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1)歲差對古代曆法的影響[轉]

歲差是一種客觀存在於地球——太陽運動體系的現象。

根據天文學理論,發生歲差的原因是:地球自轉軸系在其公轉平面上存在一個周期為25800年的陀螺擺動,天文學上稱為進動,結果造成了地球冬至點逐年發生微小的偏差,也就是回歸年與恆星年之間的微小差別

(恆星年=365.25636,回歸年=365.24220),

歲差=恆星年—回歸年=0.01416(日)

歲差周期=回歸年/歲差=365.2422/0.01416=25793.940677966101694915254237288≈25800(年)

歲差在天文觀測上最直接的表達方式是大約每25800/365.25=70.6年冬至點在二十八宿分度(365.25度)上逆向漂移一宿度(相當於25800/360=71.7年漂移1°,黃金坐標:在黃金矩形中所有等寬正方形的中心均分布在兩條互相垂直的直線上,由這兩條直線構成的坐標,我們稱之為「黃金坐標」。黃金坐標與黃金矩形的兩條中垂線夾角分別是18.43494882292201度與71.56505117707799度。tan(71.56505117707799)=3,恰好對應洛書結構,這樣黃金坐標和洛書坐標能夠恰好對應起來,而且洛書和黃金矩形的幾何關係模式可無窮遞歸。黃金坐標軸相關於洛書中四六和二八之位的聯繫,各正方形通過一過各自中心的等角螺旋聯繫在一起,同時作為黃金坐標系平移後所對應的原點。另外,黃金坐標軸正好把相交的各正方形的邊分割為1:2兩部分,把四六分勁和黃金分割數有機的統一起來,意義非同小可。e=19/7,pi=22/7,耗散映射:δ=4.669201609102…=14/3,α=-2.502907875095892…=5/2,δ+α=7.172109484197892,δ-α=2.166293734006108,(δ-4)/(α-2)=0.669201609102/0.502907875095892=0.75150428249977289457626388455563=3/4;(δ+1)/(α+1)=1.6184272642188187072374916615601;atan(δ/α)=61.80663445678842,0.61803398874989484820458683436564

關於Feigenbaum常數的普適性是相對的。已經有人研究,對於顯著不同的峰形(如扁平峰或尖峰)和多峰來說,和的數值有顯著變化。例如,對於保守系統,與一維單峰對應的普適常數是??????

δ=8.721097  α=4.018076

研究者相信——多種多樣的非線性映射可以歸於各個普適類,每類內的普適常數相同。

——引自李浙生,《倏忽之間——混 沌與認識》,冶金出版社,2002,P63。

)。同時北極點也圍繞北黃極在轉動。(註:25800/24/60=17.917,約等於人一分鐘呼吸次數)

    由於歲差的作用,二分二至點在不斷地西移,所以,《黃帝歷》、《顓頊歷》、《夏曆》、《殷歷》、《周曆》、《魯歷》等所用上元和歲首就各不相同,《尚書·堯典》、《淮南子·天文訓》記載的分至點也都不同,兩漢時期的天文學家們在研究制定曆法之時,常常為此而爭論不休。永元四年(公元92年),東漢經學家、天文學家賈逵提出:應在曆法的制定中,按黃道計量日月的運動。同時,更明確地指出二分二至點存在著緩慢的西移規律,「謂之日卻」。他說:「治歷者,方以七十六歲斷之,則余分稍長,稍得一日」(《後漢書·賈逵論歷》)。中國自古在曆法的制定中,歲實都是以365日計算,因此,用於觀察天象的渾儀,亦沿赤道分圓周為365日(度)。賈逵說的76年日卻一日度,正是歲差較準確數值,可惜在當時並未引起人們的充分注意。而只是知道二分二至點古今不一,不斷以各代的觀察實得數據修正曆法。到了晉代成帝年間,天文學家虞喜將他觀察到的冬至點同《尚書·堯典》作比較:堯時的冬至日,日之所經是西方白虎七宿的昴宿,而他觀察到的,則是在北方玄武七宿中的壁宿。於是,他參照《淮南子》等古籍的記載,得出了分至點緩慢西移的結論,並推算出50年西移1度的數值。《宋史·律曆志》說:「虞喜云:『堯時日短星昴,今兩千七百餘年,乃東壁中,則知每歲漸差之所至』」。從此,「歲差」一詞便被正式引用。然虞喜給出的數值並不精確。此後,何承天、祖沖之、虞鄺、劉孝孫、劉焯、張胃玄等歷代天文學家,依《尚書·堯典》之載和歷代實際觀察所得的資料推算,歲差值定到77·7年,日退1度。《宋史·律曆志》的作者是這樣說的:「若從虞喜之驗昴中,則五十餘年日退一度;若依承天之驗火中,又不及百年日退一度;後《皇極》綜兩歷之率而要取其中,故七十五年而退一度。此乃通其意未盡其微。今則別調新率,改立歲差大率七十七年七月,日退一度,上元命於虛九,可以上覆往古,下逮於今,自帝堯以來,循環考驗新曆,歲差皆得其中,最為親近。」事實上,較為準確的歲差值應是71年日退1度。由於受到「疑古」思潮的影響,《尚書·堯典》所載的四象二十八宿天文觀察體系,已被兩千多年以來古今中外天文學家、科學家們一次又一次地證實了的歷史事實,並且由這一歷史記載而發現了歲差和歲差值推算作為重要依據的歷史事實,人們硬是不敢正視,不敢承認。硬說《堯典》中的天象資料是「後人偽造」。誰都明白:《尚書》是公元前6世紀,孔子從古史料中選編的,那個時候,在全世界都還不懂「歲差」,更無歲差常數精確的計算。在不懂歲差,不知歲差常數的精確數值、不知道分至點移動及其移動方向的歷史情況下,對於堯時二分二至點又如何能夠「偽造」得了?當然,也有人說《尚書·堯典》所記載二分二至點這份資料,也可能是從巴比倫偷來的。這種想當然的猜測,自然也不值得一駁。現在,再讓我們來看看如下的歷史事實即可:在中國的歷史上,從《黃帝歷》、《顓頊歷》、《夏曆》一直到明代以前,一直是以365日的歲實制定曆法,並將用之於觀察天象的渾儀沿赤道分圓周為365度;而受到巴比倫影響的世界各國,則其沿赤道圓周分度都是360度。

注:      「   ..........埃及文明最重視天體的」歲差移動」,而歲差移動有以下時間規律.

         72=春分太陽沿著黃道,完成l度的歲差移動所需的時間,即72年;

        360=黃道的總度數;

        72×30=2160(太陽沿著黃道移動30度,穿越過一整個黃道帶星座所需的時間,即2160年);

        2160×12(或360×72)=25920(完成一個歲差周期或「大年」所需的時間,即25920年,也就是「大迴轉」總共所需的年數)。

        其他數字和數字組合也會出現,例如:

        36=春分太陽沿著黃道,完成半度的歲差移動所需約時間,即36年;

       4320=春分太陽完成60度的歲差移動,穿越兩個黃道帶星座所需為時間,即4320年。」中國古代天文曆法研究中體現歲差的是大數周期3600年與10800年,3600年花甲周流一圈,10800年奇門陰陽18局走一圈,其中都隱含72這個關鍵數。

準確來說歲差周期為25800年,這裡隱含著洛書里的三個數字2 5 8,可能用來進行更為準確的曆法編排.


推薦閱讀:

伏羲曆法中,對一年八分點更完善的八卦排序
曆法與天干地支
無中生有的事情你再重複一遍(二)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篇文章搞清楚各曆法之日、月、年、閏)
談談曆法

TAG:曆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