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考古不為人知的那些事
「人點燭,鬼吹燈,勘輿倒斗覓星峰。」
「老幹部」靳東攜《鬼吹燈之精絕古城》來襲,
又颳起了一場盜墓的腥風血雨!
告訴小編你有沒有通宵舔屏!
來看看胡八一和王胖子的默契式!
各位燈絲,口水還收的住嗎?
「有一種人,可以穿梭於我們的世界,和另一個世界。而片中說的「這種人」,就是「摸金校尉」。」
有多少「稻米」「燈絲」看完小說之後勵志要把自己上交國家,為考古事業奉獻終身?
而真正的考古學家是不是也可以穿梭於「我們的世界」和「另一個世界」?
但你真的了解什麼是考古嗎?
今天小編就邀請到了中國社科出版社的郭鵬老師,一起來給大家說說考古那些事兒!郭老師曾經在安陽殷墟工作過9年,在考古一線「身經百戰」,是一位資深考古人!
一、考古到底是什麼
與盜墓不同,考古學的產生雖有長遠的淵源,但中國真正的考古學,是近代才產生的一門科學。中國盜墓史已有近千年歷史而現代考古學緣起近代,方興未艾。
與盜墓不同,考古學的產生雖有長遠的淵源,但中國真正的考古學,是近代才產生的一門科學。
五四運動之後,人們的思想由封建轉為追求科學民主,為中國考古學提供了巨大的思想環境,考古與盜墓開始區分開來,不再被一味的看做是「挖墳掘墓」的見不得光的「勾當」。而北宋以來的金石學是中國考古學的前身,也為中國近代考古學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近代歷史學出現問題,產生了疑古思想,對歷史認識的進步,使得人們不只局限於書本的記載,尤其是對東周以前的歷史產生了一定懷疑。疑古思想催生了中國的考古學出現。隨著中國思想交流的開放和一批「留洋」歸來的歷史學家,20世界20年代,以田野調查發掘工作為基礎的近代考古學開始在中國出現。
二、考古學家的「十八般兵器」
「文能提筆寫報告,武能拿楸收稀泥。單手可以打探鏟,雙眼能夠斷水平。進可墓里清屍骨,退能室內修復齊。風餐露宿家常飯,野外方便不稀奇。」考古工作者不僅會結合工作實際,發展出各自的「獨門秘器」,而且與時俱進,及時將最新的科學技術應用到考古工作中。
不論是盜墓還是考古,洛陽鏟的大名一直如雷貫耳。But,看了這麼久盜墓小說,除了洛陽鏟,你知道考古學家還有哪些「十八般兵器」么?這裡郭老師給大家介紹幾樣~
洛陽鏟
先來說說大名鼎鼎的洛陽鏟。
洛陽鏟是中國河南洛陽附近村民李鴨子於20世紀初發明的,最早被廣泛應用於盜墓,直到1928年,著名考古學家衛聚賢目睹盜墓者使用洛陽鏟的情形後,開始運用於考古鑽探,在中國著名的安陽殷墟洛陽偃師商城遺址等古城址的發掘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如今,學會使用洛陽鏟來辨別土質,是每一個考古工作者的基本功。
手鏟
考古學家用手鏟在考古現場進行作業,一點一點鏟去作業面的土層。
毛刷
這刷子可不是用來刷燒烤醬的!在考古學家的手裡他們可是有大用處的!
在田野考古的現場,考古學家可比做針線活更加細緻!用毛刷一寸一寸的仔細刷去浮土,而又不能傷害文物一分一毫。這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秦始皇陵兵馬俑自上世紀七十年代考古以來至今仍在進行的原因之一!
勺子
勺子不只可以用來喝湯!在考古學家眼中,勺子也是非常有用的「武器」!在田野考古過程中,考古學家可以用勺子,將刷子刷下來的少量浮土清理出去!有沒有佩服考古學家的腦洞!
米格紙
米格紙可不是用來練毛筆字的!在田野考古過程中,考古學家需要對考古現場以及所出土的文物進行準確無誤的考古繪圖,米格紙就相當於為考古學提供了一個便利的比例尺,可以方便的根據考古現場進行比例縮放,將現場完整「照搬」到米格紙上!
洗澡盆
對,你沒有看錯!就是洗澡盆!
考古學家工作的時候,簡直使出十八般武藝,動用一切可以用來工作的東西!這個小朋友的洗澡盆,就光榮的被考古學家用來清洗現場出土的陶片之類的文物!
怎麼樣,沒想到吧!有沒有被考古學家的智慧所折服!
而且,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考古學家已經不是當年「面朝黃土背朝天」只能用鏟子和刷子在田野里鑽研學問了,他們在運用一切最新的科學技術來進行考古這項事業!這裡郭老師也帶大家了解一二!
