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老了,就這樣一起相伴、驅寒問暖
05-26
人到老年時,基礎代謝比青壯年降低10%~15%,產熱不足。同時,老年人的肌肉開始萎縮,重量開始減輕,肌肉活動增加的熱量減少。因此,老年人極易出現怕冷的問題。以下穴位,每次取3~4穴,進行艾灸,可以達到培元固本、驅寒邪、暖身體的目的。
穴位密碼
驅寒暖身特效穴位:大椎穴、腎俞穴、 湧泉穴、風門穴、關元穴、氣海穴、中脘穴、足三里穴
一般施灸
灸大椎穴
大椎穴的位置:大椎穴位於項部下端,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時,將頸部稍微向前傾,往項部與背部交界附近找尋,可以觸摸有一凸出的最高點是第7頸椎,其下方的凹陷處就是大椎穴。施灸方法:溫和灸。被施灸者取俯卧位,施灸者手執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被施灸者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施灸時間:每日灸1~2次,每次灸30分鐘左右,10天為1個療程。作用功效:行氣活血,祛除頸部寒氣。灸腎俞穴腎俞穴的位置:腎俞穴位於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2橫指寬)處,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時,左右腰骨最高點連線與脊椎中線的交點附近為第4腰椎,向上數到第2腰椎下方的凹陷處旁開1.5寸(2橫指寬)就是腎俞穴。施灸方法:迴旋灸。被施灸者俯卧,施灸者手執艾條以點燃的一端對準施灸部位,距離皮膚1.5~3厘米,左右方向平行往複或反覆旋轉施灸。施灸時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鐘,灸至皮膚產生紅暈為止。最好在每晚臨睡前灸。作用功效:滋陰補腎。灸湧泉穴
湧泉穴的位置:湧泉穴位於足底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紋前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處,左右腳各有一穴。施灸方法:採用溫和灸的方法。取坐位,手執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施灸。施灸時間:每周灸1~2次,每次灸10~15分鐘。最好在每晚臨睡前灸。作用功效:祛除下肢的寒氣。灸風門穴風門穴的位置:風門穴位於第2胸椎下旁開1.5寸(2橫指寬)處,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時,從大椎穴向下數到第2個凹窪,左右各旁開2橫指寬處就是風門穴。施灸方法:溫和灸。被施灸者俯卧,施灸者手持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施灸。施灸時間:每日灸2~3次,每次灸10~20分鐘。作用功效:祛除風寒。辨證加灸
癥狀脾腎虛寒
加灸關元穴關元穴的位置:關元穴位於肚臍正下方3寸(4橫指寬)處。施灸方法:此穴需兩人配合施灸。宜採用迴旋灸的方法。被施灸者平卧,施灸者站於一旁,手執艾條以點燃的一端對準施灸部位,距離皮膚1.5~3厘米,左右方向平行往複或反覆旋轉施灸。施灸時間:每周灸1~2次,每次灸10~15分鐘,灸至皮膚產生紅暈為止。作用功效:培腎固本,調氣回陽。加灸氣海穴氣海穴的位置:氣海穴位於肚臍正下方1.5寸處。施灸方法:宜採用迴旋灸。被施灸者平卧,施灸者站於一旁,手執艾條以點燃的一端對準施灸部位,距離皮膚1.5~3厘米,左右方向平行往複或反覆旋轉施灸。施灸時間:每周灸1~2次,每次灸10~15分鐘。
作用功效:溫陽益氣,扶正固本,培元補虛。加灸中脘穴中脘穴的位置:中脘穴位於上腹部,前正中線上,在肚臍正上方4寸(6橫指寬)處。施灸方法:溫和灸。被施灸者平卧,施灸者站於一旁,手執艾條以點燃的一端對準穴位,距離皮膚1.5~3厘米。施灸時間:每周灸1~2次,每次灸10~15分鐘, 灸至皮膚產生紅暈為止。作用功效:使陽氣旺盛,有升提收攝之功。加灸足三里穴足三里穴的位置:足三里位於外膝眼下3寸(4橫指寬)、脛骨前肌上,左右腿各有一穴。取穴時,可將同側手掌心正對膝蓋骨中心,五指微張自然下扶,無名指指尖所觸的凹陷處就是足三里。施灸方法:取坐位,手執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施灸,以感到施灸處溫熱為度。施灸時間:每周灸1~2次,每次灸10~15分鐘。
作用功效:祛除下肢寒氣。
艾灸最主要的原料就是艾草。自古就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說法,所以艾灸用的艾草越陳越好。選用好的艾草,才能保證艾灸的效力。
推薦閱讀:
※甄嬛孫儷都用這個方法驅寒,一招驅走了半輩子寒氣。
※立冬了,中醫告訴你該這樣驅寒
※艾灸女:女子如何驅寒預防百病
TAG:驅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