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空的體驗:照見五蘊皆空

(第二章  空的體驗   之一)

照見五蘊皆空

未成就時名為空,成就時名為般若。般若是由觀的修習而引發的。般若是解除苦痛的主要方法。

《心經》通過對五蘊皆空狀態的描述,顯示了般若方法的精要。先看《心經》中第一句: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蕅益大師對這句的註解是:

「深般若波羅蜜多者,……此總明所行之法也。」

「照見者,別明能觀之智,即觀照般若。」

「五蘊者,別明所觀之境,即文字般若。」

「皆空者,別明所顯之諦,即實相般若。」

「度一切苦厄者,……即是行法之效,亦即波羅蜜多。」

印順法師對這句的開示是:

(印順導師法相)

「觀自在菩薩,是能修般若法門者。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即是所修觀法。修般若波羅蜜多,通達五蘊皆空,即是因;由此體達空性而能度一切苦厄,即是果。」

「智慧,是甚深的。深淺本是相對的,沒有一定的標準,但此處所說的深,專指體驗第一義空的智慧,不是一般凡夫所能得到的,故名為深。」

「能『照見五蘊皆空』的,即是甚深般若慧。般若的悟見真理,如火光的照顯暗室,眼睛的能見眾色一樣。五蘊,是物質精神的一切,能於此五類法洞見其空,即是見到一切法空。」

「觀是對於宇宙人生真理的觀察,由此洞見人生的究竟。照見,即是般若觀慧的作用。自在即是自由,擺脫了有漏有取的蘊等系縛,即得身心的自由自在。用經文來解釋,照見五蘊皆空即是觀,度一切苦厄即得自在。」

「佛法是要人在存在的現象上去把握本性空,同時在畢竟空的實相中去了解現象界的緣起法。能這樣的觀察、體驗,即得度一切苦。徹底的度苦,必須體驗空性。了知一切法空,生死間的苦痛系縛,才能徹底解除。」[1]

能照見五蘊皆空的,即是甚深的般若慧。色從四大假合而有,受想行識由妄念而生,故此五蘊諸法,如幻如化,從因緣生,本無實性,當體即空,故謂五蘊皆空。這是就理上的簡要說明。

《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一切有為諸法,皆為因緣之假和合而無自性,故稱有為空,也就是五蘊空。雖然性空,但有夢幻泡影般的假相。這些假相就叫做有。印順法師說:「依般若法門說,空和有是極相成的,二者似乎矛盾而是統一的。」「空性,是要在具體的事實上去悟解,依有明空,空依有顯,若離開了具體存在的事物,也不知什麼是空了。所以佛經明空,總是帶著具體的事實的,如說五蘊空,十二處空等。」

然而從佛法的實踐和體驗來講,五蘊皆空不是嘴上說說的事,而是修學中要達到的一種境界,要從修行中,用觀自在菩薩的觀法,去行深般若波羅密多,超越情見去體證的。

對初學者來說,從何處起觀呢?南懷瑾先生傳授的經驗是:

「先要在心頭起觀,肉體有形之心,兩個乳房中間,心窩子上下。觀心,先須輕輕的在心頭部位作觀,當然,思想不是由心臟而生,但是,你正好觀察心頭這一部份,此是正修行之路,別腦子空想妄想,也不要看光什麼了。」「純正的般若觀心法門,觀自我心意識的生生滅滅,本無所謂在何處起觀的問題,婆婆媽媽,多此一舉。心並不在內外中間。然而一般行者做此觀法,很容易將注意力集中頭部,引起高血壓等病症,所以才又提供大家輕輕在心頭作觀的方便。」

「隨時隨地,觀照起心動念,照管每個思想的起沒,但不是用眼睛去看,而是以自己的智慧去覺察它,這就是行的方法。」

「這樣從起心動念,慢慢起修,慢慢觀想,走路也好,做事也好,隨時不離心中自我觀照,等智慧功力深入以後,自己自性實相般若的智慧爆發了,就不是先前追求心念起動時的觀想智慧了。我們觀想的觀是妄心觀妄心,妄想觀妄想,雖然能觀的作用是理性的,但仍是妄想。審察自己心念,觀到功力深了,因緣成就時,自然呈現智慧德相。」

「觀自在菩薩雖然告訴我們行深般若波羅密多,卻也不是一觀就會。火候到了,起心動念,時時明白,個個清楚,來的時候不歡迎,念頭就跑掉了,去的時候不追求,不理它何處消失,如果觀行漸深,觀到妄心雜念,既不來也不去,正好,一段空靈,得『初住』休息之境。」會理之心,安住不動,名之為住。初住即初發心住,以真方便發起十信之心,信奉三寶,常住八萬四千般若波羅蜜,廣聞多慧,多求方便,始入空界,住於空性之位。

