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在「柔和思辨」中增強文言閱讀自信

 

       「柔和思辨」是批判性閱讀的重要方式。所謂「柔和思辨」,是基於文本閱讀的一種漸漸深入、合理合情、平和友好的探索性思考辨析。「柔和思辨」不是敵視性、破壞性、顛覆性的閱讀思考,而是變換視角審視文本,通過重組、對比、比較、反問、反思等方式生成閱讀動力,不斷推進閱讀深入,以進入文本精神內涵的深處,理解作品蘊含,增強閱讀經典作品的自信心。高中階段的文言閱讀,強調理性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我在教學《〈史記〉選讀》過程中,多次使用「柔和思辨」的方式,引導學生對《屈原列傳》《項羽本紀》《李將軍列傳》《孔子世家》《高祖本紀》等開展「柔和思辨」式閱讀,以期合理地讀出文本存在的獨特狀態,讀出人物的獨特形象,從而夯實語文的核心素養。試以《屈原列傳》和《項羽本紀》的教學為例進行闡述。

         一、《屈原列傳》是否符合魯迅的評價?

        司馬遷寫《史記》,「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魯迅贊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言其崇高的史學地位和文學價值。但《史記》是不是每一篇文字,皆如魯迅所論述?在醞釀《屈原列傳》一課的教學設計時,除了強調引導學生積累語言素養、領略文本意蘊與價值,我也有了用漸進的「柔和思辨」的方式開展批判性閱讀的念頭。

        (一)壓縮出《新屈原列傳》

        我用一節課梳理了文言詞語等疑難,課後留下這樣一項作業——按照《李將軍列傳》「實寫事」「寫實事」的行文特點,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壓縮出《新屈原列傳》;對比《屈原列傳》原文閱讀思考,是否符合「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評價;你對《屈原列傳》中的人事,還有什麼想法?——我希望學生漸漸進入思辨閱讀的問題生成狀態。

        《屈原列傳》第二節課上,學生展示了壓縮出來的《新屈原列傳》——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平屬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因讒之曰:「王使屈平為令,眾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為『非我莫能為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憂愁幽思而作《離騷》。

      懷王復釋去張儀時,屈原不復在位,使於齊,顧反,諫懷王曰:「何不殺張儀?」懷王悔,追張儀,不及。

      懷王入秦而不反。屈平既嫉之,雖放流,眷顧楚國,繫心懷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終無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見懷王之終不悟也。

      令尹子蘭聞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頃襄王。頃襄王怒而遷之。

      屈原既死之後,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辭而以賦見稱。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

        對於為什麼作這樣的壓縮,學生認為,《屈原列傳》開頭,除了簡介了屈原的姓名、職位、才能,主要敘述上官大夫「爭寵而心害其能」之事;中間只是介紹「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的屈原寫作《離騷》的原因及其主題。至於張儀來到楚國後導致「斬首八萬,虜楚將屈匄」等事,似乎與屈原本人沒有什麼聯繫,不能算是「列傳」的本事!而其中的《漁父》,必修五教材已經註明是出自《楚辭》,屬於司馬遷引用的史料,如果刪除「太史公曰」,屬於「列傳」創作的,不過300多字。學生對於《屈原列傳》是不是「絕唱」「離騷」,疑慮重重。

        (二)對比不同篇章

        《屈原列傳》全文1700多字,似乎不是典型的「離騷」。在課堂上,我投影了學生的《新屈原列傳》,要求提取主要信息。學生普遍認為,《新屈原列傳》傳達了這樣的十條信息——

         (1)屈原出身高貴:楚之同姓也。

    (2)很有才華: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

    (3)屈原擔當大任:入則與王圖議國事;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

    (4)屈原受人讒毀: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

    (5)屈原懷才不遇:王怒而疏屈平。

    (6)屈原憂愁幽思:寫作《離騷》。

    (7)屈原不復在位:諫懷王。

    (8)屈原「雖放流」:眷顧楚國,繫心懷王,不忘欲反。

    (9)屈原被「短」:頃襄王怒而遷之。

    (10)屈原死後: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

         學生髮現,《新屈原列傳》對於屈原的事迹展示得更加具體、集中;而在對比《李將軍列傳》時,學生認為,無論從生活內容容量,還是相關生活細節刻畫上,《新屈原列傳》都顯得單薄。是的,列傳是敘述人臣的「豐功偉績」。司馬遷《史記》索引中認為,「列傳者,謂列敘人臣事迹,令可傳於後世」。而《新屈原列傳》幾乎就是個寫作提綱,稱不上「無韻之離騷」。

