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有關生活的所有夢想

北歐,一個活在段子里的國家,高福利讓人羨慕之餘,又有很多未解的神秘。都說二戰成就了北歐設計,當歐洲戰火紛飛時,只有北歐人有閑心研究那些事關生活品質的設計。這種選擇,最終成全了北歐人成為全球頭號"富貴閑人"的生活理想。而一步領先,步步超前。直到今天,北歐人仍然是世界上能把日子過得最有腔調又鬆散快活的一群人。

極簡北歐風可能是近年來最神奇的一股潮流,從年輕中產家庭,到富豪階層,都有它的擁簇。更有人斷言:北歐風恐怕要成為一種全球審美了!然而在歐洲,北歐風早已不是什麼新鮮風潮。都說時間是最好的鑒定師。要知道自二戰以來,北歐設計已經歷了幾十年的歲月變遷,卻仍然是歐洲家居生活里的偶像,難怪北歐風是很多德國人法國人心中永不過時的經典選擇。

記得2011年出國前,北歐對我來說也非常神秘。當時有一個在北歐待過的美國外教"恐嚇"我說北歐人特別冷漠,你認識一個當地人大半輩子,他都未必會請你去他家裡做客。當下就讓喜歡社交的我產生了一點心理陰影。

然而沒想到,我和男友大衛交往後第一次去他家過周末,他就說不介意的話明天順便去他爸媽家喝杯咖啡吧……不用說,這段經歷又刷新了我對北歐人的認識。當然這其中有其文化邏輯:北歐人是矛盾的個體,他們最在意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感,既要親密,又企圖保持高度的獨立。

比如男友的媽媽做胃部手術時,我提出是否要去醫院探望她。男友很淡定地說:"不用啦,醫院有專人照顧,病人也不希望被打擾。"假如這是在中國,也許大家早就盤算著如何輪流照顧病號了。這樣聽起來是否覺得北歐人多少有點"人情淡薄"?可北歐人又是最信任陌生人的,常常近乎天真地以極大的善意揣測別人,並最渴望與他人進行聯結。

剛來瑞典時因為讀不懂車票上的瑞典語,只好問鄰座的金髮男生換乘事項。很巧的是他居然與我同校,聊了一路的天,還說回校大家一起聚聚。本以為是客套話而已,沒想到他真的很認真地邀請我去參加派對,更沒想到的是因為去參加了聚會從而認識了他們班所有的同學!

北歐的腔調和面子無關,沒有浮誇攀比,沒有紙醉金迷。當然,也不是那種自我放棄式的"平平淡淡才是真"。北歐人的日常里,柴米油鹽都要有藝術感。小到一個調料瓶,大到高樓大廈,都要"顏值"達標,器精活好。如果你對北歐人的生活有所了解,就會發現他們真的重新定義了"會過日子",也重新定義了"幸福"。

很多人常常把北歐風和性冷淡聯繫起來,其實這是對北歐生活很大的誤解。如果你在北歐生活過,就會發現他們其實比任何人都更接地氣,更講求實際功能而非單純做個顏控。講到這裡,不得不說北歐人最擅長的就是把日子過得舒服的同時,還不忘散發出一種時髦隨性的氣質。

看到全球都在推行北歐式的生活態度和家居風格,北歐人笑了。因為在他們看來,這不就是最普通的日常嗎?裝修自己的房子,做奶爸,不應酬,健身,享受大自然,把自己的興趣愛好堅持一輩子……我們隨意地過著自己的小日子,沒想到就被聯合國評為了幸福指數最高的幾個國家。頗有種"這個學期雖然沒有這麼努力,但是成績還是名列前茅"的心情,儼然一副學霸的姿態。

在北歐,家居是一種表達自我的方式,是一種生活態度的表達,不分職業,不分階層,人人都有自己想要表達的"理想生活"。比如北歐白領夫婦,沒有在安家置業這種人生重要環節上選擇最省錢的一次到位,而是不緊不慢,走走停停,隨著自己生活的步調把家一點點擴建,一點點填滿……也有喜歡頻繁更換住宅的家居造型師,只享受裝修的過程,一旦把家變成了時尚雜誌爭相拍攝的地點,就瀟洒賣出,向下一個更有挑戰的家裝項目行進;更有在宜家總部工作多年的上海夫妻,"孤身二人"來到人生地不熟的北國,帶著明式的傢具,做著北歐的家居,在異鄉找到了精彩的事業、幸福的家庭;一對退休多年的瑞典夫婦會用親身經歷讓你確信,裝一個理想的家是每一個愛生活的人一輩子的事業,而且真正酷的人生,才不會守著一個毫無變化的家過一輩子。

這些並不是北歐的"富人階層"或"典型"生活,而都是普通人的生活--在北歐也有收入差異,只不過在高稅收的制衡下,差距並不是那麼巨大。生活離不開社會,比如原本是造型師的安娜,能夠成為北歐家居網路紅人,其背後有一部分原因得益於北歐的諸多福利制度--可以領兩年的失業金,生存壓力沒那麼大,而隨時向北歐人敞開的學校大門,又為學習新的工作技能提供了保障。但生活又不僅僅是這樣,它歸屬於自己,就像家居一樣,生活本就應該是一種自己感覺舒適的狀態。那麼在中國,是否也能實現一種又簡單又幸福的生活?

