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成語故事160篇(三)

             中國成語故事160篇(三)

    談笑自若
  東漢末年,曹操與孫權、劉備為首的孫劉聯軍在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進行了一場大戰,結果曹操被打敗。孫劉聯軍乘勝追擊,一直追到南郡(今湖北省江陵縣)。駐守南郡的魏將曹仁以逸待勞,擊敗了吳軍的先頭部隊。
  孫權手下的大都督周瑜大怒,準備與曹仁一決雌雄。東吳名將甘寧上前勸阻,認為南郡與夷陵(今湖北宜昌市)互為犄角,應該先襲取夷陵,然後再進攻南郡。周瑜接受了他的建議,命他領兵攻取夷陵。甘寧率軍直逼夷陵城下,與魏軍守將曹洪激戰。曹洪敗走,甘寧命令部下迅速奪取夷陵。當時他的兵力很少,只有幾百人;入城後立即招兵,但也不過千人。當天黃昏,駐守南郡的魏將曹仁,派曹純和牛金引兵與曹洪匯合,共聚五千餘人,把夷陵城團團圍住。曹軍架設雲梯攻城,被甘寧守軍擊退。
  第二天,曹軍堆土構築高樓,然後在高樓上向城中射箭。箭如雨下,射死射傷不少甘寧的士兵。城中的將士們都恐懼起來,唯獨主帥甘寧跟平時一樣鎮定,談話笑容非常自然。(原文是:「城中士眾皆懼,唯寧談笑自若。」)他命人收集曹軍射來的數萬枝箭,選派優秀射手,與魏軍對射。由於甘寧率軍沉著頑強地固守夷陵,使得曹軍一直無法攻破。
  後來人們就用「談笑自若」來表示平靜地對待所發生的情況,說說笑笑,不改常態。自若,跟平時一樣。

 

    螳臂當車
  春秋時,魯國有個賢人名叫顏闔,被衛國靈公請去當太子蒯瞶的老師。顏闔聽說蒯瞶仗著父親是一國之君,整天作威作福,蠻不講理。顏闔感到教育這樣一個學生十分困難,不知如何是好。
  顏闔到衛國後,他先去拜訪衛國的大夫蘧(qú)伯玉,請教如何才能教好蒯瞶。蘧伯玉回答說:「顏闔先生,您先來問情況是對的,您想教好太子確實很難辦到啊。」他進一步分析說:「我舉一個例子說吧!螳螂自不量力,自己跑到馬路上來,舉起雙臂來阻擋前進的車輪,結果是可想而知的。儘管它自己確實認為這種舉動是勇敢的,但是確實沒有意義啊。顏闔先生啊,您的心是好的,但您的作為像螳臂當車一樣,您要小心慎重!有些事情不是您一個人能解決的,您還是好自為之吧!」
  後來,人們就用「螳臂當車」作為成語,來比喻沒有正確估計自己的力量,就輕率地去做辦不到的事,結果必然會招致失敗。螳,螳螂;當,抵擋。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西漢時期,有位有名的將領,名叫李廣。他前後跟匈奴進行過七十多次戰鬥,戰功卓著,深受官兵和百姓的愛戴。
  李廣雖然身居高位,統領千軍萬馬,而且是保衛國家的功臣,但他一點兒也不居功自傲。他不僅待人和氣,還能和士兵同甘共苦。每次朝廷給他賞賜,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部下,總是把那些賞賜分給官兵們;行軍打仗時,遇到糧食或水供應不上的情況,他也同士兵們一樣忍飢挨餓;打起仗來,他身先士卒,英勇頑強,只要他一聲令下,大家個個奮勇殺敵,不怕犧牲。這是一位多麼讓人崇敬的大將軍啊!
  後來,當李廣將軍去世的噩耗傳到軍營時,全軍將士無不痛哭流涕,連許多與大將軍平時並不熟悉的百姓也為他悲傷嘆息。在人們心目中,李廣將軍就是他們崇拜的大英雄。
  漢朝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中為李廣立傳時,借諺語「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讚頌李廣為人至誠、不尚虛名的美德。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說,桃子和李子有著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實,雖然它們不會說話,但仍然會吸引人們到樹下賞花嘗果,以至於樹下都踩出了一條條小路來。
  後來,人們就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品德高尚或有實績的人,不待自我吹噓,自然能感動他人。蹊,小路。
  

    外強中乾
  春秋時期,晉國公子夷吾曾經在外過了一段流亡生活。在秦國時,他曾經答應過秦穆公,如果將來能夠回國當上國君,一定割讓五座城池給秦國。
  後來,夷吾真的回到晉國繼承王位當上了國君,這就是晉惠公。可是他並沒有實現自己的諾言。後來秦國發生饑荒,晉惠公也沒有向秦國施以援助。秦穆公為此懷恨在心,便出兵攻打晉國。晉惠公帶領軍隊前往迎戰,不料卻吃了三次敗仗。當秦軍深入晉國時,晉惠公叫人給他的戰車套上鄭國出產的名馬前去打仗。
  大夫慶鄭勸阻說:「自古以來,打仗必須用本國的好馬。因為它土生土長,熟悉道路,聽從主人使喚。現在,您乘外國的馬去迎戰敵人,是不合適的。因為這樣的馬一旦遇到意外,就會因為驚懼而使呼吸和血液循環加快,狂躁不安,從而變得不聽使喚。從外表上看雖然很強壯,可實際上已經十分衰弱了。(原文是:"外強中乾。』)要進不能進,要退不能退,那個時候再後悔,可就晚了啊。」
  可是晉惠公根本聽不進去,仍然一意孤行。戰鬥開始後不久,晉惠公的車馬便開始四處亂跑,結果陷入泥濘之中,進退不得。晉惠公就這樣被秦軍毫不費力地俘虜了。
  後來,人們引用「外強中乾」來表示外表好像很強大,內部卻很空虛和脆弱,多用於貶義。干,枯竭。
  

   亡羊補牢
  戰國時期,楚國有個大臣名叫庄辛。他見朝中有幾個大臣整天圍在楚襄王身邊,與楚襄王一起縱情淫樂,就對楚襄王說:「您那些心愛的臣子,奢侈浪費,如果不果斷地處置他們,必然要遭殃!」襄王聽了,不以為然地說:「我看你是老糊塗了吧,要不然就是存心造謠。」庄辛說:「如果大王您繼續寵信這些奸臣,那麼楚國很快就要滅亡了!」
  由於楚襄王不聽勸告,庄辛便離開楚國到趙國去了。後來楚國果然遭到了秦國的進攻。由於楚國內部空虛,很快就失去了一大片國土。楚王被迫逃到城陽(今河南息縣西北),這時他才想起庄辛的話,連忙派人去把庄辛請來。庄辛回到楚國之後,襄王內疚地對他說:「現在事情已經弄成這個樣子,你看怎麼辦才好呢?」庄辛回答說:「羊跑了才去修補羊圈,也不算遲。(原文是:"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我聽說從前商湯王、周武王只有方圓百里的國土,但是卻建成了強大的國家;夏桀王、商紂王雖佔有整個天下,卻最終亡了國。大王您要牢牢記住這個教訓:重用奸臣,一定會導致災難的!」
  楚襄王聽了庄辛的這番話後,覺得很對,於是馬上封他為陽陵君,不久就收復了大片的土地。
  成語「亡羊補牢」由「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縮略而來,比喻出了差錯或者遭遇失敗之後,要吸取教訓,及時補救,還不算遲。
  

    妄自尊大
  劉秀剛剛建立東漢王朝的時候,全國並未完全統一。各路豪強分別佔據一方,國家仍是四分五裂。這些豪強之中勢力最大的是在成都稱王的公孫述。
  當時,另一個勢力稍弱一點的豪強隗囂派部下馬援前去拜訪公孫述,想找一條政治上的出路。馬援小時候就和公孫述認識,他想這次公孫述一定會熱情地接待他。誰知到了成都之後,公孫述卻不理他,而且竟然以帝王的資格高居殿上,要馬援以臣子之禮拜見,並且沒說上幾句話就退朝回宮,派人把馬援送回賓館去了。馬援覺得心裡很不舒服,回去之後就跟手下人說:「現在各地正在爭奪天下,還不知道誰勝誰敗,公孫述這樣大講排場,怎麼能接納有才幹的人共同建立功業呢?」
  馬援回到隗囂處,對隗囂說;「公孫述就好比井底的青蛙,看不到天下的廣大,自以為了不起,妄自尊大,我們不如到洛去投靠劉秀,到他那裡去尋找出路。」
  於是,馬援就去洛陽投靠了劉秀,劉秀非常熱情地接待了他。馬援在劉秀手下做了大將軍,儘力幫助劉秀統一天下。最後,公孫述被劉秀打敗了。
  後來,人們引用「妄自尊大」來形容人狂妄地誇大自己,以為自己了不起,輕視別人。妄,過分地;尊,高貴。
  

   望洋興嘆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黃河裡有一位河神,人們叫他河伯。河伯站在黃河岸上,望著滾滾的河水由西而來,又奔騰跳躍向東流去,興奮地說:「黃河真大呀,世上沒有哪條河能和它相比。我就是最大的水神啊!」有人告訴他:「你的話不對,在黃河的東面有個地方叫北海,那才真叫大呢。」河伯說:「我不信,北海再大,能大得過黃河嗎?」那人說:「別說一條黃河,就是幾條黃河的水流進北海,也裝不滿它。」河伯固執地說:「我沒見過北海,我不信。」那人無可奈何,告訴他:「有機會你去看看北海,就明白我的話了。」
  秋天到了,連日的暴雨使大量溪水都彙集到黃河裡,黃河的水面頓時闊大起來,隔河望去,連對岸的牛馬都分辨不出來了,十分壯觀。這一下,河伯更得意了,以為天下最壯觀的景色都在自己這裡。他在自得之餘,想起了有人跟他提起的北海,於是決定去那裡看看。
  河伯順流東下,到了北海。河伯向東望去,見海水茫茫無際,大驚失色,不禁「望洋向若而嘆」(若,海神):「俗話說:"道理懂得多一點的人,便以為自己比誰都強。』說的就是我啊!我如果不到你這裡來看一看,那就糟糕了,我將永遠被那些有學問、有見識的人譏笑。」
  後來,人們就用「望洋興嘆」來比喻自己能力不夠而感到慚愧甚至無可奈何。
  

