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姿勢跑法的核心概念(中)

本文由跑步學院小編整理自《跑步,該怎麼跑?》(新星出版社,2014)

文/尼可拉斯 羅曼諾夫博士,約翰 羅伯遜 譯者/徐國峰

在《姿勢跑法的核心概念(上)》中,博士向我們介紹了姿勢跑法的原理與關鍵跑步姿勢,今天繼續為你介紹,協助關鍵跑步姿勢更好發揮的幾個要點。

自由落體的概念

看到一位優秀跑者的表現時,我們往往說他的跑步模式是放鬆、自在與毫不費力的。但有趣的是,身為自然界最厲害的模仿專家,我們從未試著去模仿完美的跑步模式,所以我們就更少去思考這些流暢動作的來源。

優秀跑者到底是怎麼辦到的?答案竟然就是「重力」。優秀的跑者不受重力干擾,反而把它當成向前跑的免費動力。就跟跳傘者會被龐大的重力拉向地球表面的道理一樣,如果我們可以利用重力,就可以以較少的力氣跑得更遠、更快。

打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刻開始,重力就一直影響著我們身體的發展。對我們來說,重力僅僅只是存在,但我們很少想到它和我們之間的關係。事實上,重力在人類的動作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利用重力這個來自大自然中免費且豐富的能量,然後駕馭它,你就能跑得像風一樣。記住,帆船並不是利用水手本身的力量使船前進,而是水手捕捉風力的技巧推動船前進。跑步也一樣,你需要學會把重力轉換成水平前進的技巧,它會決定你能跑得多遠、多快。為了跑得更好,我們必須讓身體學著自由落下。

現在的挑戰落在如何發展合理的步驟和精確的連續動作,以引發身體自然向前落下。當處於不穩定的不平衡狀態時,人會耗費最少的能量去觸發落下的機制。所以,對跑者來說,不穩定的平衡狀態正好達到我們稱為「關鍵跑步姿勢」的位置。處於「關鍵跑步姿勢」時,膝蓋微彎,身體的重量落在跖球部上,而大腦的訊息會告訴身體開始落下,這個過程很輕易就能完成,耗費的力氣也最少。為了從「關鍵跑步姿勢」啟動落下的動作,你要做的只是放鬆肌肉,然後盡量保持身體的平衡,不要左搖右擺,再讓它自然向前落下。

不過你不能在兩條腿都在地面上時讓身體落下,所以落下的第二個關鍵動作就是:起腳落下時,另一隻腳要從支撐位置移至抬起位置,然後兩腳輪替。接著要搭配第三個最微妙的動作,那就是稍稍提高身體,然後讓腳部順著身體移動。

最後這個動作,是身體提高,不是彈起。它只是利用肌肉伸縮力帶動身體的位置,讓它幾乎不著痕迹地遠離地面。這三個動作同時發生,而且是在兩腿交替支撐位置的過程中進行。旁觀者看這一連串清楚的動作時,只會注意到腳在骨盆下抬起的姿勢,但其實當中還有腳部順著身體一些看不見的動作往前落下的姿勢。

基本上,大腦會同時下達三個指令讓身體啟動自由落體程序:(1)允許落下;(2)使身體從支撐的平衡狀態移開;(3)上抬支撐腳。前兩個指令都是在潛意識中完成,而第三個「上抬支撐腳」的指令是意識層面的動作,它會啟動與結合整個跑步過程中的步伐動作。

簡而言之,跑步的基礎就和往前落下的根本動作一樣。

姿勢的輪替

我們將把所有的理論整合起來,你就會發現「姿勢跑步法」事實上是多麼簡單。跑步只是把支撐點從一條腿轉換到另一條腿而已,就這麼簡單。有一瞬間,你的一條腿以「關鍵跑步姿勢」支撐在地面上,下一刻的支撐點已經轉換到另一條腿上。所以你唯一的目標是儘可能加快「關鍵跑步姿勢」在兩條腿間的轉換速度。跑步動作即在兩腿交替中產生。

從這點來想,我們周圍看到的任何動作都可以簡單定義為支撐點的轉換,車子行駛、蛇的移動、天上的鳥或海里的魚,都在利用各自所處環境的介質為支撐,轉換身體支撐點來前進。

決定身體移動快慢的關鍵因素完全在於你轉換支撐點的速度與效率。有趣的是,支撐點轉換要完美得看身體想往下落的意願。關於這點,我們得好好想一下:我們的身體處於完全平衡、力道集中、隨時蓄勢待髮狀態時,只要平衡一被破壞,身體就會開始動起來,並以重力速度往下落與前進。要避免身體跌落在地面,就將支撐點從一隻腳轉換到另一隻腳。支撐點轉換與平衡狀態回復的速度會決定你身體移動的快慢。越快改變支撐點就跑得越快。

