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澄甫《太極拳術十要》闡微
楊澄甫《太極拳術十要》闡微
作者:趙幼斌
楊澄甫口授的《太極拳術十要》(收錄於陳微明著《太極拳術》一書),論述言簡意賅,解釋清楚易懂。無論是太極拳初學者,還是經年習拳者,都將它作為必讀的學習指南。即使是功夫已有所成的拳家,也把這「十要」作為評判拳架是否工整、拳藝是否成熟的重要標準,可見其在拳論中的重要地位。筆者下面結合自己多年的研習心得,專文對《太極拳術十要》的技術內涵進行一些分析闡釋。
—、虛靈頂勁
「虛靈頂勁」說的是頭部的要領和狀態。張三丰《太極拳經》開篇便講「順項貫頂兩膀松」,所謂「順項貫頂」,指的就是「虛靈頂勁」。將「虛靈頂勁」作為「十要」的首句,可見其在太極拳修鍊中具有提綱攜領的作用。
太極拳是武術,武術就是技擊。要技擊首先就要提起精神,而頭部姿勢對技擊時的精神狀態具有重要影響。以自然界的動物相搏為例,貓捕老鼠時,在將捕未捕之際,它四肢是屈的,身是俯的,頭是伸的,眼是專註的,全身勁勢專註一方,這種頭部狀態和神態,就似「虛靈頂勁」。人在相搏技擊時,也要遵循這樣的規則。行功走架雖不是直接搏擊,但它的技擊內涵卻始終存在。因此,練拳時「虛靈頂勁」這一要領是首要的,也是要貫穿於始終的。
楊澄甫對「虛靈頂勁」這一要領解釋說:「頂勁者,頭容正直,神貫於頂也。」這就明確指出了這一要領的具體做法是,喉頭微後收,下頜微收提,同時頭頂(百會穴)上提,使頸椎拔起,頭部自然端正,隨即便產生周身虛活、精神凝提的感覺。它的功用是,主精神,生氣勢,提攜周身,以達「滿身輕利」「勁力專註一方」之功效。
我認為,要做到「虛靈頂勁」,首先要做到「頂勁」。「虛靈」是對做到頂勁後的進一步要求或做到頂勁後所達到的理想狀態。「頂勁」是將頸椎骨節上拔,使其與胸椎、腰椎、尾椎各骨節連成一體而節節拔開,周身一體,形成一個整勁。我們老家有句土話,把「頂勁」形象地比作「馬梗子」,是說馬在拉車的時候,特別是在將重車啟動的那一瞬間,馬頭、馬脖子一定要向前「頂」,加上它的四肢配合用力,使周身形成一個整勁兒向前拉動。
在勁上頂時,脖子容易「僵」,所以在「頂勁」的同時還要做到「虛靈」,即楊澄甫後面接著講的,「不可用力,用力則項強,氣血不能流通,須有虛靈自然之意」。比如做「雲手」動作,兩手左右雲轉,頭部也要自然地隨手、隨身向左右轉動,不能頭不轉光動眼睛,而失去協調性。「項強」是脖子用力的表現,容易使骨間肌肉自鎖,不僅影響氣血勁力的順達,也易失去自身平衡。但另一方面,脖子也不能軟,軟則無力,就談不上領起精神。比如做向前按的動作,注意頭部不要主動前伸,向前則力瀉,也容易使勁力前仆。所以,楊澄甫最後說:「非有虛靈頂勁,則精神不能提起也。」
怎樣通過「頂勁」體會到「虛靈」的感覺呢?我認為可將這四個字歸納為一個字——「懸」,即「頂頭懸」。「頂勁」有頸椎主動向上挺的意思,反過來也可理解為頭頂主動向上領起,也就是說,在意識上要讓頭主動「懸」起,使頸椎骨節間拔開且松、豎,從而產生「虛靈」之感,此謂之「頂頭懸」。它就好像掛衣服的架子,鉤子掛在上邊,衣服才能下墜、一派自然。當然,在行功走架中,頭部狀態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勁力與動作的開合,項上骨間亦有張弛之感。這樣,「虛靈」與「頂勁」同時存在,以「懸」當頭,以自然為要,不失靈活,精神自有。
二、含胸拔背
楊澄甫對「含胸拔背」的表述是:「含胸者,胸略內涵,使氣沉于丹田也。胸忌挺出,挺出則氣涌胸際,上重下輕,腳跟易於浮起。拔背者,氣貼於背也。能含胸,則自能拔背,能拔背,則能力由脊發,所向無敵也。」
