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文化」入門基礎(十)
(2011-04-09 13:08:05)
轉載▼
納 天 干
京房氏的八宮卦各納十天干,由於甲為十干之首,故有納甲之稱。京房在《易傳》中說:分天地乾坤之象,益之以甲乙壬癸;震巽之象配庚辛,坎離之象配戊己,艮兌之象配丙丁。八卦分陰陽,六位配五行;光明四通,變易立節。且陽卦納陽干,陰卦納陰乾。
其中,乾坤兩卦分內、外卦,乾內卦各爻納甲,外卦各爻納壬;坤內卦各爻納乙,外卦各爻納癸。
其它六卦:震卦六爻皆納庚,巽卦六爻皆納辛;坎卦六爻皆納戊,離卦六爻皆納己;艮卦六爻皆納丙,兌卦六爻皆納丁。
溫故:納地支。 吳澤恆老師說過:「乾震子午坎寅申,艮土辰戌順行真。巽風丑未離卯酉,坤未丑兌巳亥循。大家可參考這個裝納甲。」
溫故:裝六親,依各宮之五行屬性而定,即以該宮之屬性為「兄弟」,再根據五行生剋裝其他「六親」。
至此,安世應,納甲(包括納乾和納支),配六親,我們都介紹完了。為了給大家一個完整的印象,我們列出八宮卦中的各首宮卦納甲一攬,其餘五十六卦,皆是依此首宮八卦之內卦及外卦組合而成,所以六十四卦之納甲皆為定式。
依此定式是納甲的最基本步驟,初學者可隨手劃卦習練,以達熟練程度。因為其後再納入卦中的其它要素皆需依起卦日等的六十花甲而定,即各爻所納要素非固定不變也,如下面介紹的納六神。
納 六 神
六神也稱六獸,將六神納入六爻「以通神明之德」。所謂「六神」,即:1、青龍,2、朱雀,3、勾陳,4、螣蛇,5、白虎,6、玄武。依照此順序自初爻向上爻依次循環納入卦中,且初爻納哪一「神」,必須依據起卦日之天干而定。
我們先比較一下天乾的五行方位和六神的五行方位:
東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
東方青龍屬木,南方朱雀屬火,西方白虎屬金,北方玄武屬水,中央為勾陳和螣蛇皆屬土。
故此,將六神納入卦中的方法為:
甲、乙日起卦,初爻納青龍,依次上排六爻至玄武;
丙、丁日起卦,初爻納朱雀,至上爻為青龍;
戊日起卦,初爻納勾陳;己日起卦,初爻納螣蛇;
庚、辛日起卦,初爻納白虎;
壬、癸日起卦,初爻納玄武。
由此可見,納六神只依據天干,若不知起卦之日的天干,則無從納六神也。
吉為神,凶為煞。對六神所主,可參見《黃金策·總斷千金賦》,「虎興而遇吉神,不害其為吉;龍動而逢凶曜,難掩其為凶。玄武主盜賊之事,亦必官鬼;朱雀乃口舌之神,然須兄弟。疾病大宜天喜,若臨凶煞必生悲;出行最怕空亡,如系吉神終獲利。是故吉凶神煞之多端,莫如生克制化之一理。」
拓展常識:東方青龍原稱東方蒼龍,與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組成二十八星宿(xìu),每方或每季七宿,上述「六神」中的勾陳和螣蛇亦源自星宿之名。
勾陳宿由六顆星組成,是紫微垣(yuán)(三垣之一)中的重要星宿之一,由於天體運行的演化,目前勾陳宿已取代北極宿,處於中天之北方正中,其中的「勾陳一」就是現在的「北極星」,是中天最亮的一顆星,勾陳一亦稱「北辰」。而古代時期的北極星是北極宿(由五顆星組成)中的「北極二」,亦稱「帝星」。「北極星」的稱謂是因為這顆星幾乎處於正對地軸的北方上空。
螣蛇宿則是由一大批亮度很低的星組成(共二十幾顆),其位置和仰角大體與北斗七星相對,在北方玄武七宿的「龜蛇之尾」上方,因為它們的亮度很低,近、現代多已不被標明在星圖上。請注意,北極星宿和北斗星宿是兩個不同的星宿。
三垣與二十八宿在我國傳統天文學中具有重要價值。三垣為: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紫微垣位於中天,以北極星為中心,統領諸群星;因諸星皆圍繞處於北方上空的北極星旋轉,正應對了皇帝座北面南,統領諸臣。太微垣大體上位於北斗星和南方朱雀之尾的中間;天室垣大體上位於東方蒼龍之尾與北方玄武之首上方。
二十八宿大體上相對均勻地排列於黃道周圍,各宿名稱為:
東方蒼龍——角、亢、氐(dī)、房、心、尾、箕(jī);
北方玄武——斗、牛、女、虛、危、室、壁;
西方白虎——奎、婁(lǒu)、胃、昴(mǎo)、畢、觜(zī)、參(shēn);
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張、翼、軫(zhěn)。
附:古代二十八宿示意圖
註:此星圖為逆時針旋轉(觀星者位於圈外),各宿沿黃道自東向西依次出現在南方低緯度上空,不同季節所能觀到的星宿不同。紫微垣因正處北方地軸上空,故不受季節所限,一年四季皆可觀到,其位置大體上是在以北極星為中心,以北斗星為半徑的圓形範圍之內。
二十四節氣與太陽曆
由於農曆為陰陽合曆,其中年、月為太陰曆,日、時為太陽曆,而起卦納甲必須以太陽曆為準,所以我們介紹一下二十四節氣與月、季、年的對應關係。
我們以前說過,二十四節氣中最重要的是兩至兩分,即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冬至是北半球白天最短的一天,夏至是北半球白天最長的一天;春分和秋分黑白天各半。
二十四節氣從立春開始算,至大寒,共分為十二「節」和十二「氣」。一年分四季,每季六個節氣,即三「節」、三「氣」;一季為三個月,每月兩個節氣,即一「節」、一「氣」。
我們按季和月依次說明如下,其中,單數為「節」,偶數為「氣」:
春季——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分別對應一月、二月和三月。
夏季——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分別對應四月、五月和六月。
秋季——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分別對應七月、八月和九月。
冬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分別對應十月、十一月和十二月。
二十四節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由此可見,以四「立」分四季,四「立」均為「節」;前述的兩至和兩分皆為「氣」,且兩至和兩分之始又分別正處於每季的正中。如下圖所示:
圖中已劃分出節氣與月份的應對,還可以看出,以十二地支表示十二個月,子月為十一月,而正月為寅月。這正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之處,我們常說的「一陽初動」,即表示一年中的「子月」,又特指「冬至」之時刻,或一天中的「子時」之始,即陰極陽生;而我們常說的「三陽開泰」,則是由十二辟卦中的「地天泰卦」而來,其對應立春,表示一年之初始,萬物之復甦。
圖中的黃鐘、大呂、太簇等等表示十二音律。
拓展常識:「天道」與「地道」旋轉的方向不同。如上圖中所示,以地支表示的二十四節氣和月份為「地道」,以「人道」(即我等所處之位)觀之,可視為逆時針旋轉;而最外圈所示之二十八宿為「天道」,以「人道」觀之,其天象示現次序為——東方蒼龍、北方玄武、西方白虎、南方朱雀,故為順時針旋轉(觀星者位於圈內)。這正應了天道為先天,地道為後天;也說明了起卦納甲必須納天乾的重要意義。天、地、人,三才也。
分享
分享到新浪Qing
9
頂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