現在讓我們開始把上述的理論轉化成人類的跑步動作。要記住,一切從「關鍵跑步姿勢」開始:跑者呈直立S形,身體處於完全平衡、力量集中、能量滿載狀態。跑者只要把支撐腳從地面朝骨盆下方抬起,跑步動作就開始了。讓腿抬起來的力量完全來自後大腿肌群(hamstring)。後大腿肌群會開始釋放支撐腿的壓力,並定位好小腿和腳掌要朝臀部哪個方向移動。

在做「關鍵跑步姿勢」時,身體剛好處在腿部肌肉處於最大彈性勢能的時刻,支撐腿在此時等待你下指令伸直膝關節。我們不用特別去考慮伸直膝關節,有兩個理由:

第一,我們必須盡量降低身體重心的波動,換句話說,我們不想讓身體上下動。提高軀幹、手臂、肩膀和頭部所耗掉的能量相當大,而且在我們向前跑的過程中,這些都是完全不必要的動作。所以,任何把腿部伸直的想法,都會下意識地造成我們跑步時想去提高身體。

第二,我們不能想用腿推動身體前進。好玩吧,不過或許你就是那個以為跑步是要用腿讓身體往前進的人。我再強調一次,當你下意識地通過伸腿蹬地推動身體前進時,一定會浪費體能。

我們所要做的只是從身體正下方把腳掌抬起來。就身體部位來說,身體上半部的動作應該盡量減少,要移動的只有身體下半部的腳,並儘可能保持平穩。

現在,試著想像你的身體軀幹是車身,動作發生在骨盆以下,而軀幹在前進中是不動的。要充分體會到這點需要換個心態,你必須在跑步時把注意力放在下半身。

別管秒錶上的時間和目測的線索,只要去感覺你的軀幹以完全穩定的方式前進即可。軀幹本身不用做任何事,但底下的雙腳交替的頻率越來越快時,你就會感覺到軀幹在加速。身體兩個部位的感覺完全不一樣,這就是你在尋找的感覺:身體軀幹部位通過重力不斷加速,而雙腿部位只是加快轉換支撐點的頻率。

總之,如果你想發揮跑者的最大潛能,你必須盡量不浪費力氣與能量。「姿勢跑步法」要求的是你只做讓身體往前行的事,以全然的專註將小動作完美無缺地結合起來,然後迅速重複這些動作。

輪子滾動的概念

我們曾經做過類似的比喻,滾動的輪子應該可以拿來作為跑步生物力學要素的理想例證,探討輪子的力學特徵對人類的移動深具意義。

第一,輪子在力學上很有效率,它能以最小的垂直振幅往前進。這一點我們已經在前一章「姿勢的輪替」中提過,車子在前進狀態時,車身總是能保持平穩。

第二個重要的特性是,輪身也就是「總質心」(generalgenter of mass, GCM)和輪子支撐點之間的關係。在輪子滾動的過程中,支撐點和輪身間的距離永遠不變;同樣地,兩者的相對位置也永遠固定。

第三個關鍵特性是,不管前進的速度如何,支撐點總是持續在改變,更進一步說,輪身滾動的速度與支撐點的轉換頻率會成正比。

為了讓大家對這三個力學特性有清楚的圖像,我們把車子的比喻簡化一下,來看騎獨輪車的例子好了。「車身」的部分指的是車架、車座,以及坐在上方的騎乘者,下方則是完美的移動工具——輪子。在它滾動的過程中只會有一個點與地面接觸,那就是支撐點,它剛好承受車身的所有重量。

第一個力學特點:當輪子向前滾動時,騎乘者和輪胎支撐點的距離和空間關係並不會改變。支撐點始終在車座、車架和騎乘者的正下方,這種關係是維持水平前進的最有效方式,可以盡量降低任何可能的制動效應(braking effects)。

讓我們再做進一步的聯想。我們來看看騎乘者踏獨輪車時的雙腳。每次腳踏板到最低點時,腳的位置在哪裡呢?它剛好就落在軀幹的正下方,而且腿部微彎曲。現在把畫面中的獨輪車抽掉,你看到了什麼?一名處於「關鍵跑步姿勢」的跑者,兩腿彎曲,支撐點在跖球部,而且挺直的身體在支撐點上方。著地時,全身的重量直接落在腿部的支撐點上,腿部彎曲是為了盡量降低衝擊,大幅減少肌肉、韌帶與關節的負擔,進而減少受傷的風險。

現在,再把騎手放回獨輪車上,我們來討論輪子的最後一個特點:輪身滾動的速度與支撐點的轉換頻率成正比。從這一點中我們可以學到:當一位跑者的步頻越快,也就是說他從一隻腳到另一隻腳的支撐點轉換速度越快,他會跑得越快。步伐的頻率,才是向前快跑的關鍵,而非步伐的長度。

