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華夏啟明功 八字功法 金氏心拳學——混元功 壯腰八段功

華夏啟明功

一、強身。即修鍊具形周天,採氣於百會,運行於臟器,達到通血調氣健身養生的目的。二、強魄。即逐步修鍊三種周天功,達到調整全身神經蓄氣發功的目的。三、導功。即修鍊太形周天和混元周天接收宇宙信息,達到人體與宇宙混元一體的目的。 功法的特點是:一、簡而易學。二、見效快。三、主張悟性達理。四、要求嚴格。五、在堅持中求進步,自知再修之法。 一、強身功 強身歌--經線為道氣為船。解釋:人體經線如航道,氣如船在航道理行駛。 肺腑為爐氣為丹。解釋:人體內的五臟六腑如丹爐,而氣則是煉丹的原料。丹,即舍利。 爐氣互補體質純。解釋:以臟器為容器,以氣強化臟器,互相影響,即可達到純潔人體物質而得以強身的目的。 增福延壽渡百年。解釋:煉此功法,調血調氣調身,強化體質,工作有神,健康長壽。 作功歌:分三貞,每貞含三步環式。 首貞動歌(總體要求): 面向北斗垂地站--面向著北斗星,直身站穩,不動不晃。 游心散心(神)似海乾--掃除雜念,心靜如枯海。無浪無潮。 心憶神功思貞式--集中精力,憶思貞式,進入氣功態。 恰似獨身天地間--好象獨身一人,屹立於宇宙之中。 首貞--分三步環式 ⑴獨默天地 面向北斗垂地站,雙腳叉開九六三--腳成外八字形,腳跟相距九寸六三。 口含胸挺頭微仰--放鬆體態,心靜神安。 雙臂下垂指自然--兩臂自然下垂,五指自然伸開。 心憶神功思功式--略想一下功法態式,做好準備,動練二步環式。 ⑵吞星吐河 唇開齒張成橢園--唇微張,齒微開。 舌抵牙床面不顫--舌尖輕抵下牙床,舌面不要隨吐納起伏。 吸氣緩從舌根入--氣流緩勻,勿躁勿急。 如化星斗存丹田--如一顆星斗化為流水,存入丹田,謂之意領石水入丹田。 呼吸短急提小腹--提丹田氣(即收腹)。 氣如銀河口如泉--謂之意推銀河。 吐納持續兩分鐘。 休息半分鐘練三環--心靜神安,保持原態,休息半分鐘續練三步環式。 ⑶大鵬騰空 舌抵上齶口閉嚴--舌尖抵上齶,齒開口閉。 雙臂平伸一條線--兩臂抬起於肩平,掌心向下,像一條直線,五指併攏,自然平伸,神態安祥。 口舌不動鼻呼吸--唇齒不動,舌不顫要平實,只用鼻呼吸。 緩吸快呼守丹田--吸氣要勻緩,呼氣要急促,意守品田,且勿隨呼吸動意離丹田。 腳跟提落雙臂展--腳跟提二寸多高。 吸起呼落鵬飛天--隨著呼氣,腳跟提起,雙臂曲肘,手腕下彎,五指自然分開。指自然隨臂高展過頭六寸許,動作舒緩,不可突然,隨著呼氣,腳跟落地,雙肘漸直,手腕漸翹,五指自然向上,掌與肚臍平即可。起落要有節奏,如大鵬展翅騰空。 吐納堅持三分鐘,收式散步一分半--吐納動作彎成後,恢復自如身態,原地自由活動。邊走邊輕微跺腳,兩臂同時隨步前後擺動,前去臂與身體的角75°、後去為45°,呼吸略顯急促,持續一分半鐘。 二貞--分三步環式 ⑴推山填海 面向北斗垂地站,雙腳叉開一尺三--腳跟相距一尺三寸。 目合胸挺頭微仰--體如青松,迎風斗雪; 意為山後海無邊--好象面前是一座齊天大山,伸手即觸。山後是大海;白浪滔天,無邊無際。 吸為「哈」音呼為「噗」--唇開齒張成橢園。舌後縮,舌尖微微向下,氣流隨音湧入咽喉,急吸快止。與此,提肛收腹擴胸,容氣於胸腔,呼時隨音齒微張,舌後縮唇如小孔,以胸腹力綳之勢呼出,要突然噴射,由急至暇,口齒不變,儘力呼凈。 