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台北大學問答 | 智悲佛網 手機版

『2013年11月29日』

(一)問:佛教經典當中有沒有提到關於同性戀方面的問題?

索達吉堪布:從世間的倫理道德來講,不同的國家、民族、地區對同性戀有著不同的看法和解讀。佛教中有沒有提到這種情況呢?實際上佛教經典對此早有提及。兩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已經告訴了我們,人類當中會出現這種情況,所以佛教徒並不覺得這很稀有,它是我們經常可以遇到的。因為眾生的業和煩惱不同,所以同性戀這種現象會得以存在。

哪些佛教經典提及同性戀呢?首先是《毗奈耶經》。佛陀在《毗奈耶經》裡面講,由於眾生的業不同,有些人喜歡同性,有些是年輕人喜歡老人,還有老年人喜歡年輕人,等等,這方面講了很多很多。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一般認為老年人喜歡年輕人是正常,但有沒有年輕人喜歡老年人呢?也是有的。現在的新聞報道中,這種現象非常多。

此外,《正法念處經》里也直接講到了同性關係。這說明,這種關係的的確確是存在的。

現在各個國家的人,對這個問題有不同的說法,作為佛教的觀點來講,這是一種常見現象,但人們在不同的環境和習俗下,對此有不同的態度。有些西方國家,剛開始對此非常保守,禁止同性關係,但後來也開放了,比如紐約,大家應該非常清楚。

(二)問:我們要用怎樣的眼光來看待死亡這個問題?

索達吉堪布:死亡對很多人來講,都比較陌生。我遇到的一些同學,根本不敢提,也不想提死亡。他們覺得,死就死吧,現在不要提,我願意活著。但實際上,即便你願意活著,也不可能不死,最終一定是會面臨死亡的。接近死亡的時候,自己特別害怕,家人去世的時候也不敢面對。其實不應該這樣。

佛教當中對死亡的看法是快樂的、正面的,因為提前有了準備和訓練。人活著的時候要知道,有一天我會離開這個世界。但是,我們該以什麼樣的心態來離開這個世界呢?離開以後,心識依靠業風飄蕩,「心路」歷程又該如何面對?

其實,這是有一定規訓的。我特別希望人們,尤其是在年輕的時候,要多多地思考死亡,比如,我死的時候怎麼辦?我大概什麼時候會死?這在佛教裡面叫「人生無常」。無常好像是一個不吉祥的詞,很多人說,這是消極的,我還是願意過著幸福的生活,不願意提什麼無常、出離心、輪迴。有些甚至說,這只是為了讓害怕死亡的人得到一些安慰而已。但實際上不是這樣。

人來到這個世界,最後總會死的,但死亡的竅訣,的確也只有修行人才有。很多來自鄉村的佛教徒,知識有限,甚至可能連字也不認識,但他們死的時候很安然,在任何狀態下,都死得沒有恐懼感。而往往一輩子搞科學研究的人,或者一輩子當大學老師的人,有成千上萬個學生,桃李滿天下,但對死亡卻不敢提及,最後自己在恐懼、痛苦中去世,這種現象比比皆是。

因此我們年輕的時候,應該要想一想:我最後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希望心能隨著善業而去,這對來世是很重要的。就像有些人說,今天重要,但明天對我更重要。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這樣一種修行。為什麼索甲仁波切的《西藏生死書》非常暢銷?因為這本書以現代人的口吻和想法,把蓮花生大士對中陰、對死亡的這些竅訣講得比較透徹,所以很多人通過學習,明白了其實人生的終點是需要考慮的,而並不是說,人生短短几十年,完了就完了。否則,人來到這個世界,如果只是這樣一個過程,恐怕是太短了。

(三)問:我是台北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班三年級的研究生。我想問,佛陀經典當中的西方極樂世界究竟存在不存在?

索達吉堪布:從究竟證悟心性的層面來講,所有清凈剎土都是心的一種妙用。包括現在我們身處的娑婆世界,也可以說是心的一種幻象,沒有任何不清凈。《維摩詰經》中有一段梵天跟舍利子之間的對話。當時梵天知道整個娑婆世界都是清凈的,而舍利子卻看不到。最後通過佛陀加持,舍利子才發現,原來娑婆世界的確非常清凈。這是佛教中一種很高的見解,看過《維摩詰經》會知道這一點。

