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備課參考 中外文化的比較 中西餐飲酒水文化禮儀比較

中外文化的比較

 

  比較中外文化的差異,可以使我們正確認識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各自的發展歷史與特質,明確中國先進文化的根基,進而保持並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兼收並蓄西方文化的精華。

  作為人類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安全文化,也必定存在著中外差異。以中外文化差異作為參照,研究中外安全文化的差異,找到適合中國國情的安全文化發展道路,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安全文化事業所需要的。由於中外文化的內容包羅萬象,層次不勝枚舉,對其進行比較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比較者的觀點、角度之不同,所得的結論亦會不同。

 

  不論古今中外,基本的、總體的人性都是相通和相似的。人都有側隱之心、是非之心、羞怯之心,都有七情六慾,都表現喜怒哀樂,都圖生而懼死,都有所好惡,都會產生愛恨的心理,都兼有低級的慾望和高尚的情操,也都同時具有面對現實的理智和追求理想的本能,正所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在人類的共同情感、價值觀、倫理等作用下而產生的文化,則具有共性。

  但是,由於地理環境、歷史背景、經濟模式、發展過程等的不同,各國各民族文化又有其特性和特色,即「性相近也,習相遠也」。為了使問題簡化又不致過於偏頗,在下面進行中外文化比較時,一般用西方文化作為外國文化的替身,而有時又以美國文化作為西方文化的代表。其主要原因有以下3點:

  第一,其他很多國家或民族也有悠久的文化歷史,具有自身的文化特質,有代表性的如日本國、俄羅斯、阿拉伯國家、非洲各國等。但若對其一一比較,則絕非本章篇幅所能容納,因此只能選擇與中國文化差距較大且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西方作為文化的對比方。

  第二,美國經濟實力雄居全球首位,社會生產力水平高、創新能力強、物質生活富有,是國際資本與文化的中心。美國的人生觀、價值觀對西方國家影響頗大,美國文化產品侵入地球的各個角落。以英語為母語,或與美國有經濟或軍事戰略夥伴關係的西方國家受美國文化的影響尤甚,因此有時可以用美國文化代表西方文化。

  第三,現代安全文化的概念誕生於美國,並在美國首先得到系統性的研究和應用,進而輻射至世界各國,包括中國。:作為美國文化的組成部分,美國安全文化必然要折射出美國文化的影子。因此分析美國文化的特點,並與中國文化進行比較,便於將起源於美國的現代的安全文化吸收改造成更適合中國文化傳統的安全文化。

 

 

  二、中西文化中人倫關係的差異

 

  中國文化側重藝術精神,西方文化側重科學精神,其產生的根源來自於社會經濟的不同形態。一般來說,藝術精神孕育於農業社會,科學精神卻從商業社會發展而來。同時,農業社會的文化和商業社會的文化所引起的人倫關係亦有所不同。

  中國社會長期處於小農經濟之中,商品經濟不發達。在農業社會裡,人們在自然中耕作,和動植物朝夕相處。自然界有四季、晝夜、晴雨的變化,動植物有生有死,會開花結果,為人們提供衣食。面對自然的變化使人類產生藝術靈感,而照顧動植物的生長使人對其產生情感。在西方較為發達的商品經濟社會中,商人們利用商品贏利,今天買進,明天賣出,毫無情感可言。在競爭的條件下,商人們要錙銖必較,用科學家的精神精細算賬和精密分析,才能生存和發展。科學家把有生命的動植物當作無生命的物體來研究和看待,也是源於商業文化的心態。

  在農業社會裡,為了更有效地生存,人和人之間的感情特別深厚,關係也特別持久。人要依賴於自己所定居的土地來生活,如若沒有意外的天災人禍,是很少遠徙他鄉的。在一個地方生活久了,形成了固定的家族鄰里關係,自然會相互關愛和幫助。這種農業社會人與人相互依存的特性,一直支配著中國人的道德生活。子女年幼時靠父母撫養,父母年老後依賴子女供奉,夫妻相生相伴,兄弟姐妹相互照顧,這種關係推而廣之,及於整個家族,以及君臣關係如父子、朋友關係如手足。父子、夫妻、兄弟、君臣、朋友這五種關係,構成了中國社會的「五倫」。時至今日,中國人的家族觀念仍然十分強烈,個人成就是為了光宗耀祖的思想根深蒂固,甚至為家人的利益甘願冒犯法律的事件層出不窮。這種「榮辱相關,休戚與共」的關係,構成了我國道德傳統的「人倫本位」。

  商業社會的人倫關係與此大不相同。商人們的生活,與他們所居住的土地不會發生持久和密切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是短暫的利益關係,「商人重利輕別離」就是最好的寫照。商業運作最要緊的是把握時機、追逐獲利的機會,當機會來臨時,不能被「婆婆媽媽」的人情束縛了手腳。商業社會遷徙移居的可能性很大,家庭的單位往往只是以夫妻為中心,子女長大後就分立門戶,而父母經商的積蓄也可以保證其在年老體衰後得到生活的保障,不再依靠子女的照顧。由此產生的商業文化的道德,是必然以「個人本位」為中心的。

 

  三、中西文化中人的行為約束力的差異

 

  文化傳統包括人們對事物的價值觀,進而影響社會人群的總體行為取向。西方文化的基礎是科學和法律,其原因首先是二者出於同一種文化精神。科學的活動,非常重視明晰的定義、法則的遵從和證據的確立,這些同樣是法律的精神。西方歷史上有名的法典,都注重法律基本觀念的明晰界說。現代西方國家的司法,特別注意程序的合法和證據的確立,犯罪嫌疑人的逮捕若不遵從合法程序,或罪案沒有充分的證據支持,均不能對犯罪嫌疑人判罪。

  西方文化注重法律,與西方宗教的發展也有很大的關係。在西方國家,宗教對西方人的行為影響甚大,西方宗教通過頒布與法律類似的律令來支配西方人的道德生活。起自猶太教、後被基督教引為戒條的「摩西十誡」,兩千多年來成為西方人主流道德標準和行為準則的依據。

  西方文化注重法律,還與西方道德中的「個人本位」密不可分。在「個人本位」的社會中,人人都想發揮自己獨特的個性,充分享受個人的權利與自由,所以就必須制定較為嚴密而詳細的法律,一來用法律的契約關係保障個人的「天賦人權」,二來匡正個人的行為,避免因對個人自由的過分追求而妨害他人的自由。

  中國的文化是藝術的,這裡所說的「藝術」是相當廣義的,並不僅指一個一個的文藝作品,而是指一種精神取向。前面說過,藝術的學習過程不是靠嚴謹的規律,而是通過對典型作品的模擬進而有所體會,才能有所發揮。這種藝術性的學習過程,對中國人的道德思想和社會生活有著強有力的支配作用。以孔子為鼻祖的儒家學派,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中堅,對今天的中國文化還有著深刻的影響。可是我們從孔子的諸多論著中找不到像摩西十誡這類的戒律,孔子給後人留下的更多的是「崇高德行的典範」。司馬遷在《太史公孔子世家贊》的開始便引用《小雅》中的語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孔子孟子雖然從不談戒律,但常常提出歷史上的聖賢人物給後人作為行為的榜樣。堯、舜、禹、湯、文、武、成王、周公、伯夷、叔齊、柳下惠等等,都是受到孔孟的推崇,可以作為我們道德行為的典範。孔子從不鼓勵為政者頒布律令,但鼓勵他們以身作則,給人民一個道德行為的模範,所以說:「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用藝術的手法為世人樹立楷模,並引起世人景仰和思慕的例子不勝枚舉,如二十四孝的故事。即使在現代的中國,利用總結出的英雄或模範人物的事迹作為人們學習榜樣的做法,也是大量存在的。

  科學主理性、重法則;藝術談境界、重體會。從藝術文化的立場來看,法則、律令、戒律等均是冷冰冰的東西,產生不了什麼意境,是無法體會的,只是機械的遵守,可是活生生的聖賢、忠臣、烈士、模範的榜樣便不同了,「其人雖已歿,千載有餘情」。通過藝術方式表現的正面人物典範形象,是我們可摹仿、可體會的樣版,成為對照自身、檢點自己行為的道德標準。

 

  四、中西文化中人權觀念的差異

 

  人權是人的身心自由和各種民主權利的總稱。現代人權觀念起源於17世紀英國,1679年、1689年英國國會分別制定《人身保護法》和《權利法案》。18世紀,西方國家流行「天賦人權」的學說。1776年美國的《獨立宣言》提出:「一切人生來都是平等的,他們均享有不可侵犯的天賦人權——生存、自由、追求幸福。」1786年,法國的《人權宣言》提出「人類生而自由,在權利上生而平等」,宣布自由、安全以及反抗壓迫為天賦人權,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

  實際上,西方人對權利的認識,由來已久。天賦人權的學說,遠在公元前的希臘斯多葛派的思想中便開始萌芽。到了羅馬大帝的時代,西塞羅進一步將其向前發展。時至今日,在法律的保護下,美國公民享有的個人權利難以計數,其道德的標準以是否侵犯他人的權利作為準則,只要不侵犯他人的權利,則自己的行為如何怪誕荒唐,也是無人干涉的。

  中國的道德傳統強調的是義務,而不是權利的觀念。在「人倫本位」構成的人際關係中,個人從孩童時就慢慢培養起家庭和家族榮辱與共的意識,這種意識通過使自我被社會群體接受的心理及小我被大我認同的意識,進一步發展成為義務感。我國道德傳統中的義務是有所針對的。在五倫關係中,父母對子女的義務是「慈」,子女對父母的義務是「孝」,君對臣要「惠」,臣對君要「忠」,兄對弟要「友」,弟對兄要「敬」,等等。在我國的傳統道德學說中,從來沒有界定過父母、子女、國君、臣下等的權利。

  我國國民的人權意識淡薄,儘管不符合世界發展的潮流,但也可以保持其獨立的體系,並且有著深厚的積澱。在改革開放、學習引進西方先進文化和觀念的今天,如何利用國人的以「義務」為先導的道德傳統,深入研究中國人權的範疇和觀念,是在安全生產工作中值得考慮的問題。

