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陽明心學】發現心靈的智慧23-24

【陽明心學】發現心靈的智慧23-24 2013-7-16 17:55上一篇 |下一篇:【陽明心學】發現...【陽明心學】發現心靈的智慧23-24

《發現心靈的智慧:王陽明人生哲學感悟》《發現心靈的智慧——王陽明人生哲學感悟》 第23節作者: 明朗之陽光立志要正確何廷仁、黃正之、李候璧、汝中、德洪侍坐,先生顧而言曰:「汝輩學問不得長進,只是未立志。」侯璧起而對曰:「琪亦願立志。」先生曰:「難說不立,未是必為聖人之志耳。」——《傳習錄》何廷仁、黃正之、李侯璧、王汝中、錢德洪陪老師坐。王陽明看著他們說:「大家的學問沒有進步,主要是由於沒有立志。」李侯璧站起身來答道:「我也願意立志。」王陽明說:「說你未立志倒很難,但你立的不是一定要做聖人的志向。」王陽明在這裡指出,立志一定要正確,要立一個符合客觀規律的志向。我們都知道一個「南轅北轍」的寓言故事。從前有一個人,從魏國要到楚國去。楚國在魏國的南面,這個人卻讓車夫趕著馬車向北方馳去。路人弄清他是去楚國,好心地告訴他應該往南走才能達到目標。但這個人聽不進別人的再三勸告,認為自己的馬快、路費多、車夫本領高,一定能到達楚國,便一意孤行地往錯誤的方向而去。寓言告訴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首先要確立一個正確方向,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有利條件;如果方向都錯了,那麼有利條件只會起到相反的作用。在現實生活中,有時候所立的志向會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公元前206年,劉邦率軍最先進入關中,到達霸上,秦朝滅亡。隨後,他與項羽的矛盾激化,開始了長達數年之久的「楚漢相爭」。數年之間,劉邦麾下的大將韓信,東征西討,所向披靡,平定了整個齊國,並且逼劉邦封自己為齊王。看到韓信的勢力日益擴大,項羽害怕了,派了一個名叫武涉的說客去韓信那裡,勸說他自立為王,以便形成三足鼎立之勢。但被韓信斷言拒絕。齊國人蒯通知道韓信是決定天下勝負的人,再三勸說韓信看清形勢,與劉邦保持距離,誰也不幫,然後再徐圖天下。但這時韓信猶豫不決,不肯背叛劉邦,又認為自己的功勞很大,劉邦是不會奪去他的齊國封地的,最終沒有接受蒯通的建議。在這裡有著一個眾說紛紜的千古歷史之謎,那就是,韓信在這個時候選擇不背叛劉邦,其背後隱藏著什麼樣的深層次原因?對於這個歷史之謎,學者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看法,有人認為,韓信當時不願意背叛劉邦的理由,就是他對蒯通說的那段話:「漢王給我的待遇很優厚,他的車子給我坐,他的衣裳給我穿,他的食物給我吃。我聽說,坐人家車子的人,要分擔人家的禍患,穿人家衣裳的人,心裡要想著人家的憂患,吃人家食物的人,要為人家的事業效死,我怎麼能夠圖謀私利而背信棄義呢!」不過當我們把這個理由與韓信以後的表現聯繫起來時,它卻好象並不是韓信不願意背叛劉邦的真正原因。那麼,真正的原因是什麼呢?我們先來看韓信後來的所作所為。劉邦打敗項羽後,突然奪取了韓信的軍權,改封為楚王。此時,韓信還是比較滿足當前的地位的,如果沒出什麼事,也許他就這樣過下去了。後來,由於韓信收留了項羽的舊將鍾離味,被別人告發謀反,結果被劉邦設計逮捕,由楚王貶為淮陰侯。韓信接受不了被貶職的現實,常常託病不參加朝見和侍行。從此,他日夜怨恨,在家悶悶不樂,以和絳侯周勃、潁陰侯灌嬰處於同等地位感到羞恥。有一次韓信去拜訪樊噲將軍,樊噲跪拜送迎,自稱臣子,說:「大王怎麼竟肯光臨。」韓信出門笑著說:「我這輩子竟然和樊噲這樣的人為伍了。」後來,他這種不滿的心理越來越嚴重,終於萌發了反叛之心,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不顧此時手中已無兵權,鋌而走險,與陳豨合謀發動叛亂,結果事敗身死。在這裡,我們可以提出另一種看法,韓信當初不肯背叛劉邦的真正原因,並不是他說的那番冠冕堂皇的漂亮話,而是由於他所立的志向所致。據司馬遷在《史記??淮陰侯列傳》一文後說:我到淮陰,淮陰人對我說,韓信即使是平民百姓時,他的心志就與眾不同。他母親死了,家中貧困無法埋葬,可他還是到處尋找又高又寬敞的墳地,讓墳墓旁可以安置萬戶人家。由此可見韓信的志向就是要出人頭地,從找地葬母這件事就表明了他的志向。其實如果他真的信得過自己,找不找那樣的墳地也沒有關係。正因為韓信具有這樣的一個志向,所以,當他為齊王時,雖然手握重兵,但他想來想去,還是信不過自己,深恐自己一不小心就把已到手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搞丟了,因此無論別人怎樣勸說,他都不肯輕言造反。直到後來他因故從「王」被降為「侯」,落差太大,心理嚴重失衡,才發展到造反奪權的地步。從韓信的事例可以看出,如果一個人所立的志向不正確,那是十分危險的。假如韓信的志向不局限於僅僅是出人頭地,而是更為遠大,志在奪取天下平息戰亂紛爭,造福於天下百姓,就象蒯通說的,「憑藉您的賢能聖德,擁有眾多的人馬裝備,佔據強大的齊國,迫使燕、趙屈從,出兵到劉、項兩軍的空虛地帶,牽制他們的後方,順應百姓的心愿,向西去制止劉、項分爭,為軍民百姓請求保全生命,那麼,天下就會迅速地群起而響應,有誰敢不聽從!」那時歷史可能就要重寫了。