呼推吸曲腿不變--吸氣時,曲肘伸指,掌心向前,五指叉開略曲,手背遮於肩前相距二寸許。曲肘時,要穩緩;呼氣時,雙臂突然推直,掌心向前,指不變,掌隨氣出,快而猛;身體可隨推縮和呼吸前後適度擺動,腿直腳穩。 推山靜聽填海聲--雙掌推曲與呼吸要協調,『富於節奏,不宜動作過急過緩,推山之意在倒。 意續山倒聽水聲--山倒聲為「嗵」,填海水聲為「哇」。 推填二分煉二環--推山填海煉二分鐘後收式,自由活動,雙腳自如叉開,雙手*腰,腳跟站定,左右轉向,活動腰部。之後,自如踢腳,約一分鐘。 ⑵仙指畫圓 面向北斗垂地站,雙腳叉開九寸三--腳成外八字形,腳跟相距九寸三。 目眯胸挺頭微仰--體如風擺柳樹,神態輕鬆自然,目眯前視。 雙臂前伸指畫圓--雙臂伸向上前方,肘自如彎曲,拇指和食指捏而成圓,中指自然然伸出,高於頭頂七寸,四五指彎而不觸手掌,成或寫或畫神態。兩個中指相距六寸,向外畫圓,畫出的圓直徑為一尺六寸,謂之反向構卦。 體重著於前腳掌--身體重量主要放在前腳掌上。上身隨畫微動,要在提肛收腹擴胸。』 鼻孔呼吸要自然--呼吸和畫圓要協調,有節奏感,氣流要勻緩,勿急勿躁。 意想中指冒白光--畫圓時,意想指端發白光,畫出的是銀光閃爍的光環。 畫圓二分煉三環--畫圓兩分鐘後,雙臂曲於胸前,雙肘環身前後擺動,開胸擴氣,並作三次深呼吸,原地漫步為好,活動一分鐘。 ⑶水中摸玉 面向北斗垂地站,雙腳叉開與肩寬。』 雙膝沒於清水中--意想雙膝沒於青山裡的泉水中,似耳聞水聲,,目堵山水景。 曲膝彎腰頭自然--彎腰下蹲,頭要順其自然,勿過仰過低。 眯眼伸手摸壁玉--目眯視,雙手自如伸入水中,叉開五指,拇指相距九寸。意想水中有一塊長三尺三、。寬九寸九的白玉,手撫摸在上面,雙手左右移動,雙腳站穩,身體隨之晃動,若可見可感。 鼻口呼吸要勻緩--唇齒自如張開,舌尖抵住下齒床,呼吸勻緩,似有節奏,與摸玉動作調協。 意在琢磨玉柔澀--把意念用於體會摸玉的柔澀之感上。 水摸三分二節完--三分鐘反自由活動。一可閉目仰頭深呼吸九次;二可挺身叉腰正倒走,以九步為妥。 三貞--氣分三步環式 ⑴頭頂紅日 面向北斗垂地站,雙腳叉開九六三--腳成外八字形,腳跟相距九寸六三。 雙肘彎曲八三度--即八十三度。 五指並伸小指連--五指併攏掌心向上。自然向前平伸,僅小指端相連、相聯處距中腕穴六寸許,小臂不靠身。 目口微閉舌後縮--唇閉齒張,目閉而上視,舌後縮,舌尖懸空無用蟲。 呼停吸停要勻緩--緩吸緩呼,自然平和,吸氣呼氣若睡眠,但呼和吸要間隔三秒。 意想頭頂頂紅日--意想頭頂上六寸有一輪紅日。 十五分鐘接二環--十五分鐘 (多者莫過七十分鐘)後可停,也可以連續練二環式。 說明: ⒈百會穴若熱若涼若有小旋風轉正常。若頭暈,乃為*入雜念所致。 ⒉百會穴若於皮里內外似小蟲蠕動為佳。 ⒊若眼前閃光或閃奇異景物為正常。若有光環為佳。 ⒋百會穴有正常或最佳感覺,可接二環式。也可跳躍,而直接練三環。 ⑵胸腹蓄氣 面向北斗垂地站,雙腳叉開九六三--腳成外八字形,腳跟相距九寸六三,以鼻呼吸。 雙肘彎曲七九度--雙肘彎曲七十九度。 掌心朝懷中期指連破折號--五指併攏,掌心向內,中指相抵,與中腕穴相對,距離九分,小臂不靠身; 目口微閉舌上舔-☆唇閉齒張目閉而上視,舌輕舔上齶。 呼吸自然要勻給--呼吸若眠神態安樣,勿急勿躁。 以意領氣入胸腹--以意領氣。