中西餐飲酒水文化禮儀比較

1 .1 「泛食主義」與「食(實)用主義」孔子在《禮記》中曾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與孟子處於同時代的告子也曾說過「食色性也」。這兩句話實際上反映了古人對人生的一種看法。孔子認為「凡是人的生命,不離兩件大事:飲食、男女。一個是生存問題,一個是愛情婚姻問題。所謂飲食,等於民生問題,男女屬於康樂問題。人生就離不開這兩件事」 [1](P.28);而告子也認為「食」和「色」是人的本性。在中國,飲食已上升到了一種幾乎超越其他一切物質形態和精神形態的舉足輕重的東西,這也反映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其中最為常見的要算是中國人之間相互詢問的那句「你吃過了嗎?」。中國人每天要做的第一件事,也往往是吃,或為吃做準備。所謂的「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哪一件不關於飲食[2](P.15-16)?孩子出生要吃,滿月要吃,周歲要吃,結婚要吃。人到了六十大壽更要觥籌交錯慶祝一番,甚至去世也要吃,叫做「紅白喜事」;客人來了要吃,稱之「接風洗塵」;客人出門要吃,謂之「餞行」;喬遷要吃;晉職要吃……通過吃可以交流信息,表達歡迎或惜別的心情,甚至感情上的風波也往往藉助於酒菜來平息。吃的形式後面蘊涵著一種豐富的心理和文化的意義以及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和理解,從而獲得了更為深刻的社會意義;吃也不僅僅停留在原有的交際功能上,已轉化成對社會心理的一種調節。同時,吃中處處體現了「禮」。正如《禮記·禮運》中所說的那樣:「夫禮之初,始諸飲食」,這種禮的精神貫穿在飲食活動的過程中,也構成了中國飲食文化的邏輯起點。有許多學者將中國人的這種特有的「民以食為天」的觀念稱之為「泛食主義」的文化傾向。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和鏡子,語言反映文化。這種「泛食主義」的文化傾向在漢語中得到了最充分的反映。易中天先生在《閑話中國人》中對此進行了最為生動的描述:「如前述把人稱為『口』,把職業稱為『飯碗』等。又比如,思索叫『咀嚼』,體驗叫『品位』,嫉妒叫『吃醋』,幸福叫『陶醉』,司空見慣叫『家常便飯』,輕而易舉叫『小菜一碟』……」 [2](P.17-18)物質的還是精神的,似乎都可以吃,甚至連看不見、摸不著的風也可以吃,如人們常說的「喝西北風」等。而在英、美等西方國家,飲食僅僅作為一種生存的必要手段和交際方式。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著名的需求定律中將人的需求由低級到高級劃分為五個層次,飲食則被劃分在第一層,即作為人類的最低級的需求,在此之上還有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及自我實現需求。林語堂先生曾說:「西方人的飲食觀念不同於中國,英美人僅以『吃』為對一個生物的機器注入燃料,保證其正常的運行,只要他們吃了以後能保持身體健康、結實,足以抵禦病菌、疾病的攻擊,其他皆在不足道中。」[3](P.193)由此可見,「吃」在他們的心目中只是起到了一種維持生命的作用。就交際手段而言,美國禮儀事典(Emily Post』s Etiquette)一書中講到這類宴請的目的時作了如下的總結:「向提供服務者表示感謝;對剛剛達成的一筆交易表示慶祝;為了贏得客戶或新客戶的信任;請人幫忙;引見他人;建議或討論某些想法……」[3](P.171)從中不難看出,「吃」雖然重要,但是從文化的意義上看,在西方國家只是停留在簡單的交流、交際的層面上,並沒有像在中國那樣被賦予更多、更為重要的「使命」,更談不上是「眾禮之源」。 1 .2 「講排場」與「簡單、隨意」 中國與英、美等西方國家在宴會觀念上也存在著根本區別。中國人請客吃飯重視飯菜本身,講究排場,酒菜要豐盛,一般的正式宴請至少要上七八道菜,這還不包括之前上的冷盤、小吃,中間上的甜點以及最後上的主食(麵條、米飯等)。菜肴越豐富、越珍貴就越能體現出主人的殷勤和客人的身份,而且飯菜一般要大大超過主人和客人所能消耗的量,否則就不足以顯示主人的好客。這大概源於中國人的傳統價值觀念:「持家要儉,待客要豐。」正是由於這些傳統觀念的影響使中國人在請客吃飯時講究排場,重視飯菜的質量和數量,最為典型的莫過於清朝出現的「滿漢全席」。相傳「滿漢全席」是科舉考試後官場中舉辦的招待主考官的一種宴席,由滿人和漢人合作而成。主人往往是地方的最高長官,客人是欽差大人,故場面宏大,內容極其豐富。菜分冷盤、燙菜、炒菜、飯菜、甜菜等;茶分清茶、香茶、炒米茶等;點心有甜、咸兩種,並有干、稀之別等。菜至少一百零八種,要分三天方可吃完。這些都充分顯示了官家的氣魄和排場,一時間將飲食內容之盛、排場之宏大推向極致。在西方,盛大的西餐宴席通常不過是六道菜,而且其中只有兩道菜算得上是菜,其餘不過是陪襯。平時宴請,飯菜更為簡單。在美國,有時朋友聚餐會採取大家作貢獻的手法,稱之為「Potluck」,即每人都帶一樣菜,讓大家共享。[4](P.133)還有一種聚會,稱之為「Party」,主人只提供飲料、酒和一些簡單的食物,如乳酪、炸薯條、三明治等,並不提供飯菜。可見,他們將吃飯看成是聚會和交流的機會,是重溫舊誼和結交新人的機會,也是獲得信息的場所,吃的東西固然必不可少,但並不是最重要的,更不需要擺闊氣、講排場。正是受這一觀念的影響,西方的宴會並不重吃,而重宴會形式的自由化、多樣化;主人要千方百計地創造出一種輕鬆、和諧、歡快的氣氛,讓客人們享受一段自由自在的美好時光。 1 .3 「集體主義」與「個體主義」 在跨文化交際中,價值觀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Clyde Kluckhohn認為,價值觀是「個人或集體所持有的一種顯型或隱型的認為什麼是可取的觀念;它具有一定的民族性。這一觀念影響人們從現有的種種行動模式、方式和目的中作出選擇」[4](P.165)。在中國,群體文化,也就是集體主義,是主導價值觀。從「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到「親誼、鄉誼、世誼、年誼」之交等,無不打上中國群體文化的烙印[5](P.74);而在英、美等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更加強調個體主義,強調個人的價值與尊嚴,個體的特徵與差異,提倡新穎,鼓勵獨特風格,因此,很少有人會過問他人的私事。兩種截然不同的價值取向也體現在飲食上。通常中國人請客吃飯採取的是一種「共享」的方式,大家共享一席,共享桌上的菜肴,往往一道菜剛上桌,在主人的殷勤招呼下,眾人群箸齊下,通力合作,共同「消滅」盤中之物,場景好不熱鬧,最後結賬也是爭相付錢,這大概源於「飲食所以合歡也」的集體主義思想,強調突出的是一個「合」字。而受個體主義思想的影響,西方人請客吃飯的習慣卻是每人一份,且主客雙方各自點自己的飯菜,不必考慮他人的口味和喜好,用餐時也只吃自己的盤中餐,付錢也往往採取AA制,各人自付各人賬。 第2章 宴會的禮儀 中國和西方都講究宴會的禮儀,由於文化差異產生了各自不同的宴會禮儀。重視宴會禮儀的差異,有助於更好地進行跨文化交際。 2 .1餐具的差異:「筷子」VS「刀叉」 中西宴會上最為明顯的差異是餐具的使用。中國人用筷子搛夾食物,西方人用刀叉切割食物。不同的食用方式顯然不是偶然現象,而是在不同文化引導下形成的。中國人自古以來大部分以農耕為主;所謂「面朝黃土背朝天」,正是這一文化現象的真實寫照。在這種文化環境中,通常以穀類為主食,傾向於安居樂業、和平與安定,強調以「和」為貴,反對侵略和攻擊。而西方很多國家其祖先為狩獵民族,飲食以肉類為主,為了能在殘酷惡劣的環境下生存,必須善於捕獵,富於進攻性,形成了爭強好勝和樂於冒險的性格特徵。[6](P.105)這兩種近乎相反的文化傾向反映到飲食中就很自然地體現在餐具的選擇以及食用方式上。中國人使用筷子時溫文爾雅,很少出現戳、扎等不雅動作,在餐桌上對待食物的態度是親和的、溫柔的。相反,西方人使用刀叉時又切又割,讓人感到一種殘酷和暴虐,是毫不掩飾地蹂躪食物。儘管中國人和西方人一樣性喜吃肉,但表現得非常含蓄、婉轉,絲毫感覺不到那種血淋淋的「廝殺」和「搏鬥」。法國著名的文學思想家、批評家羅蘭·巴爾特(Roland Barthes)在談到筷子時認為,筷子不像刀叉那樣用於切、扎、戳,因而「食物不再成為人們暴力之下的獵物,而是成為和諧地被傳送的物質」[6](P.74)。 2 .2出席時間的差異:「遲到」VS「準時」 「準時」似乎是一個普遍適用的概念,然而在不同的國家和不同的文化中對這一概念的理解也不盡相同,且這一概念也因活動內容的不而有所變化。跨文化交際學的奠基人之一,美國著名的人類學家愛得華·霍爾提出人類時間觀念有兩種文化模式,即「時間的單一性」(Monochronic-time或M-time)和「時間的多樣化」(Polychronic-time或P-time)[7](P.92)。單一性時間要求做任何事都要嚴格遵守日程安排,該幹什麼的時候就幹什麼;持多樣化時間觀念的人卻沒有安排日程的習慣,該幹什麼的時候沒有按時去干。前者注意嚴格遵守約會時間,不能失約;而後者不注意遵守時間,不重視預約。霍爾還認為單一性時間是歐美等西方國家的時間模式,多樣化時間是亞非拉地區的模式。[7](P.92-93)在他看來,時間猶如商品,可以買賣、節省、花費、浪費、丟失、彌補和測算。[8](P.142)因此,在參加宴請時,由於身處不同的文化模式,中西方的差異顯得較為突出。在中國,一般來說,時間的多樣化模式使人更傾向於「遲到」,在規定的時間半小時之後,甚至更晚才「姍姍來遲」。對此,主人似乎也早有思想準備,往往會在這段「等待」時間裡安排一些其他節目,如打打牌、喝喝茶、聊聊天等,讓一些「先到」的客人們消磨時間。