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雜說28-30-31
太極雜說282009-04-06 09:58
l 沉穩主要是在神意能在體內守得住,放得下,功夫較深的人可感受腳底象吸盤一樣吸住地面,意念啟動,虛實更加分明。全身鬆開後,自能輕靈,要想推手,還必須身體懂勁。 l 有「重里現輕」之說,是否應該為引空?有否「輕里現重」之說?是否能看作是飄蕩中出的整勁?吳式太極的推手,講究的是用秤稱對方的勁力,對方使多少勁,就用多大的秤去稱它,其實用通俗語言表達,即是在與對手接勁後,產生動態平衡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就巧妙地把對方從順勢變成背勢,同時也可以根據自已聽勁的感覺,鎖拿對手的關節.鎖拿關節在吳式里稱之為拆或裝關節,這在太極中就叫接骨斗榫(接骨斗筍),該法一般是以內勁作基礎的較見效,用外形動作做效果較差,用整體勁做效里較為理想.那麼人體這秤是什麼?怎樣運用?這在太極拳推手中極為重要的,但很少有太極書描寫這些東西的,一般不是入門弟子是不傳授這些東西的.其實己很形象的告訴大家了,只要你能理解人身體那裡是秤桿,哪裡是稱砣,哪裡是稱把,準星在哪裡,把這原理放到推手中去,那就不會產去頂丟的現象了.形象地比喻推手象建築中的塔吊,吊臂長的與吊臂短的是相互對應平衡的,平衡是靠配重的大小與配重的距離來調節的,起重臂起重多少與配重在力學上是平衡的.推手的基本原理與之一樣,只是方法更靈活多變而己.但千萬不能忽略一點,塔吊是有堅實基礎的,那麼推手的基礎就是根,當然根是活根,可根據推手時的需要,靈活變換的,但必須入地生根,而且到兩根變換自如.這裡可視每腳為一根,即使是金雞獨立,分腳,蹬腳等單腳著地的情況下,單腳裡面也要有內勁的變換,但能做到是十分不容易的.這也是陰中陽,陽中陰吧.這些是我個人觀點,其實講推手己講到腳了,這似乎不合理,但推手是用整體勁的話,某種意義上講就是用腳推,手只是支架式接觸點而己,這樣就符合勁從腳起,過腰胯背,形成於指的太極原理,這樣說可能好接受些. l 我學過陳式, 楊式及吳氏推手, 個人感覺楊式推手注重用腰,朋勁明顯, 要求把人發出去, 陳式推手強調腳管手拿,螺族纏繞, 拉筋抻骨, 反關節制人, 而吳式推手體現柔化功夫, 不主動進攻,多在拿住對方重心後再發勁, 強調意識推人. 個人認為, 學了陳式推手, 感覺手腳會用, 學了吳氏推手, 感到太極奇妙. 最能體現以柔克剛, 小力勝大力,借力打力等太極原理的當屬吳氏推手. l 錢超群先生在上海見過多次,一般每個月鑒泉拳社公活動時,他都表演一下。馬岳梁老先生作壓軸戲。曾經與錢先生推過幾次手,當然與馬岳梁的其他弟子也曾經摸過手。我個人看法,在上海也只有吳式還在公開的場合不加保守的傳授推手技擊技術,因此好手中練吳式的較多(我接觸的有限)。錢先生的推手技術是好的,當然與馬岳梁不能比,推手時感覺硬一些,相比較費先生(馬岳梁的另一個弟子)則比較輕,但外形動作偏大些。在上海類似功夫的人還有很多,這些人確實是平凡的很,他們不出名,默默無聞,只有推手時,才能看出他們的不平凡之處。 l 活肩、空肩很對,但你肩活了、空了沒有。太極是要檢驗的。不是現代某些氣功,上可吹至三十三重天,下可吹至十八層地獄。無需檢驗,也無法檢驗。古訓:要語不繁,繁語不要。魔者,以自己的錯誤折磨自己是也。人生光陰有限,應當珍惜。 