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成功人生談(4):怎樣培養溝通力

成功人生談(4):怎樣培養溝通力(2011-05-02 11:11:26)

轉載

標籤:

成功人生

溝通

善解人意

自我中心

和諧社會

岳曉東

雜談

在我們的人生中,學會溝通能夠更好的與人相處與交流。溝通會讓人了解你、懂得你,從而減少工作和生活中無謂的苦惱,使你生活得更快樂一點,當然,如果能夠善解人意,那就更棒了。

  日常生活中四種不同的溝通類型

  日常生活中的「聽」與「說」有很多種表現,我們可以將這些表現大致分為四種類型:愣說不聽、傻聽不說、愣聽傻說、善聽會說。四種不同的溝通類型,每一種都具有不同的特點和行為表現,其心理機制也不相同。

  愣說不聽:特點是強加於人,具體行為表現是:急於表現自我,強調自我感受,不斷插嘴說話,不顧及他人的感受,其心理機制主要是自戀心理,自我中心。拿破崙與人的溝通就具有這樣的特點。他對弟弟呂西安未經他同意娶了已經懷孕的戀人惱火不已,命令呂西安說:「你違背我的意願娶妻,不能算是正常的婚姻。」呂西安反問:「為什麼?我們也是在教堂舉行的婚禮。」拿破崙不悅地回答:「呂西安!整個歐洲的人都沒有如此同我講話的。我不承認這個婚姻,你快些離婚。」說著拿破崙把呂西安拉到地圖前,「如果你離了婚,我可以讓你在你喜歡的地方做國王,可能讓你富有快樂地生活。」呂西安卻反駁說:「我的生活一直很快樂,我的婚姻我自己做主,決不離婚。」拿破崙氣得臉漲紅了,大聲叫道:「我是皇帝!我有權決定一切!」呂西安不甘示弱地說:「是,你有權力,你是皇帝。但我也有權對自己說,我愛我的妻子,我將永遠與她在一起。」「背叛!純粹是背叛!」拿破崙咆哮道。由此,這對新婚夫婦就被發配到義大利,再也沒有回過法國。他的這種溝通特點與他的自戀人格有關。他總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別人,很難與人取得同感共情。

  傻聽不說:特點是被動呆板,其行為表現為:反應遲鈍,機械聽說,不善表達,不善提問,不善澄清自己及他人的思路。其深層次的心理機製為:依賴心理,缺乏主見和獨立性。蜀漢滅亡後,劉禪被接到了洛陽,劉禪不知道怎樣跟人打交道,一舉一動全靠郃正的指點。一次,司馬昭在召見劉禪時問:「您還想念蜀地嗎?」劉禪回答說:「這兒挺快活,我不想念蜀地了。」郃正在旁邊聽了,覺得太不像話。回去後對劉禪說:「您不該這樣回答晉王(指司馬昭)。」劉禪問:「依你的意思該怎麼說呢?」郃正說:「以後如果晉王再問起您,您就流著眼淚說:我祖上的墳墓都在蜀地,我心裡很難過,沒有一天不想那邊。這樣說,也許晉王會放我們回去。」後來,司馬昭再問劉禪,「您還想念蜀地嗎?」劉禪果然按郃正教他的話說了一遍,還竭力裝出悲傷的樣子。司馬昭看他這個模樣,笑著問:「這話好像是郃正說的吧!」劉禪吃驚地問:「正是郃正教我的,你怎麼知道的?」他原先完全依賴諸葛亮,後來依靠姜維,總是依賴別人,自身缺乏獨立性,無主心骨,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不動腦筋分析,也不用心體會。

  愣聽傻說:特點是有嚴重的溝通障礙,其行為表現為聽話不專心,說話不得要領,很少反饋,也不在乎反饋,其深層次的心理機制是自我沉溺,嚴重自戀。晚年的秦始皇迷上了神仙方術,對方士的話言聽計從,儘管他們的話中有很多破綻。他重用方士,不惜耗費巨額錢財,煉丹求葯。然而世上沒有不死之葯,方士們為了躲避罪責,編造出種種名目為自己開脫。如,盧生就騙秦始皇說:「尋求仙藥而不得,是因為有惡鬼作祟。求仙之法,人主應該微行以避惡鬼,使任何人不知陛下的居處,這樣仙人才會到來,仙藥可得。」不想秦始皇竟真的做起「真人」來,並不再稱「朕」。不僅如此,秦始皇還聽信方士的話把皇宮搬進咸陽地宮,平時足不出戶,一面批閱奏章,一面「接引」神仙,不許外人打擾。