對於這種「遲到」現象主客雙方都習以為常,並不將之視為對主人邀請的一種輕視或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有時主人甚至故意將宴會時間定得「早」一些,以便為客人們的「遲到」提供更加充裕的時間。而西方國家中,正式的宴會要求準時到達,一般不超過10分鐘;否則將被視為不合禮儀,是對主人以及其他客人的不尊重。 2 .3座位安排的差異 2.3.1「南北」VS「左右」座位的安排是利用空間位置表示各人地位和人際關係的一種重要形式。人們對空間的觀念是經過後天種種因素的影響而習得的,其中文化的因素尤為突出。因此,文化不同,人們對空間的需求、與空間有關的交際規則以及有關空間的價觀念也有所不同。霍爾用「Spacespeaks」[8](P.158)來形容空間的作用。在中國,宴會中座位通常是以面向南為上,以面向北為下,形成了「南尊」、「北卑」的傳統觀念。這與中國傳統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中國古代社會歷史悠久,朝代眾多,但不論哪一朝、哪一代,皇帝登基、議政一律都是面南而坐,故有「面南稱孤」、「南州冠冕」一說;而臣子拜見君王則面向北,故也有「北面稱臣」一說。由此可見,「南」在中國人心目中已逐漸演變成一種至高無上的象徵,代表了權力、地位和身份;與此相對的「北」的地位就自然低了許多。這一現象在漢語的成語中也有很好的體現。若成語中同時出現「南」、「北」兩字,往往「南」字在前而「北」字在後,如「南腔北調」、「南轅北轍」、「南征北戰」、「南來北往」等。因此,在宴會上當然是以朝南的座位為上座,而朝北的座位為下座。貴的客人的座位是在主人的左邊,這是因為人們習慣於用右手握匕首,刺殺坐在左邊的人。如果將最尊貴的客人安排在主人的左手位置上,不僅他刺殺不方便,主人還有制服他的優勢地位。[8](P.86)隨著社會的進步,在宴會上刺殺這一古老現象近乎絕跡。今天,西方人在安排座位時已不再著眼於安全保護,而是出於心理保護的需求,將主賓席放在主人的右側,形成了餐桌座位以右為上、左為下的規矩。2.3.2「男尊女卑」VS「女士優先、男女平等」中西方在男女賓客位置的安排上也有較大的差異。在中國,尤其是在古代,正式的宴席上根本看不到女性的身影,從而也就無需考慮女性位置的安排,這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男尊女卑」的思想是一致的。林語堂在《中國人》一書中甚至說:「始自原始時代,中國人的血液中,婦女就沒有佔據過應有的地位。」[3](P.201)隨著後來儒家思想的「一統天下」,女性一直被束縛在封建禮教中,處於從屬地位。今天,中國女性地位得到了顯著提高,早已擺脫了以往的從屬地位,女性的身影出現在宴請中也早為中國人所接受,但女性卻往往坐在一起。當「尊老」和「女士優先」原則發生矛盾時,中國人選擇的是「尊老」而不是「女士優先」。在西方,「女士優先」是他們的傳統文化觀念,是社交活動中的重要禮儀規範。這是因為基督教是西方國家普遍信奉的宗教,該宗教尊崇瑪利亞為聖母,以仰慕女性為高尚的情操。另外,12、13世紀,隨著十字軍的東征,形成了「騎士團」這一獨特的階層。由於「騎士團」的巨大影響和顯赫地位,逐漸形成了他們自己的一套禮儀規範併流傳到民間,其中一個最具有特色的便是尊重女士、後來被稱為優禮女士的「騎士風度」,一時間便成了貴族乃至平民階層的文明準則,並沿襲至今。因此,在西方的宴席中,女性很早就佔據了重要的位置,且男女賓客必須交叉而坐,這也從另一個方面體現了男女平等的思想。 第3章 飲食服務的的差異 3 .1中西餐服務的特點 3.1.1.進餐氣氛不同中餐進餐喜歡熱鬧,席間相互敬酒敬菜、勸酒勸飯、碰杯夾菜是中餐一大特色,與之恰恰相反的西餐則比較講究安靜,席間賓客很少大聲喧嘩,很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甚至喝湯或咀嚼食物時都不能發出聲音,相互之間乾杯也只是意思一下,沒有碰杯的習慣。3.1.2賓客需求不同中餐賓客就餐多講究酒足飯飽,盡興盡情;西餐則不同,賓客認為進餐應是一種享受,需要慢慢地品、靜靜地飲。加人白蘭地、白葡萄酒;家禽、肉類加雪莉酒、麥台酒;野味及羊肉類加泡特紅葡萄酒或麥色拉酒;烤火雞、炯火腿以香檳提味;甜點心及水果點心加朗姆酒或利口酒。而且,用酒量也相當可觀。如法式名菜紅酒雞,約1130克光雞競需加人紅葡萄酒及白蘭地酒約4500克。在中餐里,烹飪用料酒種類不多,常用的為紹興黃酒,極個別菜肴也有用其它酒的,如金陵菜中的「貴妃雞翅」就採用紅葡萄酒調味調色,但用酒量亦不大,常在10克左右,在菜肴中主要起去腥去異的作用。此外,西餐菜肴用乳及乳製品作調味品亦十分普遍。如鮮奶、酸奶、鮮奶油,酸奶油、黃油、乳酪等,這些都是西餐菜點的調味品或主配料。而中餐里並不多見。3.1.3菜單編製原則不同中餐編排菜單傳統上強調菜肴品種豐富多彩,烹調方法多種多樣,就餐中服務員的工作量也就相對較大,在整個就餐中常常很忙碌;西餐菜單編製則更注重營養的搭配,菜式品種相對比較少,服務員比較清閑。3.1.4.服務員與賓客之間的交流不同中餐服務中服務員比較注重與客人的交流,幾乎一直穿插在客人之中而西餐服務員與客人的交流則很少。3.1.5.對服務員要求不同西餐中通常一菜一酒,因此要求服務員必須了解一定的酒水知識,且非常注重酒水的服務操作技能,服務員的現場操作給客人的是一種享受;而中餐酒水對食物搭配沒有固定要求,通常可以一種酒水吃到底,服務員對酒水知識的掌握就沒有西餐服務員那麼嚴格,操作要求也比較單一。 3 .2中西餐服務的區別 中西餐各自不同的特點,決定了其操作的不同,以下僅通過餐飲接待過程中的擺台、菜肴服務、酒水服務、結帳等幾個重要服務環節來進行比較。3.2.1.擺台擺台又名鋪台、裝台,即餐桌布置,系指將筵宴活動中所需的餐具、用具和相關的裝飾品,按規範要求合理擺放於餐桌上的操作過程。若是僅擺各位客人的進餐用具,則叫「擺位」;按規範裝飾的餐桌,則稱檯面。檯面通常由餐位、公用器物、裝飾品三部分構成。中、西餐由於其飲食風格的不同,餐桌的布置有以下區別:3.2.2餐桌不同餐桌有方桌、圓桌、長條桌、橢圓桌、多邊桌、摺疊桌、拼接桌等。通常中餐多用圓桌,寓於和平圓滿之意,且以圓桌直徑確定客位。有時也用長方桌,其長寬比例多用黃金分割法;而西餐常用的長方桌大多瘦而長,小型的常用固定式,有2人、4人、6人等;大型的則根據用餐人數的需要,用數桌拼接而成,擺成「T』,型台、「山」型台、「曰」形台或「工」形台,大型拼接桌構圖美觀,氣派非凡。3.2.3餐具不同中餐擺台所需餐具包括骨碟、筷子、筷架、湯碗、湯勺、味碟、酒具(水杯、葡萄酒杯、白酒杯)以及公用餐具等。西餐擺台所需餐具除了餐盤、麵包盤、咖啡盤等瓷器和燭台、調味架外,應根據菜單準備大、中魚刀叉、水果刀、點心叉、咖啡匙等銀餐具,以及各種不同類型的酒具、酒籃、冰桶、冰夾、冰桶架等,因此當客人看到檯面就知道菜單,同時為了顯示其檯面的豪華高雅性,擺台中特別注重餐具的潔凈度,這就對服務員的操作衛生要求非常嚴格。3.2.4餐位距離不同中餐餐位的距離以圓桌為例,規定一客所佔用的弧長為50厘米,圓桌最小直徑=50X座位數/3.14(厘米),但不是嚴格,經常會出現10人桌坐十二三人的局面;而西餐擺台餐位距離則嚴格規定至少60厘米,服務擺台時一旦加人就必須加桌,餐具定位時,服務員的步伐通常都是固定的,這就非常有利於初學服務員掌握和提高。 3 .3菜肴服務 菜點服務系指菜點食用之前和食用過程中,服務人員將其進行整理,配製佐料,按照上菜程序和要求逐一奉上餐桌,並幫助客人食用的全部操作規範。它主要包括上菜、介紹、派菜、挪盤、撤盤等工序環節。3.3.1上菜:上菜順序不同。 中餐上菜一般遵循先冷盤後熱菜,再湯、點心、甜菜,最後水果的原則。西餐正餐則是從上冰水開始,先上麵包白脫,再上開胃冷盤、湯、魚、沙拉,後上主菜、點心、乳酪、水果,最後上咖啡。上菜的操作位置不同。中餐上菜一般均從客人的右邊進行,西餐上菜則根據服務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如美式服務就規定菜肴從左邊上,從右邊上飲料,從客人右邊撤走臟盤的,法式服務則規定只有麵包黃油、色拉和其他必須放在客人左面的東西,從左邊_L,其它一律從右邊送上。3.3.2派菜它又叫分菜,是宴會服務中一項細緻工作,為服務員所必須掌握的基本功之一。一般要求服務員左手托菜,右手用派菜工具,在賓客的左側給賓客派菜。分菜工具。中餐的分菜工具一般比較簡單,魚類和禽類菜一般用一把刀、一把叉或一把勺;炒菜則用兩把服務勺或一付筷子;湯或羹則用湯勺。需要分菜的多為名貴菜、整體菜、湯或羹。西餐分菜工具包括服務叉一把,服務匙一把,切肉刀、叉各一把,使用時常常叉匙並用。分菜方法。中餐酒席宴會一般是由主人與副主人向客人敬菜以表示熱情好客。服務員為使正、副主人不太忙碌,也可主動上去分派主菜和湯菜。分菜時應站在副主人的右邊。高級宴會按照先男主賓、後女主賓、再主人和一般來賓的順序逐個分派。而西餐的菜一般先由廚師將按份切好裝在一隻專用的派菜盤內,由服務員上台按賓主次序逐個分派。 3 .4結帳 中餐結帳收費傳統上強調唱收唱付,要求服務員不收客人的小費。與之不同的西餐服務中,客人常要求服務員「埋單」。西方人請客認為主人不應讓客人知道價格,認為讓一個身份高的人知道你花了一小筆費用請他吃飯,是件很損面子的事;同樣讓一個收人不同的人知道主人花了價格不菲、近他一個月甚至一年薪水請他吃頓飯,也不是件愉快的事。通常都要求服務員把帳單悄悄地遞給主人,或讓服務員把帳單蓋著放在托盤裡,遞給主人。隨著中西文化的相互滲透,這種做法目前也已逐步為中餐服務引用,較高檔的酒席已開始要求服務員不能大聲報價,如客人需要可小聲地報價。至於小費在西餐服務中則是很提倡的,餐飲經營者往往把它看成是調動服務員積極性的一項重要舉措,服務員本身也很願意為此作出努力。這一點由於我國的國情現狀,尚未普及。