l 陳式老架白蛇吐信是在從斜行摟膝到閃通背之間過渡的動作:雙手右推,再左推,邁左步,上右手(對準虛擬對手喉部),下按左手並使之在背後成勾手。 l 金雞獨立,不僅可以用,練好的人甚至可已用它傷人。肘如掄,手似刀,還有膝和腳。 l 推手確實要有一定的標準,否則難以交流,這也是事實。因為標準不一樣,大家都難以信服。不過有個小方法,倒是可以試一試的。練習內家拳者。其身體間架與肌肉形態與常人略為不同。大致而言:肩要松。胸間能夠運化。腰側肋間能夠呼吸鼓盪。朋友如果真誠交流。 放開讓對方在身上聽聽勁。身上柔化的程度如何,渾厚的味道如何,應該是可以聽出來的,應該是能夠心服口服的。但是,若非誠心交往,對方不會讓你在身上聽勁的。 一般人學拳,應該求「真形「,即在身體間架與肌肉形態上先體驗。或許存在」身心合一「不可思議之境界存在,但必須閉關潛修,由定境中來。象我們大多數人,身在紅塵,俗事纏身,終日操勞,學拳要達到」外強體魄,內固精神「的效果已經不易。如果能獲得」真形「,靜心操練,自然能夠達到「外強體魄,內固精神」的效果。 l 陳式太極拳的技擊方法主要在自轉的螺旋運動中,用剛柔虛實的變化而作用。肩要松的好,則肘、腕、指的纏法自能應敵而變。太極拳化攻的基本規率不外乎截、借貳字。借是順其來的勁路而引進落空的化法,截是逆著他的勁路使之折到他身上。使用截勁必先借,截必須用纏絲的螺旋力而引發。練拳與推手,必須注意重心的隨遇平衡,不得前後左右搖擺,步伐進退中重心只作順逆旋轉。襠勁要塌好發勁時保持螺旋的前發後塌,不許直線下蹲。手足變化應受眼指揮,不許散神,手足配合方向必須是三角形,手肘的配合肘虛化則手實發,手虛化則肘實發。搭手步子為一尺二到一尺五,步伐要保持半馬步。保持靈活。發力手足必須一致,手引足進必須到適當位置。 l 凡式動腰為先,……解放了上半身(和下半身),此時才知道上身的無(力)是什麼。每個動作都舒適熨貼,象按摩一樣。腰是動的信號源,四肢是信號放大器。希望能「動腰不動手,腳下飄著走」。拳論說「腰為主宰」,以前看沒體會,現在明白了。看來,「命意源頭在腰隙」的「腰隙」是上下身之間而不是左右腰之間。 l 太極拳是有無的拳。在初級練身階段,四肢為無,腰為有(主動於腰)。主動於腰形成習慣後,再處理丹田和腰的關係,即氣(源)和形(源),以丹動觸發腰動,腰為無,丹田為有(主動),再進一步,意在丹田是丹田的有,意離丹田是丹田的無。 l 陳式的丹田內轉和楊式的鬆散通空是一致的,陳式強調的是有的一面,楊式強調的是無的一面;但陳式「丹田有」以外均是無,楊式的「周身無」之中必有有,太極是有無同時存在的狀態,否則不是外家拳就是無極拳。陳式強調的是(有)氣,楊式強調的是(有)意,但有意的物質基礎,還是丹田有東西。 l 形意拳論壇中,單刀講內勁是真形和真氣配合的作用。從太極腰推測,真形訓練以動腰為始,真氣訓練以存丹為始,丹腰作用就是意氣形「有竅有位」的作用。 l 要達到「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暢於四肢」,「清明在躬,其志如神」的太極境界。 l 「丹田內轉」是個終極的問題,在此之前,丹田內的虛實——胸腰拆疊的虛實——手腳的虛實——周身的虛實可能是更易操作、更具有途徑性意義的一種思路。 l 交流實際上,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沒有,再玄點兒,一感覺就能知道有什麼。給手也罷,不給手也罷,關鍵是出沒出來內功的東西。手接觸是聽,手不接觸也可聽。手接觸能拿人,手不接觸功夫好的同樣也能拿人,這牽扯到用什麼拿。只說到這裡,有些玄了。相互聽勁是最好的方法,不存在爭勝負,相互之間能知道什麼好,什麼不太好。就象買東西,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一比較肯定能發現問題。交流時雙方是什麼心態,同樣非常重要。 |