在究竟實相中,極樂世界沒有什麼可承認的。但是一般來講,眾生通過清凈業力,具足往生凈土的四因之後,是可以往生極樂世界的。漢地和藏地都有很多這方面的案例。

西方極樂世界用肉眼看不到,如何才能確定它的存在呢?首先,要依靠推理來判定佛的語言沒有欺惑。有了這個基礎,佛陀宣講的《阿彌陀經》《觀經》《無量壽經》——凈土三經中對極樂世界的描述就可以成立。

你們方便時最好看看凈土三經。藏文中還有一部《極樂世界功德莊嚴經》,是《阿彌陀經》的廣經,此經對極樂世界也有特別詳細的描述。

(四)問:我是台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二年級的學生。該如何理解「涅槃」或「功德」這些佛教的名相?梁武帝曾經問達摩祖師,我造佛寺有沒有功德?達摩祖師說,沒有功德。可是日常生活中又有很多人會跟你說,這樣做有好大好大的功德。這該如何看待呢?

索達吉堪布:第一個問題講涅槃。涅槃的涵義有幾種。《現觀莊嚴論》講到,涅槃包括有餘涅槃、無餘涅槃、自性涅槃、清凈涅槃這四種法。這裡有些說「有」、有些說「無」,實際上,在南傳佛教裡面講有餘涅槃。什麼叫有餘涅槃呢?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些阿羅漢已經獲得了成就,所有的煩惱都沒有了,但是他的身體跟常人一樣,全部都存在,這叫做有餘涅槃。有些經典裡面講無餘涅槃,無餘涅槃的時候,色、受、想、行、識這五蘊都已經消殞了,整個身體都沒有了。什麼是自性涅槃呢?自性涅槃就是說,萬法的本體是空、光明、不空、不明,一切都是遠離四邊八戲的。清凈涅槃就是講我們的如來藏。這四種涅槃,是從不同層面來理解的。

所謂的涅槃,實際上是梵語,也有人將「涅槃」翻譯為「泥洹」。《涅槃經》中,它有一種寂滅的意思;涅槃也有圓寂的意思,比如說,這個上師涅槃了、佛涅槃了,他離開了世間,就叫涅槃;有些時候我們說輪迴和涅槃,輪迴和成佛,成佛也叫涅槃;輪涅所攝的一切法,這個涅槃指的是清凈法。所以,涅槃有很多不同的理解,沒有懂的話,恐怕有些問題不是很明白。

第二個問題是關於功德。達摩祖師來到漢地的時候,當時梁武帝覺得自己造寺院很有功德,就在他面前炫耀。達摩祖師說,你這樣造寺院沒有功德。梁武帝很不高興。但達摩祖師為什麼這麼講呢?

所謂的功德有兩種,一種是世俗的福德功德,一種是勝義的智慧功德。我們講福慧雙運,也就是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並重。在明心見性的層面來講,修廟、磕頭、做善事不算什麼功德,因為它有一種造作。現在很多人喜歡捐錢、化緣、做功德,這相對於更高層面的聞思修行來講,不算真正的佛教,也不算真正的功德。但從低一點的層面來講,它是不是功德呢?是功德。所以在不同層面,有不同的定義。

上面提過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從智慧資糧的層面來講,造廟和修寺等功德微小,不能成為佛果之因,只是一種人天福報。所以,對微小的事情我們通常習慣否定它,就像把膽子小的人稱為「沒膽子」一樣。但實際上,也並不是完全沒有。

(五)問:我是中文系三年級的,以前聽某位老師的佛概課,他說人的本質是孤獨。我們該怎麼面對人孤獨的本質?

索達吉堪布:每一個人都是孤零零地來到這個世界。凡夫在佛教中有另一個名字,叫「異生」,就是指沒有任何外界幫忙,只依靠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無量壽經》里講:「人在世間,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所有人來到這個世界時,是一個人,離開這個世界時,也是一個人。表面上我們有家人有朋友,但實際上,每個人都是獨立的——見解是獨立的,行為是獨立的,思想是獨立的。只不過暫時跟一些人「合作」,成立了家庭,但從來也沒有離開過孤獨。

按照佛教的觀點,每個眾生確實很孤獨,業力沒辦法轉移給他人,也沒辦法委託別人來承受。但即便如此,我們也應該去幫助身邊的人,這是一種勇敢。

(六)問:我曾在佛經上看到一個故事:一個人想出家,當時阿羅漢們用神通看了無數世,發現他根本沒有善根。但他還是一直吵著要出家。後來佛陀親自用神通觀察,說這個人在久遠以前曾當過樵夫,一次他被老虎逼到樹上時,念過一句「南無佛」。以這個善根,他可以出家。

甚至有些佛經說,一闡提也有佛性。一闡提指沒有佛性的人,他們為什麼又有佛性,可以成佛呢?這種善根又從何而來?