贊同2| 評論(1)

向TA求助

回答者: w605314698 | 二級採納率:36%

擅長領域: 電腦/網路

參加的活動: 暫時沒有參加的活動

推薦答案 2011-12-10 19:36

(一)基本的講究排列座次時,國內外的基本作法有所不同。在涉外場合排列座次時,一般均應遵守國際慣例。1.我國傳統作法在排列並排的座次時,我國的傳統作法是"以左為上",即認為居左之位高於居右之位。當前,國內在舉行會議及正式合影時,仍多沿用此法。2.國際通行作法並排排列座次時,國際上的通行作法是"以右為上",即認為居右之位高於居左之位。在涉外場合,它已被廣泛採用。關於中國人的宴席座次禮儀 古代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講禮儀,循禮法,崇禮教,重禮信關於中國人的宴席座次禮儀 ,守禮儀,是中國人數千年的傳統。「不學禮,無以立」,禮的核心是人的社會行為規範,是中國民眾已經習慣和風俗化了的社會性行為準則、道德尺度與各種禮節。所謂「禮節民心,讓則不爭」;「衣食既足,禮讓以興」,禮就是個人利慾心的節制和人群利益的調度。講禮,就是要謙恭退讓,「禮」與「讓」往往相連,這就是「禮讓」一詞的由來和義釋。 中國最早的禮和最普泛、最重要的禮,可以說就是食禮,「夫禮之初,始諸飲食」,用食來敬神,表明「禮」是極隆重的事,並且是起源很早的。禮是以個人的文化學識與心性修養為基礎的。檢驗一個人修養的最好場合,莫過於集群宴會了。因此,「子能食食,教以右手」(《禮記·內則》),家庭啟蒙禮教的第一課便是食禮。而中國宴會繁縟食禮的基礎儀程和中心環節,即是宴席上的座次之禮——「安席」。史載,漢高祖劉邦的發跡就緣於他於沛縣令的「重客」群豪宴會上旁若無人「坐上坐」。當時還是「席地而坐」,「上坐」,乃宴席的「尊位所在」,亦即「席端」。這種宴席上的「上坐」,因坐制的飲食基礎器具、几案、餐桌椅形制的歷史演變而有時代的不同。兩漢以前,「席南向北向,以西方為上」,即以面朝東坐為上。《史記·項羽本紀》中鴻門宴會的座次是一規範:「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坐」,此即顧炎武所謂:「古人之坐,以東向為尊。」著是指的「室」內設宴的座禮。而在位於宮室主要建築物前部中央坐北朝南的「堂」上,則是以南向為最尊,次為西向,再次為東向。隋唐以後,開始了由坐床向垂足高坐起居方式的轉變,方型、矩型諸種形制餐桌均以齊備,座次利益也因之有新的改變。方桌以邊長92.5厘米、高87.5厘米的「八仙桌」為代表,貴客專桌,等而下之可2人、3人、4人、6人或8人一桌。除專桌以外,兩人以上者,一般為1:1主陪客制。圓桌是應聚宴人多和席面大的要求之運而生的。最初也讓用慣了方桌的人們頗不順應,正如袁枚《園幾》詩所說:「讓處不知誰首席,坐時只覺可添賓。」 圓桌成清中葉後飯店酒樓流行的餐台式樣,今日家庭中亦普遍使用,尤為今日餐飲業及機關企業食堂的會宴用桌面。其座次一般是依餐廳或室的方位與裝飾設計風格而定,或取向門、朝陽,或依廳室設計裝飾風格所體現出的重心與突出位置設首位。通常服務員擺台時以口布摺疊成花、鳥等造型,首位造型會非常醒目,使人一望而知。而隆重的大型宴會則往往在各餐台座位前預先擺放座位卡(席簽),所發請柬上則標明與宴者的台號。這樣或由司儀導入,或持柬按圖索驥、對號入座,自然不易出錯。 就一張餐台的具體座位來說,目前中餐通行的規範是:主人座於上方的正中,主賓在其右,副主賓居其左,其他與宴者依次按從右至左、從上向下排列,如圖一示: 圖一 1 2 3 1.第一主人 3.夫人或副主賓 7 8 2.主賓 4.第二主人 9 10 5、6.副主賓 7-10.陪同等 6 5 4 門台灣等省區的流行模式則如圖二、圖三所示:圖二(單一主人) 1 2 3 1.主賓 4 5 2-11.賓客依次排列 12.主人 6 7 8 9 10 11 12 門 圖三(男女主人) 1 3 2 1.主賓 5 4 2-10.賓客依次排列 7 6 11.男主人 9 8 12.女主人 11 10 12 門 宴席位次的設定,既屬約定俗成,故其時空差異性較大,而依我國時下理念習尚,則首論職務尊卑,次敘年齒,後及性別(先女後男),以示重女觀念)。當然,這都是首席座位確定之後始循行的一般模式。宴會座位的安排,應該注意幾點:1.以主人和女主人為中心,左手的位置為上,靠近主人女 主人的位置為上;2.夫婦不應相鄰,男女依次相鄰,主人和主方陪客應與客人依次相鄰;3. 譯員可以坐在主賓的右側。有些大型場合,也可以在主人和主賓背後,另外安排用餐;4.我國習慣,以面對上菜的門的方向為上首。 如果是圓桌宴會,有男女主人、主賓夫婦出席的情況下,應是男主人坐上首中間,其右是男 主賓、譯員,其左是主賓夫人、女主人。第二主人坐在主人對面。其餘主客相間而坐。西式宴席:西式宴席的餐具樣式種類很多,各有各的用途用法,擺放位置也不一樣。對不同 的食物也有不同的進食方法。若一時記不清楚的情況下,可以先觀察別人是怎樣使用餐具、 怎樣進食的。菜盤兩邊如擺放了幾副刀叉,應先用最外邊的。第一道菜吃完,侍者會將菜盤 與刀叉一同撤去,再用第二套刀叉。如果有幾把不同大小的刀叉匙,則用途不同。正確使用 刀叉的方法是:左手執叉,右手執刀,用叉將食品(指需切割成小塊進食的食物)按住,用 刀切開,再用叉叉起送入口中。吃一塊,切一塊。刀叉並用的時候,叉齒應朝下。也可在切割下一小塊後,放下刀,把叉換到右手來叉取食物。如果不是刀叉並用,叉齒則應朝上。餐刀可以用來將食品撥到叉子上,但不能用餐刀往嘴裡送食物。使用刀叉匙不能和菜盤、湯盤碰出聲響。一道菜沒吃完時,刀叉要成八字擺在盤沿上,叉齒朝下。吃完後,把刀叉併攏置於盤上,服務員即知可以撤下了。注意:刀刃永遠不能朝外。 較大的餐巾可以疊成兩折,口朝自己放在膝蓋上,不要系在脖子上。可以用餐巾的一角擦嘴 擦手,但絕不可以用來擦試餐具。 上菜是從左邊上的,吃完從右邊撤下去。而斟酒卻是從右邊開始。弄不清這一點,說不定就 會錯用了鄰座的飲料食物。宴會開始,女主人拿起刀叉便表示客人都可以進食了。以後只要 得到食品即可進食,不必等待。吃喝時應從容文雅,咀嚼食物時要閉住嘴,不要發出聲響。 滿嘴食物時不要講話。骨頭、魚刺等吐在手中再放到盤沿上,不能直接吐在盤子里或桌布上 。最好能先用餐具剔除骨、刺,不使入口。如遇到不愛吃的菜,不應拒絕,可少要一點兒,並嘗一些,等待服務員撤走。不可站起來去夾菜或取食。喝飲料時,先用餐巾一角擦去嘴唇油污,以免在杯口留下油跡。喝湯時用的湯匙應是自己座前最大的一把。小的可能是甜食匙。喝湯要一勺勺舀起來送入口中,不要啜飲出聲。若湯太燙你可以舀一勺吹涼再喝。萬一喝到嘴裡不能下咽,趕快喝一口涼水或飲料。舀湯時湯匙應從湯盤近身一側進入,遠身一側舀起,舀不起來時,可用左手將盤稍向外傾斜。用過的盤子不要移動位置。每次喝完酒要把酒杯放回原處。若打翻酒水濺到鄰座身上,應說 「對不起」並協助擦乾,或招呼服務員來收拾。如果鄰座是女士,遞上乾淨的餐巾或手帕即 可,由她自己擦乾。如果發現菜中有不潔物,可悄悄叫來服務員讓他重新換過,不可驚動四座。如果不想添酒,可以拒絕,或以手指輕擋杯沿表示。若主人在餐館宴客,請客人點菜,客人點的任何菜都需向主人說明,而不是直接向服務員說。洗手指的水一般盛在玻璃盆中,有的放入幾片花瓣,有的下邊有一襯墊,千萬不要誤認是飲用水。吃比較散碎的食物如色拉,可用叉吃,叉齒朝上,也可用一小塊麵包幫助把色拉推上叉子。 各種乾果、餅乾、干點心、炸土豆片、龍蝦片等都可用手拿著吃。麵條可用叉子捲起來吃, 不能用叉子挑。麵包用手去拿,拿來放在自己的小碟里,或大盤的盤沿上。用黃油刀而別用 自己的餐刀,取一小塊黃油或果醬,放在自己的小碟內,用手掰一小塊一兩口可吃下去的面 包,塗抹上黃油或果醬,抹一塊,吃一塊。不能用刀去切麵包,如果上的是麵包片,也不能 把整片麵包塗抹上黃油送到嘴邊咬,同樣要掰成小塊吃。吃水果的方法:梨和蘋果切成四瓣,削皮去核,用手拿一小塊吃。香蕉剝皮,放在盤裡切成 小塊,用叉取食,不可以手拿著一隻剝開的而又連著皮的香蕉送到嘴裡咬。橙子切四瓣,剝皮吃。西瓜和菠蘿一般都去皮切成塊送上餐桌,可用叉取食。吃葡萄時,核吐在手心裡,再放到盤上。削水果時,刀刃朝里,從外向里削皮。喝茶或咖啡,如需加糖加奶,可自取或請人傳遞,但不要站起身去拿。取方糖有專用的夾子,沒夾子可用手,不要用小匙。小匙是攪拌糖或牛奶的,攪完後放在小碟中。喝時用左手端碟,右手執杯把,把杯拿起來喝,不能像喝湯那樣用小匙舀。無論何時,兩肘都不能撐在桌上。吃中餐現在一般也由服務員分菜,若再到大盤中取菜,應該用公筷,別用自己的餐具。用餐 畢,筷子平放在桌子上,不能插在碗或盤裡的食物上。最後需注意的是飯桌上不應剔牙。西餐禮儀1、由椅子的左側入座.最得體的入座方式是從左側入座。當椅子被拉開後,身體在幾乎要碰到桌子的距離站直,領位者會把椅子推進來,腿彎碰到後面的椅子時,就可以坐下來。就座時,身體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蹺足,餐台上已擺好的餐具不要隨意擺弄。點菜完畢後將餐巾打開。將餐巾對摺輕輕放在膝上。餐巾可用來擦嘴或迭手,不可用來擦餐具或擦臉。弄髒嘴巴時,一定要用餐巾擦拭,避免用自己的手帕。最好不要把餐巾塞入領口。用餐反摺的內側來擦,而不是弄髒其正面,是應有的禮貌。手指洗過後也是用餐巾擦的。若餐巾髒得厲害,請侍者重新更換一條。吃到壞的食物非吐出來不可時,也別吐在盤子里,最好在別人不注意時,吐在餐巾上包起來,並要求更換一塊新的桌巾。前菜、主菜(魚或肉擇其一)加甜點是最恰當的組合,點菜並不是由前菜開始點,而是先選一樣最想吃的主菜,再配上適合主菜的湯。2、用餐時,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約一個拳頭的距離,兩腳交叉的坐姿最好避免。記得要抬頭挺胸著吃,在把面前的食物送進口中時,要以食物就口,而非彎下腰以口去就食物.正式西式料理的套餐中,,常依不同料理的特點而配合使用各種不同形狀的刀叉,並不是一開始就全部擺出來的。說到全套,很容易使人聯想到在餐桌上擺滿銀器的畫面,而現在大都是以點用2-3道單品料理的方式為主流.使用刀叉進餐時,刀叉和湯匙依使用的先後順序排列。最先用的放在離主菜盤最遠的外側,後用的放在離主菜盤近內側。假如先上主菜再上沙拉,就要把主菜叉子放在沙拉叉子的外側從外側往內側取用刀叉,吃西餐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左手食指近在叉子把上,右手食指按在刀背上。湯匙則用握筆的方式拿即可。切東西時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執刀將其切成小塊,用叉子送入口中。使用刀時,刀刃不可向外。進餐中放下刀叉時應擺成「八」字型,將刀叉分話盤中。刀刃朝向自身,表示還要繼續吃。每吃完一道菜,將刀叉併攏放在盤中。如果是談話,可以拿著刀叉,無需放下。不用刀時,可用右手持叉,但若需要作手勢時,就應放下刀叉,千萬不可手執刀叉在空中揮舞搖晃,也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支手拿餐巾擦嘴,也不可一手拿酒杯,另一支手拿叉取菜。要記住,任何時候,都不可將刀叉的一端放在盤上,另一端放在桌上。3、喝湯時不要啜,吃東西時要閉嘴咀嚼。不要舔嘴唇或咂嘴發出聲音。如湯菜過熱,可待稍涼後再吃,不要用嘴吹。喝湯時,用湯勺從裡向外舀,湯盤中的湯快喝完時,用左手將湯盤的外側稍稍翹起,用湯勺舀凈即可。吃完湯菜時,將湯匙留在湯盤(碗)中,匙把指向自己。 4、吃魚、肉等帶刺或骨的菜肴時,不要直接外吐,可用餐巾捂嘴輕輕吐在叉上放入盤內。吃剩的雞、魚骨頭和渣子放在自己盤子的外緣,不要放在桌上,更不能丟去地上。如盤內剩餘少量菜肴時,不要用叉子刮盤底,更不要用手指相助食用,應以小塊麵包或叉子相助食用。吃麵條時要用叉子先將麵條捲起,然後送入口中。 5、麵包一般掰成小塊送入口中,不要拿著整塊麵包去咬。抹黃油和果醬時也要先將麵包掰成小塊再抹。6、吃雞時,歐美人多以雞胸脯肉為貴。吃雞腿時應先用力將骨去掉,不要用手拿著吃。吃魚時不要將魚翻身,要吃完上層後用刀叉將魚骨剔掉後再吃下層吃肉時,要切一塊吃一塊,塊不能切得過大,或一次將肉都切成塊。 7、喝咖啡時如願意添加牛奶或糖,添加後要用小勺攪拌均勻,將小勺放在咖啡的墊碟上。喝時應右手拿杯把,左手端墊碟,直接用嘴喝,不要用小勺一勺一勺地舀著喝。吃水果時,不要拿著水果整個去咬,應先用水果刀切成四瓣再用刀去掉皮、核、用叉子叉著吃。8、用刀叉吃有骨頭的肉吃有骨頭的肉時,可以用手拿著吃。若想吃得更優雅,還是用刀較好。用叉子將整片肉固定(可將叉子朝上,用叉子背部壓住肉),再用刀沿骨頭插人,把肉切開。最好是邊切邊吃。必須用手吃時,會附上洗手水。當洗手水和帶骨頭的肉一起端上來時,意味著「請用手吃」。用手指拿東西吃後,將手指放在裝洗手水的碗里洗凈。吃一般的菜時,如果把手指弄髒,也可請侍者端洗手水來,注意洗手時要輕輕地洗。 9.點用牛排時,首先服務生會詢問燒烤程度,可依你所喜歡的料理方式供應。 用餐時,以叉子從左側將肉叉住,再用刀沿著叉子的右側將肉切開,如切下的肉無法一口吃下,可直接用刀子再切小一些,切開剛好一口大小的肉,然後直接以叉子送人口中。應從左往右吃.點綴的蔬菜也要全部吃完 放在牛排旁邊的蔬菜不只是為了裝飾,同時也是基於營養均衡的考慮而添加的。國人大都會把水芹留下,如果不是真的不愛吃,最好不要剩下。10、麵包要吃一口掰一口.吃麵包可蘸調味汁吃到連調味汁都不剩,是對廚師的禮貌。注意不要把麵包盤子「舔」得很乾凈,不能用叉叉麵包.11.萬不得已要中途離席時,最好在上菜的空檔,向同桌的人打聲招呼,把餐巾放在椅子上再走,別打亂了整個吃飯的程序和氣氛。吃完飯後,只要將餐巾隨意放在餐桌即可,不必特意疊整齊。12.侍者會經常注意客人的需要。若需要服務,可用眼神向他示意或微微把手抬高,侍者會馬上過來。東西掉了的時候最好請服務生過來替你撿起.如果對服務滿意,想付小費時,可用簽帳卡支付,即在帳單上寫下含小費在內的總額再簽名。最後別忘記口頭致謝!