這段要領,首先從正反兩方面闡明了「含胸拔背」的重要性。只有「含胸」才能「使氣沉于丹田」,且「能含胸,則自能拔背,能拔背,則能力由脊發,所向無敵也」;反之,「胸忌挺出,挺出則氣涌胸際,上重下輕,腳跟易於浮起」,從而導致自立不穩,反為人所制。「使氣沉于丹田」是此段的關鍵句。因為丹田為人體之中,周身四肢運動,腰為主宰,實則以丹田為核心。太極拳論中常有「拿住丹田練內功」、「拿住丹田之氣」、氣要「意守丹田」等說法,都強調了氣沉丹田是運動的前提和基礎。
這段要領還指出了「含胸拔背」的正確做法。這就是「含胸者,胸略內涵」;「拔背者,氣貼於背」。這裡的「涵」「貼」兩個字,用得非常形象。
先說「涵」。「涵」字有涵養、包容之意,多指人心胸的寬廣。楊澄甫將其引申到胸部的形體動作要求中,是說在含胸時,胸不挺,要松空海涵,有胸中寬廣、海納百川之意。當然,「含」得多了也不行,否則就會走向另一極端一窩心,導致氣不順暢。
再說「貼」。這個字運用得也十分巧妙,一個「貼」字將「氣貼於背」的量說得十分拿得起放得下,其意是指氣貼於背,粘而輕,動而隨,守於形而存於無,有無之間純以意行。氣貼於背,意在蓄神,不在聚氣。聚氣則僵滯,但也不能無氣,無氣則散漫。只有氣貼於背,才能外示安逸而內固精神,動靜開合無所不在。也只有氣貼於背,才能將氣斂入脊骨,守之能蓄,發之能放,無往不利。而要達到這一境界,就必須將背拔直,使胸椎抻平,骨節有拔長松豎之意,是謂「拔背」。拔背要以脊不前頂、背部平直或微後撐為宜,絕不是將背拔成拱形,這樣就不是「拔背」而是「拱背」了,會導致勁力不暢,也就無從做到使氣貼於背,粘而輕,動而隨了。
總之,「含胸拔背」的功用是避免氣與力上浮,使氣下沉才能使腰胯松沉,腳下有力有根,並在應用中能夠蓄勢而發,勁力飽滿。三、松腰
腰在太極拳要領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腰的功用和做法,不僅在古典拳經中多有論述,也是現代太極拳家們談論較多的話題。
「腰為一身之主宰」,楊澄甫道出了「腰」在人體中和拳術中的統領地位。不過,首先要弄清楚太極拳的「腰」在那裡,才好討論腰如何來「主宰」。通俗地講,腰是指系皮帶的那一圈,醫家多指兩腎(腎俞)之間的命門部位。太極拳家所說的腰,應包括人體軀幹肋下胯上的部位。
腰必須靈活,才能發揮出主宰全身的功能。要靈活就要「能松腰,然後兩足有力,下盤穩固」。就是說,要使兩足有力,下盤穩固,就要先能松腰,然後才能使腰更好地「主宰」全身上下、左右、前後。在太極拳經論中,身體各部位的要領都是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一個方面做不到位就會影響到整體的運動質量。反過來,一個方面做到了其他方面也會自然做好。「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就是相互貫穿而使勁勢形成一個整體的典型理論。在這裡,「松腰」的作用尤顯重要。
如何做到松腰?形象地說,它就好像撒解(即大小便)之後放鬆,長舒一口氣的感覺。具體做法是先頂頭懸,接著配合呼氣,沉肩胛、松落胸背肌肉、松腹,使氣落丹田,沉於骶髖,再貫於兩腳心。其間脊椎拔長,腰部松活,從而使兩足有力,下盤穩固,併產生腰腿之力相連之感。
楊澄甫還進一步強調了用腰的重要性,他說:「虛實變化,皆由腰轉動。故曰:『命意源頭在腰隙。』有不得力,必於腰腿求之也。」這段話至關重要,它強調了在行功走架、前進後退、高低起落、虛實轉換時,處處要用腰,並且只要出現「不得力」(勁不順、不得勁、不舒服)現象時,就一定與腰腿配合不當有關係。
