動,有點像八封掌之趟泥步,而其鬆軟尤為過之。

這種以腰轉動來帶動全身四肢,是「周身一家」之體現,亦太極拳之精髓所在。而學練起來又極難,因為這樣以腰為主宰的「周身一家」,與人們日常用力的習慣完全相反,與常識完全相反。

學、練太極拳之通病在於「形似」而缺「神似」。在於以手、足練拳,而腰部僵硬,更無腰轉動而帶肩、腿之可能。腰不鬆軟,什麼「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什麼「其病必於腰腿求之」就都成了空話。

以腰轉動,帶動四肢,或坐或立,皆可分練。練上肢,是上肢完全鬆弛無力,七分意守丹田腰際,勻鬆緩緩轉動,三分意先注於肩部,求其大松大軟,兩臂便有前後曲線擺動。這種擺動的自我感覺,積而蓄之,其後,便可在盤架子時候,時刻用之於不同上肢之拳式。

轉腰而動腿、腳,更是難上難。但不學會、練熟,卻又是決然不行的。其法在於上身、上肢完全鬆軟,七分意守丹田腰際,三分意注髖骨之靈活鬆軟,被腰轉動帶動之左腿腳或右腿腳,被轉動的腰帶動,自然前移或後退。完全無力之腳掌,可任其在地面上極輕極軟地被拖動,不必人為地提舉離地。此謂之真虛步。練習者亦須留神積聚這種先轉腰,以轉腰帶動大腿動作,小腿與掌則完全鬆弛無力之自我感覺。如此練習日久,才能略得「腰如車軸」、「邁步如貓行,運動如抽絲」之意。

腰部的整體運動,可分為四:前後、左右,形成孤形運動;旋轉,形成圓形運動;沉降與提升,形成上下運動。有學拳教拳者,把腰部運動定位、定勢於一個平面上,就取消了腰與體之起伏動作,既消滅了沉降力,也根除了提升力與腿足的軟彈力。

身、臂、腿、腳得完全鬆柔,才能做到以沉勁為主。每一拳式,俱有起有沉,時日既久,腳可全盤鬆柔,雙腿才能有自然的軟彈力。腰部的轉動,圓形、弧形的軌跡,便會有不同角度平面之傾斜度。如此,松胯、開擋就自然而得矣。

太極拳式中,以轉腰而帶動四肢之原則,須貫串始終。練此較難之拳式如:「左右倒攆猴」、「左右分腳」、「轉身左蹬腳」、「左右打虎勢」、「回身右蹬腳」等,則須勤練、久練,按上述要領,重複幾十遍,幾百遍,尤須「默識揣摩」,方能得其精要。「左右摟膝拗步」、「左右倒攆猴」四式,都要轉腰一百八十度;求其始終勻凈與鬆軟,乃其難處,乃其要旨也。

習拳者於此漸有所悟、有所得、有所積蓄,得其自然,則其手掌走極細小的弧形,皆腰走弧形之轉動,帶而動之者也。當然,有時小臂亦有弧形動作,可能略快於、或略慢於腰之轉動,併兼有左旋右轉之小動作,這才能形成腰有螺旋力,而小臂與掌同時有纏絲勁。這樣的太極拳,才能「以心行氣」,才能「收斂入骨,以氣運身,務令順遂,乃能便利從心」,才能登堂入室也。

註:本文已發表在《武林》雜誌

[第四篇]「氣宜鼓盪」論

 

中華民族有兩大歷史文化瑰寶:中醫和中華武術。

在傳統武術中,太極拳與中醫理論最為相近、相通;二者皆得人體生命規律之精粹,可以說是哥倆好、一家子。中華武林叢中,太極拳獨具搏擊、醫療、健身、長壽之理、之利於一身,良有以也。

