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太極拳論之王宗岳讀解

《太極拳論之王宗岳·讀解1》: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①,陰陽之母也②。(本節為全文之開宗本義)  ①讀解:無極即無名,有名即太極。有名乃天地之始,無名乃萬物之母。有欲為動,無欲為靜。太極拳為道家拳,道家的全部功法中,最奧秘的就是「沐浴」,「一切皆處無心」,而整個功法不過用兩個字「心空」全部概括。太極拳之內功心法也不例外,練拳就須靜下心,不執著、不留戀任何事和物。  延伸閱讀:《道德經·第一章》  ②讀解:陰陽是自然界的一般規律,是萬事萬物的綱領,世事萬物變化的起源,也是新生與消亡的根本。(黃帝內經原文: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延伸閱讀:《黃帝內經應象大論篇·第五》

  《太極拳論之王宗岳·讀解2》:動之則分,靜之則合①。無過不及,隨曲就伸②。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③。雖變化萬端,而理唯一貫。(本節為太極拳運用之綱領)

  ①讀解: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  延伸閱讀:周敦頤《太極圖說》  ②讀解:過即過分,不及即達不到。事情做得過頭或做得不夠都是不合適的。曲就是規律,伸就是符合規律去做事、去運動。在運動中,迎合他力,因勢乘便,則他力皆為我用。  延伸閱讀:孔子《論語·先進》  余功保《隨曲就伸-中國太極拳名家對話錄》  ③讀解:這是行拳的綱領,類似於戰爭中的戰略問題。只有分清了剛、柔、順、背,在恰當的位置和時間,做到走、粘、應、隨,才能行好拳,打敗對方,贏得戰爭的勝利。和毛澤東在抗日戰爭時期提出的我黨我軍敵後抗戰的十六字方針(即「敵住我擾、敵疲我打、敵進我退、敵退我追。」),有異曲同工之意。  延伸閱讀:毛澤東《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本文與《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論持久戰》被西方軍事家稱為毛澤東的三部傑出兵書。)

 

 《太極拳論之王宗岳·讀解3》: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本節為太極拳練習之進程)  讀解: 「著熟」是第一階段初步功夫,重在拳架及應用力學之練習;「懂勁」為第二階段中乘功夫,重在身、氣、力、神、心之綜合練習,並在練習中懂「陰、陽」,懂「有、無」。「階及神明」不是指到達某個階段,而是指太極拳的練習是一步步、一個個台階到達上乘、再上乘、永無止境的「神明」功夫。沒有扎西老師的精神和名師指導,不經「八年抗戰」、持之以恆、精進不懈,不能到達。  延伸閱讀:扎西口述,李海水、楊大衛整理《感恩太極》;  毛澤東《論持久戰》

  《太極拳論之王宗岳·讀解4》: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隱忽現①。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②。仰之則彌高,俯之則愈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③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④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本節為太極拳之練法及功效)

       ①讀解:此句專就練架而言。虛領頂勁則神氣貫頂,如是才能心清、目明、氣順遂;氣沉丹田則氣能下行,如是才能氣固、身穩、勁不浮。不偏不倚指身體的中正,忽隱忽現指勁路的隱現。本句的四個方面有著內在的聯繫,涉及心法(要靜)、眼法(要平即看食指尖)、身法(要正)、步法(要穩)、氣法(要順)等諸方面,練習時應結合「內、外三合」,不可等閑視之。氣的練習可結合真氣運行之規律,循序漸進,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延伸閱讀:楊澄甫 《太極拳說十要》  李少波《真氣運行法》  《行氣玉佩銘》  ②讀解:與人對手時,左側的肢體如微感重意,就立即將左側的這一部分肢體變虛;右側的肢體如微感重意,也立即把右邊的勁隱去,使對方無法「得實」而攻。  延伸閱讀:李亦畬 《五字訣》  ③讀解:敵方仰攻,我則更高;敵方俯襲,我則更低;敵方進攻,我則後退;敵方後退,我則進攻。迎不見其首,隨不見其後。須懂得進退之法、軍政(即太極拳之內外)之事。  延伸閱讀:孫武《孫子兵法·謀攻篇》  老子《道德經·第十四章》  ④讀解:太極拳之上乘功夫,懂勁之細微,達到一羽不加,一蠅不落,加之、落之則失去平衡。能知彼知己,攻其不備,出其不意,戰無不勝。

    延伸閱讀:孫武《孫子兵法·始計篇》  優酷視頻《平衡舞一根羽毛的重量》//v.youku.com/v_show/id_XNTc5Nzk3MDE2.html

 

 《太極拳論之王宗岳·讀解5》: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別,概不外壯欺弱、快欺慢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①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能御眾之形,快何能為?②(本節為太極拳之特長)

  ①讀解:太極拳之外,各種拳術,形式繁多,但大都是靠先天本能之力取勝,不外乎以壯欺弱、以大欺小、以快打慢、有力勝無力。  ②讀解:「四兩撥千斤」、「耄耋能御眾」是太極行拳以弱勝強、以少勝多、以慢勝快、以小勝大、老而御眾之效。即以最小的力完成一招一式,以最小的損失獲取最大的利益,是孫子「不戰而屈人之兵」、太極「用意不用力」的對戰策略。正如荀子所說:我曾經踮起腳跟眺望,卻不如登上高處看得廣闊。登高招手,手臂並沒有加長,但人們在遠處也能看見;順著風呼喊,聲音並沒有加大,人們卻能聽得更清楚;藉助車馬的人,不是腳走得快,卻能到達千里之外;藉助船隻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卻能橫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沒有差別,只是善於藉助於外物罷了。(原文: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太極拳借力之意,概如類此。  延伸閱讀:孫武《孫子兵法·謀攻篇》  荀子《勸學篇》