太極雜說302009-04-06 09:59
l 閱讀了太極草堂魏樹人先生的拳論,真是令我震驚,這才是楊式應有的大家風範,才是滔滔大江的源頭。汪派楊式把神和意迥然分開,我對意有一定的認識,對魏樹人先生所說的神卻不能十足把握。 l 拳練越多,越覺得自己的層次低,但對於內家拳的「內」字理解得也就越深刻。 l 練太極拳並不神秘,但要改變身心很多習慣,還有很多路要走。「管卻自家身與心,胸中日月常新美」,才能最終達到「高天滾滾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氣催」,「呼太和之氣而吸清海之波」的太極境界。打倒左傾冒險主義(無師自通)!打倒右傾機會主義(真傳就是一切)!打倒歷史虛無主義(太極拳要科學化)!打倒泥古不化的復辟思潮(古人境界不可逾越)! l 內在的平靜很難做到啊。自身的太極還有融入自然的太極也很難體會和把握。外形無論如何的松沉平和,如果心神無法安詳自在,仍然無法勘破門徑。只不過是站在太極外面從不同的角度看太極而已,根本談不上太極的體會,前輩所留下的太極的感悟也只是他們自己的。練拳的朋友們,往往忽視形或神(外或內)的統一。其實也沒有什麼外或者內,只不過是我們後人硬性分之罷了。 l 得意忘形---〉有意無意。也是松身和松心的過程。很難!從形入手,但是不能執著於他。 l 由武入道,太極不過一種方法而已,什麼形都是過程,都不過是入道的媒介。 l 定步推手是過程。腳下無活,打不得人。我老師說,……既不是接手,也不是彀著打,而是用身法贏人,這裡就有步。她是不給手的,等你見到手,那你已經處於險境了! l 楊式太極拳的修鍊夙以神意氣為主旨,重意不重形,…… l 學拳如修佛,緣與不緣總是與福分息息相關。人與人間微妙的感覺亦是那麼錯綜複雜,愈想單純愈趨繁瑣。處在瞬息萬變的今天,真想像那些境臻圓熟、一心向佛、別無所求,終日一食足以果腹充饑的苦行僧,心能靜如止水、空靈無物;練拳若能至此,則無我無為。 l 琴:鏗鏹坎鏜為意,餘音繞梁為神; 棋:局部攻殺為意,統觀全局為神; 書:力透紙背為意,龍飛鳳舞為神; 畫:精雕細啄為意,畫龍點睛為神; 拳:輕重緩急為意,虛實巧拙為神. l 勁有盤旋,式有開合,神有喜怒 我今天打拳第七遍和第八遍的時候(我現在每次打十遍),忽然有一種類似怒氣的東西出現,(想起了黑暗的舊社會,嘿嘿),想起了老毛說的話,"橫掃一切牛鬼蛇神",還有湖南人的口頭語,"老子不信邪",還有許士友將軍的口頭語"活著干,死了算",擺脫了生活瑣事的許多雜念,結果拳風有變化.歸結而言,勁有盤旋,式有開合,神有喜怒.勁有盤旋,好象手腳盤旋,手成瓦棱掌在上部盤旋,腳似乎象某種勾盤的意思在下部呼應.式有開合,好象在每式起承轉合之際,有身體捲起來再打開的感覺,膝蓋和跨為主.在這種手腳盤旋和身體卷展之中打拳,味道和前面打拳不同了.我覺得這變化的觸發點是我打拳時忽然湧出的一股想擺脫一切束縛的怒氣造成的.我記得,鄒天兄和李偉兄曾經討論過是,"神緊體松"還是"神整體松"的話題.我覺得,神怒----神緊----神整,可能是一種東西不同發展階段的表現.太極講神態舒適安詳,我沒想到,神怒會有一種讓拳更進一步的作用. l 太極拳有五重拳架.