數百年來,在太極拳理論與實踐的歷史過程中,始終有著幾乎看不見、摸不著、說不清、弄不懂的「氣」在。

「 氣宜鼓盪,神以內斂」,「虛領項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陷忽現」,《太極拳論》之句也;「以心行氣,務令沉著,乃能收斂入骨。以氣運身,務求順遂,乃能便利從心」、「行氣如九曲珠,無往不利(氣遍身軀之謂)」、「氣宜直養而無害,勁以曲蓄而有餘。心為令,氣為旗,腰為纛」、「腹鬆氣沉入骨」、「牽動往來氣貼背,而斂入脊骨」、「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氣。在氣則滯,有氣者無力,無氣者純剛。氣若車輪,腰如車軸」,乃《十三勢行動心解》之摘句也;「氣遍身軀不少滯」、「腹內松凈氣騰然」、「若言體用何為準,意氣君來骨肉臣」,《十三勢歌》之話語也;「以心行氣——意到氣亦到」、「務令沉著,久則內勁增長,但非格外運氣」、「以心行氣,以氣運身,自能從心所欲,毫無阻滯」、「以氣運身——氣動身亦動」、「氣要順遂,則身能便利從心」、「行氣宜鼓盪」諸句,見之於《太極拳體用解》;「尤要精神內固,氣沉丹田,一任自然,不可牽強」,見之於楊澄甫《太極拳體用全書》。

非武術之經典古籍論述「氣」者,亦多矣哉:「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氣為血帥,血隨氣行」,等等,等等。太極拳理論、實踐中的「氣」,大抵是中華文化「氣」論之中的一個小小板塊。

不過,千百年來古書、詩詞、醫籍、拳譜……中所述及之「氣」,包括前引之太極拳論述中的「氣」,到底是什麼,今人恐怕還是不太明白,不大清楚的。僅以太極拳論述之「氣」而言,究竟如何「直養」,又如何「鼓盪」?「氣沉入骨」,怎樣「沉」法?「氣貼背」,怎樣「貼」法?「以心行氣,……收斂入骨」,怎麼解釋,怎麼做?……凡此種種,對眾多拳家,恐怕還都是問題。加之以拳譜里缺少文字、難有義釋,就難免使若干教學太極拳者,拙於言辭、難以譬解。這麼一來,以「氣宜鼓盪」這四個字打頭的太極拳「氣」的理論和實踐,就順理成章、理所當然地化為一團混沌,不知其可,或缺陷,或落空。不少太極拳習練者,於所謂之「氣」也者,就只好失之交臂,遺恨人間了。

其實,以最簡單的話來釋義,所謂人之「氣」、體之「氣」、拳之「氣」,乃人的思維、人體的功能、能力、能量、粒子流及能量場之總稱之謂。「氣」也者,在現代科學理論中,即是生物能或生物能量及其能量場。此中包括:生物電、生物磁、生物力、生物光、生物微波、生物電磁粒子流,等等。

太極拳是內家拳之一種,要練「氣」。此「練」,包括:養氣、蓄氣、沉氣、運氣、用氣、平衡氣……,分而合,合而分,由局部而總體,由總體而局部,由氣入血,由血行氣,由氣而拳,由拳而氣,拳架技能、武術動作與意氣之交互運作,生物能量之存取儲用相結合,相交融,相滲透,相轉化。這就是太極拳「內功」之所在。

中醫理論和實踐,有氣血論。此論與太極拳道理大抵相通。氣為功能,屬陽,血為器質,屬陰。人體經絡,乃生物能之大通道;人身穴位,乃能量收放、轉換之樞紐點。在太極拳功夫中,拳式、功架、動作概屬形體活動,在外,屬陽,「氣」存蓄于丹田,引隨自心意,行之經絡,鼓盪於周身,與動作相配對,屬陰。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時時處處皆有一陰陽,陰陽相生,虛實相濟,這樣的太極拳,才能是真正的內家拳,才能馬馬虎虎算是「懂勁」。「懂勁」之後,略窺「階及神明」之門徑,進而登堂入室,也就順理成章,不算難事了。

現代生物醫學理論對人的大腦研究,至今尚處於啟蒙起始階段。但已有明確的理論和實驗證明:在心身沉靜超過一個界限後,人的大腦會分泌一種化學物質。此物質是人的語言感覺信息之一種載體,也確實能推動人的思想感情、生命健康向良性平衡狀態轉化。1994年2月18日美國《科學》雜誌為此物質定名為Agmatine,可暫譯為「精胺」。此「精胺」,就當仁不讓地和太極拳之理論與實踐有了那麼一點不大不小的關係了。其樞紐,即在於「心身沉靜」這四個字。

習練太極拳之要旨之一,在於鬆柔沉靜。所謂先天之氣,即大腦、器官在適度沉靜時候所衍生之「精胺」、信息以及諸般生物能量、粒子流等等,得以重重積聚,生生不息;蓄之於內,為氣為勁,形之於外,為太極拳式、功法。以心意領引徐緩動作而養鬆柔沉靜,以鬆柔沉靜而練氣;蓄之於內,存儲于丹田;收斂入骨,則鼓盪於全身。源遠流長的太極拳功夫,就在這樣的反覆滲透、轉化的過程中,日漸增長,進而與日月同輝矣。

那麼,習練太極拳,到底是「氣宜鼓盪」,是「收斂入骨」,還是「氣守丹田」呢?