  《太極拳論之王宗岳·讀解6》:立如平準,活似車輪。偏沉則隨,雙重則滯。①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②(本節為太極拳之得失)

  ①讀解:此為太極拳勢法之本。立身要像天平那樣中正不偏,肢體靈活要像車輪那樣圓轉自如,乃至全身及內氣處處圓轉,則外力接觸時,可以順勢滑過而不受他力,一舉動全身輕靈,這是一切勢法的基礎。偏沉為得巧,得巧則勁路通暢,兩力相隨,隨即虛實分明。雙重是拼力,與「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相左,拼力則勁路壅塞,兩力相抵。雙重則虛實不分,不知陰陽轉換,不能園轉自如。與人交手時,必顯力之方向,則為人所乘,受制於人。  ②讀解:此為雙重之害。  延伸閱讀:武禹襄《十三式行功心解》  清代楊氏傳抄老譜《太極平準腰頂解》  王培生《王培生內功心法太極拳》

  《太極拳論之王宗岳·讀解7》:欲避此病,須知陰陽;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①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②(本節言太極拳練習取徑高,則病去而技日進。)

  ①讀解:要避免犯雙重的毛病,必須分虛實、懂陰陽及其轉化的辯證規律。走和粘是矛盾的兩個方面,它們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沒有「走」就沒有作為矛盾對立面的「粘」。楊禹延老前輩說太極只有一陰、一陽兩個式子;陳鑫在《太極圖說》中說:「一言可罄,開合虛實,即為拳經」,意思是太極就是開合虛實。《易傳》中說:「一陰一陽之謂道」,「剛柔相推而生變化」,「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黃帝內經》中說:「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人身「腰以上為天,腰以下為地」「天有日月,人有兩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竅 …」,「天地和氣,命之曰人」。陰陽互化,相摩相盪,則萬物生生不息,所謂「道生一(一即太極),一生二(二即陰陽),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  ②讀解:太極拳之精髓、人體自然之理和天地之道都在陰陽之中。知此則明懂勁,就能在練習太極拳時,一步步把天地之道和陰陽之理練到自己身上,達到從心所欲(從身所欲、從神所欲)、階及神明。神明之太極不只是行拳中的從心(、身、神)所欲,更是生活處世中的恬淡虛無。達到這個境界,內心就擁有了張若虛筆下靜怡的《春江花月夜》和范仲淹《岳陽樓記》般的浩瀚大觀,這就是「天人合一」、「天人相應」之境界。  延伸閱讀:《周易·繫辭》  《黃帝內經·靈樞》(陰陽系日月篇、邪客篇)  老子《道德經·四十二章》  陳鑫《太極圖說》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原文選讀: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灧灧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范仲淹《岳陽樓記》  (原文選讀: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太極拳論之王宗岳·讀解8》:本是"捨己從人』,多誤"捨近求遠』。所謂"差之毫厘,謬之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焉!是為論。(本節為太極拳功夫之歸究)

  讀解:單就「捨己從人」而言,可以是一種行動、一種策略,也可以是一種品格。作為行動既可以是身體位置的移動,步伐的進退,又可以指動作的虛實轉換;可以是上舍而下不舍,手從而腳先進,也可以是「引進落空合即出」或者兼而有之。作為品格既可以指「公而忘私」、「善與人同」,又可以指道家之「無我」、「無欲」、「無色」即「心空」。就是具有水之品性「善利萬物而不爭」。自然界中最柔弱的是水,但自然界中力量最大的也是水,正具老子「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之意。太極拳達到極致就必須取法於水。弱能戰勝強大,柔能戰勝剛強,天下無人不曉得,卻無人能實行。(道德經原文:故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由於多數習拳人不曉此理,以至於「捨近求遠」、「捨本逐末」。本節與開篇「太極者,無極而生」遙相呼應。  王宗岳學識淵博,兼資文武,集「儒、佛、道、武」於一身。該文理論精闢,內涵深邃,既是太極拳論最重要的經典著作,也是一篇極佳的文學作品和哲學論文。  延伸閱讀:  有人說:太極拳是形體版的《道德經》,《道德經》是太極拳之祖本拳經。  有人說:太極拳是養心、養生、養性之拳,《黃帝內經》是中國人養心、養生、養性之千年經典。  有人說:太極拳是陰陽之拳,天、地、人之拳,《周易·繫辭》中說「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易與天地准,故能彌論天地之道。」  。。。。。。  故習練太極拳者,悉心研讀《道德經》、《黃帝內經》、《周易》以及《孫子兵法》、《論語》等傳統文化經典,則必能內外雙修,事半功倍,階及神明。  (山東李昊有感於大衛老師在拉薩舉辦拳論講座及沙龍聚會,無法參加,深感遺憾。利用7天之零碎時間,作零言碎語,不當之處敬請老師及拳友斧正。本文原發於大衛太極拳微信交流群。)
推薦閱讀:

太極氣功心法$陳式秘傳太極拳內功——丹田內轉論
太極拳界存在的幾大謬論!
太極拳九訣八十一式(七)
陳式太極拳推手八法之——肘法
武當三豐太極拳28式 第五式 提手上式 詳解版

TAG:太極拳 |