即用意念領氣運行,意和氣不能脫節,要意氣相連;從百會領入上星, 過印堂走素廫(去掉」廣「)進人中,穿承漿至人迎到天突,而後意止,讓氣自行。由心臟分開各入肝肺,後合於胃,再分入腸脾,後合於腎,歸於丹田。至此,胸腹都有氣感--氣中帶溫熱,丹田有動感。 十九分鐘接三環--開始練要堅持練十九分鐘以上。即待胸腹有氣感後,可在通蓄之後持續六分鐘,接練三步環式。 ⑶具形周天,態式不變,接練三步環式。如果以意領氣至天突穴後,十五秒鐘胸腹氣通,丹田若球(直徑四寸三六)或左或右旋轉時,便可完成具形周天了。 不必領氣,要按照下例要求去練。 雙肘彎曲,拇指與其它四指叉開,四指併攏,掌心向下,左右拇指輕抵天樞,耐心續練,氣自然與丹田分進下肢,進血海穿外膝眼入三里;再過解溪從內庭繞大腳指縫到湧泉,由涌息經後溪過承山、委中、敷門、承扶至環跳而歸於命門,再由命門順脊椎過大椎、啞門回歸百會。這就是由百會通胸腹經丹田統下肢於脊椎順歸百會的具形周天。古稱「運丹法啟式」。 通達具形周天后,每次旋轉九次為宜,多則無益,自然結束,不講收功式。 收式後自如活動,順心意而動為好。 三貞要求: ⑴練功時間:晚九時後為好,子時為住,其他時間均可。 ⑵地點:室內外均可。室外以山JH水邊為好,松柏林中尤佳。天氣不好可在室內練功。 ⑶要與訣譜吐納結合,不可單練一環。要依環次修練,跳則出伯,如身感不適等。 ⑷以連續輟為好,輟功二十一天,還需從頭練起。 ⑸西藏、青海西部不適合練此功法。 ⑹能在九分鐘內具形周天環九次者,即可發功。發功方法:將氣領於中指,伸指如意。可治常見疾病。查病方法:平伸五指於患者身上懸兄自身什麼地方有不適之感,便是患處。但是,在掌握了具形周天功夫後,最好不要發功,以免影響身體健康。 八字功法

八字功法是一種動靜相兼以動為主的功法。它注重調息,在吸氣時緩緩用力,呼氣時徐徐放鬆,是一種半軟半硬的基礎功法。它既能強身,又能治病,久練不但是練通大小周天效應較高的基礎功法。由於他功法簡單,易學易懂,不論男女老少可以長年堅持。練這種功最多只用十分鐘,練功者不會在時間上感到為難。工作學習繁忙的人,每天早晚堅持練一次就行。如果能把課間,工間的休息時間有效加以利用,則可很快收到強身治病的效果,早日練通周天。本功法初練者在調息的掌握上可根據自己身體的強弱的程度,在呼吸的深淺上自行調節,練一個字,以呼吸一次為準。有了一定工夫後,既可兩三個字呼吸一次,亦可把八個字一口氣練完,但須注意循序漸進,量力而行,注意身體的反應,以不憋氣不心煩為適度。每次練功最好練八個循環,身體情況好可稍增加。練完功後,以精神健旺,身上的自我感覺舒適為度。練本功隨練功時間天數的增加,在一段較長的時間內,脊柱及後腦勺(玉枕)會有異乎尋常的與日俱增的熱感,練功的累計時間到400小時左右以後,處於耷拉狀態的睾丸便會往上提,像青少年的睾丸一樣結實(指四十以上的男性),小腹(下丹田)會發出咕嚕咕嚕的響聲。出現這些現象,練功者不必有任何顧慮,相反應提高練功的信心,向氣功的更高境界攀登,可兼練或單練站樁功,坐功或行功。這對氣功的進一步修鍊,不但沒有妨礙,而且會有好處。練站樁功,坐功或行功時小腹(下丹田)同樣會有響聲。日常在坐立行走時只要一深呼吸亦有響聲,這是八字功法在呼吸上的獨到之處。 下面就介紹八字功法的練習方法: 預備式: 早晨面向日出方向,晚上面向日落的方向站立。