        對比閱讀《屈原列傳》,學生則發現,司馬遷的行文是以「任、疏、絀、遷、沉」等時間先後為線索,他圍繞屈原的「志」選取材料,建構篇章。他先寫屈原「行志」——「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再寫屈原「志傷」——「王怒而疏屈平」;接著評介《離騷》而「推其志」;又寫國家危難時屈原「存志」——「眷顧楚國,繫心懷王」;最後回答漁父以「明志」。無疑,從「無韻之離騷」上審視,《屈原列傳》更優於《新屈原列傳》。但對比《高祖本紀》《李將軍列傳》的生活細節的厚度、人物性格的密度,則《屈原列傳》「功夫」又似不夠。學生們的結論是,《屈原列傳》並非典型的「無韻之離騷」。這樣的結論對么?

       (三)探索「實錄」內涵

        在《史記》中,《屈原列傳》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呢?是否是「水貨」式的一篇?課堂上,我投影了研究《史記》的名家揚雄、班固的評論和唐代司馬貞的贊語——

         《法言》:「太史遷,曰實錄。」(揚雄)

     《漢書·司馬遷傳》:「自劉向、楊雄博極群書,皆稱遷有良史之材,服其狀況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班固)

     《索引述贊》:「事核詞簡,是稱實錄」。(司馬貞)

         學生討論後認為,揚雄的「實錄」所指範圍比較廣大;班固的「實錄」則多指「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而唐代司馬貞則僅指向「事核詞簡」。很明顯,「實錄」越來越指向敘述表達的藝術上來了。這是「實錄」的全部內涵么?之後,我又投影了《太史公自序》中的一段話——

       《太史公自序》:網羅天下放失舊聞……百三十篇,為《太史公書》。序略,以拾遺補藝,成一家之言。厥協六經異傳,整齊百家雜語……

        台灣大學歷史系逯耀東教授認為,「成一家之言」有兩種意義:一是「拾遺補藝」式的,即對散亂的圖書與文獻作系統整理;一是將整理過的系統材料納入時間框架中構思篇章,以探討歷史發展的因果關係。「成一家之言」實際表現為史料與史學的結合與聯繫,在史料與史學中尋找結合點和平衡點。當我解釋了「拾遺補藝」以後,學生認識到,司馬遷的「實錄」精神,不僅僅是重要事件、生活細節刻畫上的寫實精神,也是史料審視、摘取、引用上的「實錄」精神。而《屈原列傳》的「拾遺補藝」,更多的是史料的意義,稱得上是「史家之絕唱」,但在「無韻之離騷」上似乎略顯不足。這就需要教師柔和地引導學生漸漸探索了。

        (四)理解作品的獨特性

        「柔和思辨」式閱讀,不是要推翻作者的建構,否定作者刻畫的形象,而是漸漸地深入作品情境,不斷變換角度與作者對話,以更多地表達閱讀訴求。

         這節課,我投影了學生以前讀過的《陳涉世家》《孔子世家》《廉頗藺相如列傳》《李將軍列傳》《高祖本紀》等篇目,並引導學生思考:在篇章結構與「實錄」精神上,這些文本與《屈原列傳》的差異在哪裡?學生髮現,這些作品多有鮮明的時間順序,而《屈原列傳》不僅有鮮明的時間順序,還緊緊圍繞屈原的「志」結構篇章。另外,這些作品敘事情節生動,細節描寫到位;而《屈原列傳》則是「拾遺補藝」式,作者將大量的資料納入時間框架中構思篇章。——這與眾不同,不就是「無韻之離騷」的獨特的一面么?

        教學《屈原列傳》時,我看到學生為能讀到真正的「史書」而興奮,為能真正開展「歷史」思辨而激動。面對《屈原列傳》中的人事,學生的想法也相當豐富——

        屈原既然「明於治亂,嫻於辭令」,為什麼連一個上官大夫都「應對」不了?楚懷王怎麼會憑藉上官大夫一人之「讒」,就「怒而疏屈平」?既然司馬遷寫的是「信史」,為什麼我們看不到屈原的家庭、家人、日常生活情趣?司馬遷「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一個人的力量究竟能不能扭轉國家的敗局?……

        學生思辨之星火源於自主生成的那些問題的「溫暖」,而學生思辨的深入又源於對公理的渴望和滋潤。思辨性閱讀是一個漸漸深入而循環往複的過程。這些問題,我一一作了記錄,其中有的問題,比如「為什麼我們看不到屈原的家庭、家人、日常生活情趣」,是身為教師的我也感到無法回答的。作為思辨性閱讀,學生能提出讓教師為難的問題,也是他們的閱讀走向深入的標誌。