   危在旦夕
  太史慈是三國時期吳國的著名將領,他年輕的時候就武藝高強,很有心計,遠近聞名。當時大名士北海相孔融聽說了太史慈這個年輕人,對他非常欣賞,認定他是難得的奇才,很想與他結交,於是便多次派人去看望他的母親,並向他的母親贈送了豐厚的禮物。這讓太史慈的母親非常感動。
  當時還是東漢末年,黃巾起義風起雲湧,孔融為防侵擾,出兵屯駐都昌這個地方,結果被黃巾軍管亥包圍,情勢十分危急。正好太史慈由遼東回家,母親便命他去救助孔融。她說:「你和孔融並不認識,但是他在你走後,派人非常周到地照顧我的生活。今天他被敵軍圍困,你應該趕緊去救他啊!」
  太史慈趕到都昌城下,趁夜間找機會進入城內,拜見孔融。孔融便派太史慈去找劉備搬救兵。太史慈來到平原,對劉備說:「我與孔融非親非故,但都是講道德仁義的人。今管亥暴亂,孔融被圍,危在旦夕。您有仁義之名,能救人之急。因此孔融讓我冒著生命危險突出重圍向您求救。」劉備聞言,恭敬地回答:「孔融知道這人世間有我劉備這個人嗎?太看得起我了。」劉備於是立即調遣精兵三千跟隨太史慈馳救都昌,黃巾軍聽說有救兵前來,便四散而去。
  成語「危在旦夕」本意是指危險就在早晚之間;後來人們常用它來形容危險就在眼前,情況十分緊急。旦夕,早晨到晚上。
 

    唯命是從
  春秋時期,南方的楚國逐步強盛起來,到楚莊王在位時,就開始圖謀中原,取代周王朝的統治。有一次,楚莊王率軍到達周朝都城洛邑(今河南洛陽)郊外,在此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向周天子炫耀楚國的武力,並向周朝大夫王孫滿詢問九鼎的輕重,遭到了王孫滿一頓奚落。九鼎是傳國寶器,代表著中央政權的權威。楚莊王問鼎,表示想要以楚代周。
  到楚靈王時,仍然企圖取代周朝。有一次,楚靈王外出打獵,夜宿在外,又想起了九鼎的事。他對晚上來求見的右尹子革說:「過去我們祖上和齊、衛、晉、魯四國共同服侍周康王,四國都被賜予寶器,唯獨我們楚國沒有。現在我想派人去周天子那裡,請求把鼎作為對我們楚國的賞賜,你說周天子願意給我們嗎?」
  右尹子革回答道:「當然會給您啊!當年我們的先王跋山涉水去侍奉周天子,只能用桃木弓、棗木箭來進貢。齊、衛、晉、魯四國的諸侯王都與周天子有點親戚關係,所以楚國因此沒有得到賞賜而他們有。現在的情況是周朝和四國都順服侍奉您了,不管什麼事情,都會唯命是從,難道周天子還會愛惜這鼎嗎?」其實右尹子革這是討好楚靈王,九鼎最終也沒有落到楚國手裡。
  後來,人們引用「唯命是從」作為成語,指只要是命令都無條件地絕對服從。唯,只;從,服從。
  

   尾大不掉
  春秋時期,楚靈王把軍隊的指揮權交給了他的弟弟公子棄疾。公子棄疾南征北戰,建立了不少的軍功。為了表彰棄疾建立的功勛,楚靈王把蔡國的大部分土地賜給他,並且封他為蔡公。但是過了不久,楚靈王又感到不太放心,特地派人把大夫申無宇請進宮來請教。
  楚靈王問申無宇說:「我把棄疾封為蔡公,你怎麼看?」申無宇說:「國君是不應當把親近的人封在外面的,因為日子一久,他的力量大大發展,就會威脅國家。俗話說:樹枝大了一定會折斷,尾巴大了就不能搖動,這個道理,您一定是知道的。(原文是:"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申無宇走後,靈王又仔細地想了一下。他認為公子棄疾是自己最寵信的弟弟,一向很忠順;又屢次為國家建立了功勛,受到特殊的封賞,肯定不會背叛自己,因此,就沒有接受申無宇的意見。沒過幾年,棄疾勢力越來越大,果然起兵反叛了楚靈王,楚靈王沒有辦法,只好上吊自殺了。公子棄疾當上了國君,這就是後來的楚平王。
  後來,人們就總結出「尾大不掉」作為成語,用來比喻部下勢力非常強大,不聽從上級的調動和指揮。現在多用來比喻機構龐大,指揮不靈。掉,搖動。

 

    為虎作倀
  從前,在某一個地方的山洞裡,住著一隻兇猛無比的老虎。有一天,它因為沒有食物充饑,覺得非常難受。於是,它走出山洞,到附近的山野里去獵取食物。
  正在這時候,老虎看到山腰的不遠處有一個人正蹣跚地走來,便猛撲過去,把那個人咬死,把他的肉吃光。但是老虎還不滿足,它抓住那個人的鬼魂不放,非讓他再找一個人供它享用不可,不然,它就不讓那人的鬼魂獲得自由。鬼魂居然同意了,他就給老虎當嚮導,漫山遍野地去找人。終於遇到第二個人了,那個鬼魂為了自己早日得到解脫,竟然幫助老虎行兇。他先過去迷惑新遇到的人,然後把那人的帶子解開,衣服脫掉,好讓老虎吃起來更方便。
  本來,這個人是被老虎害死的,可是他變成鬼以後卻心甘情願地為老虎做幫凶,古時候人們就把這種幫著老虎吃人的鬼魂叫做「倀」。
  這本來是一個傳說,後來,人們根據這一傳說總結出了「為虎作倀」這個成語,指幫助老虎害人的倀鬼;現在多用它來形容那些幫助壞人傷天害理的人。
  

    無可奈何
  西漢時期,統治者橫徵暴斂,百姓怨聲載道,苦不堪言。他們紛紛舉行起義,自立旗號,攻打城池,奪取糧倉,釋放死囚,殺官員,在鄉里搶劫富豪,救濟貧民,響應者不計其數。
  起義震驚了皇帝,他急忙派重兵前去鎮壓。然而,起義的隊伍卻越戰越勇,有不可阻擋之勢。皇帝只得調集了更多的軍隊,執行殘酷的殺戮政策,一下子殺了一萬多人,還殺了給起義軍運送糧食的幾千人,這樣才捕獲了一些起義軍首領。但是那些被打散的起義者和沒被殺死的人,又重新聚集起來,他們往往成幫結夥地襲擊官軍,鬧得聲勢很大,統治者心中既恨又怕,但又對起義軍無可奈何。
  於是朝廷又發布命令,規定:對於起義軍沒有發覺或者已經發覺而沒有捕獲的,凡年俸祿在二千石以下的主要責任官吏,一律處死。打這以後,小官吏怕殺頭,雖有農民起義者也不敢揭發,怕揭發了抓不住人,自己犯法並牽連郡太守,而郡太守也不願意他們揭發,所以,起義軍隊伍越來越壯大,嚴重動搖了西漢王朝的統治。
  在這個故事中,「無可奈何」用來形容統治者對起義恨之入骨,想要消滅他們,卻毫無辦法。
  後來人們用「無可奈何」表示沒有任何辦法,或無辦法可想。

 

   吳牛喘月
  西晉初年,朝中有位大臣名叫滿奮。他身材高大魁梧,看上去體格似乎很健壯,但事實並非如此。他生來體弱,尤其怕冷。每當冬天來臨,京城洛陽北風呼嘯,雪花紛飛時,他就整天待在家裡。在這些寒冷的日子裡,他住的房屋不但門窗關得嚴嚴實實,而且還要掛上厚厚的簾幕。有時呼嘯的風聲傳入他的耳中,他都會感到冷氣入骨,坐立不安。
  有一天,晉武帝想要跟滿奮談論一下朝政,便派人把滿奮叫到宮中。晉武帝在偏殿接見了滿奮,讓他在面向北邊窗子的位置坐下來。雖然窗子上有琉璃可以擋風,但是畢竟琉璃是透明的,他總覺得和沒有一樣,仍然感到北風凜冽,寒氣逼人。滿奮是和晉武帝坐在一起,雖然感到寒冷,也不敢把自己的苦處說出來。晉武帝見他表情難受,知道他可能是怕風的緣故,就笑著問道:「你為什麼這樣怕風啊?」滿奮彎下身子回答:「吳地的水牛怕熱,所以見到月亮就以為是太陽,便喘起氣來。臣一向怕冷,見了寒風,就像吳牛喘月一樣,會冷得發抖。」晉武帝聽了哈哈大笑。
  我國古代江淮一帶屬於吳地,這裡的水牛被稱為吳牛。水牛怕熱,喜歡泡在水裡。到了晚上,水牛看見月亮,誤以為是太陽,便嚇得大喘起來。
  後來,人們把「吳牛喘月」作為成語,比喻因為疑心而感到害怕。

 