花架子,雙重架子,動之則分靜之則合架子(進入太極),動中求靜架子,空架子. l 猶龍太極貓行步是拿腳往膝,拿膝忘懷的。在轉動時都是一隻腿屈膝半蹲,放步輕邁時臀不尖,腳不雙重。身子摶成一團,象球。講究鹿伏鶴行。老師說,兩腳出沒如兵器,拿得出去,還得能拿的回來。如此才是功夫。再者,「四氣」是四路拳法,「一氣」屬功法,「二氣」屬拳法,「三氣」屬腿法,「四氣」屬技法。她的動多是一條腿拿起,另一條如練時站立那樣,而使身體轉。靜時大多是腳下一條線,就是後腳尖和前腳跟在一條線上。兩膝重合,護襠。由靜到動仍如從前。所以說她走的是點,而別家走的是面。再者猶龍太極的手法很多,如起式據我所之就有三種練法。而她的「手」和楊式與陳式都不一樣,與陳式正相反,比楊式更外纏。這些都是猶龍太極的特別。 l 記得薌老當年評價太極拳時曾表示:看到世面上一般太極拳和聽說這就是三豐所傳太極拳時,曾有鄙視三豐先生之意,先生說:」後來讀三豐先生全集,始知先生乃為一貫大道之先進,已深入法海,博得要道「。薌老最為推崇的也是三豐名言:離開已身不是道,執著已身事更糟。 l 薌老以「王國維先生三境界說」談」樁功境界「部分言論供參考: 薌老曰:持樁需經過三種境界,體認有得,方為功夫。所謂境界,即持樁時所有心理狀態和生理狀態也。蓋心理作用與生理,生理作用與心理,交相輝映也。 清末學者王國維嘗曰:凡成事者需經歷三種之境界,一曰:衣帶漸寬終不諱,為伊消得人憔悴。二曰:昨夜西風雕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三曰:眾人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習拳亦如此。 持樁第一境界,從心理上講謂之:不悔。學者需堅信不移,有百牛挽之不動之決心,從生理上講,堅持百日即有感覺,堅持三、四年即覺四肢膨脹,手足發熱,有灌鉛之感.....,四肢陰陽面均有灌鉛之感方為有得。 持樁第二境界即為」望盡天涯路「。此時需信天下拳道之妙,為我獨尊,而他家所無也,從生理上講,持樁5-6年,即覺兩耳膨脹,手足發熱,眉宇鼻樑覺如有物在內鼓動,頸項挺拔有如頂上有大繩吊引,頭皮發脹,毛髮飛漲,覺如大石壓頂之感,此即持樁時頭直頂豎之功也,同時上肢之感逐步蔓延臀部及小腹,至四肢之感有日增焉。至此境,即覺天趣盎然也。.... 持樁第三境界,從」生理「上將謂之「回首」,此明本能活力如蛇,「神庄意靜,彈指揮手,無非天籟。回過頭來再看,十年來所操各法,皆如弊履,理應棄之而不惜,初步所練即為正果。從生理上講,持樁十年左右即覺腰脊有膨脹之感,此種感覺直達各穀道臊根,即覺整體如鑄,身如灌鉛,肌肉如一,毛髮如戟(此為意拳四如之境界),行走步似趟泥,抬手鋒棱起,身動如夾浪,.....至此,動則自有奇趣橫生之感.....技擊之資備矣(先生強調以上僅為個人體示所得,在於學者,或有不同,或有時間長短,對見效不著者,需求之於已身,並請教高明) l 我總是認為太極分兩種,一種是後天太極,一種是先天太極。這兩種好似禪宗的漸悟和頓悟一般。前者要積量而變,重步步循序;後者是突然產生一種認識靈感,而後再以此為軸做中心精進。 太極雜說312009-04-06 09:59
|
推薦閱讀:
※太極雜說 83
※太極門點穴秘譜
※玄門太極長生功
※和式太極棍
※太極內功的特點及功理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