中西服飾文化禮儀比較談

禮儀是人類為維繫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範。對一個人來說,禮儀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對一個社會來說,禮儀是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序、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服飾禮儀是現代禮儀中重要的一部分。服飾反映了一個人文化素質之高低,審美情趣之雅俗。具體說來,它既要自然得體,協調大方,又要遵守某種約定俗成的規範或原則。

  如今全球經濟的一體化,文化的本土化和多元化是人類持續發展的共識。中西方服飾文化禮儀自古至今也在永不停歇地同化和異化。本文從服飾文化觀念差異及融合,現代國際社交場合國際著裝慣例三方面對中西服飾文化禮儀進行比較介紹。

    

    中西服飾文化觀念差異

  中式和西式這兩類服裝不論從造型、結構、材料、工藝以及穿著觀念,穿用目的等方面,都是截然不同的。中式服裝是平面型的服裝,崇尚裝飾,富有傳統的民族特色。西式服裝是立體型的服裝,講究穿著效應,善於顯示優美的人體體態,有著濃郁的時代氣息,是時代精神的反映。中西服裝的形成,是各有自己的歷史淵源,是受著各自的生活條件、方式和文化傳統、地域環境和穿著觀念等的影響。其中尤以文化傳統和穿著觀念的影響更為重要和直接。縱觀中西服裝的發展歷史和現狀,表現在服裝穿著觀念方面,主要有以下不同:

  一、中國強調服飾的符號意義,西方注重服飾的裝飾意義。

  在中國古代,服裝是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一種符號,它代表個人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使人人各守本份,不得僭越。因此,自古國君為政之道,服裝是很重要的一項,服裝制度得以完成,政治秩序也就完成了一部份。所以,在中國傳統上,服裝是政治的一部份,其重要性,遠超出治服裝在現代社會的地位。服飾有兩大功能:一是區別身份地位:古代政府對全天下的人,尤其,天子、諸候至百官,從祭服、朝服、公服至常服,都有詳細規定,他們幾乎是穿著制服。二是表示所處的場合:中國古代的服裝,依穿著場合,主要可分禮服、朝服、常服叄類,每類又可分幾種,原則是地位愈高的人,得以穿的種類愈多,可以用的顏色愈多。