    先發制人
  秦始皇是我國的第一個皇帝,可他只當了十二年的皇帝就死了,把皇位傳給了二兒子胡亥,也就是秦二世。秦二世當了皇帝,和他的老爹一樣橫徵暴斂,老百姓的生活很困難。大家再也活不下去了,公元前209年,陳勝和吳廣率先在大澤鄉造反,天下群雄紛紛響應。
  項梁他們家在戰國時世代擔任楚國的將軍,他和他的侄子項羽都是有雄心的人,也想爭奪天下。起兵前,他找來了素有賢德之名的會稽代理太守殷通,說:「陳勝他們在長江以西都造反了,現在是上天要滅秦的時候了。我覺得,先下手的話可以迅速地制服敵人,要是下手晚了,只能等著被敵人制服了。(原文是:"先發制人,後發制於人。』)」殷通是個讀書人,哪知其中的深淺,當場讚歎道:「聽說您出身楚國的將軍世家,起兵的事兒就一切聽您做主了。」項梁讓殷通找來了項羽,項羽佩戴著寶劍進了屋,殷通連忙起身相迎,結果被項羽一劍割下了腦袋,一命嗚呼了。可憐的太守成了「先發制人」這個謀略的最早犧牲品。然後,項梁和項羽收服了殷通的軍隊,從此東征西戰,爭奪天下。
  「先發制人」這個成語就是從這個故事中得來的,現在人們用來表示遇事時要先於對方採取行動以獲取主動。發,開始行動;制,控制,制服。

 

    先入為主
  漢哀帝的時候,宮裡有一個寵臣,名字叫息夫躬,他為爭取更大的權勢,極力想除掉和他關係緊張的大司馬董賢。他想出了一個毒計。
  那時匈奴每年都要到漢朝進貢。可是息夫躬派人對匈奴說:「皇帝的事務十分繁忙,你們就不用來朝見了。」匈奴單于聽了,覺得息夫躬是漢哀帝身邊的近臣,說的話應該可信,也就樂得清閑,沒有來朝見。這時,息夫躬又對漢哀帝說:「匈奴今年竟敢不來進貢,如果您不出兵征討他們的話,那四方小國就會群起效仿,後果會很嚴重啊。」
  漢哀帝趕快召集眾大臣,商討出兵征討匈奴的事。朝中的丞相王嘉對息夫躬這種恃寵亂政的行為極為憤怒,他很乾脆地對漢哀帝說:「現在並沒有確實的證據可以證明匈奴人要造反,陛下不可輕信。」接著他又說道,「希望陛下能吸取古代君主的經驗教訓,反覆參考各方意見,而不要先聽到誰的意見,就以誰的意見為主。」(原文是:「唯陛下觀覽古今,反覆參考,無以先入之語為主。」)朝中以董賢為首的大臣們也紛紛表示同意王嘉的意見,漢哀帝也就接受了,不再提出兵的事。沒多久,息夫躬的陰謀大白於天下,漢哀帝大怒,把他關進監獄,後來他就死在獄中。
  「先入為主」指先聽進去的話或先獲得的印象往往在頭腦中佔有主導地位,以後再遇到不同的意見時,就不容易接受。
  

   先聲奪人
  這個故事發生在春秋時的宋國。宋國的司馬華費遂有三個兒子,分別叫華驅、華多僚和華登。人說多子多福,可惜華費遂這仨兒子,凈給他添亂了,因為他的三個兒子一向不團結。其中華多僚最愛挑事兒,偏偏宋國的國君元公最信任他,華多僚就使勁在元公跟前說自己兩個兄弟的壞話。先是華登被迫逃亡到外地,後來華驅也被驅逐。華驅實在咽不下這口氣,就跟自己的侍從一起殺了華多僚,又劫持了自己的父親華費遂,召集逃亡的人一起反叛宋國。
  這下宋元公害怕了,他請來了齊國的烏枝鳴來幫忙守衛城池。這年冬天,在外逃亡的華登也帶了一支部隊來和華驅匯合,兄弟倆打算好好出一口惡氣。
  面對兩兄弟的大軍,烏枝鳴有些心怯了。這時,廚邑大夫濮獻計說:「兵書上說:"要事先取勝,就要首先奪取敵人的心志;要事後取勝,就必須等待敵人士氣衰竭。』(原文是:"先人有奪人之心,後人有待其衰。』)何不趁著他們疲勞和沒有安定的時機來進攻呢?如果等到敵人軍心安定,我們可後悔也來不及了。」烏枝鳴聽從了。結果這次交戰果然取勝。後來,華登戰死,華驅被赦免了造反之罪,逃到楚國去了。
  「先聲奪人」這則成語就是由「先人有奪人之心」轉化而來的,表示在行動前先造成聲勢,以破壞敵人的士氣。先,搶先。
 

    相見恨晚
  西漢時,原來齊國臨淄這個地方有個人,名叫主父偃。他早年曾學習縱橫術,後為縱橫術沒什麼用處了,便開始學習《周易》、《春秋》等儒家學說。大概因為半路出家,修養不夠,所以受到當地儒生的排斥。
  漢武帝初年,主父偃聽說大將軍衛青愛惜人才,就長途跋涉,來到長安,拜見衛青將軍。衛青很賞識主父偃的才華,多次向漢武帝舉薦,可是漢武帝沒有理睬。
  時間一久,主父偃所帶的資財幾乎要花光了,大家都開始討厭他。遠道而來,求官不成,生計都成了問題,這可如何是好?主父偃心想:求人舉薦不成,那就直接上書皇帝,沒準兒會有意外驚喜。
  當時,北方匈奴經常侵擾漢朝邊境,讓漢武帝十分頭疼。於是,主父偃直接上書漢武帝,就匈奴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他抓住要害,切中時弊,力主漢武帝討伐匈奴。與他同時上書的還有徐樂、嚴安二人。漢武帝看了主父偃的文章,極為欣賞,很快就召見了他們三人,並說:「公等皆安在?何相見之晚也!」意思是說,你們這幾個人原來都在哪裡來著?真是相見恨晚呀!於是,漢武帝拜他們三個人做了郎中。
  成語「相見恨晚」由「何相見之晚也」演變而來,形容新結交的朋友十分要好,以彼此認識太晚為憾事。

 

   響遏行雲
  戰國時候,秦國有個名叫薛譚的年輕人,他的嗓音不錯,也非常熱愛音樂。於是,他四處拜師,立志要成為一名出色的歌唱家。後來,他拜秦國著名的歌手秦青為師,經過一段刻苦的學習,他歌唱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薛譚覺得自己已經學得差不多了,可以出徒了,他就對秦青說:「老師,這些日子給你添麻煩了,現在我學得也不錯了,我打算明天就回家去。」秦青心裡有些失望,不動聲色地說:「好吧,明天我給你送行。」
  第二天,秦青在郊外擺酒為薛譚送行。告別的時候,秦青打著拍子,唱了一支略帶悲傷的歌曲。高亢的歌聲,震動了樹木,飄向空中,彷彿天空中飄動的白雲也被這歌聲阻擋住停止不動了。(原文是:「撫節悲歌,聲震林木,響遏行雲。」)聽了老師精彩的演唱,薛譚才意識到自己的盲目自滿是多麼愚蠢,他十分慚愧地說:「老師,我原來以為自己的水平和你差不多了,現在才知道差得太遠。請老師原諒我吧,我想繼續跟著你學習。」秦青聽了很高興,又重新收他做了學生。從這以後,薛譚一直非常虛心地跟隨老師學習,再也不敢說已經學成的話了。
  成語「響遏行雲」是說聲音高入雲霄,把飄浮的雲彩也止住了,形容歌聲嘹亮。響,音響,這裡指歌聲;遏,阻止。

 

   小時了了
  孔融生活在東漢末年,是孔子的二十世孫,在他四歲時就懂得把大的梨子讓給哥哥吃,成就了「孔融讓梨」的佳話。
  十歲時,他跟隨父親來到了京城洛陽。當時的河南太守李元禮享有很高的聲譽,除了當世名流或至親世交,一般的來訪者他都不接待。孔融聽到這一情況,決定去拜訪李元禮。他來到李元禮的家門口,對看門人說:「請你進去通報一下,我是太守的親戚。」守門人聽說是太守的親戚,只好進去稟報。等到見了面,李元禮就問他說:「你說咱們是親戚,可我以前並不認識你,你說咱們是什麼親戚?」孔融回答道:「我姓孔名融,是孔子的後代。從前我的祖先孔子曾向您的祖先老子(李耳)請教過禮節問題,他們交情很深,因此,我和您也是世交呀!」
  當時有很多賓客在座,大家對小孔融的這一番機靈話很驚奇,紛紛讚賞。客人中有一個叫陳煒的人,卻不以為然,隨口說道:「小時了(liǎo)了(聰明的意思),大未必佳。」機敏的孔融立即道:「想來您小時候一定是很"了了』的了。」陳煒讓孔融的一句話給噎住了,他如果承認自己小時候聰明,就說明自己現在沒什麼出息;如果想說自己現在過得還不錯,就要承認自己小時候比較笨。
  後來,人們就用「小時了了」來稱讚兒童聰明伶俐,才華出眾。

 

