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國民性演變歷程:從「尚武精神」到「婦女態」

2017年5月27日 天氣晴   |    天機書院第0527期

中國國民性的演變歷程

1931年,美國作家海明威到中國旅行。

在來之前,他對中國人充滿美好的想像。

然而。

現實卻徹底顛覆了他的三觀,活生生的中國和書里讀到的中國相去甚遠。

「現代的中國並非詩文中的中國,

而是小說中的中國,

猥褻、殘酷、貪婪。」

說這句話之時,他正看到一個中國男人當眾脫下褲子朝美麗的西湖裡撒尿。

[ 民國時期打架揪頭髮]

仔細翻閱中國歷史,我們會清晰地看到,古代的中國人和後來的中國人,幾乎不是同一個次元。從春秋到唐宋再到明清,中國人的性格落差之大,令人驚訝。

春秋戰國:「品格清澈」

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人擁有尚武精神。

那時的中國人個個強悍好戰,連吳越地區(今天江浙上海地區)都是非常的尚武之地。不論男女,皆以高大健碩為美。

那也是中國俠文化最燦爛的時代。

俠人義士救危扶困,濟人不贍;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知恩必報,赴火蹈刃;

受人之託,一諾千金。

趙氏孤兒、聶政刺俠累、荊軻刺秦王,輕生重義、生死相許,壯烈而決絕。

[春秋戰國時期的俠文化 ]

而到了明清,「俠客」們卻自願攀附權力,淪為權力的附庸。《三俠五義》中的俠客個個自稱「罪民」,以向權力規則屈服為榮。

那麼普通人呢?

明朝萬曆年間,傳教士利瑪竇在信中說:

「很難把中國的男子,看作是可以作戰打仗的人。他們彼此爭鬥時表現出來的,也只是婦道人家的慍怒,相互毆鬥時揪頭髮。」

劣化」的第一個推手

其實。

最早的改變要從秦朝說起。

在戰國七雄中,秦國文化是最野蠻、最缺乏人道主義精神的。他們直接以追求生存、積累財富為目的,很少加以掩飾。

因此秦人比楚人更醉心武力,崇拜強權。

商鞅變法取消貴族世襲制度,收回特權。

商鞅還企圖統一國民思想,採取「愚民政策」,把文人、商人、工匠視為「國害」。

[商鞅變法抑制了尚武精神]

皇帝制度的發明,給中國社會的發展帶來了災難性後果。

皇帝支配一切、主宰一切,空前嚴密而有效的專制體制抑制了社會活力,束縛了人民的創造力。

在此後的兩千年間,中國社會萬馬齊喑,死氣沉沉,「奴隸性格」和「專制性格」日益發展成民族性格。

從這個意義上說,國民性劣化的第一個推手是

秦始皇

宋代:從「尚武」到「文弱」

從唐到宋,中國轉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彎。

唐人粗豪,宋人細膩;

唐人熱烈,宋人內斂;

唐詩熱烈,宋詩沉思。

這一切,源於宋代統治者對武器的深深恐懼。

從開元盛世到宋朝建立的220年間,中國都是在打打殺殺中度過的。

以兵變奪了江山的趙匡胤,不想再繼續這惡性循環。

因此。

在政治上對武力進行全方位防範。

開國不久,趙匡胤就「杯酒釋兵權」。

接著。又從方方面面限制武將的權力和地位。

[杯酒釋兵權標誌著尚武精神缺失 ]

此外。

他還破天荒地給武器也加上了鎖鏈,禁止武器的法令後來發展到了可笑的程度:

連民間祭祀、社戲時所用的儀仗刀槍也被禁止。

宋代民間流行的俗語是:

「做人莫做軍,做鐵莫做針。」

中國人不再以立功疆場為榮,開始失去了尚武精神,

他們沉醉在案頭書牘之中,在日復一日的淺吟低唱中把流光送走。

他們的體質越來越差,性格也越來越細膩。

正如梁啟超所說:

重文輕武之習既成,

於是武事廢墜,民氣柔靡……

奄奄如病夫,冉冉如弱女,

溫溫如菩薩,敢敢如馴羊。

元、明、清的毀滅性打擊

中國文明最大的一次倒退,應該說是從元朝的殘暴統治開始的。

當時。

[13世紀的亞洲地域分布圖 ]

中國人對蒙古的抵抗,是他們征服世界的過程中,遇到的最為頑強的。

然而。

從另一個角度看,數十年的抗元戰爭,最可怕的後果是消耗掉了漢民族最精英的人物。那些有血性、有骨氣、有膽量的人大面積地被消滅,中國的脊樑已被打斷。

及至明朝,

國民性又開始染上了「流氓氣」。

朱元璋趕走了蒙古人,卻又繼承了蒙古人的戶口世襲制,農民、軍人、工匠的職業先天決定、代代世襲,沒有選擇的自由。

[明朝抑制尚武精神 ]

明朝打造了一個堅固的籠子,把人民如豬羊牢牢關起。

大明成了一個大監獄。

各級官員都是獄卒,所有百姓都是囚犯。

百姓稍有逾越獄規,則懲罰立刻劈頭而來:

「充軍」、「斬首」、「亂棍打死」

底層百姓無條件地接受了流氓規則,他們相信:

「強中更有強中手,惡人須服惡人磨」

對待社會上的不合理,只能用另一種不合理來壓服。

因此。

明代後期底層社會風氣極為敗壞,造假之風大興。

流氓性格從明代開始,成為中國人性格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某種層面上。

《水滸傳》人物的卑污、暴戾,是元明時代中國人性格的真實寫照。

[水滸傳中所謂的英雄]

而到了清朝。

一百多年的文字獄,消滅了一切異端思想的萌芽,讓一個民族徹底停止了思考,變為一具殭屍;

史上最縝密、最完善、最牢固的專制統治,把民眾關進了更嚴密的專制統治的籠子里,牢不可破。

我們要說的話

從梁啟超到魯迅甚至毛澤東,都試圖去改造中國國民性的思想。但改造了一百多年,我們整個民族的素質似乎變化甚微。

2011年在佛山,一名叫小月月的兩歲女孩相繼被兩車碾壓,7分鐘內,18名路人路過但都視而不見,漠然而去。

最終,一名拾荒阿姨施以援手。

拯救中國國民性,應該從尚武精神開始抓起。

推崇武道,才能讓小月月的悲劇不再發生。

眾籌一個江湖,重塑尚武精神。

掃描下方二維碼,參與眾籌,讓尚武精神從我們這一代人開始。


推薦閱讀:

金磚五國深化合作有哪些著力點?一文讓你全讀懂
《中國搖錢古卜講義》總論篇(80)
中國和日本在國際上哪個影響力更大?
不應該讓年輕人閉目塞聽,而是要讓他們去辨別是非
中國旅遊業:好的,壞的和周圍反應

TAG: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