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網路之輕與生命之重

網路之輕與生命之重

饒翔(北京) 《 光明日報 》( 2012年04月13日   13 版)

紐約第五大道(油畫) □ 黃來鐸

    「我有抑鬱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沒什麼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離開。拜拜啦。」3月18日上午,一個名為「走飯」的南京網友發出了一條微博。如此平靜的言辭,倒像是一個網路上的玩笑。3月19日南京江寧公安在線發布微博證實,該女生已經於3月17日晚間自殺身亡。走飯的遺言是她在自殺前通過一種微博延時發送裝置「皮皮時光機」發送的。許多人在走飯生前便是她的微博「粉絲」,然而更多的人像我一樣,在她走後逐一閱讀了她留下的微博。從多達1896篇的微博中,我們在某種程度上觸摸到了她的靈魂——她的才情,她的聰慧,她的驕傲與自卑、敏感與脆弱、愛與憎,她調侃自我與他人時的幽默,以及她刻骨的孤獨。大家都在思考:究竟是什麼導致一位花季女大學生親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心理諮詢師金穎在她一篇名為《真的是抑鬱症殺死的「走飯」們?》的博客中,就抑鬱症的深層社會原因發表了看法:「是現代節奏過快但心智力量過弱、是物質富裕而精神缺乏、是重視身體發育而忽視靈魂成長、是分數評高低而忽略人格教育等才導致越來越多的人抑鬱,越來越多的人無法做出正確的選擇和言行。」由此,她呼籲道:「現在,真的是應該重視生命的時候了。是應該敬重靈魂的時候了。是應該為『無論發生什麼,我們都要攜手選擇好好活下去而承諾生命』的時候了!」

    「走飯事件」讓我們關注起另一個話題,即網路時代年輕人的生存狀態與精神危機。網路將改變世界,這曾是一個預言,如今在很大程度上已成為事實。更為確切的說法或許是,網路創造了一個虛擬的新世界,於這個虛擬世界中,一種新的文化與人際交往方式正在確立。作為一名「90後」,走飯以及更多的走飯們受網路的影響尤其深。這種影響的利與弊,以及它將塑造怎樣的一代「新人」,是尚需觀察與明辨的。

    然而,網路終究是一個虛擬空間,它取代不了真實世界。「走飯事件」之所以引發廣泛關注,不是因為她在網路上發表了微博遺言,而是因為這是一出與網路有關的現實悲劇。她輕飄飄的網路書寫所連接的是她沉甸甸的生命,人們痛惜的是一個真實生命的消逝。如果將走飯的微博視為一種文學創作,走飯已表現出了她不俗的語言感覺與寫作才華。可是,細讀走飯的微博不難發現,她所反覆書寫、津津樂道的生活其實很狹窄:餓與吃、失眠與睡覺、看書與考試、看恐怖片,以及她這個年紀所常有的對於情感的幻想與幻滅。對未來的茫然、對生命意義的解構、對外部世界的恐懼,還有自說自話的孤獨,這些或許只是一個人的「病中囈語」,但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否也代表了網路時代年輕人的某些癥候——孤獨、自閉、缺少交際。

    有網友說:「儘管微博上充滿了打情罵俏,各種信息浮光掠影,但是最有沉澱價值的卻是那些表達現實關懷的內容,大到國家大事,小到噓寒問暖,人們越來越依靠網線建立人際關係。於這樣的社會中,尤其需要關切周圍的陌生人。」走飯恰恰是更多地活在一個虛擬的世界中,缺少現實生活的溝通和交際,據說,直到她去世之後,與她同處近4年的室友才知道原來身邊的這個女孩有個網名叫做「走飯」。

    網路時代的年輕一代基本是獨生子女,他們的依賴、敏感、孤僻等性格特徵容易導致情緒的抑鬱;他們的成長又恰逢數字化時代,很多人沉迷網路而現實溝通能力降低,信仰缺失、精神沙漠化。所以一旦遇上生活中的不如意,都可能導致「走飯事件」的發生。這一事件也再次給社會敲響了警鐘:在「網路書寫」之外,如何「書寫」我們的現實人生,這道難題擺在網路時代的年輕人面前,同時也考驗著成人世界的責任與良知。

    (作者為北京大學文學博士、《文藝報》評論部編輯)

推薦閱讀:

十二生肖這個時辰出生命最好,准!
你在生命中的哪一個瞬間,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美好和希望?
內心的空洞
生命的原動力——腎

TAG: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