  西方人對服裝穿著追求潮流,樣式不斷翻新,高速淘汰。美國著名小說《飄》中寫道,南北戰爭開始後,北方軍隊封鎖了南方的重要港口,使得南方人「與世隔絕」,而靠跑封鎖線做投機生意的男主人公白瑞德因為時常來往於歐洲和美國南部,在南方人缺衣少食的情況下,他的衣服卻永遠是最時髦的,而當地的女太太小姐們經常會問他關於衣服款式和流行趨勢的問題,他總能依據歐洲時下的流行給她們提出中肯的意見。他關於女人衣服的描述已經可以代替當時難得一見的時裝雜誌的作用。由此,西方人對服飾裝飾意義的注重可見一斑。

  二、中國講究儀錶的修飾,西方崇尚顯露人體的美。

  中國傳統服飾文化沒有或者很少突出對人體美的直接讚賞,而在一些古典文學作品裡更多的是人與服飾共同構成的美的形象:「著我綉莢裙,事事四五通,足上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鐺,指如削蔥根,口如含珠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古詩為焦仲卿妻作》);還有「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綉羅衣賞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頭上何所有?翠微訇葉垂鬢唇。背後何所見?珠壓腰穩稱身。」(《麗人行》)

  以人體美為基礎的服飾文化形態在西方几乎一直佔據著主導的位置。只要翻閱一下西方某些時代的服裝款式,就會發現它們大都非常強調對人體的肩、胸、腰、臂、臀、腿等部位的表現。特別是女性服飾,突出人體曲體的傾向更加明顯。當代的牛仔褲、超短裙、「三點式」泳裝等均屬於這種服飾文化形態

  中國服飾人體裝飾美和西方服飾人體直觀美的區別反映了兩種文化形態價值取向的不同。林語堂就曾經指出:「大約中西服裝哲學上不同之點,在於西裝意在表現人身形體,而中裝意在遮蓋它。」(《生活的藝術》)萊辛說:「我承認衣服也有一種美,但是比起人體美來,衣服美算得上什麼呢?」(《西方美學家論美和美感》)而林語堂則持相反觀點:「只有在沒有美感的社會,才可以容得住西裝……西裝的式樣是這樣的,使街上的行人都會知道你的腰身是三十二寸或三十八寸……一般痴肥的四十歲婦女,穿起祖胸露背的晚服來赴歌劇的初夜公演,這也是西洋發明的刺目事物之一。」(《生活的藝術》)

  三、中國人的服裝行為注重自我調節,所以較保守,少變化;西方人的服裝行為注重自我表演,所以較開放,多變革。

  在中國幾千年來的歷史進程中,在相對穩定、自閉保守的狀態下,儒和道的學說信仰互助互補地融合,匯成了古代哲學思想的主流。儒家以「德」、「禮」來規範服飾。儒教力求社會的倫理規範和個性的心理欲求交融統一在服飾上加以體現。儒家美學從社會整體的審美角度來要求人們著裝造型的外在形式美和內在品質的氣韻美相一致,體現了強化理想人格和提升道德修養的服裝造型觀念,把表裡如一,內外兼顧的個性美融入整齊統一,秩序分明的社會風尚之中。道教認為純自然狀態是人類最理想的狀態。服飾也應順應自然,趨向自然,展現自然的人格精神,在盡量與自然貼近相融的過程中,漸漸達到無我境地。人與衣,人與自然,衣與自然三者之間的關係是和諧的,互不衝突的。衣不可束縛或加害身體,人亦不可破壞自然規律。在服飾上追求自然地遮蓋人體,不以自我張揚炫耀為目的,不大肆表現個體。服裝的寬鬆離體使身心自由,無拘無束,穿著時油然而生一種休閑愜意、輕鬆自在的舒適感,體現了融己於自然的脫俗的境界。由於儒道在中國思想史上的統治地位,儘管中國歷史上歷代王朝起起落落、變更宕盪,但服飾一直較為保守,變化不多。

  西方人把自己看成是世界的主人,是世界萬物的主宰,以自我為中心,竭盡全力地開掘人的力量,釋放人的潛能,主張拚命競爭。在服飾上大力表現個性,強調誇張了的人體之美。歐洲服裝發展史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西方服裝自古以來便有展示性別、突顯異性美的功利目的,並且圍繞這一目的變化發展,開放大膽。1946年,三點式泳裝「比基尼」的誕生,20世紀60年代,英國設計師瑪麗?奎恩特發明的「迷你裙」,到90年代,義大利設計師範思哲強調炫耀女性身體美的性感設計,利用「透」和「露」的款式,使女性的美妙曲線突顯無餘,引領著時裝界在全球銷售露臍、露背裝、低腰褲、無腰裙及高開衩、細弔帶裝,甚至突顯性別敏感地帶的種種誇張細節,成為了永恆不滅的性感定律。進入21世紀之後,服裝表現性感魅力已趨向高品位、高水準,不僅體現在時裝對人體肌膚的裸露程度,更體現在穿著者的體態語言和穿用形式上,體現在穿著者的文化品位和思維方式上。

  四、中國人對服裝重意象氣韻之美,西方人對服裝重立體造型之美。

  中國服飾美學觀念表現在造型上的是意象的結構,充分調動藝術造型等手段追求一種超越形體的精神空間。這種平面的直線與曲線的裁剪方法使衣服適體又不完全合體,不裸露張揚也不儘力束縛,在遮體的隱約之中含蓄地顯現了流暢婉約,溫情流動的人體曲線美,造型意識是節奏化的,讓視點隨著自己的心愿移動,使生命之體在寬衣的帖體與離體之間流露氣韻。我國傳統的服裝空間造型是借「虛與實」、「明與暗」的節奏表達出來。中國人在服裝造型上不追求明確的立體幾何形態,不追求誇張人體的效果。中式的寬衣服裝在擺放或懸掛時象畫卷和布料一樣平整,一目了然,盡收眼底,展現了二維平面的大方氣度和坦蕩胸懷。當穿在身上時,起伏連綿的衣褶和曲直纏繞的襟裾,營造了有遠有近、有虛有實的活潑生動的三維立體效果。

  而西方在塑型美學觀念下產生的是竭力表現人體的立體裁剪的服裝,無論掛在衣櫥里還是穿在身上,或者行走起來,都沒有太明顯的變化,始終保持著相對靜止的立體幾何空間效果。西方的服裝空間意識是在中世紀以後形成的,反映了西方人對空間的探求心理,有著明顯的「自我擴張」的心理動機,渴望佔據更多的空間,於是增大服裝造型的體積,將服裝視為擴大自我肉體的一種工具。這種誇張的服裝造型使人與自然整體之間,人與人的個體之間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反映了西方人的宇宙觀,也反映了人與自然萬物、心靈與環境、主觀與客觀的對立性。

    

    中西服飾的交流融合

  隨著鴉片戰爭西方列強打開中國封閉的大門,西方文化也湧入,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衝擊。在這種強大影響下,中國的服飾也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西方工業文明發達,生產出來的布匹質地優良且價格便宜,受到中國人的歡迎,打入中國市場。穿著西洋宮廷禮服,舉西洋特色的宴會在當時一些達官貴胄中甚為風行。隨著中外交流的加強,五彩紛呈的服裝終於衝垮了衣冠等級制度。傳統的袍、衫、襖、褲、裙越來越多地接受西方服飾影響,並被許多新品種新款式取而代之。如民國初年,穿著西裝革履或長袍馬褂戴禮帽被視為男子在正式場合最莊重的裝束,而孫中山兼取中西所長設計的中山裝在城市中得到普及。

  如今全球經濟的一體化,東西方的服飾文化自古至今永不停歇地在同化和異化。適應現代日益發展的涉外活動的要求,中國人在服飾穿著上也逐漸與國際接軌。在中國,目前人們穿著的服裝主要是中式與西式兩種類型。在工作環境中,穿西式的套裝、套裙或專門的制服,制式皮鞋已經成為一種規矩。而在一般的大型社交活動如宴會、舞會、音樂會、社交聚會中,由於社交場合強調時尚個性,比較得體的穿著一般是時裝、禮服。

  雖然中國服飾裝束日益西化,但具有中國特色的傳統服飾並沒有退居幕後,甚至得到西方人的喜愛,在西方中盛行。近十幾年來,時裝中重新出現的旗袍,在國際時裝舞頻頻亮相,風姿綽約有勝當年,並被做為一種有民族代表意義的正式禮服出現在各種國際社交禮儀場合。旗袍,是一種內與外和諧統一的典型民族服裝,被譽為中華服飾文化的代表。它以其流動的旋律、瀟洒的畫意與濃郁的詩情,表現出中華女性賢淑、典雅、溫柔、清麗的性情與氣質 。

中國著名影星鞏俐,曾在出席國際電影展覽節,身著旗袍出現在會場,一幅婀娜多姿的身影,幾乎驚呆了所有歐、美影迷。由於,在當地掀起了一股旗袍熱浪,打開了競相仿效的局面。法國一位名叫瑪麗?吉蘭的女明星,在接受最佳女主角表演獎的特殊時刻,她為突出一套白色改良式中國服裝,特將褐發染黑。記者形容,由於她的出現,使巴黎電影節猶如增添了一道璀璨的光柱,清新、明朗、可愛、動人。這種感覺已經不很突然。因為,從20世紀50年代起,法國人已經對中國的旗袍和京劇臉譜如醉如痴,旗袍備受上流社會女性的鐘愛。尤其近幾十年來,旗袍已經成為南至智利、阿根廷,北至俄羅斯,東至美國、加拿大,西至冰島、英國,中國派駐各國的女官員夫人們的國賓服裝。每逢慶典、招待儀式、接見赴宴時,優雅的旗袍總是最出眾的「座上客」,成為最惹人注目的焦點。每年屢屢出訪的政府團體,旗袍就是女士必備的服裝之一。因此,作為一種身份著裝,在國際活動中的傳媒作用也是十分明顯的。