    心腹之患
  春秋時期,越國和吳國是鄰國,越國趁著吳國忙於進攻楚國而經常出兵去襲擊吳國的邊境。吳國被惹煩了,就出兵討伐越國,不料卻吃了敗仗,吳王闔閭也因為受傷而死去。他的兒子夫差繼承吳王之位後,為報父仇,勵精圖治,後來大敗越國,並乘勝攻入了越國的都城。越王勾踐率領著僅存的五千殘兵敗將退到了會稽,並派人向吳國求和。
  吳國的大臣伍子胥對夫差說:「越王勾踐為人能含辛茹苦,今天要是大王不一舉殲滅他,將來一定會後悔。」可是吳王夫差因為這次的大勝而驕傲自滿,根本聽不進伍子胥的勸諫,下令准許越國議和。吳王大勝越國以後,夫差自以為從此可無後顧之憂了,於是一心想到中原和晉國、齊國等國家比試比試,分個高下。而這時的越王勾踐時刻不忘喪國之恥,卧薪嘗膽,越國的國力漸漸恢復起來。伍子胥又規勸夫差說:「勾踐一餐沒有兩味葷菜,哀悼死去的,慰問有病的,將打算有所作為。這個人不死,一定是吳國的禍患。現在吳國有越國在身邊,就像得了心腹疾病。(原文是:"越在我,心腹之疾也。』)大王不先剷除越國,卻一心致力攻打齊國,不是很荒謬嗎?」可吳王還是不聽伍子胥的規勸。由於他連年用兵,結果國力空虛,終於在公元前 473年被越國消滅了。
  成語「心腹之患」由「心腹之疾」演變而來,比喻隱藏在內部的嚴重禍害。
  

    行將就木
  重耳是春秋時晉獻公的大兒子,因為晉獻公寵愛妃子驪姬,驪姬想把自己生的兒子奚齊立為太子,於是她接二連三地設下陰謀,陷害太子申生和公子重耳、夷吾。後來申生被逼死,重耳和夷吾先後逃奔出國。
  重耳帶著許多忠心的臣子一起流亡外國。他們先逃到晉國北方的狄國,在那裡住下來。狄國人攻打一個少數民族部落的時候,俘獲了這個部落的兩個姑娘叔隗和季隗,把她倆送給重耳。重耳娶了叫季隗的姑娘,生了伯鰷(tiáo)和叔劉兩個孩子。就這樣,他在狄國生活了十二年。
  這期間晉獻公死了,太子奚齊也被大臣里克所殺。在外逃亡的夷吾繼任為國君,即晉惠公。晉惠公一上任,他最害怕的事情就是重耳回來奪他的君位,於是他派人去狄國刺殺重耳。無奈,重耳又要繼續逃亡了。臨行時,重耳向季隗告別道:「你等我二十五年,那時我如果還不回來,你就改嫁吧!」季隗流著眼淚答道:「我今年已二十五歲了,再過二十五年,就是五十歲了,已經行將就木了,還嫁什麼人,請容許我始終等您吧。」重耳依依不捨地告別了妻子。後來,他終於又回到晉國,並成為了一代霸主——晉文公。
  「行將就木」是指人壽命已經不長,快要進棺材了。行將,將要;木,指棺材。
 

    胸有成竹
  北宋有個大畫家叫文與可,他首創了畫竹葉時以深墨為面,淡墨為背的寫意墨竹,開創了墨竹畫派,對後世的畫壇影響深遠。
  文與可畫竹可是下了一番苦功的。為了畫好竹子,他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後種上各種各樣的竹子,無論春夏秋冬、陰晴風雨,他經常去竹林觀察竹子,記錄竹子在不同季節的生長情況,一有靈感就鋪紙研墨,把竹子的印象畫在紙上。時間一天天過去,竹子在不同季節、不同天氣、不同時辰的各種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腦海里了,只要凝神提筆,在畫案前一站,平日觀察到的形態各異的竹子就好像在眼前晃動一樣。所以每次畫竹,他都顯得非常從容自信,畫出的竹子,無不栩栩如生。可每當人們誇獎他的時候,他總是謙虛地說:「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畫下來罷了。」
  詩人晁補之對文與可的畫很有研究,他寫過一首詩,其中有兩句:「與可畫竹時,胸中有成竹。」
  現在人們用「胸有成竹」這個成語,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準備,對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著。
 

    休戚相關
  春秋時期,晉厲公執政時,為了防止王族公子互相爭權,製造內亂,就把一部分王族公子派到國外。其中有一個叫姬周的被派到了周朝,為貴州單襄公做家臣。
  單襄公很欣賞姬周,就像對待貴賓一樣地對待他。有人不解地問單襄公:「姬周還只是個孩子,你為什麼這樣器重他呢?」單襄公說:「別看姬周的年紀輕,日後卻必成大器。我注意觀察過他,他站立的時候穩穩噹噹,毫無輕浮的舉動;看書的時候全神貫注,目不斜視;聽人講話的時候恭恭敬敬,很有禮貌;自己說話時總是忘不了忠孝仁義;待人接物時總是十分友善、和睦。他自己雖然身在洛陽,可是一聽說晉國有什麼災難時就憂心忡忡,一聽說到晉國有什麼喜事兒時就非常高興。他的心一直跟晉國緊緊地相連,是因為他不忘本呀。(原文是:"為晉休戚,不背本也。』)所以我覺得,他將來一定大有前途,很有希望回到晉國去做個好國君。」
  不久,晉國國內果然發生了內亂,做了七年國君的晉厲公被大臣殺死了。於是,晉國派人到洛陽來,把姬周接了回去,讓他做了晉國的國君,這就是晉悼公。晉悼公即位後,招賢納士,勵精圖治,使晉國逐漸強大起來。
  成語「休戚相關」由「為晉休戚,不背本也」演變而來,形容彼此關係密切,喜憂相關,命運相連。休,喜慶,歡樂;戚,悲哀,憂愁。
  

    揚揚得意
  晏嬰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齊國的名相。齊靈公、庄公、景公三朝,他都在齊國做官,稱得上是「三朝元老」。據說晏嬰身材矮小,「長不滿六尺」,也就是不足一米五,貌不出眾,但他足智多謀,剛正廉潔,名聞天下。
  晏嬰有一個車夫,他很為自己能替晏子駕車而自豪。一次,他駕著車正好從自己家門前經過,表現得「意氣揚揚,甚自得也」,就是說一副神氣十足的樣子,非常得意。他的妻子從門縫中看到了丈夫的樣子,心中很不高興。這天,當車夫一回家,妻子便沉著臉說:「你今天駕車路過家門口,那副揚揚自得的樣子,簡直令人作嘔。你看人家晏嬰,位居相國,德高望重,雖然他身長只有六尺,但坐在車子里,看上去又穩重,又謙恭。可你呢?雖然身長八尺,可只能當人家的車夫,居然還這麼神氣十足,好像你比晏嬰還了不起似的。」車夫聽了妻子的話後,向妻子認了錯,態度也慢慢變得謙恭有禮起來。晏嬰察覺到了車夫的這種變化,就向他詢問緣由,車夫便把妻子的話老老實實說了一遍。晏嬰很有感觸,他覺得車夫知錯能改,是個可造之才,便提拔他做了官。
  成語「揚揚得意」是指一個人因為自我感覺太良好而志得意滿的樣子。

 

    陽春白雪
  戰國時期的楚國有一個文學家叫宋玉,他也是楚國的大臣,常伴楚襄王游於蘭台之宮。
  有一次,楚襄王聽到人們議論宋玉的行為不好,就把他找來問道:「有些人對你的言行很不滿意,你想想自己的為人有沒有什麼不端正的地方?」
  宋玉是個很善於辭令的人,他給楚襄王講了一個故事:「在咱們楚國國都郢城,來了一個很會唱歌的人。開始,他唱《下里巴人》這樣通俗的歌曲,有幾千人都能隨著他唱;後來,他唱《陽阿薤(xiè)露》 這樣比較文雅的曲子,跟隨他唱的人只有幾百人了;而當他開始唱《陽春白雪》這樣高雅的曲子時,能夠跟著他一起唱的人只有區區幾十個而已!這是為什麼呢?」宋玉看了一眼楚襄王,接著說,「這是因為曲子的格調越高,能夠唱出來的人就越少。那些平庸的人,怎麼能夠理解我宋玉的行為呢?」楚襄王聽了宋玉的話,覺得他說的也有些道理,於是就不再追究他了。
  《陽春》和《白雪》是非常有名的兩首古琴曲,古時的人們常以「陽春白雪」連稱,所以也常被認為是一首古琴曲。在這個故事裡,宋玉委婉地告訴楚王:一個人的品行越高潔,仿效他的人就越少。現在,「陽春白雪」一詞已經成了高雅藝術作品的代名詞。從這個故事中,還產生了一個成語——「下里巴人」,比喻通俗的藝術作品。

 

    要言不煩
  三國時的魏國有個叫管輅(lù)的人,非常精通占卜之術。他有一個好朋友叫何晏,是個玄學家,精通《老子》《莊子》與《周易》,喜談玄理,是魏晉時清談之士的領袖人物。西晉人陳壽在《三國志·管輅傳》里記載了他們之間發生的一個有趣的故事:
  有一次,管輅邀請何晏到家中做客,一起談論《易經》義理,談得非常通透明曉,簡直成了一種高級的精神享受。何晏不由得讚歎說:「談論陰陽之道,恐怕這世上沒有第二個人能比得過你。」
  當時還有個叫鄧颺的人也坐在旁邊,他在這方面顯然還是個未入門的人,他此時還是糊裡糊塗的,就向管輅問道:「人人都說您精通《易經》,但您剛才談論的時候,卻絲毫沒有涉及《易經》的辭義,這是什麼緣故呢?」
  話音未落,管輅便應聲答道:「真正精通《易經》的人,是不隨便談論《易經》的。」
  聽了這機敏又深奧的話,何晏含著笑說:「這等答覆真是太妙了,要言不煩,越是精要的話越不會煩瑣難懂呀。」
  這之後,人們便用「要言不煩」一詞,泛稱說話或寫文章時,言語簡明扼要、不煩瑣。要,重要,精要;煩,煩瑣,麻煩。
  

