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剩女"現象引熱議 國外網友稱欲學中文來中國

中國"剩女"現象引熱議 國外網友稱欲學中文來中國

                                              2013年02月23日

  20日,一篇關於中國「剩女」現象的文章登上了BBC網站。文中稱,那些年過27或30歲、受過教育的單身女性在中國被稱為「剩女」(leftover women),「剩女」們在承受著來自家庭和社會的巨大壓力的同時,也享受著屬於自己的快樂。該文引發各國網友熱議,留言已近700條,不少來自亞洲國家的網友表示對此感同身受,而一些西方國家網友則認為「剩女」一說有大男子主義傾向,大齡單身女性理應以追求理想為先,而非屈從於家庭壓力。一位男性網友甚至開玩笑稱中國「剩女」令他重拾「家庭婦男」之夢。

  西方網友不解「剩女」

  在這篇文章中,BBC記者採訪了一位即將迎來29歲生日的電台女編輯黃媛媛,擁有良好學歷和收入的她依然單身。文中稱,雖然中國人口普查數字顯示,在25-29歲女性中,有五分之一未婚,同年齡段未婚男性的比例則超過三分之一,然而這並不意味著這些單身男女就能輕易配對,因為中國男性傾向於娶年齡比自己小、教育程度比自己低的女性。

  文中還引用了一篇在中國網路上流傳的名為《有多少剩女值得我們同情?》的文章,該文認為,那些長得不漂亮的女孩往往期望以教育提高競爭力,「悲劇是,她們沒有意識到,隨著女性歲數增長,她們越來越不值錢。因此,等她們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時,她們已經人老珠黃。」

  一語激起千層浪,一名來自美國的女性網友憤怒地表示,她完全無法認同「剩女」這個辭彙所傳遞的觀念,「與那些更年輕的女性相比,27或30歲以上的女性竟然被認為無論在哪方面都佔劣勢,這在美國文化中是不可思議的。這種想法應當儘快拋棄。」一名男性網友則說:「為什麼只談『剩女』不談『剩男』呢?作為一名男性我都覺得這太大男子主義了。」另一名網友則調侃稱這篇文章給了他圓夢的希望,「從小我就希望能和一個聰明、經濟獨立、有安全感的女性結婚,她不會鄙視我成為一個家庭婦男的理想。因此我現在要做的就是學習中文然後搬去中國。」

  亞洲網友感同身受

  與西方網友的「不理解」形成對照,亞洲國家的網友,尤其是女性網友們紛紛表示「感同身受」。

  一名日本網友說:「這和80年代的日本非常相像,當時25歲以上的未婚女性被稱為『聖誕蛋糕』,因為誰在25日之後還想要一塊聖誕蛋糕呢?而現在的平均結婚年齡已經遠超當時。同時我認為生育率的降低並不能歸咎於此,是撫育孩子的壓力導致了這種情況。」

  一名韓國網友認為給大齡未婚女性貼「剩女」標籤是件十分悲哀的事,她說:「在韓國也一樣,只不過『剩』的界線是30歲。許多女性在30歲前匆忙結婚,只因害怕『被剩在貨架上』。難怪離婚率那麼高。」

  一名印度網友說,在印度,情況相似,「一群有著高學歷的27歲以上的獨立女性選擇一種更自由的生活,將她們的能力用於社會。生活方式因人而異,只要你經過深思熟慮,就應當拒絕別人隨意貼上的標籤並以自己的方式幸福生活。」

  聯合國數據顯示,2012年各國25歲-29歲女性中單身者所佔比例中,英國高達74%,日本超過70%,美國接近50%,而中國和印度則相對較低。此番數據似乎恰好與網友們的留言互為印證,不過也有網友認為,「剩女」不僅僅是中國或亞洲的問題,該網友說:「『女人應當結婚生子』是一個『全球性』態度,尤其是當那些運行著對沖基金或是贏得奧斯卡獎的『女強人』還發聲稱『妻子和母親是一個女人所能扮演的最好角色』時,『剩女』的稱呼只是再次揭示了現代社會中女性角色的矛盾與尷尬。」

  正如另一名網友所言:「要讓一位受過高等教育的獨立女性嫁給一個希望她能夠在工作的同時還扮演傳統妻子角色的男人,這太難了。我理解那些『剩女』們。」

  或許,在幾許無奈與矛盾中,中國的「剩女」們都會贊同黃媛媛在文中說的話:「一流男人會找二流女人,二流男人會找三流女人,三流男人會找四流女人,被剩下的是一流女人和四流男人。因此,如果你是個剩女,你就是一流女人。」 (黃純一)

推薦閱讀:

羊年生肖到底是什麼羊?專家稱中國最早養的是綿羊|羊年|生效
中國古代錢幣里哪些古錢幣收藏價值高?
中國四大名刀,第一個無人敢偷,最後一個價值幾十輛法拉利!
七年大國鬥爭內幕:美國出賣日韓,中國放美國一馬 (4)

TAG: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