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城市化來了,我們該如何應對?

城市化來了,我們該如何應對?

《 光明日報 》( 2012年03月22日   05 版)

上海黃浦江畔的停車場與浦東新區陸家嘴的高樓大廈。CFP

    國家統計局今年發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城鎮人口達到6.9億,鄉村人口6.5億,城鎮人口比重首次過半,達到51.27%。目前,每年全國有1500萬人進入城市。近日公布的《麥肯錫全球研究院2011世界城市經濟發展研究報告》也指出,未來15年,今天世界排名最前的600個城市中,有136個發達國家的城市將跌出榜單,取代它們的將是來自中國的100個城市。

    這些數據表明,中國的社會經濟結構已經開始進入以城市為主體的發展階段。然而,在快速城市化過程中,交通擁堵、環境污染,秩序紊亂、運營低效,行政區域劃分缺乏預見性等一系列問題和挑戰也赫然擺在眼前。

    面對這些問題和挑戰,如何避免各方面問題發生「共振」觸發系統性城市運營風險?如何依照可持續發展理論,積極穩妥推進城市化進程?日前,在深圳召開的國際城市創新發展大會上,來自國內外的知名城市市長、工商界人士、專家學者等,就城市化進程中的諸多問題進行了「會診」和研討。

 城市發展不能一味圖大

    「規模不是第一位的選擇,第一位的選擇還是要看什麼樣的城市最有效率,最核心是要因地制宜,一味圖大只會造成麻煩。」說到中國城市化道路的選擇,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石楠指出,「大城市有大城市的價值,小城鎮有小城鎮的價值,不可能靠一個規模來解決中國的所有問題。」

    石楠說,我們必須要走一條資源更節約、環境更友好的路徑,要給每個人提供均等的機會,給每個城市提供更好的人居環境,這就要求城市應該因地制宜地進行合理性規劃。

    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表示:「我們曾經迷戀巨型城市,現在要搞一些小城市的建設,小就是美,小就是生態的;應該堅決摒棄工業文明時代帶給我們的那種大功能的分區、大路網、大尺度的構築物、長距離的循環等等過時的一些做法。」仇保興說,不僅如此,現在還應提倡用追求共識、追求綜合效應來代替過去把城市基礎設施各自分裂的做法;提倡調動一切創新資源為城市可持續發展服務,代替從上到下精英決策的規劃城市。

    對中國特色的城市化有切身感受的佳兆業集團總裁金志剛告訴記者,目前佳兆業的開發已經開展到國內較為偏遠的地級市和鄉鎮地區,為了適應城市化的多元化發展,他們將所開發的城市分成了一線、二線、三線、四線、五線五種級別。金志剛認為,中國幅員遼闊,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各地區對城市化的要求也不一樣,在經濟高速發展之後,當地的生活配套必須跟經濟能力相匹配,這要求當地政府應以人口規模和經濟規模為依據,及時進行規劃。

 城市化不能「化掉」文化遺產

    城市化進程不可避免對城市的文化和生態造成一定衝擊。快速城市化的發展過程中,應該如何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如何塑造城市的特色和品格?

    「如今,一些城市盲目地追求建設速度,盲目地追求現代化,對一些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造成了破壞。有一些地方為了簡單的、低層次的旅遊開發,拆除真古董,建設假古董,這些假古董粗製濫造,毫無價值;還有一些城市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採用真實的規模、材料、技術和工藝,全面地恢復一些古城,力圖再造一個完整的古城,造成了一些不可挽回的損失。如果不高度重視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不立即糾正一些錯誤的做法,將來就可能建立一批沒有文化的城市,出現千城一面的情況。」住建部規劃司副司長馮忠華道出了自己的憂慮。