   一敗塗地
  秦二世元年,陳勝在大澤鄉造反,自立為楚王。漢高祖劉邦當時是沛縣的泗水亭長,他也在芒、陽二縣交界的山澤中拉起了隊伍,慢慢地他威望越來越高,兵力也日益壯大。這讓當地沛縣縣令十分擔憂。他的下屬蕭何和曹參向他獻計,讓他籠絡劉邦,藉助劉邦的力量保住自己的權勢。
  於是,他派人去請劉邦。可是當劉邦領著一百多人來到城下時,沛縣令又怕他不服從自己指揮,下令緊關城門,不讓劉邦進城。城裡百姓可不幹了,他們合謀殺了縣令,並擁戴劉邦當沛縣縣令。劉邦這時反倒謙虛起來,道:「天下方擾,諸侯並起,置將不善,則一敗塗地。」意思是說:現在天下大亂,各地紛紛起兵,假若縣令的人選安排不當,指揮不善,一旦失敗,就會肝腦塗地、無法收拾,請你們另外再選高人吧!
  當然這種推辭只是客氣客氣,後來劉邦做了沛縣的縣令,大家都尊稱他為「沛公」,他經過數年打拚最終建立了大漢王朝,他自己就是漢朝的開國皇帝。
  這個故事出自《史記.高祖本紀》。後來人們用「一敗塗地」用來形容敗得乾淨徹底,以至於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一敗,就是一旦失敗;塗地,這裡是指人們慘死,肝和腦塗撒在地上。
 

   一髮千鈞
  西漢時期有個著名的文學家名叫枚乘,他擅長寫辭賦。一開始,他在吳王劉濞那裡做郎中,沒想到劉濞是個有陰謀的人,他一直策劃著要反叛朝廷。枚乘知道以後,就寫了一封名叫《諫吳王書》的信給劉濞,很嚴厲地勸阻吳王說:「夫以一縷之任,系千鈞之重,上懸無極之高,下垂不測之淵,雖甚愚之人,猶知哀其將絕也。」那意思是說,你要做的事,就像是在一縷頭髮上,繫上千鈞重的東西,上面懸在沒有盡頭的高處,下邊是無底的深淵,這種情形,就是再愚蠢的人也知道是極其危險的。如果是上邊斷了,那是接不上的;如果墜入深淵,也就再不能取上來了。而大王你反叛漢朝,就如這縷頭髮一樣危險啊!
  可惜的是,枚乘的忠告並沒有被劉濞所採納,他只好離開吳國,去梁國做了梁孝王的門客。
  到了漢景帝時,吳王糾合其他六個諸侯國謀反,史稱「七王之亂」,結果很快就被平定了。吳王的野心最終也沒有得逞。
  後來,人們將《諫吳王書》中的「以一縷之任,系千鈞之重」縮略變化為成語「一髮千鈞」或「千鈞一髮」。發,指頭髮;鈞,古代重量單位,一鈞合三十斤,千鈞就是三千斤。把三千斤的重量吊在一縷頭髮上,比喻形勢非常危急或極其危險。
  

   一鼓作氣
  春秋時期,有一次齊國攻打魯國。當時,齊國強大,魯國弱小,魯國的國君魯庄公動員全國的軍隊準備抵抗。魯國有一個精通兵法、很有謀略的人叫曹劌,他自告奮勇,請求跟魯庄公一同參戰。
  魯庄公和曹劌同坐一輛戰車,率領軍隊在魯國的長勺與齊軍作戰。雙方剛擺好了陣勢,魯庄公就要擊鼓進攻。曹劌說:「時機未到,不能進攻。」齊國擊了三次鼓,發了三次進攻的命令,曹劌才對魯庄公說:「好了,現在可以進攻了。」於是,魯軍鼓聲震天,士兵們像潮水一樣沖向齊軍,把他們打得落花流水,抱頭逃命。庄公正想下令追擊,曹劌卻又阻止,並下車細看地面齊軍兵車輪跡,又攀上車前橫木,注意觀察敵軍退走的情形,然後說:「現在可以追擊了!」庄公當即下令追擊。魯軍乘勝前進,把齊軍全部趕出國境。魯庄公問曹劌:「為什麼要等齊軍擊鼓三次以後,你才讓我下令出兵呢?」曹劌答道:「打仗時主要是靠勇氣。第一次擊鼓時,士兵們的鬥志最旺盛;第二次擊鼓的時候,大家的士氣就會有些低落了;到了第三次擊鼓的時候,士兵的勇氣就全消失了。等齊軍的三通鼓擊完,我們才擊鼓衝鋒,這時齊兵的勇氣已經衰竭,而我方的士氣正是最旺盛的時候。因此,一鼓作氣,打敗了齊軍。」
  成語「一鼓作氣」比喻做事要趁大家情緒高漲時,一下子做完。含有鼓勵的意思。鼓,敲戰鼓;作,振作。

 
    一鳴驚人
  這個故事的主角是戰國時齊國的國君——齊威王。這個齊威王呀,當上國君三年了,啥事也不幹,每天只是飲酒作樂。可大臣們誰也不敢去勸,擔心一句話勸不好,腦袋就會搬家。
  這時一個叫淳于髡(kūn) 的大臣站了出來,這個淳于髡是個身高不足四尺的小個子,但是他聰明善辯,曾多次代表齊國出使各國。他發揮自己會說隱語——也就是比喻的特長,找到齊威王說:「大王,為臣有一事不明,想請您指點:齊國有一隻大鳥,棲在王宮的庭院里已經整整三年了。它既不飛又不叫,您可知道這是一隻什麼鳥?」
  淳于髡夠聰明,齊威王也不是傻子,他一聽就明白了淳于髡這是在說他呢。他哈哈一樂,說:「這一隻大鳥嘛,它不飛則已,一飛就會衝到天上去;它不鳴則已,一鳴就會驚動眾人!」淳于髡接過他的話,笑著說:「還是大王英明。如今大臣們正等著大鳥一飛衝天,一鳴驚人呢。」這之後,齊威王勤於政事,懲貪官,除邊患,把齊國治理得好生興旺,連以前侵佔齊國土地的國家,都乖乖地把土地還了回來。齊威王這一「鳴」果然是真「驚人」呀。
  現在人們就用「一鳴驚人」來比喻平時沒有特殊表現,可一干就有驚人的業績。

 

   一目十行
  南朝梁武帝非常愛好文學,他的第三個兒子蕭綱,從小聰明伶俐,四歲開始識字讀書,到六歲時,已經會寫文章了。
  兒子這麼好學,梁武帝當然很高興。有一次,他特地把蕭綱叫來要他做一篇文章,考考他。蕭綱毫不怯場,不慌不忙地提筆就寫。不一會兒,寫成了一篇聲韻和諧、辭藻華麗的駢文。梁武帝一看,不由喜上眉梢:「你這孩子呀,真是我們蕭家的東阿王!」東阿王是三國時文學家曹植的封號,他以才思敏捷著稱。隨著年齡的增長,蕭綱讀的書越來越多,閱讀的能力也越來越強,讀書的速度驚人,能夠「十行俱下」——一次就能讀通十行的內容,而且記憶力超強。
  蕭綱的文才很好,但因為長期住在深官,不知民間的疾苦,所以他的詩,文字輕靡濃艷,被後人稱為「宮體」。
  二十八歲那年,蕭綱被立為太子。公元 549年,蕭綱即位,這就是梁簡文帝。可惜的是,兩年之後,他就被叛軍用毒酒害死了。
  不過,「一目十行」這個成語流傳了下來,被人們用來形容看書的速度很快。

 

    一竅不通
  紂王是商朝最後一個國君,也是一個被老百姓所怨恨的暴君。他整天不理朝政,沉湎於酒色,輕信寵妃妲己的讒言,過著荒淫無恥的生活。
  為了討妲己的歡心,他在宮廷里舉行各種大型宴會,表演各種音樂、舞蹈、遊戲。商紂王還讓人挖了許多大池子,然後用酒灌滿,可以供數千人狂飲不止;他還讓人把熟肉懸掛起來,看上去像樹林一樣,人們可隨便伸手摘取食用,這就是著名的「酒池肉林」。
  紂王有一個叔父叫比干,是一位忠心的良臣。當時,許多大臣因為勸說紂王被處以刑罰,誰也不敢再去進諫了。可是比干說:「做大臣的,如果不能冒死勸諫國君,那還算什麼忠臣!」他多次苦口婆心勸諫紂王改邪歸正,要多為百姓做好事。紂王惱羞成怒,對比干說:「你不是想當聖人嗎?我早就聽說聖人的心有七個孔眼,我要把你殺了,取出心來看看你的心上有幾個眼!」紂王果真剖開了比乾的胸膛,並挖出了他的心。孔子說起這件事,感嘆道:「紂王七竅不通,如果通了一竅,那麼比干就不會被殺害了!」
  在古文中,「竅」指通氣的窟窿,古人把兩眼、兩個鼻孔、兩隻耳朵和嘴合稱為七竅。現在「竅」比喻事情的關鍵、訣竅。
  成語「一竅不通」比喻對事物不理解,一點兒也不懂。
 
   一丘之貉
  漢宣帝時有一個名人叫楊惲,大將霍光的子孫謀反,是楊惲第一個向宣帝打的小報告,事後他被封為平通侯。當時的漢朝,朝廷上賄賂之風盛行,楊惲上任後,便把這些弊病全部革除,滿朝官員都稱讚他的廉潔。此時的他,可以說是少年得志,便不免有些驕傲自滿、目中無人,結果得罪了太僕戴長樂。
  有一次,楊惲聽人說匈奴的單于被殺了,便打開了話匣子:「這種不明是非的君王,忠臣提的治國策略不用,卻聽信小人的讒言,結果自己也跟著送了命。就像秦朝時一樣,殺忠臣,親小人,以致國家都被人給滅了。唉,從古到今的君王都喜歡聽信小人的讒言,就像同一個山丘里出產的貉,沒有什麼兩樣。」這話傳到戴長樂的耳朵里,他連忙向漢宣帝報告,宣帝聽到楊惲把自己和那些亡國之君比作「一丘之貉」,感到非常震怒,下令革去了楊惲的官職。這真是禍從口出呀。
  這一故事出自東漢班固的《漢書·楊惲傳》,原文是「古與今,如一丘之貉。」貉是一種珍貴的毛皮獸。後來,人們就用「一丘之貉」來此喻同類沒有差別。這個成語具有明顯的貶義,比喻都是一樣的壞人,沒有什麼區別。
  