生活在上海的一對90後夫妻,他們的家居追求"恰到好處的距離",兩個人一起工作,也追求"互不干擾卻又能清晰地感知到彼此",這不正是我們前面所提到的"既要親密,又企圖保持高度獨立"的文化態度。所以家居不是照搬,生活本身並不區分是北歐的還是中國的,只要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我覺得最迷人的北歐視角之一就是屋頂。歐洲城市的地平線一般都少了一份亞洲式的摩登和富麗堂皇,卻多了一份溫馨和歷史厚重感。看著那些紅色的/青銅色的屋頂在夕陽里一直穿插、延伸,直到和天邊的藍色交匯,看著小巷裡零星的行人,感覺時間也靜止了。

北歐從來沒有給過我繁華的印象。低矮的建築,稀少的行人,寂寞的日落,細碎的百年石板路……也許對這片土地,更準確的形容是"溫馨"和"有質感"。從哥本哈根機場廁所的得獎垃圾袋設計,再到根據太陽直射角自動調節的窗帘;從不用汽油只靠剩飯剩菜產生的沼氣發動的公共汽車,到可以抵禦嚴寒節能環保的建築材料……北歐人願意在很多看不見摸不著的地方用100%的心。

然而,除了好處,這樣的做事哲學也極容易"慣壞"人。在北歐生活久了,常覺得日子順利得不可思議,因此總想著去別處尋找更刺激的體驗。而真的到達了那些"別處",又會抱怨各種基礎設施怎麼設計得如此複雜而蠢笨。所以說,北歐的好是對比出來的,是沉默而耐心的。

你在城市中心

尋找到了一片背靠熱鬧的寧靜

很奇妙

而這就是北歐可以給你的浪漫

1.為什麼北歐的極簡主義設計和生活風靡全球,得到了無數人的認可?

在北歐,簡約是一種美德,一種想像力的起源。北歐的極簡主義風格能夠風靡全球,除了它實用和美觀的完美結合,更重要的競爭力是設計背後的創新能力和具有啟發性的生活理念。究其根本,北歐設計非常強調的是用最簡單的方法去解決生活中實實在在的問題,而非一味為了創造出令人驚嘆的外觀。

現代人的生活是快節奏的,充滿複雜性的。而北歐設計往往通過最簡單的路徑,輕鬆解決很多生活中的不便,讓我們過得更輕鬆和有質感!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發展,我覺得以北歐風為特色的極簡主義給予了我們"做減法"的想像力和能力,也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有包容力,能容納下更多的精彩。

2.北歐人如何保持婚姻里的幸福?

首先,選擇不走進婚姻里的北歐人就已經佔了很大的比重。其次,走進婚姻的北歐人中又有一半最後選擇了離婚。我見過離婚了兩次帶著兩任的孩子走進下一段婚姻的幸福重組家庭,也見過同學的爸媽在一起幾十年依然選擇只做一對圍城外的恩愛情侶……北歐人的幸福來自瀟洒,來自獨立,來自純粹。選擇走進婚姻不是對誰的交代,也不是兩個家庭的結合,而是一個新家庭的誕生和獨立宣言。北歐紅塵中的幸福與婚姻無關,與愛情有關。

3.北歐人怎麼理解自由與自律?

自由不是為所欲為。北歐式的自由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大家對規則的自覺遵守和尊重。

在個人層面上來說,北歐人從小就被培養自己做決定,自己承擔後果。所以成年後的北歐人習慣了在自由中摸索自己想要過的人生。

4.我們更在乎住房的使用價值,比如周邊的教育醫療配套,所有的人掙了錢都會去買更大更好的房子,北歐人對房子和土地是如何看待的?

北歐人對住房的重視絕對不低於中國人,但是關注點很不一樣。比如,我們最在意的是"產權",而北歐人最在意的是"生活的質量"。北歐因為很早就擁有比較完善的租房系統,雖然隊是長了一點,但也讓"租房黨"實現了"不用買房就能過好這一生"。所以,買房置業在北歐從來不是一個北歐人的人生必選。另外,北歐的教育資源、醫療資源相對來說分配更平均一點,所以只能算作基礎因素而非決定因素。而街區生活便利程度,建築的設計,戶型等因素的重要性就在這個時候凸顯出來了。北歐選房,選的是一種生活方式,說起來很虛,但是在北歐人心裡卻是很實在的東西。

