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練好陳式太極拳

萬文德老師與陳照奎老師

     目前有不少太極拳愛好者認為陳式太極拳很難學,不易掌握,因此產生了又想學又怕學不會的思想。當然陳式太極拳比學其他太極拳是有點難度,但是要學好陳式太極拳也不是很困難的事,首先必須要了解陳式太極拳的基本原理知識,掌握它的主要特點,運動方法和作用效能,並按照它的原理要求結合在套路運行中不斷強化練習,自我消化,用鐵棒磨成針的精神毅力進行長期磨練,相信一定能學好,並能掌握演練出一套充滿陳式內涵意境的好拳藝。

    現在讓我們來分析陳式太極拳的主要特點有;螺旋纏絲,快慢相間,剛柔相濟,松活彈抖。

    一、螺旋纏絲

    螺旋纏絲就是運用絲桿螺旋體的螺紋曲線旋轉原理,結合拋物線型的圓弧運動形式,通過練拳者的身軀和四肢按照太極拳的動作不停地進行螺旋纏繞,達到完成動作的運動效果。根據螺旋原理分解出兩種最基本的纏絲方式,即順纏絲,逆纏絲。而順纏絲和逆纏絲的旋轉方法分別是:

    順纏絲——表現在手上面時不管手心向哪,是以中指為軸以小指領勁依次帶動無名指,中指,食指,拇指引動手掌和手臂由內向外旋轉翻滾的方式。表現在腿下面時則以胯關節和踝關節上下兩個支點進行以膝蓋由襠內側往前轉向外,再由前往後轉內,皆為順纏絲。

    逆纏絲——表現在手上面時不管手心向哪,是以中指為軸以拇指領勁依次帶動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引動手掌同手臂由外向內旋轉翻滾的方式。表現在腿下面時則以胯關節膝蓋和踝關節上下兩個支點進行以膝蓋由襠外側往前轉向內,再由前往後轉外,皆為逆纏絲。

    由順逆纏絲的旋轉方式可以進一步理解到,當我們用雙手同時向前往後作伸縮旋轉時出現的旋轉方向相等於機械學上的左右齒絲桿螺紋旋轉方向。

    纏絲功;是陳式太極拳必修的一種基本功法。它是在順逆纏絲的基礎上進行左右順逆纏絲,上下順逆纏絲,大小順逆纏絲,里外順逆纏絲,進退順逆纏絲,腰膝腿纏絲,肩肘腕纏絲,胸腹腰背纏,雙順雙逆纏等等一系列的纏絲功法。

    纏絲勁;是通過纏絲功的綜合練習,導致體內體外產生出似松非松,柔韌兼備,松沉圓活而富有彈性於一身的螺旋勁來,此螺旋勁就是纏絲勁。

    從螺紋旋轉勁向分析;順纏絲勁內絕大多數產生的是棚勁和擠勁鑽勁,而逆纏絲勁內絕大多數產生的是捋勁和化勁。棚捋二勁在運動中不斷地互相轉化,互相呼應協調,達到了和諧合一的整體勁。

    陳式太極拳的一招一式最終都是運用一順一逆,雙順雙逆這三組纏絲的組合來完成的,並在運行當中所走的軌跡是公轉和自轉不可分離的順逆交錯,陰陽相濟的螺旋纏絲圈。比如;懶扎衣,六封四閉這兩個動作就很明顯體現出三組纏絲圈的綜合運轉。纏絲功法的重要性在陳鑫太極拳論分類語錄中就明確指出;打太極拳須明纏絲勁,纏絲者,運中氣之法門也,不明此即不明拳。太極拳纏絲法也。

    二.快慢相間

    快慢相間是速度和節奏的關係,快慢指的是時間速度,快慢相間是速度變化的節奏感。快與慢是指在一個規定的時間範圍內用快速度或者慢速度去完成所需要做的一切動作或事情,這是一個整體觀,而快慢相間是採用有快有慢交錯變化的時間速度去完成同樣的一切動作或事情,這是一個節奏觀。世上任何事物的發展增長都是處在有不斷變化的速度節奏範圍內進行。

    太極拳運動同樣有速度講節奏,特別是陳式太極拳表現出來的速度節奏更加明顯。整套拳運行時有快有慢,單式動作也有快慢變化。那麼陳式太極拳在行拳中又如何處理快慢相間?一般情況下當動作運行到蓄勢,合勢,沉降,轉關摺疊時要逐步慢,當轉向發勢,開勢,升勢時要加快,而引勁轉身,出步就要較快,踢腿蹬腳,彈抖,發動沖拳就要極快。從陳式太極拳一路和二路整體分析:

    一路陳式太極拳屬於文拳,它表現出來的整體速度是慢多快少,它的修鍊目的要求是練松,練柔,練沉,練纏絲勁,練心意,練神氣,練陰陽虛實,以練柔勁為主,剛勁為輔。

    二路陳式太極拳屬於武拳,所以叫炮拳,它表現出來的整體速度是快多慢少,它的修鍊目的要求是練彈抖,練發勁,練跳躍,練靈敏度,以練剛勁為主,柔勁為輔。

    當然在實際操作中對於在雙手纏轉時表現出一手快一手慢的快慢相間的節奏處理,是有它的規律,但不可以要求一下子做到千篇一律,這是要因人而論,因每一個練拳者在行拳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心境,練拳意識目的要求不同,以及對套路的熟練程度,認識深淺不同,自然所表現出來的快慢處理就有所不盡相同。特別是初學者首先要求是慢練,以掌握套路動作為主,配合練鬆柔,練沉穩,熟悉纏絲勁路,然後學習掌握快慢節奏。