   一衣帶水
  南北朝後期,當時的中國以長江為界分成了兩半,長江以北的叫北周,長江以南的叫陳國。後來,北周的相國楊堅廢掉了年僅八歲的周靜帝,自己當上了皇帝,建立了隋朝。他勵精圖治,國力一天天地壯大。可陳國的陳後主呢,沉湎酒色,不理政事,對老百姓橫徵暴斂,牢獄裡都住滿了抓來的犯人。面對江北虎視眈眈的隋朝,陳後主卻並不慌張,因為他覺得自己手裡有一張王牌,那就是長江。浩浩長江可說是個天險,易守難攻,他堅信隋軍打不過來。
  可他實在低估了隋文帝楊堅的雄心和謀略。隋文帝早就有心攻打陳國了,他對僕射(yè)高穎嘆息道:「我身為百姓的父母,卻眼睜睜地看著江南的百姓在受苦,我哪裡能因為隔了一條衣帶那麼寬的長江就不去拯救他們呢?」
  經過七年的精心準備,公元 588年,隋文帝楊堅派了五十萬大軍,命兒子楊廣做統帥滅掉了陳國,東晉以來將近三百年的南北對立局面結束,國家重新得到了統一。
  現在,人們用「一衣帶水」比喻兩地之間雖有江海阻隔,但在想交往的人心裡,水面只像一條衣帶那樣窄。形容一水相隔,來往方便。這個成語現在多用於褒義。

 

   義無反顧
  西漢的時候有一位辭賦家,叫司馬相如。他自幼好學,會擊劍,會撫琴,但他最擅長的還是寫詩寫賦,他寫的《子虛賦》、《上林賦》等都在當時流傳一時,是一個滿腹詩書的風流才子。因此漢武帝很賞識他,把他留在自己的身邊做官。
  公元前130年,漢武帝派大臣唐蒙去修治「西南夷道」。
  因為唐蒙徵用大量民工,又殺了當地部落的首領,引起了當地巴蜀人民的不安,以至於發生了騷亂。漢武帝接到這個消息後,決定讓司馬相如去責備唐蒙,並讓他寫一篇文告,以安撫當地的百姓。
  於是,司馬相如寫下了《諭巴蜀檄》。在這篇文告里,他說明調集民工、士兵修築道路是應該的,但是驚擾了當地父老鄉親並不是陛下的本意。有人不曉得國家的法令制度,驚恐逃亡是不對的。士兵作戰的時候,應該迎著刀劍而上,寧可戰死也不能轉過腳跟逃跑。你們也應該從長計議,急國家之難。經過深入的溝通,雙方最終化解了矛盾,民心迅速地安定下來,修路工程又順利地進行了。漢武帝非常高興,提拔司馬相如做了中郎將。
  後來人們就用「義無反顧」這一成語來形容幹事情時,從道義出發,為了正義的目的而勇往直前,不能猶豫。義,道義;反顧,向後看。
  

   庸人自擾
  唐睿宗時,有個叫陸象先的人。他為人寬容,才學很高,辦事幹練,素有威名。有一年,陸象先出任益州劍南道按察使。到任後,對百姓十分寬厚仁慈。即使對於犯罪的人,也不輕易動刑,而是講道理以德服人。他的助手司馬韋勸他說:「你應該用嚴厲的刑罰建立自己的威望。不然,這裡的百姓就會輕慢你,就沒有人怕你了!」陸象先聽了,搖搖頭說:「老百姓的事情在於道德教化和治理,只要社會安定,百姓安居樂業,他們便會服從你,誰說只有用嚴刑才能樹立自己的威望呢?」又有一次,一個小吏犯了錯,陸象先只是批評了他一頓,勸他以後不要重犯。而一個屬下認為處理太輕,應該用棍子重重責打那個小吏一頓。陸象先嚴肅地對他說:「人情都是相通的。我責備了他,他難道會不理解我的話嗎?他是你的手下,他犯了罪你也有責任,如果一定要用刑的話,是不是應該先從你開始呀?」這麼一來,那個屬下不敢說話了,滿臉羞慚地退了下去。
  陸象先曾多次說:「天下本自無事,只是庸人擾之,始為繁耳。」意思是說,天下本來沒有什麼難事,只是由於一些平庸無能之輩不會處理,結果才把事情弄複雜、搞麻煩了。
  後來人們就用「庸人自擾」泛指本來沒有問題而自己瞎著急或自找麻煩。

 

    遊刃有餘
  戰國時期,魏國有一個著名的廚師叫庖丁。一天,魏惠王來看他宰牛,只見庖丁手起刀落,毫不費力地把牛的骨頭和肉分解開來,全身的動作和刀的聲響,就像音樂一樣有節奏。
  魏惠王十分佩服地問道:「你的技術這樣高超,是因為刀子磨得很快吧?」
  庖丁笑笑說:「一般宰牛人用的刀子,一個月就得換一把,因為他們的刀刃經常碰到骨頭。一個宰牛能手可以一年換一把刀,因為他們只用刀來割肉。可是我這把刀,已經用了十九年,解剖了幾千頭牛了,還像新刀一樣鋒利。為什麼呢?刀刃是非常薄的,而肉和骨頭中間有一條縫,我用極薄的刀鋒插入牛骨的間隙,自然顯得寬綽而遊刃有餘了,肉就會一塊塊地落下來。不過,碰到複雜的結構時,我也總是認認真真,一點兒也不敢馬虎,動作很慢,下刀很輕,小心翼翼,直到完成全部的工作。」
  魏惠王聽罷,點點頭讚賞地說:「說得好,從你這裡我學到了很多有益的東西。」
  「遊刃有餘」原本是說刀刃在骨縫之間移動,還綽綽有餘,用以形容庖丁技術的高超。後來人們用這個成語比喻辦事很有把握,非常熟練,解決困難輕鬆利落。
  

   有恃無恐
  春秋時,魯國遭到了嚴重的災荒,齊孝公覺得擴張自己實力的機會到了,就率領著大軍去討伐魯國。魯僖公聽說敵軍壓境,知道自己的實力無法和齊軍對抗,便派大夫展喜為使者出使齊軍。展喜日夜兼程在齊魯邊界上截住了齊孝公。
  展喜是個很善於辭令的人,他先是很恭敬地對齊孝公說:「我們國君聽說大王親自到我國,特地派我前來慰勞貴軍。」齊孝公傲慢地問:「你們魯國人害怕了嗎?」展喜回答說:「沒有見識的人可能有些害怕,但我們大王卻一點兒也不害怕。」齊孝公不相信:「你們魯國國庫空虛,地里連青草也看不到,你們憑什麼不怕呢?(原文是:"何恃而不恐?』)」展喜不慌不忙地答道:「我們依仗的是周成王的遺命。當初,我們魯國的祖先周公和齊國的祖先姜太公,忠心耿耿、同心協力地輔助成王,終於把天下治理得安定興旺。成王對他倆十分感激,讓他倆立下盟誓,子子孫孫都要世代友好,不互相侵害,這在史書上都是有記載的。我們正是依仗著這一點,才不害怕。(原文是:"恃此以不恐。』)」齊孝公聽了,自覺理虧,無言以對,只好打消了討伐的念頭,又率領著大軍回去了。一場大戰就這樣被展喜的幾句話給化解了。
  成語「有恃無恐」就是從這個故事中提煉出來的。意思是因為有所倚仗,所以無所畏懼。恃,倚仗,依靠;恐,恐懼,害怕。

 

   有志者事竟成
  東漢光武帝劉秀即位不久,住在齊地(在今山東省淄博市一帶)的東萊太守張步等地方豪強紛紛割地擁兵,自立為王。他們互相聯盟,不斷發展各自的勢力,對東漢的政權造成嚴重威脅。
  建威大將軍耿弇(yǎn) 提出來要去攻打張步,光武帝沒有同意。光武帝認為自己的實力畢竟有限,而對方兵強馬壯,不能輕舉妄動。過了三年,在耿弇的建議下,劉秀終於下定決心討伐張步。以劇縣(在今山東省昌樂縣西)為都城的張步,將防線部署在歷下(今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祝阿(今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東北)一帶,並在泰山至鍾城(今山東省禹城縣東南)一線紮下了數十個營地,準備迎擊耿弇。
  在戰鬥中,耿弇大腿被流箭射中,血流如注,可是他毫不退縮,拔出佩刀砍斷箭桿,又投入到戰鬥中,大敗張步,從此張步的勢力便一蹶不振了。
  光武帝來到前線慰勞全軍將士,他特地把群臣將士召集到一起,誇獎耿弇說:「過去韓信破歷下,現在耿將軍攻祝阿,功勞相當。從前將軍就曾建議平定張步,當時寡人擔心難以成功,如今才知道,有志者事竟成啊!」
  成語「有志者事竟成」表示,只要有志氣下決心做某事,就一定會克服困難取得最後的成功。竟,終於,最終。
  