索達吉堪布:故事中的那個想出家的人,叫華傑施主,也有翻譯為福增。他一百歲時想出家,正如你所說,阿羅漢不讓,因為沒發現他有善根。結果佛陀發現了,同意他出家,他獲得了阿羅漢果位。所以,與佛的智慧比起來,阿羅漢的智慧是有限的。正由於智慧有限,阿羅漢沒有通達一切萬法的真相,佛的智慧被稱為正量 。

此外,一闡提是梵語,指斷了善根、永遠不能成佛的人。究竟有沒有這種人呢?據不了義的說法,是有。但了義來講,如彌勒菩薩在《經莊嚴論》中說,徹底斷了善根的人是不存在的,只不過他的善根暫時沒有成熟而已。打個比方,有些佛教徒特別想幫自己的家人,但無論怎麼努力,對方根本不接受,還生邪見、誹謗,非常非常嚴重。表面上看來,家人完全沒有佛緣,沒有善根,但實際上只是他的因緣還不成熟。

因此,從佛教的究竟觀點來講,完全斷了善根或沒有如來藏的眾生,是不存在的。《經莊嚴論》相關註疏中,有特別明確的說明。但因為他的善根非常低劣,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以暫時稱為斷了善根。

(七)問:現在有很多的附佛外道,他們會吸收會員,卻不教他們佛語,也不教他們讀佛經,只是讓他們相信他們有「明師」而已。如果我們身邊有親朋好友被這種附佛外道吸收,我們要怎麼看待?要怎麼樣幫助他們呢?

索達吉堪布:不管是「明師」,還是其他什麼人,如果不讓系統地學習佛經論典,都不是很好的。

我們佛教徒也存在一些問題。有些人只是對上師特別特別恭敬,但是對上師所傳的法,對取捨因果方面的道理不懂。光想依靠一個上師來接引的話,是非常困難的。有些人把自己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上師身上,「我要死的時候上師您一定要把我拽著,您不能把我放棄。」「我來世解脫的希望就是您老人家。」

佛陀怎麼講的呢?佛陀說:「我給你指示解脫道,但解脫依賴於你自己。」佛陀為大家宣說了三世因果的取捨方法,然後我們按照這個去做,行持善法可以解脫,而行持惡法不得解脫。這是非常關鍵的。

我不太清楚這種「明師」是什麼身份,但如果不讓學習、不讓正面地了解佛經意義,無論你打著什麼樣的旗號,對眾生可能都沒有利益。

我們佛教徒一定要系統地學習相關經典和論典。我看到很多人,雖然皈依、學佛很多年,但實際上,對於一些非常簡單的道理,他們不但不懂,還越學越懷疑、越學越痛苦。這就說明,剛開始的道路選得有問題。

對於現在的年輕人,如果不想學佛,不想研究佛法,另當別論,我們也不強求,可以自由做決定。但是,如果真的想學習佛法,恐怕要依靠一些很善良的老師,然後自己去系統地學習佛教的相關資料。只有這樣,路才不會走錯。有時候我們的確需要依賴別人。雖然佛教裡面講「依法不依人」,但這並不是說完全不需要老師,或完全不需要善知識,並不是這個意思。但是如果你依靠的這個老師所講的內容與佛法的教理相違,那麼無論他有再大的名氣、財產,這樣的依賴關係也不過是自欺欺人,最後的結果恐怕對自他都毫無意義。

那該如何去幫助他們呢?要依靠各種靈活的善巧方便來逐漸引導。如果實在不行,那麼你可能需要花更多的功夫,再進一步觀察和思考。

(八)問:我是輔仁大學宗教學系一年級的碩士生。我們現在很多痛苦,都是因為放不下,請問堪布,如果我們瀕臨死亡,捨不得家人、捨不得世間的一切,又或者說因為失戀、或是跟人家吵架,放不下情緒,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如何做才能放下?