站立後要使全身放鬆,兩腿直立,兩腿平行同肩寬,排除雜念,意守下丹田,兩眼平視正前方後微閉,先呼後吸做深呼吸兩三分鐘後,按「提舉推拿拉按抱捶」的次序練功。 提: 腰向前彎,使腰與腿成90度角,同時兩臂下垂手指指向地面,然後先將四指併攏,後收四指抓緊抓實,將拇指搭在食指和中指的背面,接著如提石鎖狀用力收兩拳頭向胯前提,同時將腰伸直,兩小臂放平與上臂成直角。提時要深吸氣,兩拳頭提到胯前時,放鬆拳頭,同時長呼氣。 舉: 接上式,收胯前的兩拳頭抓緊抓實,如舉重狀用力將兩臂向上舉直,舉時深吸氣,完了將拳頭鬆開在長呼氣中徐徐將兩臂下移,使兩手置於胯部。 推: 接上式,將胯部的手掌翹起,手指向上,用力向前推,如推牆狀,直至兩臂伸直與肩平,推時深吸氣,完了要長呼氣。 拿: 接上式,將推出的手掌變拳抓緊抓實,如向身前揪重物狀,兩手往胸前兩乳部收,拿時深吸氣,完了要長呼氣。 拉: 接上式,先將兩臂展開如大雁展翅狀,拳背在上,拳頭抓緊抓實,用力將兩臂的拳頭往腋下收,同時深吸氣,兩拳頭到腋下後,在放鬆拳頭中長呼氣。 按: 接上式,將腋下的手展開,手心向下,然後挺胸,在深吸氣中將兩手用力往胯部向下向後按,至兩臂伸直後長呼氣。 抱: 接上式,兩臂兩手在深吸氣中象抱大樹狀用力抱圓,到兩手的手指尖接近時長呼氣,同時將手放鬆,兩掌變拳,拳心向上,收至胯部。 捶: 接上式,將拳頭抓緊抓實,拳背翻向上,在深吸氣中用力將拳頭象前戳,至兩臂伸直,完了兩拳鬆開,雙臂徐徐下落至體側同時長呼氣,由此回到預備式的姿勢,即為本功法的一個循環。一般可練八個循環或更多一些,收功後可稍作散步。 注意:飽食後禁忌練功。 金氏心拳學——混元功 一、概述 混元功即是簡易的「開合功法」。它在傳統開合功的基礎上幾經提煉、深化而形成。其練習總的方法共分為二種:一是分解練習,名曰「三大法」。二是三法的綜合性練習,簡稱「混元功法」。也就是說,心拳學的混元功既可以分解練習又可以組合練習;它已集中而高度地體現了簡易之道的精神實質,並充分地展示了訓練時的靈活性與機動性。 三大法的劃分,一曰「縮骨法」,二曰「陰陽大法」,三曰「發聲」。如果初學者通過上述「三法」的初步練習,只需在數日內便能正確地掌握「混元功」的基本要領和練功方法。 「混元功法」,它是心拳學體系中的萬法之基礎,並以此作為製造或一切矛盾的總機關、集中體現出了「渾身無處不矛盾的精神實質」;而這種渾身無處不曲的基本矛盾間架是「整體攻防技擊」之必備或所需,否則萬法皆非矣。 初學者通過混元運動的訓練,方能改變零散的枝節運動並逐步形成為一個高度嚴密的有機整體形態;它既含蓋了頗為獨特的實戰技擊內涵,又蓄藏著致簡而高深的養生妙法。現將基本內涵摘錄概括如下: 1、總旨 渾身無處不矛盾:如「合緊一個蛋、鵝頭鳳膀、含胸拔背、沉肩墜肘、兩臂如抱樹,兩腳陰陽中、起翅一大遍、常修一陽氣、盈之於命中」。 2、內涵實質 內三合指「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如「手與腳合、肩與胯合,肘與膝合」。內三合中以「煉谷化精、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等。 3、呼吸 在混元運動中,是以身體的吞吐或發聲而形成的自然呼吸模式,不必人為去追求「呼」與「吸」的訓練行為。 