    愚公移山
  在《列子·湯問》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傳說很久以前,在冀州以南、河陽以北有兩座大山,一座是太行山,一座是王屋山,山勢雄偉,方圓七百餘里。在山的北面,住著一個叫愚公的老漢,頭髮鬍鬚都已經白了。他家的大門,正好面對著這兩座大山,出門辦事每次都要繞好遠的路才行,非常不方便。愚公很是煩惱,他下決心要帶領著全家老小,把這兩座大山挖掉。於是他們就一起干開了,挖下的泥土石塊,他們就運到渤海邊上去扔掉,他們幹得非常投入,一年四季很少回家休息。在黃河邊上住著一個老漢,因為他很精明,大家稱呼他智叟。智叟勸愚公說:「你這個人可真傻,這麼大歲數了,還能活幾天?怎麼可能搬動這麼大的兩座山呢?」愚公卻說:「我看你呀,比我還傻呢。不錯,我是老了,活不了幾年了,可我死了還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孫子又會生兒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可這兩座山卻不會增高了,我們總有一天會把它挖平的!」
  後來,愚公挖山的事讓上天知道了,他被愚公的頑強精神所感動,派了大力神下凡,把兩座山背走了。從此以後,冀州和漢水的南面,就再也沒有高山阻擋了。
  現在常用「愚公移山」來比喻做事有頑強的毅力,不怕困難,堅持到底。移,移動。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春秋時期,晉獻公在位時,最寵信一個叫驪姬的妃子。當時,晉獻公已經立了申生為太子,準備讓他繼位。可驪姬想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當國君,於是她千方百計地陷害申生,最終申生自sha身亡,他的兩個哥哥重耳和夷吾逃亡國外。
  後來,晉獻公病重,他把最信任的大夫荀息叫到床前,囑咐他好好輔佐奚齊當國君。荀息答應了。可是他的使命太艱難了。晉獻公一死,晉國陷入一片混亂之中。有一個名叫里克的大夫,他原來是太子申生的副將,他覺得申生死得太冤枉,一心想為申生報仇。奚齊登上君位不久,他就找到機會把奚齊給殺了。荀息只好又立了奚齊的弟弟卓子當國君,可是很快,里克又把卓子殺了。這時候,流亡秦國的夷吾回國當上了國君,這就是晉惠公。晉惠公剛當上國君,就想殺掉里克。他對里克說:「你殺掉了兩個國君和一個大夫,我如果不殺你,別人就不會服我。你受死吧。」沒想到里克不但不害怕,還冷笑著說:「如果我不殺他們,能輪到你來當這個國君嗎?你既然已經打定主意把罪名加到我頭上,還怕找不到理由嗎?」(原文是:「欲加之罪,其無辭乎?」)於是他自己撲到劍上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成語「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由「欲加之罪,其無辭乎」演變而來,是說想要給人強加上個罪名,何愁找不到借口。欲,想要,希望;患,害怕;辭,理由,借口。

 

    欲速則不達
  子夏,姓卜名商,春秋時晉國人,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之一。子夏比孔子小44歲,是孔子後期學生中的佼佼者。他才思敏捷,文學素養很高,經常得到孔子的稱讚。
  有一年,子夏因為才能出眾,被派到莒父(當時是魯國的一個縣,大概位於山東省莒縣境內)去做地方官。
  臨走之前,他專門去拜望孔子,向老師請教說:「請問老師,怎樣才能治理好一個地方呢?」
  孔子十分熱情地對子夏說:「治理地方,是一件十分複雜的事。可是,只要抓住了根本,也就很簡單了。」
  孔子向子夏交代了應注意的一些事後,再三囑咐說:「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這段話的意思是,做事不要單純追求速度,不要貪圖小利。單純追求速度,不講效果,反而達不到目的;而只顧眼前小利,不講長遠利益,那就什麼大事也做不成。
  子夏深深鞠躬,說道:「謝謝老師的教導,我一定按照老師的教導去做。」然後告別孔子,到莒父上任去了。
  這段話被記載在《論語·子路》中,從這段話中產生了成語「欲速則不達」,人們常用它來說明如果幹一件事情的時候,過於性急圖快,不講求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不能達到目的。欲,想要;速,快速;達,達到,完成。

 

    緣木求魚
  公元前 319年,孟子周遊列國,第二次來到齊國。這時候,齊宣王為了擴張自己的領土,正準備攻打鄰國。孟子反對戰爭,想宣揚自己的「仁政」思想。可怎麼才能說服固執的齊宣王呢?於是,孟子與齊宣王進行了一段有趣的對話。
  孟子問:「大王心中最大的願望是什麼?」齊宣王知道孟子要來說服自己,所以他笑而不答。孟子接著問:「是因為食物不夠肥美,衣服不夠輕暖,還是色彩不夠艷麗,音樂不夠美妙?要不就是因為身邊伺候的人不夠使喚吧?這些,臣子們都全部能給您提供,難道您還真是為了這些嗎?」宣王說:「不,我不是為了這些。」孟子接著說:「那您最想要的,一定就是開拓疆土,收服秦國、楚國,統治中國,安撫邊疆。不過,以您現在的做法,就像爬到樹上去捉魚一樣啊(原文是:"猶緣木而求魚也』)。」齊宣王吃了一驚,忙問:「為什麼?」
  孟子連忙說:「大王想一統天下,是以弱擊強,只會給自己帶來災禍。可如果大王能施行仁政,使天下做官的人都想到您的朝廷里來做官,天下的農民都想到您的國家來種地,天下做生意的人都想到您的國家來做生意……這樣,天下還有誰能夠與您為敵呢?」
  成語「緣木求魚」意思是爬到樹上去找魚,它常被用來比喻做事情時,如果方向、方法錯誤,就一定達不到目的。緣,沿著,順著。
 

    約法三章
  秦朝末年,人民苦於沉重的捐稅、繁重的徭役和嚴酷的刑罰,紛紛揭竿而起。公元前 206年10月,劉邦率領大軍攻入關中,到達離秦朝皇都咸陽只有幾十里的灞上。僅當了46天秦王的子嬰向劉邦投降。劉邦接受大將樊噲和張良的建議,下令封閉王宮,並留下少數士兵保護王宮和藏有大量財寶的庫房,隨即還軍灞上。
  為了取得民心,劉邦把關中各縣父老、豪傑召集起來,鄭重地向他們宣佈道:「百姓苦於秦朝的嚴刑苛法已經很久了,應該全部廢除。現在,我與父老鄉親們約法三章:一是殺人的判處死刑,二是傷人的治罪,三是搶劫的受罰。我到這裡來,是為了替父老鄉親們除害,不是來侵害你們的,請大家放心。」父老鄉親們都表示擁護約法三章。
  接著,劉邦又派人到各縣各鄉,將約法三章通告於百姓。百姓得知後都非常高興,紛紛帶著牛、羊、酒、食前來犒勞劉邦的軍隊。劉邦一再謙讓不肯接受,說:「我們的軍糧並不缺乏,不想再麻煩百姓了。」百姓們更加高興,唯恐劉邦不做王。由於堅決執行約法三章,劉邦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擁護和支持,最後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漢王朝。
  成語「約法三章」即指規定出幾條共同遵守的條款。約,協商,議定;章,指條目。
 

   運籌帷幄
  西漢初年,天下已定,漢高祖劉邦在洛陽南宮舉行盛大的宴會。幾輪酒過後,他向群臣提出一個問題:「大家都說說,我為什麼會取得勝利,而項羽為什麼會失敗?」
  大臣高起、王陵等人說:「您派有才能的人攻佔城池與戰略要地,給立大功的人加官封爵,所以能成大事業。而項羽恰恰相反,將士打了勝仗,他也不給獎勵,心胸狹小,容不下有才能的人,所以他才失敗。」
  漢高祖劉邦聽了,點點頭說:「你們說的有道理,不過我最重要的取勝法寶是善於用人。比如吧,要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我不如張良;要說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供應軍餉,不讓糧道斷絕,我不如蕭何;要說統領百萬大軍,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我不如韓信。這三個人,都是當代的人中之傑啊。我能用他們之所長,這才是我取得天下的根本原因。可看看項羽呢,連一個范增他都用不好,還談什麼擁有天下?」
  眾將紛紛點頭,打心底里佩服劉邦的高見。
  在「運籌帷幄」這個成語里,「籌」是計數的用具,多用竹子製成;「運籌」指出謀劃策;「帷幄」是指古代軍隊的帳幕。意思是張良坐在軍帳中運用計謀,就能決定千里之外戰鬥的勝利。現在人們常用它來表示善於在後方決定作戰策略,以取得成功。
  

    招搖過市
  春秋時期,孔子曾做過魯國大司寇,因與當權者意見不合而被疏遠。於是,孔子領著他的弟子來到衛國,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
  當時,衛國的國君衛靈公很熱情地接待了孔子。衛靈公的夫人叫南子,很得衛靈公的寵信。她對孔子很好奇,傳話給孔子說:「天下各方的君子,想要和我們國君交朋友的,都會來見見我,這次我想見你。」孔子本不想去,可如果不去的話,得罪了南子,可能會影響自己治國策略的推廣。沒辦法,孔子只好去拜見她,走個過場,敷衍了事。入宮見南子時,他隔著帷帳向北行了個禮,就匆匆離去了。直性子的學生子路對此事不高興,埋怨老師不該去見這樣的女人,孔子急得發誓說:「我如果有什麼不對的話,老天厭棄我吧!老天厭棄我吧!」
  過了幾天,衛靈公和南子坐了一輛車,並讓孔子也坐了輛車跟在後面,招搖過市,引來很多百姓的圍觀。孔子覺得受到了侮辱,發了一句很著名的牢騷:「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我沒有見過喜好德行如同喜好美色的!然後就拂袖而去,領著弟子們離開衛國,前往曹國去了。
  成語「招搖過市」就是從這個故事得來的,人們常用它來形容故意在眾人面前虛張聲勢,炫耀自己,以引起人們的注意。過,穿過;市,街市。
 

