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

  

  推薦孔子的哲學思想:

  

  世界觀:

  

  孔子的世界觀尚未形成完整的體系,孔子認為世界是發展變化的,承認客觀存在,適應客觀規律,具有唯物辯證思想。

  

  天命觀:

  

  孔子重人道,輕天道,對天有自然主義色彩,對命運:「知其不可而為之」,敢於對命運抗爭,對鬼神敬而遠之。

  

  認識論:

  

  雖然孔子說,「生而知之者上也」,但他從未推許過誰生而知之,也不承認自己生而知之,而是主張通過不斷地學習去掌握知識。

  

  方法論:

  

  孔子提倡執兩用中,提倡和而不同,這種中庸之道的方法論,是孔子研究歷史和實踐觀察中,以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相結合,經過多方面的對事物發展變化基本原因的分析綜合得出的。

  

  孔子的政治思想:

  

  政治思想:

  

  孔子從「仁」的人本主義哲學思想出發,以懷古的方式憧憬未來,以「天下大同」作為最高理想,以「小康」作為近期目標。

  

  政治主張:

  

  維護宗法特權,同時考慮照顧人民利益,想改變社會現狀,但不願進行武王式的革命,而是希望統治階級「克己復禮」、「道之以德」、「齊之以禮」,實行仁政、德治。

  

  政治家修養:

  

  孔子強調政治家的重要作用,主張政治家應當以德修身、行為中正、堅持原則、選舉賢能、多才多藝、勤政廉潔。

  

  孔子的倫理思想:

  

  忠:

  

  孔子強調對人竭心儘力、誠實負責的態度,也包括對君主的態度,但孔子主張的「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阻止君王的錯誤、拋棄昏君、推翻暴君,與後世的「君為臣綱」是有很大差別的。

  

  孝:

  

  奴隸社會靠血緣關係維持統治,孝既是倫理道德,也是政治道德,進入封建社會後,孝主要的內容是人倫道德,孔子的孝不僅提倡尊師、順從父母,也是提倡對父母的錯誤言行進行勸諫,這與後世的「父為子綱」是有很大區別的。

  

  信:

  

  孔子提倡的誠實無欺,不僅是交友之道,也是仕進和治國之道,一個正直的人必須主忠信、敬事而信、謹而信、言而有信,但守信要有原則,只遵守合乎道義的信。

  

  義:

  

  義者,宜也。本來就表示合理性,義成為人們社會生活的道德原則,人們以義為中心,唯義是從,見義勇為,但孔子並沒有將義與利絕對化,而是要求人們「見利思義」,「義然後取」。

  

  恕:

  

  孔子倡導推己及人、人己統一的情操,人們在立身處世時,自己想做到的事情也使別人做得到,自己不做的事情不要加在別人身上。

  

  讓:孔子提倡「禮讓為國」「溫良恭儉讓」,就是教人在功、名、權、利上先人後己,在職責、義務上先己後人。

  

  恭:

  

  恭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自己容貌舉止的莊重嚴肅,一是對別人的謙虛和順,它是孔子極力提倡的倫理道德之一,與溫、良、儉、讓被後人稱為「五德」。

  

  敬:

  

  敬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對工作、對事業的嚴肅認真,一是對人真心誠意,執教敬、事思敬,恐怕是我國最早的職業道德理論。敬父母、敬上級、敬朋友,是人們必須遵守的原則。

  

  孔子的教育思想

  

  教育主張:

  

  孔子認為,後天的環境決定了人的思想意識,人類可以通過教育培養良好的道德、掌握豐富的知識,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提出了「有教無類」的教育主張。

  

  教育目的:

  

  孔子主張仁政、德治,創辦私學的目的,就是培養推行仁政、德治的政治人才,通過培養上事君以忠、下使民以惠和賢臣去實現「小康」社會,創造「天下為公」的大同世界。

  

  教育內容:

  

  孔子要培養能實行仁政德治的人才,非常重視人品的內在素質和濟世才幹,教育以德為重,德智體和美全面發展。

  

  教育方法:

  

  孔子因材施教,教學相長、循循善誘、舉一反三、不憤不啟、不菲不發,創造了一系列科學的教學方法和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

  

  學習方法:

  

  孔子學無常師、敏而好學、發憤忘食,一生如饑似渴地追求知識,總結了溫故知新、學思結合、舉一反三、不恥下問等學習方法。

  

  
推薦閱讀:

蒙氏幼兒園與普通幼兒園有什麼不同?
熊孩子,我們要好好養
選擇加盟,圓您高品質幼兒園夢想
用1.1的365次方和0.9的365次方對比是否有實際意義?
高端幼兒園加盟品牌那麼多,我只想加盟跨世紀

TAG: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