  善聽會說:特點是善解人意,其行為特徵主要表現為:虛心聽,巧妙說,主動提問,積極反饋,而其心理機制主要是全神貫注,同感共情。例如,「西安事變」後,周恩來到西安幫助協調,宋美齡兄妹也急匆匆趕赴西安與周恩來進行面談。開始時,宋美齡還端著委員長夫人的架子說:「這次委員長不幸蒙難西安,據說是貴黨背後策劃的。」周恩來回答說:「水結成冰,是因為天冷;彈出槍膛,是受了撞針的壓迫。事情非常明白,這次西安事變完全是蔣先生自己逼出來的。如果蔣先生樹旗抗日,這不愉快的事情能發生嗎?至於說是我黨背後策劃的,有什麼根據呢?完全是不合事實的無稽之談!」在此,周恩來言之有理,卻又適可而止,令宋美齡在氣勢先輸了三分,不得已地說:「別人這麼說,我並不相信。」在此,周恩來以民族利益為重,措辭鏗鏘有力,升華題意,情理相融,使人備受感染!

  善解人意就是「該說不該說」的功夫

  其實,善解人意就是知道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善解人意練的就是「該說不該說」的功夫。另外,在溝通中,還要注意體語交流,比如學習察言觀色、用眼睛溝通、學打啞語。這些,大家可以在現實生活中不斷實踐,並總結經驗,這也是一門需要修鍊的功夫。

  就像修鍊@人一樣,修鍊善解人意的過程也是艱難和漫長的,對於自己在與人溝通中存在的問題,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在此我將給大家提供認識自己並改變自己的技巧和方法,至於具體到日常生活中,就需要大家去實踐,去培養自己,去練就自己了。對此,美國著名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的名言「準確感知他人的情緒是情商的突出表現」,哈佛大學著名心理學家加登納的名言「體察他人的內心感受是人類智力表現之一」。

  做到善解人意的10大方法

  (一)學會聆聽:就是學會認真聽對方講話,剋制自己插嘴講話的慾念,不以個人的價值觀念來評斷對方的敘述。除此之外,聽的過程中還要學會沉默,學會貫注,學會設身處地體驗說話者的內心感受,做出由衷的同感反應。而且,要避免注意力不集中,機械聽取的狀態,要讓自己的思維和對方講話的節奏同步,並積極思考,積極提出問題,使溝通得以有效和繼續。

  (二)學會貫註:就是全神貫注地聆聽對方的講話,認真觀察其細微的情緒與體態的變化,並做出積極的響應。貫注還要求有效運用言語與體語來表達對說話者的關注與理解,以使其感到他講的每一句話,表露的每一情感都受到了重視。其中言語的表示包括「嗯」、「噢」、「是的」、「我明白了」等伴語,而體語表包括點頭、注視、面部表情變化及一定的沉默等,以加深對方對自己的信任。要避免那種「注意力集中在自身,別人說別人的,我做我自己」的現象,既不尊重別人,也不能有效地觀察對方,使溝通的效率降低。

  (三)學會沉默:就是在溝通中注意給對方一個情感獨處與反省的機會。沉默的運用也通常需要體語的配合,如點頭、注視表情變化等。但沉默運用不當就會成為對抗性的沉默,使得對方對自己的表述缺乏信任,產生溝通和交流的消極反應。對此,要善加區別,靈活應對。要避免對沉默不耐煩的表現,避免一出現沉默就急於找話題,急於給別人提建議,或者表情尷尬,不知道溝通該如何進行的狀態。