4、混元與技擊 混元形態結構,是一種特殊的整體技擊的基本間架,也是形成整體勁的主要手段或模式;它不但有利於身形技術訓練,更有利於實戰技擊日趨完善的合理化、科學化,學者之成敗就在於對「心拳學」的精神實質認識的程度與深度。因此,混元運動與實用技擊、養生等方面是一個「血肉」相聯的重要關係。 5、混元與養生 混元功是要求學者做不斷的身體的前後「吞吐」練習,從而將其「胸膜、腹膜與及五臟六腑」進行著反覆的上提或下放,並達到了自我性按摩的重要目的。同時通過發聲導氣的方式使吸入或所煉之精「氣」下沉丹田,能夠達到強身體、滋五髒的重要目的;並對較多的慢性病有特殊的康復療效,如「風濕關節炎,慢性胃腸炎,胸膜炎,腹膜炎,脾胃虛弱,腎虛陽萎,神經衰弱,體虛習慣性滑精,肺癆」等。所以說,混元功法不但是技擊之必備或所需,也是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最佳功之一。 6、鬆緊 鬆緊不僅僅只是在「勁」的收發中得以體現,若要深刻洞悉之,還存著「內松外緊」和「外松而內緊」的錯綜複雜的矛盾關係。以心拳學的「混元功」為例,如在全身綳圓彎曲時是「形緊而心平自然之松」,這是形與意的鬆緊關係;再如身體站直時的發聲,是意緊形松的關係。所以說,在同一功法中,不單單只是存在著動作與勁的收發的矛盾關係。 7、心神 在混元功的練習中,「心神」的微妙處理對於初學者來說是極為重要的,如果說練功時出現煩燥、東張西望以及心神不定等現象,其練功效果是可想而知的。然而,學者的「成敗以及層次、火候」等,勻與「心神」有著極為重要的關係。以心拳學「混元功」為例,在運動中「心神」是處於自然平和狀態,而在不動時的間架中卻是以誘異作為內動的核心。其目的是要求學者用心去體會練功中的各種反應,如此才有助於「內聽、內視、專註、入定、內守」的最佳練功狀態,並能獲得事半功倍的練功效果,亦能真正體驗出其中的「無窮之樂或無窮之奧」。 若然學者要想達到「心神入定」,就必須從」專註」修鍊著手;因為「眼為心之苗」,而眼神的自然專註非常有助於「入定」。所以說,凡是熱愛心拳學這一運動的愛好者更應加強對自我的「心神」方面的修鍊。 二、混元分解練習 (一)、縮骨法 1、要領:坐式緩慢進行吞吐鬆緊練習,同時以雙手抓住所坐凳子的前端邊並提拉和放鬆輔助身子作 開合練習,禁用暴力,以免拉傷脊椎。在吞縮時吸氣、前吐身子時呼氣放鬆。 2、目的:訓練脊椎的伸縮功能,改變人體「S」型脊椎並促使向「弓」形嬰兒狀脊椎發展或定形。因為「弓」形脊椎狀是形成整體運動和整體勁的主要手段或方法。其中它含蓋了「沉肩墜肘、含胸拔背」似的半混元體的主要結構性運動。 3、練習動作說明一 初學者首先取一個高方凳坐在靠前的邊沿,略呈前撲身狀,同時向前頂伸充分拉伸「脊椎骨」,雙手置於檔前放鬆,雙腳自然分開略寬於兩肩並穩住自身,目視下前方地面,全身保持自然。見圖1的正面與側面圖。 4、練習動作說明二 接上,然後雙手抓住凳子前端的邊下沿用力向上提拉使兩肘橫向綳展,並促使肩下沉,與此同時,身子隨著雙手的提拉向後作吞縮身子而背向後弓凸的動作,並伴有細細的吸氣感覺,身子要求達到含胸拔背,沉肩橫肘狀即可,頭部略昂,目望視上前方,全身有微緊感覺。見圖2正面與側面圖。 當完成了上述的後吞動作之後,再放鬆雙手,身子隨之向前吐出略呈前撲狀態,頭前頂,目視前下方,呼氣外出,放鬆全身,再返回到圖1。如此需做反覆性的開合吞吐練習。 (二)陰陽大法 1、要領:在縮骨法的基礎之上進行的全身性的整體開合陰陽站立吞吐模式練習。