索達吉堪布:禪宗經常講「看破、放下、自在」,很多人都將此運用在生活當中,但是不能將這些用錯。如果一開始,就將修行、生活都放下,既不工作,也不成家,全是看破的話,是不行的。

很多人覺得「放下」這個詞,很有禪味,很好。但實際上,你要去觀察,要去善於使用。等你到了最高境界的時候,你會看破、會放下、會自在,但還沒有達到那種境界前,也不要認為它是那麼簡單。

我們現在對「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理念不能看破放下,對家庭和社會的工作也不能看破放下。有些人學了佛以後,跟家人的關係變得不好,每天都跟家人爭執不休,很痛苦。原因是什麼呢?就是因為他全部看破了,放下了。其實這是不合理的。

如果你到了最高的境界,對在家生活、世間一切看破,然後出家的話,這是可以的。但還沒有到這個境界之前,對生活的激情和勇猛面對生活的心不能放棄。

如果你以一剎那間的善念,放下整個生活的話,也許以後在修行中的違緣會越來越多。我經常講,在家人學習佛法有兩種責任,一種是家庭和工作的責任,另一種是研究和修行佛法的責任,這兩個是相輔相成的。為了一個而放棄另一個是不值得的,既不可以為了家庭和工作而放棄修行,也不能為了修行而放棄家庭和工作。這兩個可不可以並行呢?應該是可以的。

(九)問:禪修好像是每天固定的、獨立於生活之外的事。如何才能把日常的禪修變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讓它變得跟呼吸、喝水一樣呢?

索達吉堪布:現在有很多的工作禪、生活禪,讓你在平時生活當中,可以放下繁雜的妄念,思考一下。但思考一下,並不等於你不去做事。喬布斯也是天天參禪打坐,但後來建立了蘋果公司,改變了世界上很多人,而他的生活沒有因此受到什麼影響。日本的稻盛和夫,也是經常參禪,他通過參禪開發智慧,保持寧靜的心態,最後對自己的企業、對世界都做出了很多貢獻。

在座的各位有沒有必要參禪呢?非常有必要。參禪有助於保持一種平靜的心態。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心不平靜,就會很麻煩。在心態浮躁的情況下所做的事情,結果往往不妙。但如果心平靜,去面對所做的一切時,往往會有好的結果。

現在很多年輕人,在遇到一些比較大的事情時,比如感情、工作、就業,心平靜不下來,容易貿然做出選擇,這是不明智的。年輕人的思想疏導非常重要,因此,我特別希望在座的老師們,不但要給學生多講一點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講一講怎樣做人、怎樣行善、怎樣面對痛苦。

很多學生在面對困難的時候特別可憐。為什麼呢?因為平時沒有好好學習。有一位大學教授給我發了一個信息說,他班裡只有五、六個學生,平時上課的時候,沒人好好聽,而一到考試就會作弊。他有一個學生,作弊時被抓到了,結果求老師讓他把後面的內容抄完,不要制止他作弊。

這位老師是學佛的,有一點悲心,心有點軟。他說,這個學生看起來很可憐,所以不忍心制止他。但平時不學習,考試作弊,作為一個老師,如果還支持這種行為的話,也很不好。

我倒並不認為作弊是個好事。說實在的,有些地方的學生,平時不好好學習,將來面對生活時會很痛苦。現在他們在學校里,總覺得以後工作應該很快樂,成立家庭很快樂,但並沒有想到,工作、家庭的開始,就是痛苦的開始。你也許不贊同我的觀點,堅持認為這一切很美好。但不說別的,從家庭成立的那天開始,你有可能經常吵架。

昨天華梵大學的一個老師說,最好的兩大辯論高手就是丈夫和妻子,他們是最善於辯論的。以前我講因明時,有一個女士特別感謝我,說因明對她生活非常有益。以前跟丈夫吵架時,她經常辯不贏,因為丈夫畢業於法律系。學了因明之後,特別有口才,很多問題都不再是問題。(笑)

總之,大家現在無憂無慮的時候,需要學會如何面對痛苦,對未來的生活要有所準備。

(十)問:我在佛概課上學到一句話:明天跟死亡不知哪一個會先到,所以要把握時間,做好想要做的事情。您提到說,人活著要追求生命的奧秘,還要有正確的價值觀。請問,在如今這個意見很多的社會裡,該如何確定我的價值觀是正確的?個人的價值觀應該遵循大眾標準,還是只需堅持自我就好?

索達吉堪布:選擇一個正確的價值觀,需要智慧。

「明天跟死亡不知哪一個會先到」,是藏傳佛教當中非常著名的一個修心教言。我也經常在想,今天會不會突然感受到死亡的訊息?我還能不能看到明天的太陽?