至於如何用腰,楊澄甫僅簡要地提到「腰轉動」,而沒有深談。我認為有必要在這裡專門強調一下「轉腰」的問題。一般習拳者都知道練拳時要轉腰,但容易忽略轉腰實際上是轉兩胯,「腰轉動」是在兩胯轉動之下形成的,以此起到腰頂、腰撐、腰拉的用腰效果,腰、胯聯動才能產生「腰脊為第一主宰」的完整作用。在動作中只轉腰不轉胯,這種動作叫「扭腰」「扭身」,不僅形象不好看,勁勢不順,也容易將腰扭傷。這是用腰應注意的一個方面。
其實,「轉腰胯」只是用腰的一個方面,是一種平面轉腰的方法,在進退和虛實轉換中,還包括腰脊處的豎向屈卷開合。腰脊處的豎向屈卷開合,是指命門向後頂和尾閭向前收的一種有意識的運動狀態,使人體脊椎s形曲線在自然狀態下得到適當的彈性開合,就像一張弓的中間部位一樣,能前後開合伸收。這種調整腰脊的動作叫「腰頂」,是太極拳用腰動作中的重要概念。總之,兩胯與腰脊處(命門至尾閭間)的平面和豎向的立體聯動運用,才基本上是完整的用腰方法。若兩腰眼再能主動進行抽換摺疊的運用,則用腰效果更佳。因此,「轉腰」、「腰頂」和腰胯間的摺疊抽換,統稱為「用腰」。用腰的質量,對行功走架中保持和協調身形勁勢的靈活性、穩定性、整體性具有重要影響,並決定了勁力的方向、大小和速度等方面的運動質量,楊澄甫在「十要」中所說的「命意源頭在腰隙」和「有不得力,必於腰腿求之」,指的就是這個方面。
四、分虛實
關於分虛實,楊澄甫說,「太極拳術,以分虛實為第一要義。如全身皆坐在右腿,則右腿為實,左腿為虛」;同樣,「全身坐在左腿,則左腿為實,右腿為虛」。他進而說道:「虛實能分,而後轉動輕靈,毫不費力。如不能分,則邁步重滯,自立不穩,而易為人所牽動。」
這段話意思從字面上好理解,是說在前進後退動作中,如果虛實分不清,動作就會僵硬滯笨,能分得清,轉動變化就能輕靈圓活而不易為人所制。要做到「分虛實」這一點,不僅是步法身法的問題,也是勁法技法的的要求。
王宗岳在《太極拳論》中就指出:「偏沉則隨,雙重則滯。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須知陰陽。」這裡有「雙重」一詞,說雙重是病,那麼何謂「雙重」?我認為「雙重」在拳術中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練習功架中的「雙重」。就是說,在練習拳架時虛實變換得不徹底,拖泥帶水,該實的一側未能做到十分地松實,還帶有強實的感覺;該虛的一側不能做到全虛而帶有強虛的感覺。這樣身體某部位就會產生多餘的力,使局部關節肌肉僵滯,以致影響自身整體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和穩定性。如「倒攆猴」動作,撤退之步未落地,身體重心就過早後移;如蹬腳分腿動作,腰胯不收住就出腿,使身體後仰,出腿無力;又如推出去的掌不松凈,肩起、肘抬、腰塌、胯凸等,均屬於「雙重」之病。這些都應在練習拳架時注意體察糾正。
二是推手技擊中的「雙重」。比如推手,對方推你時,你不可避免地出現滯笨的頂勁,若勁出在人後卻反被人所制,就叫「雙重之病」,這也是虛實不能分,不能自變之故。何為分?何為變?拳論中這樣啟發我們:「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能御眾之形,快能何為?!」只有「立如平準,活似車輪」,「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沾粘靈活,甚至達到「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的境界,才能不易為人所牽動。