在全身後吞時渾身有縮緊感,當身開前撲時放鬆;吸氣是在縮身時進行,呼氣是在開身時進行。練習身體的吞吐動作,初學者應纏綿緩慢,久則以自然輕快為佳。 2、目的:通過全身性吞吐訓練共有兩個目的,一是要求達到「含胸拔背、沉肩墜肘、提肌蓄腎、弓凸腰背脊椎,腳的陰陽變換、鬆緊」,使之最終達到渾身的節節相催相合的緊密協調,故曰「外三合」矣。其二是通過自然的鬆緊收發訓練來成就「整體勁」。 (3)動作練習說明 首先兩腳分右前左後站立,左腳掌著地並抬腳跟,重心以落在前右腳為主,兩腳前後相距兩尺左右(根據自身的高矮而定兩腳間的距離),身體略呈前撲狀,雙手自然下垂於大腿外側,頭向前頂,目視前下方,保持自然狀態的松。見圖3正面與側面圖。 (4)然後雙臂作平行環抱至兩手臂及腕部相貼,十指直對心窩,與此同時身體向後吞縮,後左腳跟落地曲膝蹲立為主,前右腳蹺起腳尖跟部著力蹬地;身子呈「含胸拔背、沉肩墜肘、緩緩吸氣、全身綳圓而略緊」,頭略昂,目向前上方望視,見圖4正側面。注意,練習時的展臂環抱,吞身弓背,重心後移,吸氣、目望、頭昂等動作,是同時連續一氣呵成的方式來完成。 完成了圖4動作後,再蹬腿趨身前吐,重心又移在前右腳;後左腳前掌蹬地,抬起後跟,雙手自然下滑垂於大腿外側,頭向前頂,目視前下方,放鬆全身,呼氣:再返回到圖3。如此「一吞」「一吐」做反覆練習。 (三)發聲 (1)要領、初學者以長聲為主,動作緩緩、徐徐吸入(氣),如昂頭、挺脖、目望長空、直立身體、吸氣。發聲呼氣,誘導氣流沿腹之中線,由上向下隨聲直入丹田,身體須由上到下逐層放鬆。 (2)目的:吐故納新,一字打通三焦,貫通「任督」二脈;強五腑,壯六臟,祛病延年等。 (3)練習一、兩腳自然平肩站立,頭向上昂,目望遠方,意注體內,緩緩吸氣,挺頸,雙手自然於大腿外側,見圖5。 (4)練習二:然後用丹田之底氣發喊「一」字長聲(又稱雷聲,當聲從口中發出時,意念從天突穴起向下奔行,下沉直入丹田,聲停即止。在發聲意念時,頭隨聲向前移至頂出,目視前下方。稍停,自然換氣,待心情平靜後,方能再進行一度發聲訓練。見圖6。然後再返回到圖5,直站、昂頭、吸氣。如此反覆練習。) 三、混元功組合練習 1、要領:呼吸是隨著身體的「吞」與「吐」而自然進出,速度要求「輕柔、緩慢、合順、鬆緊自然」。動作方法是以單腳式的前後移動,左腳單腳進退相同,無須做走步練習。 2、練習預備式:兩腳自然平肩站立、目視前方,意注體內,雙手自然下垂,呼吸自然,全身放鬆。見圖7。 3、注意下面是整體後退吞身動作。然後左腳後退一步,曲膝蹲立,重心以左腳為主,右腳跟部蹬地,蹺起腳尖,膝關節向前曲頂,兩腳前後相距一尺五;與此同時身子隨之吞縮呈含胸拔背,雙手配合後退動作做平臂曲肘環抱,直至兩手掌背及兩腕背關節相貼,十指直對心窩,達到沉肩墜肘為準,頭略昂,目向前方望視而上,注意在做吞身動作時,呈緩緩的自然吸氣狀態。見圖8。 4、完成了上述動作後,再做向前上步吐身動作;以左腳向前邁出一步,身子同時向前開挺,雙手自然向下滑落垂於大腿外側,兩腳呈半弓步狀,重心平分,身子直立頭頂,目光平視前方。見圖9。 5、保持圖9間架不變,下面開始發聲導練,發聲又稱「一」字雷聲,其聲應均、細、緩、長為佳;當發喊出一字聲起,設想著一股氣流從咽喉處向下沉入丹田,此稱為「呼氣」,聲停意上,稍停再做後退吞身動作。如此進行「一吞一吐、發聲」的反覆練習即可。 