  最值得一提還有2001年在上海召開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非正式峰會上,來自各國的領導人都穿著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唐裝——精心縫製的中式對襟上衣和粉白色的真絲襯衣。這套服裝在製作工藝上借鑒了西服的做法,如將中國傳統的連袖改為裝袖等,同時又保留著傳統特色,如細緻的手工滾邊、古色古香的盤花鈕,使得它透著濃郁的東方韻味,又有著現代服裝的洒脫自如。如此精巧設計的服裝使得會場頓時予人一種時光倒流、回到古代的美妙感覺。由此在國內外又掀起了一陣唐裝熱。

  現代社交場合國際著裝慣例

  隨著禮儀從簡趨勢的發展,許多國家對於服飾的要求也有逐漸簡化的趨勢。除了特別隆重正式的場合穿禮服外,一般的社交場合穿禮服的機會不多,穿大禮服(燕尾服)的機會更少。現在人們對於服裝的要求,著重合身、得體、舒適、美觀、大方,講究適合自己的身份、年齡、性格和不同的場合。目前國際上,在社交場合比較通行的著裝情況大體是:

  一、男裝

  在一般比較正式的社交場合,男子多穿黑色或深色西服,白襯衣,系黑領結,穿黑色硬底皮鞋。東歐有的國家系銀灰領帶。襯衣的領子和袖口要乾淨。領子要挺,袖口要扣好。喜慶時,有的人還在前襟別一朵玫瑰花。

  男西服如系雙排扣,要將扣子一一扣上。但現在雙排扣已逐漸讓位於單排扣。單排扣的西服可以不扣,也可以只扣其中一個。兩個扣子的扣上邊一個,三個扣子的扣中間一個。到坐下時,則把扣子解開。必要時,可以穿西裝套服,既包括西裝背心在內的三件頭套服。但人們一般不在西服上衣裡面加穿其他衣服,如加穿毛衣等。穿西服參加活動,一般均應系領帶。不系領帶,敞著領口去參加社交活動,被視為衣冠不整,是缺乏禮貌的。領帶的顏色花樣一般可與衣服顏色搭配,與衣服顏色調和或與之形成鮮明對比,均可由各人愛好選擇。領帶要系好,要挺,不要歪歪扭扭。正式隆重場合要系黑領結或白領結。

  在正式場合穿黑皮鞋,一般應穿皮底鞋,不穿軟底膠鞋等。去朋友家做客或與來賓會見時一般不穿涼鞋。假如穿著一套整齊的西服,系著領帶,而腳上卻穿一雙涼鞋,可能被人視為不倫不類。在國外,視布鞋為一種便鞋,不在正式場合穿用。旅遊鞋,長筒靴也不宜在正式場合穿用。

  我國的民族服裝是中山裝。在隆重正式場合,著黑色或深藍色的中山裝,內穿白襯衣,穿黑皮鞋,扣好風紀扣,就是我們的禮服了。在國外,當主人要求正式禮服時,我們穿著黑色中山裝赴會,別人都會表示尊重和接受。在國內,我國規定,夏天炎熱季節,正式場合也可穿硬領短袖襯衫系領帶或質地較好的短袖敞領衫。

  二、女裝

  就衣服而言,除特別正式隆重的場合穿禮服外,在一般社交場合,女性多穿各色連衣裙。衣裙的式樣、花色、種類繁多,可以由各人喜愛選擇,裡邊穿著襯裙。在日常生活中,不少美國女性的下裝愛穿長褲,歐洲婦女則穿裙子較多。但在社交禮儀場合,一般都要穿裙子,而且這種裙子至少要長過膝蓋。穿長褲被認為是過於隨便。

  婦女在穿著較正式的服裝時,多半還要配戴一頂講究的帽子。英國查爾斯王子舉行結婚典禮時,在聖保羅大教堂內,成千的客人,男賓個個免冠,女客則無一不戴帽子。女子戴帽子不僅是禮節上的要求,也是身份上的象徵。而且這種帽子配合五光十色的衣服,變換著花樣。它們用毛皮、絨緞、皮革等製成,有的上飾羽、花朵、珍珠等,爭奇鬥豔。

  我國女性常常穿著旗袍去參加正式的社交活動。旗袍比較適應大多數中國女性的體型,樸素大方,美觀雅緻,得到許多外國人的讚賞。在特別隆重正式的場合,則以穿著到腳背的長旗袍為好。我國女性雖一般不習慣戴帽子,但可以留有各種不同的、美觀大方的髮型。如果不習慣穿高跟鞋,則可以穿半高跟鞋。在一般社交場合,我國女性可以同外國人一樣穿連衣裙或穿中式上衣配長裙。也可以穿女裝西服。夏季可穿長、短袖衫配長裙或過膝裙。在國內,女性穿中式上衣或夏季穿長、短袖衫時,可以配穿長褲,但在國外,正式宴請等場合,一般要配穿裙子,而不配長褲。超短裙、牛仔褲不應在社交場合穿著。女性著裝力求避免與別人雷同,社交場合,如果有二位以上的婦女穿著同樣的服飾,彼此會覺得掃興。

  參考資料:

  華服論壇《中西服飾文化之比較》

  非常中國《中國旗袍》

  www.smez.net《中國服飾的發展》

中西禮儀文化差異探析

 禮儀是在人際交往中,以一定的、約定俗成的方式來表現的律己敬人的過程。古人云:「人無禮則不立,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中國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禮儀之邦」之稱,中國人也以其彬彬有禮的風貌而著稱於世。然而,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隨著跨國交往的日益增多,中西方禮儀文化的差異越發明顯,這種差異帶來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如果不了解西方的禮儀風俗和傳統習慣,就有可能會引起誤會,導致交際無法進行,因此,在中西禮儀沒有得到完美融合之前,我們勢必要了解一些禮儀的差異。

  一、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禮儀的差異

  (一)見面禮儀的差異

  1、見面時的打招呼禮儀。打招呼是人際交往中最為平常的事情,是聯絡感情的手段,溝通心靈的方式,增進友誼的紐帶,所以,絕對不能輕視和小看。見面時打招呼既表示親切、友好,也是一個人內在修養程度高低的重要標誌。在招呼語的表達上,中國人大多使用「吃飯了嗎?」「你幹什麼去?」「今天不用上班呀?」等涉及個人生活的語句來體現人與人之間的親切感與關心。可在西方發達國家,基本上沒有這種招呼語,因為這些是屬於個人的隱私,因為在西方人看來「我到哪裡去」、「我忙什麼」是我自己的事,別人無權干涉,往往有管閑事和窺視隱私的誤解,他們不希望別人過多地干涉自己的私事。在西方國家見面打招呼是很自然的,他們只說一聲「Hello」,或者說聲「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打招呼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要跟對方有進一步的交往,只不過是一種禮儀形式。因此,在西方國家旅遊的時候,如果迎面而來的人對我們說「Hello!」,別露出一副莫名其妙的表情,甚至置之不理,那可就非常失禮了。

  2、見面致意禮儀。見面禮儀是日常社交禮儀中最常用和最基本的禮儀,而握手禮是當今國際交往中運用最廣泛、最頻繁的一種致意禮儀。在中西方不同文化環境下,握手的時機、握手的形式、握手的要領及握手的禁忌基本相同,其最大區別在於握手時伸手順序的不同。從握手禮的實施順序看,在一般的社交場合,中方文化通常應遵循兩個優先:即長者優先和女士優先。而西方文化著重強調的是女士優先,婦女在各種場合均應受到特別的尊重和照顧,因而在介紹時通常要把男士介紹給女士,但16歲以下的女子沒有這個優先權。除了握手禮,吻禮也是盛行於西方的一種見面致意禮節,包括親吻禮、擁抱禮和吻手禮。這三種吻禮在日常交往中常用,但是在商務往來一般不使用,其中吻手禮是流行於歐美上流社會異性之間的一種最高層次的見面禮,適合於已婚女士。

  (二)談吐禮儀的差異

  1、稱呼禮儀。稱呼是人際交往中比較重要的禮節,關乎個人修養,社會和諧,文明高雅,但是稱呼在日常生活中問題也不少,而且中外稱呼習慣不完全一樣。在我國,人們在稱呼自己時,習慣說「本人」或「鄙人」,而稱呼他人時則習慣稱「您」,在西方稱呼對方時不分「您」和「你」,都是「you」或者「閣下」。在我國,人們習慣稱呼職務、官銜等,並與其姓連在一起,如張局(長)、趙總(經理)、李教授等。在西方國家,同我們不一樣,不習慣把官銜、職務、職業與姓名連在一起,想要強調他的部長、總統身份時,只稱「部長先生」、「總統先生」。

  中西有些稱呼完全一樣,如先生、女士、小姐等,但是,我國特有的一些稱呼,不能隨意移植到西方去,如大爺、叔叔、大媽、同志、師傅以及老XX、XX老、小XX等,因為像老張、吳老等稱呼在我國有親切與尊敬之意,而在西方,西方人往往直呼其名,即便是長輩親人也是如此,這表明西方比較崇尚平等、自由,人們卻忌諱「老」字,因為在他們看來,老是虛弱、沒本事、不中用的代名詞,稱別人為「老」則是一種輕視無禮的表現,所以即使面對真正的老人,也最好不要稱呼他們為「老XX」或「XX老」,否則會引發不愉快。

  2、交談禮儀。交談是人們彼此交流感情、傳遞信息、增進了解和友誼的重要形式。若想讓別人覺得自己有吸引力,最好的辦法是說話真誠明了,並且明智地選擇話題。在交談話題的選擇上,中國人喜歡問人私事,或毫無保留地披露自己的私事。在中國,人們在一起聊天時多半會談到家庭、婚姻、孩子、經濟收入等問題,這正是中國人所謂的拉家常。因為按中國的禮貌傳統,了解私事是接近對方、關心對方的友好表示,是和諧人際關係的體現,這些話題能縮短人們之間的距離,使人有親切感。而在西方,女性的年齡、婚姻及男性的工資收入、財產狀況、個人情況等私人生活方面的問題在交談中如果被提及,那會非常的敏感,或容易引起反感,尤其是對歐美人而言,他們認為這是對對方的不尊重,侵害了對方的隱私權,是一種極為失禮的行為,而且還會認為提問者極為缺乏教養。因此,一般來說,在陌生人或是不太熟悉的人之間宜選擇比較簡單的話題,如天氣、當天的新聞、四周的環境等,因為這些話題比較安全,不容易引起誤會和不快。

