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南宋皇帝趙構為什麼要置岳飛於死地? 趙構三句話道出真相

熟讀南宋朝歷史,最讓人揪心的無疑是一代名將岳飛的死。這位精忠報國、善於謀略、治軍嚴明、文武雙全的岳飛就在秦檜的「莫須有」罪名下,被害於風波亭,成為千古奇冤。岳飛的死,無疑跟秦檜和趙構有著最直接的關係。那麼南宋皇帝趙構為什麼要置岳飛於死地? 趙構三句話道出真相。

首先,我們先來談談岳飛,這位從北宋末年就開始投軍,從1128年遇宗澤起到1141年為止的十餘年間,率領岳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鬥,所向披靡,他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造了「連結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民間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夾擊金軍,以收復失地。岳飛治軍,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體恤部屬,以身作則,他率領的「岳家軍」號稱「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金人流傳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評語,表達對「岳家軍」的由衷敬畏。可以說,岳家軍在當時南宋王朝之中,是最強大的軍事力量,而且被岳飛掌握。

我們再來說說趙構,當年靖康之難,金兵俘徽、欽二宗北去,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成為南宋第一位皇帝。南宋政權初建,他迫於形勢起用抗戰派李綱為宰相,用岳飛、韓世忠等大將抗金。

後來,啟用主和派秦檜任為宰相,竭力壓制岳飛等主戰派的要求。紹興十年(1140年),各路宋軍在對金戰爭中節節取勝時,宋高宗擔心將領功大勢重、尾大不掉,而且朝廷財政不支,於是下令各路宋軍班師。

宋高宗為什麼擔心將領功大勢重、尾大不掉呢?這需要從宋朝的創建者趙匡胤說起。趙匡胤是一個篡位武將,在部屬的擁戴下,發生了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後宋太祖趙匡胤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採取重文輕武的措施,打壓武官勢力,而岳飛在南宋時期,其麾下的岳家軍令敵人聞風喪膽,岳飛在軍中的威望過高,高宗不得不心存疑慮。

而趙構執政之時,面對金的威脅,連年戰事,軍費開支巨大,不得已向農民征了遼餉,農民不堪重負,爆發了農民起義。為了剿滅農民起義,又征了練餉。土地兼并嚴重,農民起義時有發生。趙構如不和金人講和,戰場上巨額的經濟來源,只能從老百姓身上來。面對土地兼并嚴重,貧富不均如此懸殊的南宋初年,宋高宗知道,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一旦爆發,南宋將失去統治權金人趁機南下,宋連半壁江山也難以保全。面對這樣的局勢,宋高宗決定向金議和。很顯然,岳飛這類主戰派大將是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的。

除此之外,岳飛還犯了不少大忌。岳飛在紹興五年(1135年)的《乞宮祠札子》等文中,頻繁提及要「奉迎二聖」。而且建議趙構從宗室之中選擇一位提早立太子(當時的趙構年紀還很輕,雖然性能力已經喪失,也沒有後代,但是這並不表示,皇帝不在乎自己的權力啊。)岳飛曾經還在下屬面前說過:「本朝不到30歲被封為節度使者只有兩個人,一位是太祖皇帝,另一位就是我。」岳飛曾在29歲被封為節度使,當年趙匡胤在成為了節度使之後,發動了陳橋驛兵變,從而黃袍加身。現在岳飛這樣的舉動,誰也不敢保證歷史會不會重演。更何況,直到十二道金牌調不動岳飛後,皇帝趙構就已經決定要殺岳飛了。岳飛不死也得死了。

岳飛確實是一員良將,但卻不是一個良臣。岳飛是一個軍事家,卻不是一個政治家,在《精忠岳飛》電視劇中,趙構用這三句話做了最好的解釋:「非卿不忠」、「非朕不明」、「朕的天下也在這裡」


推薦閱讀:

《誰都知道的真相》——那些丟失了的真相·系列
如何看待外國電影中的「酗酒」問題?
心靈的漏洞 (深度好文)
當自己的記憶和眼前的真相不相符時,你是否懷疑自己精神分裂?
有哪些被廣泛採用的名人名言其實是被誤會,斷章取義,濫用甚至有可能是被捏造的?

TAG: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