    馮忠華指出,歷史文化遺產不同於國家文物,它是活態的,是一種生活的延續,在保護當中是允許適度利用的。這樣才能給它注入新的功能和活力。

    至於如何保障各種文化個性發展,與會嘉賓認為,政策法規是基礎。博鰲亞洲論壇諮詢委員會委員、原外經貿部副部長龍永圖說:「一個城市如果沒有主流文化,要包容或者融合其他的各種文化就會缺乏基礎。」

 軟實力是城市轉型的關鍵

    「城市的轉型關鍵在於城市的軟實力,而不在於企業有多少創新和多大的發展。」在探討「城市轉型與產業創新」這個問題時,龍永圖特別提到「軟實力」這個詞,他指出,在城市發展的某些階段,產業創新比城市轉型更有推動力,但這不是決定性的。龍永圖強調,在軟實力建設方面,政府部門應有所作為。比如,提高公民的素質,進行法制文化建設,提高城市誠信精神和文明程度,這些對城市轉型具有重要作用。

    微軟公司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張亞勤認為,城市發展到現在,硬實力確實很重要,比如基礎設施、GDP總量等,但軟實力更重要,包括幸福指數、政府管理水平、市民文化素質、城市創新能力等。

    「軟實力最重要的體現就是人才。」張亞勤說,首先要有較高端的領軍人才,同時要有真正在做事的「主流人才」。這些人才,一方面要靠引進,但更要靠當地高校、科研機構、企業來培養。「因此,不能只重視引進人才而忽略建立培養人才的機制。」

    「一個城市要有寬容的文化氛圍,特別是要容忍失敗。」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說,一座城市要想實現城市轉型和產業創新,就必須摒棄GDP為王的觀念。一個城市的城市化率到60%的時候,它的產業結構就會發生劇烈的變化。比如原來是以製造業為主,現在就要轉向現代服務業,轉向以高科技為主的新興產業。原來是本土化的產業,要轉向全球化的、多元化的產業;原來是物質消費為主的,可能要轉向非物質消費文化為主的城市。現在的深圳可能就處在這樣的階段。

    義大利都靈市市政建設總公司總裁安娜·普拉特女士說,文化是城市發展非常好的引擎,可以幫助我們做都市的再造。比如我們有很多空置出來的工業廢置用地,都可以轉化為文化活動場所。都靈有一個當代藝術中心,就是一個空置場所轉化而來的,現在已經成為歐洲一個重要的現代藝術展地。

 城市發展的目的是什麼

    城市發展,歸根結底是要什麼?在《國際城市創新發展大會》最後一場主題演講中,來自以色列、墨西哥、美國、新加坡和中國的五個不同城市的代表分別描畫了他們對未來城市化發展的定位和美好期許。

    以色列海法市市長尤納·亞哈維說,城市最重要的是要讓居民有歸屬感。同時,海法市還建立機制,讓城市非常注重健康、保持較多綠地、交通便利。

    讓城市不斷改善居民生活也是墨西哥東北部小城巴耶埃爾莫索的追求。該市市長埃佛拉因·德里昂表示,他特別關注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在發展的同時兼顧環境並促進就業。現階段,該市正尋求國際在醫療、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合作。

    新加坡前重建局局長與總規劃師劉太格介紹,在1960年時,新加坡有人口190萬,其中140萬住在破爛房子里;到了1985年,所有的破房子、貧民窟都不見了;今天的新加坡,93%的居民擁有自己的房子。劉太格認為,城市發展應該給人民帶來基本的安全條件,並實現交通通暢、有房子住、沒有污染、不失業。「我覺得城市就是一個劇院,政府應該把這個劇院做好。舞台、基建、所有的設備都做得很先進,讓市民演出他們精彩的生活戲劇。」(本報記者 易運文)


推薦閱讀:

除北上廣之外,其他城市的好公司有哪些?
哈爾濱是座怎樣的城市?
如何評價上饒這個城市?
斯德哥爾摩|拿著這份清單,去探索「最北歐」的城市
如何評價汕頭這座城市?

TAG: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