答曰:皆是。

概要而言之,意守丹田,即氣守丹田,是習練太極拳貫穿始終之根本。雖曰貫穿、曰根本,卻不是像氣功靜坐或直立練氣那般的全心全意,而是守其大部;八成、七成、六成,皆無不可。餘下二成、三成,留由意引;其中,二成轉腰,一成貫於手掌,或手足各半。意聚丹田為主,意分而注於腰、手、足之動為輔,「氣」就隨之鼓盪並貫穿其間。

這是第一層次的「氣」之分布。

楊澄甫《太極拳練習談》論踢腿與蹬腳曰:「踢腿時則注意腳尖,蹬腿時則注意全(腳)掌,意到而氣到,氣到而勁自到……」此段中之「注意」二字,在心在意而不在力,即「鼓盪」真氣之意。此時的「注意」,不妨礙沉到丹田深處之整體含神養氣。肺之呼吸,身之開合,動作之收放……心意沉著,兼以氣之鼓盪,如此就能漸得周身一家,身心泰然的真功夫。

丹田七、動腰二、收放手足各五分云云,似有比例,其實彼此卻是無界限、不固定的。其間有種種之變。練不同拳式、功架,以及盤架子時、定步推手、散手……意氣之分布與其間之比例,皆有不同,但意守丹田卻應始終占其大頭,大抵在七、八成之間,甚而至九成,只留一成轉腰、動手足。這一成、半成,意在腰手足之動,隨拳招之熟練而沉靜自然,還可能遞減,但總歸還在。「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向前後退,乃能得機得勢。……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就是這個意思。

得此意,練拳便能輕柔,繼而鬆軟,再而輕靈,最後就可能到達周身一家、動靜內外合一的虛無境界。發之於力,即得輕柔勁、鬆軟勁、輕靈勁、虛無勁。

這是第二層次的「氣」之分布;是動態的分布。

存守丹田之氣,得氣之靜,屬陰;轉腰、動手足之意引氣,得氣之動,屬陽;意引氣行在內,屬陰;功架形體動作在外,屬陽。此皆陰陽合一、虛實相濟。動作、意氣自左而右,又自右而左,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骨節鬆開又自然回縮,回縮又鬆開……凡此種種,皆陰陽互易、虛實轉換是也。《太極拳論》曰:「虛實宜分清楚,一處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周身節節貫串,無令絲毫間斷耳」,說的就是這麼個意思。

循此以內御外,以意引氣,約四、五年後,盤架子時,可能有骨節辟拍作響之聲。這是好現象;不過不能刻意求之,即使求之,恐亦未必能得耳。

意引氣行,周身節節貫穿而不斷,是陰;守中有動,是陰中有陽;周身輕靈,全部動作也要貫串而不斷,是陽;動以意引,是陽中有陰。左足實,右足虛時,七分意貫右肩、臂、手、掌、指,三分意留左肩、臂手掌、指,手足之虛實正好相反。拳式變,左足實,右手亦實,手足之虛實還是相反。此「實」皆不是力,而是意,是意所導引的氣。種種實與虛,於是構成一種上下交叉的不斷變動的動態平衡。氣的鼓盪,造就了這一動態平衡,動態平衡,則體現了氣的鼓盪。

左右足虛實互換,左右手實虛、即意引氣行之注處亦互換。在互換的進程中,意氣之收斂,與動作之回合一致,在感覺上,自己的全身心似乎縮小到脊骨、丹田,接近於一無所有即虛無之極;此為合、為陰。繼而意引氣行,轉腰、注手、伸脊、虛領、拔背、骨節鬆開,如伸足懶腰,如擁天接地,此為開、為陽。一合一開,亦為陰陽;如此連綿不斷,還是陰陽相濟。這便是意氣收斂於骨,存守丹田,再伸展拳勢,行之於腰際手足動作之巔項,進而頂天立地的過程,也就是意氣鼓盪的過程。此過程自起勢而至收勢,一如長江大海,滔滔不絕,毫無缺陷,凹凸、斷續處,即《太極拳論》中所說的:「氣宜鼓盪」之真實道理是也。

