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時評:疑案沉冤昭雪彰顯公平正義
新華網呼和浩特12月15日電(記者陳磊、張麗娜)法院對「呼格吉勒圖案」再審期間,法官詢問呼格吉勒圖的父母有何要求,老兩口只期待公正公平審理。今天,法院宣布呼格吉勒圖無罪,法官再問其父母有何要求,二老熱淚縱橫:終於給兒子討回了公道。此情此景令人震撼,沉冤昭雪催人深思。
「呼格吉勒圖案」讓一個青年蒙冤喪命,令其家人經歷了18年的夢魘生活。此案再審後撤銷原判,宣告無罪,既告慰死者,又讓世人感受到公平正義。
綜觀這起案件不難看出,當初的幾個重要時間點和轉折點清晰地折射出當時的執法、司法狀況,如今的再審結果則展現了當下黨中央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決心,成為法治中國建設成果的重要標誌。公眾期待,除了倒查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外,更要剖析反思,徹底根除司法領域的沉痾頑疾。
調查發現,經手此案件的公、檢、法各環節不乏明顯疑竇。倘若當時司法人員秉持職業操守,保障司法公正的一道道程序性防線就不會失守,悲劇或會避免。遺憾的是,法律的神聖被人為消解,執法者的良知被世俗遮蔽,終究釀成了冤假錯案。
然而,從申訴、複查到再審,艱難歷程中正義和良知從未遠離。那些堅守職業操守的警察向外界吹出了第一聲「口哨」;一些懷有悲憫之心的人持續不斷地追問真相,力促此案再審;再審過程中,執法者主動糾錯,嚴把事實關、證據關、法律適用關,終於讓正義回歸。
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當下,要讓人民群眾從每個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需要執法者用好法律的利劍,確保案件處理經得起法律和歷史檢驗。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既需要良好的法律制度,也需要每一名執法者堅守職業良知,成為公眾信賴的好警察、好檢察官和好法官。
推薦閱讀:
※尹劍翔:未必正義的農民起義,黃巢的驚天殺戮
※深藏在骨子裡的正義感
※俠義精神,是拿來給小人物們洗腦的
※正義
※遲來的正義非正義
TAG:正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