  (三)饋贈禮儀的差異

  1、接受禮品的方式不同。東西方接受禮品的方式不一樣,東方人接受禮物時往往顯得比較恭敬和虔誠,一般是用雙手接受禮品,並輕微低頭表示感謝,並說「您太客氣了」之類的話,習慣在受禮時說「受之有愧」等自謙語,而且隨即將禮品收起來,等到贈禮人離開後再慢慢打開欣賞。西方人則不同,他們往往很隨意,但很注重禮品的包裝,喜歡當著客人的面打開禮物,邊欣賞,邊說一些像「這禮物很漂亮」等感謝的話,甚至高興時還會擁抱對方一下,與送禮者共同分享這份禮物的喜悅。

  2、感謝語不同。一般在受到禮品之後,西方人往往會在一周之後,寫一封感謝信或者打打電話致謝,而國人則基本沒有這個習慣。謙虛歷來被認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在送禮時也有所表現,送禮者一般喜歡強調自己禮品的微薄,而不介紹所送禮品的珍貴或是多重用途和性能,如「區區薄禮,不成敬意,請笑納」。西方人在送禮時,喜歡向受禮者介紹禮品的獨特意義和價值,以表示自己對對方的特別重視,如「這是我特意為你選的」。

  3、禮品價值的意義不同。贈送是友好的表示,禮品是友好的象徵,所謂禮輕情意重,送禮是為了表達一種情感,所以要講真情。人們在選擇禮品時,都是將其看作友情和敬意的物化,通過贈送禮品來表達對對方的情誼和尊重。禮品如果能融入和體現送禮人的情感,就是最好的禮品。真正好的禮品不是用價格可以衡量的,送禮的心意重於禮品本身價值,因此在選擇禮品時,不能只著眼於禮品的價值,更要著眼於禮品所代表的情感和心意。

  中方在送禮時一般都比較貴重,因為在他們看來,價值較低的禮品有失面子,而西方人則比較重視禮品的感情價值,禮品價值過高,會被誤認為有求於他們,是一種賄賂而招致反感,比如送給英國人禮品時,禮品要輕,可送些鮮花、小工藝品或者巧克力,都會得到英國人的喜歡,特別是中國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間工藝美術品,他們會格外欣賞。德國人不喜歡首飾或鮮艷奪目的禮品,喜歡價格適中、典雅別緻的禮物,但包裝一定要盡善盡美,德國人認為只有當關係發展到相當密切時,才有必要送禮。

  4、送花。此外,鮮花都被人們賦予了特定的含義,中西方對不同的鮮花有不同的解釋,如在我國,牡丹是國花,表示富貴吉祥;菊花代表高潔;康乃馨代表著熱情、魅力、真情、溫馨;百合寓意百年好合。在西方,玫瑰是很多國家的國花,象徵著愛情;康乃馨則表示傷感或拒絕,單獨送人時必須慎之又慎;菊、蓮和杜鵑,在國內口碑甚佳,在涉外交往中卻不宜用作禮品。菊花在西方系「葬禮之花」,用於送人便有詛咒之意;蓮花在佛教中有特殊的地位;杜鵑則被視為「貧賤之花」,用於送人也難免發生誤會,如此等等。因此,如果選擇鮮花作為禮品,一定要考慮所送的場合和對象,避免不必要的誤解產生。

  (四)餐飲禮儀的差異

  1、餐具不同。中國人使用筷子,飯也是用碗盛,通常是圓桌,而西方人則是用盤子或碟子盛食物,用刀叉即切即吃,喝湯則有專門的湯匙,通常是長桌。

  2、餐飲氛圍不同。中國人有句話叫「民以食為天」,由此可見飲食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中國菜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甚至於超過了對營養的注重,既要好吃又要好看,營養反而顯得不重要了。西方的飲食比較講究營養的搭配和吸收,是一種科學的飲食觀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營養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如何,他們的飲食多是為了生存和健康,似乎不講究味的享受。

  在餐飲氛圍方面,中國人在吃飯的時候都喜歡熱鬧,很多人圍在一起吃吃喝喝,說說笑笑,相互讓菜,勸酒,甚至不醉不歸,為客人布菜,大家在一起營造一種熱鬧溫暖的用餐氛圍,而西方人在用餐時,講究「4M」,即Menu:精美的菜單,Mood:迷人的氣氛,Music:動聽的音樂,Manners:優雅的進餐禮節。喜歡幽雅、安靜的環境,在餐桌上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禮儀,不可以失禮。西餐實行分餐制,即便是有公菜,也會放一些公共餐具,此外,在西餐宴會上,人們是只祝酒不勸酒,只敬酒而不真正碰杯的。

  3、餐飲觀念不同。中國人如果在家請客吃飯時,擺在桌上的菜花樣繁多,葷素搭配,會準備滿滿一桌,並很謙虛地說「今天沒有什麼好菜招待大家」、「菜做得不好,多吃一點」、「多多包涵」、「怠慢了您」之類的話。宴請結束時,如果菜基本被吃完,主人會覺得很沒面子,認為飯菜準備的太少了,客人可能沒吃飽等。唯恐怠慢了客人,盡顯主人好客熱情之道。而西方宴請,份量以吃完或稍有剩餘為最佳,最好是吃完所有的菜,這樣女主人會很高興,認為大家喜歡她做的菜。面對豐盛的宴席,主人會說「這些是我的拿手菜來招待大家」的話。

  在西方,親朋好友之間聚會,實行AA制是很普遍的,但是在中國,AA制一般只被年輕人,特別是大學生和白領所接受,傳統的中國人不願意這樣「小氣」的各掏各的錢。其實我們可以通過中國和西方的文化差異來解釋為什麼中國人和西方人會對AA制持有不同的態度。

  二、中西禮儀文化差異的來源

  (一)思維方式的不同。從思維方式上看,中國人主張「天人合一」的整體思維,主觀聯繫的直覺思維和直觀實用的思維原則,注重直觀、整體、經驗。中國傳統的思維方式,不是通過歸納推理,演繹推導,而是基於事實,憑藉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對客觀事物的本質及其規律性加以識別、理解和進行整體判斷。西方人主張「主客二分」的對立思維模式,分剖精細的邏輯思維和純粹思辨的抽象理性。注重思辨理性分析實證,剖析整體再加以綜合;在西方哲人看來,只有思辨性的東西才是最真實、最完善、最美好的。

  (二)價值觀不同。從價值取向看,西方人注重以自我為中心,重個人、重競爭,因此,不習慣關心他人,幫助他人,不過問他人的事,甚至把主動幫助別人或接受別人的幫助看作是令人難堪的事,以為接受別人的幫助是證明自己無能,而主動幫助別人會被認為是干涉別人私事。他們提倡每個人應表現出自己的個性,越是表現出自我個性,越能體現人生的價值。因此,人與人之間的競爭意識很強,靠競爭來取得自己的利益,實現自己的價值。西方人崇拜個人奮鬥,尤其為個人取得的成就而自豪,從來不掩飾自己的自信心和榮譽感。中國人注重群體、社會、和諧。中國文化不主張炫耀個人榮譽,而提倡謙虛謹慎。中國人的價值觀,強調群體意識、社會意識,個人利益應當服從社會整體利益,只有整個社會得到發展,個人利益才能得到最大利益,推崇一種高尚的、無私奉獻的情操,主動關心別人,給人以關懷是一種美德。

  (三)倫理道德觀不同。從倫理道德上看,西方文化鼓勵個人開拓創新,做一番前人未做過的,傑出超凡的事業;西方人的家庭觀念比較淡漠。子女一旦結婚,經濟上必須獨立,父母不再有義務資助子女。這種做法給青年人提供了最大限度的自由,培養其獨立生活的能力,但親屬關係比較疏遠。在人際關係上,中國傳統的文化則要求人們不偏不倚,走中庸之道,擔心創新危險,總要瞻前顧後,權衡左右,喜好事事而安,維護現狀,保持和諧。對待家庭,喜歡大家團聚,老人幫助照看兒孫,以備養老送終。家庭成員互相依賴,互相幫助,雖然密切了親情關係,但這種生活方式,不利於青年人獨立能力的養成。

  (四)風俗習慣的差異。習俗文化指的是貫穿於日常社會生活和交際活動中由民族的風俗、習慣形成的文化,不同的民族在招呼、稱謂、道謝、恭維、致歉、打電話等方面表現出不同的民族文化和習俗。

  三、結束語

  總之,在中西禮儀差異的比較中,我們既要看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禮儀在操作層面上的差別,也要了解產生差異的真正原因,中西禮儀各有特點,因文化背景而異,無好壞之分,只有不同,可以相互借鑒,但不能一味盲從,只有這樣,才能使中西禮儀文化得到真正的融合。

  (作者單位: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主要參考文獻:

[1]張秋筠.商務禮儀教程.中國商務出版社,2007.11.

[2]何偉祥.公關禮儀.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0.

[3]董桂英.公關禮儀教程.東南大學出版社,2003.7.

美國習俗禮儀:社會習俗

http://cache.baidu.com/c?m=9f65cb4a8c8507ed4fece763104181210e54f722678b83027fa3c215cc735b36163afee83a221206d9d27c1103a45e5c9cf33c6f340722b498ce834ddabd852858c97d722f4292044f934fa0dc3724d651924d99a40e93c9e733e3b9a3d8c82356dd23756df7f39c5b7003bb1be76433f4d7e95f635a&p=9a769a4f8a8c04e908e2977e0d078a&user=baidu&fm=sc&query=%C3%C0%B9%FA%C9%E7%BB%E1%CF%B0%CB%D7&qid=c28222cc0981eef4&p1=6

 

 

推薦閱讀:

【禮儀知識】社交禮儀
身邊的禮儀
鹽計劃裝腔指南|哪些餐桌細節會令人覺得「有教養」?
見面介紹禮儀
周思敏《你的禮儀價值百萬》之社交禮儀

TAG:禮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