如此,太極拳才能算是:「長江大海」,才可說是:「氣遍全身」。

得此理,有心人在日常生活中應而用之,亦可大得其益。

在日常動作中時時處處意守丹田,即或僅有其三成、五成、七成,周身鬆軟、輕靈,難得僵硬,難得疲累,有長勁,有靈性,周身舒適,心情愉悅,常得事半功倍之益。久而久之,就為自己積蓄了能量,延長了自我生命,保證了心身健康,好處無窮。當然,這也是一種虛實、一種陰陽、一種習練、一種修行。

「氣若車輪,腰為車軸」,「氣宜鼓盪」,十二個字而已,知之易,行之亦不難,無論於太極拳、或於日常生活,惟貴在堅持,重在堅持耳。

註:本文已發表在《武林》雜誌

[第五篇]陰陽相濟論

 

「偏沉則隨,雙重則滯。每見數年純功,不能動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須知陰陽相濟。知為懂勁。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這一段話,出自明朝王宗岳之《太極拳論》。

有其它書籍轉載此文,多了幾句:「……欲避此病,須知陰陽。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此文中間的「粘即是走……陽不離陰」十六個字,對「陰陽相濟」這四個字加了一番解釋,意思就更加清楚了。

太極精髓,首分陰陽。

陰陽體現於拳,就是明內外,分虛實、辨開合、析柔剛。陰陽相濟,或陰消陽長,或陽消陰長,時時刻刻陽不離陰,陰不離陽,陰陽漸變而互換,就是太極的圓象。圓象乃太極本相,本相始終有陰陽並存、共生,有二者之相濟相長;其變,就是太極之旋轉。這種旋轉,如環如球,無端無隙,節節貫串,周流不斷,所謂:「有上即有下,有前則有後,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虛實宜分清楚。一處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這就是:周身一家,處處皆有陰陽在。

太極拳盤架子、推手、散手、技擊……概無直線動作,更無空隙間斷。整套拳,始終以腰為軸,頭、手、臂、肩、身、腿、腳的動作,皆走或圓或扁的弧線;其轉折處,還是走大大小小、正正斜斜的圓形弧線。所謂走弧線,就是身手永遠陰陽相依,互生互變之謂。

足掌與地自然相接為根基,並無動作,為靜,屬陰,周身如太極旋轉,為動,屬陽。進身退步,虛腳漸實,實腳漸虛,就是以陰生陽,以陽引陰。無論由實而虛,或由虛到實,都無驟變、突變,而是緩慢而均勻的虛實轉換,此虛一分,彼實一分,身軀重心,隨腰軸之螺旋形旋轉運動而前移或後退,始終在虛實分明、同時又虛實交替的腿、腳之旋轉活動範圍內。如此乃能穩定整個身軀,並蘊蓄無盡無休的圓轉柔和之意、氣、勁。

一腳實、一腳虛,容易做到;但此一腳由實緩慢均勻變虛,另一腳反之,時時處處如此,卻頗為艱難。這樣的動作,必須鬆軟輕靈。而其虛實陰陽始終似有似無,就更是難上難矣。

「 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乃由內而外,用意不用力而練就的「周身一家」。此「周身一家」,還是「一處有一處虛實」。譬如左腳為實,右腳為虛,則右手為實,左手為虛。此實為意,而不是力。左手為虛,與左腳之實相配合,左側為上虛下實,而右側則為上實下虛;於進步、退步之間,進而柔和、緩慢、逐漸轉化為右腳實,左腳虛;同時隨腰之旋轉,上下進退,左手轉為實,注以七分意念,而右手則轉為虛,只留一分意念。此時則是右側為上虛下實,左側為上實下虛。

明乎此意、此變,才能算是略窺「陰陽相濟,方為懂勁」之門牆。

左右掌、拳、指之旋轉上下進退,也是虛實分明、陰陽分明。

常人練拳比較熟悉的雙手如抱球,進退旋轉而交換雙手位置,就是比較形象的陰陽合一,虛實互換的動作。

在盤架子或推手過程中,骨節伸展為陽,其自然回縮則為陰;全身軀伸展開放為陽,縮卷闔收則為陰;習練拳架,上起為陽,下沉為陰;自然呼吸,吸氣為陽,呼氣為陰……陰陽交替,無所不在。