壯腰八段功 壯腰八段功是由八節以腰部為主的活動組合而成的健身方法。有健腰益腎、舒筋壯骨、行氣活血等作用,長期以來流傳於民間。   【基本內容和方法】   1.擰腰功——大鵬展翅萬里遙      直立,兩足分開,與肩同寬。兩腿不動,上身轉體向左,兩上肢隨之側平舉,掌心向上,兩目注視左手。稍停後,再向右轉體作上述動作。   2.翻腰功——鷂子翻身騰九霄      俯身彎腰垂臂,再舉雙臂隨腰部的轉動而揮圈(呈逆時針方向)。同時轉頸回首,在前半圈時左顧,後半圈時右盼。 3.側腰功——古松迎客斜展枝      直立,右手上舉,屈肘彎肱,置臂於枕後,掌心朝前,虎口向下;左手後彎,橫臂於腰後,掌心朝後,虎口向上;同時上身向左側彎。然後兩上肢伸展,交換方位,左臂置於枕後,右臂橫腰後,上身向右側彎。   4.拗腰功——降龍伏虎稱英豪      直立,兩足分開,屈膝半蹲呈騎馬勢,兩手握拳置於腰側,拳心向上。然後左拳伸至臍窩前方一橫拳半處,拳心朝下;同時右拳上舉至額前方一橫拳半處,拳心朝外。隨後側身左轉,變馬步為左弓步,兩拳放開,左掌移至左髖側後方,呈俯掌後撐式;右掌向前上方儘力推出,指尖朝左。目視左手。稍停後復原至騎馬勢,接著再成右馬步,作前述撐掌拗腰動作,但方向相反,左右手上下互換。   5.折腰功——二龍戲珠顯靈功      直立,兩足分開,與肩同寬,兩上肢側平舉。俯身轉腰,使右手指向左足,左手指向天空。然後向右轉腰,使左手指向右足,右手指向天空。   6.拍腰功——貨郎擊鼓神逍遙      直立,兩足分開,與肩同寬。左右轉腰,兩上肢隨之前後揮動,並分別以掌背或掌面輕輕拍擊腰部或腹部。也可擴大拍擊範圍至胸背和兩肩,稱之為「雙龍盤柱」。   7.彎腰功——觀天按地練精氣      直立,兩手掌托住兩腰,上身後仰,仰面觀天。稍停後,彎腰前俯,兩掌也隨之盡量下按,但不著地。同時昂頭,目視前方。   8.晃腰功——黑熊晃身天柱搖      直立,兩足一起一落,兩肩一聳一沉,身軀左右搖擺,兩腕不斷轉搖,頭項左顧右盼。   【自我保健應用】      「少年練腰練到老,能文能武壽亦高。」經常鍛煉可以增強體質,強身保健,延年益壽。   【注意事項】      活動時用力要柔和,快慢要適當,幅度由小到大,每節重複次數可酌情而定。      壯腰八段功著重腰部鍛煉。「腰為腎之府」,明代李中梓《醫宗必讀·腎為先天本脾為後天本論》:「腎為臟腑之本,十二脈之根,呼吸之本,三焦之源,而人資之以為始者也。」所以本法不僅對腰,而且對全身都有一定影響。其中「貨郎擊鼓」及「雙龍盤柱」勢結合了自我拍打法,更能加強其保健醫療作用。早在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導引圖》中就出現有以袋狀物拍擊的導引圖式。清代李九華《調氣圭臬圖說》中載有四十六式導引法,其中雁銜蘆穗、黃鵠理翅、鵬翼垂雲、沙鷗曬翅、鳴鳩拂羽、驚鳥高飛、架上鸚鵡、鶻鳩突立、山雞舞鏡、鶯啄晴吭等後十九式均配合自我拍擊法

推薦閱讀:

華夏王國
完整版 華夏法統的邏輯鏈條之闡述 第一部分
許多O3高頻族不是華夏殷周 漢族人口中原初華夏族血統比例很低 四夷原住民融於漢族人口大增 近代統治者蒙滿

TAG:華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