總之,所謂「雙重」,是指在行拳架或與對方推手時,身體或身體的某一部分不松,不自然,不能隨機變化地協調順達身形勁勢,從而產生多餘的力,這種多餘的力就叫「雙重」。克服了「雙重」的毛病,就做到了「分虛實」。而要克服「雙重」的毛病,就要從各種基本功法訓練和體用實踐中去體察糾正。
五、沉肩墜肘
對於沉肩墜肘,楊澄甫解釋說:「沉肩者,肩鬆開下垂也。若不能松垂,兩肩端起,則氣亦隨之而上,全身皆不得力矣。」又說:「墜肘者,肘往下松墜之意。肘若懸起,則肩不能沉,放人不遠,近於外家之斷勁矣。」這就是說,要墜肘首先要沉肩,沉肩首先要松肩,沉是建立在松的基礎之上的。能松然後能沉,能沉然後能墜,能墜然後有力。能松、能沉、能墜,則力能貫之。不能松沉肩肘,最重要的弊端是手臂的力與身體僵持,其勁浮而遲,連帶腳下無根,不僅不能發人,反而容易被人所制。能沉肩墜肘,接人勁時則能將對方來力引落在腰腿間,如水澎舟;能沉肩墜肘,發人時則能將手臂的力與腰腿連成整體形成整勁發出,如離弦之箭。
習拳者最容易產生困惑的問題是,肩肘鬆了反覺手軟身無力,哪來的勁?其實,松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將氣血勁力貫注於周身四肢,使兩腿足有活根,兩臂手有綿勁。這裡有個「引」字需要細細體味。比如,在兩肩松的同時,兩肘尖同時向下「引」,從而產生肩「沉」肘「墜」的感覺,接著再將兩掌心微張,五指骨間微開,將肘尖沉勁「引」向五指,這時就有勁貫指梢的感覺。這個過程叫做「換勁」,反之就是「泄勁」。這個「換勁」過程久久練之,則自能存身,形成「內勁」,達到用時則有,去時則無,純以意行,就叫「活勁」。王宗岳的「虛靈頂勁,氣沉丹田。兩膀松,然後窒」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但這裡要注意「窒」這個字的含義,它不是將勁或氣憋起來窒息、僵滯的意思,而是其字義的另一層含義——抑止住使不發泄,即蓄勢待發。這個「窒」,上承「順項貫頂」的「貫勁」,與下句「束肋下氣把襠撐」的「束」「撐」是一種遞進關係。另外,墜肘的關鍵是不翻肘,或叫不亮肘。亮肘容易引起抬肩。比如做「起勢」,兩手下落後,肘尖要不過背,過背就叫亮肘。又如做「白鶴亮翅」,右手上舉時容易翻肘,翻肘容易連帶肩起,使肋部、背膀部肌肉上提,力就易上浮。要避免這個問題,在右手上舉時就要同時收住肩窩,特別是身體右邊,肋部肌肉放鬆,將腰胯收住沉坐,根於足下,此時右手與右足下這條線猶如放起風箏一樣的感覺,上有拔勁,下有牽勁,中間有抻勁,這樣才做到了墜肘。
那麼,怎樣檢驗自己是否做到「沉肩墜肘」呢?有四種方法:一是反證法,二是照鏡子,三是別人看,四是試勁。第一、二種方法可以結合起來用,就是通過照鏡子,運用反證法來進行自查,自己對著鏡子,下意識地將肩端起再下落,這樣來對比起和落的狀態與感覺,從而體會到正確的沉肩墜肘方法。比如起勢,兩手平舉時容易起肩,可先將肩端起再下落(實際上正確的做法是在舉手時兩肩同時要下意識地沉住,此處用錯誤動作進行反證),下落時要感覺到胸背部、兩肋下的肌肉群也在下落,氣也隨著落于丹田,腹部感到松實圓滿,兩腿足下也感到穩固有力,從而節節貫串。第三種別人幫著看的效果也比較好,練拳架時只要肩一起,觀者就可以敲打一下,這樣感覺比較快。第四種試勁,可以通過兩人相互托肘的方法來試勁找感覺。托的人將兩手托住被託人的兩肘尖,隨意撫動,被託人將兩肘貼於對方手心,感應對方的勁而向下沉肩墜肘,並隨對方的撫動而隨動化解。若被託人的肩肘稍浮,則會感到根不穩而勢背。化解對方來勁的關鍵在於以兩肩作為活的支點,兩肘尖找腰眼走圈,兩腰眼配合兩肘開合抽換,使兩肘兩肩沒有死點僵勁,即可檢驗是否做到了沉肩墜肘。