《十三勢行動行解》曰:「極柔軟,然後極堅剛」,亦是陰陽相依存,相生髮,相轉化的規律表現。不過,習練太極拳者須以正確的方式方法,經多年苦練,才能得到這種轉化。

「 陰陽相濟」,是太極拳最重要的規律之一,非人力所能強求,也非教條所能制約者也。《十三勢行功心解》曰:「氣宜直養而無害,勁以曲蓄而有餘。」氣宜直養,本意即是「鼓盪」。以最小的力盤架子,意引氣行,由陽而陰,由陰而陽,就是「直養」和「鼓盪」。沒有意引氣行,僅僅意守丹田,四肢就極易用上拙力,亦無陰陽、虛實、開闔……之分別、之轉化。

「勁以曲蓄而有餘」者,要點亦在陰陽相濟之道和陰陽互易之理。

李雅軒論「勁」,有五種:硬勁、僵柔勁、鬆軟勁、輕靈勁、虛無勁。後三種勁,都須貫串陰陽並存、陰陽轉化之拳理,才能清除硬勁而臻其鬆軟、輕靈、虛無。得輕靈勁,才可入神明之門;得虛無勁,方能階及神明。曲蓄二字中,曲為動,屬陽,蓄為靜,屬陰,陰消陽長,陽消陰生,曲蓄交替如車輪轉動,進而積蓄能量而為內功;外形動作皆柔性曲線,行而為拳。功和拳,亦有陰陽相生、陰陽並存的基本道理在。

道家的《陰符經》下篇有兩句話:「自然之道靜,故天地萬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陰陽勝。」「自然之道」,即自然天成的動態系統平衡震蕩態是也。凡動態系統平衡,無論大小,其能量場必定最大,效益亦最大。所謂之「天地萬物生」,當然亦包括內功與外拳之生。陸潛虛注釋上述之文曰:「浸者,漸漬不驟之意……夫陰之勝陽與陰之勝陰,皆自漸進。」如此無斷續的漸進狀態之陰陽轉化,乃是動態系統平衡的自然之道。

學練太極拳,陰陽相依相生,其過程就是「浸」與「漸」,即「運勁如抽絲」之謂也。不松、不軟、不輕、不靈、不勻,就不能體會陰陽之道,當然也就沒有可能練得什麼內勁、內功。

中醫古論曰:「陰陽離決,其人乃絕。」太極拳亦如是:有陰無陽,就不是太極拳;有陽無陰,有外而無內,有動而無靜,有形而無神,僵硬挂帥,拙力當家,學上十年八年,當然也算不上是太極拳。

拳理是道,為虛,拳架是形,為實。偏於練拳架而舍拳理於十萬八千里外,就叫做:有陽無陰。此拳當然也不是真正的太極拳。

舉一個很小的實例來說:學拳者大抵卻十分熟悉的攪雀尾式中的按,為雙臂由曲而直,雙掌向前推出,右腿逐漸彎曲,成為實步,左腿漸直,變為虛步。如以陰陽界分,自左腿彎曲為實的後坐式,向前推掌時,乃以自右向左的極輕微的轉腰,帶動右肩、臂、肘、掌前行、上行、意氣鼓盪在右上肢,偏實為陽,左上肢則虛隨為陰,除小臂有轉動外,左右兩掌尚須微微外分,為開,屬陽,只此一瞬間,右上肢由虛變實,即陰消陽長,左下肢則由實轉虛,即陽盡陰生。此時雙掌再內移,則由開轉向合,意引氣行,由右掌收斂,經過丹田及腰脊,而轉向左掌,腰部即改為自左而右輕微轉動,帶動意氣所注之左掌向前,右掌虛隨之。

凡此種種動作,皆為弧形,皆以最小之力為之。從力角度而言,左右上肢皆因最輕微之力而動,不同者,惟在意氣始終在全身、四肢圓轉運動,自左而右,又自右而左,似有似無,鼓盪不息,從而分陰陽,並勻靜輕靈地交互轉化耳。

練此攪雀尾式「按」之動作的通弊,在於:周身僵硬,無轉腰,無虛實,雙掌平行同力推出,右腳用力後蹬,而棄絕圓轉如意、周身一家之道,失卻陰陽之理。這就大大違背了楊澄甫「弗惟外之是鶩,而惟內之是求」的本意了。


推薦閱讀:

太極雜說 96
關於楊式太極拳大架步法的虛實分明問題
太極內功的特點及功理
tjboyue的【太極】2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