   鄭人買履
  春秋時鄭國有一個人,他的鞋子已經非常破舊了,他想到集市上去買一雙新鞋子。買鞋子,就要先知道鞋子的尺寸。他找來一根草繩,先量好了腳的大小,然後就順手把這根草繩放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到了趕集這一天,一大早,他就匆匆忙忙地出門了。來到賣鞋的攤子前,他講好了價錢,準備買鞋,可一摸口袋,壞了,量好的繩子忘帶了!
  他又匆匆忙忙地往家跑,找到繩子,再轉身往集市上趕。等他氣喘吁吁、滿頭大汗地跑回來時,集市已經散了,鞋攤也不見了。他手裡拿著那一小段繩子,後悔不迭。
  別人問清楚了情況,很奇怪地問他:「你幹嗎不用自己的腳來試試,那不就省事了嗎?你也不用來回地跑了。」可是他固執地搖搖頭說:「那可不行。我是有原則的人。我寧肯相信量好的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眾人聽了,也只好無可奈何地笑了。
  履,就是鞋子。這個故事中的「鄭人」十分可笑,只肯相信一根繩子,不肯相信自己的腳。「鄭人買履」這個成語就是比喻一些做事迷信教條而不顧客觀實際的人。
  

    紙醉金迷
  唐朝昭宗的時候,當時有一個醫生叫孟斧,因為他的醫術比較高明,經常被請到宮中幫皇帝、妃子和王公貴族們治病。因為經常在皇宮出出進進,他對皇宮的一切很熟悉,包括宮裡的建築、擺設的器具,還有皇宮裡華麗奢侈的生活,這些都讓他暗地裡羨慕不已。
  可惜好景不長,後來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攻打長安,孟斧也嚇得急忙逃出長安,躲到四川,並在那裡定居了下來。時間長了,他忍不住寂寞,開始想念皇宮中的生活。他想了個辦法,他根據自己對皇宮的記憶,模仿著皇宮的樣子,開始裝飾自己的家。他把家中布置得跟皇宮一樣華麗,其中有一間光線比較好的房間,他更是特意把房間里大大小小的東西,都用一層層的金紙包起來。每當陽光從窗戶里照進來,滿屋子的器具金光閃閃,晃得人連眼睛都快睜不開。孟斧的一個朋友到他的家中做客,對他家的獨特裝修留下了深刻印象,回去以後對人說:「我在這個屋子裡只休息一會兒,就已經覺得金迷紙醉了。」
  「金迷紙醉」現在多用作「紙醉金迷」,原意是讓閃光的金紙把人弄得迷迷糊糊,像喝醉了酒一般。後比喻使人沉迷的繁華富麗的環境,也形容豪華奢靡的享樂生活。
  

   趾高氣揚
  春秋時期,楚武王派大將屈瑕帶兵去攻打羅國。楚國大夫斗伯比去送行。回來的路上,他對自己的侍從說:「我看,這一次屈瑕恐怕要吃敗仗了。你看他走路的樣子,腳抬得高高的,神氣十足,肯定沒把敵人看在眼裡。(原文是:"舉趾高,心不固矣。』)」
  斗伯比回來馬上就去見楚武王。他對武王說:「請你趕快派兵去支援屈瑕吧。」楚武王有些奇怪,說:「我們已經沒有軍隊可以派了,這你是知道的,為什麼還要這樣說呢?」武王的夫人鄧曼是一個聰敏的女人,她對武王說:「我看斗伯比這話的意思,不是真的讓你派援軍,而是想告訴你,屈瑕這次出兵自以為是,覺得依靠以前的戰績,這次打羅國是小事一樁,所謂驕兵必敗。他這是提醒你要教訓一下屈瑕。」楚武王醒悟過來,於是趕緊派人去追屈瑕,可是已經追不上了。
  屈瑕在帶領部隊渡過鄢水的時候,由於事先沒有認真謀劃,結果遭到了羅國軍隊的左右夾擊,一敗塗地。屈瑕覺得沒臉回去見楚武王,就一個人跑進山谷中自sha了。楚武王聽到這個消息,非常沉痛地說:「這是我的過失呀,我沒有聽從大家的意見就派屈瑕為將,才導致今天的失敗。」
  成語「趾高氣揚」由「舉趾高,心不固矣」演變而來,形容驕傲自大,得意忘形的樣子。趾,腳趾,這裡指腳步;氣,神氣,情緒.

 

   置之度外
  公元25年,劉秀在洛陽建立東漢王朝,當上了皇帝,這就是光武帝。政權建立之初,國內尚未統一,許多地方勢力也有著相當的實力,並不服從東漢。有的雖然表面上表示臣服,實際上都仍舊保留著自己的地盤,各行其政。劉秀花了五年多時間,基本統一了全國,只剩甘肅的隗囂和四川的公孫述兩大勢力不肯歸服。其中,隗囂表面上已向劉秀稱臣,並且把兒子送到洛陽任官,表示歸順。可是,公孫述自稱蜀王,擁兵數十萬,盤踞四川山區。
  四川自古就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說法,易守難攻,而甘肅又路途遙遠,到底是攻還是不攻呢?劉秀的部下們分成了兩派,爭執不下。劉秀的想法是,讓部隊好好整頓和休養一下,畢竟已是連續苦戰多年,將士們疲憊不堪,國力也不堪其重。至於隗囂和公孫述這兩個人,暫且放他們一馬,日後再作打算。劉秀對將領們說:「且當置此兩子於度外耳!」後來,劉秀經過一番養精蓄銳,終於發兵,先消滅了隗囂,接著又把公孫述的獨立王國攻破。
  成語「置之度外」由劉秀所說的「且當置此兩子於度外耳」演變而來,指不把某些事放在心上,根本不予考慮。置,放置;度,思考。
 

   煮豆燃萁
  三國時的曹操有三個兒子,他看中了聰明的二兒子曹植,幾次想立他為太子,這可惹惱大兒子曹丕,他對曹植嫉妒得牙根直痒痒。
  到了公元 220年,曹丕即帝位,史稱魏文帝。雖然是自己當了皇帝,可他很怕曹植會有一天篡權,總想找個借口把他殺掉,以除心腹之患。這一天,曹丕想出了一個陰招。他把曹植找來,對他說:「聽說你的詩寫得很好。今天我要你以兄弟為題作一首詩,詩中不能出現兄弟二字,而且要在七步之內成詩,不然就以欺君之罪處死你!」
  曹植眼含著熱淚,還未走到七步,便滿腔悲憤地吟出了著名的七步詩: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聽了這首詩,不由羞得面紅耳赤,放過了弟弟。曹植雖然以自己的機敏逃過一劫,但此後他一再被貶,最後41歲時憂鬱而死。
  成語「煮豆燃萁」就是從這個故事中產生的。萁,豆秸。比喻兄弟間或親朋內的互相迫害、殘殺。成語「七步之才」也是從這個故事來的,形容人思路敏捷,富有才華。
 

   專心致志
  戰國時期,齊宣王曾聘孟子為客卿,而孟子不願輔佐齊王,推辭而去,別人認為是孟子嫌齊王不聰明而不願意輔佐他,孟子便給大家講了這樣一個小故事:
  弈秋是全國最會下棋的人,有兩個人慕名來請弈秋教他們下棋。其中一個人認真學棋、練棋;而另一個人呢,上課時雖然好像也在聽講,可是他腦子裡總想著天上會有大雁要飛過來,想著怎樣拿弓箭去射它,想著烤肉的味道會有多麼鮮美。因為他總是胡思亂想心不在焉,老師的講解一點也沒聽進去。
  這樣一起學了很長時間,雖然他們兩人拜同一個老師,每天一起學習,可學的效果卻大不一樣,一個成了棋壇高手,一個卻沒學到什麼本事。
  孟子接著問:「你們認為這是他的聰明才智不如前一個人嗎?——不是這樣的,只是因為他不夠專心致志罷了。齊王也是這樣啊,他不能認真地、專心地聽從我的意見,我的思想對他不起作用,所以我才不願輔佐他,辭別他離開齊國的呀。」
  成語「專心致志」由此而來,形容做事情的時候一心一意,聚精會神。
  

    自慚形穢
  晉朝時候,有個驃騎將軍名叫王濟,相貌俊朗,待人接物也很有風度。雖然是個提刀弄槍的軍人,但平時讀書論經,才學很好,在城裡也頗有名聲。
  有一年,王濟的外甥衛玠母子前來投靠王濟。衛玠是晉朝時最有名的美男子。《世說新語》中說衛玠「風神秀逸、身體羸弱」,這正合魏晉女子喜歡的標準——病態之美。王濟一見衛玠如此眉清目秀,風度翩翩,簡直驚呆了。他對衛母說:「人家都說我相貌漂亮過人,現在與外甥一比,就像把石塊與明珠寶玉放在一起,顯得我真是太難看了!(原文是:"珠玉在側,覺我形穢。』)」
  過了幾天,王濟帶著衛玠,騎著馬去拜見親朋好友,又帶著衛玠四處遊玩。走到街上,看見衛玠的人都以為他是白玉雕成的,大家都爭著圍觀,你擠我擁,幾乎轟動了全城。好不容易到了親戚家,親友們想了解一下衛玠除外貌漂亮以外,學問是否出眾,便堅持要他講解玄理。衛玠推辭不了,便講了起來。講的時間不長,聽的人卻沒有一個不稱讚他講得精深透徹的。人們笑著說:「看來,你們王家三個兒子也抵不上衛家的一個兒郎啊!」王濟說:「是啊,和我這外甥一起走,好似明珠在側,朗然照人。」就是說像有明珠在我身旁,熠熠發光。
  後來,人們就用「自慚形穢」來形容因為自己在某一方面不如別人感到慚愧。慚,慚愧;形穢,相貌醜陋。

                

推薦閱讀:

中國民俗文化十二生肖木雕!!
呲必中國(近代史實踐課用)
中國算命術是如何預測人生死的
中國轟-6k巡航宮古海峽,攜帶核彈足夠打擊日本全境?

TAG: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