《發現心靈的智慧——王陽明人生哲學感悟》 第24節作者: 明朗之陽光從眼前的事情做起我輩致知,只是各隨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見在如此,只隨今日所知擴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開悟,便從明日所知擴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功夫。——《傳習錄》王陽明說:「我們這些人探索心靈的奧秘,也只是依據各自的能力儘力而為之。今天的探究到這樣的程度,就只依據今天所理解的延伸到底。明天,我們的心靈又有新的體悟,那就從明天所理解的延伸到底。這樣才是專註於一個目標、踏踏實實的功夫。」王陽明認為,初學者對於修心養性的工夫,應當循序漸進。因為人的天賦不一樣,領悟能力也不同,如果要求資質較差的學者,一開始就去做那些天資很高之人才能做的事,如何能夠做得到呢?所以一定要先從細小的地方去進行修養,不管環境怎樣,自己只要持之以恆地完善自我,這樣才能以最好的準備來等待機會的到來。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都不重視去做眼前那些細小的事情,不注意從一點一滴去積累「良好的行為」,總認為那些小事不值得去做。其實他們不知道,每一刻的努力都會令你的心靈得到成長,增加你的定力,提升你的素質。正如一棵小樹一樣,你是看不到它是如何成長的,它成長於不知不覺之間。它沒有一刻不是處於成長變化中,假如它有一秒鐘不成長或不變化,那麼第二秒、第三秒乃至永遠都不會成長或變化。所以我們每時每刻都要努力,活在當下。當下這一秒鐘的努力也許微不足道,但是,正是由無數個這樣的一秒鐘構成了每一分鐘、每一小時,乃至整個人生。所以《老子》中說道:「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合抱的大樹,是從細小的萌芽生長起來的;九層的高台,是從一筐筐土開始堆積而成的;千里的遠行,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的。又說,「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難事是由一件件容易的事累積成的,大事也是由一件件細微之事組成的。天下的難事,必定是從每一件容易的事做起;天下的大事,也必定是從每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正由於這個原因,那些成就了偉大功業的聖人,從不好高騖遠去做所謂的「大事」,而是扎紮實實地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將每件小事、容易的事做到極致,這樣才能做成大事。發明電話的貝爾的經歷,正是從眼前的事做起而獲得偉大成功的典型例子。剛開始,貝爾並不是一個專業的科學家或發明家,他也沒想到要去發明電話這種東西,他只是一個聾啞學校的老師。在學校工作幾年後,他與他的一個聾啞學生產生了感情,後來兩人結了婚。由於妻子聽不到聲音,令貝爾感到很苦惱,他於是想發明一種工具,能使妻子聽到自己說話。在這個如此單純的目的的驅動下,貝爾廢寢忘食地投入了這項研究中,他從眼前最細小的事情做起,做了許多工作。因為他著眼於解決當前一個個具體的問題,不斷地做試驗,不厭其煩,自得其樂,所以積累了許多試驗的經驗,終於在看似非常偶然的一次試驗中,他發明了電話,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他也因此成了一個偉大的發明家。美國波士頓大學的一位教授,曾對畢業生說過這樣的話:「大學生有一種危險,那就是關心其他的問題,勝於關心眼前的問題,年青人過於自信,把許多事情看得過於簡單,而認為不值得用全副精力去干,而導致失敗的例子屢見不鮮。」這位美國教授所指出的,也正是現在某些大學生所存在的弊病。很多大學生一心想干大事,想在畢業後能找到一個既體面又賺錢的工作,卻不能抓住在學校學習的大好機會,認真地從眼前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瑣事做起,以積累自己日後做大事的基礎,而是一味沉溺於遊玩與享樂之中,待到一晃三四年過去了,才發現自己除了得到一張文憑之外,什麼都沒有學到,這時才感嘆「時不我待,機不再來」就為時太晚了!所以,有志於成就一番事業的人,從現在就應該開始立志從當下的小事做起,日積月累,才有可能不斷提升素質,增強才幹,為實現自己的宏偉抱負打下堅實的基礎。

上一篇 下一篇:【陽明心學】發現...| 原創:愛與哀愁簽名檔
推薦閱讀:

商學教育的核心是喚醒
根宋佛教音樂:把自己累成狗,到底值不值得
什麼是生活的智慧?
為什麼很多聰明人能通過眼神一眼就能看出來?而真正有智慧的人卻從眼神看不出來?
未來地球會統一嗎?

TAG: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