  (四)學會同感:就是準確把握說話者的情感體驗,幫助對方將淤積已久的情緒煩惱傾吐出來,以給對方帶來極大的精神解脫。「情感對焦」要求人們在言語溝通中,主動捕捉對說話者的情緒表露,多講「你感覺如何?」「你一定感覺很氣憤(開心)」之類的話語,使對方能夠盡吐心聲。要避免在對方宣洩情緒中急於安慰對方,就像好多人經常說的那樣「好了,好了,不要再哭了」,或者對他人的情緒沒有任何同感共情,只是一味做理性分析,這樣的溝通很難達到善解人意。

  (五)學會反饋:就是在對話中主動提問,積極思考,以令對方充分感到你的專註和投入,也確保你能準確無誤地理解對方的講話內容。所以,「及時反饋」會推動你在對話中不斷提問,並通過不同說法來明確對方的意思。另外,在反饋時,需要在說話中盡量採用探討商量的口吻,而非指令建議的口氣,不強加個人的信念和價值觀,以讓對方充分享有思考與自決的權利。平時,要培養自己的表達能力,要把自己的想法正確無誤地表達出來,避免出現理解了但表述不清的現象。

  (六)學會總結:就是在對話中不斷做小結,以澄清要點,概括中心,使人感覺彼此的溝通交流卓有成效。「不斷總結」會推動你在對話中回顧講過的內容,並以此來有效調整雙方溝通的內容,並確保對話雙方都充分理解對方在講什麼。而且,不斷總結可以避免出現聽說隨意、頻繁跑題、時間無效浪費的現象。

  (七)學會少做批評:就是要擺脫對話中的「救世主情結」。有的人在說話中,很容易一上來就說教對方。那樣做常會使對方感到惱火和失望,因為你尚未給對方傾訴的機會,也沒有了解到他的煩惱和苦衷,就急於指教對方,那很容易陷入主觀武斷、好為人師的溝通陷阱。因此,在溝通中,要注意換位思考,說話留有情面,並不要自我感覺太好,招人反感。

  (八)學會開放對話:就是指在對話中做到「三多三少」,多探討,少建議,多提問,少評論,多啟發,少批評。它要求人在說話中多提「你怎麼感受?」「你有什麼想法?」之類的開放式問題,少說「你一定感受很差?」「你怎麼會這麼想?!」之類的封閉型話語,以使整個對話都是在平等基礎上進行的。

  (九)給足面子:就是在說話時要避免使用尖酸、刻薄和諷刺的語言,要從關心對方、尊重對方的出發點講話,避免製造尷尬或者讓尷尬延續。不需要每時每刻都急於展現自己的才華,有時裝傻就是給別人製造台階下,通常這樣別人會對你保持尊敬。當然,前提是在通常情況下。如果遇到故意刁難你的人,則沒有必要給他面子,但也不要試圖讓別人丟面子,以防自己得不償失。

  (十)換位思維:就是在溝通中盡量設身處地,替對方著想,以儘可能與對方「思想聚焦,情感並軌」。這就要求溝通的雙方做到「聽之有心,言之中肯」,一方在聽對方敘述時,全心投入並適時地做出反饋,不斷達到心靈上的「和聲」,以讓對方充分感受到對他的尊重和理解。

  總之,有效溝通是打開心靈之門的鑰匙,善解人意是化解矛盾衝突的關鍵。溝通管理是每個人成長的必修課,也是每個人情商開發的積累。

  小貼士

  

  岳博士論人際溝通

  善解人意,就是要擺脫自戀的束縛。

  善解人意練的就是「該說不該說」的功夫。

  善解人意,是情商的開發,是機智的表現,也是人格魅力之所在。

  善解人意不僅是察言觀色,揣摩人心的能力,也是「想對方之想,急對方之所急」的功夫,甚至是連對方想不到的地方都能想到的「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功夫。

  文/岳曉東博士(香港)


推薦閱讀:

怎麼讓人崇拜,而不是嫉妒?
你身邊有什麼活生生的例子,把原本非常普通的人生過得非常精彩?
什麼時候讓你覺得遊戲如人生?
有人告訴你要「規劃好未來」,又有人告訴你要「活在當下」,自己應該如何選擇?
我想問問活的明白的人,我年輕不去旅行會失去什麼?

TAG: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