碳十四測年
由於碳元素在自然界的各個同位素的比例一直都很穩定,人們可透過檢測一件古物的碳14含量,來估計它的大概年齡。這種方法稱之為碳定年法。碳14由於其半衰期達5,730年,且碳是有機物的元素之一,我們可以根據死亡生物體的體內殘餘碳14成份來推斷它的存在年齡。
遙感考古
曾經,一把洛陽鏟是考古工作者最實用的工具。如今,遙感技術越來越多地被運用在考古挖掘中,成為一種先進的考古方式。
位於塔里木盆地南緣的米蘭古城,曾經是漢代絲綢之路南道重鎮,有軍隊在此灌溉屯田。然而,米蘭古城早已發現,其灌溉屯田系統的遺迹卻一直沒有找到,使這座古城不太完整。結合遙感考古技術,一個完整的米蘭古城完整「浮現」出來。
水下考古
水下考古學是考古學的一門分支學科,是陸地田野考古向水域的延伸。它以人類水下文化遺產為研究對象,對淹沒於江河湖海下面的古代遺迹和遺物進行調查、勘測和發掘。
「南海一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遠洋貿易商船,它將為復原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陶瓷史提供極為難得的實物資料,甚至可以獲得文獻和陸上考古無法提供的信息。經過水下考古,截至2016年1月5日,總共出土文物14000餘件套、標本2575件、凝結物55噸,其中瓷器13000餘件套、金器151件套、銀器124件套、銅器170件,銅錢約17000枚以及大量動植物標本、船木等。
三、考古學到底有什麼用?就是為了把文物上交國家?
與盜墓完全不同,考古學可是一門嚴謹的科學。考古學家想的可不是墓中的金銀財寶,在他們眼中,不僅那一件件器物承載了中華民族的智慧,連一個毫不起眼的建築殘留都是歷史的見證!
考古學家與盜墓賊究竟有什麼差別,僅僅是把文物「上交國家」而非據為己有了嗎?
No!
與盜墓完全不同,考古學可是一門嚴謹的科學。考古學家想的可不是墓中的金銀財寶,在他們眼中,不僅那一件件器物承載了中華民族的智慧,連一個毫不起眼的建築殘留都是歷史的見證!
1、為部分歷史問題提供了重要依據
假使沒有考古學的話,我們無從了解人類演化。考古學目的在於了解更多關於過去社會以及人類發展的事實。人類有超過99%的歷史是史前史,當時的人類並未使用文字,因此並未留下關於他們自身的文字記錄,以供我們研究。在欠缺這種書寫文字的資源下,了解史前社會的唯一途徑就是考古學。
2、考古證實了歷史的可靠性
歷來有這樣的說法「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史書記載的是否就是真實?地方史料記載,第一代海昏侯劉賀墓在建昌縣西北六十里昌邑城內,有大墳一所,小墳二百許,舊稱百姥冢。史料記載的劉賀墓位置與此次考古發掘的海昏侯墓非常接近。
2015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海昏侯墓的發掘,出土了1萬餘件(套)珍貴文物,從墓內出土的多項文物,不僅證實了千年前海昏侯劉賀的那段歷史的確實性,更對研究中國漢代政治、經濟、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
1894年,甲午中日海戰,國人記住了鄧世昌和他的致遠艦。在最後關頭,鄧世昌率領致遠號沖向敵艦,遭魚雷擊中沉海,最終戰沉,艦上252名官兵,除7人倖存外,其他全部殉難。
致遠艦是否真的是被魚雷擊中而沉沒?
121年後,國家文物局及相關機構經過3年水下考古,確認發現於遼寧丹東港海域的沉艦「丹東一號」,應為當年沉沒的致遠號。經過水下考古探查,發現了明顯的鍋爐爆炸痕迹,由此推測致遠艦的沉沒,可能與加速前進撞向日本軍艦的過程中,鍋爐的爆炸有密切關係。
四、觸摸歷史
考古,一隻可以真切觸摸到塵封歷史的手。每一分每一秒,都會成為歷史從我們身邊流逝,而通過考古,我們卻可以穿越時間與空間的界限,甚至回到文字之前的社會,觸摸到真實的歷史。
「中國考古學之父」李濟先生曾說,「我們若把中國歷史看作全部人類歷史的一部分,它比傳統的歷史遠得多。」每一分每一秒,都會成為歷史從我們身邊流逝,而通過考古,我們卻可以穿越時間與空間的界限,甚至回到文字之前的社會,觸摸到真實的歷史。
今天,聽郭老師講了這麼多,大家是否對考古有了更多的了解?考古是一門博大精深而且極為嚴謹的科學,更是一隻可以讓你真切觸摸到塵封歷史的手。各位路過的「稻米」「燈謎」們,看劇的時候,不要只沉浸於撩人的顏值,別忘記了解更多的專業考古知識!
推薦閱讀:
※致遠艦被找到了,你有什麼感觸?
※「馬踏飛燕」與「飛馬踏燕」兩個名稱,哪個好?
※[考古日報Vol.70]江蘇蘇州發現三國時期東吳大墓
※圓明園文物收回工作進展的怎麼樣?
※直觀與創造(中)
TAG: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