「念念都舍,舍掉,但舍不是壓制的妄造空境,只是隨起隨消。如此直修下去,最後真智實相般若必然現前。此時一點都不吃力,不必觀了,到達另一境界──『照見五蘊皆空」』。

「般若觀行的功夫真到了家,突然之間,頓悟,照見五蘊皆空。身心內外統統空,見自性真空。若是還有氣脈,還有感覺,還有痛苦,坐著不舒服,那都陷在受陰、想陰裡頭,還談個什麼其它的呢?縱然你得了定,呼吸停止,脈還不止,依舊沒能脫離行陰。即使脈也停了,你暖、壽、識仍在,依舊無法超出識陰的控制。」

「借著『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的修法,人人直修下去,由觀到照。等到照的時候,那便一點也不吃力,也用不著修,但又不離修。自然而修,修而不修,也無著力之處,好像無修無證,但又清明在躬,才能度一切苦厄。[2] 」

色蘊的例子 

按南懷瑾先生的觀點,經文一開始「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因此已經傳法完畢。佛說五蘊皆空,知道大家空不了,便作細說,而首舉色蘊為例。佛告訴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子(舍利弗):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這是《心經》中的名句。與上句結合起來,如紫柏所解:「所謂照見五蘊空者,非是離蘊之空,即蘊之空也。」 紫柏所強調的是非常重要的。五蘊的本體即是空,不是離開五蘊而額外有個空。

蕅益說,此釋五蘊皆空之境諦,而觀照自在其中。蕅益一再點出此般若法門的要領:「非觀照不能了達此境諦。」

印順法師的開示:

「色與空的關係,本經用『不異』、『即是』四字來說明。不異即不離義,無差別義。色離於空,色即不成;空離於色,空亦不顯。色空、空色二不相離,故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從理論上說,色(一切法也如此)是因果法,凡是依於因緣條件而有的,就必歸於空。如把因果法看成是有實自性的,即不成其為因果了。因法的自性實有,即應法法本來如是,不應再藉因緣而後生起;若必仗因緣而能生起,那法的自性必不可得。由此,一切果法都是從因緣生,從因緣生,果法體性即不可得,不可得即是空,故佛說一切法畢竟空。反之,果法從因緣有,果法的作用形態又不即是因緣,可從因緣條件有,雖有而非實有,故佛說一切法緣起有。可知色與空,是一事的不同說明: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3] 。

「佛法不是假設的推理,是有事實,有經驗,而後才有理論的,名為『從證出教』。」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佛法的修證問題。『空』所代表的,是甚深的體驗內容,這不是文字語言的理論領域!佛法有什麼可說呢!然而,佛有善巧方便,就眾生現實身心,開示,誘導,使人類揭開現實的誑假相──『色』(代表現實身心),而直入於自證的境地──『空』。」

「般若的『照見五蘊皆空』,是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有無礙的正觀為方便,而契入『諸法空相』的。約方法說,是觀,是空觀──未成就時名為空(三昧,唯識宗名加行無分別智)。因空觀的修習深入,到契會實相──『成就時名為般若(唯識宗又稱為根本無分別智)。」[4]

對一下做不到色即是空的修行者來說,南懷瑾先生建議修白骨觀何不凈觀:「白骨觀就是了色法的根本方法,將身體觀成白骨。白骨觀、不凈觀屬有為法。因為眾生做不到色即是空,只好先修白骨觀、不凈觀,等修到白骨流光,光也空了,便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是以有為法了色法的最佳法門。」

如果不用上述修法,直接走般若內觀的線路,南先生的經驗是:

「觀色法,色就是空,有智慧一觀就入,便把色法身體空了。」

「空了以後,空也不留,有個空的境界,清凈的狀態,也是色法的變相,與色法沒有兩樣。」

連空也空了,那還不是嗎?「還未澈底清凈,只到一半,不行。」「這個色法本身就是空的,用不著你去空掉它,它的本性念念遷流,時時不住,本來不住,你去空掉幹嘛?」 [5]

       色蘊是這樣觀照,其他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也要做同樣的觀照:

       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

       想不異空,空不異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

       行不異空,空不異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

       識不異空,空不異識,識即是空,空即是識。

(上一篇:「五蘊皆空」指的是什麼呢?)

(下一篇:證到了空性,我們的五蘊身就會發生轉化)

(返  回:總目錄) 

--------------------------------------------------------------------------------

 [1]印順《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

 [2]南懷瑾《般若正觀略講》

 [3]印順《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

 [4]印順《妙雲集》下編十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5]南懷瑾《般若正觀略講》

 

 

推薦閱讀:

Prof.Lee & 我 (28)
投資狗帶你三分鐘看世界——迪拜
Prof.Lee & 我 (32)
《神探狄仁傑》一共有幾部?
在非洲生活一天是什麼樣的體驗?

TAG: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