    總之陳式太極拳在運行中表現出的由慢到快,有快到慢,快慢相間的特徵既符合太極拳術慢練快用的技法。又顯示出太極拳的活力和生命力。從另一個角度分析動作大小,快慢變化的節奏也從視覺上引起人們對提高學習的興趣,和觀賞情趣。

[page]

    三、剛柔相擠

    陳式太極拳在螺旋纏絲,快慢相問的運轉過程中始終也貫穿著柔勁和剛勁互相轉化,達到柔中有剛,剛中有柔,陰陽虛實,剛柔相濟的特點。要運用好這一特點,首先也要知道剛柔二勁的特徵。

    剛勁:不是單純指快速發勁和剛強有力的表現形式,而是通過螺旋纏絲不停的反覆纏繞,使身軀內外鬆開和放長所產生出具有韌度的彈性的剛性勁,也叫彈簧勁。而這剛勁是必須具有抗壓和快速反彈的能力,它猶如金屬材料中的彈簧鋼的性能一樣。

    柔勁:也不是專指那種無意無神,綿軟無力,動作緩慢的表現形式。而是通過周身上下節節貫穿,放鬆放柔在纏繞運轉中達到具有柔韌度的內含堅剛,外顯柔軟的鬆柔勁。

    陳式太極拳在拳架運行時多採用輕柔運轉,當一個動作到達定式時或者著力點時則轉變沉變剛,在摺疊轉換時又由剛再享輕轉柔至下一式,這種松沉剛柔的轉換形式是符合柔運行剛落點,方圓相生的原理。同樣在具體操作時當兩手在順逆纏絲運轉中也要做到一手重一手輕,一隱一現呼應著轉換,這一輕一重就是_剛一柔,一隱一現也是一陰一陽,一虛一實在互相變化,也是符合剛柔相濟的法則。所以要學好陳式太極拳首先要從鬆柔人手,練好鬆柔勁剛勁就自然產生,如拳論所言;柔能生剛,極柔軟然後極堅剛。

    四、松活彈抖

    松活彈抖是陳式太極拳用勁的方法,也是進入高層功夫鍛煉的階段。松活彈抖是綜合各種太極勁發放的效果,要掌握松活彈抖勁必須要熱悉它的本質特性和表現方法。松活彈抖是在全身內外各個關節,肌肉群的整體放鬆下將各種陰陽相濟的勁力集中起來合成一處,同時以氣沉丹田和丹田內轉結合,配合旋腰轉脊為核心,藉助腳蹬地面的反彈力(即反作用力)通過立體螺旋纏繞在一瞬間發放出一種快速,猛烈,動作短促而力長的螺旋震蕩式的爆發力。這種爆發力亦是人們常說的蓄而後發的彈抖勁。要使彈抖勁發放自如達到氣不促,力發乾脆而不僵滯,必須先從「松」字人手,練好鬆柔勁,纏絲勁,陰陽相濟,胸腰旋轉,摺疊纏繞等等一系列的基礎功。我們應明白「松」是圓活的先決條件,而「圓活」又是彈抖的前提。所以我們要清楚它們的本質要求和關係,如:

    松:是要求全身內外,上下四肢所有關節,肌肉,胸腹腰背,包括精神心理,呼吸都處在整體自然放鬆的狀態下,用心意運行法使「松」達到了不軟不緊,具有抗拉抗壓,沾連粘隨的輕柔松沉的鬆柔勁。一句話就是:不是軟綿綿的松,而是有柔韌性的松。

    活:是圓活,靈活之意,就是在鬆柔的基礎上通過大小纏絲圈的變化運轉中,表現出來去自如,上下開合,虛實變化有呼應的鬆柔圓活之勁,達到人進我退,人剛我柔,人走我隨,隨曲就伸不丟不頂的法則,以及動急則急應,人變我也變的靈活勢態。

    彈抖:是在鬆柔圓活的前提下集中全身的內力然後突然快速鬆開一抖的形式,同時又是運用纏繞諸靠沾連粘隨在靠近對方身上任何部位時突然發出一種彈抖性的寸勁。而彈抖勁的大小生成和作用效果,最終是依靠自身的肌體內力和外力(即輔助器或人)相結合進行有目的性的訓練所產生出來的。

    綜述以上陳式太極拳原理淺淡,要真正學好陳式太極拳不僅要靠長期持之以恆的鍛煉,還要讀其書明其理,用其理指導練拳。

    我是相信這兩旬名言:欲速不達和清能早達,並以此來要求自己。

    作者:上海太極名家萬文德之學生

 

  

 

點擊圖片進入對應日誌

 

 


推薦閱讀:

第667期:論太極拳之通
太極拳中的手型和步法
【跟我學】武當三豐太極拳(四)

TAG:太極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