原來有一個身患重病的人說:「明天的陽光也許照不到我的身上。除了我,其他眾生還能接受到陽光沐浴,我也許沒有機會了。」果然,他在當晚去世了。其實這句話,不僅僅會發生在他身上,也會發生在我們每個人身上。有些年輕人可能覺得自己不會死,但統計表明,年輕人死去的情況是很常見的。

因此,當我們思考自己的價值觀時,應該先觀察,死亡到底會不會突然發生在我的身上,或是我至愛的身上?如果會,那我該怎麼樣面對?來世究竟存不存在?如果不存在,或者即使存在也對我無利無害,那隨心所欲怎麼做都可以,但如果不是這樣,就不能太盲目樂觀,應該考慮一些問題了。

現在很多人從不想來世,甚至不敢提及。在藏地不是這樣,很多人都會談論這個問題。大家在聊天中經常會說,「哎喲,不能這麼做,否則來世怎麼辦呢?」都已經養成習慣了。可是大城市裡的多數人,只談論眼前這幾十年,怎麼陞官、怎麼發財,等等,而這些是帶不走的。

所以,價值觀是否要改變,關鍵在於自己。如果你想改變,並不是非要通過接受宗教來達成。佛教講真理,誰有真理就服從誰,而不會逼迫你一定要信這個、必須要做那個。有些人認為,佛教要求承認前世後世、承認善惡有報。其實這些不僅僅佛教承認,如果觀察全人類的生命,都是沿著這一條路走的。因此,不要認為這只是佛教的說法,而應知道這是全人類都值得關心的問題——關心自己的現在,也關心自己的未來。

在座很多人是大學生、大學老師,從某種意義上講,學問很高,偶爾也有一點小傲慢。但有時候你們需要反觀一下,看自己對前世今生的認識,有沒有達到一個「大學」水平。

(十一)問:最近有佛教人士人反對同性婚姻,但也有一些佛教人士贊成。還有位女法師,為一對女同志證婚,她覺得大家都是平等的。我想問仁波切,您覺得在這種事情上表態有意義嗎?還是覺得不管怎麼看,反正都是煩惱,沒有什麼好表態或不表態的?

索達吉堪布:每個人有各自不同的理念,而這些理念都有它存在的因緣。

關於同性婚姻,誰的觀點合理,首先要看佛經是怎麼講的;其次,佛經雖然是這樣講的,但每一個地區、每一個國家都有不同的習俗,這些也要考慮在內。有些國家非常讚歎,而且要慶祝同性婚姻,有些國家則比較排斥,甚至有這種行為的會被判死刑。

(十二)問:一個人很生氣地罵了我,我也很生氣,這個時候,要如何阻止惡念的生起呢?

索達吉堪布:你看過寒山、拾得的傳記沒有?不論別人怎麼樣輕毀、辱罵,寒山就是不生氣。別人揍他,他不生氣,別人恨他,他也不生氣。《妙法蓮華經》中有一位常不輕菩薩,也有類似的故事。他常年遭受別人的辱罵、刁難,但從來都是隨緣而去。

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這種情況時,不生氣確實有點難。但如果你學習過一些大乘佛法,比如像《入菩薩行論·安忍品》,遇到讓你生氣的對境時,雖然可能會有一點不舒服,但是不會生很大的嗔恨心。

學習大乘佛法有非常大的幫助。脾氣特別不好的人,學到一定的時候,心裡依然會產生一些不滿,但根本不會馬上怒氣衝天,以牙還牙。現在很多人來不及思考,別人一說他,他就馬上開始針鋒相對。其實這不太好。

對有智慧的人來講,當別人指責你的時候,你應該稍微冷靜一下,讓心安靜下來。你可以跟對方說:「不要那麼衝動,先停一停、慢慢來,罵我也需要技巧,不然傷你的身體。」別人特別生氣的時候,你依然要關心他:「先不要再說了,不然到時候心臟病犯了,要送你去醫院的。希望你冷靜下來,明天繼續罵我也沒問題。」到了明天,他可能不會再罵你的。

一個人產生嗔恨心的時候,其實他不在正常的狀態。《入行論》里講,別人罵你、打你,你不應該生氣,為什麼呢?因為對方是被煩惱控制著,也沒有自由,如果要恨,就去恨他的煩惱;如果別人打你,你要恨,就去恨打你的棍棒等工具,不要恨這個人,他也是被煩惱驅使身不由己。

通過這種方式來訓練心,應該不會特別生氣。即使生氣,也有控制力。

正量:量是梵語意譯,標準、規格之義。正量即世人所謂的顛撲不破、放之四海皆準的真理。

推薦閱讀:

朝花夕拾話《遇見》(下)
2017.06.18 人總能做到諸多自己不曾想像之事
如何評價首都圖書館的讀者服務?
十八隻小鯽魚
在武漢你為什麼沒有談戀愛?

TAG: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