當然,人無法像輪子那樣能夠一點接一點無間隙地持續轉換支撐點,因為人只有兩隻腳,無法有輪子這麼完美的力學效率。然而,我們可以盡量去掌握那種不受干擾的支撐點轉換技術概念。支撐點轉換越快,我們的雙腿跑起來就越像輪子一樣,然後就像在本章開頭提到的,以滾動的方式帶動身體往前進。

正如美國教練傑克·丹尼爾(JackDaniels)在《跑步方程式》(Running Formula)中提到,經過數年的觀察發現,精英跑者的步頻很少低於每分鐘180下。他也把高步頻列入好的技術原則之一。

輪子滾動的概念真的非常簡單:試著像輪子一樣有效率地移動,盡量降低垂直振動,著地的支撐點剛好落在身體下方,並維持高步頻。「姿勢跑步法」的設計正可以達到這三個目標。

肌肉的伸縮力

前面舉了汽車、獨輪車的例子,接下來我們要來看純粹的跑步方式的哪一個特性呢?事實上,我在研究狗、貓和其他敏捷動物的跑步方式時,又從自然界得到下一個跑步姿勢的典範。「姿勢跑步法」的S形姿勢就是仿照這些跑得又快又遠的動物後腿而來。

S形姿勢的首要好處是可以幫助肌肉伸縮力維持在最佳狀態,伸縮力代表肌肉運作的能力,尤其指肌肉在立即延展後迅速收縮的能力。S形姿勢是大自然的跑步傑作,它能讓所有的結締組織,包括肌肉、肌腱和韌帶保持彈性靈活狀態。結締組織沒有綳到極限才能靈活,而且有效率運作。

觀察家裡的貓或狗,你就會發現,它們的後腿天生就被設計成保持彎曲,以維持身體的最佳與平衡狀態。接著,用你的指尖去按壓它們的大腿肌肉,它們的肌肉組織摸起來感覺很柔軟。

這非常有趣,媒體傳達出來的印象,總讓我們以為像石頭般堅硬的肌肉是力量發揮的象徵,原來事實剛好相反。富有彈性與柔軟的肌肉動起來才有效率,這也正好解釋按摩與伸展在訓練過程中的重要性。讓肌肉保持柔軟,就能避免受傷,它會成為你跑得更好的決定性因素。

而且,狗、貓和其他會跑步的動物絕不會用腳後跟去碰擊地板,因為它們根本沒有腳後跟。進化的結果迫使它們要用腳掌前緣跑步。

這與「關鍵跑步姿勢」是一模一樣的,以跖球部為支撐點著地,腿部的所有關節微彎(尤其是膝關節),腳跟略高於支撐點(或是在前腳掌觸地後輕微碰觸地面)。最重要的是,體重總是完全落在跖球部上。「關鍵跑步姿勢」完全取法於自然,而且讓所有的結締組織處在準備發揮最佳效率的狀態。

跑步時,你必須在兩腳輪替支撐點中始終保持「關鍵跑步姿勢」,一旦如實處於「關鍵跑步姿勢」時,才能發揮肌肉柔軟度與彈性的最大效用,降低能量的支出。在肌肉有彈力的狀況下跑步,你的步伐會始終維持在高步頻,而且不會有快缺氧的感覺,或者耗光快跑的主要燃料——ATP[1]。富有彈性的肌肉使你能跑得更快、更遠,並保存能量。

既然知道肌肉伸縮力對跑步有這麼明顯的好處,你也許急著想出門以每分鐘180步的步頻跑跑看。你最好先壓抑這股衝動,別太急。想要跑起來靈活有彈性,你首先得熟練「姿勢跑步法」。你必須先使你的肌肉記住「姿勢跑步法」的每個細節,讓它習慣成自然。

但最重要的,也是第二項要努力的部分就是,鍛煉肌群的力量。

有力的肌肉能使你能移動得更快,減少腳掌支撐於地面的時間。當你從地面抬起腳的速度越快,速度自然提高。跑步本來就會強化一些能加快跑步速度的肌群力量,但是加強肌群的訓練會讓你在練習「關鍵跑步姿勢」中佔盡優勢。本書也將在第5部分「重新打造屬於跑者的身體和思維」中仔細說明增強跑步相關肌群的各種練習動作。



[1]ATP,Adenosinetriphosphate,三磷酸腺苷,是有機體用來貯藏能量的一種高能分子。其合成的主要能源為葡萄糖和脂肪酸。—譯註


推薦閱讀:

關於腐國的那些冷「姿勢」
史上最全情侶拍照姿勢,這一輩子輪軸拍一遍吧
情侶照常用姿勢[16P]
楊建宏:怎麼逛Chinaplas2018國際橡塑展才姿勢正確?

TAG:姿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