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文,閑扯農曆中正月初一與立春誰是歲首(十)
長文,閑扯農曆中正月初一與立春誰是歲首(十)
(2012-07-23 00:05:53)
其他:
1,宣稱中國傳統曆法以立春為一年的開始這一所謂「理論」,有致命的死穴:
既然立春為1年的開始,那麼到下一個立春,這個時間周期為365天或366天,即一個回歸年的長度,其中一共經歷了12個節氣、交叉12個中氣。立春到下一個節氣——驚蟄,約30.4天,驚蟄再到下一個節氣清明,又約30點幾天,類推下去,這個回歸年的長度,恰好可以近似於12等分,即可以分為12個月,每月月初固定為1個節氣(春之三月:立春之1月、驚蟄之2月、清明之3月;夏之三月:立夏之4月、芒種之5月、小暑之6月;秋、冬略),月中為中氣。這樣,如果傳統曆法真的固定以立春為1年之始的話,中國農曆的年,天數當為365或366天,月為12個月,且永無閏月。回過頭去再看看沈括十二氣歷的設想:「大盡三十一日,小盡三十日;歲歲齊盡,永無閏月。」正相契合。
只是,就「永無閏月」一條,立春說就破產了——傳統農曆的閏月,閏得那麼挺拔,你讓立春說的鼓吹者們怎麼能視而不見、避而不談:)
也就是說,立春說的實質是回歸年長度,與現行公曆長度一致,但我們每個人都切身體會著公曆與農曆的年長差距每年的變化是多麼的明顯。農曆如真為立春為一年之始,那麼既無閏月,也應該始終與現行公曆的差距只是2月3/4日到1月1日的差距,即34~35天,但這顯然是不符合實際的。
2,傳統農曆出現的正常情況就是氣朔交爭,氣反不得主本月之政——即前帖書影里出現的本為某月節的某一節氣,結果跑到上一月,侵佔了上月的空間,極端的就是出現「乾隆二十七年十二月廿二日(庚戌)立春,實錄可記載為「庚戌。……。是日癸未年立春」了,前面帖子附圖中可以明顯看到曆書里這樣的情形,也就是沈括所深惡痛絕的沒有做到的「四時之氣常正,歲正不相凌奪」。即理論上立春為正月的節氣,應該老實呆在正月,結果卻跑到上一年裡去了,「四時之氣」變得「不正」,舊年奪了新年的正月節。
3,但是,「皇曆」也明確的表明,儘管該日是下一年的立春,但皇曆明確標記該日是歲次xx年的十二月N日。某年立春,不過標識的是該年的四時之一的春季的起始,並不表明該年的歲首。
4,兜了一大圈,還是回到司馬遷的記載:正朔,王者歲始;立春,四時之始。
中國的農曆里,兩者並不重合且並行不悖。西曆也不會簡單的把公曆1月1日作為本年的春季之始。一個道理。
這個,立春說的信徒們,能否理解得了?
5,立春說的另一大死穴就是:為何一干實際現存的皇曆里,第一個月的第一天,絕大多數都不是立春日?
-------------有圖有真相:http://archive.wul.waseda.ac.jp/kosho/ni05/ni05_00808/ni05_00808_p0015.jpg(btw,0015,最後兩位數字可變,可以翻閱全書),本圖就是前面(五)中所貼大清道光二十二年正月的具體月日曆。
右半部分「正月大」三個大字下面,明確的說「年前十二月xxxx日立春正月節」,年前、十二月、立春、正月節,這幾個詞語,立春說的鼓吹者們得好好抄寫300遍,某年的立春,可在當年年前,還有疑問么?
圖:
----
附農曆網「春光」版主06年的某個關於到底是立春還是元旦為傳統農曆歲首的回帖:
春節歷來就是中國人的歲首,就連中國最重要的冬至才只被稱為亞歲,春節是一年之始,所以歷代的紀年都以它為分界點,你可以查古代史書就知道了。還可以查一下《律曆志》。
推薦閱讀:
※梅花節來了!第一波賞梅的哭著回來了……
※立春:眾生的隱與忍 | 費蜀黍
※為什麼到了立春換屬相?
※立春節氣應該怎樣過?
※教你在家做春卷,簡單美味,營養可口,立春餐桌上不能少!
TAG:立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