六、用意不用力
所謂「用意不用力」,是指用心意去指揮周身內外上下運動,不要用拙力。拙力的表現是筋骨不放鬆或身體某些部位凸凹不順,使勁力變換僵持滯浮而為人所制。
太極拳並非不用力,其勁似松非松,將展未展,用時則緩應急隨,忽隱忽現。比如出拳動作,拳在腰間未出之前要虛握,及至伸出虛抵接觸點時,瞬間握實而產生松彈勁。其意有兩點要注意:一是拳發力時無論是寸勁還是長勁,都要有穿透之意,猶隔山打牛狀;二是拳力隨伸就曲,無過不及,方能招法連成,變化得靈。
但我們也要防止另一個極端,就是過於用意、刻意為之,物極必反,這反而會產生拙力僵勁。我在教學中始終強調一點,就是行拳走架時,在意識上不要有「武術就是打人逞強」這樣一個先入為主的思想,要把武術動作看成散步,在情緒上首先做到放鬆,這就較容易將拳架動作和技擊內涵自然地融為一體,而不要刻意為之。
七、上下相隨
「上下相隨」的概念就是節節貫串,強調在動作中要上下呼應、左右顧盼、前後照應,突出手、眼、身、步的整體協調運動,一處動處處都動,一處靜處處都靜。這裡有幾個細節需留意。
一是貫串與整體的關係如「十要」所講「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行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需完整一氣」。比如後坐向前按推,習練者容易機械地一節一節向前伸展,這反而失之貫串,失之勁整。應在腳未發力之前,掌上著力點已暗入對方之骨,一經身形動展,對方已被發出。
二是勢與勁的關係仍舉上例,由後坐向前弓步,後腿膝關節部應主動向後綳起而產生向前之蹬力,稱之為「蹬之於足,行之於腿,縱之於膝」。若無此動作,腿部就無力,只是形似地向前位移;同理,前進之中,若肘關節不同時沉展,腰部不同時後頂,仍然達不到姿勢與勁力的統一貫串,放人不遠不脆,這叫虛架子。
三是局部與整體的關係行拳架中,一處動,周身骨節處處俱動,特別應注意腳部與手部。比如手掌,前推時手心要微開,五指要微揚,掌骨要微漲,如呼出之狀,使氣貫五指,勁滿掌緣;反之,虛守時則掌心微吸、手掌微合。無論是開是合,均以自然為度。腳下也如此,弓步時後腿腳掌與腳跟要互碾,虛步時前腳跟或腳掌總要落實入地三分。如此腳手配合,才能較好地達到上下相隨、勁勢匹配、通身貫串的協調一體效果。
八、內外相合
「內外相合」講的是意識與動作的統一。「內」主神,神即意識;「外」主體,體即身體動作。「內外相合」是心意身形一開俱開,一合俱合,包括內三合與外三合。內三合指「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勁合」;外三合指「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外三合」在動作中不能機械地理解為肩要與胯對齊、肘要與膝對齊、手要與足對齊,而是指它們在勁、勢上的相合呼應,做到勁勢合四方、周身得勁即可,不必刻意追求是否對齊。
太極拳有個修鍊過程——「由招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要達到「內外相合」、意識與動作的統一性,須經「先求形似」的數年磨鍊階段,動作熟練純正後才能漸至「神似」,進而階及「外之所形,無非內之所發」、意識為先的「神明」層次。它好比騎自行車,初學時不穩,熟練之後則人車一體,身形動作雖似無心而能隨心所欲。