        二、項羽究竟是個怎樣的形象

        《史記》中刻畫的人物形象,作者在「贊」中自有定論。司馬遷認為,項羽「暴虐」——「誅嬰背懷,天下非之」,高祖則是「漢行功德」。《史記》是思想的寶庫、學術的淵藪。司馬遷對項羽、高祖的評價,特別是對項羽的評價,後代一直爭論不休。那麼,項羽究竟是個怎樣的形象?教學《項羽本紀》時,我引導學生在漸進的思辨中建構項羽形象。

        (一)教材編者關注的項羽形象

        在《太史公自序》中,司馬遷認為「子羽暴虐」;在《項羽本紀》的「贊」中,他認為「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這些語句,流露出司馬遷對項羽的批評態度。相應的,在蘇教版《〈史記〉選讀》中,有關項羽的隨文點評則多是「項羽斗勇,高祖使智」「項羽不善用人,剛愎自用」「項之言悍而戾」……可見,教材的編者希望學生生成的高祖形象是「禮賢納士」「知人善用,虛懷若谷」式的,項羽形象則是「霸王」式的「暴虐」,諸如「不善用人,剛愎自用」。

        所謂的思辨閱讀,首先是一種辨別、分析、判斷、選擇。那麼,對於上述教材的編者關注的項羽形象,學生會如何作選擇、怎樣接受?如果不接受,怎樣作出逆向閱讀,以幫助學生重新審視、建構項羽形象?事實上,儘管《〈史記〉選讀》與司馬遷的取向大體一致,但在日常教學中,教師的取向仍然各不相同。比如,有的教師就認為,劉邦是潑皮無賴、地痞流氓,而項羽則是英雄好漢,非常丈夫。

        在《項羽本紀》的教學中,我們應該如何引導學生行走在司馬遷營造的形象的天地中?如何基於《項羽本紀》篇章的閱讀,通過感受、分析、批判、選擇來建構項羽形象,深化學生「柔和思辨」的品質?這就要求我們調整閱讀姿態,調整閱讀策略,把文本的閱讀與思維品質的鍛煉結合起來,真正通過文本閱讀訓練學生「柔和思辨」的能力。

        其實,每個學生都有權利在心目中書寫一部歷史,每個學生也都能在歷史中布置自己的審美花園,設計出各種不同類型的審美形象。對於項羽,學生關注的形象的「點」在哪些地方?他們會建構怎樣的項羽形象?因此,閱讀《項羽本紀》,還要引導學生在觀察、比較、鑒賞、取捨中,漸漸生成自己心目中的項羽形象。

        (二)學生心目中的項羽形象

        在完成了詞語積累任務後,我讓學生用一個詞來概括項羽的性格,並根據文本內容說說理由。我讓學生用一個詞來點評,目的就是要觀察項羽在學生心中的「第一印象」。要知道,《項羽本紀》中,項羽的性格非常豐富,教材的編者也作了大量的批註、點評。唯有「第一印象」,才能觀察出學生的獨立思考水平和獨立判斷能力。而學生的批判態度、反思品質和理性思辨水平,每每就是在這「一個詞」的艱難選擇中練就的。這是「柔和思辨」閱讀的第一步。對於項羽形象,學生給出了自己的理解,總結起來,有如下11種:

         (1)淺嘗輒止。少年時學書不成,學劍又不成,學兵法又不肯竟學;青年時,鴻門不擊破沛公軍;政由羽出後便「懷楚」;最後,突出重圍卻不願東渡烏江。

    (2)殘暴。項羽攻下襄城皆坑之;在新安則坑殺秦降卒二十餘萬人;他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大火三月不滅。他就是個殺人狂!

    (3)英勇善戰。項羽救巨鹿時,破釜沉舟,背水一戰。士兵們「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 最後一次決戰,潰圍、斬將、刈旗,乾淨利落。

    (4)大丈夫。他長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氣過人。秦始皇游會稽,他說:「彼可取而代也。」

    (5)治軍有方。救巨鹿擊秦軍時,楚戰士一以當十,呼聲動天!

    (6)目光短淺。他帶兵打仗是為了自已富貴,沒有政治眼光。他說:「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這也是人們不願意追隨他的原因。

    (7)優柔寡斷。鴻門宴上,項莊已拔劍起舞,應該趁早滅掉劉邦,項羽卻猶豫不決。他沒有政治眼光!

    (8)兒女情長。垓下之圍時,他擔心虞姬。他說「虞兮虞兮奈若何」。可見,項王有英雄的情懷,是大丈夫!