北歐買房和買公寓的價格相差不大,甚至同樣的價錢在市區可以買一個小公寓,但是在郊區可以買一棟帶花園的大房子。只能說北歐人在這種選擇上的傾向是多元的,有人愛市區的熱鬧,就有人愛郊區的寂靜。正如前面所說,北歐選房,選的是生活方式。

北歐的冬季太過寒冷和漫長,我們不得不躲在溫暖的室內挨過這寂靜的黑暗。家成了我們除了辦公室外,待得最多的地方。如果不想憋出抑鬱症,那麼把家裡打造成一個絕對舒適的空間,在這樣的環境里成了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所以,北歐人享受花很多心思翻新、再翻新自己的家。家居在北歐也成了時裝一樣的存在,隨著季節變換,隨著心情變換。

5.北歐人如何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

北歐人感到舒適的人際距離會比我們中國人更長一點。他們不覺得自己社交恐懼,但是可能在我們眼裡卻多少有點。其實更準確地說是"怕尷尬"。比如很多北歐人會在出門前在貓眼裡看看外面,如果鄰居剛好也出門,不如就乾脆等一等,免得碰到了不知道說什麼好。然而三杯酒下肚,北歐人又會熱情得連自己都不認識自己!

我有個在英國留學的閨蜜曾經總結過:"在國外待久後突然回國,會覺得自己又弱又傻,過於禮貌。"這點絕對也適用於在北歐當過北漂的人。接觸過的北歐人常有種憨憨的實誠,以及被單純環境慣出來的耿直。

北歐處理起人際關係來真是讓人直呼過癮:直來直往,絕不把時間浪費在不想浪費的人和事情上。比如很神奇的一點,北歐人不應酬,也沒有靠加班來討得上司歡心的傳統。工作歸工作,不論男女,一下班就趕緊回家買菜做飯,把屬於自己的自由時間還給自己。想要和同事聯絡感情?就拿瑞典人說吧,除了每天上午一次、下午一次的全國大型傳統放鬆項目--fika(咖啡點心時間),公司自會每年挑幾個日子做團建。你想硬湊在一起"尬團結",估計都沒人願意奉陪。北歐的加班費也是高得驚人,常常是平時正常時薪的兩倍起,所以從老闆的角度來說加班未必划算,而從員工的角度來說,私人時間這麼寶貴,何必賣給公司呢?

6.假期多、不願加班的北歐人的閑暇時光是如何度過的?

北歐的飲食習慣真的也是延續了北歐風。關注健康的現代北歐人並不愛過度加工的食材,大量的沙拉充斥著他們的生活。你可以在學校圖書館、車站便利店買到一杯杯的蔬菜條,當作零食。

但是北歐人也有喜愛甜食咖啡的一面,比如瑞典人雷打不動的fika時間。fika是一個只存在於瑞典語里的詞語,類似下午茶的概念,但是又不僅限於"下午"。你可以在一天中的任何時間提出:我們fika一下吧!假如你在瑞典的公司上班,通常每天早上和下午會各有一次fika,和同事坐在一起喝喝咖啡或者茶,吃蛋糕等甜品。

北歐的大街上有非常多的咖啡店,各有特色。周末的時候,我和大衛也和普通瑞典人一樣喜歡去不同的咖啡店一起fika,和朋友一起,或享受二人時光。夏天天氣好的時候,我們也非常喜歡開車去村莊里的農舍改造的私人咖啡店,充滿復古的情趣,非常有味道。

7.北歐式的幸福,是否來源於其高福利的制度?

不得不說,高福利是支撐現有北歐生活方式非常重要的基石。高福利給予北歐人的不是無需付出卻有求必應的土豪范兒,而是"人人都能有尊嚴地、體面地生活"的承諾。記得以前坐公交車時經常碰到一個患有精神疾病的中年瑞典女人。她總是蹦蹦跳跳地上車,接著和司機還有其他乘客很誇張地打招呼。大家也都很友善地回應。印象深刻的是,她永遠衣衫整潔,神采奕奕。在北歐有很多這樣的殘障人士,住在政府的福利公寓,每天都有護工上門兩次照顧。雖然帶有天生的缺陷而成了社會底層的弱者,但是活了大半輩子,每一天的日子都過得有尊嚴。

當然,高福利對應高稅收和高物價,這樣的社會現狀也是無數納稅人繳納高額稅款才得以存在的。身邊一些高薪的朋友,也會常常抱怨因為工資高,稅也高,到手的錢比交的稅還少。總結性地說:北歐的福利制度算是實現了倉廩實而知廉恥的美好願景。

繆音子

本文選自《越簡單,越幸福》北歐君 / 繆音子 / 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 2017


推薦閱讀:

怎么评价高晓松常说的「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河池,最令你無法割捨的是什麼?
為什麼玖富理財產品,悟空理財收益這麼高?
迄今為止,你最愛吃的東西是什麼?
因為羨慕他人而整天悶悶不樂,怎樣脫離這種心理?

TAG: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