九、相連不斷
對於「相連不斷」,要從形與勁兩個方面理解。
先說形。練太極拳要練單式,練單式又叫拆架子。拆架子既有單式獨立的打化技術涵義,又有幾招連用的組合變化技術涵義。比如對方推來,我掤接捋化,將對方捋倒制勝;但若對方隨按即擠靠,我則不能儘是捋,而是要在捋中含回擠按推,再次用招來遏制化發對方。這種勁勢相聯的「運動戰」式技術動作變化,就形成了典型的「相連不斷」的推手動作。
再說勁。技擊是武術運動形式的本質,武術運動是技擊的表現形式,兩者缺一不可,相互襯托。太極拳套路就是由多個技擊的單式和組合動作相連而成,其勢「如長江大海,滔滔不絕也」,故又稱長拳。這就提示我們,在行拳走架時不能單追求「相連不斷」的外在運動形式,而要處處體現其技術內涵。要達到這種外形和勁勢的「相連不斷」,就要做到勢斷勁不斷,勁斷意不斷;一處虛則另一處實,虛實互依;舊力雖去,新力已生;周而復始,循環綿綿,行雲流水一般。
十、動中求靜
太極拳「動」與「靜」的關係是統一的,動是絕對的,靜是相對的。在運動中求松靜不僅是技術要求問題,也是個意志修養問題。能靜則能心寧,能寧則能致松,能松則能致微,致微才能致靈,致靈才能致變,致變才能致動,且能達到以少勝多、四兩撥千斤之戰術效果。故有「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之說。這種勁在人先、更為快速的反應毹力,是在「動中有靜」中求得的。
順便提及一點,對於楊澄甫提出的「練架子愈慢愈好」,我們要正確理解。這句話是從如何有利於呼吸深長、氣血暢通、功力增長、品味太極真諦的角度講的,其中包含著慢中寓快之靈機。若機械地理解,為追求慢而失去靈機就反而成「滯」,若為技擊而一味求快則會失去內涵而成「浮」,或動作乾燥,兩者都不可取。其實,練太極拳所追求的是從有意到無意,從有象到無象,從有快慢到無快慢,能從心所欲而不失其內涵,順達自然為好。
總體來看,「十要」中的前五個要領(「虛靈頂勁」「含胸拔背」「松腰」「分虛實」「沉肩墜肘」),論述和規範了人體頭部、軀幹、四肢的做法,這是基礎,也是根本;後五個要領(「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隨」「內外相合」「相連不斷」「動中求靜」)是指在練拳過程中對心(心意)、體(體內體外)、形(運動形態)整體協調一致提出的要求,它與前五個要領不能截然分開,是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的關係。因此,「十要」中的每個要領都不能割裂開來,孤立地看待。比如「含胸拔背」動作質量的好壞直接受到「虛靈頂勁」動作質量好壞的制約,頭「懸」不起來則「背」拔不起來,「含胸」也難做好。另外,還要注意這些要領在行功走架動態中要保持一致、貫徹始終,避免時有時無、時好時壞的現象。
總之,楊澄甫的《太極拳術十要》總結概括了歷代太極拳經典理論的精要,並在其晚年定型的拳架演練中得到充分的體現,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可以說超越了一般武術運動形式的層次,成為融合技擊、健身、藝術、哲理等為一體的高級武術運動形式。他的理論(「十要」)和實踐(85式拳架體用)已成為後人研習效仿的典範,我們應當將理論與實踐都完整地繼承下來,反覆揣摩,經年研習,以求提高之道。
推薦閱讀:
※楊氏二十四式太極拳記憶口訣(4句28字)
※太極拳丹田的幾個問題
TAG:太極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