    (9)做事果斷。無論是殺會稽郡守殷通,還是殺卿子冠軍宋義,乾乾淨淨!項羽作戰,從不拖泥帶水!他有果斷的決斷力!

    (10)剛愎自用。范增建議他除掉劉邦,鴻門宴上他卻放走了劉邦;最後范增包圍了劉邦,項羽又不信任他,氣得范增疽發背而死。

    (11)遵守規則。鴻門宴上不殺劉邦,體現君子胸懷;後來分封十八王,天下本已太平,破壞規則的是劉邦!

        顯然,基於《項羽本紀》的閱讀,學生建構了一個個清晰的項羽形象。這些形象,可謂褒貶各半。正是這些形象,給學生的審美比較、審美批判創造了契機。

        古人強調「博學之,審問之」;然後再「慎思之,明辨之」。在接下來的群像比較與評價中,學生認為,項羽形象是由多種元素構成的,綜合起來看,可能更加接近項羽形象。這樣,課堂認知便進入了「多元匯聚」的狀態。文言閱讀的自信心,就是在這種理性的分析和冷靜的比較中形成的,就是在「多元匯聚」過程中豐富了審美判斷後形成的。

        (三)歷史畫卷中的項羽形象

        對於項羽形象的課堂審視,每每伴隨著質疑、分析、比較、概括等思辨活動。這樣,學生內心的項羽新形象才得以豐富與圓滿。這種豐富與圓滿,其實也是一種認知反省、自我批判和自我選擇上的突圍。——這種突圍並不是暴風驟雨式的,也絕非驚心動魄式的,它強調漸漸進入、柔和滲透、自然修復。

        為了讓項羽形象更加鮮明,我接著引導學生審視項羽形象的歷史存在,從而修正學生心中的項羽形象。我期待學生心中的項羽形象,能夠從一種狀態進入到另一個狀態,從一種境界進入另一種境界。事實上,僅僅依靠課堂生成的項羽形象,學生的思維還會停留在較淺的層次上。因為課堂上的項羽形象,只是學生在特定的語言情境中、特定的感受狀態下生成的;並且,那些項羽形象,只是「相對合理」的、「特殊狀態」的。要真正達到與文本形象的高度融合,還要開展新一輪的批判性建構,批判性修復。我投影了歷史名人筆下的項羽形象——

          (1)郭嘉:「昔項籍七十餘戰,未嘗敗北,一朝失勢而身死國亡者,恃勇無謀故也。」

    (2)諸葛亮:「卒敗垓下,死於東城,宗族如焚,為笑千載,皆不以義,陵上虐下故也。」

    (3)范浚:「若籍則無能有是,得范增不能用,得陳平不能用,得韓信不能用,皆使之怨僨棄去,徒以匹夫小勇,欲決雄雌於挑戰間……」

    (4)李清照:「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5)李晚芳:「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太史公以神勇之筆,寫神勇之人,亦千古無二。」

         就以上文本看,對於項羽形象的概括,古人也存在著分歧。

        「柔和思辨」性閱讀,既不破壞教材「規定」的形象,也不傷害自己生成的形象,是一種漸漸豐富的、平和友好的、修正性的、探索性的深刻閱讀。「柔和思辨」式追求的是讓學生的思維不斷走向深處,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自信。這節課,師生們討論歷代名家眼中項羽的形象,較好地豐富了對項羽形象的認知。學生的認知層次更加深入,審美選擇更加明朗,形象建構也更加鮮明、圓滿。但是在《太史公自序》中,司馬遷為什麼要強調項羽「誅嬰背懷,天下非之」「子羽暴虐」?課堂上,我告訴學生,答案就在《太史公自序》中。司馬遷說得非常清楚,「述往事,思來者」「原始察終,見盛觀衰」「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司馬遷要從項羽身上總結出「天亡我」的原因。

        綜上所述,高中階段,文言閱讀應該行走在謹慎的、漸進的、理性的「柔和思辨」中,通過重組、對比、比較、反問、反思等方式生成閱讀困惑與探究期待,以深刻的感悟經典的篇章藝術與精神內涵,不斷豐厚學生對傳統經典的理性認識,深入理解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從而增強閱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心,並最終提高古典作品和傳統藝術的鑒賞素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原載於《教育研究與評論》(中學教育教學)2016年第1期「獨家策劃」欄目

推薦閱讀:

解憂雜貨鋪讀後感
新春假期一起來讀書充電吧!
我認為的好書—系列4《怎樣解題》《大學之路》上下《精進》《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跟任何人都聊得來》
讀書——《大棋局——美國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緣戰略》
為什麼恢復一個生態系統這麼難?

TAG: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